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友说丨今天 为什么还要说奋斗

(原标题:北京网友说丨今天,为什么还要说奋斗?)

又一个7月来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103个年头。

谁能想象,百余年前,这个成立时只有几十位党员的政党,能够在不到30年间取得政权,在建党百年之际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千年梦想。如今,踏上新征程,又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再次奋楫出发!

中国共产党靠什么将梦境化为现实?回答或许有百种千样,但有一个答案注定无法绕开:奋斗!坚持不懈地奋斗!

(一)

奋斗是中国人的行动哲学。

奋斗精神镌刻在中华文明的基因图谱中。五千年文明史,一代代先贤传诵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讲述的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教化的是“天道酬勤”“水滴石穿”,反对的是“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向往的是“春华秋实”“事在人为”,背后无不写满勤勉实干的劲头。

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艰辛奋斗史。从水利工程的奇迹都江堰到巍峨蜿蜒的万里长城,再到贯通古今的京杭大运河……这些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也见证着中国人千百年来一以贯之的拼搏精神。曾有外国学者惊叹:“中国历史告诉我们的经验之一,就是她的人民总是不知疲倦、步履不停。”事实上,奋斗精神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底色。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土壤之中。早在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中就指出,“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必须坚持发扬。1949年3月,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百多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都孕育出了不一样的奋斗精神。从在革命实践中用鲜血淬炼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到新中国成立后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建造红旗渠;从小岗村的红手印到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在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奋斗精神是一以贯之的逻辑主线。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历史的发展有许多关键节点、关键时期,有学者称之为“社会历史分叉期”。面对这样的“路口”,如果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很可能丧失变革契机,跌入衰落挨打的窘境。历史上,中国曾如沉睡的雄狮,错过了航海大发现,没能赶上两次工业革命,被时代甩在了身后,一度成为落后与停滞的“代名词”。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2017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文章称,“中国的和平崛起已成既定事实”。当历史的机遇再次摆在中国面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抓住这一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是在奋斗中成就伟业、造就人才的时代,是属于奋斗者的时代。

(二)

发扬奋斗精神,应当敢闯敢干,在攻坚克难中闯关夺隘。但也有人畏首畏尾,不思进取,缺少担当的勇气与锐气。这种所谓的“躺平心态”,虽然并非当今社会的主流,但也反映出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

何谓“躺平”?

从字面理解,“躺平”是对环境的顺从、对困难的妥协,表现为一种无欲无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状态,与其说是对未来“自暴自弃”,不如说是畏难偷懒、安于现状。左一句“躺平”右一句“躺平”,虽然多是人们自嘲与解压的打趣方式,但现实中确实也有个别党员干部沾染这种心态——面对工作“腾挪闪避绕、庸懒散浮拖”,丢掉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而且往往还“躺”得心安理得。

为何“躺平”?

“躺平”并非困境中的被迫选择,而是“评估”后的精心计算。有的晋升无望,工作干劲消退,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耍小聪明,遇见“重担子”“烫山芋”“硬骨头”,便双手一摊、两眼一闭,推脱得理直气壮;有的临近退休,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不如“躺平”等交接;有的奉行“无事就是本事”,认为多干多错,担心因为干事出错而受到党纪处分,只想当太平官,看摊子、守位子、护帽子……归根结底,这些人是在掂量奋斗的“性价比”。

能否“躺平”?

每个人都向往出彩的人生。但人生出彩,离不开孜孜矻矻的奋斗,少不了夜以继日的耕耘。前段时间,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和薛其坤院士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留学期间,李德仁拼命学习、钻研,用不到2年时间,解决了误差可区分性理论这一测量学界的难题,由此完成的博士论文,还获得斯图加特大学博士论文历史最高分,迄今无人超越;早上7点到实验室、晚上11点离开,这样的作息,薛其坤雷打不动地坚持了30多年,被学生称作“7-11院士”。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混日子、图清闲,这种状态与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自强不息背道而驰。古人赞赏的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的勤勉,留下的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警醒,追求的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境界……今天,奋斗不一定意味着要披肝沥胆、英雄洒血,但要在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岗位上发一分光、尽一分热,奋勇向前,拼搏向上,这样才无愧于当前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三)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只有让“躺平”干部躺不住、混日子的没市场,老实干事的人才不会吃亏寒心。

为干事者撑腰鼓劲。

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既需要思想激励,更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政治和经济奖励。一方面,突出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激励导向,为那些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人提供畅通的向上渠道和良好的制度环境,让“敢想敢干”者在实践中受到重用。同时,也要在提拔选拔、评优授奖、绩效分配中体现差别,让大家干事创业有盼头、有干劲。另一方面,结合实际细化容错纠错机制,做到精准容错、及时纠错,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人撑腰,真正做到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有基层干部说,工作不求升官发财,但付出和收获应当成正比。

