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博物馆近期“上新”的展品里,有不少文物都来自陕西,包括延安龙王辿旧石器遗址群的石制品以及西周贵族井叔家族墓地出土的青铜器等。
细石叶 宜川龙王辿遗址出土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文明起源”展区,近期上新了来自延安宜川壶口“龙王辿旧石器遗址群”的石核、石叶、细石叶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制品,展示了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先民的生活场景以及延安远古的地理环境。该展区之前的文物里有来自西安半坡遗址的“小口尖底陶瓶”、长武碾子坡遗址的“船形陶壶”、华阴横阵遗址的“陶罐”、临潼白家村出土的“圜底陶钵”等新石器时代多件陶器。
西安半坡博物馆 小口尖底陶瓶
“宅兹中国”展区,墙上的展板上展示着来自宝鸡出土的“何尊”拓片,其“宅兹中国”的铭文便出自这件重量级的文物,也是“中国”一词的最早出处。最近上新的带铭文“井叔铜钟”,记录着“井叔”用以祭祀祖先、祈求子孙后代福寿昌宁的虔诚愿望。此外,还“上新”了一批和“邓仲铜牺尊”一起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如铜軏 、铜轴饰、井叔铜钟 、青铜鼎、青铜方座簋、青铜簋、青铜钺,以及鸟龙纹牌状柄形饰玉龙、神人兽面形玉佩、西周串饰、玉琮等。其中青铜鼎身上的繁复纹饰体现了西周时期的礼仪文化,而具有庄重造型和精美纹饰的簋和方座簋,展示了西周贵族的饮食习惯,特别是簋上的大兽面纹和兽形耳,更是西周青铜器装饰艺术的典型代表。
“和融万方”展区,还能看到之前来自陕西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陶仓、大泉五十、货泉铜币。其中陶仓为歇山式仓顶,长方形仓体,正面有两个窗口,质朴无华的陶土质感见证了汉代农业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粮食储备的充足。而来自唐长安城大明宫太液池遗址出土的“唐代石狮子莲花望柱”、西安未央区中查村出土的“北周菩萨立像”和西安唐墓出土的“唐版雕梵文陀罗尼经”,则不仅展示了唐代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唐长安城在文化交融与宗教传播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潇 通讯员 马凤霞
三星堆铜顶尊跪坐人像亮相,长什么样子?
5月28日,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举行的,三星堆文化全球推广活动中,一件来自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的青铜器重器通过大屏幕精彩亮相,它就是通高115厘米,位于3号祭祀坑南部的铜顶尊跪坐人像。
顶尊跪坐人像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一件55厘米青铜大口尊,铜尊口沿内侧有短柱,肩部焊有精美的龙形装饰;下部则为一呈跪姿、双手持物于身前的高60厘米铜人。
据悉,三星堆2号祭祀坑中曾发现1件表现铜人顶尊题材的青铜器,但体量较小。 此件发现的器物上部的大口尊没有被缩小尺寸,与跪坐铜人组合而成的器物,充满古蜀青铜器独特的神秘感。
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的两件青铜尊已被提取 :
3号坑青铜种类和形态非常丰富独特,目前已经提取了两座青铜尊,其中青铜大口尊是最先被发现的,也是此次考古发掘中体量最大的大口尊。
目前大口尊外表的浮土已经清理完毕,纹饰清晰展露出来,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对大口尊内部进行细致清理,目前已经发现了海贝、玉石器等文物等待进一步确认。
大口尊附近的圆口方尊随后也被提取出来,这件圆口方尊纹饰精美、器型独特,有圆尊、有方尊,圆口方尊少见,目前清理工作刚刚开始。
以上内容参考 央视新闻-惊艳亮相!国宝级文物铜顶尊跪坐人像亮相
五千年前的山东焦家址 见证黄河下游进入古国阶段
“中国考古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中国的文明起源问题,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文明是怎么来的问题。 山东焦家遗址在距今5000年左右,是黄河下游进入古国阶段的典型代表和确切例证。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伯谦表示。
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全国考古发现成果系列展之一,“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今天下午在国博开幕,这是继6月26日开幕的“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后,国博考古发现成果展系列第二展。
展览分“横空出世”、“王者之城”、“礼制先河”、“工艺流变”四个单元,精选了焦家遗址最新出土的230余件陶器、骨器和玉器文物,并辅以大量现场发掘实景照片和视频影像等展品,系统展示大汶口文化的内涵、地域交流和社会性质等古代文化信息,揭示中国东方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化趋势和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历程。
“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展览现场
焦家考古为龙山文化找到源头
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西北20公里处,南距著名的龙山和岳石文化遗址——城子崖仅约5公里。 遗存时代主要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年代距今约5300-4600年。 遗址总面积超过100 万平方米。
山东焦家遗址
2016-2017年,山东大学的考古工作者们在章丘焦家遗址再次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内涵丰富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揭露出包括夯土城墙、护城壕沟、祭祀坑和大型墓葬在内的诸多高等级设施,出土了大量规格齐全的玉器、白陶、黑陶和彩陶等高端礼仪用具。 高等级墓葬棺椁齐全,开启后世棺椁制度的先河。 大墓主人多陪葬象征王权的玉刀和玉钺,并以各种精美陶器和玉饰品显示占有的财富,陶器和玉器陪葬品的位置都非常固定,而且成套组合陪葬,在埋葬制度上形成了十分稳定的礼仪制度和文明化标志,具有时代早、规模大、制度全等特征。 这些前所未有的重要发现昭示了焦家遗址作为鲁北古济水流域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意义的大型聚落的重要史实。
2017年6月10日,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焦家遗址墓葬发掘现场。 视觉中国 图
