资阳濛溪河遗址微型“博物馆”展示的五种石器技术模型。
8月17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资阳市博物馆联合打造的资阳濛溪河遗址微型“博物馆”已正式亮相。此外,位于四川的另一处重要旧石器遗址——遂宁桃花河遗址现场,同样布置了小型陈列室。所谓微型“博物馆”,即在遗址旁建立小型陈列室,以类似于博物馆展陈的方式展示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更直观、精炼地展现研究成果,通过科普,向公众展示遗址发掘的意义,乃至考古对认识当今世界的意义。这是一种考古工作的新模式,旨在用学术成果回馈社会。
全方位展示濛溪河遗址考古成果
资阳濛溪河遗址小型陈列室陈列的内容分为五个篇章,即“序章:遗址的发现与古环境的重建”“第一单元:生产资料——采集狩猎工具的制作和使用”“第二单元:生活对象——动植物资源的利用与食谱构成”“第三单元:精神世界——象征和艺术意识的萌芽”“尾声:未尽的探索”,分别对该遗址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石器、骨器、木器、动植物资源,以及带刻划痕迹的骨骼、橡果、石头等考古发掘成果进行了展示。“陈列室选址在濛溪河遗址旁边,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将陈列内容与现场遗址结合起来。”资阳市博物馆陈列展览部负责人黄媛说,遗址现场能展示出土遗物的埋藏环境,陈列能够提供科学的展陈,让公众在遗址现场有更完整的参观体验。在设计方面,陈列内容也以尽可能全面展示出土文物为主,将濛溪河遗址大量的发现进行了一个分类概括,尽可能地陈列出有代表性的遗物。“比如有专门针对生产资料、生活对象设计的板块。”黄媛说。同时,展览还展示了骨器、木器、种类较多的植物种子等,这些都是依照濛溪河遗址突出特点进行打造的。在陈列的内容中,有两处精心的设计。一处是根据石器技术发展历程中比较有名的五种技术模型,定制可供直接触摸的模型。“公众能够一边了解以前的石器技术,一边感受石器的锋利程度等细节。”另外一处就是在展馆的抽屉里,放置了植物、植物种子。“公众能够看到这些从濛溪河出土的植物种子,长成植物后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接骨草;也能将现在的种子与展柜中出土的种子进行对比。”黄媛补充道。如此一来,既符合全面展示遗址的初衷,又兼顾了互动性。旧石器考古对于公众来说,有着较高的门槛。如何通过这些石器、骨器、动物骨骼和植物遗存,看到远古时代的生活生产画面?陈列同样考虑到了这一点。“为了不让旧石器遗址和出土遗物难以理解,我们尽可能将濛溪河遗址与其他遗址建立一个联系,例如鲤鱼桥遗址,让大家在横向、纵向的对比中,了解到濛溪河遗址的意义。”黄媛说,微型“博物馆”建立最重要的价值应该是让更多观众,尤其是本地观众知道,这里还有一个这么珍贵的濛溪河遗址。
讲述考古、历史与当今社会的关系用学术成果回馈社会
位于四川的另一处重要旧石器遗址——遂宁桃花河遗址现场,同样布置了小型陈列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表示,虽然濛溪河遗址微型“博物馆”的面积不大,但展陈内容很全面,能够在遗址现场反映历史和核心文化价值。桃花河遗址的陈列室,也具备了同样的性质。“我希望以后能够建设更多这样的设施,在学术之外,更加生动形象地开展普及工作,让普通大众也能感受到旧石器遗址的文化价值。”他说。此外,高星还提到,新媒体手段、媒体宣传、科普文章和著作等都能普及遗址的价值,讲解遗址所反映的过去人类的生产生活,让公众明白,过去的人类、社会与如今的人类、社会有何关系。“让大众有感,让学术的成果回馈社会,为当代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高星说。桃花河遗址的发现、研究,对当地来说是一件幸事。“桃花河遗址还有非常重要的文旅价值。将来,我希望它能成为这个区域的一张文化名片,为当地提升文化底蕴,为社会的发展教育、资源拓展、文旅资源的开发,提供好的资源和契机。”高星说。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摄影报道
松兹县的历史人文
老城者全称为松滋老县城,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设松滋县,从此县名沿用至今,而县治所在地皆于现在老城镇。 县城位于松滋西北角,南及三湘四水,丘陵起伏的武陵余脉,北濒一泻万里、奔流不息的滚滚长江,东临广褒无际、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西望崇山峻岭、巴山逶迤的秀丽三峡。 这里是古云梦泽的西南岸,清朝以前,这里曾是长江主航道的重要商埠。 那时商贾通衢以水运为主,巴蜀商船从松滋马峪河入口,经松滋河入公安、安乡,到洞庭湖岳阳出口,湖南江浙商船则入洞庭湖经安乡、公安到松滋马峪河出口入川,比走石首、荆沙要近一百多公里。 千里江南荆堤由此而始。 据历史记载,明朝称之为皇堤,离县城西门约两里之遥的天王堂,黑山庙就是皇堤的起点,往西去再也没有堤防设施了。 城外西门河王马咀就是松滋古渡口,这里曾经是岸边樯桅林立,江中千帆竞渡,日有千人拱手,夜看万盏明灯的热闹景象。 南宋诗人陆游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到四川去参加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军队,路过松滋时,有《晚泊松滋渡口》七律一首,其中云“系船日落松滋渡,跋马云埋滟滪关”句,松滋渡就是现在的西门河王马咀,而滟滪关亦作滟滪滩,在奉节东五公里的瞿塘峡口,是长江三峡著名险滩。 当他第二次路过松滋时,夜泊渡口,在船上赏月饮酒赋诗,著《松滋小酌》五律一首,大概是冬天,有“风声撼云梦,雪意接潇湘”句,点明了松滋的地理位置。 盛唐有名诗人刘禹锡有《松滋渡望峡中》七律一首,但见渡头轻雨,岸边寒梅,云际溶雪,梦渚草长,叹楚秦夷陵大战,秦军已成黑土。 三国蜀汉伐吴,刘备在白帝城外筑永安宫,已是荒土一堆了。 笔者祖居松滋老县城,青少年时代有幸见过前人松滋渡望峡中的意境。 