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讯 (哈麦/文 玄反影/图 科明/视频)8月7日,电影《负负得正》亮相搜狐视频影展专场超前展映,导演温仕培,主演朱一龙、邱天、朱珠出席映后见面会和观众交流。
《负负得正》讲的是一个漫画家想象中的爱情故事。朱一龙说,因为角色的关系,电影类型的关系,这可能是他最忐忑的一次,希望能引起一点点的共鸣。
被问为电影做了哪些准备,朱一龙说,主要的准备是打开自己,决定要出逃,过不一样的生活,就要打开自己,把导演想要的不一样的画面展现出来。
导演温仕培透露,请朱一龙来演这个角色,是因为看到《人生大事》《消失的她》觉得他有非常强的角色塑造能力,想看看他怎么塑造这个角色,幸运的是朱一龙喜欢这个剧本。在开拍前两三个月,朱一龙就主动把头发染了,他想像角色一样,改变自己。
朱一龙说,拍这部电影也符合他那时候的精神状态,就是觉得不要让自己无聊,不要让自己麻木,工作、生活经常一成不变,感觉什么都改变不了,但有时候也要主动跳脱出来一下,跳脱自己所谓的规则,所谓的设定,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除了是主演,朱一龙还是这部电影的联合监制,他觉得大家可以不用太在意这个身份,做监制,他自己是想离电影更近一点,看看电影是什么样子的,想窥探它的全貌。
搜狐视频影展举办到了第179期,参与的观众包括影迷、影评人、业内人士,以及超级粉丝团、影视口碑榜、影视卢导、文娱先声、酷漫404、娱乐独角兽、萌神木木、明星权力榜、有剧少年、娱会火等搜狐号自媒体。影迷想获得观影机会,提前看到更多好片,可以关注@搜狐电影@搜狐娱乐@搜狐视频影展官方微博,之后有新片的超前点映讯息会第一时间在微博更新。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
除了读书让我们成长,观影也是一种成长方式,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观看完的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作文水平。 你正准备写一篇观后感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篇一】
“种星星的人”是这部电影赋予殡葬行业的特殊称号。 “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 我也曾坐拥于山野之中,抬头遥望每一颗星。 科学灌输多了,也就失了感性。 总在想象宇宙恒星的存亡,却没有想过每一颗星都可能是某个人心里最挂记的人。
在仲夏夜的延江路,小文和三哥会不会常常遥望星河,思念自己的外婆和父亲呢?
在我心里,小文就是一个小哪吒,跳脱、调皮,却又把该放在心里的人放在心上。 从小和外婆一起成长,却在一天早上醒来外婆匆匆地离去。 小文,不要伤心,你睡着了,外婆会变成星星掉落进你的梦里的;小文,不要难过,难过就坐在“上天堂”外面的石凳上,看看天上的星星,听一听外婆的声音,外婆就在你身边。
失去了外婆,小文也收获了一个暖心的爸爸,不是嘛?
短短的两个小时涵盖了三哥蜕变的一年。 从原来的自私、对生活无方向的三哥变成了一个爱女儿的好爸爸;从原来对殡葬行业有异议到现在子承父业,变成了一名合格的“种星者”。 三哥也许不懂父亲为何就把他往死人堆里推。 其实就像歌词里写的一样——“只要你真的相信,你就是最幸福的人;只要你真的相信,你就是种星星的人”。 相信这个行业,相信自己,相信天上每一颗星星,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
我最感动的是老莫变成烟花消逝于长江之上吧。 没有满堂的哭声、没有满堂的白布,只是把自己的骨灰装在一个最平常不过的罐子里。 留下一封家书,让儿子选择一种最特别、最体面的离开方式。 三哥理解您了,不知道您在天上有没有看到呢?在二儿子死去的上空,把您的骨灰掺进烟花,成为延江路那一夜最亮眼的存在。 或许您已经变成了一颗星星,看到儿子的作为,估计得和其他星星炫耀了吧!
《人生大事》传递出来的观念是“人生除死无大事”。 就像老莫最后说的“人生就像一本书,总是要翻到最后一页的。 只不过标点符号不同,有的人是句号,有的人是省略号”。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宇宙恒星更大的事,人生里没有什么·比死亡更大的事。 只要你愿意相信,只要你愿意投入生活,人生这本书的标点符号也可以是最美的星星。
我家在延江路雨花区槐安路七十三号上天堂,我是种星星的人,你也可以是。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篇二】
不过这些一点都不重要,往往简单更深刻,更耐人寻味,更发人深省。 每个人眼中的“人生大事”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是婚姻,有的认为是孩子的中高考,有的认为是父母的安享晚年,有的认为是有一份令人骄傲的事业。 没有对错,在人生长河里,有风浪波涛,有平静,有灿烂,有苦难,每人都不一样,却每个人都有尽头,尽头也许是一开始就预见的,也许是猝不及防到来,当它出现的时候,也就是一瞬间让你整个人生画上符号。
“人死之前无大事”,请别轻易陷入情绪的漩涡无法自拔,如今时代各个年龄段轻生的案例不少,这属于严重的,轻则动不动就EMO,遇到点芝麻事儿就觉得人间不值得,哪儿有那么多让你轻易怀疑人生或者结束生命的大事儿,回头望去都是屁事儿。 很多人都想要成功,拥有自有的财富,或是至高的权利,其实认真的平凡的过一生已是绝大多数人的成功。 这并不简单,需要你发现并且拥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念头,在这念头的驱使下,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活得有信念,有盼头。 为何说做到这个不容易,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左顾右盼,我们在盲目的工作和生活,为了生存,为了某种得到就会失去方向的欲望而忙碌,最终却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经常在书中会学习到觉得很认可且明白的道理,但大多数的人只是把它停留在脑海,从未活成在这道理基础上想有的样子。
在某些课程导师都会问到一个问题,“你真的清楚你是谁吗?”,成龙大哥有部电影的名字就叫《我是谁》,无关乎你的姓名,你的形象,你的地位和财富,以我现有的认知,它是让我们清楚,我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现在还需做哪些努力才能达到,我有没有朝着我要成为的人的方向前进,与他人的期待无关,与他人的评判无关,问你自己,这些思考明白了,千万别只是存档在记忆中,要把它实践且实现,也许你会变得更热爱生活,更充满激情,更拥抱他人。
最后分享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人这一辈子只有两件事:“一件是关我屁事,一件是关你屁事”
