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消费 凉资源 何以撬动

酷暑时节,全国多地开启“蒸笼”模式,一些城市最高气温逼近40℃,“热得只差一把孜然了”成为网络热梗,“到哪避暑”也被推上热搜。

相较其他地方,“冬夏并举”的吉林省不仅冬季冰雪热度攀高,夏季旅游市场亦不断“破圈”,受到众多游客青睐。做大、做活“避暑经济”,吉林有哪些“凉”方?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研。

这是长白山天池。记者 许畅 摄

数百项活动盘活“凉”资源

盛夏的长白山,林海翠绿,生机盎然。清冽的天池湖水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宛如一面“天空之镜”,引来游客争相打卡。

“凉快”“空气好”“满眼绿”……记者在长白山景区采访时,听到最多的是游客们对当地生态气候的称赞。长白山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三江源头,天池之水奔流而下,滋养着沃野千里、林田相间。加之吉林森林密、河湖多的生态禀赋,以滨水避暑、森林避暑、草原避暑为产品特色的“三江避暑休闲带”应运而生。

避暑资源也与气象条件密不可分。吉林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共同发布的《吉林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报告》指出,吉林夏季全域平均温度22℃,平均湿度70%,紫外线平均指数不超过5,每日平均日照时长达7.3小时,微风日数达120天、白天无降水日数达110天。高纬度、低温度的吉林,是全国四大避暑区域避暑资源和条件最好的省份之一。

半年冰天雪地,半年绿水青山。携程数据显示,阔别冰雪热的吉林,再迎避暑潮:长白山景区、净月潭、长春动植物公园、延吉恐龙王国等地成为热门景区;从客源地看,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地的游客较多。

近年来,吉林突出冰雪和避暑“双产业”架构,以品牌思维构建现代化旅游业体系,形成冬有“长白天下雪”,夏有“清爽吉林·22℃夏天”的旅游IP。“让“冷”资源“热”起来,让“凉”资源“火”起来,吉林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杜一力评价说。

7月初,第八届吉林省消夏避暑休闲季在长春全面启动。从长春消夏艺术季的精彩纷呈,到吉林市京剧展演的国粹韵味;从辽源琵琶文化艺术周的悠扬琴声,到长白山之夏文化旅游季的壮丽风光;从查干湖航空文化周的激情四溢,到延边咖啡文化周的浪漫情调……本届消夏避暑休闲季,吉林策划了277项消夏避暑文旅节事活动,以及“精彩夜吉林”、露营音乐会、主题演唱会、国外精品剧目演出等50余场艺术盛宴。

“经过多年探索发展,消夏避暑休闲季已成为我省全方位展示消夏避暑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重要窗口。”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孙光芝说,要把避暑休闲产业作为万亿级旅游产业的重要引擎,打造多业态、沉浸式的消夏避暑生活场景,不断激发文旅市场新活力。

这是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的花海景观。记者 许畅 摄

各种“跨界”升级旅游业态

随着消费需求升级和文旅融合深度发展,传统旅游业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因一场赛事、一个展览、一部戏剧而奔赴一座城市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也为旅游业态升级提供契机。

记者观察到,这个夏季,吉林各大景区、滑雪度假区尤其突出“文体旅”融合概念,利用生态资源和场地条件,通过体育赛事活动的辐射、引流和带动效应,掀起运动和消费热潮。

纵情山野,在泥泞中一步步跨越障碍、挑战极限。近日,长春天定山滑雪场举办了一场青少年越野障碍赛——DS自然探索赛,现场热闹非凡。“与孩子一起挑战极限,共同成长,感觉特有意义。”参加亲子组比赛的家长李熙平说。

“夏季的滑雪场依旧魅力十足。”长春天定山旅游度假小镇宣传部负责人蔡慧瑜说,暑期来临,小镇通过举办赛事、接待研学团队,带动了民宿、露营、餐饮等业态发展,目前平均每周接待游客量约15000人。

不止天定山,据了解,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今年将升级打造2024凯乐石东北100松花湖跑山赛,预计参赛人数超3000人。长白山解锁运动新玩法,“环长白山”森林自行车赛、“天池云路”登山赛、长白山森林马拉松赛等品牌IP在业界已初具影响力,当地通过体育赛事资源“引客入吉”。

2024中国·吉林边境森林马拉松系列赛长白山站现场。新华社发(艾贵生 摄)

