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 已吸引11万人 全国美展两大作品展在沪举行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8月9日报道: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是汇集最新美术创作成果、展现中国美术发展气象、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展览。今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举行。

“全国美展两个作品展同时落地上海, 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件大事”,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认为,两大作品展交相辉映,是中国美术传承与创新的真实展现与集体亮相,是上海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的一个新标志。

已吸引11万人“打卡

记者了解到,展览自7月18日开幕以来,全国各地美术工作者们和美术爱好者们络绎不绝地前来上海观展,形成了美术专业评论和民间评语“双热议”的现象。

展览启幕至 8 月 4 日,两周时间里油画作品展参观人数已达 5 万人次,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作品展参观人数已达 6 万人次,合计1 1. 6 万人次。

这次美展不仅为艺术家、观众提供汲取养分的平台, 展期内组委会围绕 “ 美育惠民 ” “文艺志愿 ” 主旨,陆续邀请全国著名美术家、评论家、学者、入展艺术家等举办 60多场高水准的公教美育活动。

其中既有武小川、吴洪亮、金江波、尚辉、陆庆龙、陈坚、邱瑞敏、何红舟、林明杰等专家提供的公益学术讲座和美术对谈;又有像殷雄、于朕、程俊杰、马琳、李根、陈迪、潘文艳、许一兵、何振浩等艺术家贴近观众、深入浅出的现场导赏;也有像 “ 油画Lab” “ 数字梦想绘 ” “ 小小艺评家 ” “ 小小设计师 ” “小小金牌讲解员 ” 等普及美术知识、美育惠民的艺术体验。

据悉,这些公教活动在中华艺术宫平台一经推出就预约火爆,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迄今已有来自全国超过 14000 位观众参与活动,其中,500 余名4 至14 岁的小朋友通过观展 + 艺术体验的方式走进全国美展上海两大作品展。

此外,中华艺术宫组织志愿者于展期每日上午10: 30 举办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作品展公益导览服务、下午 14: 00 举办油画作品公益展导览服务,共计 48 场,让观众更加全面的探索展览的精彩作品,解读作品背后的故事及其蕴含的艺术价值。

油画作品展25年后回归上海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美 术馆)承办。

油画作品展阔别上海 25 年后再度回归,令人惊喜。共收到全国选 送作品1253 件,经过严格评审,评审出参展作品697 件,其中上海52 件;进京作品95 件,其中上海14 件。

此外,根据统计在本届全国美展所有13 个展区中,上海共入选参展作品 166 件 , 包括进京作品 34 件。入展作品、 进京作品的数量都较上一届有比较大的增加。

同期, 围绕 “ 上海油画月 ” 和 “ 上海实验艺术周 ” ,组委会将继续推出体现上海地域文化特色的展览和展 期活动。展览持续至 8 月 25 日。


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主要展览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 全国美展全称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中国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每五年举办一次。 全国美展一第一届全国美展:1949年7月2日-16日“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出作品556件,由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举办。 第二届全国美展:1955年3月27日-5月15日“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出作品996件,由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在北京苏联展览馆举行。 第三届全国美展:1962年5月22日-7月1日,“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出作品1989件,由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第四届全国美展:1964年9月26日—10月25日,全国美术展览会华北地区作品,展出441件。 第五届全国美展:1979年庆祝建国30周年中国美协举办《全国美展》,展出时间1980年2月在北京展出417件作品。 第六届全国美展组委会界定此展为第五届全国美展,1974年国庆节举办的全国美展,因当时文化部与中国美协均停止工作,故不纳入为届次全国美展。 全国美展二第六届全国美展: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作为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美术界的成果的总检阅及建国35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于前5届美展比较起来做了比较周密的准备。 1984年由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了“第六届全国美展,并决定今后国庆逢五、逢十双方均依此顺序合作举办称国家级全国美展。 展出作品3724件,分15个品种于1984年10月国庆节期间在南京、沈阳、北京、成都、杭州、上海、西安、广州、长沙等在全国9大城市同时举行,同年12月至1985年1月又将各展区优秀作品集中在北京展出,同时增加港澳台特邀展, 并由朱宣咸负责编辑了《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集》大型美术文献画册。 这届美展是第一次除大陆地区外有了真正来自中国其他地区的作品参展的“全国美展”。 第七届全国美展:1989年5、6月间迎接建国40周年举办第七届全国美展,文化部、中国美协商定按美术种类分设八个展区:北京、南京、哈尔滨、沈阳、上海、昆明、广州、深圳,港澳台特邀展在北京。 《获奖作品展》299件于国庆期间参加第二届艺术节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第八届全国美展:庆祝建国45周年庆祝活动,文化部与中国美协商定:全国美展在各省、市、自治区分别举办,入选八届全国美展作品共计4000件。 1994年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获奖作品展,共计498件。 第九届全国美展:1999年庆祝建国50周年,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第九届全国美展》,并决定国庆节期间按美术门类分七个展区八个展览;中国画展在汕头开幕后在广州闭幕,油画展在上海,版画展在呼和浩特,雕塑展在北京,香港行政区、澳门、台湾三地美展先在深圳预展,后在北京,水彩、粉画展在南京,漆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插图等在福州,艺术设计展在深圳。 入选总数为3429件,加上评委作品,共展出3500多件。 12月6日一24日《获奖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作品588件。 第十届全国美展:第十届全国美展于2004年举办,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五周年,是21世纪初最重要的一次美术盛会。 展区地点及展出作品数:(1) 中国画展区: 浙江省杭州市,展出作品500件。 (2) 油画展区: 广东省广州市,展出作品500件。 (3)版画展区: 四川省成都市,展出作品400件。 (4)雕塑展区: 吉林省长春市,展出作品150件。 (5)水彩、粉画展区:广东省汕头市,展出作品300件。 (6)壁画展区: 广东省广州市,展出作品150件。 (7) 港澳台邀请作品展区: 广东省深圳市,展出作品260件。 (8)综合展区: 江苏省南京市,漆画展出作品150件、连环画和插图画展出作品100件、年画招贴画和宣传画展出作品100件、漫画展出作品100件。 (9) 艺术设计展区: 上海市,展出作品400件。 全国美展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第11届全国美展恰逢建国60周年,被中宣部列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大活动项目,属于“向祖国汇报系列活动之一”,美展将集中展示一大批体现时代精神风貌的精品力作。 第11届全国美展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水彩、粉画、漆画、陶艺、艺术设计、动漫、综合、港澳台10个展区,各展区分别评选出的获奖提名作品将于2009年12月25日上午10时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作品展。 中国美术界最高奖项首届“中国美术奖”将在第11届全国美展中评选产生。 1、中国画展区: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承办。 2、设计展区: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和深圳市文联承办的第11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设计展,于2009年10月11日至10月29日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以及华·美术馆分别展出。 3、版画展区:由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联、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承办第11届全国美展版画展于2009年9月28日至10月12日在南京江苏美术馆举行。 4、水彩·粉画展区:由辽宁省文化厅、辽宁省文联、盘锦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粉画展”于2009年9月26日上午在盘锦辽河美术馆开幕,展览持续至10月20日结束。 5、油画展区:2009年9月26日,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承办,湖北省美协、省艺术馆协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展”在湖北省艺术馆隆重开幕。 6、漆画、陶艺展区:2009年9月18日,由厦门市文化局、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协办,厦门市政府、福建省文联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漆画、陶艺展区作品展,在厦门美术馆开幕。 7、动漫与综合展区: “第11届全国美展·动漫与综合作品展”于2009年9月1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8、港、澳、台展区:由汕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港、澳、台作品邀请展,于2009年9月8日在汕头林百欣会展中心开幕。 9、壁画展区:2009年9月1日上午,第11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行。 此次第11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共展出作品170件,是从全国各地踊跃送展的1200件作品中评选而出,其中,获奖提名作品18件。 10、雕塑展区:第11届全国美展雕塑展由长春市人民政府承办,2009年8月28日上午,第11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展在雕塑艺术馆中央大厅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 展览