在1958年以前,每当秋高气爽,雨过天晴,万埃尽净,站在渡口岸上,极目远眺,但见西边天际,群山莽莽,诸峰耸立,巴山连绵东去,山间雾气升腾,白云缭绕,岩旁茂林修竹,屋宇俨然,巫山十二峰尽收眼底,落日余晖透过群峰像一道道彩色利剑刺向苍穹,霞光反射到江面,微风徐来,泛起万朵金星,这样瑰丽的景色,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难怪唐宋诗人再次流连忘返,停舟饮酒赋诗,寄托怀古之幽情,然而这样秀美的景色,自从1958年大办钢铁以后,再也见不着了……听到的只是洋溪枝城采石场石灰厂隆隆的放炮声,见到的是枝城水泥厂、宜都化肥厂漠漠漫天的灰尘和宜都三线工厂林立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 1958年以前松滋河还是常年河流,冬天古渡口还停有大量川湘木舟,而现在由于淤泥堵塞,河床抬高,短短的50多年就变成季节河了。 明成祖十二年(1476年)松滋县治始筑土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江西人陆锡璞任松滋县令,重建砖城,他把烧砖任务摊派到全县各保各甲,凡丘陵山区就在当地按统一规格烧制好,用手推车送至县城验收,湖区则自带钱粮到县城南门外柏杨树、七里冲一带,伐木烧砖送至城下。 现在挖出的城砖还有刘家场、街河市、西斋等字样。 陆县令在清朝进士中还算得上是一个清正廉明的才子,书法造诣颇高,他来松滋上任时,路过武昌,时任武昌知府的同科连友,摆酒接风,酒席间请他赐予墨宝,他曾略带醉意,挥笔写下了我字在上,鸟字在下斗大的“鹅”字,落款松滋陆锡璞,此碑现存于武昌黄鹤楼公园的碑廊内,此字立于颜体兼于行草,行气贯通一气呵成,颇有大家风范。 他的字迹在县内仅存“云联塔”三字。 此公精通阴阳风水学,他看出老县城地基是一条龙脉,而且可能出天子和宰相,天子姓朱,宰相姓齐,重建砖城时把原向正东的城东门移向东南方向,说是压朱家地脉,又修建城隍庙压龙头,建登云楼压龙腰,筑云联塔压龙尾,而云联塔可压齐家地脉,从此朱齐两家都改了姓氏,朱家改姓王,齐家改姓李,就有了“生李死齐,生王死朱”之说,现在李氏家族去世先人的墓碑上还原了过去的姓氏,成为齐某某了。 县城建筑历时三年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竣工,城高三丈,周长七里,城外又绕护城河,宽二丈,深一丈。 抗日战争以前古城保存完好,有四街十二巷,七十二井,三座贞节牌坊,一座绞人牌坊,城内寺观庙宇、楼台亭阁颇多。 “关帝任威开利寺,孔圣文昌登云楼,伍宅云联月宫桥,城隍静修莲花池。 ”即关帝庙、任威观、开利寺、孔圣庙、文昌宫、鼓楼、伍家亭、云联塔、月宫桥、城隍庙、静修庵、莲花池。 日寇南犯时,其飞机经常轰炸老城,城内百姓为了逃生,古城墙开始被毁。 1954年涨大水,城内青石板路被撬,有些石牌坊被毁,石头用去防汛堵口了,文革时破“四旧”,城内古建筑及城墙被毁殆尽,仅存东门外云联塔,最可惜的是城隍庙内的多座菩萨被砸坏。 樟木雕的城隍栩栩如生,全身关节与真人一样都可活动。 城隍被劈了当柴烧,泥塑十殿阎罗,人鬼形象逼真,教人化贤,多行善,莫作恶。 后来城隍庙改作收粮仓库。 开利寺内的四大天王比汉阳归元寺的四大天王还要高大,被打碎后其泥麻混合的土渣就挑了几十担,两米多高的大肚弥勒佛是生铁铸的,被砸后送到农械厂做了犁地的铧犁,还有一些宋明清时代的铜菩萨香炉等砸烂后当做废铜卖到了供销社废品收购门市部。 假若放到现在,那些国宝级的文物其价值该有多高啊!关帝庙比较大,有三重大殿,后面有配房,解放前还有菩萨和尚,解放初时把正殿的一切设施都拆了,改为戏场和大礼堂。 文昌宫面积也很大,解放前被大地主刘昌迟改为中正中学。 刘昌迟本人任校长。 伍家亭子位于西街现在农械厂对面,后面就是莲花池,是六角亭式建筑。 里面有一块两米多高的明代石碑,上书“皇明兵部尚书伍忠襄故宅”十一个大字。 伍氏原籍松滋杨林市人,直到解放前夕还有伍氏后人来县城周围收租。 登云楼俗称鼓楼,位于中街,下面是用规格统一的青石块做成的拱形门洞,宽高各一丈五,横跨街道,跨度三丈,上面用石板砌成平台。 平台中央有六角亭状两层塔形建筑,上面面积很小,内塑有一魁星,手握毛笔,曰“魁星点斗”下有一神龛,内供文曲星,城楼上有一块大匾,上书“天开文运”四个大字,解放前曾有人在上面开茶馆。 抗日战争时期在鼓楼上吊有一口大钟,有专人负责看管,当日机来犯时,便敲钟报警,全城居民听到钟声后便躲进防空洞内,此楼文革中被毁。 紧靠鼓楼的西北就是孔圣庙,庙门有一座石牌坊,宽五丈,高三丈,四柱二层,上有”八仙过海、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等镂空石雕,在荆州全市还未见过这样大而精美的石牌坊。 走过石牌坊就是一座青石砌成的月宫桥,桥下有水池,过桥后就是大殿,殿内正中央有一牌位,高四尺,上书“大成至圣先师之神位”九个大字。 在牌坊正对面穿过街道,有一口用青石板砌成的泮池(旧时学宫前均有泮池),一作行善放生用,二作满清时大凡考取贡生秀才等文人都要绕着泮池转三圈再进孔庙祭奠孔子。 后来拆毁后石头用去防汛了,圣庙改成派出所和镇政府。 朝代更替,沧海桑田,由于种种原因,祖先们留下的珍贵遗产就这样灰飞烟灭了……松滋县有两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一处是老城西门河王马咀,另一处是杨林市紧靠公安县的桂花树。 解放前读小学时经常约同学们在西门河洗冷水澡,还见到过岸边被江水冲刷垮塌后的窑洞遗址。 并排有四个用火烧过的半边窑洞,洞内土壤全是红色,洞外河岸上有很多石片,当时我们没有在意过这些石头玩意儿。 1951年荆州考古队来此考古,出土了不少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如石刀石斧等,如今还保存在荆州博物馆内。 在明末清初,松滋曾两次遭受天灾人祸,一次是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其起义部队李自成的侄儿李来亨曾占领松滋宜都等地,人民大量逃亡;第二次是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反清,自称周王,其反叛部队前锋到达松滋县城,其巡辕所在地就在县城南门外约八公里的桃子岭黄龙寺,寺旁还有其屯兵操练的跑马堤。 据传他自称是真命天子,黄龙下凡,夜宿黄龙寺时,正值春天插秧季节,寺旁有一堰塘,蛙鸣鼓噪,吵得他不能入睡,他说:“你们都去死了罢,免得吵人。 ”从此黄龙寺的青蛙就都不叫了,不过这也只是传说而已。 日寇南犯时,笔者逃难曾在黄龙寺下面住过,那堰塘内的青蛙同样叫得很欢。 康熙十六年,在马峪河松滋河清兵水师与吴三桂水师大决战,吴三桂兵败退入洞庭湖,从此一蹶不振。 