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吕雉分庭抗礼 刘邦家事 唯一的弟弟

作者:甘棠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一共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刘邦和弟弟刘交的感情最好。

刘太公一共娶了两个妻子,其中长子刘伯、次子刘仲是第一任妻子所生,而三子刘邦和幼子刘交则是续娶所生。

四个儿子,相对于长子的早逝,次子的朴实,三子的无赖,只有幼子最上进。

是的没错,在那个年代,刘邦的行为处事被大部分人看不起,整日无所事事,身无长物,还天天吹牛。

所以,最初的刘家最有前途的就是刘交。

而刘交为了学习,专门拜师求学,本来也可以成为一届大儒,可是因为术士的妖言惑众,导致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所以学了一半,就被迫回家了。

等到秦始皇驾崩,国家也开始动乱不堪,也是刘交帮忙承担照顾寡嫂和侄子,照顾父亲的责任。

此时身为哥哥的刘邦,已经开始角逐天下了。

在刘邦在外征战的那些年,只有刘交一直支持刘邦,甚至因为文人太少,刘交亲自上阵,随着哥哥南征北战,那座显赫的大汉王朝,有刘交的毕生心血。

甚至有时候刘邦不在,都是刘交在发号施令,可见刘交的能力,不亚于刘邦,只是少儿几分气魄。

在刘邦登基后,长兄早逝,次兄学识少,刘交作为刘邦的亲兄弟,也是功劳最大的皇亲。

所以在给刘交赏赐封地的时候,刘邦灭掉韩信,将韩信的封地交给了刘交,而刘交成为大汉第一代楚王,镇守华东一带。

华东富庶,可是刘交却整日完成年少的未竟之愿,写书。在刘交心里,他一直是个文人。

在刘邦驾崩后,在吕雉当权时,刘家皇室子孙死伤无数。

吕雉独掌大权,刘家皇亲心生不满,而作为刘邦唯一在世的兄弟,所以他们联系刘交,希望刘交可以出面联合众人对付吕雉。

但是刘交也清楚吕雉一路的苦楚,也为了自己的安稳,对此一概不接茬,在自己的封地,做自己的楚王,不管外面腥风血雨。

就这么在吕雉疯狂杀戮刘家子孙的时候,只有刘交的楚王一脉丝毫未损,安稳的过日子,吕雉也不找麻烦,这对叔嫂相安无事,分庭抗礼的互不干预。

直到吕雉病逝后,刘家子孙想要抢回皇位,铲除吕氏家族,就连刘家的子孙也想插一脚,此时刘家将他们全都关进院子,每个人发本书,让她们闲来无事多读书。

等到后来刘家重掌政权,开始琢磨谁来做皇帝,这个时候很多人推举刘交。

毕竟刘交的身份在那,皇帝的亲弟弟,宗室最大的长辈,有能力,无交恶,这样的皇帝谁不喜欢?

