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9日,英特尔曾与德国联邦政府签订意向书,计划在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首府马格德堡建设两座世界先进的半导体晶圆厂(Fab 29.1 和 29.2),总投资预计超过300亿欧元,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来自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政府、联邦政府和欧盟的资助。
英特尔意向书签署,后排左起为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和德国总理朔尔茨英特尔
然而,一年过去了,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政府却对该项目的前景产生了疑虑。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萨克森-安哈尔特州政府正在筹备“B计划”。在回答州议会左翼党派的问询时,州政府承认正在为英特尔项目的潜在失败做准备,“在这种情况下,计划将这些地块推向替代的工业和商业公司。”
德国《明镜周刊》报道
萨克森-安哈尔特州政府表示,其他企业对这片土地也有着强烈的“安置兴趣和购地意向”,但同时也承认,如果“主要投资者”取消计划,这些土地可能既无法出售,也无法出租。
英特尔的Fab 29晶圆厂原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动工,并预计在2027年底开始运营,生产采用最先进的Intel 14A(1.4纳米级)和Intel 10A(1纳米级)制程技术的芯片。
英特尔马格德堡工厂规划图,工厂为浅蓝色,被标记为Fab 29.1 和 Fab 29.2英特尔
但由于欧盟补贴问题,工厂的动工时间被推迟至2024年夏季。
然而在今年8月1日,英特尔发布了一份糟糕的二季度财报,同时宣布将裁员超过1.7万人,加剧了德国政府对马格德堡项目前景的担忧。
左翼党派的议会党团主席伊娃·冯·昂恩(Eva von Angern)表示,“州政府在与英特尔玩一场扑克游戏,投入了数百万欧元,却没有明确的保证。这非常危险。如果英特尔的安置计划失败,州政府将要为这一风险交易承担责任。”
此外,围绕英特尔项目的不确定性,也引发了关于政府补贴有效性的讨论。
总部位于慕尼黑的Ifo研究所所长克莱门斯·福斯特(Clemens Fuest)认为该项目“存疑”。他指出,德国从数十亿美元的补贴中得到的好处有限,因为英特尔和其他芯片制造商只会在当地进行生产,而不会进行研发活动。
截至目前,英特尔方面尚未对马格德堡项目的前景进行回应。
拜登为英特尔工厂开工站台,又提中国,拜登这是想要干啥?
1. 拜登在英特尔工厂开工仪式上的发言,突显了美国在芯片产业上的战略重点。 他强调芯片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重要性,旨在推动美国的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2. 拜登的这一行为被解读为为了推动芯片法案的实施,该法案旨在通过大量资金投入,促进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生产和技术发展。 3. 他在工厂的讲话中提到,美国将利用最先进的技术,确保其未来的武器系统依赖于先进的计算机芯片技术。 然而,目前美国在高端芯片生产上的自给率却是零。 4. 在美国选举日益临近之际,拜登访问俄亥俄州,其政治意图明显。 他通过强调来自中国的竞争,来制造危机感,以此推动自己的政治议程,这是美国政治人物的常见策略。 5. 美国签署的芯片法案,包括对半导体产业的大规模投资,引发了全球供应链的扭曲。 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认为这是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施加压力的行为。 6.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无论面临何种限制和打压,中国都将坚持自我发展,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中国的科技和产业进步不会因外部干扰而停止。
AI芯片战火蔓延,谁才是“制芯之王”?
AI不仅是当前科技热点,也是未来数十年科技发展趋势。 伴随着这股热潮,AI芯片成为了半导体行业的新风向,投资者的新宠。 AI芯片战火蔓延,先进制程储备战隔空上演。 最近,三星电子宣布将在未来10年内(至2030年)投资133兆韩元(约合1150亿美元,7730亿人民币),以在逻辑芯片制造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刚刚登上代工厂第二名的三星,显得相当的雄心勃勃,不但要在逻辑芯片市场称王,还要挑战台积电代工厂龙头的位置。 这边三星发力要蚕食价值850亿美元的代工市场这块肥肉,那边吞掉超过一半市场份额的台积电,显然不打算对三星的挑衅置之不理了。 在这场芯片制程终极之战中,三大芯片代工巨头,一方面进行着路线之争,另一方面铆足火力隔空火拼未来的关键制程技术节点,尤其是6nm和5nm。 所谓路线之争,一方有台积电三星自定标准,“激进”挺进5/4/3nm工艺,另一方英特尔坚守“慢工出细活”,做业界最好的10nm。 而关于未来技术节点之战的导火索,在这个4月已经被点燃!