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撬动未来的杠杆,也是提升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近期,经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赋予广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核心功能定位,明确将优化构建“一带一轴、三核四极”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空间结构。其中,“一轴”为活力创新轴。
为落实总体规划,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近日同步编制《广州活力创新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广州已形成的传统中轴线、新城市中轴线的基础上,面向科技时代、湾区时代新谋划了一条重要的城市功能轴线——活力创新轴。这条轴线北起中新广州知识城、南至南沙科学城,串联了东部中心、狮子洋增长极等重要战略节点,贯通广州南北、缝合湾区东西的关键区域,面积约1567平方公里。
优化“一芯两翼”发展格局
活力创新轴是广州创新资源集聚高地,拥有30%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40%的硕博学历人口,51%的高新企业和74%的独角兽企业。基于资源优势,《规划》加速贯通“创新策源—孵化转化—产业应用”完整链条,按照北、中、南三段,提出优化“一芯两翼”的空间结构,构建分工有序、创新发展格局。
北段打造知识转化翼,串联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东部中心、天河智慧城等重要平台,彰显智能制造企业链群优势,主攻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密中试平台、研究院和实验室布局,以高水平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吸引智造龙头企业集聚,推动科技研发—智能制造联动发展,引领赋能北部区域,推进与空港经济区—花都高新区—佛山三水地区共同打造智造产业集群。
中段打造智慧策源芯,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大学城、狮子洋增长极为核心载体,彰显专业服务和创新孵化引擎作用,聚焦总部服务、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未来交通等领域,深化校企合作、多元创业空间供给,推进与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合作平台,依托高等院校和交通条件助力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建设。
南段打造前沿合作翼,包括庆盛、南沙科学城、明珠湾、南沙枢纽、万顷沙等重要平台,彰显深海深空新兴领域引领力,主攻海洋科技、空天科技、人工智能与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等领域,前瞻优化深空深海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布局,推进与深圳光明新城、东莞松山湖地区共建湾区“创新三角”,加快建设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泛珠三角区域的交通中枢和科创交流服务中心。
活力创新轴也是开放轴、山水轴
“活力创新轴的提出不仅是基于对广州一个片区自身发展的路径思考,更要面向黄金内湾甚至更广阔区域纵深发展,思考如何利用资源禀赋优势,落实承接国家赋予广州的定位和核心功能,如何在大湾区创新发展格局中找到发力点。”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因此,我们依托活力创新轴的比较优势与区域角色,锚定了4个适配活力创新轴发展的关键词——创新、开放、活力及山水。”
为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规划》提出建设创新之轴,打造知识型、企业型两类共16片创新集聚区,加强“学校—企业”互动。持续推进“国之重器”在广州落地集聚,深化环五山、环大学城、环港科大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加强创新主体1000米范围内众创空间、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校企合作实验室等嵌入式创新空间供给,统筹力量加强关键技术领域科技攻关。
《规划》谋划数字经济、智能交通、生物经济、空天深海、先进制造五类18片产业集聚区,保障产业连片优质发展空间,结合城市更新重点推进“产业保障房”和“工业上楼”,探索产业混合用地、存量土地和建筑功能转换等,提供多元弹性的产业空间载体。
为畅通平台与要素无界交互,《规划》提出建设高效共享的开放之轴,实施“双1小时”畅联计划。轴内近期重点建设永九快速—开放大道—东部快速通道,打通3处断点和13处堵点,未来轴内将形成3条高快速通道和3条轨道通道,实现轴内南北1小时贯通;在与湾区两岸的连接方面,将加快莲花山通道建设,谋划港深西部铁路延伸至南沙,通过与湾区两岸10条沿江通道的衔接建设,推进湾区两岸1小时可达。
《规划》将打造开放无界的交流平台,比如围绕知识城、新塘站、莲花湾站、庆盛站、南沙站等6个区域交通枢纽,打造功能复合的湾区交流与服务平台,提供生产服务、会议交流、成果展示等功能;依托琶洲、明珠湾、中新广州知识城内的会议会展设施,将建设3个国际科创客厅,畅通创新企业的国际推介与宣传渠道,培育全球科技峰会、企业家论坛、未来城市双年展等会议会展品牌;适应企业需求和新兴技术发展,部署多个算力中心,支撑资源互惠共享。
《规划》还提出,将营造宜居宜业的活力之轴,建设10处青年人才社区、11处粤港澳或国际人才社区、5处科学家社区。积极为各类人才落户安居、就业创业、研发攻关、展示推广等构建全周期、定制化高品质服务。
《规划》将塑造风景优美的山水之轴,提出构筑1条长约150公里南北贯通、山江海连城的绿美科创公路的设想,并分段规划6条特色主题游憩径,7处生态公园、13处城市公园等;将加快在重要创新集聚区、产业集聚区等开展生活街道优化,增加咖啡厅、书店、艺术馆等第三空间密度,以“公园+”“街道+”“广场+”“屋顶+”等推进大众文化、创意艺术、休闲经济等功能融合。
上海将聚焦车规级芯片、激光雷达等关键领域 组织实施攻关
易车讯 日前,上海市正式发布《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将聚焦车规级芯片、激光雷达等关键领域,组织实施一批攻关工程;建设多层次的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体系,推动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分拆上市;超前建设智能网联汽车路网设施,实施智能化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等。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引领。 统筹利用国内外创新要素和市场资源,对标先进技术和发展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突破,提升自主创新活力,完善自主技术标准体系,打造创新发展高地。