直到使者去问刘交,此时已经年近70岁的刘交,听闻后直接拒绝,甚至说自己已经病死,让他们去找别人做皇帝。

而第二日,刘交离世。

刘交一生安分守己,守着自己的分寸,半分不曾逾越。

也正是如此,刘交的楚王一系,在汉朝不仅人才济济,而且子孙血脉流传的最多。

甚至有有记载,现在天下刘姓人,有百分之二十五都是刘交的后裔。

刘交这样的人,才是真的后福无穷。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谁给我一份汉文帝刘恒的详细资料。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3年1月—公元前157年6月),汉朝的第3位皇帝(不包括两位汉少帝),汉族,汉高祖刘邦第4子,汉惠帝刘盈弟,母薄姬。 惠帝时,被立为代王,建都晋阳。 惠帝死后,吕后曾立非正统的少帝。 吕后死,吕产、吕禄企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 刘恒在周勃、陈平支持下诛灭了诸吕势力,登上皇位,是为文帝,在位23年。 汉文帝在位期间,是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 他和他儿子汉景帝统治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治世”,被史家誉为“文景之治”。 刘恒,8岁起被立为代王。 (他曾有一位代王王后,代王后生有四个儿子。 但后来在刘恒称帝后不久,这四个儿子相继去世。 后有宠姬窦漪房窦美人。 )公元前180年吕后死,齐王刘襄兄弟兴兵伐吕,周勃、陈平见势亦响应,夷灭吕氏一族,史称“荡涤诸吕”。 功臣派畏齐王势壮,贪代王势孤,拥立24岁的刘恒即位。 刘恒登基后,窦漪房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窦漪房成为皇后。 刘恒个人躬行节俭励精图治最终开创治世“文景之治”,公元前157年6月,汉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年,享年47岁。 葬于霸陵。 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二十四孝》中,有刘恒亲尝汤药的故事。 汉文帝年表:1岁 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刘恒出生。 8岁 公元前196年(高祖十一年),初封代王。 9岁 公元前195年(高祖十二年),代王刘恒与母亲薄姬、舅舅薄昭等就((就位)封国。 约12岁 公元前192年(惠帝三年),娶代王后。 约13岁 公元前191年(惠帝四年),十月汉惠帝娶张嫣,约此时吕后赐窦漪房于代王。 约14岁 公元前190年(惠帝五年),约此时女儿刘嫖出生。 16岁 公元前188年(惠帝七年),子刘启出生。 20岁 公元前184(高后四年),约此时子刘武出生。 24岁 公元前180年(高后八年),入主汉宫,功臣集团周勃、陈平与皇族集团刘章互相妥协拥立代王刘恒即位。 以周勃为右丞相,原右丞相陈平迁左丞相,灌婴为太尉。 25岁 公元前179年(文帝元年)文帝前元元年,立长子刘启为太子,窦漪房成为皇后母仪天下。 汉文帝见贾谊。 命性情耿直、忠心不二的晁错为太子舍人,命正直无私、宅心仁厚的袁盎为中郎。 26岁 公元前178年(文帝二年)文帝前元二年,分原代国为代王封地与太原王封地,封次子刘武为代王、三子刘参为太原王、四子刘揖为梁王。 陈平病死,周勃为丞相。 27岁 公元前177年(文帝三年)文帝前元三年,(女刘嫖嫁给堂邑侯陈午为妻。 )冒顿单于攻汉,文帝派兵抵御,回军时听到刘兴居反,平定之。 汉文帝贬贾谊,叫周勃带头回封国,改立太尉灌婴为相,从而稳定政局。 (约此时汉文帝宠信慎夫人,有了弄臣邓通。 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的张释之为廷尉)。 28岁 公元前176年(文帝四年)文帝前元四年,刘武被改封为淮阳王,三子刘参改为代王统领原代国领地。 周勃被告谋反,政敌袁盎为其求情,灌婴死改命御史大夫张苍为丞相,申屠嘉为御史大夫 。 30岁 公元前174年(文帝六年)文帝前元六年,汉高祖七子刘长通匈奴谋反,发配蜀郡,后死。 同年枭雄冒顿单于死。 31岁 公元前173年(文帝七年)文帝前元七年,文帝想念贾谊,又把他从长沙召回长安。 34岁 公元前170年(文帝十年)文帝前元十年,文帝杀舅。 35岁 公元前169年(文帝十一年)文帝前元十一年,周勃去世。 贾谊的学生汉文帝爱子四子梁宣王刘揖薨 。 36岁 公元前168年(文帝十二年)文帝前元十二年,贾谊郁闷而死,刘揖无子嗣,刘武又被改封梁王。 37岁 公元前167年(文帝十三年)文帝前元十三年,缇萦救父。 38岁 公元前166年(文帝十四年)文帝前元十四年冬,老上单于谋入边为寇,汉文帝欲自将击匈奴被太后薄姬阻,这次发现严将军程不识、飞将军李广。 40岁 公元前164年(文帝十六年)文帝前元十六年,齐王刘则死,无子嗣位,文帝才分最大的齐国的六国,听取袁盎的建议分淮南国为三国。 41岁 公元前163年(文帝十七年)文帝后元元年,汉文帝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改元。 张苍因政见不同而自动引退。 (约此时袁盎被调任陇西都尉)42岁 公元前162年(文帝十八年)文帝后元二年,三子刘参薨,张苍免相位,命御史大夫申屠嘉为相。 45岁 公元前160年(文帝二十年)文帝后元四年,老上单于死。 (约此时申屠嘉玩汉文帝弄臣邓通)46岁 公元前158年(文帝二十二年)文帝后元六年冬,匈奴三万人入上郡,三万人入云中。 周亚夫军细柳。 47岁 公元前157年(文帝二十三年)文帝后元七年,汉文帝驾崩。 汉文帝轶事:初封代王薄姬是吴(今江苏)人,秦末,魏豹自立为魏王,纳薄姬为妾。 楚汉战争初期,魏王豹被韩信、曹参打败,她也成了俘虏,后被送入织室织布,而魏豹被刘邦派去守荥阳,后被刘邦手下周苛为除后患杀之。 刘邦见薄姬有些姿色,就纳入后宫。 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她生下刘恒。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带兵平定了代地陈豨的叛乱,就立8岁的刘恒为代王,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 代王即位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薄姬。 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吕后生了一个,即惠帝刘盈。 惠帝去世后,刘邦的其他几个儿子受到吕后的迫害。 吕后死时,刘邦的八个儿子只剩下了刘恒和刘长。 刘邦众子中,刘恒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 刘恒从小就做事小心,从不惹是生非,给大家有好的印象。 刘邦的旧臣陈平和周勃在吕后死后,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然后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代替当时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他们觉得刘弘不是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 最后,他们相中了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 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刘恒赴长安继承皇位。 