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棕头鸥在冰雪消融的拉萨纳木错湖面停留。 新华社发
新华社拉萨8月18日电(记者 李华 魏冠宇 杨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整体趋好、亚洲水塔将进入超暖湿阶段、人类活动最早可能出现在19万年以前……
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领衔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专家,带着本次科考十大任务的重要成果在拉萨进行集中发布。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
2017年8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以来,我国组织2600多个科考分队次28000多人次进行青藏高原全域科考,不断解码地球第三极,向世界展示中国青藏高原科考的系列成果。
——全球变暖,亚洲水塔是否引发“失衡”?
科考发现,过去15年,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变绿,生态系统呈现整体趋好态势,但因气候暖湿化导致亚洲水塔失衡,也为我们带来一些隐忧。科考模型预估表明,亚洲水塔21世纪将进入超暖湿阶段;21世纪末,部分地区冰川物质损失超过一半……
“随着全球变暖、冰川消融,亚洲水塔变得更暖更湿,引发失衡。”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邬光剑说,“在青藏高原,一些海拔较低的小型冰川正在消失,这与欧洲等世界其他地区的趋势是一致的。”
亚洲水塔失衡,如同冰川对储水量也有收支平衡,“收入”来自降水等积累过程,“支出”来自融化、渗透、蒸腾等消耗过程。如果“收入”赶不上“支出”,冰川就会出现负增长。
河流径流整体增加,亚洲水塔供水能力增强……科考评估结果表明,尽管亚洲水塔未来水量趋于增加,但下游水资源未来要强化构建冰崩、冰湖溃决等灾害科学预警体系。
——物种“上新”,青藏高原带来哪些新发现?
各类珍稀物种荟萃的青藏高原,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又有新发现。
曾一度被认为灭绝的枯鲁杜鹃、墨脱百合、贡山绿绒蒿、中甸半脊荠等植物,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中再次回归人们的视野,雪豹、云豹、孟加拉虎、豺等珍稀动物的身影,也在野外镜头中频繁出现。
相关研究显示,孟加拉虎频现,突显出西藏墨脱地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在全球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中地位举足轻重。
一些“新朋友”也加入了青藏高原生物“大家庭”。通过对青藏高原薄弱与关键区域的大量野外考察,科研人员发现了墨脱四照花、察隅链蛇、雪山大爪鼩鼱、拟沉衣等一系列动物、植物、微生物新物种。
第二次青藏科考截至目前已发现新物种超过3000个,其中动物新物种205个,植物新物种388个,微生物新物种2593个。
——探索不止,青藏高原人类活动有多早?
科考发现,青藏高原最早人类活动可能出现在19万年以前。在拉萨邱桑村,科研团队还发现了距今16.9万至22.6万年前世界最早的岩面艺术,让我们接近青藏高原早期人类生活。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白石崖溶洞遗址,研究团队发现了距今至少16万年的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揭示了这一种群曾经生活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科考人员发现,丹尼索瓦人能利用区域内的不同动物,具有较广的食谱范围,揭示其对高海拔环境的较强适应能力。
姚檀栋表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步履不停,探索不止。随着科考的持续深入,人类正处于对青藏高原了解更透彻的时期。未来,它的神秘面纱还将继续向世人揭晓。
为什么青藏高原多高原湖泊。
青藏高原是全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其湖泊面积占到全国湖泊总面积的 45%以上。 这一地区湖泊密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湖泊的成因,二是湖泊的发展。 从成因上看,湖泊的形成需要封闭的湖盆和充足的水源。 青藏高原内部在新生代经历了非常强烈的构造运动,形成了许多断裂带,而许多大型湖泊其湖盆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构造基础。 另外,青藏高原全境都曾经历过很强的冰川作用,冰川侵蚀作用会形成大量洼地,为湖盆形成创造良好条件。 冰川运动也会形成许多冰川湖和堰塞湖。 这一地区较其他地区有良好的湖盆形成的条件。 从水源上说,青藏高原的北部也就是传说中的羌塘湖盆,由于海拔较高,发育有大量的冰川,冰川和流域内冻土的消融为湖泊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目前由于青藏高原内部相较历史时期明显变暖变湿,降雨增多,大部分湖泊都处在水量扩张期。 色林错近年扩张已经超过纳木错成为西藏第一大湖。
全球变暖已经停止了吗?
