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明朝那场波澜壮阔的靖难之役中,朱棣攻入南京后,建文帝神秘失踪,天下风云骤变。就在朱棣意气风发直奔皇宫的关键时刻,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却敢于上前拦住这位新王的步伐,开口询问。
此举看似寻常,却意外地让他在接下来的四个朝代中屡屡升迁,甚至最终登上了宰相之位。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小官能在朱棣面前一问成名?是胆识、智慧,还是另有玄机?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对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答案令人意想不到。
何人敢在新帝面前,说出这么一句大不敬的话?
北京城的六月骄阳似火,苍穹如同被烈焰燃烧。一身戎装的燕王朱棣策马前行,汗水浸透了他的铠甲。城墙上"靖难"大旗猎猎作响,士兵们的呐喊震天动地。
三年了,整整三年的征战,朱棣终于站在了南京城下。侄儿建文帝已经狼狈出逃,皇宫在大火中熊熊燃烧。此时此刻,大明江山唾手可得,帝位离他只有咫尺之遥。
朱棣两腿一夹马腹,快马加鞭直奔皇宫。一片火海中,他看到了那熟悉的宫殿轮廓,龙椅就在眼前,只要冲进去登基称帝,他就是万人之上的九五至尊。
突然,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殿下此次入京,是先要拜谒太祖陵寝呢?还是先即位呢?"朱棣猛地勒马,只见一个文弱书生拦在他面前,正是翰林院编修杨荣。
杨荣?一个区区编修,竟敢拦驾!而且问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莫非是活腻了不成?朱棣心头怒火中烧,险些一刀将他斩于马下。
可是,杨荣神色淡然,丝毫没有惧色。朱棣忽然意识到,这句话并非无礼,反而饱含深意。为何不能直接登基?身后传来一阵私语:"听说燕王要篡位...""他哪是继位,分明是夺位!""不先拜祭先皇,是要造反吗?"
对啊,先拜孝陵,表明继承皇位的合法性,这是祖制。 否则,岂不是公然承认自己是篡位者?朱棣心念电转,顿时豁然开朗。他不动声色地调转马头,对随从说:"孤此次入京,自然要先去孝陵。"
靖难四年,天下易主
时间回到建文四年(1402年),大明王朝天翻地覆。自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孙朱允炆即位为建文帝,朝局并不平静。太祖将诸子封为藩王,各有兵马,势力强大。而今新帝初立,削藩夺权,引得藩王们心生不满。
其中,最具威胁的就是朱棣。身为皇四子燕王,他才能出众,军功赫赫。建文帝多疑,对这个强势的叔父忌惮万分。削藩令一出,朱棣强烈反对。双方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
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讨伐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 这场皇室内战,整整持续了三年之久。战局一波三折,双方你来我往,胜负难分。直到宁王朱权倒戈,朱棣才渐占上风,一路凯歌,兵临南京城下。
建文帝闻讯,惊惶失措,连夜纵火烧宫。皇城内一片混乱,建文帝趁机易服僧衣逃出宫外,从此销声匿迹。南京在一片硝烟中沦陷,大明天下易主,新的征程即将开启。
小吏拦驾,只为一个"礼"字
城破在即,朱棣如何不急于登基?是杨荣一句话,让他选择了另一条路。这个初出茅庐的翰林,为何有如此胆识?
原来,杨荣深谙礼制。藩王即位,须先谒陵寝,表明继承先帝遗志,是名正言顺,堂堂正正。否则,就是悖逆伦常,僭越之举。一个"礼"字,天壤之别。
可是,面对气势汹汹的朱棣,谁敢说这么一句"大不敬"的话?杨荣敢!他不畏权贵,坚守臣节。这份气度和胆魄,让朱棣刮目相看。
杨荣早慧,28岁中进士,授翰林编修。 在那个尊卑分明的年代,编修不过小吏,连跟宰相说话都要战战兢兢,更何况是未来的九五之尊?可是他敢拦驾诤言,以礼义之师匡扶人主,让朱棣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朱棣听从杨荣之言,先到孝陵拜祭,合乎礼制。回京后,便顺理成章登基为帝,是为明成祖。 朱棣铭记杨荣之功,欲重用他为相。杨荣推辞道:"臣不过一介书生,安敢居高位?不若让臣辅佐皇太子,教导礼义廉耻,以培养明君,岂不美哉?"