刘恒见到使者,开始并不是很高兴,相反,这使他起了疑心,他的属臣们也意见不同,有的认为是一个阴谋,有的则分析说不会有假。 刘恒决定用占卜来决定吉凶。 结果达到一个“大横”的占卜结果,这个结果的意思是:大横所裂的纹路很是正当,我不久要即位天王,将父亲的伟业光大发扬,就像启延续禹的那样。 占卜的人向他解释天王即是做天子,比现在一般的王要高一级。 为了以防万一,刘恒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一步步小心从事,深怕又中了计,丧命黄泉路。 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长安探听虚实,二是离长安城五十里的时候,又派属下宋昌先进城探路。 最后,小心的刘恒终于在陈平等众大臣的拥戴下平安地继承了皇位,住进了未央宫。 软硬兼施,巩固权势因为得到皇位不易,文帝即位后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负责守卫皇宫、京城,从根本上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然后,对于拥立他做皇帝的功臣们一一赏赐、封官晋爵,对于被吕后贬斥的刘姓王也恢复了称号和封地,同时,对于跟随父亲刘邦开国的功臣们也分别赏赐、分封。 这些措施使文帝的帝位得到巩固。 除了用拉拢的手段巩固权势外,打击重臣也是一项很有效的措施。 这方面主要是对大功臣周勃的处理。 周勃因为拥立文帝有功,所以每次上朝结束后,出来时总是很骄横的样子,似乎也不把文帝放在眼里。 而文帝对他更加有礼,经常目送他离去。 有大臣劝说文帝,不该对周勃这样重礼,有失君主的身份。 从此,文帝的神色变得越来越严肃,而周勃则越来越敬畏。 周勃的属下及时提醒他:小心功高盖主,引火烧身。 周勃如醍醐灌顶,猛然醒悟了。 于是辞去了右丞相(汉时以右为上,陈平当时是左丞相,相当于副职)的职务,文帝很快也答应了。 一年后,因为陈平谢世,文帝又任命他做丞相,但仅十个月后,文帝又以列侯归封国为借口免除了他的相职。 当时,很多的列侯都住在长安,这给京城的粮食供应增加了负担,所以,文帝就下诏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国去生活,即使朝廷恩准留在京城,也要将自己的儿子派到封国去。 但很多人找各种各样的借口留在京城,这使文帝很生气,便让丞相周勃带头做表率,免了他的丞相职务。 在后来有人举报周勃在家常身披盔甲,有谋反之心时,文帝马上把他抓捕。 周勃赶忙通过文帝的舅舅薄昭向文帝说明实情:被罢免丞相职务后害怕被抓,所以家中有些防备,但却没有反叛之心。 文帝在重新调查后,没有发现周勃谋反的事实,便释放了他。 这和封建时代很多皇帝相比,文帝做得确实很宽容。 寻找失散的亲人窦漪房一直有个愿望,想找到失散多年的兄弟,亦以对已故双亲尽些孝道。 虽已贵为皇后,但依然不敢提出要求,因为薄太后正忙于尊礼薄氏祖先。 她不敢和老太太攀比。 但偶然事情发生了。 在她被册封的那一天,她好心的向刘恒提议,宴请天下所有鳏寡孤独之人,并赐给生活穷困之人布匹、米面、肉食,对于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九岁以下的孤儿,分别赐给每人一石米、二十斤肉、五斗酒、两匹帛、三斤棉絮。 以善闻名的刘恒对皇后的建议大加赞赏,并很快实施。 于是,天下老百姓都对窦漪房皇后的善心口口相传,窦漪房的家世也逐渐流传开来。 一个叫窦少君的年轻人听到了窦漪房的家世。 他就是窦漪房的亲弟弟。 当年姐弟分别的时候,窦少君才五六岁,现在已经成人。 姐姐离开没多久,厄运就降临窦少君身上,由于哥哥在外面劳作,家里没有人看管,窦少君被拐走了。 他先后被拐卖多次,最后在河南阳宜一户财主家当了奴仆。 白天辛勤劳作,晚上就和工人睡在悬崖下边的窝棚里。 一天,主人派窦少君到山上烧炭。 不料,这天夜里,风雨大作,山崖暴发泥石流,一百名工人大都丧生,由于窦少君睡在窝棚边可轻易逃跑,才逃过这一劫。 死者的家属跑到主人家哭闹不休,主人不得已只好逃到长安,窦少君也跟着主人逃到了长安。 逃到长安的窦少君算了个卦,抽到一上上签。 算卦的老头说他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大富大贵。 ,没走多远,听到了皇后窦漪房的故事。 窦漪房?他怔了一下。 当年被送进宫的那个姐姐不也叫窦漪房吗?联系刚才算卦老头说的话,他有点将信将疑。 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好,他豁出去了,向皇帝上书,说自己是皇后失散多年的亲弟弟窦少君。 刘恒看了这封信,问窦漪房怎么回事。 窦漪房只好把自己的身世一五一十地向刘恒说了。 刘恒听了,捶胸顿足,说自己有愧于皇后,只顾自己的亲人,却把妻子的亲人忘记了。 于是,他和窦漪房一起召见了窦少君。 经过询问,窦漪房弟弟的身分得到了确证。 姐弟相认,悲喜交集,让在场人都十分感动。 文帝要赏赐窦少君大量的财产和田地。 窦漪房深知刘恒勤俭节约的品行,只让弟弟接受了能够够养活他的部分财产和田地。 她拿出自己的金银首饰给予弟弟作以弥补。 有这样一位贤明的皇后,刘恒非常满意。 不久窦漪房的哥哥也找到了,三兄妹终于团聚。 刘恒照例又要赏赐窦漪房的哥哥,又被窦漪房阻止。 如此谨慎,不给大臣们一点把柄的窦漪房仍然遇到了麻烦。 她是皇后,皇后没有家事,皇后的事关系国家大事。 杯弓蛇影的大臣们见窦漪房突然冒出来两个年轻力壮的兄弟,产生了顾忌,担心窦漪房会成为第二个吕雉。 。 一次早朝,绛侯、灌将军等一干大臣联合向文帝进谏,以防窦漪房会成为第二个吕雉。 当天晚上,文帝把大臣的话向皇后说了,面露为难之色。 善解人意的窦漪房十分体谅文帝的忧虑,她说大臣们的进谏是对的,哥哥弟弟没有读多少书,需要教导。 她表示,无论文帝做出怎样的决定,都支持。 宠信邓通邓通是深受刘恒宠信和喜爱的佞臣。 一天,文帝叫一个看相的术士给邓通看相,相士直言不讳地对文帝说:“邓大夫以后会因贫困而饿死。 ”文帝听后大不高兴,愤愤地对邓通说:“朕要想让你富,有何难哉?”说完即下了一道诏书,把蜀郡严道县的铜山赐给邓通,并允许他铸钱。 邓通从此富可敌国。 邓通既蒙文帝宠爱,感激涕零,更加想要有所报答才行了。 一天,文帝的毒疮突然发作,红肿流脓,溃烂不堪。 文帝痛得钻心,整天伏卧床上,哀号不已。 一帮御医药开了不少,文帝吃了却不见疼痛减轻,后来竟痛得晕了过去。 邓通见此,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勇气,一下子扑到文帝身上,也不管那脓血有多污秽腥臭,就张开嘴巴,对着文帝背部的烂疮吸。 说来也奇怪,邓通才吸了几口,文帝的疼通便减了几分,竟悠悠地醒了过来。 邓通又吸了几口,然后伸出舌头,往疮口里舔。 文帝顿觉得疼痛消除,扭过头一看,见是邓通,大受感动,心想关键时刻又是邓通对自己最忠心,总算不负对他的一番提拔和宠爱。 以后几天里,邓通又给他吸了几次,文帝的疮慢慢好了起来。 一天文帝问邓通:“你说天下谁最爱我?”邓通说;“那自然是太子。 ”这时正好太子进来问安,文帝便叫太子来给他吮疮。 太子无奈,跪在榻前,对着文帝溃烂的背,勉强把嘴巴凑上去,还没碰到疮口,竟一个恶心,呕吐起来。 文帝见了大不高兴,太子只好怏怏退出。 后来太子听说邓通曾为文帝吮疮,大为愧恨,从此记恨在心。 几年后文帝死,太子即位,这就是景帝。 景帝一即位,首先便把邓通革职,追夺铜山,并没收他的所有家产。 可怜富逾王侯的邓通,一旦竟与乞丐一样,身无分文,最后竟应了那个相士的话,饿死街头。 文帝理政:文帝刘恒入京,仅带宋昌、张武等六人。 汉文帝下定决心要尽快整合皇权体制,以恢复和加强国家政权的运转能力。 巩固皇权军权是最大的权,文帝深谙此道,所以在他进入未央宫的当天夜里,就命令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二军;命张武为郎中令,巡察保卫宫中。 