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 文脉华章 千载皮影 心传承

编者按: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

联播+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艺人操控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借助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动态图像,演绎古往今来、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灯影子”“皮猴戏”,是集雕刻、剪纸、绘画、造型、口头文学、音乐唱腔、表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作为我国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皮影戏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世界皮影看中国,中国皮影看陕西。陕西的皮影历史悠久、雕刻精美,在全国享有盛誉。

2020年4月22日,当时正在陕西西安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与皮影雕刻技艺传承人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

当天傍晚时分,总书记来到大雁塔脚下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走进一家名为“非遗体验馆”的店铺。

店铺内摆放着各种纯手工打造的皮影人物,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打造这种皮影人物,需要经过制皮、画稿、雕刻、染色、熨烫等多道工序。

店铺主人焦连生是一名皮影雕刻技艺传承人,当时已从事皮影制作16年。

总书记询问焦连生关中皮影的用料特点和艺术风格,并拿起一件皮影作品饶有兴趣地尝试着操作。

“总书记对于非遗文化非常了解,他还鼓励我好好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令我备受鼓舞。”当日的情景,焦连生至今仍历历在目。

皮影非遗传承人正在制作皮影。

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的皮影艺术,也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座特色桥梁。

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峰会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夫人扎帕罗娃、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夫人米尔济约耶娃共同参观西安易俗社。彭丽媛与来宾们为皮影人物上色点彩,观看皮影戏表演,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两个月后的盛夏之际,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隆重开幕。

7月28日中午,在欢迎宴会开始前,习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为出席开幕式的国际贵宾准备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其间,在观看皮影表演《飞天》时,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频频点头,并不时与身边的工作人员交流。正如习主席在欢迎宴会上的致辞所言,文明是多样的,世界是多彩的。

千百年来,皮影戏这门古老的艺术陪伴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度过了欢乐时光。今天,皮影戏依然在神州大地上传承不息。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为皮影戏的保护和传承注入了新的动力。

皮影艺人指导小朋友表演皮影戏。

目前,全国共有37个皮影戏相关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涉及河北、辽宁、浙江、湖北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共有50位艺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列入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则更多。

全国各地通过建立皮影文化园、皮影传习所、皮影展厅,举办皮影戏艺术节、皮影研讨会、皮影汇演、皮影培训班、皮影雕刻大赛等形式,积极向大众普及传播和传承弘扬皮影戏文化。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皮影戏不仅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让当代人触摸历史脉搏、留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为什么说方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传承工具?

为什么说方言是非物质文化最重要的传承工具?悠久的历史中,人们创造了很多灿烂的文化,有大量的文化财富值得珍藏和研究,这其中之一就是非物质文化。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呢?非物质文指那些非物质形态、有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东西、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

与那些固定有形的物质文化不一样,非物质文化是人类世代传承、口传心授、活动的文化遗产。 同时非物质文化具有自然性、持续性、传承性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就需要通过各种各种方式去构建一种模式,一种可以让非物质文化得到完好传承的方法。

在口传心授的整个过程中就涉及到语言的交流,而每个地方由于在没有统一语言之前,局部地域都是用方言来交流,所以很多非物质文化的传授都是以方言来作为一种媒介来交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在经济社会全球化的浪潮中,许多民间的传统文化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许多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已经失传或者正在消失,很多民间的独门绝技也正在面临后继无人的状态,老一辈创造的很多非物质文化急切的需要人来传承,而老一辈的人很多都使用原有的方言交流,也可以说方言成了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