匡君育主,为辅相首务
朱棣喜出望外,当即任命杨荣为太子太傅。自此,杨荣开启了辅佐四朝帝王的传奇仕途。从太子少师,到内阁首辅,再到少保、少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
正德年间,杨荣晚年回顾此事,感慨万千:"孤以区区小吏,敢谏阻藩王,实乃殊死一搏。不料殿下听纳谏言,终得正位。此后孤虽历四朝,执掌朝政,却始终不敢忘记初心。为人臣者,匡扶君主,教导礼义,乃首要之务啊。"
杨荣之所以敢拦朱棣,源于儒家忠君爱国的信念,更源于对礼制的笃信。 在他看来,要做一个合格的君主,懂得礼义廉耻,比什么都重要。他不图富贵,但求尽忠,一生都在"匡君育主"上下功夫。
杨荣性情耿直,敢言直谏。有一次,朱棣北征败归,愤怒非常。杨荣力谏曰:"战败乃兵家常事,生民涂炭才是大祸。陛下若能以德服人,何愁蛮夷不服?望陛下节俭爱民,以仁义治天下,自有四方来归之日。"
还有一次,朱棣想修建自己的陵寝。杨荣据理力争:"修陵非一朝一夕之事,耗费甚巨。陛下应以安民为先,不宜劳民伤财。俟社稷稳固,日后再议不迟。"朱棣虽不悦,却也默然接受。
在朱棣晚年,杨荣更是殚精竭虑辅佐朝政。他严于律己,兢兢业业,为天下黎民呕心沥血。 即使年事已高,仍手不释卷,处理奏章如故。朱棣对他十分信赖和尊重,只要有大事,必与杨荣商议。
正人志士,丹心照汗青
天顺八年,英宗皇帝驾崩。朝局动荡,内外交困。杨荣已年逾九旬,仍担负着辅政重任。在一次议政时,他突然晕倒在奏折堆中,就此驾鹤西去。
杨荣去世,举朝轰动。四朝皇帝都为他披麻戴孝,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群臣举哀,痛失良相。老百姓自发前来吊唁,哭声一片,都说"杨公天不假年,奈何弃我而去?"。
纵观杨荣一生,虽饱经沧桑,却始终不改儒臣本色。他以匡扶君主为己任,不畏权贵,敢谏直言。 他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一心为黎民百姓谋福祉。他虽身处乱世,却能持身如玉,两袖清风。正是无数像杨荣这样的儒臣,才撑起了大明的中兴。
如今,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尽。那个胆敢直谏新君的书生,却让人难以忘怀。 一个正直无私、敢于担当的人,哪怕身处逆境,也能彰显气节,改写时局。正人志士,丹心如镜,自有青史留名。
结语
杨荣勇谏清正的一生,折射着儒家忠君为国的理想。那个敢于直言的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胸襟。时过境迁,但杨荣挺立风骨、担当道义的精神,却是亘古不变的。
朱棣攻破京城直闯皇宫时,被七品小官拦住问了一问题,后来如何了?
虽说“历史不容假设”,但人们还是喜欢从假设中去反推。如明朝第一太子朱标若不死,历史走向会怎样?
这不是人们无聊,而是朱标之死影响太大,且还跟“靖难之役”带着因果关系桥物,并引发出了一系列其他重大事件,概括说来有三个。
其一:蓝玉案。 这是朱元璋晚年时期制造的最大冤案。 在常遇春、徐达等人去世后,蓝玉俨然成了大明战神,可惜却被朱元璋给杀了。
至于理由虽史书上写得冠冕堂皇,可实则却是由于朱标死后,朱元璋推出了孙子朱允炆为太子,他担心自己去世后朱允炆镇不住蓝玉,丢了朱明天下。故而一杀了之,免除后患!