陈佩秋作品 书画名家陈佩秋 陈佩秋代表作 【欣赏 价格 图片 鉴定】

陈佩秋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 。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擅长中国画 。 作品有《天目山杜鹃》;《水佩风裳》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红满枝头》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 。 生卒年:1923-? 籍贯:河南南阳 创作方向: 花鸟 现任职务: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陈佩秋履历表1923年 癸亥 2月14日生(农历1922年12月29日)。 1942年 壬午 入西南联合大学,专攻理工科。 1944年 甲申 考入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1950年 庚寅 国立艺专毕业,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开始大量接触古代字画,临摹宋人团扇。 1952年 壬辰 30岁作《仿钱选八花图卷》。 钱选《八花图卷》原为张珩所藏,50年代陈佩秋借临两本,其一酬赠张氏,另一今为香港藏家所得,潘泊鹰赋诗并题,款书为谢稚柳作。 1953年 癸巳 31岁临李嵩《花篮图》。 1954年 甲午 32岁谢稚柳为陈佩秋作《十幅图》,章士钊、沈尹默、潘伯鹰、冒广生为题。 1955年 乙未 33岁上海中国画院成立,被聘为画师。 1956年 丙申 34岁由河滨大楼迁居乌鲁木齐南路176号。 作工笔《天目山杜鹃》参加上海青年美展并获得一等奖,参加全国青年美展获得二等奖。 1957年 丁酉 35岁作《蜀葵双鸭》。 1958年 戊戌 36岁作《红蕖湖石》、《梅竹双禽》。 与谢稚柳合作《闵行一条街图》,草稿为陈佩秋打,是时闵行新建。 与谢稚柳合作绢本山水长卷,陈佩秋作屋宇,谢稚柳作山石。 1961年 辛丑 39岁作工笔《红叶秋蝉图卷》、《白荷团扇》、《芙蓉团扇》。 作《墨兰图》,题丁酉夏南游罗浮,天雨居广州,过希白先生高斋,得观所藏历代名画并承惠赠马钦山册页,尤深感佩,谨以拙作寄呈,盖欲少答情厚于万一也。 1962年 壬寅 40岁作工笔《蝴蝶图卷》。 题:壬寅初夏余之羊城就医,于广州画苑得王石谷临赵鸥波仿大年《湖庄清夏卷》,展玩旬日,以之持赠沈光夫人。 六月及还沪江,送别之日,夫人命余为写蛱蝶图,复出斯卷壁赵。 佩秋作此寄呈少答夫人情厚。 1963年 癸卯 41岁作《九月海棠》、《蜀葵》、《紫芍药》。 作工笔《木实图卷》,1997年重题:木实写真图,余早岁在龙华植物园所得稿,款识癸卯一九六三年,文革前所作。 其果实枝叶所用皴笔钩线已较五十年代有所进步,识者当以吾言不虚也。 作盆景《兰花》,题余二十写花,今五十一矣。 每当秋春百卉著蕾之时,策健步于花房、园林,或手栽盆景,纵观其休歇,成盛怒发之态,久之心有所得,而运诸于笔,于是花之舒侧偃仰纷靡婆娑之态,莫不挥洒自如,栩栩乎跃之缣素之上矣。 1981年重题:此余四十二岁所写作,甫成草图,即弃置箱底。 丙午之变,十稿九灰。 壬子七月,劫余复得,因为润色,复题记于上。 丙午以来,不事旧业,遂有笔砚荒陈之叹。 通观其上书体,较诸壬寅前后所作大多逊色。 1966年 丙午 44岁文化大革命爆发,8月1日,第一次被抄家,被抄去诸多古代字画和现代名人书画。 10月,第二次被抄家。 1967年 丁未 45岁第三次被抄家,屋内物品几全被掠去,仅仅留下吃饭桌子,12月,陈佩秋被隔离审查。 至文革结束,极少作画。 1973年 癸丑 51岁作《岭南佳胜》,题:岭南佳胜又重游,涉水攀林劳不休;兴到更阑犹未尽,披图还对万山秋。 壬寅初夏再游粤中诸胜,自星湖还羊城,友人出赵左《秋山图卷》属题因作。 今已十春,追忆游屐,为写是图。 作《松鹤》、《出水芙蓉》。 1974年 甲寅 52岁作《芙蓉凫鹥》。 1975年 乙卯 53岁深入农村写生,作《水稻图》,谢稚柳为题卷起湘帘近午天,薰人花气欲登仙。 市斋浑有江乡意,砚水澜翻万顷田。 1976年 丙辰 54岁谢稚柳为岳美缇作《竹》册12幅,陈佩秋题扉页翠色秋波。 作《水仙兰蕙册》八开。 夏,去新安富春水电站参观写生,作《能量夺天》、12月作《雨后山村》。 接触西方绘画,颇喜印象派色彩。 1977年 丁巳 55岁作《绿叶黄鹂》、《松鸦》。 9月,应北京首都机场之邀,与谢稚柳、唐云、朱屺瞻、陈秋草等赴京作布置画。 1978年 戊午 56岁任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 《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在上海展出,前往参观。 11月,杭州西泠印社恢复,与谢稚柳应邀前往参加庆祝活动。 作《春酣》、《竹荫双禽》、《荷塘清夏》、《莲实佳鹅》、《黄山》、《阳朔小景》、《寒林双禽》。 1979年 己未 57岁1月,与谢稚柳在广州,是时,陆俨少、刘旦宅、应野平等同在。 12月,与谢稚柳一起应邀赴杭州参加西泠印社成立75周年庆祝大会,与谢稚柳、朱屺瞻等8位画家合作《东风浩荡图》。 作《秋果山禽图》,将工笔、写意、山水、花鸟结合。 作《秋林聚禽》、《秋林鸳鸯》。 1980年 庚申 58岁3月8日至15日,朵云轩、香港集古斋在香港集古斋画廊联合举办谢稚柳、陈佩秋画展,作品150多件,大部分为近作,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 《谢稚柳、陈佩秋画集》由香港美术家出版社出版。 作《海棠山雀》。 1981年 辛酉 59岁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访问讲学,在港期间,观看香港收藏家的字画。 5月20日,上海友谊商店举办谢稚柳、陈佩秋画展。 