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丨深圳车市火爆

证券时报

随着各城市、各省份在汽车生产、消费等领域的发力,全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步入新阶段。

今年五一,深圳在鼓励汽车消费方面可以说是“放了大招”。5月3日,记者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6号馆看到数十个主流汽车品牌正“面对面PK”,既有奔驰、宝马、奥迪、丰田等“造车老将”,也有问界、小鹏、理想、比亚迪等“新能源担当”,不同品牌的汽车面对面争夺前来参展的顾客。这是2024(五一)深圳国际车展的最后一天,也是车企和经销商们争夺订单的关键时刻。

2024(五一)深圳国际车展“五一乐购节”现场,人流量密集。安宇飞/摄

而五一期间深圳在鼓励汽车消费方面的发力,则是各个城市角逐“汽车之城”的缩影。不仅拼价格、拼产品,还要拼政策、拼营销……如今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了全新阶段。

主流汽车品牌“面对面竞争”

5月1日至3日,2024(五一)深圳国际车展在福田区会展中心举办。据了解,本次车展由深圳市商务局指导、深圳市汽车经销商商会主办、深圳蟠桃会展有限公司承办。本次车展以“2024深圳五一汽车乐购节”为主题,涵盖进口、豪华、合资、自主、新能源等热销汽车品牌,让这些汽车品牌可以面对面争夺顾客。

龙年是车市价格战持续升温的一年,而五一是农历新年以来的第一个小长假,各大汽车品牌和汽车经销商都在本次展会上延续了价格战的战火。比如在汽车经销商通源集团的展位,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次通源集团在深圳车展放出了500万元的补贴,在车展上购车即可享受包括最高1.8万元的现金补贴以及“1000元享1.88万元礼包”等专属福利。

深圳国际车展通源集团展区,安宇飞/摄

在通源集团展区对面不足十米远,摆放着广汽传祺的多款汽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现场买车的话,有一个限时摇红包活动,最高红包金额是6999元。”据介绍,在本次车展无论是购买什么品牌的汽车,只要现场订车就可以拿取礼包并抽奖,其中特等奖是华为Pura 70,一等奖是2000元现金红包,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是200元和100元现金红包,中奖率是100%。也就是说,在车展订车最低也可以享受100元优惠。

参加本次车展的一家4S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展会的展位来之不易,很多4S店都在抢,报价最低的才能进来。门店想参加展会,也要打“价格战”。

除了经销商、车企在打“价格战”,深圳也在发力汽车消费,龙岗、宝安在内的多个区都为购买汽车提供了补贴。在鸿蒙智行展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购买智界S7车型可以享受深圳市龙岗区提供的1万元补贴,5月6日之前都有这个补贴。

深圳国际车展鸿蒙智行展区,智界S7汽车。安宇飞/摄

而在比亚迪汽车的展区,一家汽车经销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购车可以享受宝安区提供的补贴。据了解,4月28日,宝安区商务局、宝安区投资推广署发布了关于2024年宝安区“欢购爱车”汽车促消费活动的公告,将按照购车发票价格(含税价)分四档给予补贴,每辆最低补贴2000元,最高补贴12000元,活动持续至2024年6月15日。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了龙岗区和宝安区,今年以来深圳市南山区、罗湖区和光明区也纷纷推出过购车补贴。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的购车补贴、减免购置税等政策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刺激了汽车消费需求。这种市场需求的扩大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整体来看,本次五一深圳国际车展成为了深圳市鼓励汽车消费的有力举措。有消费者向记者表示:“以前看车得一个一个品牌门店去跑,很花时间,在车展一天就能试完所有感兴趣的车型,很轻易可以对比出性价比,让买车更方便了。”

