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如何实现文化交流与互鉴

三星堆遗址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如何实现文化交流与互鉴 长江流域

青铜器,毫无疑问是三星堆遗址出土器物中最受关注的。这种关注既吸引人们走近它、了解它,也易让人被其身上的独特性所吸引,从而忽略它与中原文化的联系。8月21日,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殷墟考古队长唐际根将登上名人大讲堂,以《尊罍之路——公元前16-11世纪长江与黄河间的文化互鉴》为题,以青铜器为切口,细说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文化交流与互鉴的表现与影响。“公众对三星堆遗址的关注,很容易被器物的独特性所吸引,这一次,我主要是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公元前16世纪到11世纪,也就是商到周初的青铜文化图景。”唐际根教授将从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切入,放大至古蜀国的青铜器,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青铜文化,探讨其与黄河流域青铜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所以我们不仅要讲三星堆遗址,更要讲这600多年内中国青铜文化的格局和态势。”唐际根说,以青铜器为切口,正是因为其确能充分反映文化交流和互鉴。在这600余年的时间里,长江上游存在着古蜀文化,长江中游存在着炭河里文化,黄河流域则以商王朝为典型代表。这些文化通过交流、借鉴,从而形成了怎样的文化特征?这些交流又是如何共同推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的形成?这些问题将是本次讲座的重点。唐际根教授指出,青铜器的文化交流和互鉴主要分为两部分:技术和制度。例如,三星堆青铜器铸造中所使用的范铸法、铸接工艺,均不是三星堆先民所创造,可能来自黄河流域。同时,代表着中原文化的尊、罍两种礼器,也被三星堆所吸收。“尊与罍本身就是礼制制度的载体。”但是,三星堆的借鉴,并非直接从黄河流域吸收,而是以长江流域的其他文化为媒介进行。基于这样的观点,他曾经提出了“尊罍之路”的说法,指的是中原的制度向南传到长江中游,影响了中游地区后,又溯江而上,以尊、罍为代表,来到成都平原,从而影响到当地文化的发展。名人大讲堂由四川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协调组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讲座致力于打造一个面向大众、深入人心的知识讲坛,力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传承的品牌活动,并努力探索构建符合当前时代需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自2022年开始,名人大讲堂首次设置“主题季”,分门别类地围绕四川历史名人和传统文化优势资源,邀请国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生动阐释蕴含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及当代价值,鲜活展示中华文化巴蜀因子的独特魅力。2024年,名人大讲堂共分“蜀道文化季”“古蜀文明季”“三国文化季”三大主题讲座。“古蜀文明季”正在陆续推出中,敬请期待。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2021黄河国家博物馆选址及项目规划

黄河国家博物馆目前已经确定要在落户在郑州了哟,预计是在下个月开始建设,所以等到博物馆开放时间其实还是有很久,但是大家还是可以去期待一下的,具体规划如下。 黄河国家博物馆落户郑州2020年2月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与郑州市建立工作机制,成立了推进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工作专班。 同时,编制了《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方案纲要(草案)》。 2020年7月,启动项目设计招标,邀请了5家国内外顶级设计团队参与。 2021年3月31日取得项目可研报告批复。 1、开建时间目前,工程建设前期手续正在同步推进,工程计划2021年6月底开工建设。 2、具体位置郑州市黄河大堤路与文化路交叉口东南角。 3、占地面积该项目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投资估算约19.3亿元,占地约135亩(与郑州市绿城广场大小相当)。 4、方案设计黄河国家博物馆建筑方案由德国GMP主笔设计。 从方案看,建筑主体如一方磐石,由堤岸山峦中“孕育”而出,流线型外观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多边形的建筑缓缓起伏,跨越公园中的曲流,建筑整体的外观借鉴了黄河的“几”字形,与周围协调一致。 建筑高度40米,分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 按照建筑功能划分,北侧为主展陈区,南侧为服务教育区及档案室、图书馆等配套设施。 总共4万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将通过四个主题展区全面揭示黄河的历史文化与生态风貌,另外还设有丰富的临时展览与互动体验区。 黄河国家博物馆的屋顶设计也很有巧思,绿化屋面设计将国家公园的自然风光延伸至屋顶平台,访客在此可享有非凡的观景视野,向北尽览雄浑壮美的滔滔黄河,向南远眺优美的郑州城市天际线。 建筑内部延续外部设计和用材理念。 建筑主体的外挑结构横跨景观水岸,访客主入口设在其下方。 曲折的外墙做出流水冲刷的观感,金属吊顶贯穿主要参观路线,在视觉上引导访客前行。 值得一提的是,黄河国家博物馆是以“点”的方式进行展示,通过黄河博物馆区、花园口遗址区等不同主题的历史文化展示区与黄河滩地生态公园和索须河遗址公园形成“面”状景观,从而展示黄河文化的整体风貌和历史格局,利用多种方式的游览路将“点”与“面”景观串联起来,全面揭示黄河文化内涵。 项目定位黄河国家博物馆有三大定位,分别是:弘扬黄河文化的传承基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展示平台,世界大河文明的交流互鉴平台。 建成后,黄河国家博物馆将成为弘扬黄河文化的传承基地,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展示平台,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场所。 黄河国家博物馆将成为浓缩黄河文明精华、揭示黄河自然变迁、展示人民治黄巨大成就、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国家级博物馆。

