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进展 以色列高官透露 以媒 黎以停火协议谈判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以色列时报》29日援引以色列“Ynet”新闻网消息称,以色列高官透露,黎以停火协议谈判“取得进展”。

报道称,上述消息人士透露,该协议仍在与国际调解方进行讨论。根据这份协议,将有一个为期60天的“适应期”,在此期间双方将停火,并努力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根据这一决议,黎巴嫩真主党不得在两国边界附近驻扎人员。

报道继续称,这份协议还将包括一个“国际监督系统”,以检查和处理有关违规行为的报告。如果黎巴嫩军队或联合国部队未能处理违规行为,以色列将保留采取军事行动的权利。此外,该协议还将寻求防止黎真主党重新武装,禁止各种武器进入黎巴嫩。

《以色列时报》同时提到,上述消息尚未得到证实。截至发稿前,暂未看到黎真主党方面对此进行回应。

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黎巴嫩真主党不时向以色列北部及以色列控制的戈兰高地发动袭击,以军则空袭和炮击黎南部目标进行报复。双方在黎以边境的冲突持续至今,黎南部和以北部边境地区的大量居民已撤离。今年9月17日,黎巴嫩发生传呼机爆炸事件后,黎以冲突陡然升级。

当地时间10月24日,黎巴嫩问题国际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黎巴嫩总理纳吉布·米卡提在会上表示,国际社会应当共同采取行动,结束以色列对黎巴嫩的侵略,尽快实现停火,重启外交进程以解决争端,实现黎巴嫩南部的长期稳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发表视频讲话,呼吁黎以冲突双方立即停火。


巴以冲突原因?