一家汽车经销商门店的员工对记者说,车展是门店“走出去”的一个方式,他们的门店在南山,平时辐射周围地区的消费者,通过参加车展,就能够跨区吸引顾客,扩大销售的范围。

多个省份“争锋”汽车产业

2024(五一)深圳国际车展的举办,是深圳市发力“世界一流汽车城”建设的缩影。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市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2023年8月,《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提出到2025年汽车技术水平、场景应用和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200万辆,全球汽车“含深量”显著提升,汽车产业工业产值达到万亿级规模。

深圳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的优势有哪些?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的优势在于其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的产业链和政策支持。深圳拥有众多高科技企业,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企业,这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深圳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十分完善,可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需求。

郑磊认为,深圳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为其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助力,深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有利于汽车进出口。

除了深圳之外,广州也在鼓励汽车消费。3月底,广州启动了广东汽车消费节,组织头部汽车经销商联动全省门店开展超150场促销活动,部分车型优惠力度达到了10万元以上。此前,广州市还发布了《广州市支持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的若干措施》。

也不仅是广东省,多个省份都在加码汽车产业。2023年5月,安徽省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安徽省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生态全面建成;到2027年,安徽省成为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智车强省”。

2023年10月,《湖北省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发布,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汽车总产量比重达到40%以上,产值达到3500亿元。

为何多个城市和省份都在发力汽车产业?王鹏表示:“随着全球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传统产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技术创新和市场潜力巨大。多个城市和省份发力汽车产业,正是看到了这一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产业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产业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拉动作用。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汽车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汽车行业开启“全方位竞争”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于蓬勃发展态势,不过销量竞争日益激烈。比亚迪公布的产销快报显示,4月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合计31.32万辆,同比增长 48.96%,1—4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93.95 万辆,同比增长23.24%。

造车新势力方面,2024年4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新车29632辆,蝉联中国新势力品牌月销量冠军,其中问界M9交付新车13391辆,智界S7交付新车4546辆;4月份,理想汽车交付新车25787辆,同比增长0.4%;同月,蔚来交付新车15620辆,同比增长134.6%,环比增长31.6%;小米集团也公布了小米SU7的销售情况,4月一共交付新车7058辆。

各车企为了赢得销量之争纷纷进行降价,今年以来汽车行业价格战进入白热化。4月2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Model 3/Y/S/X全系降价1.4万元,让车市价格战得到了延续。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在中国市场,仅新能源汽车领域就已经有十多个品牌超50款车型进行了降价。

4月14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今年一季度乘用车降价规模已超去年全年的六成,相当于2022年的降价总规模。

除了价格战之外,今年以来车企还打响了“营销战”。在小米SU7发布之后,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凭借幽默的谈吐、平易近人的姿态和励志的故事成为了“车圈顶流”,开启“汽车行业拼老板”的新时代。在2024北京国际车展,雷军和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到各个品牌汽车展位“串门”,不仅点燃了整个车展的热度,也收获了泼天的流量。截至发稿,雷军的抖音账号粉丝量已经超过1969万,周鸿祎的抖音账号粉丝量达616.7万。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行业现在不仅要“卷资本”“卷技术”,还要“卷品牌”,品牌力弱、不善于营销、声量小的汽车品牌会被挤压生存空间,车企高管既要树立自己的“网红”形象,也要善于造势、炒作话题。

国元证券研报认为,电动智能汽车进入后期大众阶段,消费者群体进入喜爱“打包式”“傻瓜式”一揽子产品服务阶段,品牌是“一揽子”优质产品服务的最凝练体现。品牌竞争理所当然的成为当前核心竞争模式,卷流量和企业一把手下场营销是这一竞争策略的具现。如果说2021年—2022年理想携“冰箱彩电大沙发”模式大杀四方标志着电动智能车行业从早期采用者阶段进入早期大众阶段,那么2024年小米入场汽车产业,开启流量营销模式,则是行业从早期大众阶段开始向后期大众阶段过渡的标志。