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什么

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

黄河文化是指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黄河流域涵盖了从源头巴颜喀拉山北麓至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以及黄河多次改道变迁涉及到的河北、天津、安徽、江苏等地区。

黄河贯通我国东中西地区,其流域大多地势平坦、气候温暖,为早期人民生活、放牧耕种提供了便利条件,进而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也使黄河化为连接华夏文明融合发展、凝结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的天然纽带。

黄河文化最早孕育于石器时代,从一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开始,黄河流域就已经有人类居住。 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有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文化、河北安磁的磁山文化,中期有河南渑池的仰韶文化,晚期有山东济南的龙山文化、甘肃和政的齐家文化和山东泰安的大汶口文化等。

黄河

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中绽放夺目光彩。 黄河流域产生了丰富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成果。 中华文明奠基之作《易经》《道德经》《诗经》《论语》《尚书》等典籍完成于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辩证的哲学思想。

黄河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1、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未曾断流的主要载体和表征。 中华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并称为世界四大古文明。

2、黄河文化推动着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据基因考古学研究,世界上所有的粟和黍都起源于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大约一万年前黄河流域先民开始栽培粟、黍,距今8000年开始向外传播农作技术,这表明从史前开始,黄河流域就已经有与其他地区交流的迹象。

3、黄河文化塑造着世界文明的中国特色。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是一种国家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命运与共”的家国情怀、“同根同族同源”的民族观念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价值理念。

黄河文化演讲稿3分钟小学

黄河文化演讲稿3分钟小学: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她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的种种辉煌与沧桑。 黄河文化,便是这份历史与文明的结晶,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青铜器

黄河文化的内涵丰富而深邃,它既包括了大江大河、高山大川的自然景观,也融入了历代先民们的智慧与创造。 从《诗经》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到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望黄河入海流”,黄河成为了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

黄河文化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 黄河的奔腾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象征。 在黄河流域,历代先民们辛勤耕耘,开创了灿烂的农业文明。 他们治水兴农,开创了中国的水利史和农业史。 黄河的水,既滋养了万物生长,也塑造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勤劳智慧的品格。

在当今时代,黄河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其次,黄河文化具有丰富的生态智慧。

在面临生态危机的当下,我们可以从黄河文化中汲取生态保护的智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黄河文化还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国际影响力。 通过研究和传播黄河文化,我们可以加强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为了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黄河文化。 其次,要推动黄河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将其与现代科技、艺术等领域相结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最后,要加强黄河文化的国际传播,提高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原

总之,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精神支柱。 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uaibao/16762.html
国足敲定18强赛前两轮备战计划
皮肤质量诚意满满 玩家评价超高! 永劫手游神品时装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