康熙十七年,他在衡州(现在衡阳)称帝,不久就死去了。 吴在松滋约半年时间,到处拉丁征粮,致使田园荒芜,商贾萧条,哀鸿遍野,人民逃亡,县内人丁大量减少,直到乾隆初年,实行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政策,据说是先把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凡年满十五岁至五十岁的青壮年男女用绳索捆绑,先送到四川,江西因未受战乱之苦,人丁兴旺,把江西人再押送到湖广,挽草为记,分派田亩,三年不完税。 比如,松滋戴姓家族,原系江西介休县人,三弟兄被押送到松滋,安排在县城西门外,得田二十多亩,后来长兄落籍县城,老二迁到王家桥,老三则迁到江陵马山去了。 从乾隆到民国近两百多年内,松滋进入了社会相对稳定,商贸比较繁荣,农民安居乐业,人丁发达兴旺的时期。 民国初年,外族入侵中华,国内军阀混战,到处拉丁派款,致使田园荒芜,商贾倒闭,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1927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发动北伐战争,贺龙领导的北伐军,于这年秋天,未经战斗就占领了松滋县城,老百姓称之为南兵赶北兵,南兵有两样武器,一把拴着红绸的大刀和一杆步枪,腿缠绑带,头戴大草帽,虽然个头矮小,但个个精神抖擞,士气旺盛,且纪律严明。 而北兵也有两样武器,一杆烟枪一杆步枪,平时在县城无恶不作,而且个个上鸦片馆,当北伐军打来时,他们望风而逃,抱头鼠窜不敢应战,北伐军的师部就设在县衙门内,只待了一个多月就往宜都宜昌方向追歼北军去了。 上世纪三十年代,松枝宜三县是毗邻地区,尤其是松滋县和枝江县经常为地界而扯皮,有时甚至把松滋县北门外的小洲子都划入枝江县。 时任三县县长的姓名也很有意思,老百姓戏称为“冤孽贺驼子一起来”。 松滋县县长叫鄢业,枝江县县长姓贺,是个驼背,而宜都县县长叫余启来。 松滋枝江世有宿怨,老城西门外约两华里地的临河山丘叫白龙埂,往上约一里,江边有石突起,像一个大石甑,名曰酒甑子,再往上有江水漩涡,称为灯盏涡。 枝江百里洲就在大江白龙埂对岸,取名史(死)家河,酒甑子对岸胡(糊)家河,灯盏涡对岸徐(熄)家河,说来也巧,对岸也真是这三姓,这也许是一种巧合罢了。
四川省博物馆最近展出的是什么
“四川博物院”。 现有馆藏文物30万件,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铜器、张大千绘画作品、四川汉代画像砖和陶塑、书画、佛教造像、少数民族文物民俗文物、近现代革命文物皆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951年在资阳黄鳝溪发现了“资阳人”古人类头骨化石,后又在汉源富林、资阳鲤鱼桥、铜梁县西廓水库等地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和遗物。 四川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及全川主采集点已发现300多处,其中以公元前4400-公元前3300年巫山大溪遗址最具代表。 该遗址1955年初次发掘,后又经历了两次发掘,从200余座墓葬出土了1250余件石器、陶器、骨器等物。 它的发现,使长江中游地区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得以命名,并为认识两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打下了基础。 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考古取得了较大成果,出土的实物证明,巴蜀地区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区域,同时又与中原及周边地区存在广泛的文化联系。 1956年,我馆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新繁水观音商周时代遗址,出土了三角援戈长 矛、空首斧等青铜器是研究早期巴蜀文化与战国的巴蜀文化承接关系的重要物证,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1957年、1959年两次试掘中,出土了陶 、豆形器、钵、平底罐、纺轮及铜戈等物,为研究早期的蜀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 1959年和1980年在彭州市蒙阳镇瓦瓦街,两次发现西周早期铜器窖藏,出土了40余件青铜器,其中兽面象首纹铜罍、羊首耳涡纹铜罍、牛纹铜罍不仅形体硕大,造型和纹饰也十分精美,堪称重器。 其与北方所出形似而色质有别,应为蜀仿中原器型而造。 两件铜觯的内底分别铭有“覃父癸”和“牧正父已”,字体与中原地区出土的铜器铭文相同,应为中原传入。 蟠龙盖饕餮纹罍,其形制、纹饰基本与1973年在辽宁喀左出土的1件商周铜罍相同,亦应为中原文化之物。 1965年在成都百花潭战国墓中出土的“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通体用金属嵌错出丰富的图案,从上至下共四层,第一层为“习射、采桑”、第二层为“宴乐、弋射”;第三层为“水陆攻战”;第四层为“狞猎”及装饰图案,成为战国时期的战争、生产等方面的全景图,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 1972年在郫县独柏树出土了一件有代表性的虎纹铜戈,上铸一组铭文,类似符号也见于巴蜀其它铜器,这种尚未被解读符号被称为“巴蜀图语”,可能是甲骨、金文系统以外流行于巴蜀地区一种文字符号。 1954年在广元市宝轮镇清理出土9座战国时期的船棺墓,共出土铜器29件及陶器、漆器。 在巴式剑上,有“巴蜀图语”,其时代与重庆巴县冬笋坝晚期船棺墓相同。 般棺葬的发掘,从地下证明了“巴蜀文化”的存在。 此外在成都白马寺、峨嵋符溪、成都琉璃厂等地也出土大量战国时期的巴蜀青铜器。 1972年在涪陵小田溪巴人墓中,出土了铜钲、错锡铜缶、嵌错云水纹铜壶、虎纽錞于等。 其中14枚钮钟组成的一套编钟是音乐考古的最大成果。 《乐书》载:“倍七音而为十四者,小架所用也”这套编钟各钟的尺寸正是依次递减。 