给躺平者当头棒喝。

近年来,为整治不担当不作为,各地出了不少实招。有的地方对干部形象进行测评,划分成捣蛋、闲谈、实干等不同类型;有的给办事拖拉的单位颁发“蜗牛奖”“鸵鸟奖”……从本质上讲,这些都是一种“罚”,事关单位、部门和个人“脸面”,目的是鞭策后进,让落后分子“知耻而后勇”。当然,不仅要在面子上“罚”,更要通过“挪位子”“动票子”的方式倒逼干事创业,让“为官不为”“自我放逐”者真正感受到“切肤之痛”。

让奋斗成为全社会共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理念代代相传,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底色。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正因为有了奋斗精神的强大牵引,所以有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有了“平视世界”的从容自信。今天的奋进者,应该看破“躺平”的虚无,在全社会弘扬奋斗精神,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正如嘹亮的《国际歌》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作者 江凭)


为什么我们把在外地工作叫做奋斗

1  过年前几天,我去洗车行保养车,接待我的是一个小妹妹,特别热情,看到我第一眼就大喊:哎呀,你好高啊,好像明星!结果,我还没说话,就引来周围人的围观,当时我真的有转头就走的冲动。 等车间隙,小妹又凑到我身边问东问西,说我肯定不在本地生活,我说你怎么知道的?她得意地说,我特别会看人,本地人没有你穿得这么潮啊。 得知我在北京做广告,她问,那你是不是能接触到很多明星?我点点头。 她问,那你是不是工作很丰富?我点点头。 她仰着头看我,真好啊,如果我没有从北京离开,说不定也和你一样了呢。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睛里有闪闪亮的光。 通过闲聊我才知道,小妹之前也在北京工作过,而且有明星梦,上了一段时间的培训班,就去北京做了群演,参演了一些电视剧。 我问她,那你都有演过什么角色?她笑得大大咧咧,宫女啊丫鬟啊侍卫啊,逮住什么演什么,一天200块,演了一个月,结果还把主演的头饰弄坏,赔了剧组1000块,哈哈哈哈哈!  小妹笑得没心没肺,我问她,那你怎么不在北京继续做呢?万一遇到更好的机会呢?  她摆摆手,不行,我不像你在外地那么奋斗,后来我发现自己实在不是这块料,就回来了。 我说,怎么在外地工作就变成奋斗了?在家乡就不能努力吗?  她想了一下,话也不是那么说啦,但是大家都这么讲,一提到谁在外地工作,那都是为了什么梦奋斗努力,听起来就很热血。 那天晚上,我和几个老同学聚会吃饭,间隙我又和他们谈起这件事。 有一个人赞同地说,就是如此,只要一提到奋斗,都是在外地;只要一提到养老,都是在老家。 我问他,那你就是在老家准备养老了?他笑笑,我没有你那么心大,也没什么能力,我过自己的小日子就挺好,养老也不错啊。 我看着同学一脸轻松的表情,但却感受到了他心里的那一声微微的叹息。 同样的叹息,我在洗车行小妹身上也感受到了。 2  其实,为什么我们把在外地工作叫做奋斗这个问题,我在去年6月就发过豆瓣广播询问过,那时有很多朋友给了我各种答案。 网友柒说,因为要缴房租,这样就需要更加拼命了。 网友贝西说,因为没有了熟悉感和安全感。 网友炎心水禾说,因为孤身一人就少了陪伴,多了一分落寞和凄凉……  看了大家的回答,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粗略有三个方向:  首先,你始终是一个人。 在外地工作,就表明你要独自飘零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默默习惯那里的一切,生病一个人去看,难过一个人忍着,快乐也无人分享,孤独成为家常便饭。 别人看到你的光鲜,无人知道你的心酸;别人明白你的欲望,无人知道你的隐忍;别人评价你的所得,无人惋惜你的失去。 你有你的选择,你有想做的事情,你对任何事情都很敏感,还有对欲求的渴望。 你或许会改变,或许会坚守,但却不太甘心臣服于命运。 其次,远离家人,走出了舒适区。 人的习惯很难改变,而被迫接受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情。 你租房坐地铁吃便餐,你加班出差讨生活,这些都是你之前在家不曾体会到的。 而一旦走出了曾经的舒适区,远离了家人的关爱和庇佑,就难免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而在内心簇拥出的一团团梦又让你停不下脚步。 于是就把在外打拼镀上了一层奋斗的外衣,以有梦为理由寻找自我平衡的出口,让自己的窘迫看起来具有意义。 再次, 有梦就要追,走投无路也无法回退。 只要问起异乡人,都是心里有梦的人,他们大谈自己对于生活的期望,渴望自己有更加富足的世界,不想过父辈的生活,不愿意回到偏僻的家乡。 而只要多问几句,每个人都有自己无可奈何的地方,房价昂贵,压力剧增,生活成本年年上涨,几乎人人都产生过放弃的念头。 但话锋一转,紧接着又会谈到哪怕再难都不能回家,身上有责任有担当,自己有梦想有不甘,所以现实哪怕再残酷,都要咬着牙撑下去。 有人分析得好:因为奋斗的奋字拆开来看,是大田。 去外地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有更多的田可以分,家乡实在太小了。 但我不禁想这样一个问题:在家工作生活的人,就不能称之为奋斗吗?那些安稳过生活的人,就真的对生活不够期许吗?  3  奋斗与否和是否在家乡没有直接关系。 未来是自己的,也是芸芸众生的,但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 我出生在一座省会城市,从小过着和旁人无异的生活。 我不是富二代,我也没有优渥的生活,我和这个世界的很多人一样,都是普通人。 我不帅,我没钱,我做不了明星,没办法一夜爆红,甚至连中**的运气都没有,我只是一个每天工作赚钱养活自己的平凡人。 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我不精通乐器,我唱歌不好听,我记忆力很差,我脾气也不好,我没见过太多的世面,我只是一个庸庸碌碌渴望过好点生活的人。 可哪怕是丑小鸭,也有想成为天鹅的梦想;哪怕我再普通,我也期待自己能有更好的将来。 那我为什么不去奋斗呢?既然害怕这个世界放弃自己,那我首先不能自我放弃。 当我愿意付出多一点力量并看到回报的时候,我就明白,所谓奋斗努力的意义,并非是要成为人上人的成功,而是不想放弃自己。 但是,不想放弃自己,不等于我回家工作就宣告失败,也不是我在外地打拼就证明了自我。 地域和方式只是过程和手段,最终奋斗的意义要看的是结果。 或许我们都不会真的明白奋斗的意义,直到有一天你除了奋斗之外别无选择。 人生不在于你手握多么好的牌,而在于你能否打好自己的牌,甚至是一手烂牌。 每个人都可能会被生活打败,接受生命的妥协,这毋庸质疑。 而所谓的奋斗努力,只是让我们被打败的日子,来得再晚一些,我们再坚持看看,狠狠踹生活一脚,傲娇且执拗地活下去。 而这种执着奋斗,与你在家乡还是在外地,没有关系。 每一个今日,都是明日,每一个明日,都会成为你的昨天。 所以,无论你在哪里,都请为你的今日负责,为你的明日努力。