在全方位竞争时代,车企既要拼价格、拼技术,比拼资金和研发实力,还要拼营销、拼老板,比拼争夺流量的本领,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逐渐白热化。开源证券研报表示,当前乘用车行业的竞争是产品定义、技术、供应链、成本管控、营销、服务等全方位的竞争。在降价潮的推动下,乘用车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到来,行业集中度提升将是大势所趋。


12月车市回顾:重组与整合为全年收尾 中保研一撞激起千层浪

2019年的最后一月,车市并未平淡收场。越到年关越热闹,几件重大新闻的轰动效应,几乎可以上到全行业的热搜级别,为全年汽车行业热度曲线拉出波峰。

月初,奇瑞混改的“靴子”终于落地,青岛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车各51%股权,投资金额共计约144.5亿元,其背后是青岛即墨市政府。作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曾经的老大,这几年奇瑞四面出击,总让人感觉有些飘。销量王座不保,子品牌众多,合资有得有失,缺乏核心产品,人员变动频繁。渐渐远离了中国汽车品牌志林的C位。尹同跃作为中国汽车人自立自强的代表,勤勉如昔。毕竟岁月不饶人,也有些力不从心之感。这次混改,从积极因素看,奇瑞成功引入了外部资金,缓解了债务压力。青岛五道口和此前参与混改竞标的腾兴长三角,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的身影,显然,即墨对汽车产业布局的渴求和资源,也是其胜出的重要因素。

此次混改的重要目标是助力奇瑞上市,成功与否,将成为国企混改的重要样本。尹同跃称,奇瑞增资扩股秉持“同股不同权”原则;青岛五道口实际控制人周建明也表示,青岛五道口入股后的原则是“帮忙不添乱”。作为奇瑞发展史上最大一次“折腾”,此次混改,关键在于“改”的尺度,民营资本和国资在战略上的一致性,青岛和芜湖在产业链上的协调,外来的管理层能否恰到好处的调整改进企业现存的问题,种种问题,不容有失。

奇瑞的混改,引入外部资本,是行业寒冬之下求生存求发展的一条道路。车企之间的协作与融合,同样是抱团取暖的好办法。12月23日,广汽集团与上汽集团分别发布公告,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技术研发、资源协同、投资布局、市场拓展、商业模式创新及国际经营等相关领域积极探索开展合作。虽然还没有到形成“CP”的阶段,但两家合作的官宣,无疑给行业带来不少积极的联想。。

在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四小”中,上汽和广汽是公认的思路比较开放,敢于积极创新的两家。双方在自主领域的发展都走在了国企前列。而且他们又分别位于长三角和大湾区,区域联手做强的价值明显。可以说,两家的合作,具备了政治正确和市场机遇的双重价值。这和两年前一汽、东风、长安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相比,更让人期待。其中,最受人关注的领域就是核心技术的联合研发,尤其是在新四化领域。有意思的是,这两大集团的自主品牌,背后分别有阿里和腾讯的深度支持,是否可以通过上述合作,实现用户资源和数据的深度打通呢?

早在10年前,《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就指出,鼓励汽车集团兼并重组。然而,行政命令不能取代市场,到了产能过剩,行业下行的时候,大家自然会想办法,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央企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上汽与广汽的合作,一定会是车企之间更多深度合作的开始。此前一汽、东风、长安的合作,曾被认为是三家央企合并的征兆,如今已经有了移动出行公司T3这个实验田的诞生。但规模数字的加总,并不一定代表强大。真正做到技术互补,共享资源,降低成本,对任何一家都有利,更需要企业家的胆识和心胸。PSA和FCA都合并了,中国汽车市场同样也需要这样的整合。