电影还会二刷,还会有更多的启发,欢迎大家有时间去观看,同时愿每个人都有星星的指引,也会成为种星星的人。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篇三】
每次,遇到一部好的电影,都觉得很荣幸。 电影,其实,是一本形于色,付于声的书,用戏剧在诠释生活并补足生活,《人生大事》是一本,并不会厌的书。
我以为它悲情,其实并不,小文的人生浓缩了市井里最悲情的角色,莫三妹浑浑噩噩的人生,因为小文,多了光亮,一个是童年正在悲惨,一个是有过残缺不全的童年,他们,是互相取暖吧。
还有,是不是,大人们,毕生追寻的都是在弥补自己残缺的童年呢?三妹对小文的爱,其实就是弥补童年的缺爱吧。 上一辈非打即骂,永远不被赞扬的爱,即使成年后,在生活里被理解了,也终究无法释怀,因为童年,无法再来。
中国人向来是看重死后哀荣,三妹从对白事的不理解,到渐渐体会他所做的事能带给逝者亲属的安慰,并逐渐成为真正的种星星的人。
没有人可以预知自己的身后事,但无一例外的,都是想让留在这个世界的亲人可以不用太伤心,不会太难过,三妹,带着他种星星的队伍,在市井里穿行,把一颗颗星星送上天,也送走了难以说爱的老父亲。
镜头一直锁定在,窄巷,杂乱,冲突的环境里,仿佛,就是我们童年生活的场景。
可是,它不悲伤,也没有故作悲情,大概是上了年纪的原因,已经渐渐少了很多情绪,对悲,其实不会大悲,对喜,其实也没有很多喜,所以,它的温情,让我觉得会会心一笑,然后,对生活以歌。
粉色的,画满星星的骨灰盒,飞上天和烟花做伴的葬礼,想念亲人的时候,就抬头看看星空,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愿思念化作星星伴我们温暖前行。
看完出了影院,在路过的水果店买了一个大大的桃子,然后,像他们一样,狠狠的咬了一大口,脆脆的,香甜的,声音,真好。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篇四】
前天和朋友去看了刚上映的《人生大事》,浅谈一下观后感。
买票之前粗略地看了一下简介,误以为剧情是围绕入殓师这一不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职业,深入剖析讲解这一行业内不为人知的事情。
看完之后,我对该影片的概括是:
主角莫三妹(剧中人称三哥)作为市井胡同里丧葬行“上天堂”的接班人,以及入殓师这一身份背景作为推动剧情的工具,和被他“服务”的老人家的外孙女小文之间的感情,由互相看不顺眼到情深如父女的变化过程。
电影开场,三哥和兄弟建仁为小文外婆的尸体进行软化和化妆。
小文对这两个“带走外婆的人”记忆深刻,为找回外婆,她通过手表拍下的面包车图片一路找到了上天堂。
此时失去了外婆庇佑的小文,在没有家庭话语权的舅舅的家里,成了拖油瓶。
小文舅舅家为了小表哥的前途,举家前往北京陪考,小文舅舅在妻子的催促下丢下执着于在上天堂找到外婆的小文。
临走前舅舅给了建仁一沓钞票嘱托他代为照顾小文,小文就这样阴差阳错留在了上天堂。
众所周知,我在电影院是个非常感性的人,不知道也没关系,关注我们,你很快就会知道。
影片中多处体现亲情的剧情都能使我动容落泪,但很快出现喜剧剧情让我没办法保持情绪。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篇五】
一场电影,五次落泪。 演绎的是故事情节,看到的是生活经历。 一部关于亲情和死亡的电影,让人看到了世间冷暖。
孤儿,被爱,被嫌弃,被怜悯,被折腾,最后倾尽全力找回自己想要的生活空间,多么励志又可怜的成长经历。
男主角的生活不容易,也同样经历着不被爱,不被重视,被抛弃,被嫌弃,被怀疑,被伤害,孤独且没有目标的人生,几乎谈不上有意义。
但是上天总会拯救一个善良的人,安排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小孩子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最后获得救赎的是两个惺惺相惜的生命。
第一次流泪【互相嫌弃,彼此治愈】
父母子女就是这样,他们都有独立的个体。 电影《人生大事》一开场就上演了一场追与追不上的故事,一觉醒来,小姑娘就追不上外婆的脚步了,一不小心,小姑娘连外婆的影子都追不上了,于是小姑娘去追那个带走外婆的人。 一路上那种拼命的劲儿,那种害怕失去的感受,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忘我的奔跑,我泪奔了。
没有别的,因为我也是从小和外婆一起生活的,我的每一次蜕变和成长,都在外婆的眼里嘴里心里……
所以我很多年都害怕自己追不上外婆,所以拼命的靠近,竭尽所能的调整自己的步伐和距离靠近外婆,其实就是害怕有那么一天像电影里的小姑娘一样,什么都追不上。
男主角当然嫌弃这样一个惹事儿麻烦的小女孩,因为他已经看惯了生老病死,当下的一切无非就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小部分,太正常不过了,习以为常就会麻木,麻木就会厌倦,厌倦就会让生活变得平平无奇,直至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
正是这样两个相互嫌弃的人,可能才是最能治愈彼此的人,大概这就是以前学习到的负负得正吧。
还是那句古话“有的童年治愈一生,有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
第二次流泪【生活的重心和生命的意义】
作为男性,有时候感觉所有的一切都是重心,工作、升职、赚钱、社交到处都是重心,唯独自己不是,从来都在忙碌和奔波,从来都没有停下来想过自己,重心太多了,生命反而没有了意义。
赚了很多的钱,生命没了;工作努力做到了极致,亲情友情爱情没了;忙忙碌碌争分夺秒为他人,自己没了。
电影后半段,男主角把小女孩送走,在雨中狂追出租车的时候;男主角送完小女孩又得知父亲去世消息的时候;小女孩自己找回来,说出男主角的家庭地址的时候;好几个段落都让人泪奔,那种失去感、获得感、那种挣扎、无助、心痛、恐惧、喜悦,都让人不得不泪流满面。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篇六】
早上看完了电影《人生大事》,有些感触。 尤其是开头,看着小文叫不起来外婆,恍然觉得这是惊恐片。 站在小女孩的角度看来,最亲的外婆叫不醒了,又被人抬走,再被送去烧了,多么可怕的事。
再看三哥——莫三妹。 做着殡葬行业、生活本就不容易的三哥,在处理小文外婆后事时遇到了小哪吒——小文,两个欢喜冤家成了家人,而后三哥的父亲去世,小文的母亲带走了小文,经历了生离死别后的三哥幡然悔悟,开始热爱自己的工作,养着找回来的小文,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个故事围绕着“父女”情为主要叙述线,一边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唯一的依靠外婆也去世了,电影开头的两个镜头就刻画了外婆的多病和小文哪吒般的性格,分别是一桌的药物和墙上哪吒的年画。