在意识到非物质文化传承问题的时候,很多电视媒体,纪录片,电影等等网络媒介也在记录和保护着非物质文化。 由语言到电视媒介,这是一种进步,一种保护非物质文化有更有效的方式,但也很难埋没方言在这么多年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全球化时代,对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中国的一切,似乎都可以加上一个“大”字来形容。 中华民族有着一种积淀深厚、传承久远的“大一统”的历史文化情节。 中国文化太丰富、太复杂、也太深厚,让人感到一下子难以进入。 也许就是中国的文化遗产太大太多了,中国人对于自己悠久而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已经麻木了,不懂得去珍惜。 余秋雨在文章中曾经写到过,在中国的河南等一些文化历史遗物比较丰富的地区,甚至在农民的猪圈里有文物砌的围栏。 中国的无形文化遗产之丰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然而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民间艺人急剧消失,民间文化形态迅速消亡,民间艺术日渐衰落。 作为无形的文化遗产,“口头与非物质遗产”需要年轻人的参与和继承,但是,我国不少传统文化都存在着香火中断、继承人匮乏的威胁。 中国这二十多年似乎对各种文化遗产比较关注了,但是文化遗产在转化为旅游资源方面却呈现出越来越快的势头,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就不说了,更有甚者,有的文史馆、博物馆竟被挪作了它用。 实际上眼睛盯着的更多是钱,说好听点就是“功利”,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并非对“文化遗产”真正重视。 中国历经了近代百年历史的变迁和中西文化的冲突,数次大规模的战争、内忧外患、文革十年的文化浩劫,以及当前正在进行的空前急速的现代化的进程,使得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像是经过了一场又一场的洗礼一样,旧事已过,一切都是新的了。 文革时代我国许多文化遗产都被认为是“四旧”,被扫荡一空,因此许多物质上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的消失就不奇怪了。 至今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全社会都关注文化、建设文化的社会环境,政府对文化发展的引导功能没有完全行使,民众对文化的认识更是十分模糊。 有不少人还认为,文化就是艺术,甚至就是娱乐,观念的偏颇使得我国的文化发展长期是片面的。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的冯骥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这样一段让人痛心的话:“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 今天我们整个民族对传统是无知和蔑视的。 在大部分人眼里,一座数百年的深宅大院不过是一堆东倒西歪的破房子,一段明清古城墙不过是防碍交通的土石堆,而古老社火、剪纸、皮影戏这些宝贵的民间文化遗存在他们眼中更不过是落后和封建的象征。 ”我想我们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短浅的、功利的态度,就不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个正确的认识。

有关萧山的风土人情,民间艺术,文化遗迹,民俗民风(可复制)