有司衙门分别诛杀少后帝及其三个弟弟于他们自己的府第里。 皇帝回到前殿,连夜颁布诏令,大赦天下。 文帝知道自己在汉廷并无雄厚的政治基础,有的宗室认为他是“摘桃派”,仅仅是依靠一批老臣的拥戴而登上皇位的,他所面临的是不断壮大和日益骄横的诸侯王势力,所以他首要的任务是采取恩威并施的两手策略来巩固皇权。 封赏功臣、宗室汉文帝即位之后,首先封赐诛诸吕有功之臣。 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十月,封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灌婴为太尉,组成新的汉廷中央。 随刘恒入朝的官员,有的官至列卿。 除了保留旧有的诸侯王之外,汉文帝又立了一批新的诸侯王。 同年十二月,立原赵幽王刘友之子刘遂为赵王;徙封原琅邪王刘泽为燕王。 后来,又立刘遂之弟刘强为河间王;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立皇子刘武为代王,又徙封为淮阳王,后徙封为梁王;封刘参为太原王;刘揖为梁王。 同年正月,即刘恒即位三个月后,根据群臣的建议,文帝立长子刘启为太子。 这样,自汉高祖以来,预立太子就成为汉家的定制。 三月,立窦氏为皇后。 镇压诸侯王叛乱由于汉王朝大力推行无为政治,对诸侯王势力的恶性发展,起了催化作用。 诸侯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必然使刘氏宗室内部在皇权和王权的分割问题上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个矛盾从文帝即位后就开始激化了。 文帝三年(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叛乱,首开王国武装反抗汉廷之先例。 文帝派兵镇压,叛军顷刻瓦解,刘兴居被俘后自杀。 只过了三年,淮南王刘长又举起了叛旗。 但尚未行动,即被朝廷发觉。 文帝派人传讯刘长入京,罢去他的封号,将他发配蜀郡。 途中,刘长绝食而死。 贾谊献策 两起叛乱虽被平息了,但汉初诸侯王势力的恶性发展,实际上已成为对抗中央朝廷的分裂势力。 朝廷中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到了非从根本上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贾谊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时年28岁的贾谊上《陈政事疏》(即《治安策》),提出两点:第一,亲疏不是主要问题,即同姓诸侯王不比异姓王可靠。 第二,是强者先反叛,弱者后反叛,在这样的封国条件下,最后都是要威胁中央集权政权的。 贾谊提出解决的办法就是“众建诸侯王而少其力”,即分割诸侯王国的势力,从而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文帝十分欣赏贾谊的《治安策》,然而,当时他正用心于稳定政局,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形势不允许他与诸侯王公开对抗。 直到文帝十六年(前164年),齐王刘则死,无子嗣位,文帝才分最大的齐国的六国。 又封刘长的三子刘安、刘勃、刘赐等为王,将淮南国一分为三。 贾谊关于众建诸侯的建议,至此才得以实施,但皇权和王权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分权和集权的问题依然存在。 由于文帝对同姓诸侯王基本上采取姑息政策,所以导致了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 开创治世: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文帝即位之时,不仅国家财力严重不足,人民生活还相当困顿。 造成这种贫困的状况,是由于“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农民遭受残酷剥削,淫侈之风日益严重,以及社会背本趋末的结果。 这表明汉初一度缓和的社会矛盾,到文景时期又逐渐趋于表面化。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矛盾?怎样才能求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安民为本年轻的贾谊作《过秦论》为文帝提出治国的根本方针为“牧民之道,务在安之”。 这股要求安民的社会思潮,是惠帝以来朝野共同的要求,也是巩固西汉统治的需要。 在“安民”方针指导下,归纳起来,文帝采取的措施有:减省租赋为了吸引农民归农力本,文帝以减轻田租税率的办法,改变背本趋末的社会风气,用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即纳1∕30的土地税,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 自此以后,三十税一成为汉代定制。 此外,算赋也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 减轻徭役文帝“偃武兴文”,“丁男三年而一事”,即成年男子的徭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 这样的减免,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令列侯归国文帝即位之初,列侯多居长安,远离所属食邑,造成“吏卒给输费苦”,给人民增加了一项新的转输负担。 文帝二年(前178年),即诏令列侯回归封邑,做官吏的及有诏令特许的,要将太子送归封邑,其他任何人不许留居长安,以减轻人民的负担。 弛山泽之禁文帝后六年(前158年),文帝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所有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 弛禁的结果,“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废除过关用传制度汉代在军事重镇或边地要塞,都设关卡以控制人口流动,检查行旅往来。 出入关隘时,要持有“传”,即通过关卡的符信(凭证),方可放行。 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三月,文帝取消出入关的“传”,从而有利用于商品的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入粟拜爵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号称“智囊”的太子家令晁错向文帝建议:“募天下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采取公开招标价卖爵的办法来充实边防军粮。 晁错又建议,入粟拜爵办法实行后,边境积粟足以支5年,可令入粟者输于郡县,是郡县也积粟;边境和郡县都已充实,就可以免除天下田租。 入粟拜爵办法的实行,使农民的处境暂时有所改善。 躬修节俭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文帝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文帝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第一个治世由于文帝采取了上述的方针和措施,就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统治秩序也日臻巩固。 