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 赋能城市更新 延续历史文脉

(原标题:【光明论坛】延续历史文脉,赋能城市更新)

【光明论坛】

作者:牟 怡(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市委党校分中心特约研究员)

中心城区复现古城肌理,传统街区商圈充满活力,大大小小的遗址公园、文化长廊等文化空间在城市随处可见……通过城市更新行动,城市里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传承文化根脉,助推城市更新,各地的探索实践让人欣喜。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截至目前,全国已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超6.6万个,全国共活化利用300多片历史文化街区、1800多个历史建筑,使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城市的文化根脉蕴藏着历史、展示着现在、预示着未来,传承文化根脉是城市更新的底线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动修订完善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并相继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去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城市更新的底线要求,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如今,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制定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的地方性保护法规及规章,极大完善了历史文化保护法规制度,强化了历史文化保护意识和责任。

城市的文化根脉流淌着基因、记录着变迁、承载着乡愁,传承文化根脉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追求。部分城市通过设计城市标志标识焕新文化形象、打造历史地标擦亮文化名片、创建城市会客厅营造文化氛围、创作城市主题曲传递文化魅力、拍摄城市宣传片构建文化场景等,将抽象的文化通过具象的物质载体融入城市景观打造、功能优化和品质提升等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人文气质、激活城市要素活力,充分彰显城市更新理念。

比如,湖北黄石重新规划工矿旧城,以近代工业建筑风格为基调,结合各产业遗址的建筑形态,对周边建筑进行改造,在保留片区历史记忆的基础上,赋予片区新的活力,推动实现“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蝶变。陕西西安在城市更新中坚持“原址保护、原貌修缮、活化利用”原则,采用片区更新和微更新等多种方式,让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老面孔”变身“新地标”。再比如,山东济南坚持“守得住历史经典、显得出个性特色、领得了时代新潮”,实现传统建筑“新”气象与现代商贸“新”业态的有机融合;江西南昌则尝试在中心商圈复苏历史文化景观,以文化遗产活力带动全城发展,让丰富的文化资源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充分反映城市更新的文化浓度和价值深度。

城市的文化根脉在城市发展中得以积淀和完善,也可能会在时空变换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损坏。比如,有的地方在城市更新中举措简单粗放或过度追求商业化,破坏了城市肌理与文化底蕴。这时刻提醒我们,城市的文化根脉是城市独特的价值体系,传承城市文化根脉,切不可进行肤浅粗糙的开发、简单保守的重复,而应当在坚守中涵养、在赓续中创新,以切实有效举措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文化根脉是城市的发展内核,理应将其全面纳入城市更新的整体规划,坚持保护与发展、共性与个性、共建与共享相统一。坚持保护与发展,精心守护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文化价值、探寻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既要保护城市文化根脉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又要推动城市文化与现代需求的转化与融合,形成具有发展性和时代性的城市文化内核。坚持共性与个性,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和城市更新行动的全局要求,同时立足地方自然地理及人文历史等资源禀赋,把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契机,让文化资源在发掘中盘活、在运用中转化,使城市的文化根脉更鲜明、更厚重、更独特。坚持共建与共享,加快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合作共识,拓展并畅通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文脉传承和发展建设的渠道,引导人民群众在价值理念上实现由“要我保”向“我要保”的转变。

城市更新的目的,不是简单的建筑拆与建、空间调与换,而是在于持续激发城市生命力和创新力,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城市空间载体。城市更新,既要精雕物质“面子”,也要夯实生活“里子”,更要厚植文化“底子”,传承好文化根脉,让文化遗存绽放时代新韵,让城市容貌焕发时代光彩。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25日02版)


广州: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

10月20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广州市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 《征求意见稿》立足城市品质和价值提升,为广州市探索超大城市有机更新之路,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定下基调。 广州将以不脱离广州实际,杜绝运动式、盲目实施城市更新为原则,不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不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带来的短期效益和经济利益,坚持分区施策、分类指导,系统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获悉,在注重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坚决杜绝防止大拆大建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在老城区范围内,广州将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严格控制大规模增建,不突破原有密度强度,不增加资源环境承载压力。 在城中村等城市连片旧区,广州不进行短时间、大规模拆迁,尊重居民安置意愿,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严格控制城市住房租金年度涨幅,防止出现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失衡加剧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众租房困难。 本着应留尽留原则,广州不随意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不得伐移古树名木,禁止砍伐被确定为古树后续资源的树木。 《征求意见稿》提出,对未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未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区域,广州市将不先开展实施城市更新。 《征求意见稿》严格贯彻落实《通知》重要指示精神,鼓励采用“绣花”功夫进行修补、织补式更新,最大限度保留老城区具有特色的格局和肌理,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特色风貌。 广州将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形成以调整重构为主、结构性拓展为辅的空间发展模式,促进空间资源要素根据市场规律和发展需求进行优化再配置。 通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供高质量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在城市更新中,始终将历史文化保护放在第一位,广州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传统肌理、街巷尺度、生活方式等,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塑造广州岭南特色城市风貌,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根据《征求意见稿》,广州将严格审批控制树木迁移、砍伐数量,不随意改建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 城市更新涉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方案未经批准的,不审批城市更新片区策划方案、详细规划、实施方案。 接下来,广州将打造一批低碳生态示范区,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塑造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与技术,促进区域绿色建筑发展。 通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城市山体自然风貌,让城市更自然、更生态、更有特色。