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 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 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 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 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 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雀正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 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 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 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 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 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 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中东和平进程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液漏了武装斗争。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宣告成立,开始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 此后,巴解组织改变谋求建国的斗争方式,开始以和平谈判来实现建国的漫长历程。 1988年11月15日,巴解组织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 此后有130多个国家先后承认巴勒斯坦国。 由于没有自己的领土,巴勒斯坦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 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第一次坐到一起试图解决长达40多年的冲突。 这次会议构筑了中东和谈的基本框架——和谈顷埋悔分成双边会谈和多边会谈两个层次,确立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基本原则。 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在华盛顿签署。 根据协议,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临时过度期为5年。 根据1994年5月,巴以双方签署的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5月4日巴勒斯坦开始自治。 1995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塔巴协议,以色列军队先后撤出约旦河西岸的7座主要城市,由巴方自治。 1996年5月4日,巴以开始就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进行了首轮会谈。 但以色列在1996年6月内塔尼亚胡执政后,背弃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强调以“安全换和平”的原则取而代之,使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 尽管巴以先后签署了《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但终因以政府的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 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 为落实怀伊协议,巴以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双方同意1999年9月13日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达成框架协议,9月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 由于以方蓄意拖延,协议条款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2000年7月巴以美三方首脑会晤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戴维营举行。 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巴难民回归以及水资源分配等棘手问题,会谈未能达成协议。 同年9月28日,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流血冲突。 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巴以关系更加恶化。 阿拉伯与以色列矛盾概况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矛盾的实质是领土问题,双方的领土争端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 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为2·6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平方公里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平方公里划给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并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即归属未定。 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发的阿以战争中,以色列吞并了划归给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 当时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占领了划归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公里。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同时还占领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岛、1600平方公里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又从约旦手中夺走了东耶路撒冷,并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 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10-1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 根据1978年埃以达成的戴维营协议,以色列把西奈半岛归还了埃及。 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兰高地的一部分退还给叙利亚,但继续占领戈兰高地其余的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于1981年宣布将其并吞。 近几年来,以色列在它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 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已建立200个定居点,犹太移民达10·4万。 以色列的犹太移民政策是谋求通过改变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从约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国。 多年来,阿拉伯国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在被占领土上停止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撤出1967年其占领的领土,以“土地换和平”。 以色列却认为,西奈半岛归还埃及后,它已完成履行联合国决议的要求,现在只需要以“和平换和平”。 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占领土上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以色列却只顾同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代表讨论“有限自治”问题。 叙利亚要求以色列归还戈兰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却一再表示坚持“寸土不让”。 以巴分治和以色列建国 公元70年,古罗马大军占领耶路撒冷,摧毁犹太教圣殿。 公元135年,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由此开始了持续1800多年的漂泊生涯。 从被逐出故土那天起,犹太人就没有忘记过重返故园。 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大规模反犹太主义浪潮,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由此相应兴起。 1881年,俄籍犹太医生平斯克尔出版了《自我解放》一书,提出了建立犹太民族国家的想法。 该书被认为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发端。 1896年,匈牙利犹太律师赫茨尔又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 针对当时欧洲到处可以听到的“犹太人滚出去”的口号,他这样写道:“我现在要以最简单的形式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要‘出去’吗?到哪里去呢?”“应该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权授予我们,其面积足以满足一个民族的正常需要;其余的事情将由我们自己来做。 ”赫茨尔的著作在犹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这个民族家园究竟建在何处,犹太人内部也有过分歧。 他们设想过在南非和阿根廷,还认真考虑过乌干达,并为之进行过投票。 直到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才将其最终定在犹太人心目中的文化根——巴勒斯坦。 这次大会提出,犹太人应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 与此同时,“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立并开始活动。 他们组织犹太人向许多世纪以来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移民,并成立了“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 这次大会召开的1897年,被认为是犹太人将自己的家园梦想开始付诸实践的一年,也被认为是巴以争端的开始之年。 从《贝尔福宣言》到《巴勒斯坦白皮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被英军占领,战后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 此信后被称为《贝尔福宣言》。 犹太人据此开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 但是,此举遭到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以暴动和罢工的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限制犹太人移民。 这场动乱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 与此同时,在纳粹迫害下生计无着的犹太人继续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至1939年,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已增加到44.5万人。 1936至1939年期间,英国曾建议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面积远比后来联合国划定的小)和一个阿拉伯人国家,但被阿拉伯人拒绝。 1939年5月,英国政府害怕进一步激起阿拉伯各国的反抗,遂主动向阿拉伯各国示好,提出了所谓的《巴勒斯坦白皮书》。 白皮书提出:在今后5年中,每年只限移入1.5万名犹太人;限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人的土地,准备把巴勒斯坦逐步移交给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当地政府,犹太人可在该政府管辖下实行高度自治。 阿拉伯人的动乱是平息了,但是,在对立情绪强烈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建立信任,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巴勒斯坦白皮书》公布之时,恰是欧洲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苦苦寻求安身立命的绿洲之日。 在纳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全世界1/3的犹太人被杀害,遇难者总数达600万,欧洲犹太人所剩无几。 英国在向德国宣战前,由于坚持白皮书的立场,不让受迫害的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使得当地犹太人和托管当局处在了战争边缘。 只是基于对德国法西斯的共同仇恨,才使暴力活动有所限制。 但是,在战时,犹太突击队从未停止过对拦截非法移民的英军设施的破坏。 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和以色列立国 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解放出来的几十万波兰犹太囚徒,成了无家可归之人。 他们不能返回故园,因为此时在波兰各地相继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事件;除了几个北欧国家之外,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国家无力收容他们;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 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 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突击队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 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 对英国而言,这将是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 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 让那些被解放的波兰犹太人继续住集中营,实在是说不过去。 随着轴心国秘密文件的曝光,英国当年拒绝意大利的提议、不同意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经意大利转送巴勒斯坦的决定,也大白于天下,舆论视英国为残杀犹太人的帮凶。 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 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 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 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 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 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 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 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 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 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1948年5月14日下午,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挤满了犹太人。 下午4时,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 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 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 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 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 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建国次日即爆发战争 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 这次战争史称“巴勒斯坦战争”。 与以后的几次中东战争不同,英美两国出于在阿拉伯世界的长远战略考虑,在巴勒斯坦战争中站到了阿拉伯人一边。 倒是苏联为争取这个新生的国家,对以色列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当时在苏联控制之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不仅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火,而且为以色列提供专用机场、建立空中走廊,为以色列训练空军和伞兵部队。 战争进行之时,几名驻欧美国空军犹太裔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偷了3架重型轰炸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场装满炸弹后,起飞轰炸开罗和大马士革。 由于参战的阿拉伯各国彼此之间心存疑忌、内部不和,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和埃及国王法鲁克各打算盘,使得只有游击队实力的以色列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7月中旬,在英、美的催促下,以色列宣布停火,但零星战斗持续到1949年。 这次战争后,巴勒斯坦被分为三部分: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78%,超过“分治决议”规定面积5700多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归约旦管辖;加沙地带归埃及管辖。 近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成为难民。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使周围阿拉伯国家备感耻辱,到处弥漫着革命的气息。 1949年3月、8月和12月,叙利亚先后3次发生政变。 1951年7月,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父子被巴勒斯坦难民刺杀。 阿卜杜拉国王18岁的孙子侯赛因由于子弹击中了祖父亲手别在他胸口上的一枚勋章而幸免于难,于1953年继位成为约旦哈希姆王国国王。 1952年7月,埃及军人推翻法鲁克王朝,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纳赛尔于1956年6月成为总统。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 次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 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 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14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在黎的叙利亚军队交战。