11月11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和上海博物馆在上海工业展览馆联合举办谢稚柳、陈佩秋书画展。 12月,于南京江苏省美术馆举行谢稚柳、陈佩秋书画展览。 作《竹泉银雉》。 1982年 壬戌 60岁4月12日,香港《文汇报》中国书画专版刊登谢稚柳、陈佩秋作品。 12月,《陈佩秋画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3年 癸亥 61岁夏初,与谢稚柳一起赴京,为中南海紫光阁作画,与谢稚柳合作《冬景》。 出访日本,进行书法交流。 1984年 甲子 62岁任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 作品《红满枝头》参加全国六届美展并获铜奖。 4月27日至5月16日,谢稚柳、陈佩秋书画展览在山东省美术馆展出,作品100余幅。 1985年 乙丑 63岁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参加日中全国精选水墨画展。 1月,由乌鲁木齐南路迁居巨鹿路。 9月,前往敦煌,为谢稚柳补充《敦煌艺术叙录》作实地勘察。 9月30日,谢稚柳、陈佩秋书画展在安徽合肥开幕,参加开幕式,10月2日,为采石矶太白楼作画,10月4日,登黄山,10月7日,参观歙县墨厂及砚厂并作画。 1986年 丙寅 64岁5月,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与谢稚柳前往参加当代中国画展和学术讨论会。 12月18日,谢稚柳、陈佩秋画展在香港展览中心举行。 陈佩秋作品75幅,多为近作,谢稚柳作品85幅,香港各大报刊、电视台皆作报道。 《谢稚柳、陈佩秋画集》由香港博雅艺术公司、深圳博雅艺术公司出版,所选作品为展品。 作《山光水态图卷》,题:予习山水,自清六家四僧而上溯宋元,每有名山大川之游,反复体察前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说。 至于古稀之年,犹未悟得其间精髓。 尔来画人多以西洋彩影摄象为师,于是搜尽奇峰打草稿,疲于奔命之苦,遂一去不返,从此弃古奉新,舍中就外,穷尽移花接木之能,而颇以匠心独运自诩。 殊不知此中奥秘,人竟皆为是,难免又有山阴道上之患。 而我辈从事绘事者,能不以之自勉乎? 1987年 丁卯 65岁作水墨工笔《四君子图卷》。 作《竹禽图卷》。 1988年 戊辰 66岁7月,谢稚柳、陈佩秋书画展于辽宁省博物馆举行。 任南京大学中国画艺术中心客座教授。 以1987年工笔《四君子图卷》为底本作意笔水墨《四君子图卷》。 作水墨工笔《鸳鸯图卷》。 1989年 己巳 67岁题谢稚柳落墨白莲卷:壮暮堂所作白莲,其画法乃自前人笔记所载徐熙落墨法颖脱而出,知台北张氏大千先生晚岁亦创泼墨泼彩画法,可谓殊途同归矣。 作彩墨《仙子凌波图卷》。 1990年 庚午 68岁于香港举办书画大展,出版《陈佩秋画集》。 1991年 辛未 69岁与谢稚柳居住于香港。 1992年 壬申 70岁5月应美国堪萨斯博物馆邀请,与谢稚柳一起参加董其昌世纪学术研讨会。 在澳门举行谢稚柳、陈佩秋书画展。 1993年 癸酉 71岁春,作《月下花前图卷》,《八珍图卷》。 4月,去杭州参加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成立65周年纪念活动。 10月,参加上海市代表团去东京、大阪进行文化交流。 1994年 甲戌 72岁5月,受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邀请,与谢稚柳、程十发、刘旦宅在台北举办上海当代水墨四大名家联展,同时出版展览画册,江兆申为展览作序。 7月,《陈佩秋书画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选登作品为1952年至1992年,96幅。 1995年 乙亥 73岁作《春山白云图》、《柳阴白鹭图》。 1996年 丙子 74岁 11月,参观美国旧金山博物馆举办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华瑰宝展。 12月20日,与谢稚柳一起在旧金山讲课,内容为从旧金山中华瑰宝展谈古书画鉴定,陈佩秋对宋、元、明各流派和各家作品作详细分析,并将西方18世纪的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作了比较说明。 1997年 丁丑 75岁春,作《浅水遥山图卷》、《青峦山居》。 8月30日,飞西安,参观乾陵、茂陵、法门寺、兵马俑、华山、碑林、陕西历史博物馆。 1998年 戊寅 76岁4月10日,在杭州参加中国美术学院70周年庆祝大会,11日,作《松之寿》赠母校。 5月, 上海中国画院画家丛书《陈佩秋》由上海画报出版社出版。 8月11日至11月15日,由香港临时市政局主办、香港艺术馆策划的谢稚柳、陈佩秋画展于香港艺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对艺术界影响甚大。 1999年 己卯 77岁11月,由巨鹿路迁居虹梅路。 受聘为朵云轩顾问。 2000年 庚辰 78岁1月1日,参加朵云轩100周年庆祝活动。 1月8日,陈佩秋画展于上海中国画院开幕。 5月,《陈佩秋山水花卉扇册》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6月,谢稚柳、陈佩秋画展于朵云轩开幕,作为朵云轩百年庆典活动内容之一,同时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谢稚柳·陈佩秋的艺术》。 作品青绿山水一组参加2000年上海双年展(海上·上海)。 受聘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2002年 80岁2月8日陈佩秋艺术展于在上海美术馆开幕 陈佩秋获奖记录1984年 作品《红满枝头》参加全国六届美展并获铜奖。 1956年 工笔《天目山杜鹃》参加上海青年美展并获得一等奖,参加全国青年美展获得二等奖。

