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建构国家认同的特征和路径

作者:许光 谭舒婷

纪录片是社会历史与现实的影像书写者、记录者和传播者,通过对现实创造性处理实现记录历史和表征客观世界的功能。传递声音、表达意义、建构认同是纪录片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家认同,指一个国家的受众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是一国之受众对所属国家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及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情感认知,是一种重要的受众合意,是维持国家“想象的共同体”的重要纽带。国家认同的本质是集体认同的合意,体现在受众对国家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三个维度。

近年来,《人间世》《长城》《中国》等纪录片佳作用各自方式书写家国故事,把国家或宏大或微小的故事呈现在受众面前,受众观看后生活幸福感、制度优越感、国家荣誉感油然而生,国家认同意识蓬勃昂扬。

纪录片建构国家认同的特征

纪录片运用纪实、再现等多种影视手段“制造”共识,建构集体记忆,凝聚国家认同向心力。

(一)消费特征赋能受众认同意愿

随着时代变迁和影视拍摄设备普及,纪录片品类日益丰富,也有越来越多的创作者进入纪录片领域。现今,美食纪录片、风光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非遗纪录片等都深受大家喜爱。纪录片是时代文化的记录者,承载着受众对于自我和社会认同的情怀,而消费是人们对于自我和社会认同的表达方式。受众对于纪录片的主动消费反映他们对于纪录片内容及其所传递价值理念的认同。

例如,《航拍中国》系列纪录片历时7年推出四季,成为深受受众喜爱、传播效果突出的现象级作品。节目播出后,全网热搜累计超370个,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19亿,微博短视频播放超1亿。

如今,纪录片付费观看已经成为常态,但仍挡不住受众对纪录片的喜好。无论是央视官网提供的免费平台还是以腾讯视频、B站为代表的付费平台,纪录片在评分和播放量方面都高居前列。纪录片付费收视热潮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表明受众对国家文化、民族精神的认同感越来越强烈。

(二)纪实特征汇聚受众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借助集体记忆,特别是共同的传统以及共同的历史和遗产知识,我们可以保持集体身份的凝聚力。集体记忆是国家获得受众认同的重要记忆根基。

作为一种非虚构影片,纪录片与电视剧、电影不同,不能对剧情进行天马行空的改编,也不像综艺娱乐节目那样制造冲突和矛盾。纪录片要具备真人、真事、真情、真景四个要素,摄制者现场取材,以旁观者的身份记录对象,是历史事件或被记录对象的见证者、参与者。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记录和呈现真实的场景、故事,以真实性唤醒受众内心深处的集体记忆,刻印国家认同的合意。

1.客观叙事展现国家风貌

纪录片需要客观真实呈现,这种视角应该如何表达?《航拍中国》给出了答案。它动用73架直升机、320架无人机,鸟瞰式关注各地风景名胜与风土人情,从新疆出发,飞越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从黑龙江到海南,从新疆喀纳斯到上海崇明岛,用独特的空中叙事呈现一个壮丽辉煌与人文历史厚重的中国。通过汇聚与展示国家的山川、河流、湖泊、历史遗产、文化特色等时空符号,建构受众对国家历史、地域的时空想象,唤醒国人内心深处关于这片土地的美好记忆,激发受众引以为荣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自豪感。

2.细节呈现唤醒集体记忆

纪录片采用真实镜头客观叙事,那么如何通过内容表达背后的意蕴?通过镜头捕捉被拍摄人物细节、表情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来呈现最真实自然的情感及精神状态。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无数人物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在不经意中捕捉人物细节,从笑容到泪花,从服饰到环境,一个个细节被精准捕捉,传递出美食背后中国人勤劳善良的精神品质和平和淡然的生活态度。比如在其第三季《香》中,开篇便是主人公木翠的叫卖声,一声声“卖稀豆粉”方言唤醒董官村的清晨,酥软了出门在外游子的心。此时,稀豆粉不仅是美食代表,更承载着儿时的记忆及对家乡的眷念。记录木翠叫卖的场景,切换三个景别,从人物表情到周围环境,从近景到特写再到远景,这一幕幕画面呈现木翠的叫卖行为,表现当地特色语言和乡土风俗,深深激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三)表征特征强化主流意识形态

表征是在我们头脑中通过语言对各种概念的意义的生产。它是诸概念和语言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使我们既能指称真实的物、人、事的世界,又能想象虚构的世界。纪录片通过对一系列符号“精心”表征,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以“共谋”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巧妙地实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表达,在受众脑海中构建“想象的共同体”。

1.人物形象表征共情主体话语

人物形象是影像作品中故事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情感呈现的载体。《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曾说:“‘人’的因素是纪录片中最重要的。纪录片的选题需要较好的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文科学研究作为基础。”人的认识决定了意识形态的形成,无论哪种意识形态都要以人为基础,在纪录片中,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主体符号。

《舌尖上的中国》虽是美食纪录片,但每一种食物中都少不了“人”的身影及背后的故事。无论是名厨还是百姓,他们备菜、做菜的过程,从动作、语言再到表情都被记录,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中国美食的“人味儿”。

《航拍中国》系列纪录片主要展现中国各地风貌,同样重视对“人”的刻画,如果缺少“人”,那么《航拍中国》就成了单纯的中国地理教科书视频版,毫无灵韵可言。受众从“人”的刻画中,共情着纪录片中“人”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感受着纪录片中“人”的功过是非与成败得失,激发受众的感同身受,夯筑受众国家认同基础。