其二:朱棣的变化。 在朱标活着时朱棣镇守大明北方,不但成绩斐然,且小日子过得也相当爽。 如朱高炽、朱高煦等儿子,还有几个女儿,都是在朱标去世前出生的。 而朱标死后至朱棣最终病逝,长达三十多年时间,就再没孩子出生。
这其实已经清楚说明了朱标之死和朱允炆上位,给了朱棣多少希望和刺激!除了这个证据外,《明史》中还记录了一条。
在朱允炆成为太子后,朱棣曾捏着朱允炆的脸蛋,酸溜溜的说:你这造化也太大了。 此事很快被朱元璋得知了。 若非当时朱允炆替朱棣遮挡和求情,朱元璋如何处置朱棣,还真难说。
其三:朱允炆削藩。 正是因朱允炆削藩引发了朱棣的靖难之役。 那么倘若朱标活着呢,就算他也削藩,恐怕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因为朱标不但能镇住弟兄,且连蓝玉这样的战神,也俯首帖耳。
这其实就是为何一说明朝,许多人就都喜欢“假设朱标不死会怎样”?的确,朱标之死,使明朝的历史走向,由清晰变成了诡异,由祥和变成了杀戮,余波贯穿于整个大明王朝三百年,至今倚在,比如最终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是生是死,去哪里了?
这个问题早已成为了历史悬案,哪怕是“靖难之役”的制造者朱棣,也是一直想搞明白,直到姚广孝去世时,才发生了一些变化。
公元1418年,一代妖僧姚广孝的生命走到尽头,朱棣得知后连忙亲自来。 毕竟没有姚广孝也就没有如今的帝王朱棣。 朱棣犹记得当年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姚广孝的第一句话就是:我送你一顶白帽子!
如今姚广孝要去了,他最后一句会说什么?很出人意料,姚广孝请求朱棣放过朱允炆的主录僧溥洽。朱棣含泪点头,其实他明白,这是姚广孝在变相请求:别再追查建文帝下落了,如今你的大明天下已稳如磐石,何必还要跟过去纠结?放下那包袱吧!
就在这一年,除姚广孝去世外,文渊阁大学士胡广也去世了。放下包袱后的朱棣,深知这个职位的重要,他一面让太子朱高炽代表自己前去致奠,一面审视着其他大臣,谁能接任胡广呢?
几天后朱棣推出了人选,顿时满朝哗然,因为此人便是杨荣!果然,许多大臣们对杨荣的升迁都异常嫉妒,便组团想挤走杨荣,于是一致上书朱棣:请求把杨荣安排到“祭酒”这个位置上,潜台词就是:统领“翰林院”这事,杨荣不行!
哪料朱棣却怒了,在朝廷上大发雷霆道:“我知道杨荣能胜任,用不着你们教我!”谁也没想到,朱棣会如此蛮横,顿时吓得所有大臣都大气不敢出。
朱棣,有理由这么蛮横!尤其是当他听从了姚广孝的临终劝告,放下包袱后,他的眼界,仿佛豁然开朗了很多。 因为朱棣知道,杨荣是第一个敏旁液敢横在他的马头,当面质问他的“建文遗臣”。
那是靖难之役时,朱棣听从了姚广孝的建议,长途奇袭直扑大明京城而来。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朱棣终于攻破京城,此刻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立马赶到皇宫,无论生死都要见到朱允炆。
就这样,朱棣一马当先闯入皇宫,哪料此刻突然闪出一人,横在朱棣的马头前,仰着头大声质问道:“你入了京城,是应先跑入皇宫内登基,还是立刻赶赴太祖陵去拜谒?”
朱棣连忙勒住马头,看着马前这人。一问才知他叫杨道应,如今才是一位官职才七品的翰林编修!
朱棣无可奈何,只得退出,先去拜谒朱元璋的陵墓。 但朱棣不傻,虽遭到质问,却从杨道应的神态和言辞中,判断出了这个人是栋梁之才,非但没有追究,反而赐其名字“荣”,故而从此杨道应就更名为了杨荣。
所以当胡广去世后,朱棣力排众议推出了杨荣。后来杨荣不但成了朱棣时期的内阁首辅,并还辅启此助朱高炽和朱瞻基,开创了“仁宣之治”,直至明英宗时期才病逝,成为了四朝宰相!