铸铅行动的行动过程

2008年12月26日,以色列空军数十架战机在4分钟内,向加沙的100个目标投掷了上百吨炸弹,造成至少270死700伤,其中多数是哈马斯的警察和武装人员,当然也有无辜平民。 这次代号“铸铅”的军事行动堪称典型的“闪电战”,一扫两年前黎以战争期间以军的“窝囊”形象,重现其作战迅猛的特点。 与2006年黎以战争的匆忙决策不同,“铸铅”行动的决策长达两年。 据以色列《国土报》2008年12月27日披露,早在2007年初,以色列政治决策层和国防部就开始策划针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但因为当时以色列与叙利亚关系持续紧张,加上以色列空军正为空袭叙利亚“核设施”全力备战,对哈马斯的打击行动被推迟了。 2008年11月18日,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和国防部长巴拉克在特拉维夫市中心的国防军司令部内碰头,原则上同意实施“铸铅”行动,并由后者在行动计划上签字。 直到此时,两人仍没有将“铸铅”计划交给内阁批准,只向外长利夫尼一人做了秘密通报。 2008年12月24日,以色列召开内阁会议。 在对外发布的新闻公报中,提及加沙局势的只有一行字。 然而事实上,内阁花了整整5个小时讨论“铸铅”行动的细节。 一位参加会议的内阁部长表示:“那是一份极其详细的作战方案……显然渗配吸取了两年前黎以战争的教训。 讨论结束后,所有内阁成员都投票支持这次行动,把开战的时间交由总理、国防部长和外长决定。 ”稍后,利夫尼飞往开罗并紧急约见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向其透露了将对哈马斯实施打击的情报。 2008年12月25日早晨,国防部长巴拉克与军方要员再次会面。 他告诉众人,几个小时前,奥尔默特、利夫尼和他本人正式决定:次日空袭哈马斯!“铸铅行动”吸取了黎以战争情报准备不充分的教训,在开战前做了细致的情报搜集。 据知情人士透露,6个月前,国防部长巴拉克就命令以色列所有情报机构全力搜集哈马斯各种目标的情报,制定“目标数据库”。 哈马斯的重要设施以及加沙地带的道路、桥梁和电力设施等,均被纳入其中。 这些情报上报后,由国防部南方司令部和总参谋部作战处核实编成,然后下达给各作战单位。 因为情报准备充分,所以2008年12月26日以色列空军发动空袭时,仅用4分钟时间就摧毁了100个目标,造成大量哈马斯武装人员伤亡。 据以色列军方2008年12月27日通报,当天的袭击目标如下:位于特尔-扎塔尔的哈马斯武装总部以及训练营;位于加沙城的“巴勒斯坦囚犯塔”(目前是哈马斯的行动中心兼武器库);哈马斯警察学校;位于加沙中部和南部的训练营;哈马斯总理哈尼亚的办公室;加沙北部的“卡桑旅”指挥部。 突如其来的袭击造成哈马斯加沙警察部队司令和特警部队司令双双死亡,令哈马斯在加沙的指挥系统完全瘫痪。 “铸铅行动”的另一个招数,就是对哈马斯实施战略欺骗。 作为“障眼法”,以总理办公室直到2008年12月24日晚还向外界散布消息说,国防部长巴拉克决定“继续外交努力”,同意开放加沙通道,并批准大约80辆运送药品、食物和燃料的卡车在26日进入加沙。 这一说法遭到了猛烈抨击,但巴拉克装出“无奈”的样子,哈马斯也因此失去了警惕。 此外,以总理办公室还放出话来,称将在12月27日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加沙局势,军方则安排大批官兵回家休假,从而进一步麻痹了哈马斯的情报人员。 事后,以色列国防部的一位高官得意地说:“欺骗行动非常成功,12月23日哈马斯还担心会遭空袭,于是让各指挥部人员分散隐蔽;但当他们得知我们‘准备开内阁会议’时,便让所有人员回归岗位,结果被打了个正着。 ”有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这一举动意在与哈马斯签订一个新的和平协议,但这一协议要比12月19日中止的停火协议更为具体。 