2.坚持协同有序。 增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共识,推动部门协同、行业协作、上下游联动,强化产业发展、交通管理、空间规划、城市建设、保险制度的衔接互动,形成跨行业、跨领域发展合力。
3.坚持需求牵引。 把握城市数字化转型契机,主动顺应经济、生活、治理新需求,加速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以需求持续牵引技术迭代、模式创新、生态培育,打造智能、高效、安全应用新标杆。
4.坚持包容开放。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建立开源开放、资源共享合作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推动科技、人才、金融、数据信息要素集聚,优化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创造活力。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本市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 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具备高度自动驾驶功能(L4级及以上)汽车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
核心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核心装备初步实现自主配套。 大规模、多场景、高等级、多车型应用初具规模,智慧交通生态加速融合。
智慧道路基础设施实现重点区域覆盖,基本满足车路协同、智慧交通、智慧出行应用需求。 规则、标准、监管体系实现突破优化,基本建成系统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紧盯新技术突破,构建自主配套的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体系
1.突破关键前瞻技术。 开展复杂系统体系架构、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控制等前瞻技术攻关,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 加大本市大科学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对智能网联汽车关键前瞻技术研发支持力度,打通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推动一批基础性科研成果落地。
2.推动核心部件攻关。 聚焦车规级芯片、人工智能算法、激光雷达、车载操作系统、智能计算平台、线控执行系统等关键领域,组织实施一批攻关工程。 推动5G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多源融合感知、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交通系统时空数字孪生等共性交叉技术方案落地,实现“车-路-网-云-图”一体的自动驾驶融合感知与规划控制。
3.完善测试评价技术体系。 构建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重点研发虚拟仿真、硬件在环仿真、实车道路测试等技术和验证工具,完善网络及数据安全、软件升级等测试和评价技术。 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系统验证及应用服务,构建“可兼容、可移植、可维护”的软件功能安全测评和信息安全测试验证平台。
(二)抢抓新终端布局,抢占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先机
1.加快打造先进技术引领的智能驾驶终端。 完善软件开发环境,支持企业开发面向资源管控、信息共享、高度安全的智能驾驶系统。 培育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快推进车路协同技术赋能自动驾驶落地应用。 探索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推动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量产,支持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应用落地。
2.加快培育融合生态的智能座舱终端。 支持打造集生活、办公、社交、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座舱终端,提升“一芯、一云、多屏”集成度,促进舱内控制系统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以智能座舱为平台、应用软件为载体、数据交互为纽带的车联网应用生态圈。
3.加速开发万物互联的智能通信终端。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低时延、高可靠、高带宽应用需求,开发车载智能通信终端,扩大终端应用规模。 鼓励在特定区域、特定场景行驶汽车预装智能通信终端,构建支撑“车-路-网-云-图”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通信环境。
4.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大终端。 加速智能驾驶终端、智能座舱终端和智能通信终端技术集成和产品应用,培育技术领先、功能集成、生态引领的智能网联汽车终端产品,加快自主技术迭代,推动行业标准定义。
(三)加快新生态培育,形成跨界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核心产业体系
1.增强整车企业核心竞争力。 支持整车企业培育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核心能力,围绕前瞻技术开发、整车集成应用、核心装备攻关、出行服务保障,布局一批示范创新项目,扩大高端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份额,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品牌。
2.建设多层次的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体系。 持续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加快布局一批骨干企业。 支持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并购重组。 释放国资国企改革活力,探索包容失败、鼓励创新的容错机制。 扩大国有企业股权激励试点,支持核心团队持股,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分拆上市。
3.推动各类市场主体跨域融合发展。 鼓励汽车与5G通信、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定位等新技术加速融合,畅通汽车终端、云控平台与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数据流。 围绕智能出租、智慧公交、自主泊车、智能充电等布局智慧出行新生态。 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与保险实现数据跨部门交互,共创产业生态、共建风险管理、共享科技成果。