西汉初年,大侯封国不过万家,小的五六百户;到了文帝和景帝时期,流民还归田园,户口迅速繁息。 列侯封国大者至三四万户,小的也户口倍增,而且比过去富实多了。 中国古代社会开始进入治世。 源于文帝时期的文景之治之所以成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原因是多方面的:1、统治者认识的改变:汉初统治者从秦亡的教训中,第一次看到了“民”的力量,认识到这个力量虽在平时不显现,然而绝不能忽视它。 如果过分侵犯了“民”维持生存的起码权利,“民”就不是原来的被动状态,而要以暴力的行动显示出它不仅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强大力量。 所以统治者就要对“民”让步,就要顺“民”心。 统治者大力推行黄老政治:汉初统治者,尤其是文帝和景帝,坚持“清静无为”“躬修节俭”,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结果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解决了秦过分剥削农民、破坏合理的权利和界限的根本问题,这样,就造成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3、文帝个人的励精图治:刘恒即位不久,就废止了诽谤妖言之罪,使臣下能大胆提出不同的意见。 秦代以来有所谓“秘祝”之官,凡有灾异就移过于臣下。 文帝十三年(前167年)下诏废除并且声明:“百官的错误和罪过,皇帝要负责。 ”次年,他又禁止祠官为他祝福,文帝谦让宽容,以礼相待,便自然形成一种比较清明的政治空气,正因为如此,汉文帝的政绩不但得到了后人的赞誉,也得到了西汉末年赤眉军的尊崇,他们攻占长安后,西汉皇陵均被破坏,唯有汉文帝的霸陵得到了保护。 司法秦汉时期的黄老学一个主要特征是“守法而无为”,所谓“无为”,不是毫无作为,不是漫无边际的放任,而是不超越既定的法律规定。 “法”是“无为”的界限,而无为的“道”又是“法”的根源。 所以,要求“法立而弗敢废”,就是指立法之后不轻易变更,要“循守成法”。 汉初统治者坚持黄老之学“赏罚信”的思想,主张严格执法,即使皇帝也只有“执道生法”的权力,而不得犯法。 汉文帝是一位不以个人意志破坏法律规定而“循守成法”的皇帝。 一次,文帝出行中路过渭桥,有人从桥下走出,使文帝乘车的马受惊而跑。 廷尉张释之判处此人“罪金”(罚四两金)。 文帝要求处死。 张释之向文帝说:“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共同制定的,如果我们轻易地改变法律,就会使人们对法律失去信任,不知怎样做才对。 ”文帝终究表示廷尉做得对。 黄老思想虽然吸收了法家的“执法”“守法”思想,但基于“安民”“惠民”的立场,对法家的“重刑轻罪”主张并不首肯。 黄老思想不仅要求“君正”,而且要求“法正”。 在这种思想作用下,汉初统治者坚持除秦苛法。 文帝元年(前179年)十二月,除“收孥连坐法”。 明令宣布:“现在,废除一人犯罪,家人收为奴婢及各种株连的法律。 ”这是对旧传统的否定,对成法的改革。 文帝最重要的改革是废除肉刑,改革刑制。 改革的起因是缇萦救父。 文帝十三年(前167年),齐太仓令淳于公犯了罪,应当受刑。 汉代的肉刑主要由黥刑(脸上刺字)、劓刑(割去鼻子)和斩左右趾(砍去左足或右足)。 淳于公因为做过官,所以要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公幼女缇萦非常悲痛,便随父到长安,上书文帝,说:“臣妾愿意入官府为奴婢,来抵赎父罪。 ”文帝怜悯她的一片孝心,下令赦免了淳于公的肉刑,令其携女归家,并且下诏废除肉刑,改革刑制。 对汉文帝废除肉刑,后世有许多评说,大多是认为出于“悲怜”缇萦,体现了文帝的“德政”。 这一刑制的改革,在中国法制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它是中国古代刑制由野蛮阶段进入较为文明阶段的标志。 这一改革,为刑制向新“五刑”(笞、杖、徙、流、死)的过渡奠定了基础。 边疆政策汉文帝即位后,不仅内政复杂棘手,边事也十分严峻,在国力不强的情况下,面对“胡强南劲”的形势,汉文帝采取了正确的策略,赢得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匈奴自白登之围来,汉廷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虽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并不能根本解除匈奴贵族的威胁,双方一直处于战和不定的状态。 文帝在位期间,为了谋求安定的和平环境,对匈奴一直采取克制忍让的态度,继续执行和亲政策,避免大动干戈。 然而,匈奴虽然受益于和亲政策,但是却不信守和亲的盟约。 汉廷急需行之有效的御边之策。 时任太子家令的晁错上书汉文帝,分析汉朝与匈奴双方在军事上各自的长短,建议实行“募民实边”的策略。 其主要内容为:在边地建立城邑,招募内地人民迁徙边地,一面种田,一面备“胡”;迁往边地的老百姓,按什伍编制组织起来,平时进行训练,有事则可应敌,凡能抵抗匈奴人的侵扰,夺回被匈奴人掠夺的财富,则由官府照价赏赐一半。 文帝在不同程度上采纳了这个策略。 此外,文帝还在边地建立马苑36所,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用官奴婢3万人,养马30万匹。 在民间,同样奖励老百姓养马,以满足边防对马匹的需求。 这些措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改变了单一轮换屯戍的制度,既有利于对边郡的开发,又大大加强了抗击匈奴的防御力量;有利于休养和生息,使内地的社会经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为后来汉武帝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打下了基础。 南越在战国秦汉时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及岭南一带,被统称为“百越”。 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越人,因地处“楚之南”,被称为“南越”。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统一岭南,在这里设置了桂林、南海、和象三个郡。 秦末农民战争起义爆发后,行南海尉事的赵佗自立为王。 汉高祖时,赵佗接受“南越王”封号,从此“称臣奉汉约”,成为西汉王朝下的一个属国—南越国。 吕后统治时期,对南越实行经济封锁政策,赵佗即以兵戎相见,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文帝即位后,改变扼杀政策,采取安抚政策,向南越提供发展生产所需的铁器、农具、马牛羊等。 并派人修葺赵佗在真定(今河北正定)的祖坟,置守邑,岁时祭祀。 又撤掉进攻南越的军官,拜赵佗的兄弟做官。 然后,遣陆贾再次出使南越。 在文帝诚意的感召下,赵佗谢罪称臣,再次赢得了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汉文帝对周边少数民族不轻易用兵,尽力维持相安友好关系,以礼相待,兄弟相称,这对于加强中原人民与周边少数民族人民之间的团结,促进了汉朝时期各个民族之间的融合,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未完,待续) 对不起,受字数限制,内容未完,你再追问一下,我可以补充。