关于建文帝的传说,越详细越好
建文帝下落之谜今天我们讲建文皇帝的谜踪,建文皇帝的下落是几百年来众说纷纭的一个疑案。 靖难之役打了四年之久,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进入南京,这时候,皇宫里大火烧起,燕军派人在宫里到处搜寻,宦官、宫女死的死逃的逃。 燕军搜寻的人是谁?就是要找建文帝在哪儿。 结果什么人没找着,在瓦砾当中拖出两个尸体来,有人说这个就是建文帝的尸体。 建文帝到哪儿去了呢?这个是不是建文帝的尸体呢? * 大火中拖出的究竟是不是建文帝的尸体呢?明朝的百姓似乎并不相信深受他们爱戴的建文帝就这样被大火烧死了,从此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民间流传起各种各样的传说。 同时我们也发现,明朝的史书中对于这段历史记载也是模模糊糊。 那么,建文帝是否逃过了那场大火?他又去了哪里?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一 焚死说 那么现在我们考察一下各种书的记载,关于建文帝的下落都有哪些说法呢?一个说法就是焚死说,就是烧死了,确实烧死了。 《明史》,也就是两百年以后(写)的明史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是这么记载的: “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 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 说这个燕王派宦官在火里把皇帝、皇后的尸体找出来,过了八天以后安葬了。 这是两百年以后的《明史》这样说,明朝人怎么说呢?明朝记载燕王时期的实录《明太宗实录》有这么一段话: “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助。 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 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 看烟冒起来了,派宦官去救火,到那儿赶不急了。 “上”指谁啊,“上”指的是朱棣,后来的皇帝明成祖朱棣,他哭了,说你真是这么傻啊!我来就是帮助你做好事的,你怎么就不理解我的心呢?怎么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呢?壬申,也就是过了八天以后,说安排了很像样的礼节安葬了建文皇帝,明成祖还为此辍朝三日,放假三天不办公以示哀悼。 《明实录》是明朝人说的,很多学者研究,实录不实,实录的记载衫凯是不可靠的。 为什么?他要给官府和皇帝打掩护,他们做的一些事情不愿意让大家知道的,不写进历史。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你说葬了建文君,备礼葬之,坟墓在哪?什么礼?有的记载说是“天子之礼”,什么是天子之礼,天子之礼很隆重啊,大家看现在十三陵、南京的明孝陵,那个皇陵都是非常雄伟的,规模很大,那是天子之礼。 建文君如果用天子之礼安葬,怎么没有坟呢?显然这个焚死说是不可靠的。 有人为了把这个焚死说要说得合理,就说确实烧死了,但是在安葬的时候叫做“不封不树”,什么叫不封不树就是没有封土也没树立石碑,这可能吗?又想自圆其说,又无法自圆其说。 所以焚死说是一个无法解释、无法令人相信的说法。 * 既然可以断定建文帝没有被大火烧死,那么新的答案又是什么呢?历史的记载中有新的蛛丝马迹吗?我们发现,就在建文帝被推翻的一百多年以后,明朝的第十三任皇帝万历和他的老师张居正探讨过建文帝的下落。 真相会不会由此揭开呢? 《实录》的话、《明史》的话说不通,不仅说不通,而且刚才我们念的《明史》的话里面还有矛盾:说“使出帝后尸于火中”,找出来皇帝和皇后的尸体,在火里找出来,还接着写一句话,“或云,帝由地道出亡”,还有人说,皇帝从地道逃跑了。 这是清朝人在雍正年间所写的《明史》的一段话,前面说是着找皇帝和皇后的尸体,后面说也有人说皇帝从地道逃跑了。 