就在上汽和广汽示爱的第二天,就在洋溢着节日气氛的平安夜,又一则重要新闻诞生!此前不太显山露水的中保研发布了一批CIASI车型碰撞测试结果,其中上汽大众帕萨特因为整体为P(较差)的成绩而垫底。与此前公众广为人知的C-NCAP碰撞测试相比,中保研的测试偏重于“低速维修经济性”,即出险后如何降低维修成本,节约保费。因此评分的维度不同,但是测试标准更为严格。其实成绩较差的并非只有帕萨特,但是此事给公众带来的冲击在于,首先是德系车安全的形象广为人知,这次的结果,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合资车型在安全方面简配情况存在;其次是影响了对汽车安全标准的看法,以往那么多“五星安全”车型是不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当然,一款车型的结果,还不能大众车的安全问题轻易下结论。中保研也表示,问题不只出在一款车,在“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被评价为“较差”的车型很多;而且,同品牌同型号的车型,在国内外测试的成绩,也存在较大差异。确实证明了汽车安全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一事件,同时影响了B端和C端,说明国内汽车产品技术法规与标准的制定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新能源车市场在惨淡中迸发亮点。12月30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3正式交付。这家工厂从开工到交付车辆,用时不到1年;与此同时,国产Model3已被纳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车车型目录。美国科技和中国速度的高效结合,将进一步冲击中国新能源车市。据悉,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日产能已达到280辆,下一步还将继续提升;国产特斯拉零部件也将在2020年底逐渐提升到完全国产化。28日,蔚来在深圳举行一年一度的NIODAY,李斌和车主们以幽默的方式回应种种负面,蔚来第三款量产车电动轿跑SUVEC6和全新ES8亮相。本月,爱驰的首款车型EU5也正式上市。但中汽协本月表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5个月同比下滑,预计全年或呈现负增长。随着更多产品的上市,2020年新能源车市竞争将更加惨烈。

年前的最后一天,前海锐致以16.3亿元收购了长安汽车所持有的长安PSA50%股权,其背后就是宝能和姚振华。宝能要收购深圳DS工厂的事,早有传闻,虽然宝能造车的过程并不算顺畅,但姚振华的这一波抄底,接手长安PSA的产能还有地皮,至少对DS的员工不是坏事。

还有一条有关民生的信息,和用车生活息息相关。《人民日报》发文,就多地推广ETC引发的种种争议,进行了批评。19年5月,交通运输部印发通知,希望年底前完成80%的汽车ETC安装率,使高速通行车辆达到90%的ETC使用率。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为加快推广,违规操作屡见不鲜;ETC用户投诉多,官方解决渠道不畅;很多地区摊派任务,制造无ETC车辆的人为拥堵等等。ETC无疑是通过科技手段提高通行效率的好办法,但是如果在服务的过程中变了味,利民就会变成扰民。

大调整后的日产风波不断,已经在日产效力30年的关润,刚刚被任命为副COO就宣布辞职,可见内部问题远未平息。就在31日,深陷官司,处在保释状态的卡洛斯?戈恩,藏身乐器盒,以谍战电影一般的情节,从日本逃亡到老家黎巴嫩,这真是汽车行业最精彩的年终大戏。虽然和中国不直接相关,但惊爆的情节,也预示着2020年的车市会更加精彩。

到店实探林肯冒险家︱值不值得买,疫中入店客户解析得太精准啦!

林肯冒险家是最近上市的新车中,最重磅的一款车。作为林肯首款国产车型,冒险家售价为24.68万-34.58万元,定位于紧凑级SUV,有50余项豪华标配。我们在3月17日,到位于重庆巴南的中庆之林进行了探店实拍,看看这款SUV在终端市场消费者的反馈。

由于疫情还未完全解除,展厅看车客户明显比往常少得多。不过在当天上午,还是有三组客户来看冒险家。观察这几组到店的客户,年龄段大概在30-40岁之间,买车几乎都是家用,他们看重林肯冒险家的第一个理由是空间不错。

从车身参数来说,林肯冒险家长宽高分别为4615mm/1887mm/1630mm,轴距2711mm。它和竞争对手放在一起对比可能会更加直观: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林肯冒险家在车身长、宽、高方面都更有优势,轴距虽然比宝马X1、凯迪拉克XT4稍显劣势,但实际体验中林肯冒险家的前后排空间都很宽敞,非常适合家用,只是后排中间的地台可能在满载五人长途驾驶时,会给中间乘客带来一些不适。而且冒险家搭载的可开启全景天窗,也给乘坐带来了更好的视野。