但以色列仍要面临的问题是:以色列对其敌手的威慑力已经削弱,因此以色列在考虑阻止哈马斯袭击、保障人民安全的同时,也要考虑通过炫耀武力修复自己在本地区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尽管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时曾表示支持以色列,但以色列并不是十分放心,此次行动无丛埋指疑也是在考验美国新政府对其的支持程度。 奥巴马在今年7月竞选海外之行访问以色列时曾表示:“如果有人在夜里用火箭弹袭击我的家,威胁我两个女儿的安全,我会尽全力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也希望以色列能这样(保护自己的家园)。 ”目前来看,以色列的行动实际上得到了布什政府的默许。 布什政府虽敦促以液贺色列避免在空袭中造成平民伤亡,但并未呼吁以方停止空袭。 而奥巴马能否坚持他在7月的表态,则是以色列此次行动所要知道的一个答案。 以军的地面攻势势如破竹,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行动目标明确 每一支突入加沙地带的以军部队都携有一份目标清单,清楚地标明恐怖分子的隐身地点,比如说弹药库和可能的地道入口。 一旦发现上述目标,部队将立即进行摧毁。 与此同时,他们还按名单逮捕哈马斯武装人员,以便获得更及时的情报。 2、空袭效果显著 在以色列军方持续数天的空中打击和地面进攻中,哈马斯武装组织的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哈马斯高层连向军队下达作战命令都面临困难,无法组织人员进行有效防御。 这也是哈马斯武装人员伤亡数量不多的原因。 3、武器差距巨大 哈马斯的武器装备既原始落后,又数量有限。 目前,哈马斯没有坦克、飞机和武装直升机,步兵轻武器勉强够用,重火器和压制火力寥寥无几。 以色列陆军则是重炮、重型坦克、重装步兵战车,而且以军有具有便捷的战场通讯系统。 两者不是同一级别的对手。 以军当地时间2009年1月3日晚间8时30分左右展开了对加沙地带的地面攻势。 作为地面进攻开始的前兆,以军2009年1月3日晚突然开始对加沙地带进行炮击。 加沙地带北部拜特拉希亚的居民说,以军坦克和其他军用车辆进入加沙地带北部时,他们可以清楚地听到以色列坦克和装甲车辆发出的轰鸣声。 在加沙城内的目击者说,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城东部与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交火,空中有以军发射的照明弹。 在以军地面部队进入加沙地带的同时,以军战机又向加沙地带的目标实施了空袭,造成2人死亡。 同时,以海军严密封锁了加沙地带附近的海域。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随后发表的一份声明说,隶属于哈马斯的卡桑旅和其他派别的武装人员在加沙地带北部和东部与以军展开激烈交火,并称打死了数名以军士兵。 对此以军方面没有立即予以证实。 这份声明说,“由于巴方顽强抵抗,以军在地面的推进十分缓慢”。 来自加沙医院的消息称,有9名巴方武装人员在交火中受伤。 以军方面的声明称,“铸铅行动”第二阶段已经开始,目标是捣毁哈马斯的“恐怖主义”机构,占领哈马斯武装人员用来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的区域,从而大大减少巴武装人员向以发射火箭弹的数量。 同时,以军发言人强调,行动意在给哈马斯沉重打击,增强以军的威慑力,保证以南部地区安全。 他说,参与行动的部队数量众多,包括步兵、坦克部队、工程部队、炮兵、情报机构以及空军和海军等。 以军通过空投传单和电话留言警告加沙地带居民,以军的军事行动将会升级。 其中一个随机电话留言说,行动的“第三阶段”即将开始,并警告他们“最好远离哈马斯成员,应当听从以色列军方的命令”。 以军传单还说,以军将把军事行动扩大到人口稠密地区,进一步打击武器库。 这表明以军打算进一步向加沙各城镇和难民营推进。 以军已开始将预备役士兵派往加沙,参加在那里进行的军事行动。 这是以军采取行动以来,首次将预备役士兵派往加沙。 以媒体普遍认为,这是行动进入第三阶段的“强烈信号”,以军可能对加沙城人口稠密区域发动攻击。

