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加前驻华大使、汤加—中国友协秘书长西亚梅利耶·拉图8月6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70周年,近期闭幕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彰显了这五项原则的精髓。
中国和平崛起符合世界利益
文章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成就。毫无疑问,中国将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从不咄咄逼人,其和平崛起将为全世界带来更大利益。
中国在同南太平洋岛国的往来中奉行和平外交政策。而这项外交政策正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之上,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与一些南太平洋岛国建交。过去几十年来,中国为太平洋岛国提供大量无私援助。2004年4月,中国成为南太旅游组织接纳的第一个区域外大国。
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太平洋岛国的政治制度和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太平洋岛国内政,助力太平洋岛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政治稳定,促进太平洋岛国社会经济发展。
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世界创造巨大机遇
文章进一步表示,中国历来崇尚和平。中国人民曾因战争和贫困而饱受磨难,因此更加珍惜和平,并全力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近期闭幕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彰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
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对外工作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深化外事工作机制改革,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文章最后强调,二十届三中全会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将为包括太平洋岛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创造巨大机遇。各国应当抓住机遇,开展互利合作,与中国共同迈向繁荣。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周凤梅)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践:1、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作用:为恢复 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 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 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 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实践:1、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 (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影响: 中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背景: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实践:1、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2、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上海APEC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通过了《上海共识》。 影响: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 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 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影响: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理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其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 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认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 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的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中国从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认为,新秩序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应该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4、中国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重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互利合作。 对彼此之间的分歧,应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坚持进行对话,不搞对抗,妥善加以解决。 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中国同绝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蓬勃发展。 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又面临着维护国家独立、实现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合作基础深厚,前景广阔。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截至2002年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万多家,合同外资金额828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80亿美元。 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6208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年多来,在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和履行各项承诺方面所作的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为促进世界的繁荣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世界经济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安全是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挑战。 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中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积极参与政治解决地区热点问题。 中国派出了维和人员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中国支持联合国的改革,支持联合国等多边机构在国际事务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为国际反恐合作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积极致力于推进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事业。 迄今为止,中国已加入了所有国际军控与防扩散条约。 在防扩散方面,中国一贯严格履行所承担的国际义务,积极致力于中国防扩散机制的法制化建设,已建立起一个相当完备的防扩散出口控制体系。 中国政府一向重视人权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中国已加入了包括《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在内的18项人权公约,并已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合作,共同对付人类发展面临的环境恶化、资源匮乏、贫困失业、人口膨胀、疾病流行、毒品泛滥、国际犯罪活动猖獗等全球性问题
求大神解答,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