再就是储物空间,镂空式的中控台营造了许多储物空间,而且车门上也有许多方便的设计,整体感觉挺贴心的。后备箱的容积,比起同级车型也不相上下,家庭出行,放个婴儿车、钓鱼渔具没有什么问题。

来到中庆之林的这几个客户,看上林肯冒险家的第二个理由,就是动力。这可以说是冒险家的绝对优势。标配2.0T+8AT的动力可不是说着玩的,最大功率180kW、峰值扭矩390N·m碾压宝马X1、奔驰GLA、奥迪Q3,甚至凯迪拉克XT4搭载的2.0T发动机。

而且宝马X1、奔驰GLA、奥迪Q3的2.0T车型几乎都要30万以上才能买到,而林肯冒险家2.0T+8AT只要24.68万。林肯冒险家4驱车型的起售价,也要低于竞品,四驱尊雅版的指导价为30.28万元,比起上述几个竞争对手低了几乎1万元。

第三个理由就是冒险家的配置。27.98万元,已经能够买到一辆搭载了众多自动驾驶辅助配置的车型,包括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疲劳驾驶等配置。而且冒险家还标配了一块12.8英寸的触控液晶大屏,集成了众多车联网功能,比如导航、在线音乐等等。而且语音系统可以控制多媒体、导航、电话、空调,完全适应了国内的智能化趋势。当然,全系还标配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AutoAirRefresh新风管家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林肯冒险家的颜值也深受几位消费者认可的。这种家族化的设计风格,个人认为在众多的豪华车中还是非常独特的,在简洁之中透露着复古,在粗犷之中蕴藏着精致。许多人拿锐际和冒险家来比,其实两款车对外彰显着不一样的东西。在我看来,锐际更加运动、更加年轻,而冒险家虽有运动的内核,但从外形到内饰,整个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理智的优雅。

写在最后,冒险家作为林肯国产化的首款车型,从车型设计到各种配置,显然它是一个冲击市场的好苗子。不过冒险家并没有生在一个好时机,现在中国车市可以说是寒冬凛凛、血雨腥风,它的到来正如冒险家这个名字。与其说林肯冒险家是市场的搅局者,不如说它是虔诚的开拓者。

4S店实地探访:车市旺季不旺 没有真正赢家

易车原创 “2019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这句出自美团创始人王兴的警世名言,放在2022年的汽车圈依然适用。

疫情停工、供应链短缺、芯片危机、电池成本暴涨……让汽车行业经历一场又一场的阵痛。即使来到年底旺季,整个汽车行业却变得寒气逼人。

在率先恢复生活秩序的广州,一些来自前线的销售人员可我们诉说了一些现实和真相。

实地探访4S店:比亚迪也压力山大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1月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64.9万辆,同比下降9.2%,环比下降10.5%。这是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金九银十铜十一”的环比下降特征。

来到12月,车市依然不容乐观。

广州某比亚迪4S店售后总监A先生坦言,虽然比亚迪如今已是瞩目的车市销冠,但他和员工的压力并不比友商小。

在店内不明显的角落,一张11月的员工出勤表就像是冰山露出海面的一角。出勤表显示,该4S店仅在11月内,就有六、七名员工相继离职。我们无法得知每一位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但至少能说明比亚迪的销售其实也不好当。

不过,比亚迪依托着新能源的大趋势,前景还算相当明朗,网络讨论度、车市热度高企,树立起品牌效应,自然不太愁销量。反观,一些合资品牌活力却在持续下降。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隔壁的上汽大众4S店。前来接待的销售小哥表示,整个11月几乎都在闭店状态,销量大受影响。

