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要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作出明确部署,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
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推出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更好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最近,自贸试验区货物贸易和人员往来跑出“加速度”。
一列跨越里海、黑海,直达欧洲腹地的中欧班列从陕西自贸试验区开出,比传统海运节省约三分之二的时间。在霍尔果斯,我国首个跨境自由贸易区、中哈合作中心开通22条快速通关查验通道,平均每天1.7万人在这里交易。
上半年,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20.8%的外商投资和19.5%的进出口,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扩大开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我国陆续建成22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在国家层面累计推广349项制度创新成果。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在全面总结十年建设经验基础上,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勇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让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示范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
今年以来,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建设加快推进。部分地区加快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制度型开放。上海等地放宽往复式活塞发动机、车用变速箱等62种再制造产品进口,预计每年创造贸易额近5亿元。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入全岛封关运作攻坚期,这几天,一批在境外完成维修的航空发动机返回海口,因为符合船舶、航空器暂时出境维修复入境免关税等试点措施,获得关税减免66.32万元。
进一步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国家发布实施自贸试验区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自然人职业资格、专业服务、金融等领域做出开放安排。北京自贸试验区把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从82项增加到122项,新纳入的不仅包括会计、医生等认可度较高的职业,还扩展到电气、化学等细分领域,吸引近400名国际化人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自贸试验区正立足自身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激活发展潜力。聚焦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天津、福建等地开展引领性探索;围绕大宗商品、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浙江、江苏等地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目前,自贸试验区首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33条试点措施已经全部落地。这段时间,商务部正在对这些试点成果进行总结评估。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自贸试验区将更好发挥制度创新的“头雁”作用,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充当开路先锋,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探索新路径!
改革开放是什么时候
改革开放是指1978年以来,我国的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让中国实现现代化,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是一个组合词。 按照字面的解释,“改革”是指对现有体制的改良和变革,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 “开放”与“封闭”相对,是指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形成同外界的联系。 然而,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改革开放”绝不是两个词汇的简单叠加和组合,而是在特定阶段、特定空间、特定语境下的特定概念。 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2]在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中,中国是最早提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国家之一。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国家领导层就在实践中初步意识到了传统体制的弊端,萌发了要变革传统体制的念头,并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和60 年代初期,进行过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尝试。 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改革,还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 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从总体上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契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关于实践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教条主义的藩篱,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改革的兴起作了思想准备。 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 农村改革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结晶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业承包制。 这两种新体制的理论基础就是“两权分离”说,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 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初步探索和思想准备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变到大胆改革。 实施这三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转变,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以此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发展和思想解放为鲜明特色的新的历史时期。 第二阶段:以城市为中心全面改革的探索阶段———从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 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显著进展,故称之为全面改革的探索阶段。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这是一个有关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这个文件的公布和实施,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改革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最重要的认识成果,就是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新论断,首次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结合起来。 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标志着中国改革正在走向深入。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三大。 这次大会有两个突出贡献:一是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二是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内容和实施方案。 从而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 第三阶段: 总结经验、整顿调整阶段———从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策到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发表。 与其他国家的改革一样,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在改革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物价波动较大,市场秩序混乱,重复建设比较严重等。 针对这种情况, 1988年9月,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目的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这段历程,从实践上看,是整顿调整时期,从理论上看,是总结改革经验时期,以便确立更加全面的改革思路,确保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能够顺利稳妥地向前推进。 第四阶段:整体推进,重点攻坚,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从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到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要思想理论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谈话围绕“抓住时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从理论上对诸如社会主义本质、判断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概括,深化了对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邓小平南巡谈话是新一轮改革潮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动员,也为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作了直接的思想理论准备。 这是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代表作,是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进到新阶段的宣言书。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同时,十四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归结为九个方面,指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颁发,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其意义在于把邓小平南方讲话的思想和中共“十四大”精神,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行动纲领。 其中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对改革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有许多新的思想和观点,在理论上作出了新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郑重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个更加鲜明简洁的概念,作出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样一个重要判断,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 毫无疑问,以党章的形式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在党的历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第二,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把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置于更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为排除各种干扰,澄清种种疑惑,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 第三,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面有一系列创新,如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论断;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等。 