其上还有精细错金纹饰,笋 上有巴族常有的符号,文化内涵有楚文化的某些因素。 应是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 1980年从新都县马家乡战国木椁墓的腰坑中出土青铜器188件,礼器的形制、纹饰多与楚器相似,说明蜀楚文化的交流。 兵器、工具等九件、五件成组并铸有类似族徽的符号。 从九器的组合以及铜印上的铎象征王权来看,它又明显具有中原的影响。 说明战国中期,蜀文化与其它文化的整合加剧了,1955年在成都羊子山172号战国墓出土鼎、釜、甑、罍等铜器50余件,另还有相当数量的金、银器,其中,铜器上亦有“巴蜀图语”。 从工艺来看,它不仅受中原影响,也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秦汉时期,四川自秦并巴蜀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迅速具有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水利工程,形成以成都平原为中心,自流灌溉、沃野千里的“天府”20世纪50年代以来,巴蜀地区已发掘汉墓2000余座,出土的大量文物,成为我们研究汉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思想观念和信仰习俗等方面重要的资料。 四川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石棺)以及陶俑以品种数量多,分布范围广,题材丰富多彩,雕塑精美著称于世,也是四川美术发展史上继三星堆青铜器群后又一座高峰。 1974年在都江堰外江水闸附近发现高达2.9米的李冰石像,从纪年可知造成公元168年。 四川省汉代崖墓多,出土的画像石棺占全国像石棺的90%以上。 我馆1974年在郫县新胜乡发掘的“宴乐百戏”石棺四面满二,前后档为双阙和伏羲、女娲,左右一则是宴乐、乐舞、杂技,另一侧为漫衍、角抵、水嬉。 1974年同在新胜乡出土的龙虎戏璧石棺盖,图中骄龙猛虎极富动感,龙虎上方刻牛郎织女,似为我国已见最早的牛郎织女图。 四川汉代石棺是以杰出的雕刻艺术,成为古代雕塑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画像砖与画像石、石阙并称为四川汉代艺术的三大顶峰。 它以分布地域广、时间连续性强以及艺术形式的变化多样闻名于世。 我馆从成都彭州市、新都县、大邑县、彭山县、德阳市、什邡市等地发掘和收集各类题材的画像砖数百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它所透示的思想和朴素美。 它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为可贵的是把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作为美的事物来表现,从而构成一幅长的汉代的社会风俗画。 四川汉代画像砖夸张变形的造型、力量、动感构成了其古拙的美学风貌,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更是人类艺术史上的瑰宝。 汉代陶俑有灰陶、红陶、釉陶,多为模制,也有捏提塑或两都兼有。 其题材广泛,有说唱、庖厨、乐舞、侍者、劳作、部曲,还与车马、楼房、禽兽等,四川东汉陶俑具有单纯、质朴的美,它不求细部的刻划,更多地运用夸张的手法追求神似。 南北朝考古最重要的成果是1953年在成都西郊万佛寺遗址了石刻造像200余件,年代自梁至唐。 造像虽多残缺不全,仍为研究这一时期佛像造像和四川石刻艺术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如梁普通四年、梁中大同三年石刻造像龛都是南朝佛像造像的精品,从万佛寺石刻艺术表现手法的活泼与隽逸,可以看到它与四川汉代石刻艺术的承传关系。 另我馆所藏南齐永明元年造像,为四川造像中有年号之最早者。 1957年在广元市宝轮镇清理了32座南北朝墓,出土陶器76件,铜器24件,青瓷器30件及一些铁器、钱币等物。 另外,在郫县出土的有铭文的铜弩机以及“成汉”墓出土的陶俑。 都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实物资料。 唐宋时期的文化遗存最重要的发现,当推我馆建馆之最,冯汉骥教授于1942年主持发掘的前蜀永陵,出土有玉哀册、谥宝、玉大带和一些银器,王建石像、棺床上所刻24使乐像,为这一时期雕塑艺术的杰作,也是音乐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1971年清理后蜀和陵(孟知祥和妻福庆长公主合葬墓);1974年清理晋晖墓;1977清理张虔钊墓,都出土了一定数量的文物,为两蜀史提供珍贵物证。 1959年在德阳孝泉镇窖藏出土银器32件,在万县唐冉常才墓发现青瓷百余件。 蜀瓷的遗存的发掘,也是这一时期考古工作的特点。 唐宋时期,四川瓷窑星罗棋布,烧造地区极广。 1953年广元瓷窑铺古窑,1976年彭州市瓷峰窑以及邛崃市邛窑、成都市琉璃窑的考古成果都反映出宋代四川制瓷发展的水平。 元代文化遗存,有1956年成都保和乡元墓。 清理的四座墓中,出土陶俑及瓶香炉等30余件。 1974年简阳市东溪园艺场元墓出土青釉、影青、白釉、黑釉等各类瓷器525件,青铜器60余件,砚台17方,从产自不同地方的瓷器,可以看出四川与各地的商贸活动。 明清考古成就主要有1955年在成都白马寺6号明墓出土随葬俑82件,瓷器20余件,部分金、银饰品。 1970年在成都北郊凤凰山发掘的明蜀王朱椿长子朱悦廉墓,墓中出土各类彩俑500余件,俨然一个仪仗方阵1974年在平武县古城乡发掘王玺家族墓,出土金器129件,银器49件,其中王瀚妻朱氏墓所出镂雕人物金发式,分三层雕楼台亭阁及40余人的乐舞表演,做工细腻,层次丰富,堪称明代工艺美术中的精品。 此外,在成都及其附近地区发掘多处明代太监墓,出土了大量陶、瓷器。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有14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大量珍贵文化遗产,这也是我馆藏品的一大特色。 馆藏仅彝、藏、羌族的文物就有6000余件。 彝族漆器集彩绘、雕刻、镶嵌、堆漆等工艺,造型和色彩都极具民族特色。 藏族的金银器、木板经书、鎏金藏戏面目等,是藏文化宝库中的奇葩。 