“旅游+美食”,“吃”出旅游新动能。近期,吉林市举办的世界锅包肉大赛火出圈,频登热搜,更是吸引许多游客来到此地品尝东北美食,全市20天累计销售出56万份锅包肉。

“美食旅游是以地方特色美食为主要消费载体的新型旅游方式。”中国烹饪协会文旅特色美食发展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陈强认为,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觉的需求,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情感,各地以城市、乡村等为美食空间点,向游客展示多元饮食文化。

从冬季的铁锅炖,到夏季的锅包肉,变的是季节,不变的是人间烟火。雪衣豆沙、延边冷面、高丽火盆……近期,吉林省还推出了300多道“吉大碗”旅游美食,让美食与旅游融合发展,逐渐成了当地将“流量”变“留量”的特色招牌。

随着旅游业转型升级,游客在旅游中不仅欣赏美丽风景,也在体验美好生活。日前,美国亚利桑那图森男童合唱团在长春唱响天籁之声,现场美国孩子们还与中国少年合唱团同台互动,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引进精品剧目是“精彩夜吉林”2024消夏演出季的重要板块,除国内舞台艺术的精品力作,也有展现异域风情的国外艺术作品。此外,以冰雪为题材的沉浸式文旅演艺《粉雪传奇》、被网友称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长春动植物公园西游记主题演艺活动、感受千年渔猎文化的松原查干湖舞台情景剧《盛世契丹春捺钵》、仿佛一夜“穿越”千年的长影世纪城原创戏剧《山海奇情》……这些“旅游+演艺”都为吉林文旅添了把火,成为拉动消费市场的重要一环。

“旅游向上,打开演艺市场新空间;艺术下沉,满足多元旅游文化需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花式运营“上大分”

“烤肉嘎嘎好吃”“朝鲜族服饰真美”“东北人特别热情”……近日,“青春续“吉”伴夏出发”大学生文旅共创体验团来到延边,旅拍、美食、观光,网红小城的独特魅力让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师生们流连忘返。

“小砂糖橘”和“雾凇宝宝”的双向奔赴,曾在冬季温暖了许多人的心。当避暑季与毕业季相遇,吉林创意开展大学生文旅共创活动,面向全国高校招募爱旅游、爱记录、爱分享的大学生“青年旅行家”,发放价值千万余元、超20万张免费门票,并结合“最美国道”G331吉林段等特色线路,开启一场“夏日之约”。

“搭起吉林文旅和大学生之间的桥梁,播下文旅青年产业人才培养的小种子,激发一股推动文旅创新发展的年轻动力。”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金振林说。

年轻化、网络化、个性化,升级文旅市场,需要丰富独特的旅游产品业态,更需要能引导创造旅游消费需求的情绪价值。为做活“避暑经济”,吉林文旅不断加强网络营销和IP运营,释放文旅温度,推动线上引客。

“看开头就知道是吉林文旅”“大学多的地方果然人才多”“视频传到哪儿了”……近期,网络平台上“又皮又有料”的吉林文旅官方号不断得到网民点赞,“吉吉”在“整活”中让更多人了解大美吉林。携程数据显示,暑期前往吉林的游客中,“90后”已近四分之一。

面对火热的避暑游市场,吉林各地也在不断优化游客体验,推动服务品质“提档升级”。

暑期以来,凭借区位和口岸优势,吉林省珲春市迎来边境游、跨境游热潮。对此,珲春不断推进防川景区、哇斯托克欢乐岛、珲春海鲜街等项目街区扩容升级,各部门同时强化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意识,打响特色文旅品牌。

长春机场为迎暑运高峰,推出了“清爽吉日·畅快出行”航空地面服务项目,预计保障航班2.2万架次,运输旅客322万人次,日均航班量达360架次,日均旅客量达5.2万人次。

在长白山,为打通服务游客的“最后一公里”,暑期前夕,350台网约车已投入运营,大长白山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和旅游产业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长白山机场暑期还新增“长白山-沈阳-深圳”“长白山-天津”航线,为旅客提供更多便利。

“我们还全面提升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公厕等旅游基础设施,推动旅游智慧化发展。”长白山管委会主任高飞说。(记者 王帆 金津秀)


2022酱酒预判:从快牛时代到金牛时代!