萧山,古称余暨、永兴。 人杰地灵萧山公元2年始建县,始称余暨,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现名,一直沿用至今。 人杰地灵,源远流长的湘湖,成名早于西湖,傍水依山,襟江带湖,以风景秀丽而著称。 毗邻湘湖的越王城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民族英雄葛云飞、历史演义作家蔡东藩、著名画家任伯年、近代政治家汤寿潜等历史名人的文韬武略,为萧山留下了光耀千古的华章! 秉承历史文脉,萧山人形成了独有的创业文化,造就了“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 从当年的“围垦精神”,到“历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抢上头班车、抢抓潮头鱼、抢开逆风船、抢进快车道”的“四抢精神”、“敢与强的比、敢同勇的争、敢向高的攀、敢跟快的赛”的“四敢精神”,萧山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具有“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本质内涵。 如今,萧山人民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萧山精神,演变为融入大杭州、建设新萧山、引领新发展的生动实践,正成为推进建设富裕和谐现代化萧山的强大动力。 这就是真正的萧山。 风俗特产萧山萝卜干说到萧山,不得不提到萧山萝卜干!一道萝卜干炒腊肉是多么的美味啊!萧山萝卜干产于浙江省萧山市,以该市“一刀种”萝卜为原料,以其长度与菜刀相近,加工时一刀可分两半而得名。 具有色泽黄亮、条形均匀、咸甜适宜、脆嫩松口的特色,为早餐佐食之佳品。 据《中国土特产大全》记载:萧山萝卜干“食之有消炎、防暑开胃的作用,是早餐佐食之佳肴”。 主要产地分布在萧山市的坎山、赭山、新湾、义蓬、瓜沥、城北等乡镇。 萝卜干为圆柱形,直径4~5厘米, 重约150克,外皮较厚色白,含水量少。 加工方法亦采用风脱水法,刀切成条,每条带有边皮,然后摊晒,每日翻动多次,晚间苫盖以防雾浸雨淋。 晒2~3日,手感柔软,即可腌制。 将萝卜条置容器中,放盐拌匀,用力揉搓,至盐烊为止。 分批进缸,逐层踏实,两日后出缸,匀薄摊晒,勤加翻动。 三四日后再加适量盐分拌匀,分层装坛,逐层压实,加盖面盐,封口。 一般经一周左右制成。 成品无须根、斑点、青头、坏条,经年不坏,香味不散。 该品已有800余年生产历史。 萧山花边说到萧山还有一个特产就是萧山花边及中国的十字绣!萧山花边又名万缕丝、万里斯,于二十世纪初由意大利威尼斯传入萧山坎山镇。 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创新,由原来的花样单调发展为如今的品类繁多,有床罩、台毯、窗帘、沙发套、座垫、胸花、绣衫等2000多种,构图新颖,色调素雅,工针多样,技艺精湛,其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与地区。 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巨幅万缕丝花边窗帘、宁夏厅的花边窗帘和杭州机场贵宾室的“西湖全景”,都是萧山花边的代表杰作。 现在纯手工制作的花边是极其珍贵的艺术品哦! 萧山霉干菜还有一个是萧山霉干菜是益农镇的传统特产。 益农镇(原夹灶乡)原属绍兴县,故历来以“绍兴霉干菜”为名。 此产品由大叶芥加工而成,香气浓郁,味美质嫩,久贮不变,是一种常年食用的大众化食品。 “干菜焖肉”为民间传统风味的名菜。 萧山杨梅杨梅是浙江特产。 萧山、慈溪、余姚、兰溪等地都是杨梅产地,其中以萧山杜家一带所产杨梅最负盛名。 这种杨梅颗粒大,每500克28个到30个。 核小,肉柱圆,味鲜甜。 一般在夏至后5天左右成熟。 萧山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已有早色、迟色、白杨梅、草梅等四十余种品种。 杨梅具有果大核小、汁多味甜的特点。 所以可以说,世界上哪里杨梅最好?回答当然是萧山! 