太仓是什么地方?

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端,东濒长江,南邻上海,西接苏州。 太仓拥有2000年的历史文化,太仓的浏家港(现为太仓港)号称“六国码头”,是上海开埠前我国东南沿海的主要商埠,也是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起锚处。 太仓市现有人口44.75万,总面积815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土壤肥沃,物产富饶,素称“江南鱼米之乡”,故称“太仓” 太仓是江苏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县(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太仓保持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势头,在全国率先进入小康市,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 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产值按人均计算,均列江苏省榜首。 农业以粮棉油为主,高产高效,多种经营品种繁多;工业以轻纺为主体,纺织、轻工、机械、电子、化工、建材、食品等门类齐全。 太仓景点 太仓,亦名娄东。 她以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济和璀璨的文化,在素称“人间天堂”的江南享有“金太仓”的美誉。 太仓地处我国的东海之滨,扬子江口。 境内错综交织的河流,青黄相间的田野,温和湿润的气候,是孕育太仓古代文明的摇篮。 据史志记载和建国以来考古发现的遗物证明,早在二、三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劳动、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鱼稻文化。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的吴王楚君,在此屯粮置仓,供奉朝廷,这也许就是太仓地名的由来。 太仓为“东南之富域”、“天下之良港”。 奠定这一基石的,当推元代。 在元,太仓不仅设卫垒城,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海防前哨,更为重要的是元统治者开发漕运,加强南北经济交流,拓展海上对外贸易的治国兴邦之策,加快了太仓农副产品、水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对外开放,使太仓在不到百年的短短时间内,成为了“漕运万艘,行商千舶,高樯大桅,集如林木”,“四方谓之天下第一码头”的东南大港。 随着经济的繁荣,人口的遽增,完成了从一滨海集镇到“朱门大宅,不可胜记,琳宫梵宇,列若鳞次”的港口城市的飞跃。 而港口城市的形成,则为太仓种下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基因。 至明,永乐帝为扬威天下,敦睦友邦,先后七次派遣郑和从太仓刘家港出发,扬帆西洋,又为太仓积淀了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财富。 地处江海之交的太仓,正是历经了多次大规模的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冲撞,因此早在明代中叶,已形成了亦耕亦渔、亦工亦商多元化的经济格局,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同时也孕育了义利兼顾、革新务实的人文精神。 太仓不仅是个“漕舟之津”、“商货之区”,还是人文荟萃之地。 繁荣的经济,宽厚外向的民风,吸引了天下无数英才在这里汇集。 明清时期,太仓的文化随经济的发展而显活跃,经祖籍或客居太仓的鸿儒先贤、仁人志士的积极倡导、身体力行,在经史理学、文坛艺苑、科技工艺等方面,涌现了数十名史有所载的著名人物。 如胸怀雄才大略、忠心报效国家的祖孙宰相王锡爵、王掞;大思想家陆世仪;复社领袖张溥;抗倭名将熊桴、任环;吴中水利专家郏亶;才华横溢、独步文坛的王世贞;大诗人吴梅村;“明四家”之一的大画家仇英;执清朝画坛三百年牛耳的娄东画派开创者王时敏、王鉴、王原祁;昆曲的创始人、戏曲音乐学家魏良辅;博古通今、道德化人的经史学家毕沅、陈瑚;教育家陆宝忠、唐文治;民主革命先驱俞剑华;还有巧夺天工、蜚声朝野的雕刻大师陆子冈,以及冶炼、制造、航海、地理、医学、园林等诸方面的名师大家。 至今,在太仓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还保留着他们不少珍贵的文物遗迹,流传着他们大量的趣闻轶事,绵延着他们留下的优秀传统。 南园 南园建于明朝万历年,是当时宰相王文肃(字锡爵)营建,占地三十余亩。 主要建有“绣雪堂”、“潭影轩”、“香涛阁”诸胜,是王宰相处理政务和种梅养菊之处,太仓民间亦称南园为“太师府”。 清初,文肃之孙画家王时敏与叠山大师张南垣合作增拓,有二峰名簪云、侍儿,系自“弇山园”移至,乾隆时荒芜,嘉庆、道光年间重建,同治时又修,后渐破旧,日军侵华又一次受到破坏。 1998年,在省文管会、苏州市园林局帮助下,按原照片、原图纸进行设计、规划,逐步给以恢复。 目前为止已恢复了“门楼”、“绣雪堂”、“香涛阁”、“大还阁”、“鹤梅仙馆”、“寒碧舫”、“潭影轩”和“长廊”等十八处景点。 城市山林,绿叶红花,泉石清流,已超越了自我和物欲--人与自然的和谐。 古人所追求的理想居住环境是人类发展的永恒课题,永恒的才是最有价值的。 东海两难 据太仓地方志记载:老南园中曾有一块“东海两难”碑,乃明代书法家王稚登题写。 一说为王世贞、王世懋题写的;也有一说为张溥、张采题写的。 查王稚登是生活在明嘉靖至万历年间的文学家、书法家,与王世贞、王世懋年龄相仿,但比他俩长寿。 