2022酱酒预判:从快牛时代到金牛时代!受间歇性疫情影响所带来的酒类消费疲软,河南等局部市场的自然灾害,酱酒遇冷论,部分经销商出现的对酱酒品类选择的摇摆,部分市场出现的产品动销缓慢。 如此现状下,酱酒的发展是否真的遇到了瓶颈?品类发展的天花板究竟在哪里?消费市场从品类扩张走向品牌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承接行业溢出所带来的更大红利?企业争相扩产后,酱酒的品类稀缺是否还依然存在?酱酒六朵金花头部集中化已高达78%+,酱酒企业的发展究竟路在何方?进入2022年,卓鹏战略通过大量的市场走访、调查、研究,我们认为,酱酒发展将由快牛时代进入金牛时代,金牛时代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大特征:1.酱酒增长率较快牛时代将出现放缓。 酱酒销售规模还远没有达到天花板,品类向上扩容仍然是主旋律,但品牌集中度已经很明显。 目前总盘量大约1900亿,占比白酒行业销售收入总额32%左右,酱酒六朵金花集中占比高达78%+,茅台932亿,茅台系列酒126亿,习酒130亿,国台100亿+,郎酒100亿+,金沙60.66亿,钓鱼台50亿左右。 习酒和国台等头部企业,均强调要行稳致远、做强品牌、高质量发展。 2.收益较快牛时代将进入稳定收获期。 随着酱酒核心产区的政策调控落地和企业品牌化建设导向,市场上OEM、买断、山寨产品等散乱多现象将得到进一步的净化,过去的坤沙基酒价格平均涨幅高达30%-50%的乱象将得到进一步遏制。 随着市场成熟度不断提高,过去渠道的高利润、高暴利将一去不复返,厂、商、渠道的重要参与三方的利润将进入相对合理区间的平稳收获期,但由于高价位和稀缺因素,仍然将高于其他香型同价格带产品。 同时小而美的企业或将承接品类和品牌溢出的封坛酒和个性定制化红利,最终大小共存、共同富裕、多元繁荣。 3.酱酒将强化品牌壁垒建设培育消费者。 酱酒六朵金花均为百亿级、50亿+级企业,均以实现突破性向上规模的桎梏跨越。 随着各大酱酒企业前期的扩产和产能在未来的集中释放,品类内的品牌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随着信息流转的加速和消费者专家化程度的发展,具有品牌思维、品牌战略、品牌优势的企业将获得份额扩充窗口。 目前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未来的原点在于消费者培育,积极展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动作。 茅台系列酒、郎酒、习酒、国台、金沙等在公开会议上均表示,要围绕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满足消费者对美酒的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酱酒从过去的资本热、舆论热、行业热转变为消费热,酱酒发展将从快牛时代进阶到金牛时代,进入金牛时代的酱酒,将从过去的高利到厚利、超速到快速。 一方面表现在利润的两个对比上,对比酱酒二次大扩容期提供远超想象的高额利润将不复存在,对比其他名酒及一线品牌的其他香型,利润仍然具有较大优势。 另一方面表现在依然具有双向造富的机会窗口,只是以往超高速的酱企发展快、市场圈地快、渠道进场快等,将进一步地向具有优质产能稀缺、具有强势定价权、具有超高品质的,能够坚持长期主义的品牌建设和消费培育的企业快速、稳健的集中。 在酱酒增长将由野蛮生长向精致成长转型的阶段中,卓鹏战略认为,金牛时代酱酒发展将呈现以下八大趋势:1、酱酒营销深耕化从市场圈地向消费圈粉转型近几年,酱酒企业借酱酒热品类之势纷纷跑马圈地,完成了规模化扩容阶段。 未来5年,酱酒发展将更倾向于全域精细化操作,将由招商为主导向消费为主导转换。 当前,酱酒消费者经过近些年酱酒市场反复多次的价值培育和品鉴洗礼,已在酱酒重点消费大省积累了一定规模的群众基础,其发展更是呈现出燎原之势。 针对消费端的圈粉行动势必成为未来酱酒企业竞争的命脉所在,未来酱酒企业投入必将向消费端资源倾斜和向消费端距离拉近。 2022年,酱酒品牌针对C端的活动势必愈演愈烈,消费者体验、消费者互动、消费者俱乐部、消费者品鉴必然成为2022年酱酒企业重点关注的方向,更多酱酒企业将举办直面消费者的圈粉活动。 比如习酒前几年我是品酒师,醉爱酱香酒全国巡回活动、习酒君品雅宴全国巡回品鉴活动、国台的健康饮酒中国行,珍酒传奇夜宴高端品鉴会、潭酒调酒节等。 酱酒企业将通过文化营销、体验营销、场景营销,依托大、中、小型品鉴会为载体,引发酱酒C端热潮,并将通过深化市场下沉、深化营销和渠道、深化挖掘消费需求三大动作完成转型升级,将通过品牌文化感染和品牌公关的触达,完成品牌圈粉工程。 