三黄鸡萧山鸡的起源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宫中饲养的斗鸡传入民间而来,故又称“越鸡”;而因其喙黄、羽黄、脚黄,故又名“三黄鸡”。 此鸡个体肥大,肉质白嫩,味鲜美,前期生长快,抗病力、觅食力和适应性强,是全国八大优良鸡种之一。 主要产地在瓜沥、义蓬、城北等地。 南宋官窑瓷南宋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 公元1276年,南宋的覆灭导致南宋官窑窑场一起被摧毁,官窑器自然成了南宋王朝最后的陪葬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陶瓷专家叶国珍教授为了不使以南宋官窑代表的中国青瓷成为“绝唱”,1968年开始他对南宋官窑遗址(杭州乌龟山南宋瓷窑遗址)进行了全方面考察,在漫长的试验过程中,前后经过两千多次的配方调整,一百多次夜以继日地试验,终于在1978年成功恢复了南宋官窑瓷,揭开了南宋官窑制作工艺神秘的面纱。 钱江啤酒钱江啤酒厂生产的钱江啤酒,选用地产优良原料,配以石英矿泉水,采用国内道创的露天卧式大罐酿制和西德进口整套流水设备灌装。 酒色淡黄清亮,酒味清醇爽口,钱江啤酒和钱江清泉啤酒,先后荣获部优和省优产品称号,中华啤酒已远销美国。 莼菜罐头莼菜原产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以湘湖、西湖、太湖所产最为著名。 但无论莼菜质量、栽培时间和历史上的知名度,都首推湘湖莼菜。 南宋《会稽志》载:萧山湘湖之莼特珍。 杭州烹调西湖莼菜汤成名之后,其所用莼菜亦多产自湘湖。 把莼菜制成罐头销运国外也始自萧山。 浙江龙井茶浙江龙井茶,堪与传统名茶西湖龙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谱中的后起之秀。 萧山是浙江龙井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 浙江龙井茶在我市的社会价值要超过它的经济价值。 在招待亲朋好友时或喜庆宴会后,如能饮上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可以增添亲切热烈的气氛!萧山风俗 萧山古属绍兴,故很多风俗习惯和绍兴相同,萧山又属吴越文化区,所以在江南这一带很多风俗习惯都大同小异,风俗习惯众多,而且很多风俗流于农村,难以枚举,这里介绍部分萧山的风俗习惯。 临浦小马灯临浦镇横一村的龙马灯表演起源于1945年春节,延续至今。 在该村,村民们几乎人人都参与龙马灯表演。 如今,在萧山举办的各种大型文艺活动中,这支业余龙马灯表演队频频亮相,如在今年元宵节活动以及刚刚结束的党山庙会上,都有他们的精彩表演。 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说,一个村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十分难得。 烧蝗虫 在历代《萧山县志》中,凡元宵节,几乎都是张灯结彩的风俗记载。 其实在北部沙地,元宵节从来没有张灯的习俗;其独特的节日事像是烧蝗虫、接紫姑、吃油菜蕻炒年糕。 这里谈谈烧蝗虫。 所谓烧蝗虫,是在正月十四的夜里,烧塘边的芦苇,烧埂上的茅草,或者以自家的络麻秆、稻草等扎一个火把,在田野上边跑边烧,又大声高呼:“哗啦嗬――!哗啦嗬――!哗啦嗬嗬嗬嗬嗬――!”如此兴高采烈地放火烧草,据说为的是烧死虫卵,以兆丰年,故叫烧蝗虫。 烧蝗虫者多为小男孩、小伙子,年纪稍大一些的如三四十岁的男人就比较少。 没有人组织,没有人动员,至多是兴奋不已的孩子们在白天相互撺掇、怂恿而已,而到得天色将暗未暗之际,广袤的沙地平原上,已有星星点点的火把、火堆亮了起来,“哗啦嗬嗬嗬”的吼声渐渐响起,随之火点越来越多,叫声越来越响。 转眼间,遍野已是流动的火把。 烧蝗虫的柴薪,主要是塘埂边那些残剩的芦苇、茅草。 谁要是出门较晚,轮不到烧残芦剩茅,那就破费一点自家的柴草。 有的小孩为了让火把耐燃一些,则束缚两三把竹梢,甚至浇以煤油柴油,这样便可以高举火把,在麦地上尽情地呼喊奔跑。 沙地多年烧蝗虫的活动中,不曾听说有人家因此而失火的。 或许正因为沙地人家多草舍,即使小孩,烧蝗虫反而更注意火患了。 