直到12月初,店内才出现回暖迹象,商家趁机推出了多种促销活动。比如途观L 、朗逸等热销车型优惠幅度达到1-2万元,同时该4S店还针对广东省医护人员推出9000元现金补贴。

别克、上汽大众正是绝大多数合资品牌惨淡现状的缩影,包括东风日产、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在内,它们在11月集体失速,销量均出现明显下滑。

经济下行、消费力不足、库存积压、资金链短缺正在形成恶性循坏,压迫着合资厂商、4S店的生存空间。数据显示,合资品牌库存预警指数达到72.9%,远高于自主品牌(61.8%)、豪华品牌(67.2%)。

对于下一步该怎么走,上汽大众的这位销售小哥苦笑:“现在看来,只能慢慢熬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合资品牌都处于低迷,在广州天河区某广汽丰田4S店,笔者看到了久违的热闹,几乎所有的销售都在接待客户,客流量甚至高于前面提到的某比亚迪4S店。

具体反映到数据层面,广汽丰田是唯一一家打入11月销量榜TOP 10的日系合资车企,同比增长3.4%,销量达到辆。

之所以逆势增长一部分原因是有力的让利政策,凯美瑞、威兰达、雷凌等车型降价2-3万元左右,进一步刺激销量;

同时,广汽丰田近年来一系列的焕新计划也让消费者获得更广阔的选择空间,赛那、威兰达、锋兰达在各自细分市场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再加上,凯美瑞等明星级车型的持续坚挺,保证地位不可动摇。

从比亚迪、广汽丰田身上,我们能找到一种共性:强者一定善于在各大细分市场排兵布阵,各显神通,即使在外部环境因素侵袭下,抵御能力往往是最强的。

而从车市整体而言,马太效应正在急速加剧,仅仅一年内就有宝沃、自游家、观致等品牌相继破产,悦达起亚资不抵债,斯柯达也曾被传退出中国……

不知道还有哪些车企、经销商倒在这个漫长的寒冬。

明年会更好吗?

“现在国内环境趋于稳定,大家生活预计很快回归常态,希望明年车市会好起来”,上面提到的某比亚迪4S店售后总监A先生如是说。

尽管目前正面临着亏损风险,他所在的集团还是毅然选择继续扩大网点,正在黄埔区新建一家全新的销售网点。无他,眼看新能源大势,眼看比亚迪崛起,谁都想抢这块肥肉。

巧合的是,几天前举办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将新能源汽车放在优先地位: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如果你问明年车市会好吗?那一定是要先看新能源汽车,不排除地方政府会出台一些针对新能源车的现金补贴、发放购车券、免收停车费等促消费政策。

而传统燃油车虽是明日黄花,但却还是整个汽车市场的主力。因此,乘用会秘书长崔东树不久前就建议购置税减征政策再延长两年。

回顾中国历史上两次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第一次2009年减征5%,2010年减征2.5%,强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第二次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底减征5%,2017年减征2.5%。

这两次购置税减征政策都实施了两年以上,并且逐步递减,对车市促进作用巨大。

再看看今年实施的购置税减半政策,按规划从5月31日开始到今年底,国家准备了600亿元惠及870多万辆燃油乘用车的减税大礼包,但截至目前(6月1日—11月10日),共有符合条件的652.3万辆燃油乘用车,产生减征车购税397.5亿元,还有约218万辆符合条件的燃油乘用车“待上车”。

难道中国人对传统燃油车真的提不起兴趣了?恐怕不是,主要原因还是疫情影响导致居民经营性收入下降,消费支出更谨慎、保守,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首当其冲。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虽然这句话表明上说了个寂寞,但却饶有鸡汤食疗之效。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大国,伴随着生活秩序恢复、经济复苏、居民收入增加,再加上可预见的一系列促销政策出台,汽车消费相信会重回正轨,春回大地。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227.html
克雷桑社媒转发多条懂球帝mvp内容庆祝 拿最佳该怎么庆祝
国际班大热!这个五一 3000人齐聚金中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