大汉风系列电影一共有几集

截止2020年大汉风系列电影一共有21集。详细资料如下:

1、《大汉风之群雄并起》

由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出品,卫翰韬、邢树民执导,胡军、肖荣生等主演的一部古装数字电影。 讲述了秦朝末年项羽、刘邦等不满暴秦苛政而揭竿起义的故事。

2、《大汉风之破釜沉舟》

由卫翰韬执导,胡军、肖荣生、杨恭如、吴倩莲、吴越等主演,讲述公元前210年,秦二世胡亥被宦官赵高以亡国的罪名逼上了服毒自杀的绝境。 胡亥自杀后,赵高将其草草下葬后立子婴为帝的影片。

3、《大汉风之鸿门宴》

由黄伟明导演,胡军、吴倩莲、蔡元祥等主演的历史剧。 主要讲述了秦朝末年项羽在鸿门设宴与刘邦斗智,最终刘邦全身而退的历史故事。

4、《大汉风之火烧阿房宫》

由黄伟明执导,胡军、沈傲君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项羽而项羽得知刘邦先入咸阳,转向咸阳进发,但为了不被二十万秦军所累,在新安城外坑秦兵二十万,项羽大军攻破函谷关,直抵咸阳,火烧阿房宫。

5、《大汉风之胯下之辱》

由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出品,卫翰韬、林林执导,胡军、吴越等主演的一部古装数字电影。 讲述了韩信在淮阴所受胯下之辱,后投奔项羽,不得重用,后投奔刘邦的故事。

6、《大汉风之指鹿为马》

由卫翰韬执导,胡军主演,讲述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批准了大臣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规模浩大的焚书坑儒,旨在统一思想,维护中央集权。 但过于残酷的手段,引起多方非议,秦王朝内部也开始出现权力倾轧,分崩离析的迹象。