我馆收藏的金铜佛像和唐卡不仅数量多,品质亦精,其中《格萨尔王画传》为全国罕见。 1978年,我馆茂汶城关进行了两次规模较大的考古发掘,出土各类文物1400余件,为研究羌族的文化渊源提供了依据,此外羌绣、羌笛等都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 四川省博物馆所藏历代法书名画位居全国前列,宋徽宗的《腊梅双禽图》、刘松年的《秋山行旅图》、唐棣的《携琴远眺图》、文征明的《高人名园图》、唐寅的《虚阁晚凉图》、八大山人、石涛的巨幅山水……,件件珠玑,数百件张大千的画作,更是为世人关注。 此外,四川省博物馆的近现代文物、历代钱币、民俗文物也极具特色。 本书所选文物只是馆藏的极小部分,但它已展示出四川历史文化的丰厚和博大。 抚卷追昔我们应向为四川文博事业的繁荣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代考古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四川省博物馆原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现已迁至浣花南路251号,浣花溪公园旁。 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12月10日通过工程验收,现在二期已修建完成,2009年5月1日已对外开放。
四川的属于什么地理环境
一.四川省地形概况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 地形复杂多样。 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 (一)四川盆地底部地区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环抱。 盆地底部龙泉山以西为川西平原区,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组成。 其中,成都平原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平原。 龙泉山以东地区为盆地丘陵地貌区。 该区地貌条件差异较大,据此又可分为川中方山丘陵、川东平行岭谷区两个地貌亚区。 华蓥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内最高峰。 (二)四川盆地边缘地区本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 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为主,占山地面积的96%左右。 该区主要的山脉有:北东缘的米仓山、大巴山;东南缘的大娄山、七曜山、巫山;西北缘、西南缘的龙门山、邛崃山、大相岭等。 盆地西南缘的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西北缘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均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区内最高峰为西部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 该区丘陵和平原较少,零星分布山地之间,平原在当地俗称为坝子。 比较有名的有广元坝子、天全坝子等,是当地的农业中心。 (三)川西南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为中山峡谷。 全区94%的面积为山地,且多为南北走向,两山夹一谷。 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 主要山脉有小凉山、大凉山、小相岭、锦屏山。 最高峰为石棉、九龙与康定三县交界处的无名山峰,海拔高达5793米。 本区东部的大凉山山地为山原地貌。 山原顶部海拔为3500-4000米,北部为大风顶,南部为黄茅埂。 本区中部的安宁河谷为平原,面积约960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二大平原。 (四)川西北高原地区本区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 川西北高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分为丘状高原和高平原。 丘谷相间,谷宽丘圆,排列稀疏,广布沼泽。 分布在若尔盖、红原与阿坝一带的高原沼泽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沼泽带。 川西山地西北高、东南低。 根据切割深浅可分为高山原和高山峡谷区。 主要山脉有岷山、巴颜喀拉山、牟尼芒起山、大雪山、雀儿山、沙鲁里山。 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它不仅是四川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 二.四川省气候概况 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主要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也经常发生。 由于受地理纬度和地貌的影响,气候的地带性和垂直方向变化十分明显,东部和西部的差异很大,高原山地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并存。 根据水、热和光照条件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三大气候区: 一、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即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 该区全年温暖湿润,年均温16~18℃,日温≥10℃的持续期240~280天,积温达到4000~6000℃,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冬暖夏热,无霜期230~340天。 