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有故事丨中埃联合考古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不仅有金字塔,更有卢克索一带神庙的世界,汇集了古埃及文明精华,被誉为地球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自2018年起,中国和埃及就成立了联合考古队对卢克索卡尔纳克神庙以北的孟图神庙遗迹进行考古发掘。经过几年来陆陆续续的发掘,尼罗河畔尘封3000多年的古老神庙正缓缓褪下神秘面纱,重现往日辉煌。近日,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了中埃联合考古队的中方领队和队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贾笑冰是中埃联合考古队的中方领队,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系。

贾笑冰: 对考古感兴趣其实是源于两个偶然的因素。第一个就是我姥爷解放前是个古董商,家里头有一点像古董的东西,比如说清末民初的一些小瓷器、家具,从小看这些东西就感兴趣,觉得挺好玩。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记得高考之前看过一个新闻,好像是苏联和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合作,在大兴安岭搞考古调查。骑着马在森林里,我觉得这个挺符合一般男孩的心态,骑马挎枪走天下那种。这样高考的时候我就报了考古(专业)。

中埃联合考古队队员高伟开始在法国学习多媒体专业,后来对考古产生了兴趣,读硕士研究生时转到埃及考古学专业,毕业后加入到中埃联合考古项目中。

高伟: 我(20)07年的时候在法国留学,那个地方是法国中部的历史文化遗产名城,叫勒皮,有很多古代的建筑。我对他们文物保护的完好程度产生了兴趣,然后我就转了专业,从(20)09年开始读艺术史和考古。当地的学校有一个(研究)埃及学的传统,有比较丰富的埃及学、埃及考古的馆藏,我就从那个时候开始读埃及学考古。

贾笑冰: 卢克索是古埃及新王国首都底比斯,应该说是古埃及最辉煌、最发达的一个阶段的首都。卡尔纳克神庙区是底比斯最重要的宗庙建筑群,孟图神庙就是这个宗庙建筑群的组成部分,我们想通过最核心地区的最核心遗址的发掘来看埃及社会的变迁,更快地掌握埃及文明最核心的特质,便于我们尽快地展开中外对比的一些研究。

由于埃及和中国在考古挖掘方面的规则和方法不同,中埃联合考古队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技术困难。

贾笑冰: 在国内我们惯常用无人机,测绘也好,画图也好,拍照也好,用无人机很快就能完成。我们经常用到的测绘手段比如说RTK,一种高精度的GPS,用来测绘的,像这样的设备在埃及都不能用。我们只能自己设计了一个可以伸缩的杆,超长超大的自拍杆,把相机挂上去,然后在下面遥控一点一点地去拍。我们拍了大概2万多张照片,有后续的软件处理问题,时间就会很长。

高伟: 我们在国内常用的三维建模方式,通过将大量的照片放到电脑当中生成一个三维模型,在这个模型上我们可以测量点和点之间的距离,可以非常方便地记录每时每刻的考古信息。我们把这个方法带到孟图神庙工作的时候,埃及的同事也觉得非常方便。

贾笑冰: 埃及学、埃及考古学和中国考古学都有很深的积淀,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我跟埃及的同事说,我们有我们的理念方法、学术传统,用这个全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来看待埃及传统的考古学材料,可能会有新的突破,这样把他们说服了,最后形成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发掘工作的系统。

中埃联合考古队本次发掘工作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持续两个月,这也是2018年以来项目组赴埃及考古的第6季度,目前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贾笑冰: 孟图神庙区是一个正方形的泥砖围墙围着的,在它的西南角从西向东有6座奥西里斯神殿,我们从(20)19年开始对第三、第四这两座小神殿做了发掘,基本上把它的结构都清理出来了,也发现了跟它相关的一些带浮雕、带铭文的石块,基本上能够确认它的功能。在6座小神殿的北侧发现了一道泥砖围墙,我们推测奥西里斯神殿是有单独围墙的,这在布局研究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可能反映了孟图神庙区使用功能上的一个变化,背后可能反映了信仰和王权社会的变化。