很多35岁以上的人,在北京没房没车还继续奋斗为什么?

北京买不起房,又想结婚生孩子的。 买不起房,在北京干耗着真不是办法。 如果孩子出生了,还在租房,生活真的很难过。 不如回老家安家。 工作的事情可以选择跳槽,提升一下薪资,在什么都不明确的时候不适合换城市,等找到了另一半,最终你们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和孩子的城市的。

一万多的工资在北京,除开平时的生活租房等开销,每月能够有个几千元的存款不错了,一年下来能存下个好几万的样子是没问题,但这里是北京,一年存几万真算不了什么在每个工作建议你都有所提升,横向或者纵向,比如你做前端的,那就有空学学后端,或者职位有所提升。 北京地区周边不像一线城市中上海、广州、深圳。 几个南方一线城市周围城市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中国的强二线城市,相对于北京周边不管是经济活力以及配套措施均优势明显。

三十而立的年纪,该有的都没有,的确心情不爽。 不过,只要愿意改变,并且真的去踏踏实实地改变,请你相信!以后一定会改变,该有的也会一样一样的拥有。 疫情在家也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线上庞大的网络,自媒体人都在为生活努力,甚至50+的长者们都在努力学习自媒体,而且很多有了不错的收入。

现在这个大环境本来不利于你,没背景、没能力、没资金等等,做起事情来困难重重,只要自己不要放弃还是有机会翻身的。 清华大学门口不是写这么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男人在三十多岁还没有积蓄没对象没房子没车子甚至没工作时,你并不能恐慌和退缩,有时打倒你的不是这些事而是你自已,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你先要找准自已定问。

我们一起在北京奋斗,可我们根本保障不了基本生活怎么办?

两个办法。

第一,直接逃离北京,去更小的城市,然后花上几年时间去磨练自己,再来进军北京。

北京不会与你远去,同时,北京作为一座能够接纳几百万人的城市,也不会去单单拒绝一个你。 所以你丝毫不用担心失去机会,就像现在很多人一样,认为离开北京自己就失去了方向,并且害怕自己就是永远的失去。 相信我,北京就在那里,它始终等待着拥有足够能力的人在这里大放异彩,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大多数是达不到要求的。 在北京不能被称为生活,只能被称为生存。

以你现在的情况,更是连生存都达不到,你也就失去了继续在北京创造自我的价值,不如早早去寻找新的契机。 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处,只是大部分人被所谓梦想和信仰绑住了手脚,盲目的追求,当你在十年二十年之后,我希望大家都成为可以有能力去追逐梦想,那个时候我们自己再去亲手为自己带上枷锁,也未尝不可,只是情况略有不同,我们也有自己解开的能力,更有退路。

第二,去搬到生活要求更低的地方去。 比如沙河北大桥。 这里的房租每月只要1000,加上水电,撑死也才1500。 两个人吃饭按照每天没人50,也就是3000。 保障了这些,你基本就算在北京生存下来,至于出行,购物等等娱乐活动,备上1000。 这样加起来,你们两个人只需要5500就能生存。 在北京,一个外卖员或者保安底薪3200,3500还有提成,算上自己再随便做点兼职,两个人挣6000不是难事。 所以问题是你想不想这样活下去,不会存在你能不能活下去。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39523.html
从中国撤店 微软怂啦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