7、《大汉风之入关之约》

由卫翰韬、邢书民执导,胡军、吴倩莲等主演。 讲述了刘邦以区区十万之众,坐上了金銮殿,开创了汉室皇权的根基,给项羽留下的,只有对“入关之约”耿耿如怀和因过度自负带来的无尽追悔。

8、《大汉风之谋士范增》

由黄伟明导演,辛明,胡军,吴倩莲等主演,讲述秦朝末年,伴随着风起云涌的反秦斗争,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激烈的交锋和激荡。 为统一言论、维护中央集权,暴政的秦始皇极端残酷地推行“焚书坑儒”政策。 就在一批批饱学之士被暴秦坑杀时,古稀之年、饱读诗书、极具智能的居士范增,自毁茅草庐舍。

9、《大汉风之女中丈夫》

由卫翰韬执导的剧情片,吴倩莲,肖荣生参加演出。 讲述了 战国末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 单父人吕公为躲避战乱和乡中恶霸的欺负,带着家小和两个青春貌美的女儿吕雉和吕须逃到沛县,投靠在沛县当县令的外甥。

10、《大汉风之英雄美人》

由卫翰韬执导的战争、历史电影,胡军、肖荣生等参加演出。 讲述刘邦和项羽从联手抗秦到分庭抗礼直至最后刘邦战胜项羽建立大汉王朝的故事。

11、《大汉风之孺子可教》

由卫翰韬执导,吴越、胡军、吴倩莲、王刚主演,讲述战国时期,刚刚建立起来的儒家礼仪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遭到残酷的打击。

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政权,秦始皇灭绝人道地推行“焚书坑儒”政策,致使成千上万的饱学之士惨遭屠杀。 韩国灭亡后,韩国贵族后裔张良的父亲就惨死在秦始皇的暴政之下。

12、《大汉风之暗渡陈仓》

由黄伟明执导,吴越、沈保平、肖荣生、阳光主演,将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化中被后世广为传颂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再现于荧屏。

13、《大汉风之楚营为虏》

由黄伟明执导,杨恭如、肖荣生、吴倩莲等出演,该片以楚汉战争为题材,讲述了刘邦、项羽、和吕雉之间发生的战争史例。

14、《大汉风之荥阳对峙》

由卫翰韬导演、吴倩莲、胡军、吴越等主演,讲述刘邦自得韩信为大将后,几场大战,既出汉中,又定三秦,刘邦立时雄心大起,决定亲自征兵,出战彭城,和项羽一决高下。

15、 《大汉风之楚河汉界》

由卫翰韬、黄伟明执导,肖荣生、胡军、吴倩莲主演,讲述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围绕军事重镇荥阳和彭城的争夺已经形成拉锯战而进入白热化阶段。

16、《大汉风之四面楚歌》

由卫翰韬执导的战争片,肖荣生、胡军、吴越、杨恭如等参加演出。 该片讲述了西楚霸王项羽被韩信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计谋击败并自刎在乌江边的故事。

17、《大汉风之霸王别姬》

由胡军,杨恭如,吴倩莲,辛明主演的古代剧情电影。 故事讲述的是,公元前206年,暴秦政权在刘邦、项羽反秦义军的打击下分崩离析,最终楚汉争霸,项羽惨别虞姬的故事。

18、《大汉风之大风起兮》

由黄伟明执导,肖荣生、吴倩莲等主演。 讲述公元前202年,旷日持久的楚汉相争以西楚霸王项羽的乌江自刎宣告结束。

19、《大汉风之吕后篡汉》

由黄伟明执导,胡军、肖荣生、吴倩莲、杨恭如、王刚、李立群主演,讲述秦朝末年到楚汉之争的历史风云。

20、《大汉风之韩信点兵》

由翰涛执导历史片,吴樾、胡军、肖荣生、杨恭如、吴倩莲等参加演出,该片讲述了楚汉相争时期,韩信幸得萧何之助,终被刘邦封为大将,刘邦在韩信等人的协助下,打胜了项羽的楚军,成为天子,建立大汉,韩信最后却被冤死在长乐宫中的故事。

21、《大汉风之运筹帷幄》

由林潮翔、卫翰韬执导的剧情片,由王刚、胡军等主演。 讲述了刘邦一统天下,奠定汉室大业的故事。

刘肥去世后,其子为何公然反吕?

刘肥是汉高祖刘邦的长子,在刘邦和吕雉结婚前便已诞生。 对于这个在沛县陪自己一起生活的儿子,高祖对他的喜爱溢于言表,为了满足他的物质需求,将富饶的齐地赐给他做封地。

刘肥为人本分,不愿意过多参与政治斗争,终其后半生都待在齐地养老,最终得以善终,并且在去世前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刘襄。 刘襄继位后,本来也可以像父亲一样经营齐地,可是他却时运不济,赶上了诸吕之乱,在利益不断受到侵犯的前提下,这位高祖长孙最终起兵反吕,为灭诸吕兴刘氏立下了重要功劳。

高祖在世时,便将刘肥安排的明明白白,封他做了齐悼惠王:

高祖去世后,吕后曾经动了杀害刘肥的心思 ,不过最终在惠帝的斡旋下,刘肥得以顺利回归齐地。

齐地被称为东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再加上其有泰山济水的庇护、人口密集、 社会 财富多,十分适合割据,可是刘肥归齐后,并没有因为怨恨吕后而起兵作乱。