2、酱酒增长动销化从B端上拉向C端上扬转变国内酱酒消费热度空前高涨,酱酒消费趋势在未来至少三年将呈现上扬态势。 酱酒市场的增长将由B端单轮拉动向B端+C端双轮齐驱转变。 在B端单轮拉动阶段,注重效率与速度,把体验排在第二位,企业的服务思维相对更为理性与传统;在B端+C端双轮齐驱阶段,如何将消费者请进来、如何借助体验等将产品卖出去完成消费转化、如何通过服务与品质让消费者喝进口、得好评,这三大问题将是C端成为接力棒及核心驱动力所面临的核心营销命题。 积极开展C端化运动,构建双俱乐部,不仅建设核心终端客户的经销俱乐部,同时要加强消费者俱乐部的筹建和培育,针对核心消费者开展文化创新运动、文化体验运动,成为未来酱酒企业重点工作。 3、酱酒稀缺延续化从长期主义看间期奇缺利好由于酱酒酿造周期长度直接导致了酱酒产能释放的长期性。 知名酱酒迅速扩产是近年酱酒热趋势下的产物,但优质酱酒投产走到消费者端口还有五年的时间跨度,未来3-5年优质酱酒依然处于奇缺状态。 受限于生产工艺耗时最久最复杂、出酒率最低、较长的存放周期、酿造环境和产能的稀缺性、深刻的消费体验感、不断理性的少喝酒喝好酒的健康理念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 卓鹏战略认为尤其头部酱酒在未来3-5年间隔期内,依然处于稀缺态势,酱酒扩产与酱酒奇缺并存现象将迎来同台演出。 在酱酒短时间奇缺期内,酱酒品类内部将会优胜劣汰,具有优质产能的新势力仍然具有较大潜力与高速前行的核心动力。 比如宋代官窖、劲牌酱酒、仁怀酱香酒、糊涂酒业、金酱、夜郎古、习水龟仙洞、安酒等优质产能以及宝酝酱酒、容大酱酒、湖北武陵、山东云门、黑龙江北大仓、广西丹泉等具有优秀运营能力和优势省份优势区域的企业和品牌仍然具有较大潜力。 同时企业竞争将全线开火,系统提升企业品牌升级、产品引领、渠道优化、组织变革等竞争力成为品牌酱酒企业的攻坚点。 4、酱酒表达多元化从品质表达向多元表达丰富酱酒不是短期造势,而是行业消费升级的持续反应和消费体验的颠覆。 过去酱酒品牌表达上集中在攀附茅台,未来酱酒呈现出梯次化特点,形成千亿级、百亿级、三十亿级的多层级竞争态势。 如何塑造不同的多元化表达成为酱酒未来发展需持续深化的关键要素。 伴随酱酒持续火热引发品类竞争加剧,未来酱酒品牌将会从口感、工艺、品质、风格等层面进行创新表达,品类细分化、创新化将成为酱酒的主要发展方向,酱酒多元化表达将成为酒企发展的关键课题。 特别是酱酒新势力要进行品类细分、口感细分、文化细分,这为酱酒多元表达提供了方向。 比如步长集团投资的龟仙洞开创了洞酿洞藏双酱香的先河,龟仙洞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的天然溶洞白酒酿藏基地,龟仙洞开创的溶洞发酵酿酱香型白酒工艺荣获国家发明专利(ZL2.X),深厚的品牌底蕴不断充实洞酿洞藏的细分品类。 当前酱酒消费群体对新口感、新风味、新感知有极大的预期,如何通过强化品牌价值来建立差异化认识、如何通过塑造品牌调性彰显差异化风格、如何通过构建品牌个性来形成差异化形象,成为酱酒表达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酱酒品牌应在酱酒品类内形成品牌自我风格和特点。 5、酱企双分流化向高性价比和千元机会分流酱酒接下来的竞争将向品牌化竞争和龙头化品牌集中,卓鹏战略判断,2022年,更多的酱酒在品类扩张中,将强化和强调性价比,聚焦在300元和500元两个主流价格扩张,特别是在300元价格带上,会呈现出一批类似于容大酱酒的品牌,主打性价比的高活跃企业。 1.向高性价比分流。 酱酒企业将会在300-500元高性价比价格段位产品发力,特别是300元酱酒,将会涌现出热销、畅销的强劲性产品,有望承载酱酒大底盘市场,高性价比酱酒在消费端将会撬动酱酒整个市场大盘,成为酱酒品类扩容的中坚力量。 酱酒将大概率向下进行降维打击,与其他香型尤其是浓香型竞争次高端价格带。 而品牌酱酒企业的普及型产品价格下限,预计会锁定在市场成交价每瓶300元+。 2.向千元机会分流。 卓鹏战略认为酱酒品类从长远发展来看,仍然具备千元机会,茅、五、国、酱时代将开启,酱酒千元价格带将成为未来酱酒头部企业必争之地。 对于国台、郎酒、习酒、钓鱼台、金沙、珍酒等酱酒企业来说,谁率先在千元价格带站住市场、立住品牌,谁就成为真正的茅台第二。 对于头部企业而言,要积极打造千元价格超级产品,实现30亿、50亿千元大单品;对于酱酒新势力来说,精品酒庄千元价格带亦是其品牌高端化的助推器,如国宝酒业推出贵轩酱香瑰宝定价千元价格带,致力打造品牌的千元大单品及高端酱酒新势力。 