其中最突出的是,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①这是思想上的又一次大解放,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一个突破,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指明了方向,解除了束缚,对我国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四,把政治体制改革再次提到议事日程。 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提出,这在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思路上是一个突破性进展,对于中国政治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历史经验,顺应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在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行了理论创新。 这种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一是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二是提出了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执政党建设新思路;三是作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论断;四是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这些新思想和新思路,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2002年11月,中共召开十六大,这次大会确立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地位;提出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特别是提出要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对于今后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意义尤其重大而深远。 第五阶段: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从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十六届三中全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的发表,对于全面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特殊的意义。 这种特殊意义,集中到一点,就是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发展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制度创新。 特别是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创新。 这次会议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要点有四个:一是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进步;二是强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即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经济社会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三是强调可持续发展,即要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相适应;四是突出以人为本,即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水平,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观的核心,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2004年3月召开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值得关注的是:一是把保护私有财产写入了宪法;二是把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要注重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 2007年10月的党的十七大报告认真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系统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以及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概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 鲜明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号召全党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2008年2月,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明确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刚刚闭幕的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这标志着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这既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这些新思想的提出和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实施,表明中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相应改革政治体制和法律体制阶段。 中国经济改革所面临的任务已经不可能仅在经济领域解决,必须着力解决旧体制遗留的深层体制矛盾,必须在政治体制方面做出创新。 这一阶段改革开放的突出特点,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改革开放的设计和实施,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特别是以人为本与统筹兼顾的原则。 综上所述,中国改革经过近30 年的奋力推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应该说改革的理论准备越来越充分,改革思路越来越明确,改革经验也越来越丰富,这就为今后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其关键问题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一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二是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关系;三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四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五是党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六是人治与法治问题。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冲破,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已经在实践中全面推行;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正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进行调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这表明,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已经被冲破,中国改革已经走上了市场经济的不归路。 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2]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归纳起来,可以列举许多条,择其要点,主要有以下十条:(一)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实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若不顾客观条件变化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固守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僵化体制,只能把社会主义引向死胡同,葬送活生生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反,如果借改革之机,企图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全面走向资本主义,也难以找到出路。 这是中国改革的首要经验。 这个基本结论,已经得到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实践的证实。 在社会主义改革浪潮涌来时,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大体上有三种情况:一是忌讳改革,拒绝改革,固守已经弊端丛生、僵化过时的体制不放,导致矛盾越积越深,困难越积累越大,最后引发全社会的危机,被人民所唾弃。 二是积极地进行改革,也曾一度出现繁荣局面。 但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外有压力内有困难的情况下,把改革变为“改向”,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所谓“休克疗法”,企图在短时间内全盘照搬欧美的政治经济模式,结果经济滑坡,社会动乱,国家解体,民族分裂。 三是既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又注意把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始终把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作为改革的起点和归宿,从而带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政治稳定,国家繁荣,得到人民的真诚拥护,也赢得了世界的信赖和好评。 这方面的代表就是中国,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高度赞赏。 (二)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前提,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清除思想障碍事实证明,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支柱,没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都是难以生存的。 对于一个正在实施现代化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有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民族的凝聚力,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个在精神上空虚的民族是不可能真正振兴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这样一项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事业,没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没有一股积极进取、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是难以想像的。 这就必须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放开手脚,大胆创新。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次社会变革,无不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改革的深化也有赖于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其实,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 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大胆探索,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 改革每前进一步,就要消除一个思想障碍,每消除一个思想障碍,改革就前进一步。 