(四)打造新空间格局,拓展协同互补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空间
1.高起点规划建设临港高等级自动驾驶示范区(以下简称“自动驾驶示范区”)。 支持临港开展全域、全场景自动驾驶测试及示范应用,探索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制度,推动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在自动驾驶示范区内生产、销售、登记。 鼓励经过充分验证的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特定路段行驶,探索开展商业运营服务。 市相关部门在产业政策、交通管理、标准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支持自动驾驶示范区开展全球同步、国内引领的创新实践。
2.多维度支持打造嘉定智能网联汽车完整生态圈。 支持嘉定区依托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等国家试点示范任务,建设国内领先的车路协同应用环境。 支持嘉定区拓展高等级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和示范应用领域,加快特定场景商业运营落地,探索有条件的区域开展全域测试。 支持一批特色园区功能提升,加快由“汽车制造”向“汽车智造”转型。
3.打造协同互补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支持浦东新区在车规级芯片、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计算平台、线控执行系统等领域加快布局。 支持奉贤区依托超大规模地下车库、智慧公交接驳等场景,打造“智慧全出行链”示范区域。 鼓励嘉定新城、青浦新城、松江新城、奉贤新城、南汇新城等五个新城和宝山区、金山区等南北转型重点区域结合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建设一批智能化基础设施,落地一批特色鲜明的应用场景,集聚一批生态主导型企业,打造协同互补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集群。
(五)推动新应用落地,布局面向未来的智慧交通场景
1.优化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测试评价机制。 理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和数据采集管理机制,加快异地测试评价成果认可机制落地,减免中小企业测试费用,降低创新活动成本。 针对同一测试主体的同类自动驾驶配置方案,可对升级车型的申请程序适当精简优化,压缩审核时限。
2.全力推进自动驾驶在港口物流领域应用。 支持智能重卡大幅提升智驾能力,加快智能基础设施改造,推动运营方式向减人化转变,加快商业运营落地,探索无人化运营。 支持自动驾驶技术在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应用,逐步从港口物流向干线物流、城市末端配送等场景延伸,探索智慧物流配送商业化运营新模式。
3.加快布局多车型、广覆盖、高级别示范应用场景。 探索智能出租可持续运营模式,支持商业运营。 支持智慧公交在城区、社区、园区、景区以及“最后一公里”接驳示范应用。 支持无人清扫作业车辆参与城市道路养护巡检。 支持外卖零售无人车率先在园区等封闭场景及半开放场景示范推广。 探索在度假区、景区、大型游乐场所开展智能接驳观光巴士示范应用,探索在机场、火车站等客运枢纽应用自动接驳车辆。
(六)夯实新基建配套,超前建设智能网联汽车路网设施
1.实施智能化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支持现有开放测试区域加快推进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识、交通管理及信息发布系统智能化升级,开展智能路侧设备规模化、标准化建设试点,鼓励建设多功能杆。 加快5G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建设落地,构建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
2.探索完善车用高精度时空服务体系。 支持具备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测绘资质的企业在政府部门开放的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范围内开展高精度地图业务,探索地图众包等新型模式。 健全高精度地图安全监管措施,探索高精度地图数据安全保密新技术,开展地方标准体系研究。
3.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新型机制。 建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支持跨领域合作组建新型市场主体,探索智能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机制。 充分发挥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资源优势,打造多级云控基础平台,实时汇集全市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交通运行基础数据,服务高精度地图应用、数字孪生、交通运行优化、应急事件调度等应用场景。
(七)强化新规则保障,营造安全有序、包容创新的制度环境
1.健全智能网联汽车法制保障体系。 梳理现行规章制度和标准,重点在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准入、无人驾驶测试、商业运营等领域形成一批可实施、可落地的优化方案。 发挥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优势,加快推动实现本市智能网联汽车立法。
2.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标准体系。 推动建立覆盖基础通信、复杂环境感知等多种技术综合标准体系,推进企业团体标准与地方标准协同,建立符合城市特色、满足智能网联汽车最新技术发展方向的标准体系。 鼓励企业、科研院所等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制订修订。
3.加强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监管。 推动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和应用监管体系,优化事前产品准入管理,加强事中、事后应用监管。 深化智能网联汽车交通事故调查、取证和认定机制,完善本地数据存储标准,优化执法和事故处理规程。 探索智能网联汽车电子标识在本市公共管理领域试点应用。 持续强化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能力评估、监督检查、违规事件处置、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和地理位置信息安全监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工作协调机制,其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综合协调推动重点工作有序实施。 各部门、各地区加强协同,形成全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合力。