6、以新零售为中心的体验馆+新团购依然是核心在过去,有部分非龙头性酱酒企业盲目地进入了烟酒店、餐饮、商超等传统渠道,但是由于厂商都没有匹配足够的相关品牌建设资源、传播推广资源、产品动销资源、人力组织资源等,造成了产品动销慢、品牌转化低等情况。 卓鹏战略认为,酱酒的主力渠道仍然在团购类的隐形渠道上。 模式上应该以新零售为中心,构建以体验馆+新团购为核心的体验营销和圈层营销模式,发展机会上只有头部企业具备进入全渠道布局的机会。 1.头部企业将具备全域化渠道布局机会。 对于郎酒、习酒、国台等头部酱酒企业来说,未来的渠道发展必然,向[体验馆+全渠道]*新零售=新团购模式发展,体验馆是构建品牌俱乐部,包含渠道俱乐部+消费者俱乐部,具有培育渠道和消费者的双重作用,全渠道即包含餐饮、烟店、团购等传统渠道,以新零售为驱动模式,实现核心人群的新团购和核心渠道的新分销。 2.二三线酱酒企业的突破点在体验馆+新零售。 二三线品牌的发展重心要以资源为驱动,以团购和隐性渠道为通路,以体验馆为核心,盘点自身优势资源,整合圈层营销和数字化管理,开展新团购,从基础的产品信息到品牌服务全面推动体验营销、场景营销、文化营销,实现客户的圈层培育。 7、消费圈层专家化从消费购买向专业选品迁移消费主权时代下,消费者对品牌信息的捕捉渠道和识别意识均有大幅提升。 同时酱酒与其他香型明显区隔,为消费圈层识别提供了先天条件。 近年来,伴随酱酒消费培育的不断深化、酱企IP公关化的反复发力、消费者互动的不断加深,酱酒消费者的酱酒专业知识能力、选品能力将大幅提升,消费专家化现象已成趋势。 同时,酱酒核心消费者将更多地参与到企业回厂游、企业体验之旅等活动中,其角色也在发生改变。 由单一的购酒者升级为懂酒者、讲酒者,甚至为卖酒者。 酱酒消费热粉将扮演着消费专家化、推荐专家化、销售专家化的关键角色。 如何通过数字化工具培育顾问级消费者,如何通过全线体验加强消费者全链条参与,如何引导消费情绪向品牌热爱升级,都成为酱酒企业顺应消费专家化趋势的必答课题。 8、产品超级单品化从多线并进到单品引领转化酱酒接下来的发展,将是向品牌和大单品集中,无论是对于酱酒头部企业还是二三线品牌,大单品建设将是酱酒品类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关键点。 宏观上来看,浓香型企业的大单品数量更多体量更大,如第八代五粮液、剑南春的水晶剑、国窖1573等均在百亿规模以上,而酱酒中除了飞天茅台一枝独秀外,尚没有一家酱酒企业有百亿级大单品,这就导致消费者在购买酱酒品牌时认知和选择较少。 微观上来看,酱酒的低端酒和低价位产品较少,价格带普遍高于浓香型和其他香型白酒,随着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加剧和消费热情的释放,走大单品+高价位叠加的产品战略路径,更容易实现规模化发展突破。 卓鹏战略认为,酱酒企业的超级大单品需要具备以下三大条件:1.产品销量份额占据。 超级大单品要成为酒企营收与利润主体,最低要占企业营收的30%,基本指标是达到60%+,如贵州茅台,超级大单品飞天茅台已经占据上市公司总营收的90%;剑南春,超级大单品水晶剑2020年占据公司总营收的80%。 2.产品价位引领性。 如茅台的地位来自于其飞天茅台的超级大单品在价位和品牌上的全面引领,不仅引领酱酒品类,也决定了酱酒高度的天花板。 3.承担主品牌战略载体使命。 超级大单品之所以称为超级,主要来源于战略意义。 某种程度上,行业经销商和消费者都是通过超级大单品来认知企业品牌和母品牌的。 超级大单品要具有鲜明的母品牌战略定位、核心资产诉求,给客户和用户准确传达品牌信息,使得产品承载品牌战略,品牌战略与超级大单品融为一体。 未来酱酒发展从快牛到金牛时代,其是C端化时代、大消费时代来临,酱酒未来的品牌之争一定是品牌化+动销化。 对于酱酒强势力,如茅台、茅台系列酒、习酒、国台、郎酒、钓鱼台、金沙、珍酒品牌,未来的核心C端化培育,价格管理,渠道管控、经销商优化成为新命题;对于酱酒新势力,如宋代官窖、龟仙洞、容大酱酒、宝酝名酒、金沙古酒、肆拾玖坊、酣客、丹泉、武陵、夜郎古、安酒、贵州醇、金酱、云门、贵台、潭酒、仁怀酱香酒、北大仓等。 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未来的挑战是谁先实现30亿-50亿,未来3-5年能坚守下去,持续投入放大声量,谁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对于酱酒精势力,未来是小而美的酒庄、高品质精品酒庄的打造。 最后,卓鹏战略从酒业抗风险的大周期来观察,酱酒适合长线投资、长期投资、持续性投资、持续性运营。 (原标题:2022酱酒预判:从快牛时代到金牛时代!)