这些思想障碍,主要是“左”的障碍,即某些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 农村改革之初,有人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成是搞资本主义复辟;特区刚建立时,也有人说,特区除了五星红旗是社会主义外,其余全是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市场经济被视为洪水猛兽,被斥之为社会主义的异端;还有些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资本主义土壤,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就是搞资本主义,就是所谓的私有化。 可见,不解放思想,不冲破传统观念,不打破思想枷锁,不抛弃“左”的教条,改革就无从谈起。 (三)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国富民上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之所以还要进行被邓小平称之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权力过分集中,所有制结构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妨碍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压抑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失去了活力。 改革的实质和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在推进中国改革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改革成败和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把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正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内容的改革实践,动员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新焕发出了蓬勃生机,生产力获得巨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解决或缓解了多年积累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三十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 若没有1978年的历史性转折,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将不堪设想。 (四)改革的实施要遵循从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当代中国是被“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巨大历史灾难逼上改革之路的。 历史没有给我们进行改革准备的充裕时间。 因此,改革之初,我国改革开放的领航人就反复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注重实效,边实践,边总结经验。 改革之初只是确定一个大致的思路:这就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 具体改革方略是:先从比较容易推进并能较快取得成效的领域入手,即首先从农村改革入手,然后推进到城市改革,同时先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然后推进到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并且先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开。 即自上而下,从小到大,从易到难,考虑各方面的承受程度,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少成多,逐步推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在渐进过程中,经过反复考虑,反复比较,并经过多年的思考试验后才逐步形成的。 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是,这一目标的确立,经历了长达14年激烈的争论,其争论的激烈程度,在中国发展史上是罕见的。 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才把这场争论画了一个句号。 这种“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总结,在改革实践中逐步确立改革目标的做法,有利于改革的稳步推进,逐步深入,同时又防止出现大的挫折。 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各个领域改革的相互配合。 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 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五)以开放带动改革,改革促进开放中国改革的一个特点,是改革和开放同时并举。 以开放带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 改革和开放,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必须与开放紧密结合,是因为在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 历史一再证明,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吃过这个苦头。 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之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 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 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对外开放的,不过那时只能是对苏联东欧的开放。 以后关起门来,影响了中国发展。 中国要获得发展,不开放不行,这是一个大政策。 中国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中国的开放也是全面的。 是向全世界的开放,是对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其中主要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 “我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等主要从那里来”,因为对外开放的实质就是要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切成果,特别是当今世界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 以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我们的对外开放,包括两个开放,一个是对外开放,一个是对内开放。 对内开放就是改革。 对内开放,就是打破地区壁垒,实现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这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之一。 这就需要对现行体制进行根本变革。 不实施改革,开放也难以实施,中国也就发展不起来。 而开放的实行,特别是对外开放又势必推动国内的体制改革。 因此,改革与开放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六)要正确处理发展、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中国的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大胆开拓,又要步子稳妥,还要方式适当。 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急躁冒进没有一次不是以失败而告终,在社会主义改革史上,急躁冒进也没有一次成功的先例。 在稳定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稳定,这是战后以来很多发展中国家经过长期经济建设获得的宝贵经验,也是一些后来居上的国家成功之要旨。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在稳定中寻求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教训就是急躁冒进。 形势不好时,头脑还比较冷静,形势一好,头脑就发热。 这种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急躁冒进,曾经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这方面的教训要牢牢记住。 这里所说的稳中求进,是就改革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而言,关键是要处理好发展、改革和稳定之间的关系。 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改革是途径和动力。 我们所寻求的稳定,不是停滞的稳定,而是动态的稳定,是发展中的稳定。 是为了获得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环境。 这里,骑自行车原理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自行车骑得太快,易栽跟头,若骑得太慢或者不动,最终也会摔下来。 只有保持一个合适的速度,才能稳步前进。 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改革的领导核心清醒地认识和把握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就是:发展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是改革和稳定的目的;改革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不稳定,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七)正确处理破和立的关系,尽可能缩短新旧体制之间的过渡时期,把新旧体制转轨期间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改革,是新旧体制的一种转换,无疑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 既然如此,改革就要破字当头,敢于革除和摈弃种种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 但破只是手段,立才是目的。 破要服从立,服务于立。 即使破,也有不同的破法。 大致来说,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先破后立;二是边破边立;三是先立后破。 具体采取哪种方式,要视其具体情况。 鉴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经验,还是先立后破为好。 新的体制建立起来了,旧体制不攻自破,新的机制运转起来了,旧的机制自然会退出历史舞台。 某些国家全盘否定原有体制,搞什么“休克疗法”,盲目照搬某种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搞成没有商品的商品经济,没有市场的市场调节,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 旧的体制和联系破坏了,新的体制和机制又没有建立起来,必然导致混乱和无序,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危机。 我国前些年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经济过热、宏观失控和某些秩序混乱等社会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没有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 旧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破坏了,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又未能及时地建立并正常地运转起来,留下了一系列的权力真空、政策真空和法规真空,被一些人钻了空子,导致诸如社会分配不公、腐败现象滋长、社会秩序混乱等一系列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至于不得不花很大的气力进行治理整顿。 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新旧体制