高伟: 1860年前后,埃及考古才刚刚起步,法国的埃及学家叫马里耶特,据他描述,清理了6座奥西里斯小神殿,他都简单画了草图。但是我们重新把第三、第四座奥西里斯神殿展露在人们面前,它的轮廓和当年马里耶特记录的稍稍有一些不同,等于我们的工作填补了这个区域的奥西里斯信仰方面(的信息),校准了前人学者的平面图也好,对这个区域的认识也好,这个应该是近两年一个主要的收获。

贾笑冰指出,埃及考古此前都是由欧美西方国家主导的,中国是第一次参与埃及考古,架起中埃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贾笑冰: 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就必须要深入到另外的其他的文明,深入地、彻底地了解它、研究它,把它讲明白,这样才会形成我们自己的(考古学)话语体系。同时,即便我们就是做(研究)中国文明,也要把它放到世界文明的一个大视野、大格局里,从世界文明的角度看中国文明的特点是什么,给世界文明体系做出的贡献是什么。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研究,我们才能让世界文明的话语体系里面有中国文明的一席之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编丨孙伶俐

主持丨葛鹏

制作丨杨晓蕾

签审丨安然

监制丨潘晓英


河南渑池仰韶村大量出土的早期彩陶,是怎么见证东西方史前文明互鉴的?

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一百周年。 1921年,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首次被发掘,拉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 大量早期彩陶的出土是仰韶考古遗址和仰韶文化的主要特征。 早期彩陶承载着史前时代的重要社会文化信息,也是东西方文明起源的重要见证。

在接受中新社记者独家专访时,对仰韶彩陶来自西方的说法发表了看法,解读了早期彩陶在东西方史前文明中的意义,并阐述了彩陶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中的积极作用。 在发现仰韶彩陶后,安特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彩陶的认识非常模糊,主要是因为在仰韶遗址发现之前,中国没有发现过彩陶,当时唯一可以比较的是西亚和欧洲的彩陶。 他还做了大量的调查、发掘、收集、比较等工作,才慎重提出了彩绘陶器 来自西方 的观点。 如果是这样,这两个民族是如何交往的?在欧亚大陆,是否有比丝绸之路更早的彩绘陶器之路?

第五届马家窑文化节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举行。 彩陶之路已成为专家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弧形三角纹、十字纹间隔花瓣纹、绳纹、舞蹈纹... 在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发现的中国和罗马尼亚的史前彩绘陶器,在装饰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说,他们与罗马尼亚社会科学院亚什研究所合作,在当地一处彩陶遗址进行了联合发掘,以多学科的方式探索两种文明的相似性和成因。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文明的交流互鉴焕发新的生命力要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什么

文明的交流互鉴焕发新的生命力要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什么:全人类共同价值。

增强中华文明的方法如下:

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最关键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 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文化观、价值观,对世界各国都有借鉴意义,千百年来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我们要善于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弘扬好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我们也要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深化同第三世界国家交流互鉴,努力为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提供价值指引。

不仅有助于展示好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更能为回答好世界之问、时代之问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中华文化强起来,必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不断前进。

中华文明起源:

据现有的考古发现资料与研究表明,5800年至5300年前,中国大地上的文明灿若星斗。 良渚古国遗失后,中原渐成史前东方文明中心。

早在八九千年前,中原华夏族就开始了农耕实践。中原地区发现了可以说是整个黄河流域迄今发现最早也最有代表性的农耕文化遗址,

就是距今约八九千年左右的河南裴李岗文化。 这里出土了农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表明农耕文化已经确立,并有了一定发展。 到距今6000年左右的河南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大型定居村落,还出现了家畜饲养业。

按照西方对文明起源的定义,中华文明发源于3000年前。 而红山文化的考古研究,使得我们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个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应前推5000年,应是8000年前。 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发现表明,