另一边是为了爱情去坐牢,释放后还被绿的废柴中年,父子之间、男女之间、甚至和邻居都有矛盾,似乎人生不能再差了,最后却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善良人,这样的戏剧怎么能让人不动容,为了收养一个不相关的孩子搞砸自己所谓的事业,为了曾经的旧爱出手整理情敌的遗容。 表面的刚硬和内心的柔软,触动了每个观众最深处的内心。
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善良和同情心,这部电影很治愈,让我想起来类似的几部电影,《七号房的礼物》、《海蒂和爷爷》、《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人间自有真情在,人间值得!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篇七】
《人生大事》在影片开头就通过了小文姥姥的去世和小文表哥要去北京考试作为了一个矛盾点。 老人去世,是大事,去北京考试争取机会,同样也是大事。 对矛盾的集中点,也就是小文的舅舅身上。 是留在家里陪母亲的遗体,还是去北京陪孩子考试。 当然最后选择的是陪孩子考试。 这仿佛表现了在我们心里,对下一代的感情总要比对上一代更厚。
啰里啰嗦写了很多,仿佛想用分析的刀将这部电影解剖开来一样。 但是我想,电影是应该用心去看的,去感受情感的共鸣。 这种分析只是一种看后的思考罢了。 在影院时,我也投入到了人物的世界中,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
电影的整体叙事过程中还有两单男主接到的生意,其实都可以讨论一下。 一个是家中的小孩由于心衰去世,而父母总是忙于事业,在孩子住进病房之前没有进行太多的陪伴,到最后追悔莫及。 另一个是老人由于获得了拆迁款,家里一直在闹,于是乎决定自己将拆迁款花光,为自己办活人的葬礼。 两者都表现出了当下的一些矛盾。 还有在收养小文后,幼儿园老师觉得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上心,说再忙也应该过来抽时间陪孩子。
前两个小故事就不展开了,表现得还是非常直白的,但是最后一个陪孩子的,我觉得还是应该展开一下。 主要是自己曾经去过农民工子女比较多的幼儿园当志愿者。
我们当然承认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起到非常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父母们并不一定有那个能力、经历、时间来陪伴孩子。 这个真的是,很复杂的一个矛盾。 谁都希望能陪孩子长大,但是有的时候生活真的很残忍。 就像留守儿童一般,出去打工,孩子得不到陪伴,不出去打工,孩子的生活条件得不到保证。 这些问题不是说说就能解决的。
大概就是这样吧。 电影是好电影,值得一看。 所有的思考,都是由这部电影启发来的,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还应当去寻求共鸣,这才是对它的尊重。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篇八】
今晚躺在床上又想起电影里的情节,突然意识到电影里另外一条线索,原来还是自己肤浅了。
电影一开场,朱一龙饰演的莫三妹,给人感觉就是一个出狱不久、莫得感情的丧葬师。 邻居跟他开句玩笑,也要认认真真回怼过去的恶人。 连跟自己的老父亲也是针锋相对,恶语相向。
对待痛失相依为命的姥姥的“小文”,他也是丝毫没有怜悯之心,一副铁石心肠,分分钟把孩子吓得惊慌失措。
但就是这样一个“恶人”,在收到女友发来的分手短信时,瞬间就会方寸大乱。 发现实情后,也只会默默地对着照片流泪。
在看到小文在舅舅家不被善待时,又不加考虑的想要承担起责任。
他究竟是恶人还是好人哪?,背着主角光环的朱一龙当然是好人。那是什么导致了他看似矛盾、分裂的行为哪?
是他的童年。
父亲说丧葬这一行“没能耐的干不了,有能耐的看不上”,莫家几代人经营着这家叫“上天堂”的丧葬店,莫三妹的童年是在火葬场渡过的,五岁就开始帮死人穿衣服,而严厉的父亲对他却总是打骂从没有给过一句肯定。
直到父亲离世,父子之间才达成和解。 他像发了疯一样,拼着命去完成父亲的遗愿。
明白了这一层,也就明白了莫三妹身上的冷酷、绝情、任性、洒脱都只是他的保护色。 他还只是一个害怕受伤的善良的孩子。
何谓人生大事?
是生老病死?抑或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
这是影片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
有一种说法,我们的一生其实都是在努力弥补小时候受到的伤害。
谢谢你,温暖我。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00字(精选8篇)
除了读书让我们成长,观影也是一种成长方式,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观看完的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作文水平。 你正准备写一篇观后感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00字(精选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篇一】
“种星星的人”是这部电影赋予殡葬行业的特殊称号。 “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 我也曾坐拥于山野之中,抬头遥望每一颗星。 科学灌输多了,也就失了感性。 总在想象宇宙恒星的存亡,却没有想过每一颗星都可能是某个人心里最挂记的人。
在仲夏夜的延江路,小文和三哥会不会常常遥望星河,思念自己的外婆和父亲呢?
在我心里,小文就是一个小哪吒,跳脱、调皮,却又把该放在心里的人放在心上。 从小和外婆一起成长,却在一天早上醒来外婆匆匆地离去。 小文,不要伤心,你睡着了,外婆会变成星星掉落进你的梦里的;小文,不要难过,难过就坐在“上天堂”外面的石凳上,看看天上的星星,听一听外婆的声音,外婆就在你身边。
失去了外婆,小文也收获了一个暖心的爸爸,不是嘛?
短短的两个小时涵盖了三哥蜕变的一年。 从原来的自私、对生活无方向的三哥变成了一个爱女儿的好爸爸;从原来对殡葬行业有异议到现在子承父业,变成了一名合格的“种星者”。 三哥也许不懂父亲为何就把他往死人堆里推。 其实就像歌词里写的一样——“只要你真的相信,你就是最幸福的人;只要你真的相信,你就是种星星的人”。 相信这个行业,相信自己,相信天上每一颗星星,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
我最感动的是老莫变成烟花消逝于长江之上吧。 没有满堂的哭声、没有满堂的白布,只是把自己的骨灰装在一个最平常不过的罐子里。 留下一封家书,让儿子选择一种最特别、最体面的离开方式。 三哥理解您了,不知道您在天上有没有看到呢?在二儿子死去的上空,把您的骨灰掺进烟花,成为延江路那一夜最亮眼的存在。 或许您已经变成了一颗星星,看到儿子的作为,估计得和其他星星炫耀了吧!