而张溥、张采要晚于王稚登,因此可以认定“东海两难”中的“两难”是指王世贞与王世懋。 “两难”出典于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中的“难兄难弟”一词。 原意是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 而“东海两难”是赞美与称颂王世贞与王世懋各有文才,各有成绩,各有千秋。 大还阁琴馆与徐上瀛 徐上瀛(生卒年月不详),别署青山。 为明末清初年间人,著名古琴家。 徐上瀛年轻时乃习武之人,自小抱有济世报国之志,然命运不佳,两次参加武举考试都未能得到主考官的赏识,无奈之下只得作罢。 明代万历年间太仓操琴之风蔚然,为排遣烦闷,徐上瀛遂弃武学琴,先拜太仓著名琴家陈爱桐之子陈星源学琴,后又向陈爱桐的入室弟子张渭川学琴。 为了更进一步,他又拜常熟人严徵学琴。 由于得名师指导,其琴艺有了长足进步。 后来,他与陈星源、严徵、陈禹道、[]庄乐等人结成琴川琴社,人称“虞山琴派”。 徐上瀛著有《大还阁琴谱》、《溪山琴况》、《万峰阁指法秘笺》等。 他在总结严徵的“清、微、淡、远”基础上,取诸家之长,独创一格,提出了“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的二十四字要诀,对后来的琴学理论发展有相当影响,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为纪念这位明代古琴大师,太仓市政府在恢复南园的过程中,建造了大还阁琴馆,这是目前我国第一家古琴馆。 该馆建筑面积有八百多百方米,主建筑为两层楼,除正厅外,辟有四间琴室,沿用了传统的“五知斋”、“与古斋”、“西麓堂”、“春草堂”等斋名。 楼上正厅陈列有清康熙年间蔡刻本徐上瀛《大还阁琴谱》和名贵古琴,以及不久前发现于我市李王庙旧址的八音磬石等。 玉皇阁 玉皇阁原名普福宫,亦称玉芝阁,今位于太仓市双凤镇。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时,由御封道教首领张天师张宗演之弟子周静清奉旨始建,1994年批准重建。 占地30多亩,主要有玉皇阁、慈舰殿、陛皇庙。 相传明建文帝曾率其大臣避难于此。 玉皇阁乃史书有载的道教古庙。 我国道教玉皇阁全国有多处。 海天禅寺 海天禅寺,座落在东部板桥镇,位于市郊沪嘉高速公路太仓段北侧,九十年代创设,寺名缘起海水摇空缘,天花拂袂来,禅边风儿好,寺旁板桥开,其建筑气势恢宏,可谓江东一绝,占地百余亩,内有山门殿、天皇殿、大雄宝殿、观云阁、地藏阁等。 古镇沙溪 临 水 建 筑 山 塘 河 天 下 第 一 古 巷 兴 义 桥 “古巷同肩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工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 沙溪镇是江苏省太仓市所属的一个千年古镇,位于太仓市中部偏西204国道旁。 早在宋、元时已集市成镇,明清两代,达官贵人、商贾平民纷纷沿着老戚浦河两岸建府造第,营构居屋,逐渐形成蜿蜒数里长的河南街、河北街。 据志书记载:“镇地延袤可数里,多富家巨室,其缙绅学士几当一州之半,为士好文章,习仪观,济济相望,而民之耕于野者,亦勤稼樯谨财用,有蟋蟀代檀之风,人称乐土。 ”至民国年间,仍为巨镇,俗称“东南十八乡、沙溪第一乡。 ”古镇最有特色的当数保存完好的、沿戚浦河而建的临水民居建筑群。 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为方便水边生活,家家建有河棚间,家家有石水桥,临水一间,木桥镂窗,既可眺望河景,又可汲水购物,形成一道韵味独特的风景线。 民居参差起伏,错落有致。 挨家挨户的临水建筑,几乎有一半伸到河面上,上面是临空水阁,下面由石柱支撑,河埠、船坞就设在水阁下面,巧妙之极,这是真正的“枕水人家”。 古镇多古居古迹,印溪书舍,南野蛮斋居,莲心楼等古宅民居,充满人文气息。 清乾隆年间富商龚氏的豪宅,满厅雕梁画栋,云纹布满梁架,缠枝花绕满梁木,浮雕造型优美,刻工精细,堪称江南一绝,至今保存完好。 近现代名人故居中有前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吴晓邦故居,建于民国初年,系欧式双层建筑,可观看古镇风貌。 除了建筑,园林亦为一景。 由一代国画大师朱屺瞻题写园名的乐荫园,园内碧波荡漾,花木鼎盛,楼亭廊阁掩映其中极尽江南园林之精妙。 从吴晓邦故居出来,漫步垂直如线的三星古街,“天下第一古巷”的标牌赫然在目。 古色古香的老字号店铺林立街旁,一面面小黄旗迎风招展,不时闪现眼前的明清桥门洞,令人恍然若梦。 走着走着,便上了橄榄岛。 这是一座江南古镇中独一无二的人工小岛,三座明清古桥横跨岛、镇之间。 岛上绿树成荫,翠竹环绕,令人荡气回肠,有一种顷刻间回归大自然的感受。 沙溪镇的风味特产:沙溪汤包、蟹壳黄等小吃,鲜美可口。 灯笼和蟋蟀是沙溪历史上的特色产品。 古镇景色秀丽,古朴典雅,街长三里,庭园深深,雕花厅、乐荫园、橄榄岛、吴晓邦故居等人文景观风格迥异。 别致的临水建筑,古宅密集的老街和古朴雄浑的石桥,是沙溪现存文化遗存的三大特色。 镇上的景点有:龚氏雕花厅、“天下第一古巷”、庵桥、乌云会遗址、乐荫园、吴晓邦故居、临水建筑、明清古桥、橄榄岛、三里古街、沙溪古镇牌坊、兴义桥、普济寺、小市庙、国民党要员陆京士故居等,镇上的天妃宫是当年郑和出海前亲临祀拜之处,现已改建为郑和纪念馆。 沙溪镇牌楼 沙溪镇三里古街 沙溪镇橄榄岛 乐荫园 乐荫园原为宋代隐土瞿孝祯的读书处。 位于沙溪镇,有江南著名园林之美誉,占地22.5亩,水面5亩,建筑物临池而建。 全园分中、东、西三部分。 池居中部,四周环有假山、长廊、水榭、花厅、六角亭、通津路。 大门和围墙仿苏州拙政园门口;北侧有小花厅,西部为雕花厅,梁上雕花精致。 元代三桥(州桥、周泾桥、皋桥) 元代太仓由于海运的发展而号称六国码头,经济繁荣,交通发达。 现城内尚存元代拱形石桥三座,这就是横跨致和塘上的州桥、周泾桥、皋桥。 