盆地云量多,晴天少,全年日照时间较短,仅为1000~1400小时,比同纬度的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少600~800小时。 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1000~1200毫米。 二、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 该区全年气温较高,年均温12~20℃,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早寒午暖,四季不明显,但干湿季分明。 降水量较少,全年有7个月为旱季,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90%集中在5~10月。 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日照多为2000~2600小时。 其河谷地区受焚风影响形成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山地形成显著的立体气候 三、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 该区海拔高差大,气候立体变化明显,从河谷到山脊依次出现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和永冻带。 总体上以寒温带气候为主,河谷干暖,山地冷湿,冬寒夏凉,水热不足,年均温4~12℃,年降水量500~900毫米。 天气晴朗,日照充足,年日照1600~2600小时。 东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 在地域上由西向东递增:盆西900~1200小时,盆中1200~1400小时,盆东1400 ~1600小时。 在时间上,春夏多于秋冬,盛夏最多。 全年太阳总辐射量3100~4200兆焦尔/平方米,其时空分布与日照类似。 西部高原全年日照数为2000~2500小时,地区差异不大,仅龙门山区相对少,为1600~2000小时。 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多为5000~6800兆焦尔/平方米,属全国光能丰富区之列。 西南山地全年日照时数1200~2700小时,较东部盆地多一倍。 空间上,由东北向西南部递增;时间上,干季多于雨季。 全年太阳总辐射量4000~6200兆焦尔/平方米,除小凉山东侧外,光能资源大于东部盆地。 东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 但在地域上,盆周多于盆底,盆西缘山地是全省降雨最多之地,为1300~1800毫米;次为盆东北和东南缘山地,为1200~1400毫米;盆中丘陵区降雨最少,为800~1000毫米。 在季节上,冬季(12月~2月)降水最少,占全年总雨量的3~5%,夏季(5月~10月)降水最多,占全年总雨量的80%,冬干夏雨,雨热同期。 川西高原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部为600~700毫米,金沙江河谷<400毫米。 干雨季分明,6月~9月为雨季,降雨占全年总雨量的70~90%;11月~4月为干季,各月降水量小于10毫米。 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区差异大,干湿季节分明。 大部年降水800~1200毫米。 木里以北与川西北高原接壤,年降水小于800毫米;安宁河东侧与东部盆地相当,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 雨季(6月~9月)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90%。 三.四川河流 四川河流众多,源远流长。 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419条,其中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45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2条,号称“千水之省”。 除西北的白河、黑河由南向北注入黄河外,其余均属长江水系。 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沱江、涪江等河流长度皆超过500公里,各河流皆由边缘山地汇集到盆地底部,并注入浩浩长江之中。 长江滚滚的江水向东一泻千里,冲破层峦叠嶂,与大海相通相汇。 岷江水系:全长735公里的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之一。 她从仙境般的阿坝州走来,向物产丰饶的成都平原而去,一路穿山越岭,奔向大海。 她孕育了古老庄重的藏羌风情,造就了泽被千古的都江堰,留下了奇异瑰丽的远古文明,养育了沿河两岸逐其而居的人民…… 岷江的惠泽之功,使她赢得了“天府之国”“母亲河”的誉称。 金沙江水系: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在四川境内长1375公里。 唐古拉山皑皑雪峰下的涓涓细流,汇集成了虎跳峡的滔滔急流,惊涛拍岸。 这里是四川省境内自然生态保存完好和彝族、摩梭人风情独特的地区,拥有巨大的水能资源和生态资源。 沱江水系。 全长702公里的沱江,因《史记》载“岷江导江,东别为沱”的记述而得名。 并被视为岷江的“双生”河流。 沱江发源于茂县九顶山,主要流经盆地丘陵地区。 沿途土地肥沃,人口集聚,文化悠远,古迹众多,是古蜀文化最集中的地域之一 嘉陵江水系:嘉陵江是四川水路运输的主要河流,全长1120公里。 其支流众多,最大的两条支流是涪江和渠江。 涪江发源于岷江雪宝顶,流经绵阳、德阳、遂宁、广安等川中丘陵区;渠江发源于大巴山,又称潜江,流经巴中、达州至渠县三汇镇始称渠江;两江均于合川与嘉陵江汇合。 嘉陵江流域是四川古蜀道遗址和三国蜀汉遗迹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是四川北部和东部的一条重要旅游线路 。 四.四川土壤 四川土壤的形成,从纬度来看,属于亚热带气候。 