《人生大事》传递出来的观念是“人生除死无大事”。 就像老莫最后说的“人生就像一本书,总是要翻到最后一页的。 只不过标点符号不同,有的人是句号,有的人是省略号”。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宇宙恒星更大的事,人生里没有什么·比死亡更大的事。 只要你愿意相信,只要你愿意投入生活,人生这本书的标点符号也可以是最美的星星。
我家在延江路雨花区槐安路七十三号上天堂,我是种星星的人,你也可以是。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篇二】
不过这些一点都不重要,往往简单更深刻,更耐人寻味,更发人深省。 每个人眼中的“人生大事”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是婚姻,有的认为是孩子的中高考,有的认为是父母的安享晚年,有的认为是有一份令人骄傲的事业。 没有对错,在人生长河里,有风浪波涛,有平静,有灿烂,有苦难,每人都不一样,却每个人都有尽头,尽头也许是一开始就预见的,也许是猝不及防到来,当它出现的时候,也就是一瞬间让你整个人生画上符号。
“人死之前无大事”,请别轻易陷入情绪的漩涡无法自拔,如今时代各个年龄段轻生的案例不少,这属于严重的,轻则动不动就EMO,遇到点芝麻事儿就觉得人间不值得,哪儿有那么多让你轻易怀疑人生或者结束生命的大事儿,回头望去都是屁事儿。 很多人都想要成功,拥有自有的财富,或是至高的权利,其实认真的平凡的过一生已是绝大多数人的成功。 这并不简单,需要你发现并且拥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念头,在这念头的驱使下,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活得有信念,有盼头。 为何说做到这个不容易,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左顾右盼,我们在盲目的工作和生活,为了生存,为了某种得到就会失去方向的欲望而忙碌,最终却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经常在书中会学习到觉得很认可且明白的道理,但大多数的人只是把它停留在脑海,从未活成在这道理基础上想有的样子。
在某些课程导师都会问到一个问题,“你真的清楚你是谁吗?”,成龙大哥有部电影的名字就叫《我是谁》,无关乎你的姓名,你的形象,你的地位和财富,以我现有的认知,它是让我们清楚,我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现在还需做哪些努力才能达到,我有没有朝着我要成为的人的方向前进,与他人的期待无关,与他人的评判无关,问你自己,这些思考明白了,千万别只是存档在记忆中,要把它实践且实现,也许你会变得更热爱生活,更充满激情,更拥抱他人。
最后分享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人这一辈子只有两件事:“一件是关我屁事,一件是关你屁事”
电影还会二刷,还会有更多的启发,欢迎大家有时间去观看,同时愿每个人都有星星的指引,也会成为种星星的人。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篇三】
每次,遇到一部好的电影,都觉得很荣幸。 电影,其实,是一本形于色,付于声的书,用戏剧在诠释生活并补足生活,《人生大事》是一本,并不会厌的书。
我以为它悲情,其实并不,小文的人生浓缩了市井里最悲情的角色,莫三妹浑浑噩噩的人生,因为小文,多了光亮,一个是童年正在悲惨,一个是有过残缺不全的童年,他们,是互相取暖吧。
还有,是不是,大人们,毕生追寻的都是在弥补自己残缺的童年呢?三妹对小文的爱,其实就是弥补童年的缺爱吧。 上一辈非打即骂,永远不被赞扬的爱,即使成年后,在生活里被理解了,也终究无法释怀,因为童年,无法再来。
中国人向来是看重死后哀荣,三妹从对白事的不理解,到渐渐体会他所做的事能带给逝者亲属的安慰,并逐渐成为真正的种星星的人。
没有人可以预知自己的身后事,但无一例外的,都是想让留在这个世界的亲人可以不用太伤心,不会太难过,三妹,带着他种星星的队伍,在市井里穿行,把一颗颗星星送上天,也送走了难以说爱的老父亲。
镜头一直锁定在,窄巷,杂乱,冲突的环境里,仿佛,就是我们童年生活的场景。
可是,它不悲伤,也没有故作悲情,大概是上了年纪的原因,已经渐渐少了很多情绪,对悲,其实不会大悲,对喜,其实也没有很多喜,所以,它的温情,让我觉得会会心一笑,然后,对生活以歌。
粉色的,画满星星的骨灰盒,飞上天和烟花做伴的葬礼,想念亲人的时候,就抬头看看星空,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愿思念化作星星伴我们温暖前行。
看完出了影院,在路过的水果店买了一个大大的桃子,然后,像他们一样,狠狠的咬了一大口,脆脆的,香甜的,声音,真好。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篇四】
前天和朋友去看了刚上映的《人生大事》,浅谈一下观后感。
买票之前粗略地看了一下简介,误以为剧情是围绕入殓师这一不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职业,深入剖析讲解这一行业内不为人知的事情。
看完之后,我对该影片的概括是:
主角莫三妹(剧中人称三哥)作为市井胡同里丧葬行“上天堂”的接班人,以及入殓师这一身份背景作为推动剧情的工具,和被他“服务”的老人家的外孙女小文之间的感情,由互相看不顺眼到情深如父女的变化过程。
电影开场,三哥和兄弟建仁为小文外婆的尸体进行软化和化妆。
小文对这两个“带走外婆的人”记忆深刻,为找回外婆,她通过手表拍下的面包车图片一路找到了上天堂。
此时失去了外婆庇佑的小文,在没有家庭话语权的舅舅的家里,成了拖油瓶。
小文舅舅家为了小表哥的前途,举家前往北京陪考,小文舅舅在妻子的催促下丢下执着于在上天堂找到外婆的小文。
临走前舅舅给了建仁一沓钞票嘱托他代为照顾小文,小文就这样阴差阳错留在了上天堂。
众所周知,我在电影院是个非常感性的人,不知道也没关系,关注我们,你很快就会知道。
影片中多处体现亲情的剧情都能使我动容落泪,但很快出现喜剧剧情让我没办法保持情绪。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篇五】
一场电影,五次落泪。 演绎的是故事情节,看到的是生活经历。 一部关于亲情和死亡的电影,让人看到了世间冷暖。
孤儿,被爱,被嫌弃,被怜悯,被折腾,最后倾尽全力找回自己想要的生活空间,多么励志又可怜的成长经历。
男主角的生活不容易,也同样经历着不被爱,不被重视,被抛弃,被嫌弃,被怀疑,被伤害,孤独且没有目标的人生,几乎谈不上有意义。
但是上天总会拯救一个善良的人,安排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小孩子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最后获得救赎的是两个惺惺相惜的生命。
第一次流泪【互相嫌弃,彼此治愈】
父母子女就是这样,他们都有独立的个体。 电影《人生大事》一开场就上演了一场追与追不上的故事,一觉醒来,小姑娘就追不上外婆的脚步了,一不小心,小姑娘连外婆的影子都追不上了,于是小姑娘去追那个带走外婆的人。 一路上那种拼命的劲儿,那种害怕失去的感受,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忘我的奔跑,我泪奔了。
没有别的,因为我也是从小和外婆一起生活的,我的每一次蜕变和成长,都在外婆的眼里嘴里心里……
所以我很多年都害怕自己追不上外婆,所以拼命的靠近,竭尽所能的调整自己的步伐和距离靠近外婆,其实就是害怕有那么一天像电影里的小姑娘一样,什么都追不上。
男主角当然嫌弃这样一个惹事儿麻烦的小女孩,因为他已经看惯了生老病死,当下的一切无非就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小部分,太正常不过了,习以为常就会麻木,麻木就会厌倦,厌倦就会让生活变得平平无奇,直至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
正是这样两个相互嫌弃的人,可能才是最能治愈彼此的人,大概这就是以前学习到的负负得正吧。
还是那句古话“有的童年治愈一生,有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
第二次流泪【生活的重心和生命的意义】
作为男性,有时候感觉所有的一切都是重心,工作、升职、赚钱、社交到处都是重心,唯独自己不是,从来都在忙碌和奔波,从来都没有停下来想过自己,重心太多了,生命反而没有了意义。