三桥都由地方官和佛教寺院共同发起,民间捐款而兴修,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桥身和拱券都用青石砌造,拱券都呈分节并列式排列,且两边都不设桥联柱,这些都是典型的元代桥梁风格和建筑方式。 州桥,位于城厢镇府南街南端,横跨致和塘,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乃三孔石拱桥,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桥长16.2米,中孔高4.27米,跨宽8.05米,拱石上有浮雕,并刻有“大元天历二年”等字样。 正中地福石一侧刻有“安福”两字。 州桥 周泾桥 元兴福桥今皋桥 郑和纪念馆 郑和纪念馆为古色古香的砖木结构房子, 坐落于太仓浏河镇,朱红色的门面十分气派,院子中柏树成行,清幽肃静。 屋内陈列有介绍郑和出海事迹的重要历史文物。 郑和是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曾从太仓浏家港起锚七次下西洋,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天妃宫 天妃宫,位于浏河镇东市庙前街,为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迹。 初建于元至元二十三年(1268年)。 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从刘家港启航前,必先在此进香祈求海神娘娘保佑航海平安,并于七下西洋结束后在此亲立“通番事迹碑”。 南广寺 南广寺座落于南郊镇,建于宋绍兴二年,距今800多年历史,1993年批准重建,占地面积97亩,主要有山门殿、金刚宝殿、观音殿、地藏殿、法堂方丈楼等。 墨妙亭 墨妙亭位于太仓公园内。 内藏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手迹《送李愿归盘谷序》和《归去来辞》石刻等。 憩园 憩园又名人民公园,始建于1130年,位于公园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园内有北宋著名水利专家郏亶墓、元代大型“铁釜”、明代“通海泉”、宋花石纲遗物“望海峰”。 最负盛名的有“墨妙亭”。 另有树萱斋、壁嵌等许多颇有价值的碑石。 此外还有荷池、三曲桥等风光景致。 梅花草堂 (朱屺瞻年轻时的画室) 梅花草堂座落于浏河公园内,是当代极负盛名的百岁丹青大师朱屺瞻先生年轻时习画的画室。 朱屺瞻(1892-1996年),名增钧,号起哉,又号二哉老民,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等,系我国著名的寿星画家,画坛的一代宗师。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西泠印社顾问等职。 朱屺瞻习画自幼年始,曾两度赴日本学习油画与考察美术教育,27岁时,其油画参加过首届苏州美术画赛会。 新中国建立后,朱屺瞻受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后又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 师。 此后,多次赴外地写生、创作,举办个人画展,成为我国著 名国画大师。 朱屺瞻画风老辣,自成一体。 著有《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谈》、《朱屺瞻画选》等多种,作品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1995年上海市政府在虹口公署内建造了朱屺瞻艺术馆。 朱屺瞻一生喜爱梅花。 抗战时,浏河老宅被日军焚毁,新宅亦弹洞满壁,遂拆老宅之余屋,修缮新宅,并把日寇炸弹坑挖为“铁卵池”,池边土坡上遍植梅花,题其居曰“梅花草堂”,自号“梅花草堂主人”。 1936年,朱屺瞻邀潘天寿、姜丹书、金维坚、吴茀之、张振铎至浏河梅花草堂雅集,吟诗作画,研讨艺事,欢聚数日而散。 后征集得海内名家王一亭齐白石、黄宾虹、吴湖帆、贺天健、丁辅之等所作梅花草堂图,汇为一巨册。 1991年朱屺瞻百岁时,家乡政府在其故居重建“梅花草堂”,计一院五室,分为展厅、画室、会客厅等。 为此,朱屺瞻向梅花草堂赠送了《春风新长紫兰芽》、《老干横生色如铁》、《雨后溪山》等六幅精品力作。 曹溪阁 曹溪阁位于太仓市区东,两层古典式建筑。 内藏古玩字画、秀玉奇石等珍品,以及各类雕塑和高品位的工艺麦秸画。 张溥故居 张溥故居位于太仓市城厢镇西门街8号,建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 可惜正门和后院均已久废,仅存三进组合式的通转走马楼房屋。 整个建筑斗拱齐全,工艺精湛,布局精巧,配以围廊厢房,几似迷宫,是一座典型完整的明代建筑。 内设县博物馆与唐文治、俞庆棠事迹陈列室。 还设有复社纪念堂、文物陈列馆、太仓名人馆和“四王”纪念馆等。 张溥(1602—1641年),明崇祯年间进士、明末文学家、“复社”领袖、《五人墓碑记》作者。 娄东二张系指张溥与其好友张采。 张采,字受先,文学家、史学家,曾与张溥一起组织过应社、复社,乃复社重要骨干之一。 著有《知畏堂集》、《太仓州志》等。 因张溥住西郊,张采住南郊,故人谓西张南张,并称为“二张先生”。 王锡爵故居 王锡爵(1534-1610年),太仓人,明代万历年间首辅,其故居俗称太师第,故居为明代中期建筑,雕梁画栋,斗拱齐全,品级森严,气宇轩昂。 其后裔清代大画家王时敏、王原祁也曾在此居住,现有门楼一座,面阔五间,门厅左右分上下二层。 这种门楼式的门厅,在江浙—带绝无仅有。 内设娄东画派陈列和太仓历代碑廊。 早年在太仓东郊有“两世鼎甲、四代一品”牌坊一座。 “两世鼎甲”系指明万历二十一年的文渊阁大学士、首辅王锡爵,与其曾孙清康熙年间的内阁大学士王掞,人称“祖孙宰相”。 “四代一品”系指王锡爵与儿子王衡、孙子王时敏、曾孙王掞均为朝廷一品大员。 吴健雄墓园 吴健雄墓园,位于浏河镇明德高级中学的紫藤阁旁。 