当时修《明史》的这些人都是饱学之士,天下有学问的人集中起来把内府藏书天下藏书都找出来,闹了半天没闹清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实际上这个疑案在明朝就已经不清楚了。 也就是在建文帝被推翻的一百多年以后,万历皇帝,大家知道万历皇帝是现在十三陵定陵所埋的皇帝,万历皇帝跟他的老师,也是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有一次谈话,这个万历皇帝就问张居正说桥塌信,听说建文帝有出亡这么件事。 张居正也是一个读书人,饱学之士,张居正回答说“此事国史无考”,他所说的国史就是实录,说实录记载不可考。 这是关于建文帝下落的一次对话,也就是在建文帝死了以后一百多年,明朝人也弄不清楚,清朝人更弄不清楚。 * 既然连明朝人都对建文帝的下落不清不楚,也难怪直到今天,后人对于建文帝的死因仍是众说纷纭,于是就有人认为建文帝不仅没有敏轮死,而且在外漂泊了几十年后又再次回到皇宫。 那么,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呢?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二 归来说第二个说法叫“归来说”,说建文帝回来了,什么时候呢?是在正统五年的时候。 明英宗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有一个和尚年90岁,从云南来到广西到了思恩府,到了大堂上说我就是建文帝,我就是建文君。 这个知府一听很害怕,这个知府叫做岑瑛,说建文君从建文四年就失踪到现在一直没找着,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这是真是假呀?赶快报告宫里,就把这个自称建文君的和尚送到北京的皇宫里,当时的首都就已经从南京迁到北京了。 结果要派大臣去审问,一审问这个人说了实话了,他说他自己90岁了,建文君活着的时候,如果建文君活到现在也不过是五六十岁,你怎么90岁了,没有这么大岁数。 再一问,这个人是河南钧州人,叫做杨应祥。 这一审问都是假的,于是就把杨应祥这个人处罚了,杨应祥为首的处死,关到锦衣卫处死,其他人发去当兵了,戍边,这事就算了结了。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杨应祥假冒的建文君,所以民间的传说又根据这个生出叉了。 * 一个假冒建文帝的故事我们今天听起来似乎觉得有些荒唐,就是这些民间的演绎使得建文帝的下落更加扑朔迷离。 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我们继续寻找新的答案。 民间对于建文帝的下落一直盛传着另外一个传说,建文帝是不是主动让出了王位,远走他乡了呢?而这个说法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有根有据。 那么,这会是历史真实的答案吗?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三 出亡说那就是第三种说法,叫做出亡说。 燕军进入南京宫中火起的时候,建文君没有死,而是从地道逃跑了,那么民间传说,说建文帝的逃跑是让国,是逊国。 为什么要让?为什么要逊?他们不愿意说朱棣是篡位,说朱棣当了皇帝是人家让出来的,人家不当了,那么朱棣自然当了。 我想这种说辞显然都是后来编出来的,朱棣明明是要打到南京,篡夺皇位,怎么出来让国、逊国?是很多人对于建文帝抱有同情心,又不敢直接指责朱棣的夺权,因此就出了让国逊位说。 传说非常复杂,是怎么情况呢?燕军进入南京以后建文帝非常紧张,一时不知所措,到处走。 这时候一个叫做王钺的太监向他汇报说太祖死的时候留下一样东西,说这个东西就收藏在奉先殿,他嘱咐我们不到危急的时候不能打开。 周围的一些大臣就说赶快打开把东西拿出来,什么呢?一个铁匣子,铁匣子的油漆是红颜色,两个锁也都灌上铁。 马上砸开,一砸开,里头有度牒三张,什么是度牒,就是宗教职业者的身份证,你有这个度牒就证明你是和尚,写上名字,从事宗教职业。 度牒有三张,“应文、应能、应贤”写了三个人的名字,里头有袈裟,有剃刀,还有白金十锭。 