赚了很多的钱,生命没了;工作努力做到了极致,亲情友情爱情没了;忙忙碌碌争分夺秒为他人,自己没了。
电影后半段,男主角把小女孩送走,在雨中狂追出租车的时候;男主角送完小女孩又得知父亲去世消息的时候;小女孩自己找回来,说出男主角的家庭地址的时候;好几个段落都让人泪奔,那种失去感、获得感、那种挣扎、无助、心痛、恐惧、喜悦,都让人不得不泪流满面。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篇六】
早上看完了电影《人生大事》,有些感触。 尤其是开头,看着小文叫不起来外婆,恍然觉得这是惊恐片。 站在小女孩的角度看来,最亲的外婆叫不醒了,又被人抬走,再被送去烧了,多么可怕的事。
再看三哥——莫三妹。 做着殡葬行业、生活本就不容易的三哥,在处理小文外婆后事时遇到了小哪吒——小文,两个欢喜冤家成了家人,而后三哥的父亲去世,小文的母亲带走了小文,经历了生离死别后的三哥幡然悔悟,开始热爱自己的工作,养着找回来的小文,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个故事围绕着“父女”情为主要叙述线,一边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唯一的依靠外婆也去世了,电影开头的两个镜头就刻画了外婆的多病和小文哪吒般的性格,分别是一桌的药物和墙上哪吒的年画。
另一边是为了爱情去坐牢,释放后还被绿的废柴中年,父子之间、男女之间、甚至和邻居都有矛盾,似乎人生不能再差了,最后却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善良人,这样的戏剧怎么能让人不动容,为了收养一个不相关的孩子搞砸自己所谓的事业,为了曾经的旧爱出手整理情敌的遗容。 表面的刚硬和内心的柔软,触动了每个观众最深处的内心。
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善良和同情心,这部电影很治愈,让我想起来类似的几部电影,《七号房的礼物》、《海蒂和爷爷》、《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人间自有真情在,人间值得!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篇七】
《人生大事》在影片开头就通过了小文姥姥的去世和小文表哥要去北京考试作为了一个矛盾点。 老人去世,是大事,去北京考试争取机会,同样也是大事。 对矛盾的集中点,也就是小文的舅舅身上。 是留在家里陪母亲的遗体,还是去北京陪孩子考试。 当然最后选择的是陪孩子考试。 这仿佛表现了在我们心里,对下一代的感情总要比对上一代更厚。
啰里啰嗦写了很多,仿佛想用分析的刀将这部电影解剖开来一样。 但是我想,电影是应该用心去看的,去感受情感的共鸣。 这种分析只是一种看后的思考罢了。 在影院时,我也投入到了人物的世界中,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
电影的整体叙事过程中还有两单男主接到的生意,其实都可以讨论一下。 一个是家中的小孩由于心衰去世,而父母总是忙于事业,在孩子住进病房之前没有进行太多的陪伴,到最后追悔莫及。 另一个是老人由于获得了拆迁款,家里一直在闹,于是乎决定自己将拆迁款花光,为自己办活人的葬礼。 两者都表现出了当下的一些矛盾。 还有在收养小文后,幼儿园老师觉得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上心,说再忙也应该过来抽时间陪孩子。
前两个小故事就不展开了,表现得还是非常直白的,但是最后一个陪孩子的,我觉得还是应该展开一下。 主要是自己曾经去过农民工子女比较多的幼儿园当志愿者。
我们当然承认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起到非常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父母们并不一定有那个能力、经历、时间来陪伴孩子。 这个真的是,很复杂的一个矛盾。 谁都希望能陪孩子长大,但是有的时候生活真的很残忍。 就像留守儿童一般,出去打工,孩子得不到陪伴,不出去打工,孩子的生活条件得不到保证。 这些问题不是说说就能解决的。
大概就是这样吧。 电影是好电影,值得一看。 所有的思考,都是由这部电影启发来的,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还应当去寻求共鸣,这才是对它的尊重。
人生大事观后感作文350字(精选8篇)【篇八】
今晚躺在床上又想起电影里的情节,突然意识到电影里另外一条线索,原来还是自己肤浅了。
电影一开场,朱一龙饰演的莫三妹,给人感觉就是一个出狱不久、莫得感情的丧葬师。 邻居跟他开句玩笑,也要认认真真回怼过去的恶人。 连跟自己的老父亲也是针锋相对,恶语相向。
对待痛失相依为命的姥姥的“小文”,他也是丝毫没有怜悯之心,一副铁石心肠,分分钟把孩子吓得惊慌失措。
但就是这样一个“恶人”,在收到女友发来的分手短信时,瞬间就会方寸大乱。 发现实情后,也只会默默地对着照片流泪。
在看到小文在舅舅家不被善待时,又不加考虑的想要承担起责任。
他究竟是恶人还是好人哪?,背着主角光环的朱一龙当然是好人。那是什么导致了他看似矛盾、分裂的行为哪?
是他的童年。
父亲说丧葬这一行“没能耐的干不了,有能耐的看不上”,莫家几代人经营着这家叫“上天堂”的丧葬店,莫三妹的童年是在火葬场渡过的,五岁就开始帮死人穿衣服,而严厉的父亲对他却总是打骂从没有给过一句肯定。
直到父亲离世,父子之间才达成和解。 他像发了疯一样,拼着命去完成父亲的遗愿。
明白了这一层,也就明白了莫三妹身上的冷酷、绝情、任性、洒脱都只是他的保护色。 他还只是一个害怕受伤的善良的孩子。
何谓人生大事?
是生老病死?抑或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
这是影片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
有一种说法,我们的一生其实都是在努力弥补小时候受到的伤害。
谢谢你,温暖我。
2022年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300字
有时候读书对人的影响不如观影,人的思维不是静止的,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思维也在不断跳跃。 您也许正在观看,也为相关的情节呈现所赞叹,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 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3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年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300字(篇一)
“种星星的人”是这部电影赋予殡葬行业的特殊称号。 “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 我也曾坐拥于山野之中,抬头遥望每一颗星。 科学灌输多了,也就失了感性。 总在想象宇宙恒星的存亡,却没有想过每一颗星都可能是某个人心里最挂记的人。
在仲夏夜的延江路,小文和三哥会不会常常遥望星河,思念自己的外婆和父亲呢?
在我心里,小文就是一个小哪吒,跳脱、调皮,却又把该放在心里的人放在心上。 从小和外婆一起成长,却在一天早上醒来外婆匆匆地离去。 小文,不要伤心,你睡着了,外婆会变成星星掉落进你的梦里的;小文,不要难过,难过就坐在“上天堂”外面的石凳上,看看天上的星星,听一听外婆的声音,外婆就在你身边。
失去了外婆,小文也收获了一个暖心的爸爸,不是嘛?
短短的两个小时涵盖了三哥蜕变的一年。 从原来的自私、对生活无方向的三哥变成了一个爱女儿的好爸爸;从原来对殡葬行业有异议到现在子承父业,变成了一名合格的“种星者”。 三哥也许不懂父亲为何就把他往死人堆里推。 其实就像歌词里写的一样——“只要你真的相信,你就是最幸福的人;只要你真的相信,你就是种星星的人”。 相信这个行业,相信自己,相信天上每一颗星星,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
我最感动的是老莫变成烟花消逝于长江之上吧。 没有满堂的哭声、没有满堂的白布,只是把自己的骨灰装在一个最平常不过的罐子里。 留下一封家书,让儿子选择一种最特别、最体面的离开方式。 三哥理解您了,不知道您在天上有没有看到呢?在二儿子死去的上空,把您的骨灰掺进烟花,成为延江路那一夜最亮眼的存在。 或许您已经变成了一颗星星,看到儿子的作为,估计得和其他星星炫耀了吧!