台积电和三星两大芯片代工厂隔空开“杠”,三星刚高调更新6nm、5nm工艺进展,台积电就在当日傍晚立即跳出来宣布自己的6nm计划。 芯片制程的战火,正从前两年炙手可热的10nm、7nm向更为领先的6、5、3nm蔓延。 从争相研发先进技术,到积极储备顶级光刻机等半导体制造设备,台积电和三星的战旗已经高举,以各自独特的方式给摩尔定律续命。 同时,摩尔定律的拥护者英特尔则坚持遵从严苛的技术规格,循序渐进地进行着堪比其他厂7nm的10nm制程研发。 新的制程之战已经隔空上演,三大巨头谁又最有望夺得芯片制程的王座?AI芯片从云端走向终端从科技大厂到创业公司,似乎都站上了边缘计算的风口,这场芯片大战已经由云入端,抢占边缘。 在2016年,云中悄端(包含企业、数据中心等)为深度学习芯片的主要营收领域,占了80%。 不过,到了2025年,此一比例将会改变,转变成边缘(Edge)占了80%,而云端的比例则降为20%。 这边所指的边缘意指终端设备,且以消费性产品为中心(而非小型服务器或是路由器),包括移动装置(手机、平板)、头戴式显示器(HMD),如AR/VR/MR、智能音箱、机器人、无人机、汽车、安防摄像头等。 现今大多数的AI处理器,如GPU,多用于云端服务器、数据中心,以在云端上进行AI训练和推论。 不过,随着隐私、安全性需求增加,加上为了降低成本、延迟及打破频宽限制等因素,分散式AI随之兴起,越来越多AI边缘应用案例出现。 例如苹果的A12仿生芯片,其具备新一代“神经网路引擎”,以即时机器学习技术,改变智能手机的使用体验。 简而言之,AI从云端转向边缘是现在进行式,当然目前AI在边缘装置上多还是以推论为主,而非训练。 不过随着AI创新应用增加,有越来越多芯片商尝试提升终端装置处理器的运算效能,为的就是不用再传送数据至云端进行数据运算、推理和训练。 也因此,各式的处理器纷纷问世,像是CPU、FPGA、GPU、ASIC、NPU或SoC Accelerator等。 从现实应用上讲,数据中心仍然需要更强、更快的训练能力,而“AI+”迫切需要遍布于从终端到云的推理能力,这是促使科技巨头大规模投入、互相竞争的根本。 应用部署AI能力的位置、尺寸、成本、功耗要求的多样性以及与其他计算能力快速集成的要求对AI计算提出了更高层级的要求。 作为芯片巨头的英特尔,一方面探索量子计算和神经拟态计算,另一方面也在探索超异构计算形态,未来无论是云、终端,都是AI超级芯片的天下。 在英特尔、英伟达、ARM公司占领了数据中心和手机芯片市场的情况下,中国公司试图从边缘及终端突围,利用中国巨大的制造业硬件产业链和场景优势,试图建立起自身AI芯片生态系统。 国内芯片公司蠢蠢欲动AI新时代的到来,让众多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在这大争之世中,不仅有老牌半导体巨头的强势参与,也有一些国产品牌开始初显锋芒。 同时,我国庞大的电子市场所带来的数据资源,也为AI训练芯片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这种环境的驱动下,国产厂商也开始试水训练芯片市场。 除华为之外,我国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试水AI训练芯片。 在人工智能时代之前,这些互联网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建立了生态优势。 待到深度学习热潮的爆发,这些互联网企业生态中的数据价值开始凸显,而这就需要AI训练芯片。 互联网企业跨界涉足AI训练芯片领域,可以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来参与,也可以选择建立新的部门或子公司,通过硬核技术切入AI训练芯片的竞争。
英特尔20亿美元收购AI芯片制造商,这对英伟达有哪些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先进,技术的越来越成熟,许多厂商他们都会在许多领域进行投资开发,其中英特尔公司他们已生产电脑网络终端为主,同时他们也在研究电脑的CPU显卡处理器,但随着英特尔20亿美金收购AI芯片制造商对英伟达的影响是巨大的影响,包括对英伟达的产品本身的一个产量造成一个巨大的冲击,这是主要原因。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英伟达,英伟达这家公司,他已创造和代工各个电脑显卡的一个代工厂为主。 而且他以生产电脑的一个芯片为主要的一个供应,同时它也是全球著名的一个代工厂。 虽然说他没有富士康的代工厂,那么发达,但是他却是在电脑终端的一个代工厂,有着很高的一个盛誉。 所以说英特尔减少对英伟达的一个需求的话,那么势必会对英伟达的一个产品代工产生一个巨大的影响。
其次是,如果说因为打他在这方面减少的话,那么他就会流失很多客户,其中不乏电脑终端的一些华硕,苹果还有惠普等等公司。 这势必会造成英伟达工程的一个人员流失,也可能会造成企业的一个破工破产,所以说这是另外一个特别大的影响。
通过这一次英特尔收购AI制造商的话,那么就可以在未来进行宣布英特尔会会脱离对,因伟大的一个产品需求,也就是减少英特尔对英伟达的一个依赖,从而来达到他自己本身的一个市场价值。 而美国的苹果公司就是通过自己自研芯片来减少对高通公司的一个依赖。 所以说在这个市场中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是自己公司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说英特尔才会给予购买一个AI芯片,来托尼对英伟达的一个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