里头有一句话,说你们要是不想跑你们就自杀,要不然的话你们就拿着度牒跑,这是里面写的话,还说应文要从鬼门出去,其他人要从御沟水门走,到薄暮的时候,就是天傍黑的时候在神乐观会齐。 那么应文是谁呢?朱允炆是带个文字,肯定是他。 还有应能,还有应贤,那这个大臣里正好有叫应贤有叫应能的,这三个人于是就全剃了头,朱允炆带着一些人就从鬼门出了宫。 什么是鬼门,实际上按现在的故宫来说,就是故宫北门,前门正门,上朝都走正门,那人要死了的话要从后门抬出去,从鬼门走。 还有一批人就从御沟水关跑了。 建文帝带着一批人走到神乐观,看见一个船就在岸边上停放,这个岸边是神乐观道士叫王升他一看见建文帝来了,说皇帝万岁,我在这等候您了。 怎么回事呢?说我头天做了个梦,太祖就托梦给我让我今天预备好船在这等您。 这时候天正是傍晚时分,于是从水关逃出的人也在这会合了,从此建文帝就带着这批人湖南、湖北、云南、四川、广西、福建到处云游了。 云游到各地,而且说的是有鼻子有眼有影有模样的,有诗,有他的遗迹留下。 比如在四川的永庆寺,就有这样的诗,说是: 杖锡来游岁月深,山云水月傍闲吟。 尘心消尽无些子,不受人间物色侵。 比如说在广西就写了这样的诗: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汉江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 新浦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都是在怀念一些宫廷生活,怀念当时宫廷生活,几十年在外面云游这些情景。 因为有在外面云游的传说,所以朱允炆的一行人就在他所云游的各地留下了很多遗迹。 他们云游在外,到了正统五年,就是公元1440年的时候,建文帝说我们也非常疲倦了,他们就在一个寺庙里休息。 有一个僧人就偷了建文帝的诗拿到思恩府的大堂上去献给当地州官,说我就是建文帝。 于是这个人就被送到北京,一审问说不是,说是杨英祥,刚才不是讲了把杨应祥处死了。 真的建文帝还在广西这儿呢,建文帝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说这个时候我也想回家,我是真的建文帝。 于是又把真建文帝送回去,这就是出亡,出亡说,到后来又回到宫里。 回到宫里头,因为他“牢落西南四十秋”,如果当时的小宦官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的话现在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人还活着呢,有些大臣也能够认识建文帝呢,所以皇宫里头就派当年服侍过建文帝的宦官就去辨认。 有一个叫吴亮的宦官,让他去辨认,建文帝一见到他就说你不认识我了吗?说当年我吃子鹅,我把肉扔在地上,你是不是像狗一样舔着吃了!这个吴亮不敢抬头,趴上前去看看建文帝的脚,建文帝的脚上有一个黑痣,他一看有黑痣,于是大哭,确实是建文帝。 建文帝当年受难,他没有辅佐建文帝逃跑自己还跟着在宫中,很惭愧,回去就自杀了。 后来据说建文帝就养在宫中,死在宫中,人称老佛,死以后埋在西山。 当时所谓西山实际上就是京西阜成门外海淀区这一带,在哪儿呢,三环路里中国画研究院里的白塔庵,这个白塔据说就是建文帝的衣冠塔。 那么上面我们说了这么多,建文帝的下落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到现在也还没有确切的根据,特别是出亡说,是不可相信的。 * 关于建文帝下落,一个又一个的说法也被我们一一否定,正当我们被深陷在历史的层层迷雾中,而感到困惑的时候,在《明史·姚广孝传》中又找到了关于建文帝下落的记载。 那么,这段记载中究竟说了什么呢?真相是否就此打开?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四 穹隆山为僧说第四种说法是在穹隆山为僧说,在穹隆山为僧说的相关记载记载在《明史·姚广孝传》中,这个穹隆山在哪?就在江苏吴县,实际上就是(今天的)苏州市。 建文帝逃出去为僧,曾经得到一个僧人的帮助,这个僧人叫做宗泐,宗泐是谁,是建文帝的主录僧。 当时不论亲王还是皇帝都有一个给他做法事的一个最重要的带头的僧人,(建文帝)的僧人就是宗泐。 《明史》上怎么记载呢?