《人生大事》传递出来的观念是“人生除死无大事”。 就像老莫最后说的“人生就像一本书,总是要翻到最后一页的。 只不过标点符号不同,有的人是句号,有的人是省略号”。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宇宙恒星更大的事,人生里没有什么·比死亡更大的事。 只要你愿意相信,只要你愿意投入生活,人生这本书的标点符号也可以是最美的星星。
我家在延江路雨花区槐安路七十三号上天堂,我是种星星的人,你也可以是。
2022年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300字(篇二)
昨日上午同学选了4D电影《侏罗纪世界3》,我则选了看起来不那么闹腾的《人生大事》。
初闻其名,我联想到古人的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看完电影,个人认为,名字改为《种下满天星》,或是《种星星的人》,可能更妥帖。
电影用的是四川方言,莫名有些亲切。
主角名字是莫三妹(朱一龙饰演,孙大圣),实际是三哥。 另一位主演是小文(杨恩又饰演,哪吒),父女情深。
电影中的哪吒,孙大圣,有传统,也有童趣。
电影中讨厌的舅妈,懦弱的舅舅,木偶般的哥哥,让人反省现实生活中的麻木。
几处哭点,止不住的眼泪,也只是联系到自己的亲人,心有遗憾的映射。
看电影,何尝不是观自己?
死是人生大事,但人生处处的过程,其实也是结果。
且蹲下身来,沉下心去,保持善良,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2022年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300字(篇三)
一场电影,五次落泪。 演绎的是故事情节,看到的是生活经历。 一部关于亲情和死亡的电影,让人看到了世间冷暖。
孤儿,被爱,被嫌弃,被怜悯,被折腾,最后倾尽全力找回自己想要的生活空间,多么励志又可怜的成长经历。
男主角的生活不容易,也同样经历着不被爱,不被重视,被抛弃,被嫌弃,被怀疑,被伤害,孤独且没有目标的人生,几乎谈不上有意义。
但是上天总会拯救一个善良的人,安排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小孩子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最后获得救赎的是两个惺惺相惜的生命。
第一次流泪【互相嫌弃,彼此治愈】
父母子女就是这样,他们都有独立的个体。 电影《人生大事》一开场就上演了一场追与追不上的故事,一觉醒来,小姑娘就追不上外婆的脚步了,一不小心,小姑娘连外婆的影子都追不上了,于是小姑娘去追那个带走外婆的人。 一路上那种拼命的劲儿,那种害怕失去的感受,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忘我的奔跑,我泪奔了。
没有别的,因为我也是从小和外婆一起生活的,我的每一次蜕变和成长,都在外婆的眼里嘴里心里……
所以我很多年都害怕自己追不上外婆,所以拼命的靠近,竭尽所能的调整自己的步伐和距离靠近外婆,其实就是害怕有那么一天像电影里的小姑娘一样,什么都追不上。
男主角当然嫌弃这样一个惹事儿麻烦的小女孩,因为他已经看惯了生老病死,当下的一切无非就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小部分,太正常不过了,习以为常就会麻木,麻木就会厌倦,厌倦就会让生活变得平平无奇,直至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
正是这样两个相互嫌弃的人,可能才是最能治愈彼此的人,大概这就是以前学习到的负负得正吧。
还是那句古话“有的童年治愈一生,有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
第二次流泪【行业歧视,亲情淡薄】
每当我介绍自己的大学专业和工作岗位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老不正经了,因为我是男的,我还是一秘书。大家听最多的就是“女秘书”,我这一男秘书是怎么会事儿?
行业歧视在这个社会依然存在,而且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千年不变。 电影中男主角是殡葬行业,在现如今,这个行业依然像一盏冥灯,让几乎所有的人听到就感受到莫名其妙的距离。
男主角年纪轻轻就做这个,当然不受人待见。 小女孩孤苦伶仃跟着外婆生活,无依无靠无能为力,当然不受舅舅舅妈的待见。 常言道后妈难当,可又有谁知道这孤儿的亲戚更是难上加难。
看到小女孩被舅舅家如此对待的时候,我又泪奔了。
第三次流泪【抬头看星星是故事,低头讨生活是人生】
电影里好多次提到星星,还有一句台词是“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小姑娘告诉老师说爸妈是“种星星的人”,男主角告诉小女孩,外婆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关于星星,我们小时候在院子里躺在竹席子上乘凉看星星听故事的场景,应该是很多人一辈子都忘记不了的记忆吧,那种日子还有吗?那种快乐悠闲还有吗?那时候的那些人还在吗?
太让人泪奔了。
我们为了生活,为了活着,已经多久没有抬头看星空了,我们一头扎进生活的土壤里,巴不得可以立刻发芽开花结果,可当我们有朝一日抬头看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物是人非,一切都来不及了,一切都不是自己喜欢、曾经想要的样子了。
而这一切,就是最真实的生活,就是最普通的人生啊。
第四次流泪【生活的重心和生命的意义】
作为男性,有时候感觉所有的一切都是重心,工作、升职、赚钱、社交到处都是重心,唯独自己不是,从来都在忙碌和奔波,从来都没有停下来想过自己,重心太多了,生命反而没有了意义。
赚了很多的钱,生命没了;工作努力做到了极致,亲情友情爱情没了;忙忙碌碌争分夺秒为他人,自己没了。
电影后半段,男主角把小女孩送走,在雨中狂追出租车的时候;男主角送完小女孩又得知父亲去世消息的时候;小女孩自己找回来,说出男主角的家庭地址的时候;好几个段落都让人泪奔,那种失去感、获得感、那种挣扎、无助、心痛、恐惧、喜悦,都让人不得不泪流满面。
2022年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300字(篇四)
周末去看了新近上映的电影《人生大事》,可能是比较累的原因,虽然观影过程中有几次被感动得流泪,但当时还是觉得美中不足。
首先是剧中有几个情节在意料之中,比如莫父之死,比如小文母亲的加入,又比如大家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 ,感觉有点可惜了这个现实又深刻的主题。
正如木心说的:中国人有个情结,姑称之为“团圆情结”,不团圆,不肯散,死乞白赖要团圆,不然观众要把作者骂死。 希腊人看完悲剧,心情沉重,得到了净化。 中国人看完了大团圆,嘻嘻哈哈吃夜宵,片刻忘乎所以。
《人生大事》选择了一个略显沉重又现实残酷的话题,死亡,一直是中国人比较忌讳和回避的话题,电影选材很好,整体制作在水准以上,但个人感觉有点儿可惜了。
今晚躺在床上又想起电影里的情节,突然意识到电影里另外一条线索,原来还是自己肤浅了。
电影一开场,朱一龙饰演的莫三妹,给人感觉就是一个出狱不久、莫得感情的丧葬师。 邻居跟他开句玩笑,也要认认真真回怼过去的恶人。 连跟自己的老父亲也是针锋相对,恶语相向。
对待痛失相依为命的姥姥的“小文”,他也是丝毫没有怜悯之心,一副铁石心肠,分分钟把孩子吓得惊慌失措。
但就是这样一个“恶人”,在收到女友发来的分手短信时,瞬间就会方寸大乱。 发现实情后,也只会默默地对着照片流泪。
在看到小文在舅舅家不被善待时,又不加考虑的想要承担起责任。
他究竟是恶人还是好人哪?,背着主角光环的朱一龙当然是好人。那是什么导致了他看似矛盾、分裂的行为哪?