地带性土壤为亚热常绿阔叶林下形成的红壤和黄壤。 但因省境东部是盆地,西南是山地河谷,西部是高山高原,这种地貌上的差异,使省内的水热状况发生重新分配,导致并影响着四川气候、植被和土壤的地域性分异;因而出现以下各种不同的土类:在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主要为黄壤;在川西南山地河谷主要为红壤;在川西北(南)高山高原森林与草甸及草甸草原下主要为暗棕壤、山地草甸土和高山草甸土。 再从山体高度来看,在盆地边缘山地的垂直温暖带、温带的生物、气候条件影响下发育着黄棕壤、棕壤或暗棕壤,而在西北高山高原的对应位置上则是褐土和棕壤。 由此可见,因地貌差异而造成的区域性水、热状况的变化,是引起四川省境内土壤区域和垂直带谱出现明显分异的最重要原因。 为此,可将全省划分为以下三个地带,即:四川省东部盆地湿润森林土壤地带;四川省西南山地河谷森林土壤地带;和川西北高山高原半湿润半干旱森林于草甸草原土壤地带。 四川省东部盆地湿润森林土壤地带:本土壤地带包括整个四川盆地及其边缘山地,在东南太平洋湿润气候条件和常绿阔叶林或次生松杉林影响下,从盆地到盆周山地,形成一系列反映湿润生物气候特征的森林土壤组合。 1.四川盆地内土壤的形成与分布:盆地内丘陵连绵,地表出露的主要是侏罗系、白垩系紫色砂泥岩,分布于盆地70余县,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 除西南部及南部的白垩系灌口组和夹关组的部分母质属酸性反应外,其余绝大部分均具有中性和微碱性反应,并含有较多的盐基物质和矿质养分,由于长期耕作,自然的生物气候的成土作用早已中断,从目前肥力水平及发育状况来看,应属于一种特殊的棕壤类型,习惯上把紫色土叫做紫棕壤,耕作熟化后成为紫泥土,是省内主要的农业土壤。 2.盆周山地土壤的形成与分布:盆周山地位于四川盆地的四周,包括川东南娄山北麓、巫山西坡、大巴山和米仓山南坡、摩天岭南坡、九顶山和夹金山的东坡、大相邻北坡和大凉山东坡。 热量随高度递减,湿度则在一定范围内随高度增大,土壤分布也因之具有垂直分带的特征,即自下而上依次有: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 在各个具体地段,虽属同一个气候带,但因雨量不同,又可以产生不同的垂直带谱结构五.四川历史200多万年前,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距今年前开始出现文明,并形成了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 秦王朝统治四川后,四川逐渐融入中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蜀文明根据考古发现,20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 四川境内有已被命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四处。 距今7~8千年的时候,四川地区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很广,目前已发现20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广汉三星堆遗址、广元营盘梁遗址、西昌礼州遗址等。 约4~5千年前,四川地区进入上古传说时期,这一时期大约同中原的夏、商、周时期相当。 此时的古史传说内容主要关于上古四川先王世系和活动,较著名的有大禹导江、杜宇化鹃等。 尽管没有史料记载,但三星堆、金沙、十二桥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口头传说证明,最迟到商代,成都平原已经进入奴隶社会。 商周时期,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隶制政权蜀国可能与古史传说中的“三代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有关。 大约在夏商之际,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 “三代蜀王”之后,大约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间蜀国的都城迁至郫邑(今郫县),杜宇王朝采用君主世袭制,势力强大,其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 大约相当于春秋早期,杜宇氏禅位于治水有功的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 战国至三国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双流),起初国力强盛,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开明九世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并把都城从广都迁往成都,也就有了苌弘化碧的传说。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从石牛道讨伐蜀国。 六.四川文化 巴文化区西周时、巴、蜀、苴、氐先民在嘉陵江、白龙江合台地上,建立奴隶制式国家“昔阝”春秋为古巴国故地。 巴中近年越来越多的巴人遗迹被发现证明了该地是巴文化区,巴中的“巴”更是证明了与巴的密不可分。 南充下属的县级市阆中市曾经短暂的做过巴国的首都,后来因为与广元地区的蜀国诸侯国“苴”相接,出于安全考虑巴国很快把首都迁移出去。 广元一直是巴国和蜀国的争夺地,虽然蜀国在广元地区建立了侯国“苴”,但“苴”,国的构成主要是巴民族,故为巴文化区。 巴中近年来修建的巴人广场,便是依靠浓郁的本地巴文化得来。 达州市宣汉罗家坝的巴国遗迹,证明了达州是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广安被南充和重庆相包围,自然是巴文化区。 攀西文化区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是彝族文化区,攀枝花虽现在汉族人口占多数,但该地区一直是彝族文化的重要区域。 