说姚广孝到永乐十六年的时候已经84岁了,姚广孝是当年帮助朱棣夺取天下的和尚,最早朱棣打天下,是姚广孝给他出的注意。 姚广孝在84岁的时候已经老了,他在见到朱棣的时候说我有一件心事你要帮助我,说什么心事啊,说当年都怀疑建文帝逃跑是宗泐和尚帮的忙,这个宗泐和尚被关起来一直关到现在,希望你把他放了。 那么这件事确实吗?是不是宗泐帮忙,然后建文帝最后藏到江苏吴县就是现在苏州的穹隆山上呢?据说穹隆山上有佛塔,是建文皇帝的墓,这个确切吗?明史没有肯定,说“或云”,也有人说。 这些传说非常神奇,与此相连,建文帝在各地的遗迹也都有记载。 比如说建文帝曾经藏在四川的平倡佛罗寺,后来死了以后就葬在寺后的山上,因为建文帝经常在寺里头面向京城哭泣,后人就把这个寺改称叫望京寺。 比如还说建文帝从云南大理逃到四川到宜宾越溪河隐居在隆兴寺,死后就葬在隆兴的山下的塔林里,甚至说康熙帝也曾经到这里寻访过建文帝的遗迹。 * 面对各地留下的众多有关建文帝的遗迹,我们实在是难辨真伪。 说起建文帝的下落,还不得不提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明成祖朱棣。 当年身为燕王的他发动了靖难之役,攻入皇宫,使得建文帝生死不明,他对于建文帝的下落岂能袖手旁观?那么建文帝究竟是生是死?明成祖朱棣是不是最为清楚呢?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五 寻访张三丰说我们来介绍建文帝的下落的时候,还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叫做胡濙。 胡濙是户科给事中,这个给事中这个官是干什么的呢?是专门管提意见、监督百官的,可以向皇帝反映民间官员的任何事。 据说建文帝下落不明,明成祖朱棣心里放不下,就派胡濙巡行天下找建文帝的下落。 这个胡濙就走遍了天下各地,找没找着呢?没说,但是有一个细节,从永乐当皇帝以后就开始找,一直到永乐十七年再派他还去找,一直到了永乐二十一年朱棣北征回到宣府,现在河北省的宣化,有一天晚上天都黑了,天很晚了,朱棣已经睡了觉了,这时候报告说胡濙来了,朱棣说赶快请他进来。 他们两个就彻夜长谈,到四鼓时分,早上天都快亮了胡濙才离开。 胡濙向朱棣报告的什么呢?据说有一件消息,就是说找到建文帝的下落了,建文帝现在没有谋反之心,踏踏实实在外面当和尚,你放心吧!是这样吗?也说不清楚。 胡濙当年出去以什么名义出去?不能公开说找建文帝,说以访张三丰张邋遢为名,张三封是谁啊,是元末明初的一个著名的道人,一个神人,一个怪人。 朱元璋当年就想找这个张三丰就没找着,到了永乐时期又派人去找,那么派胡濙就是以访张邋遢张三丰为名去找建文帝。 既然是以他为名,那么就没有公开的说找建文帝,是不是找建文帝?是不是得到建文帝的消息呢?无从证实。 * 明成祖朱棣派胡濙出访寻找建文帝既然并不可信,那么,他为何要派郑和组建一支强大的舰队浩浩荡荡出使西洋?有人说出使西洋是为了掩人耳目,真正的目的则是因为民间一直盛传着建文帝出亡海外的消息,郑和一行是要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那么,事实是这样吗?最后的真相是否就此揭开?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六 郑和下西洋说当然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派郑和下西洋去找建文帝,我们说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按照他自己的理想去建立天下秩序的一件壮举,绝不会派两万多人、几百艘船到非洲的东海岸去找建文帝。 如果说郑和下西洋,说你顺便打听打听建文帝是不是跑到海外,可能。 说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找建文帝,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 明末清初有一本很著名的历史书叫做《罪惟录》,这个作者叫查继佐,他在他的书里面开列了有关建文帝谜踪的23种说法。 他说了一句话,他说23种难道就没有一个是对的吗?