焦家考古的收获为以城子崖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找到了重要源头,对于揭示5000年中华文明史,尤其是中国古代东方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意义重大。 焦家遗址以其丰硕成果和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入选2017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7年6月10日,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焦家遗址墓葬发掘现场。 视觉中国 图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伯谦表示:“中国考古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中国的文明起源问题,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文明是怎么来的问题。 现代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在距今5500年前后,我们开始从基本平等的原始社会迈向有等级差别的社会,中国境内有六大文化区都在进入这一阶段,这一时期被考古学界称为古国时期。 焦家遗址恰好处在距今5000年左右,是黄河下游进入古国阶段的典型代表和确切例证。 ”
焦家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山东省文物局供图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表示,已有的考古发掘表明,焦家遗址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规模超大,是鲁北地区迄今所知面积最大的大汶口文化聚落,是距今5000年前后山东乃至我国东部地区规格最高的史前时期墓地之一。
“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布展进行时,图为布展进行中
展览汇集焦家遗址最新考古成果
“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山东大学、山东省文物局和济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全国考古发现成果系列展之一。
“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展览现场
展览分为“横空出世”、“王者之城”、“礼制先河”、“工艺流变”四个单元,汇集了焦家遗址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精选了其中230余件玉器、陶器等遗存代表,是这些国宝首次以最全的阵容集中向公众亮相。 展品中有玉钺、玉刀等大型礼器,也有形式精美的玉器饰品,更有富有生活气息的日用器皿。
“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展览现场
焦家遗址1987年被发现,1992年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2017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重要发现以大汶口文化为主体,也是其精彩所在,发现了夯土墙、壕沟、墓葬、祭祀坑等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迹,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骨器等文物,年代距今约5300—4600年。 大汶口文化为龙山文化的直接源头。
M91墓中陪葬的玉器(18件)
中国古代统称东方各诸侯国为东国,并以远近分,近者为小东,远者为大东。 今天的山东地区就在大东的范围内,是传统上东方地区的代表之一。 焦家遗址夯土城墙、环绕城墙的壕沟和一大批高等级墓葬,以及大批量的玉器、白陶和彩陶的发现,昭示着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已成为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地区的中心聚落,是当之无愧的都邑。
高柄杯白陶杯陶背壶
焦家遗址经过两个年度的持续发掘,共发现215座大汶口文化墓葬。 根据规格,可分为大、中、小层三个墓葬等级。 215座墓葬中,有104座墓葬都随葬有数量不等的玉器。 墓葬的棺椁葬具使用率超过60%,在全国同时期的其他墓地中极为少见。 墓葬体量、棺椁葬具的形制、随葬品高低多寡等现象,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分化和等级差别,并且形成了十分严格的礼仪制度,玉器在礼仪系统占据了重要位置,形成了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开后世礼仪制度的先河。
M152出土陶器
本次考古发掘领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王芬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墓葬发掘情况看,墓葬群的墓主人应是古国时期一群掌握着较高权力的人,也可能是权力和家族相结合的一个群落。 这些人不仅有权,而且比较富有。 这一墓葬群中出现了两椁一棺的形制,这也是大汶口文化迄今发现的唯一重椁一棺形制,可见其规格之高。
M152出土玉器
众多新发现表明,焦家遗址所在区域是比龙山文化更早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早期文明社会形成的重要发祥地,在距今5000多年前,这里已经孕育了十分发达的远古工艺技术,出现了专业化的生产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提升,这些与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信仰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都蕴涵着早期文明的因素。 在历经1000余年的漫长发展后,大汶口文化过渡为龙山文化,其地域分布更广,发展水平更高,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在迈向早期文明的进程中更进了一步,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
彩陶壶彩陶罐玉指环玉镯旬邑县观光旅游
旬邑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这里是享誉国际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和“中国民间剪纸之乡”,以“剪花娘子”库淑兰大师的剪纸艺术作品为代表,蜚声海外。 当地的唢呐艺术,带着古豳的独特韵味,多次在国家级盛会上精彩亮相。
作为自然与历史的见证,旬邑县拥有多处珍贵的考古发现。 世界首具装架完整的板齿犀牛化石就在这里,距今两千多年的秦直道,作为秦朝第二大国防工程,穿越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历史厚重感。 境内,北宋泰塔、清唐家民俗馆等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诉说着过往的辉煌。
自然景观同样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中国西部的西双版纳”的石门山和赵家洞,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绝佳去处。 唐家民俗馆、县博物馆、泰塔、石门山自然风景区和马栏革命旧址等,共同构成了咸阳市北线2日游的主要线路,让游客在游览中体验旬邑的多元魅力。
扩展资料旬邑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北部,东接铜川耀州区,北依甘肃正宁,南傍淳化,西临彬县。 全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 全县辖10镇、4乡、275个行政村。 全县总人口27.4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24.8万人,城镇人口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