川西高原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丰富的藏文化为主和部分羌文化为主。 七.四川旅游 四川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500余年文明史,号称“天府之国”。 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自贡、乐山、宜宾、泸州、阆中、都江堰等7座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24座。 从古代水利工程、古镇民居到名人故居,从寺庙道观、石刻壁画到现代艺术博物馆,从史前遗址到现代建设风貌,应有尽有。 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嵋山和卧龙5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都江堰--青城山、剑门蜀道、贡嘎山、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9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另外,四川还有国家森林公园11处、自然保护区4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4处,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素有风景省的美称。 尤其是我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场之一的川西横断山区,雪峰卓立,林海苍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汹涌澎湃,奔流其间,形成了许多神秘、险峻的旷世奇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蜀文化区《华阳国志》记载,当时巴蜀两国依嘉陵江天然屏障为两国边界。 成都,蜀国的都城。 蜀国开明王朝并在今广元分封王室成员在那里建立“苴”这个侯国,以便于沟通和华夏文明之间的联系。 蜀国开明王朝十二世在绵阳通往广元的方向修建了“石牛古道”打通了通往华夏文明的道路。 著名的“五丁开山”的故事讲述的就是修建石牛道的故事,李白在《蜀道难》中提到。 广元一直是巴国和蜀国的争夺地,虽然蜀国在广元地区建立了侯国“苴”,但“苴”国的构成主要是巴民族,故为巴文化区。 雅安和乐山一带的青衣羌国是蜀文明的一支,后来被蜀国合并。 自贡一带是蜀国的盐产地,盐使自贡、宜宾、内江和泸州一带成为蜀国的“私家重地”和沃野。 德阳“三星堆”是蜀国的重要文明区乐山大佛景区位于乐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巨形卧佛等组成,游览面积约8平方公里。 景区集聚了乐山山水人文景观的精华,属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范围,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 黄龙风景区被誉为人间瑶池的黄龙风景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岷山主峰雪宝顶脚下,主要因佛门名刹黄龙寺而得名,它是一条长约7公里,宽约300米的钙化山峡,周围环绕着林木,幽幽的原始森林,山峡中3400多个天然玉成的华泉彩池顺坡而下,大者亩余,小者如盆、如碗、如杯,池壁似黄玉砌成,玲珑剔透,一派富丽。 池水五彩缤纷,变化万千又都清澈透明,泌人心脾。 从空中俯瞰,在莽莽原始森林中,黄龙如一条凌空腾飞的巨龙,那层层彩池就像巨龙身上的片片鳞甲,映衬着雪白的卧峰,苍翠的森林和满天的云霞,五彩斑斓,如梦如幻,极为瑰丽相传黄龙真人在此修炼成仙,故此山此水有此仙风道骨,黄龙县大禹治水,功成在此留连,方有运琼浆满溢,漾红荡绿的瑶池美景,这里每年农历6月12日-15日举行的黄龙庙会盛况空前。 黄龙风景区与九赛沟风景区一样,同为川西北高原上两颗醉人的明珠。 1991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成都市西大邑县境内,总面积483平方公里。 景区内最高峰庙基岭海拔5364米,矗立天际,终年积雪。 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就曾眺望此景,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名句。 景区集林海雪原、高山气象、险峰怪石、奇花异树、珍禽稀兽、激流飞瀑等景观于一体,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贡嘎山----蜀山之王 贡嘎山被誉为“蜀山之王”,藏语“贡”为雪,“嘎”为白,意为洁白无瑕的雪峰。 主峰海拔7556米,主峰及其周围姊妹峰终年白雪皑皑,晴天金光闪闪,阴天云海茫茫,姿态神奇莫测,是自然界一大奇观,也是世界著名高峰之一。 贡嘎山以冰川闻名,山麓有现代冰川159条,面积达390多平方公里,其中著名的有海螺沟一号冰川、贡巴冰川、巴旺冰川等。 由于冰川的侵蚀,陡峭的山峰变为金字塔形,高耸入云,直刺青天。 四、四姑娘山----伟峻大娟 四姑娘山由横断山脉中四座毗连的山峰组成,根据当地藏民的传说,为四个美丽的姑娘所化,因而得名。 此山以伟峻挺拨闻名,主峰幺妹峰海拨6250米,山体陡峭,直指蓝天,冰雪覆盖,银光照人,山麓森林茂密,绿草如茵,清澈溪流潺潺不绝。 而四时风姿,更是峻拔下的一番妩媚娟秀,春风中百花盛开;夏日里草木葱茏;金秋时节色彩缤纷;寒冬季节白雪皑皑。 五、稻城三神山----藏传圣地 稻城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是守护亚丁藏民的守护神山,北峰仙乃日意为“观世音菩萨”(6032米)、南峰央迈勇“文殊菩萨“(5958米)、东峰夏诺多吉“金刚手菩萨”(5958米),据说若藏民能够朝拜三次神山,便能实现今生之所愿。 其中,仙乃日耸立在横断山脉沙鲁里山南段,是亚丁景区三大高峰之首,也是四川第五大山峰,海拔6032米,巍峨伟丽,雄剑如削,直插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