1997年2月17日吴健雄逝世后,根据她的遗愿,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世界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审定的墓园于1998年5月底在明德高级中学内建成。 杨振宁为墓园题写了“吴健雄墓园”五个大字,李政道为墓园题辞。 吴健雄是当代世界著名物理学家,1912年5月31日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县浏河镇;1923年在浏河明德学校读书;后考入苏州江苏省女子师范学校;1934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36年远涉重洋赴美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194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42年与袁家骝在美结婚,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63年吴健雄对β衰变的一系列实验证明核β衰变中矢量流守恒定律,在物理学史上首次由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对后来电弱统一理论的提出起了重要作用;1972年起担任普宾讲座教授;1975年获美国总统福特颁发的国家科学勋章,同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会长;1978年她还获得国际性的沃尔夫基金会首次颁发的奖金;1980年退休;1981年意大利总统授予她“年度杰出妇女奖”;1991年荣获代表理工界最高荣誉的普平纪念奖章。 1984年10月她回到家乡浏河,参加了恢复明德学校校名和为纪念父亲而兴建的明德楼落成典礼,并成立吴促裔先生奖学金基金会,她慨赠基金还担任了基金会的名誉会长。 高仁歧油画馆 高仁歧油画馆座落在新区柳州路上,馆内藏有高仁歧创作的60多件油画精品。 高仁歧是太仓时思镇人,著名军旅画家,目前为济南军区副师级专业画家。 其作品在全军美术作品大赛中得金奖,曾多次入选全国美展。 吴晓邦舞蹈艺术馆 吴晓邦舞蹈艺术馆座落在太仓新区,拥有两个建筑面积各为400平方米的展览厅和一个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 吴晓邦于1906年出生在太仓沙溪镇,是我国新舞蹈艺术的先驱者、开拓者和实践者,杰出的舞蹈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国舞协主席、第二、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吴晓邦(1906-1995年),出身于贫苦农家,后被沙溪镇上吴姓富户抱养,取名锦荣。 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青年时代的吴晓邦满怀革命热情,投笔从戎,在北伐战争中任叶挺团见习排长。 大革命失败后,他于1929年赴日本学习音乐,因敬仰波兰音乐家肖邦,遂改名晓邦。 后受日本早稻田大学学生演出的舞蹈感染,开始对现代舞蹈发生兴趣,先后在日本高田雅夫舞蹈研究所、江口隆哉与宫操子现代舞蹈研究所学习芭蕾舞与现代舞。 “9.18”事变后回国,在上海创办“吴晓邦舞蹈学校”、“晓邦舞蹈研究所”,举行了第一次舞蹈作品发表会。 1937年后参加抗日救亡演剧队,期间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舞》、《游击队员之歌》等一批抗日舞蹈节目。 1945年抵达延安,在“鲁艺”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全国舞协副主席,并先后兼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舞蹈团团长、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主席等职。 1956年创建“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 文革时受冲击下放,文革后,吴晓邦复出,任中国舞协主席、全国文联常委《舞蹈艺术》杂志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主编等职。 吴晓邦以舞言志,以舞警世,为人生而舞,矢志不渝,坚持舞蹈教育、创作、理论三位一体的方法,培养了一大批舞蹈后继。 一生创作了《饥火》、《思凡》、《丑表功》、《平沙落雁》、《迎春》、《秋怨》、《虎爷》、《宝塔牌楼》等18个脍炙人口的新舞蹈节目。 著有《新舞蹈艺术概论》、《舞蹈新论》、《谈艺录》、《舞蹈续集》、《舞蹈学研究》等专著。 吴晓邦是我国新舞蹈的奠基者、开拓者和实践者,杰出的一代舞蹈大师。 为纪念这位我国新舞蹈的先驱,1999年在其故乡太仓落成了我国第一座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舞蹈纪念馆——吴晓邦舞蹈艺术馆。 宋文治艺术馆 宋文治艺术馆,建于1989年,座落在太仓市县府东街12号,馆内有宋文治先生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60件代表作和他收藏的30多件明清书画珍品,及具有很高价值的30件远古彩陶等。 宋文治系太仓西郊人,先后师从著名画家张石园、吴湖帆先生。 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美协副主席、省政协常委、省书画院副院长和南京大学教授。 昆曲 昆曲始源于太仓南码头(也称南关,即今南郊镇)。 昆曲乃艺苑中的奇葩,戏曲中的阳春白雪,历来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据地方志记载,元明时太仓南码头是极盛一时的活码头,南人北人杂居,南腔北调互相影响。 