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能级,创造高品质生活,传承历史文脉,提高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软实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更新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市更新,是指在本市建成区内开展持续改善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的活动,具体包括:(一)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超大城市服务水平;(二)优化区域功能布局,塑造城市空间新格局;(三)提升整体居住品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四)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五)市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城市更新活动。 第三条 本市城市更新,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遵循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数字赋能、绿色低碳,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的原则。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市城市更新工作的领导。 市人民政府建立城市更新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协调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并研究、审议城市更新相关重大事项;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第五条 规划资源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更新指引,按照职责推进产业、商业商办、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城市更新相关工作,并承担城市更新有关规划、土地管理职责。 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按照职责推进旧区改造、旧住房更新、“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更新相关工作,并承担城市更新项目的建设管理职责。 经济信息化部门负责根据本市产业发展规划,协调、指导重点产业发展区域的城市更新相关工作。 商务部门负责根据本市商业发展规划,协调、指导重点商业商办设施的城市更新相关工作。 发展改革、房屋管理、交通、生态环境、绿化市容、水务、文化旅游、应急管理、民防、财政、科技、民政等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开展城市更新相关工作。 第六条 区人民政府(含作为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的特定地区管理委员会,下同)是推进本辖区城市更新工作的主体,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辖区内城市更新工作。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做好城市更新相关工作。 第七条 本市设立城市更新中心,按照规定职责,参与相关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旧区改造、旧住房更新、产业转型以及承担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城市更新相关工作。 第八条 本市设立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开展城市更新有关活动的评审、论证等工作,并为市、区人民政府的城市更新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专家委员会由规划、房屋、土地、产业、建筑、交通、生态环境、城市安全、文史、社会、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人士组成,具体组成办法和工作规则另行规定。 第九条 本市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公众参与机制,依法保障公众在城市更新活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第十条 本市依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平台,建立全市统一的城市更新信息系统。 城市更新指引、更新行动计划、更新方案以及城市更新有关技术标准、政策措施等,应当同步通过城市更新信息系统向社会公布。 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托城市更新信息系统,对城市更新活动进行统筹推进、监督管理,为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服务保障。 第二章 城市更新指引和更新行动计划第十一条 市规划资源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管理、房屋管理、经济信息化、商务、交通、生态环境、绿化市容、水务、文化旅游、应急管理、民防、财政、科技、民政等部门,编制本市城市更新指引,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后向社会发布,并定期更新。 编制城市更新指引过程中,应当听取专家委员会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第十二条 编制城市更新指引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布局;(二)破解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三)聚焦城市发展重点功能区和新城建设,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四)注重历史风貌保护和文化传承,拓展文旅空间,提升城市魅力;(五)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构建多元融合的“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六)强化产业发展统筹,促进重点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创新能级;(七)加强城市风险防控和安全运行保障,提升城市韧性。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意义

在唐山市委的战略规划中,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是新唐山“经济强城”等战略目标的重要实践。 其深远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作为文化与旅游的载体,旨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工业文化。 开滦代表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历程,通过整合“煤文化”、“安全文化”和“地震文化”,公园展示了唐山独特的文化内涵,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价值。 公园的设计将以矿山风情和老唐山的民俗风情为背景,追溯历史,展现中西、南北文化的交融和传统与现代的传承。 其次,公园的建设不仅有助于落实省委、市委的战略部署,还将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构建起以工业旅游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链,推动唐山市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 此外,开滦集团通过建设矿山公园,不仅保护了宝贵的矿业遗产,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了城市环境和文化品位,也促进了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公园的建设有助于资源枯竭矿山的转型,推动矿山企业走向绿色、环保的发展道路。 最后,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对于城市更新具有深远影响。 它通过挖掘和展示采矿历史,不仅延续了唐山的城市历史文脉,提升了城市文化魅力,还带动了城市空间重构、功能整合,以及生态环境和城市品牌的提升,助力传统城市的复兴与现代化进程。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311.html
18投12中砍35分!辽宁又一天才后卫冒尖 16岁少年或接班
PS工作室招聘宣传泄露艺术图 或为Bluepoint新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