夏日“清凉经济”:如何增添消费活力

一串串霓虹灯,点亮了喧闹的步行街。 在广东广州,人们在夜色中走上街头,在深夜食堂、音乐节、非遗夜间展览中,感受夜间游购娱的乐趣;在山西太原,不少人走进家电卖场,为家里购置了空调,在炎炎夏日里,享受着铺面而来的清凉;拿起手机,在外卖平台下单雪糕、可乐、西瓜等解暑食品,成为夏日里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1.持续高温,消夏需求打开消费大市场

走进北京的一些电器卖场,空调、冰箱、电风扇等夏日“消暑必备”家电摆在显眼位置,不少市民正在选购。

空调、冰箱、电风扇等家电,在销售上具有季节性特征。 今年夏季,气温较常年偏高,成为拉动制冷类家电销售的原因之一。 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全国平均气温21.3 ,较常年同期偏高0.9 ,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山东等地气温为 历史 同期最高。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怕热的人出门随身带一个挂脖小风扇,凉快又可以解放双手。 ”在社交媒体平台,博主欣欣推荐一款迷你小风扇时说。 不少消费者也反馈,便携式小风扇满足了图书馆、办公室、出门旅行时随身携带、降温等需求,受到大家欢迎。

消夏需求也带动冷饮、雪糕、甜品、时令水果等 美食 产品进入销售旺季。

走进北京的国家植物园、天坛公园等景点,许多游客手里拿着景区特色文创雪糕,还有不少人正在排队购买;在多家商场,售卖奶茶、果汁等饮品的门店,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多家线上购物平台的销售数据反映了消暑食品的火爆。 在叮咚买菜,雪糕冷饮类商品近一个月来销量环比增长300%;可乐成为解暑王者,平均每天售出超500万瓶。 6月以来,在美团优选,雪糕、饮品及绿豆等商品销量明显上升,其中“小布丁”雪糕在全国2000余县市销量涨5倍。