是他的童年。
父亲说丧葬这一行“没能耐的干不了,有能耐的看不上”,莫家几代人经营着这家叫“上天堂”的丧葬店,莫三妹的童年是在火葬场渡过的,五岁就开始帮死人穿衣服,而严厉的父亲对他却总是打骂从没有给过一句肯定。
直到父亲离世,父子之间才达成和解。 他像发了疯一样,拼着命去完成父亲的遗愿。
明白了这一层,也就明白了莫三妹身上的冷酷、绝情、任性、洒脱都只是他的保护色。 他还只是一个害怕受伤的善良的孩子。
所以当小文的母亲要来带走她时,虽万般不舍,口出恶语,他仍然忍不住会心软。
所以他才会在雨中奋力追着远去的汽车。
所以他才会傻兮兮的问一个孩子“你不会把我忘了吧”
何谓人生大事?
是生老病死?抑或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
这是影片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
有一种说法,我们的一生其实都是在努力弥补小时候受到的伤害。
谢谢你,温暖我。
2022年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300字(篇五)
诚然煽情和搞笑的搭配可以让一部电影不那么单调沉闷,但剧情气氛转变太快,会让人的情绪还未达到顶点就强行搞笑,我是不能享受这种情绪的大起大落。
我关注到电影中出现了很多前后呼应的剧情,我印象较深的是这三个:
1。 莫三妹从父亲手中获得上天堂的房本后,急着告诉女友这个好消息,在试图和女友亲热时,给他带绿帽子的老六穿着浴巾从浴室出来,说:该你进去洗了。
后来莫三妹想收养小文,但由于未婚异性之间的收养,需双方相差40岁。
于是三妹去同为上天堂合伙人的白雪家中,商量为了收养小文而结婚的事情,这时又恰巧三个合伙人之一的建仁穿着浴巾从浴室出来,说:该你进去洗了。
2。 莫三妹得知被绿后从前女友的店里回到上天堂,胡乱把房本塞到上铺的床铺里。
这时给了一个特写,我当时就猜到后面会有后续。
小文被寄养在上天堂的那几天睡在上铺,晚上尿床,三哥半夜极其烦躁地把被单一股脑胡乱塞进洗衣机里,自然也包括被他塞进去的房本。
当剧情进展到莫爸让莫三妹去办理过户手续时,即使没有如我般敏锐的洞察力,也会对“三哥被绿”这一作为本片中较为经典的桥段,以及紧接着的藏房本的特写有较深的印象。
这两段情节的对比也体现了当下的社会现实,或许会有观影的有心人注意到这一点,进行一下反思可能会对自己当前的家庭形势有更加积极的影响。
2022年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300字(篇六)
周末去看了新近上映的电影《人生大事》,可能是比较累的原因,虽然观影过程中有几次被感动得流泪,但当时还是觉得美中不足。
首先是剧中有几个情节在意料之中,比如莫父之死,比如小文母亲的加入,又比如大家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 ,感觉有点可惜了这个现实又深刻的主题。
正如木心说的:中国人有个情结,姑称之为“团圆情结”,不团圆,不肯散,死乞白赖要团圆,不然观众要把作者骂死。 希腊人看完悲剧,心情沉重,得到了净化。 中国人看完了大团圆,嘻嘻哈哈吃夜宵,片刻忘乎所以。
他父亲说丧葬这一行“没能耐的干不了,有能耐的看不上”,莫家几代人经营着这家叫“上天堂”的丧葬店,莫三妹的童年是在火葬场渡过的,五岁就开始帮死人穿衣服,而严厉的父亲对他却总是打骂从没有给过一句肯定。
直到父亲离世,父子之间才达成和解。 他像发了疯一样,拼着命去完成父亲的遗愿。
明白了这一层,也就明白了莫三妹身上的冷酷、绝情、任性、洒脱都只是他的保护色。 他还只是一个害怕受伤的善良的孩子。
所以当小文的母亲要来带走她时,虽万般不舍,口出恶语,他仍然忍不住会心软。
所以他才会在雨中奋力追着远去的汽车。
所以他才会傻兮兮的问一个孩子“你不会把我忘了吧”
何谓人生大事?
是生老病死?抑或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
这是影片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
有一种说法,我们的一生其实都是在努力弥补小时候受到的伤害。
谢谢你,温暖我。
2022年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300字(篇七)
电影开篇就是小文的外婆在沉睡中平静地去世了,这在小文的世界里是人生大事,随之出场的是专门帮人料理后事的莫三妹殡葬师一行人。 年幼的小文不懂外婆已去世离开了她,只是固执地认为谁最后碰了外婆,就找谁要外婆,所以就一路气势汹汹地追赶莫三妹找他要外婆。 在小文找莫三妹要外婆的过程中,才知道小文其实是一个听话懂事暖心的孩子,外婆给她讲过的话都记得,给她做的小老虎布偶玩具“豆角”一直带着,还有她的哪吒发型和红缨枪一直都保留着。 慢慢地小文也知道外婆被烧成烟消失在天空中,不再天天吵着要外婆了。 她懂得三哥是真的关心照顾她,她心目中的依靠慢慢从外婆转到三哥身上,甚至已经把三哥当成了爸爸。 为了帮助三哥,小文几次好心办坏事,但是那份用心终于让三妹意识到小文不是他的克星,而是他的福星。 一大一小两颗心终于走到了一起,心贴心,让人感动得泪流不止。
整个剧情是以几场丧葬大事串联起来的,开篇小文外婆去世,接着就是一个十岁小女孩生病去世,中间还有一个闹剧帮活人办丧事,后来是莫三妹前女友的老公阿六车祸去世,紧接着就是莫三妹的爸爸去世,最后还出现了莫三妹他们一行人帮其他人办丧事的镜头。 莫三妹他们办的每一场丧葬大事都让逝者体面,让生者温暖,妥妥办出了大事的格局。
看完影片终于知道了何谓人生大事。人生在世都是小事,所以遇事不要太计较不能太冲动,只要健康平安快乐地生活就是无大事,万一有那也是身后事,谁又能管得着呢?