黎巴嫩问题是什么?

黎巴嫩问题:第四中东战争后,由于巴解、珍珠党等反以色列武装在黎巴嫩南部和贝鲁特建立基地,严重威胁以色列的安全,1982年,以色列悍然入侵黎巴嫩清剿反以武装(主要是巴解),并在黎巴嫩南部设立“安全区”,90年代末,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以色列基本撤出“安全区”,但边界线一直没有明确划定,以色列至今还占领部分1967年联合国“以巴分治协议”是应属于黎巴嫩的领土。 黎巴嫩的选举问题:黎政坛目前主要有两大派:亲政府的反叙派和反政府的亲叙派。 两派的矛盾在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被暗杀后逐渐升级。 去年11月,6名亲叙派内阁部长相继辞职,标志着双方矛盾已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出于对各自利益的考虑,双方都希望能够主导总统大选。 黎宪法规定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黎议会共有128个议员席位,候选人如果在第一轮选举中获三分之二以上选票即可直接当选,若无人获得三分之二以上选票,则由第二轮选举获多数票者可当选。 但是,亲政府的议会多数派议员数量不足三分之二,无法确保该派候选人一举获胜;而反对派则抵制选举,致使9月25日的议会会议“流产”。 尽管亲政府派领导人萨阿德·哈里里和反对派主要领导人之一、议长贝里多次会晤,国内外人士也多次斡旋,但双方都拒绝妥协,目前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国外势力影响力大外国势力是造成黎复杂政治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 亲政府派指责反对派受叙利亚和伊朗的控制,而反对派则宣布政府派是“西方傀儡”。 当地一些媒体指出,黎各派别的相互争斗,实际上体现了一些外国势力之间的较量。 真主党以及其他各反政府党派普遍受到伊朗和叙利亚的影响,强烈反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中东政策。 他们担心,一旦亲西方的多数派候选人成为总统,会执行损害其利益的政策。 另一方面,受美国、法国谨谨皮等西方大国支持的亲政府派,一直指责叙利亚参与了对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等人的暗杀活动,他们担心一旦反对派候选人成为总统,这些案件的调查和审判将受到影响。 矛盾双方互不退让据黎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白天报》总编弗拉索瓦·阿格勒分析,目前黎各派就总统人选进行磋商时,其实并未围绕某个人的领导能力和品行,而考虑的是这个人的政治倾向、与本派别的亲疏。 晌慎 亲政府派和反对派最终能否就总统人选达成妥协目祥差前仍很难预料。 此前,亲政府派领导人多次表示,如果双方不能就总统人选达成一致,将依照“简单多数”原则选出新总统。 11日,反对派的中坚力量、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发表电视讲话说,若亲政府派擅自按照“简单多数”原则选出总统,真主党将视其为“篡位者”。 双方互不退让使解决黎总统选举危机增添了难度。 如果在11月24日现总统拉胡德任期结束后,双方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那么黎国内很可能出现“权力真空”或两派各自拥立一位“总统”的情况。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出现这一情况,黎政坛将更加动荡,黎国内甚至会发生安全危机。 最近黎军队和警方已加大了防范力度,上周末更多的坦克出现在贝鲁特街头。 黎基督教马龙派苏菲尔大主教表示,当前的黎局势是“30年来最糟糕的”。 黎巴嫩和阿拉伯国家关系*沙特:目前在黎境内共有约36.7万巴难民,其中26%住在大城市,45%住在得到联合国救济的12个难民营,约7万人生活在没有卫生、教育及社会服务等保障的13个居民点。 2006年,黎继续积极发展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关系。 黎以冲突期间,阿拉伯国家给予黎政治与财力上的支持。 冲突结束以后,沙特、阿盟等亦积极斡旋,调解黎内部矛盾。 同以色列的关系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北部接壤。 1982年6月,以色列大规模入侵黎巴嫩。 1985年,以色列以保卫北部加利利地区为由在黎南部建立了约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在“安全区”驻扎了千余人的部队,并扶植由3000名亲以黎基督徒组成的南黎军。 2000年5月,以色列单方面从黎巴嫩南部撤军,但黎仍坚持1923年国际边界线,要求以结束对谢巴农场的占领,并撤至1967年6月4日的叙以边界线;谴责以修建“隔离墙”。 2005年,真主党武装与以军在黎南部边境地区频繁交火,并造成一定人员伤亡。 2006年7月12日,真主党武装越境袭击以色列并俘获两名以军士兵,以军随即对黎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黎以冲突骤然升级,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8月11日,安理会通过1701号决议,要求双方全面停止敌对行动。 14日,双方停火。 此次冲突造成黎逾1000平民死亡,4000余人受伤,逾100万人流离失所。 以色列亦有157人死亡。 同美国的关系黎、美于1943年建交。 黎巴嫩重视发展同美国的关系,力求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支持和援助。 美支持黎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塔伊夫协议》;敦促叙利亚军队撤出黎境内;要求黎政府解除真主党武装。 1997年美解除了长达12年之久的对美公民赴黎禁令。 美在“9•11”事件后宣布黎真主党为恐怖组织,并向黎政府提出了冻结该组织武装行动、资金,双方进行情报合作等一系列要求,并暗示可能对真主党动武。 黎政府则坚持认为应将民族抵抗运动与恐怖主义区别对待,部分拒绝美的要求。 此外美在安理会审议联黎部队任期问题时支持削减联黎部队人数、变更其职能,亦使黎感到不满。 2005年2月黎前总理哈里里遇害后,美国加大对黎问题的干预力度,迫使叙从黎撤军,支持黎反叙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对黎影响力增强。 4月、10月、12月,美联合法、英推动安理会通过有关哈里里遇害国际独立调查的1595、1636、1644号决议。 2006年,美在黎以冲突期间偏袒以方,在黎形象受损。 冲突结束后,美承诺向黎提供2.3亿美元援助,其中4000万美元为军事援助。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28362.html
让俺老孙看看!画家陇南写生 猴哥 爱不释手 赏画
放手干事 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