全球变暖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问题,围绕它的各种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 如今,又有人提出全球变暖已经停止的说法,根据则是由于最近十年来地表温度暂停上升。 那么,事情果真如此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尽管进入本世纪以来,地表温度确实没有明显升高,但那并非全球变暖停止的缘故,而是因为90%以上温室效应所吸收的热量都被用来加热海水了。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近的一项报告草案,从1993年到2010年,海平面上升速度已经整整翻了一倍。
一方面,对地球而言,海洋所占据的表面积要远大于陆地;另一方面,大气与陆地二者所能吸纳的热量加起来也只占总量的5%左右。 所以,在考察全球变暖是否已经停止这一问题时,海水温度要比地表温度更适合作为参考物。
根据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首席气候分析师凯文特伦博斯的相关研究,有30%的海水升温是发生在海平面700米以下的海水之中。 另一项针对太平洋地区化石数据的重建工作,也表明在过去60年里,海平面以下457~1006米这一区域海水升温的速度是过去一万年的15倍。
海水的加倍暖化或许能部分解释过去十余年来地表温度为何没有明显上升这一疑问。 此外,气溶胶污染空气虽然被城市居民所深恶痛绝,但因为其会通过散射和吸收阳光,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这相当于变相部分抵消了温室效应。 还有,像是火山喷发、测量错误、有待完善的气候模型等都有可能是地表温度暂时停止上升的原因。 对于气候学家们来说,要解释地表温度暂停上升这一问题,并不是找不到答案,而是答案太多。
此外,气温变化是一项长期事件,绝不能仅仅因为短短十年地表温度的相对稳定就得出全球变暖已经停止这样断章取义的结论。 以往也曾经出现过地表温度暂时性的停止上升,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明显升温。 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海水酸化;来自IPCC厚达2014页的第五次科学评估报告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全球变暖并未停止,要解决温室效应仍将任重而道远。
青藏高原气温升高为什么会加剧雪灾?
1. 青藏高原气温升高会导致雪崩,而不是雪灾。 2. 近几十年的气象数据表明,青藏高原的气候正在逐渐变干变暖。 这种干暖的气候减少了山峰上的水分,降低了摩擦力,最终导致整个山峰的崩塌。 3. 气温升高还导致青藏高原的冻土融化。 稳定冻土带正在向不稳定冻土带转变。 多年冻土的退化使得依赖其涵养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甚至消失。 这些地下水是维持高寒草地生长所需的水源。 4. 冻土退化会引起青藏高原水环境的变化,沼泽湿地结构的改变,以及热量平衡、辐射平衡和大气循环状况的变化,这可能导致气候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5. 干旱导致土壤沙化和植被退化。 随着三江源区草原的退化,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源头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00多万公顷。 6. 植被退化导致鼠害问题。 青藏高原的鼠类,尤其是高原鼠兔,对草地造成了严重破坏。 据统计,青藏高原约有7000万亩草地被鼠类破坏为黑土滩,每年被鼠类啃食的鲜草达8000万吨,占草地总能量的26.2%。 7. 在近几十年里,三江源区的湖泊、河流迅速缩小甚至干涸,大片沼泽地消失。 长江源区的湖泊萎缩、内流化和盐碱化现象也非常明显。 自2000年以来,长江源区冰川年均退缩75米。 8. 草原沙化、湿地萎缩、冰川退缩和湖泊干涸,黄河源头也因此断流。 黄河源头断流首次发生在1996年,持续了两个月,断流距离长达三四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