偶或听到有人在骂骂咧咧,那只不过是顽皮的孩子烧了他的稻草堆或捧走了他的几捆络麻秆而已,但这在烧蝗虫似乎是应该的,没有人会同情他的骂。 烧蝗虫之得以成为节令风俗,与沙地历史上蝗灾频仍分不开。 有史记载的1929年萧山特大蝗灾,也发生在沙地。 蝗虫,形似大头蚱蜢,后肢发达,善于跳跃和飞行。 它以禾本科植物为食,坚硬的口器能将整株棉花、玉米吃得只剩一根光杆儿。 它们又具有群栖的习性,且繁殖力极强,干旱季节,蔓延特别迅速,常常是黑压压一片铺天盖地飞行,所到之处,大片农作物遭受毁灭。 以前没有农药治虫,唯一的办法是用人工捕捉。 而蝗虫是以短而弯曲的产卵管凿土产卵的,卵又是成块产在庄稼的根部,大家除掉卵巢的办法主要就是用火烧。 元宵节,春节活动至此而尽,春耕生产即将开始。 将烧蝗虫列为元宵节的一项内容,自然寓有不忘蝗灾、以农为本的用意。 旧县志皆云:“东土之民多敦朴而或失之鄙琐,西土之民多褥礼而或失之虚文。 ”作为萧山东土的沙地,烧蝗虫或因鄙琐而为志书撰述者所不屑,其实,它充分透露着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敦朴”;相比之下,西土的灯笼倒真有点失之“虚文”了。 沙地船 沙地平原,河流如网,以往的交通运输也就主要依靠船只。 数百年中,沙地的船只种类较多,并有许许多多的称呼。 以河道论,有内河船、外江船;以载重论,有小船、大船,六吨船、十吨船等;以船篷论,有乌篷船、白蓬船、满篷船、单篷船、袒口船等;以动力轮,有划船、摇橹船、牛拖船、别竿船、风篷船、挂桨船、轮拖等。 而同是“摇橹船”,又因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如埠船、航船、快班船、罱泥船、换灰船、鹭鹚船、上坟船等。 这里,选择较有特色的几种船只介绍如下。 牛拖船 上世纪50年代前,沙地河浜众多,但两岸都是粉一样的沙性土壤,遇雨便泥沙俱流,河湾淤浅,一遇晴天,稍大的船只便不能通行。 于是牛拖船成了最普遍的水运方式。 牛拖船是以一头水牛拖拉几只小船(一般为6只)的一个船组。 一人坐在前面的船头上,持鞭指挥水牛;另有一人手持撑篙,在后面的船上来回走动,随时矫正船组,以免搁浅。 牛拖船的船只,式样统一,大致是一丈长、五尺宽,船身较浅,船面平直,宛如一般的船只斩去了头尾,只剩中间一个舱节。 这很像过去绍兴一些渡口所设的揉渡船,因无专门摆渡者,行人登船后,需自己扯拉悬于两岸的绳索过渡,为求平稳而不倾覆,船身几乎都是方形的。 牛拖船做成这种形状,目的相同。 因为船体小,吃水浅,载重量不大,牛拖船运输的主要是农具、粮食、坛装咸菜,以及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总之是些较为轻泛的货物。 这种船,只能成串相连,用牛拖拉,单只是不能长里程撑行、划驶的,因此也是牛拖船的专用船只。 水牛拖着这串船必然费力,它的脚必须踩着河底才用得上力,所以在河道普遍疏深、拓宽了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牛拖船一般在牛背露水的近岸一带行走。 由于水牛能短距离游泳,遇到十字河口等较深的河段,牛拖船也可以安然而过。 船到终点后,船主的第一要务是卸去牛轭,牵牛上船,并喂以油饼、玉米等精饲料;如是冬天,还要在饲料中搀些烧酒,以祛寒暖身。 随着沙地河道的疏浚和轮拖的出现,牛拖船逐渐稀少。 到70年代中期,就彻底消失了。 别竿船 别竿船,是牛拖船时代另一种较为普遍的行船办法。 不用橹,不用桨,也不用纤,而用一支撑竿“别”。 其方法是将“撑竿老头”插在船尾上,人在岸上握住撑竿梢头推行,船即前进。 别竿,都是尽可能的长,而下部又不是很粗的毛竹。 因为别竿行船的需要,沙地船的船尾与别处不同。 造船的时候,都特意将船尾延长一尺余,形成一个中空的倒三角,倒三角的两侧钉以厚板,撑竿就从三角孔插入,别住厚板。 相沿成习,即使后来普遍使用了橹,船尾仍都是这种样式,只有小划船才是例外。 别竿船行船时,船头总是稍向里侧,船尾则偏向湾中央,这样才吃得住水,别得住船。 岸上的推行者虽然手握撑竿,但都是将撑竿梢头抵于胸前,倾伏着身子推行的,这样才用得上力。 埠 船 埠船,是一种用来载客搭货的日间班船。 都是早上从甲地起航,沿途停靠几个埠头,上下一些乘客,顺便搭卸货物,最后到达终点,当天返回甲地。 