刘肥不肯作乱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刘肥不是笨人,入齐后只知道声色犬马、纵情酒色,相反他将齐地经营的非常好,再加上刘邦长子的头衔为他加了不少印象分,齐人对他有强烈的归属感,只要他不出齐地入长安,那么吕后就奈何不了他。

其次,刘肥多少还顾念着宗族之情,这点从他和刘盈的感情就可见一斑。 刘肥是地位低下的寡妇所生不假,但是刘邦和吕雉结婚后,即使曹氏不方便抛头露面,刘肥是可以在刘邦家出入的,吕后作为大户人家的小姐,对他的照顾和关心自然是有的,刘盈和鲁元公主也认可这个大哥,因此多年的亲情也使得刘肥放弃了向吕后报仇的想法。

刘肥在安定后,也主动割让了城阳郡给鲁元公主做汤沐邑,顾名思义,此地就是供鲁元公主享乐为主, 她在这里并没有实际的控制权。 然而此举还是甚得吕后满意,因此刘肥才能一生和吕后相安无事。

不过割让城阳郡一事,还是为刘肥这一脉埋下了一个不小的隐患。

刘肥去世后,其子刘襄顺理成章地继任齐王,和父亲一样,刘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显露锋芒,像一个普通的纨绔子弟一样生活在父辈的基业里:

按理说刘襄和吕后基本不可能产生什么纠葛,然而就像上文所说,割让城阳郡一事,为刘肥一脉埋下了隐患, 那就是吕后觉得这一脉是个软柿子,可以随意拿捏。

因此在分封诸吕时,吕后将济南郡从齐地割出来,改为吕国分封给了吕台(吕后外甥),不久以后又如法炮制,将琅琊郡分割出来,改为琅琊国分封给了刘泽(吕氏女婿、吕后伯哥)。

其实在这段时期内,不少刘氏子弟的封地都被割给了吕氏,毕竟利益的蛋糕就这么大,有新人参与划分,必然有老人要退出划分。

然而像刘肥一脉这样,先后三次割地者绝无仅有,毕竟就是薅羊毛也不能逮住一只往死薅啊。

当年齐国推行五都制,划分了五大区,这种高效的行政划分机制是建立在齐王室绝对统治力的基础上的,然而现在五大区五去其三,尤其是齐国最核心的区域济南郡也被割走了,使得刘襄的核心利益受到了极大损害。

除了五大战区之一,济南郡更是是齐地的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如果此地脱离刘襄的管辖,那么他的政令传递必然受阻,极大影响了自己的统治。

如果单纯割地,还有回旋的余地,刘襄完全有可能通过像父亲对待鲁元公主那样,表面上响应吕后,背地里进行抵抗。

可是吕后不傻, 她明确提出济南郡和琅琊郡要改成吕国和琅琊国,而吕台和刘泽也要被封为吕王和琅玡王,这种事情是刘襄绝对无法接受的。

如果吕后依靠着强大的话语权,将这两地分封,那么在既定事实已成后,刘襄将不得不面对着一个可怕的局面,那就是在齐鲁大地有限的空间内,将有三个诸侯王分庭抗礼,其中吕台明确是属于吕氏的中坚力量,而刘泽的立场暂时未可知。

三王并立很有可能将齐国退回过去诸侯争霸的局面,谁的拳头硬,谁就能成为齐地真正的王。

本来刘肥刘襄一脉,是高祖分封的名正言顺的齐王世家,然而在高祖下葬没几年,他们的利益就被吕后生生夺走,这件事情无论是从法理上还是道义上,都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诸侯的利益核心是土地和爵位,刘肥刘襄一脉的利益是和齐地捆绑在一起、无法分割的,结果因为父亲的主动示好,使得吕后屡次三番的掠夺自己,这让刘襄既愤怒又恐惧,他担心如果继续隐忍下去,吕后会变本加厉的割走自己的土地(齐国是商业化最发达的地区, 社会 富裕程度高),最终他忍无可忍,赶在吕氏的触角进入齐地之前,尽起五都之兵,毅然决然反吕。

诸吕之乱时,吕后早早意识到了兵权的重要性,想方设法地将各部兵马的指挥权收归到自己手中。 当时,长安的中央禁卫军、巴蜀的后备军、赵地的边防军、吕泽割据时的本部军都牢牢掌握在吕氏手中。

然而这些兵马,在面对刘襄带领的齐国军队,并没有显示出足够强大的优势,这也侧面反映了齐国的强大,为了抵抗刘肥, 吕后不得不求助汉军宿老周勃,将部分兵权交给周勃,以此来争夺军方剩余势力的支持,这也反映出了吕后的无奈之举。

吕后自然想不到,得到兵权的周勃会和刘襄议和,并且合兵一处合力攻吕,在刘襄的加成下,诸吕剩余的军力完全无法和周刘联军相提并论,最终被全部消灭, 从中不难看出,刘襄带领的齐军,是平定诸吕之战的真正胜负手。

参考文献:

【1】《史记·三十世家·齐太公世家》

【2】《史记·三十世家·齐悼惠王世家》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40978.html
被当众处私刑疯狂鞭打 印度一对男女偷情
大S再次被吐槽 汪小菲女儿衣着引热议 网友直言孩子心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