“‘夏日经济’热度高涨与季节密切相关。 ”中国社科院 财经 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依绍华分析指出,今年夏天温度较高,消费者对夏季食品、制冷产品产生较大需求。 同时,近期很多电商持续进行冰箱、空调等夏季商品促销活动,促销力度较大、吸引力强,性价比高的商品激发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2.深耕产品,以新奇、品质、 科技 增强吸引力

从化学防晒,到物理防晒,近年来,消费者对防晒的需求大幅增长,且越来越多样化。 在街头,打遮阳伞的人随处可见,也有许多行人选择了遮阳帽、防晒衣、冰袖、防晒口罩等产品。

美团数据显示,5月份,防晒衣、冰凉贴同比上个月分别增长116.7%、189%。 《2022年淘宝直播防晒报告》显示,2022年1—4月,防晒衣成交增幅达157.11%,防晒护肤成交增速达62.17%。

面对防晒市场“蓝海”,近年来,很多厂家推出新产品,打开了销售市场。

在夏季,人们出游、露营的需求同样高涨。 一些深耕露营市场的国内户外品牌,对撬动消费者需求,也给出了值得参考的“样板”。

走进某户外品牌集合店,在露营区,搭起的白色帐篷分外显眼。 在这个沉浸式的陈列展区,各类帐篷、精致的户外锅具套装等装备,涉及用户需求的方方面面,也满足了人们精致化、品质化的使用追求。

“刚开始露营时,我陆续购买了许多必需的装备,之后还在不断替换、升级。 ”户外爱好者郎丹分享了自己购买露营装备的心得。 他表示,现在户外露营装备种类非常多样,可以满足更多露营需求。 除了必要的睡眠、照明、用餐等装备,如果需要在营地休闲、拍照,还可以买到很多装饰物,营造氛围感。

对于如何打造品牌,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国内户外旅行装备品牌牧高笛创始人陆暾华曾指出,要推出更多新场景、新概念,引领精致露营消费。 同时,满足消费者源源不断的新需求,进行产品创新迭代,持续不断去打造“爆品”。

国产户外品牌挪客创始人季剑明表示,要了解用户市场,针对不同地区开发不同的产品,针对玩家需求,不断推出更符合潮流的装备、有品质的新品,才能提升顾客的复购率。

此外,不少夏日产品也通过推进产品更新换代,以高 科技 、 健康 理念,满足消费者新需求,抓住了夏日经济的契机。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冰箱、空调等商品销量的增长。 另外,空调、冰箱等商品的制造技术快速提质升级,产品细节、功能更人性化,能够满足消费者对 健康 生活、细化功能的需求,激发了新的购买欲望。 ”依绍华表示。

对于企业、商家如何进一步深耕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夏日商品的消费需求,依绍华指出,企业在生产制造上,应该更深入地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嵌入敏捷制造的生产方式,并积极向定制化、个性化方向转型。

依绍华表示,对商家而言,可以发挥其在市场数据、市场分析等方面的优势,与制造厂商在产品生产、设计等方面的优势相互结合,推出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 此外,要更加注重品牌塑造,一些中间商、百货店与制造商、生产商强强联合,开发具有品牌特色的新产品,这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当下,空调、冰箱等产品能够迅速更新换代,主要在于这一领域拥有品牌实力较强的制造企业,能够较好应用敏捷制造的生产方式。 而在消费品领域,目前很多企业生产制造能力还需继续加强。