尽管华夏文明的起源、早期形成和发展过程由于地理的原因处在东亚地区,是相对独立、自己摸索向前发展的,但是在“古国时代”的晚期,华夏文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和其他外来文明有了接触。 “良渚文化”实证了华夏文明五千年,良渚距今约5300~4300年,大体与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哈拉帕文明同处一个时代。

河南地处“天下之中”,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 中华文明多元文化在经历漫长的发展和交融后,在河洛之间凝聚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形成以王都为中心的辐射性统治格局。 夏商周三代文明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

华夏先民分为大大小小许多个部落,活跃于黄河中下游。 其中比较著名的首领有燧人氏、太昊少昊(白帝)、颛顼(黑帝)、黄帝、炎帝(赤帝)、帝喾(高辛氏)、有巢氏、祝融、伯益、舜帝、尧帝。

13国丝路文物精品相辉映讲述千年交流故事

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3个国家博物馆,联袂用各个时期、不同门类的234件(套)文物实证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 这是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讲述的千年交流故事。 展览上的各种陶瓷器或许会让观众眼界大开,也让人深深叹服英语单词china的“瓷器”之意。 例如,展品中一只来自中国唐代的杯子,是迄今为止在拉脱维亚境内发现的唯一一件中国文物。 它辗转来到拉脱维亚的故事,恰好说明丝绸之路的历史。 据介绍,这只杯子是1835年在锡古尔达的撒库卡尔斯考古发掘时被发现的。 此次发掘的大部分出土文物,包括珠宝和武器碎片,如今多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 这只中国杯子可能是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亚,再从那里到达保加利亚的伏尔加,再经维也纳商人转手抵达波罗的海沿岸。 此次亮相的“唐三彩三足骨灰罐”来自韩国中央博物馆,是统一新罗时代(公元668年—公元901年)的文物。 当时新罗贵族将高档陶瓷配上银制壶盖作为骨壶使用,骨壶上饰印花纹、施绿釉、青釉、三彩等。 熟悉的唐三彩配了个银盖,就成了新罗贵族的骨灰盒。 这样的脑洞大开让观众印象深刻。 事实上,丝绸之路上从中国走出去的远不止瓷器,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的一个带有丹尼斯·契切林盾徽的箱子,就是当年用来装运茶叶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茶叶从中国北部出口,经西伯利亚历时16个月。 为保证货物安全,茶叶用牛皮包装,贵重的红茶则被精心包裹在锡箔纸里防止受潮,然后放入精美的竹盒里,并捆扎结实。 这类竹盒就是在模仿一种叫做次比克形制的银质箱子。 国家博物馆策展人闫志向记者表示,人们通常将西汉张骞通西域事件作为丝绸之路的开端,实际上,中国地区和欧亚大陆西部的连接从史前时代就开始了,黄牛、绵羊、小麦、铸铜技术等,以及青铜时代的驯化物种、手工业技术,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于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贡献巨大。 展览中一件在中国境内出土的倒钩矛正是这一关系明证。 在青铜时代,游牧文明勃兴,欧亚大陆西部出现驯化马,紧接着战车也被发明出来;其中的图尔宾诺文化,就是因铸造精良青铜武器而著名。 在丝绸之路沿线草原上,图尔宾诺文化的游牧民族纵横驰骋将青铜武器风格和文化传播四方,中国新疆、青海、甘肃等地都有该文化遗存。 作为图尔宾诺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这件倒钩矛体现了青铜时代文化传播的图景。 此次大展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个板块来表现和展示主题,依次呈现了中国和柬埔寨、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蒙古国、阿曼、波兰、韩国、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塔吉克斯坦等国的文物精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说,展览倡导丝路精神,旨在通过凸显“一带一路”沿线各文明之间在艺术及技术方面的融合与互鉴,揭示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大势。 展览将持续至7月14日。 (完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3005.html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 中国高水平开放给世界带来信心与机遇
孙一文遭淘汰接受采访 对手最后一剑没刺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