邻近绍兴的瓜沥镇,曾是辐射沙地的集贸中心,沙地各处通往瓜沥便有许多埠船,几乎各个大小集镇都有一只。 有些谈不上集镇,只是早间有些蔬菜摊贩的地方,也有一只埠船。 埠船都有三个船舱,各舱均设船篷,人在舱中不能直立,也就是所谓的“满篷船”。 船篷用竹编成,中间夹以箬壳,呈半圆形,并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斯成“乌篷”,但通常只叫埠船而不叫乌篷船。 埠船前舱乘客人,中舱客货兼载,后舱为船夫搭床烧饭之处。 前舱和中舱两边,都搁有整排的坐板,供客人就坐。 早先,埠船多用别竿撑。 河道疏浚后,则用双橹摇,再加一两个人拉纤。 其船篷上常写有“××至瓜沥”的字样,以及途中停靠的若干地名。 开船、停靠和抵达终点,都有一个大概的时间。 在即将开船或停靠时,船夫都要取出小铜锣,“堂、堂、堂”地敲一通,招呼客人上下船;有的则吹海螺,呜呜的声音传得很远;也有吹铁皮喇叭的,声音破哑难听。 70 年代起,埠船大多使用了轮拖,前面一只为轮船,后面拖有一两只载客装货的木船。 80年代,拖拉机、汽车大量涌入沙地,埠船随之消失。 航船 航船,是相对于埠船的一种装货搭客的船只,因是夜间航行,也称“夜航船”。 它的航行距离比较的远,目的地都是绍兴。 这就相当于现在的长途班车了。 比起埠船来,航船的船身要大得多,一般是40吨左右的大船。 但是数量较少,仅较大的集镇才有。 航船也是通身盖篷的“满篷船”。 航班时间都是傍晚从沙地某一集镇开船,次日黎明抵达绍兴。 常用两条船,往返对开。 以货运为主,乘客较少,中途一般不停靠。 沙地航船之所以把绍兴作为目的地,首先是东片沙地通往绍兴比较方便。 沙地的航船大多在东片地区,那里一过瓜沥便是河道宽阔的绍兴水乡。 西部的长山、坎山、西兴等较大的集镇,则地处萧绍运河边,他们与城市之间的客运货运,可以搭载这条古运河上历来就有的绍兴至西兴的夜航船,无需自己设船。 其次,萧山历来是绍兴府的属县,直到1959年才归属于杭州市。 绍兴既是沙地人心目中历史悠久的府地,又是就近最繁华的城市,商贸各业是萧山县城无法比拟的。 而去杭州的话,钱塘江犹如天堑,航船过江极为不便。 快班船 快班船也是一种客货兼运的日间班船。 但与埠船不同,它中途一般不停靠,或仅停靠一两处主要埠头,相当于现在的“直达汽车”或“直快火车”。 快班船的船身比埠船要小。 满篷,背纤,双橹居多。 为加快速度,有的采用三橹。 凡用三橹者,中间一橹,兼具舵、橹两项功能。 为避免与边上的两支橹相碰,这支橹几乎直立,俗称“挖屁股橹”。 行船时,三人扳推俯仰,穿插合拍,很有节奏,船尾水花飞溅,哗哗有声,船只的速度极快,背纤者常作小跑步行进。 三橹船的舵,都朝天倒插于船尾,紫红色的舵面写有“××至瓜沥”的字样。 其运输价格较埠船略贵。 丧礼:小敛 《萧山问俗记.丧礼》:“敛,人初死,停于床,丧属跪而号哭......祭后,乃面西停于堂。 至夜,僧或道踵于门,各事其事,或由丧家自雇,或为亲戚所赠,铙钹钟鼓交作,至晨乃已,意盖散抑郁之气也。 如是或一夜、三夜、五夜,以至于七夜,视家之贫富,时之寒温而定,大约何日大敛,则何日已耳。 又命门眷合日时以敛。 其敛也,或布或绸,皆须全套,不能丝毫混乱。 将敛,亲属一二人,为之沐浴著内衣。 亲属各人,各为梳发三次,然后加外服,次第为之著就,以衾围之,至吉时,然后敛(大敛)。 ”萧邑民俗语特色的龙舟庙会 东汉时期上虞曹家堡有一女名曹娥,母亲系萧山金家浜村人。 其父曹盱于东汉汉安二年端午节在舜江主持祭祀伍子胥时,不幸落水身亡。 曹娥沿江恸哭寻觅17昼夜而不得,于五月廿二这天毅然跳江寻父。 相传5天后她背负父尸浮出水顺,孝行感动乡里,历史上曾建庙祀奉曹娥,表为孝女。 萧山金家浜为其外婆家,出于对这位外孙女孝行的推崇,于每年农历五月廿二曹娥投江之是,划龙舟纪念她,形成了独具萧邑民俗语特色的龙舟庙会。 龙舟庙会为期三天,以五月廿二为高潮。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uaibao/11865.html
妈妈一个决定救回宝宝……这种情况究竟有多危险 脐带绕脖子5圈
的家长 把孩子送去3000块东南亚夏令营 患上 研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