他说没有,如果有的话只有一个是对的,正是因为有23种所以都不对。 我们按照逻辑推理也确实是这种情况。 他当时提出来很多,说当时人心惶惶,五十六个人都一块走了怎么一个人败露都没有?不可能一个人败露都没有。 说第二个说鬼门可以出,为什么还要出水门?既然说皇宫的后门可以走,大家一块儿走后门,干吗一批走北门一批还走水门?他提出问题,说当时金川门打开皇宫一片大乱,大臣进皇宫都已经很难,为什么跟随的一批小臣都能够到皇宫里去?都是疑问。 当时天下大乱,兵荒马乱,人心惶惶,怎么还有神乐观的道士在那儿做梦,舟船还在那儿等着?这个事情可能吗?也是不可能的。 总而言之他举了很多疑点,所以我们到现在无法证实这些传说。 现在我们有一个问题,是建文帝有后人吗?说建文帝不是还生了好几个孩子吗?有传说建文帝晚年隐居在武昌,死后就葬在武昌的洪山,建文帝在武昌的时候就改名叫让銮,出让金銮殿,让銮,而且他后来的子孙就以让字为姓。 最近,就是前两年的事情,就有人拿出让氏家谱,说我们家来龙去脉就是建文帝的后代,就姓让。 这些传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得到证实,那么建文帝的后人究竟是什么情况呢?我们所知,按照历史记载是这样的情况:建文帝还有两个儿子,大的叫朱文奎,建文元年立为太子,燕军攻入南京的时候太子已经7岁了,下落不明;老二叫朱文圭,燕军攻入南京的时候两岁,后来朱棣进入南京以后就把这个朱文圭囚禁在中都的广安宫,就是把他安排到凤阳老家关起来了,这个人一般俗称叫建庶人,建文帝的建,庶人就是平民百姓。 英宗复辟,就是他侄孙子这一辈复辟的时候,就是(重新)当皇帝的时候可怜这个建庶人,就把建庶人放了。 英宗下了指示,说允许他在凤阳自由居住,给他妻妾,让他娶,给他女子十个人。 建文帝的这个小儿子从囚禁到现在已经是57岁了,从2岁开始关到57岁,放出来以后牛马都不认识,什么都不知道。 但是不久这个人也死了。 所以按照史书的说法,他的孩子没有后人。 为什么建文帝的传说会这么复杂呢?首先就是本来就没弄清楚。 再有一点,就是大家对于建文帝抱有同情态度,希望他不死!特别是朱棣当了皇帝以后,采取了非常残暴的对于政治反对派的镇压,人们更怀念建文帝当政的时候实行的宽仁政策,所以就造出了他的种种传说。 我们说建文帝是生是死,他的下落一定会有一个正确答案,但是历史学家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信的答案。 希望大家继续寻找,帮助解答建文帝下落之谜。
朱棣攻陷南京城后,直奔皇宫想坐龙椅,一人说了什么,把他吓退回去?
朱棣攻陷南京城后直奔皇宫想直接登上皇位,但是杨荣这时候却问朱棣到底是先登位还是先去祭祀祖先。 就是因为杨荣的这一句话,才把朱棣吓的退了回去。
当时朱允炆登上皇位之后听取他手下的建议大力削藩。 由于他削藩的力度过大,导致了朱棣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只能被迫起兵谋反。 但是由于朱棣是谋反上位的,所以他的这个皇位并不是正统。 当初朱棣带领军队攻入南京城之后就想直接坐上皇位。 就在这时候他手底下的将领杨荣提醒他应该先祭拜祖先之后再登上皇位。
在现如今我们可能会认为祭码让敏祀和先登基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对朱棣来说这两个造成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如果先祭祀的话证明朱棣是事先告知了祖先自己要登上皇位,这样子虽然他的皇位来源不当,但是并不会落得不孝的骂名。
但是如果朱棣当时选择先登基那么造成的结局就不一样了。 当时人们会认为朱棣是非常不孝的,在他的眼中并没有他祖先,而是眼里只有皇位。 就因为朱棣的这个举动,人们也会并不认可朱棣这个皇帝。 所以在听到杨荣给他的建议的时候,朱棣选择放弃了马上登基转滑陪而去祭祀祖先。 虽然他当时是谋反上位的但是由于朱棣祭祀了祖先,所以人们也认可了他这个皇帝。 幸亏当时有杨荣提醒,可以说杨荣帮了朱棣一个大忙。 所以在朱棣成功的掌握朝政之后也重用杨荣,提拔他为内阁首府。 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