明代嘉靖、隆庆年间,长期寓居于南码头的魏良辅改良土腔,创造了一种十分典雅华丽的新声腔,世称昆腔、昆曲。 昆曲从民间走向舞台,则自昆山梁伯龙的《浣纱记》开始。 清初太仓大诗人吴梅村诗云:“里人度曲魏良辅,高士填词梁伯龙”指的就是这事。 因《浣纱记》的演出成功,昆曲声誉日隆。 士大夫均以听昆曲、习昆曲为雅事。 太仓在明清时期有不少昆曲班子,也出现了不少昆曲艺人。 近代太仓还出现过昆曲传字辈艺人朱传茗,昆曲音乐家、昆曲笛师高步云等,至今,太仓民间还能搜集到昆曲工尺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昆曲在太仓的普及,以及太仓人对昆曲的贡献与感情。 魏良辅 魏良辅(生卒年月不详),明戏曲音乐家,昆曲(南曲)始祖。 字尚泉,原籍江西豫章(今南昌市),后迁居太仓南码头(今南郊镇)。 魏良辅熟悉音律,初习北曲,因不及北人王友山,乃钻研南曲。 他的家乡盛行弋阳腔,而他却厌鄙弋阳,为改变所处的艺术环境,于嘉靖年间1522——1565)来到了当时南戏北曲十分活跃的太仓,居住在太仓南码头。 在当地驻军中,有很多人通晓音律,魏良辅常与他们切磋技艺和商讨乐理。 这时,他结识了驻地的一位南曲专家、太仓卫百户过云适,常向他请教,每次度曲都要等到过认为满意了方肯罢休。 他还请教从安徽寿州(今寿县)发配至太仓的善弦索、北曲的戏剧家张野塘。 当时张正在军中服役,对魏的求教欣然应允,两人结为挚友。 后来魏良辅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张野塘。 以后,魏良辅在过云适、张野塘等人的协助下,吸收了当时流行的海盐腔、余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某些特点,对流传于昆山一带的戏曲唱腔进行加工整理,将南北曲融合为一体,既可使南曲“收音纯细”,又可命名北曲“转无北气”,从而改变了以往那种平直无意韵的呆板唱腔,形成了一种格调新颖、唱法细腻、舒徐委婉的“水磨腔”(昆腔)。 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现,终于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 同时,魏良辅对伴奏乐器也进行了改革。 原来南曲伴奏以箫、管为主要乐器,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将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乐器集合于一堂,用来伴奏昆腔的演唱,获得成功。 魏良辅从此名声大振,被誉为“国工”、“曲圣”,乃至昆腔(南曲)“鼻祖”。 著有《曲律》(一名《南词引正》)一书,是论述昆腔唱法及南北曲流派的重要著作。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作为一个独立的乐种,其名称大约在五十年代初才定名。 然江南丝竹的雏型——“弦索”,则为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太仓卫军士张野塘创制,跑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据载,素工弦索的张野塘因罪发配至太仓后,与戏曲家魏良辅因共同的受好,很快成为忘年之交,魏因爱张之才,后将女儿许配给他。 张野塘与魏良辅合作后,开始习南曲,更定弦索音,使之与南音相近,又改三弦之式,名曰弦子。 组建了一个以弦乐、管乐、鼓板三类乐器合在一起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创制出了一种“颇相谐和、殊为可听”的吴中新乐“弦索”。 弦索在明清时,主要用于昆曲的伴奏。 16世纪中叶后,昆曲逐步成为统领中国剧坛的主要剧种,因此,弦索除为昆曲伴奏外,演变成为独立的一支丝竹演奏乐队。 明万历年间,文渊阁大学士、首辅王锡爵对音乐、戏曲等有所偏爱,常请张野塘、赵瞻云等去表演、授艺,这对江南丝竹的流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清雍正、乾隆年间,不少演奏江南丝竹的家乐班转为民间职业乐班,经常出入民间庙会、灯会等喜庆场所。 此时,江南丝竹演奏已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还是一种谋生手段。 延至民国,太仓有江南丝竹班子100多个。 主要乐曲有民间广泛流传的《行街》、《三六》、《云庆》、《欢乐歌》等八大名曲。 长江四鲜 太仓地处长江入海口,江海交汇之处,鱼类品种甚多,较为著名的有合称为“长江四鲜”的银鱼、刀鱼、鮰鱼、鲥鱼。 银鱼:古称“脍残鱼”。 此鱼形细长,身透明,体光滑,长约一指。 喜栖息于近海的长江口,正规名字叫间银鱼,当地人众称“面杖鱼”。 因这鱼细骨无鳞,色明莹如银,其味又极鲜美,故深受食客青睐。 刀鱼:因此鱼其状似刀形,俗称刀鱼。 刀鱼“狭薄而长头”,与凤鲚有相似之处,但比凤鲚个大,也称江鲚。 个大者有一尺来长。 此鱼特点是肉质细腻鲜嫩,入口即化,但丝毛骨较多,食之须小心。 清明前大量上市。 一过清明,其丝毛骨即变硬,价钱就开始下跌。 鮰鱼:亦称鮠鱼,俗称白戟。 此鱼特点其吻圆突,口腹部,体无鳞,大者长达一米以上。 现产量急剧减少,大鮰鱼已不易捕捉。 鮰鱼肉肥肉鲜,精炖红烧,均为鱼中名品。 其鳔肥厚,可制鱼肚,历来为上等食用鱼类。 鲥鱼:古称“魱”。 形秀而扁,似鲂而长,长约70厘米,银白色,腹部具棱鳞。 一般三四龄成熟,春夏之交,溯江而上,主要产于太仓的长江入海口到南京燕子矶一带的下游地段。 其味极为鲜美,更宜不刮鳞清炖,为长江鱼类中的极品。 可惜近年已濒临绝迹,其身价愈发昂贵。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9388.html
王者荣耀匹配机制不如英雄联盟 奥运会亚军张博恒点评
观天下·美国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