2.地景符号表征展现家国豪情

疆域是我们在谈到一个国家时最常见的话题,强化国家认同,地景符号必不可少。地景符号属于空间符号的一种,在国家意志作用下,国家空间符号被征用到国家符号体系中,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并起着精神标识的作用,凝聚着国家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情感。

《舌尖上的中国》在呈现美食时,也呈现着不同城市的地域景观,唤醒人们的空间记忆,实现地景符号与受众的情感勾连。《河西走廊》从片名选取到内容表达,都深刻凸显了河西走廊的地景特征,受众看后激情澎湃,无不感叹国家地理空间的广袤博大,家国豪情溢于言表。

建构国家认同、国家形象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集合,而是由一个个历史名胜、地标建筑、自然风光等地景符号构成的客观实体。纪录片通过汇聚与展演各地富有特色的地景符号,勾连受众对领土空间的联想,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自豪。

纪录片建构国家认同的路径

受众对国家政治合法性的认同是实现一个国家安定团结的民意保障,是维持国家内部和平稳定的重要民意基础。作为有着鲜明宣传和教育烙印的节目形态、肩负传播与劝服职能的“社会喇叭”,纪录片建构国家认同的作用不言而喻。

(一)加强选题策划,增进认同合意

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研究表明,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可以赋予社会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度,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研判。受众对社会的了解和关注,与纪录片等大众传媒传递的议题息息相关。好的选题不仅能增加流量,还能影响受众的“头脑世界”。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的爆火引发美食纪录片收视热潮,但这并不意味着泱泱中华只有美食文化可以发掘。2020年12月,湖南卫视推出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中国》第一季,该片回溯华夏文明的渊源,发掘古代华夏文明中意义重大的人与故事,再现中华历史切片,为受众呈现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的精神图腾。此片一出,引发收视热潮。2022年和2023年接续推出第二季和第三季,反响依然强烈。根据美兰德提供的数据,纪录片《中国》三季,湖南卫视累计受众规模1.86亿,通过芒果TV等新媒体平台,全网传播总量76.6亿。

纪录片创作者策划选题时,不应只趁热打铁紧随热点,更应注重选题的多样性、深刻性、现实性,注重选题背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国家的关系。无论是宏大的国家人文历史选题还是微小的人间百态记录,纪录片最重要的是既可体现故事背后的文化渊薮、历史掌故,也可体现故事背后的世间百态和温情脉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可挖掘拍摄的纪录片题材不胜枚举,纪录片创作者们一定要扎根祖国大地,从中国的人文、历史、现实中发掘“宝藏”。

(二)丰富表现形式,优化艺术表达方式

优秀的纪录片一定是表现形式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这是纪录片创作团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因为要在非虚构基础上创造出艺术性本身并非易事。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要求,在表现真实时,可以利用多种手段达到此目的。比如历史题材纪录片,由于时过境迁和年代久远,我们很难直观完整再现当时的历史人物和场景,“情景再现”便应运而生。

“情景再现”一般指拍摄过程中对已经消逝的事件进行人为导演,再现其发生、发展过程和细节。通过人物扮演、场景搬演和虚拟影像等手段能实现历史事件一定程度上的拟像真实,拓展历史题材纪录片表现空间和深度。适当采用“情景再现”的拍摄方式,不但不会影响到纪录片的真实性,反而可以增强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观赏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受众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应用,极大地重构了媒介生态和传媒格局,给纪录片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AI、AR、VR、元宇宙技术已大量应用到纪录片摄制中,解决了以往纪录片画面单调、表述单一等问题。数字技术创造的情景再现是一种“真实的非真实”,丰富了纪录片的美学范式和表现形式。

(三)顺应短视频化趋势,把握叙事节奏

新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是大势所趋。短视频有时长短、主题突出、信息密度大等特征,能在碎片化时间里给用户持续不断的刺激,契合受众碎片化信息接收习惯和消遣娱乐需求。因此,纪录片创作应该结合当下互联网视频简短化、受众时间碎片化发展趋势,分析受众心理,把控好叙事节奏,以短小精悍的短纪录片迎合受众。

腾讯视频出品的文博类纪录片《此画怎讲》就是一次不错的尝试,该片在豆瓣上取得8.2分的高分,同时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2020年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它以真人演绎的形式,用五分钟呈现出一幅名画的历史,内容精简紧凑,片中加入了许多网络流行热梗,很快吸引了年轻受众的注意力。纪录片短视频化趋势已如火如荼,“一条视频”“二更”制作的短纪录片成功实现商业变现。纪录片可以跟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合作,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和口碑,实现收视和国家形象传播的双赢。

结语

智利纪录片导演古兹曼曾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给时代留影,为受众画像,与世界共振,纪录片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互联网高度发展给纪录片传播和国家认同建构搭建了便利通道,纪录片要抓住时代风口,响应时代号召,创作出一批批集内容、形式、精神价值于一体的“国家相册”,向受众乃至世界传递一个立体丰满的负责任的中国形象。

(许光: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副教授;谭舒婷: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学生)

本文刊于《全媒体探索》2024年9月号,原标题为《纪录片建构国家认同的特征和路径》,参考文献略。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27466.html
直击人性软肋和成人痛楚 年度北影节口碑佳作 为何排片不到0.
电影 里斯本丸沉没 导演方励对话多语种国际传播学子 走进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