3.多样举措,拉动餐饮、 旅游 、零售等行业复苏

汽车消费税新政策能否撬动“绿色消费”的摘要

9月1日,新的汽车消费税调整生效。 按照新的消费税规定,3.0以上至4.0升(含4.0升排量)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相对上调10%,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相对上调20%;而1.0升(含)以下的乘用车税率则由3%下调至1%,下调2%。 这一升一降旨在促进节能环保,鼓励小排量车消费的新政策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对车市又影响几何?大排量车“冷热不均”新汽车消费税调整之后,影响最大的还是大排量车型。 对于本就价格高昂的大排量豪华车而言,10%~20%的消费税涨幅将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所以消费税调整的消息一传出,大排量车型的市场就开始有所反应。 从记者近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北京各进口车品牌店的购买咨询者明显增多,但大部分都被告知,由于现车奇缺,目前预订的很多进口车都要等到9月1日之后才能到店,届时价格将按照新消费税大幅提高。 而此前坊间传言,某些大排量车型经销商赶在消费税调整之前大批量进货,继而惜售以待涨价。 种种传言更让近来大排量市场大兴波澜。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消费税的调整,必然会造成大排量车型“8月销售热,9月真空”的局面,下周起大部分大排量车型的价格应势上升,消费者会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但这个情况很快就会过去。 高档豪华车的消费群体会适应价格变动,进而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购买需求。 但并不是所有大排量车都在为消费税率提高而欣喜。 据记者调查,对大排量消费税的来临仍然按兵不动的经销商并不在少数。 北京某雷克萨斯4S店的相关负责人就表示,“现在还在收集竞争对手的价格信息,涨还是不涨、涨多少,现在还没有确定的说法。 库存车型本来就不多,即使顾客现在订车,大多数也得等到9月1号之后。 ”小排量车未见上扬与大排量车市反应迅速相反,小排量市场并未见到多大的动静。 一位奇瑞4S店的市场部经理表示,这是因为消费税下调涉及的家庭用车非常少,仔细算算,可能只有QQ3和长安铃木的奥拓,其他的小车多为1.1L的排量,而1.0L以下的车型,价格都在2~5万元左右,消费税下调2%也就是五六百元。 这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其实并不大。 而且消费税的征收是针对汽车制造企业的,这部分降低的成本并不一定就能转移到终端消费者那里去。 其实,更多数消费者不选择小排量车型是认为小排量车型安全性和品质差。 由此看来,小排量车型如果想取得长远发展,不能只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植,小排量的价值除了应该体现在节能、环保等指标性特征外,还应该更多地在安全、舒适等内涵上下功夫,提升产品品质、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差异化、个性化的品牌特性。 唯有如此,小排量汽车才能彻底摆脱低端产品的被动局面,才能主动积极拓宽市场。 据全国乘联会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1.0升及以下小排量车市场占有率继续降低,比去年同期低了1个多百分点,为5.7%。 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1.0升以上排量的消费者群体不太可能因为小幅度降价而买低一个级别的车辆。 消费税初衷恐难实现从“抑大扶小”的汽车消费税调整的思路来看,其缓解高油价压力,节约能源的政策意图是明显的。 但尽管如此,本次汽车消费税调整能否真正实现国家的政策意图却有待考量。 中国石油基金论坛研究员冯跃威就提出了质疑的观点。 冯跃威强调,消费税首先要明确的是谁在消费的问题,“谁消费,就应该谁埋单”。 要想真正实现节能环保,社会公平的目的,就应该从根本上进行政策方面调整,实行“费改税”。 冯跃威认为,目前的消费税并不能抑制能源价格的居高不下,而且还会间接保护落后产业,小排量的汽车因为本身价格的制约,不论是在机械性能上、还是在安全性上、或是在舒适性上都很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勿论投入资金进行研发了。 仅靠政策上的扶持非但解决不了汽车工业发展水平落后而带来的资源使用低效的问题,还会进一步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费。 据了解,发达国家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税费支出约占总支出的30%,而在消费中,消费税却要占到消费支出的60%~70%,这显然和我们目前的税费政策正好相悖。 冯跃威还表示,在通过征收燃油消费税实现“谁消费谁埋单”的同时,应大力发展“大公共交通”,实现社会公共财富的二次分配,以此来调整消费结构,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另一方面,也有专家指出,这次消费税调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内汽车消费的格局,最大的原因是1.0升至3.0升的税率没有变动。 据统计,在我国的汽车市场中,排量1.0~1.6升的乘用车占市场份额的52.48%,而排量1.6~2.5升占41.98%,可见1.0~2.5升是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力排量,但跟此次消费税调整无关。 有专家表示,要真正撬动车市的数量和结构,引导节能和环保,必须在1.0升至3.0升这块区间做文章,尤其是1.0升至2.5升之间。 考虑到这一区间的消费者很多具有炫耀心理而经济实力相对有限,他们对价格的敏感相对较强,所以,如果提高这一区间特别是2.0升至3.0升之间的汽车消费税率,那么,一些出于炫耀而购买2升以上排气量汽车的民众就会选择购买2升以下的汽车。 但此次汽车消费税调整并未触动这最主要的一部分,是个遗憾。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813.html
中国轰
长隆被吐槽 又贵又难吃! 迪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