(二)滚动实施重点任务。 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攻关、示范应用、平台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定期梳理并滚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深化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制度规则研究,动态更新制度、规则、标准优化清单。 鼓励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承揽国家创新试点任务,共享创新成果,辐射形成良好产业创新生态。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统筹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专项等各类专项资金,支持智能网联汽车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支持。 支持符合条件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发展专业性技术转移机构,创新科技成果孵化和转移转化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建立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和专利审查绿色通道制度。
(四)强化人才保障。 加大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国内外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引进力度,配置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完善人才创新“容错”、考核激励和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充分尊重、创新驱动、宽松包容的创新科研环境、
(五)推进区域协同。 深化推进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互信互认互证。 加强各地平台合作,联合定义信号灯技术标准,推动信号灯数据下发,支撑车路协同应用落地。 支持长三角地区测试检验机构协作,提升区域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检验能力。 推动开展区域级、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综合性应用和商业运营。
易车App提供销量、热度、点评、降价、新能源、实测、安全、零整比、保有量等榜单数据。 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难点?
我国智能制造业发展现状
即将到来的2020年是“中国制造2025”的第五年,也是智能制造业“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当前全球各国都将制造业放到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智能制造已成为高端制造业竞争的主战场。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制造业强国的五大工程和十大领域。 智能制造工程作为五大工程之一,成为国家全力打造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
整体来看,智能制造产业市场潜力大,各地争相抢占智能制造高地。 目前,我国智能制造形成了4大聚集区:环渤海地区:依托地区资源与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核心区域”与“两翼”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 其中,北京在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服务等软件领域优势突出。 长三角地区: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相对平衡。 珠三角地区:加快机器换人,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制造”主阵地。 其中,广州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核心区建设,深圳重点打造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产业制造基地、国际合作基地及创新服务基地。 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尚处于自动化阶段,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优势,以先进激光产业为智能制造发展的“新亮点”,发展出了技术领先、特色突出的先进激光产业。
智能制造行业开发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按开发区数量来看,拥有智能制造开发区数量最多的省市为山东省,合计达4个;其次为湖北省、河北省、江苏省,智能制造开发区数量均为3个;北京市、辽宁省各2个;贵州省、浙江省、天津市以及广西均为1个。
从面积来看,北京市、辽宁省、山东省、河北省、湖北省、江苏省智能制造开发区总面积均在1000公顷以上。
广州增城哪个区域最具发展前景?
目前广州增城主要有新塘,朱村,荔城,石滩板块,其中影响楼价和标杆板块,就需要看轨道交通的发达程度。 其中新塘TOD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楼价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价格已经很高,性价比就有所影响。 因此,增城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是增城石滩,因为一个板块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石滩TOD有着7轨交汇的轨道交通,高铁,国铁,轻轨,高速环绕,无缝链接穗莞深,一小时内可以到达珠三角各个城市。 还有目前石滩,拥有着增城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有黄冈中学广州增城学校,碧桂园豪园中英文学校,天恩双语学校,居住在这里,可以给小孩拥有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还有低碳总部园提供强大的就业机会和生产力,引入众多高新科技企业进驻,提高增城的产能发展。 最重要的,是目前石滩楼价,比广州,东莞都是价格洼地,购入门槛低,升值空间大,目前有个楼盘,碧桂园星禧,售价在1万6到1万7千多,小区园林舒适,置业在这里,都是非常舒适,是购房者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