2022年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300字(篇八)
一场电影,五次落泪。 演绎的是故事情节,看到的是生活经历。 一部关于亲情和死亡的电影,让人看到了世间冷暖。
孤儿,被爱,被嫌弃,被怜悯,被折腾,最后倾尽全力找回自己想要的生活空间,多么励志又可怜的成长经历。
男主角的生活不容易,也同样经历着不被爱,不被重视,被抛弃,被嫌弃,被怀疑,被伤害,孤独且没有目标的人生,几乎谈不上有意义。
但是上天总会拯救一个善良的人,安排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小孩子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最后获得救赎的是两个惺惺相惜的生命。
第一次流泪【互相嫌弃,彼此治愈】
父母子女就是这样,他们都有独立的个体。 电影《人生大事》一开场就上演了一场追与追不上的故事,一觉醒来,小姑娘就追不上外婆的脚步了,一不小心,小姑娘连外婆的影子都追不上了,于是小姑娘去追那个带走外婆的人。 一路上那种拼命的劲儿,那种害怕失去的感受,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忘我的奔跑,我泪奔了。
没有别的,因为我也是从小和外婆一起生活的,我的每一次蜕变和成长,都在外婆的眼里嘴里心里……
所以我很多年都害怕自己追不上外婆,所以拼命的靠近,竭尽所能的调整自己的步伐和距离靠近外婆,其实就是害怕有那么一天像电影里的小姑娘一样,什么都追不上。
男主角当然嫌弃这样一个惹事儿麻烦的小女孩,因为他已经看惯了生老病死,当下的一切无非就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小部分,太正常不过了,习以为常就会麻木,麻木就会厌倦,厌倦就会让生活变得平平无奇,直至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
正是这样两个相互嫌弃的人,可能才是最能治愈彼此的人,大概这就是以前学习到的负负得正吧。
还是那句古话“有的童年治愈一生,有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
第二次流泪【生活的重心和生命的意义】
作为男性,有时候感觉所有的一切都是重心,工作、升职、赚钱、社交到处都是重心,唯独自己不是,从来都在忙碌和奔波,从来都没有停下来想过自己,重心太多了,生命反而没有了意义。
赚了很多的钱,生命没了;工作努力做到了极致,亲情友情爱情没了;忙忙碌碌争分夺秒为他人,自己没了。
电影后半段,男主角把小女孩送走,在雨中狂追出租车的时候;男主角送完小女孩又得知父亲去世消息的时候;小女孩自己找回来,说出男主角的家庭地址的时候;好几个段落都让人泪奔,那种失去感、获得感、那种挣扎、无助、心痛、恐惧、喜悦,都让人不得不泪流满面。
2022年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300字(篇九)
《人生大事》在影片开头就通过了小文姥姥的去世和小文表哥要去北京考试作为了一个矛盾点。 老人去世,是大事,去北京考试争取机会,同样也是大事。 对矛盾的集中点,也就是小文的舅舅身上。 是留在家里陪母亲的遗体,还是去北京陪孩子考试。 当然最后选择的是陪孩子考试。 这仿佛表现了在我们心里,对下一代的感情总要比对上一代更厚。
啰里啰嗦写了很多,仿佛想用分析的刀将这部电影解剖开来一样。 但是我想,电影是应该用心去看的,去感受情感的共鸣。 这种分析只是一种看后的思考罢了。 在影院时,我也投入到了人物的世界中,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
电影的整体叙事过程中还有两单男主接到的生意,其实都可以讨论一下。 一个是家中的小孩由于心衰去世,而父母总是忙于事业,在孩子住进病房之前没有进行太多的陪伴,到最后追悔莫及。 另一个是老人由于获得了拆迁款,家里一直在闹,于是乎决定自己将拆迁款花光,为自己办活人的葬礼。 两者都表现出了当下的一些矛盾。 还有在收养小文后,幼儿园老师觉得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上心,说再忙也应该过来抽时间陪孩子。
前两个小故事就不展开了,表现得还是非常直白的,但是最后一个陪孩子的,我觉得还是应该展开一下。 主要是自己曾经去过农民工子女比较多的幼儿园当志愿者。
我们当然承认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起到非常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父母们并不一定有那个能力、经历、时间来陪伴孩子。 这个真的是,很复杂的一个矛盾。 谁都希望能陪孩子长大,但是有的时候生活真的很残忍。 就像留守儿童一般,出去打工,孩子得不到陪伴,不出去打工,孩子的生活条件得不到保证。 这些问题不是说说就能解决的。
大概就是这样吧。 电影是好电影,值得一看。 所有的思考,都是由这部电影启发来的,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还应当去寻求共鸣,这才是对它的尊重。
2022年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300字(篇十)
电影故事是以丧葬行业展开的,让我很自然的想到——可能葬礼或者如何有体面的离开就是人生大事。 但就像电影开头所展现的那样,死亡,是人人所避讳但终要面对的话题,就像医院北面的丧葬店,只是看着冷清而已。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因不能接受外婆的死亡,阴差阳错得跟随主角从事丧葬工作并且最终接受事实、相互照顾的故事。 听上去有些无聊,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我感受到了电影传达给我未曾想到的——死亡虽然应严肃面对,但可能也真的就不过如此。
例如将丧葬店安排在狭小热闹的胡同里,两边是婚庆店和理发店(好像是),初看是这么格格不入,虽邻里间偶有摩擦,但最终也都接受并相处融洽,让我感觉它不再那么碍眼了;虽然葬礼贯穿了整个电影,哀伤的情感是逃不过的,但我也能感受到了每一次的葬礼的形式以及它所带来的沉重感都有所不同;还有一些其他的事件,虽然有些戏剧性,如两个主角间的相互救赎、女友的离开、朋友的结婚等等。
这些都让我慢慢感受到,比起未来要面对的死亡,可能我们当下才是真正的人生大事——与其担心未来,不如好好生活,自我照顾,对自己负责。
最后,用莫三妹父亲的在病床上说的一句话结束这篇文章零散的观影经历。 人生除了死,没什么大不了的。
愿我们都能成为点亮星星的人!
2022年电影人生大事观后感300字(篇一十一)
《人生大事》监制是导演了《送你一朵小红花》、《滚蛋吧,肿瘤君》的韩延。 在采访中韩延就说:“我创作题材很简单,生老病死。 ”而本片导演是刘江江,2008 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新闻学,毕业后在河北广电工作 . 给电视台拍栏目剧《村里这点事》,做了十一年。 (作为石家庄人的蛋壳君上学时很少看电视节目,所以对这个栏目剧没有看过,对导演并不熟悉)。 2017 年时节目停播,导演重做职业规划,杀向了电影圈。 2019 年平遥电影节的陌陌 · 平遥创投中他自编自导的项目以华北丧葬文化为故事背景的《上天堂》(后更名为《人生大事》)入围。 有了十多年生活剧的积累,加上韩延的监制对人物情感的把控,作为导演刘江江初次大荧幕作品,《人生大事》中刻画的角色形象也显得十分生动。
《人生大事》是一部淡化了殡葬仪式,把生死轻松化的电影。 对成人与孩子对死亡的不同视角、不同理解做了现实和浪漫的处理,从意识上减少了谈论死亡的恐惧和拒绝。 影片剧情融入各种家庭矛盾、复杂亲情关系到角色的生活中、加强了莫三妹与父亲、朋友、小文之间的戏剧冲突,有笑点有泪点,朱一龙和杨恩又之间的几场情感戏,笑点和泪点有铺垫和爆发点,精准地调动观众的情绪,引发共鸣反馈。 因此对这部电影情节的理解没有人群限制,哪个年龄层次都会找到笑点和泪点。 地域风俗与方言的差距虽与大多数人生活有些距离感,但人物性格的两极增加了影片的喜感!尽管影片有种放大矛盾,强推情感的刻意,但外婆的死让莫三妹与小文相遇,外婆舞伴的生前葬礼体验真情可贵,前女友对象的死让两人关系和解,“死而复生”的转折和“失而复得”的不舍无不让人笑中带泪,引发思考。 虽然影片剧情围绕“死后”发展,但处处都在寻找如何更好活着的答案,毕竟人生大事不止于死,活着也很重要!如果你也有亲情的困扰、有情感的不舍,有生活的压抑,面对这些年疫情防控隔离所见所闻的生死离别的无奈,不妨去影院看看《人生大事》,情绪的适时释放也不妨是一次情感的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