着力推进改革创新,什么成果显著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 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底蕴深厚、前途广阔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光明前景,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指导方针。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008年,我国把科技支撑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四大措施之一,科技在克服现实困难、创造未来繁荣中的支撑引领地位进一步强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01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 这是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抉择,开启了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沿着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创新铸业的10年,面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科技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是创新铸剑的10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一批影响重大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创成果相继涌现;是创新铸基的10年,科技改革稳步推进,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我国整体科技实力迈上新台阶,与主要发达国家不断接近,一些方面甚至成为领跑者;是创新铸魂的10年,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创新政策体系、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不断优化。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科技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 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同步走、同向行的关系,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成效。 当前,距离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还不到10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奋力投入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新实践,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有新的重大作为。 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不竭的技术源泉。 同时不断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重视协同创新,在开放合作中提升我国科技水平。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必须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从国际上看,世界范围内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 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新科技革命的巨大能量正在不断蓄积。 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呈现加速态势,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催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许多国家都将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层面,全球进入了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 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以科技创新的新成果开辟社会生产力持续提高的广阔空间。 从国内看,创新驱动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 我国以较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压力,面临着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 经过多年来的艰苦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 经济结构问题与科技创新能力、人才队伍水平密切相关。 如果没有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就难以真正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影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因此,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实力提升是基本前提,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关键所在。 要进一步统筹落实好科技、教育、人才三个规划纲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立足长远,超前部署,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夯实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坚实基础。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实力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变是首要任务。 要更加注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共性技术突破和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综合国力提高是根本目的。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科技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宽、责任越来越大。 我们要紧紧围绕农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文化繁荣、生态文明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充分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根本动力也在于改革开放。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贯彻到科技领域,努力在科技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科技体制改革始终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全过程。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在发展中日益完善,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 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激励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科技与金融结合日益紧密。 这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带来的根本性重大变化。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一些突出问题仍然制约着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牵引还不足;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创新的基础也还不牢。 解决好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在继承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科技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我们要坚决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加快科技改革发展步伐。 始终坚持把解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问题、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中心任务,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 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有机衔接,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统筹协调和协同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 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发展,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以人才强促进科技强,带动产业强、经济强。 完善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总结推广相关试点政策,积极研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关政策措施。 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不断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不断健全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创新法治环境和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大力倡导创新光荣,强化科学道德建设,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创新文化土壤。 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改革开放30年征文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神七”的成功发射,神七在太空漫步,让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奥运大幕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成为奥运的主人! 51枚金牌,稳居金牌榜第一位,更是我们实力的见证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编辑本段]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 ◎关键词一:理论先导 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思想理论创新一刻也没有停止,因而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一直引领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完全可以说,30年的历史证明,中国经济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与党的理论创新分不开。 正是这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成果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内容。 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的历史联系反映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实践的历程,也就从根本上诠释了中国发展的奇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它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推进中国的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二: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巨变,靠的是解放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我们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当代中国首要基本问题解放思想的30年。 解放思想使我们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破除前苏联那种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观念,坚持走自己的道路;破除长期以来超阶段的“左”的框框,坚持一切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破除抽象谈论姓“社”姓“资”的思维定势,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破除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坚持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一系列的“破除”和“坚持”,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我们在深刻总结国际国内、历史现实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澄清了对社会主义的一些曲解、误解和教条化理解,加深了对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科学认识。 我们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不搞“全盘西化”,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解放思想使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的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地赶上时代前进的潮流。 ◎关键词三:量力而行 为稳步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始就一方面鼓励人们要敢闯敢干,大胆探索;另一方面强调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力度和方法。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让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改革并没有像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那样采取激进的办法,而是根据我国的国情,根据人民群众可以承受的程度,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到政治、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微观到宏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推进。 回顾这3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化,开始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逐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键词四:尊重实践 30年前那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广大干部群众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思考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怎样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推进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推进了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观念更新,从而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改变:一个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同时代发展同进步、同人民群众共命运的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的东方兴起。 30年沧桑巨变,使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历史结论: 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党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强大动力和源头活水。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自觉地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收丰富的养料而使自己的思想永远富有活力。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真正生命力之所在。 ◎关键词五:快速发展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165亿美元增长到亿美元,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 特别是自2003年起,年均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五年达到或超过10%。 综合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预计在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将以年均7%-8%以上速度继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六:彰显国力 改革开放大幅度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0年来,在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指导下,我们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 中国社科院在《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中,公布主要大国综合国力实测结果,中国排名第六,首次超过日本。 世界银行一份报告认为,“近5年来,外国投资者从中国总共汇出579.4亿美元利润;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的平均贡献率为13%。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不仅使13亿人民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七:倚重人才 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优秀人才,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认真分析国内外形势,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宏观布局,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特别是根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来,为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八: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0年改革开放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头充分涌流。 1978年到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3587元,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万减少到两千多万。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跨越。 亿万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并推动着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在创造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明显提高了自身的素质,生活方式、精神面貌都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充满着蓬勃的朝气和创新的活力。 ◎关键词九:破解难题 改革开放的根本意义在于坚持与时俱进,及时破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譬如,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些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逐步消除。 尤其是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使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进入由出资人统一规划、市场化运作的新阶段。 通过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国有企业效益大幅增长,国有经济控制力不断增强,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又如,金融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财税、投资与价格等领域改革继续深化。 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上市公司股份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保险业改革成效明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顺利实施,汇率的弹性逐步增强,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稳步扩大。 通过以上改革,我国金融结构体系、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发展。 再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更为有效。 特别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已经出现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等势头,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不仅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而且没有出现大的回落,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发展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稳、经济效益较好的态势。 ◎关键词十:政通人和 政通人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发展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发展,团结奋进,不懈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营造了安全稳定、风正劲足、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为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中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使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为不断加强社会管理,高度重视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行科学决策,抓好政策落实,积极宣传群众,通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和深入细致的工作化解矛盾,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得到及时处理,社会安定有序程度进一步提高。 为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针对社会转型时期公共安全和突发事件增多的情况,建立健全社会运行状况的监测体系及危机预警系统,实现了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映、应急处置的整体联运。 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不懈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确保了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 [编辑本段]改革开放30周年感想 30年,对于历史长河就那么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发达富裕文明和谐的国家来说,又是一个丰富而值得铭记的过程。 30年前的那个春天,一位颇具设计天才的老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设计出了一条宽广坦途———实行改革开放,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转移工作重心,放到经济上来。 于是,1978年,我们成功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9年,设立了经济特区。 1982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6年,启动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 1987年,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 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992、1994年,施行了医疗及住房市场化改革。 1997年,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999年,吹响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冲锋号。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02年,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5年,废止了农业税条例,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6年,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 2007年,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 30年改革开放,30年功勋卓著。 30年辉煌成就有力地证明: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策,是最科学的、最正确的、最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决策。 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从农田到工厂,从森林到牧场……先进代替了落后,机械取代了人工,旧貌换新颜。 我们体验了收复港澳的快慰,一国两制的成功,三峡工程建设的壮观,神舟号飞船升天的壮举,西部开发的激情,奥运会即将举办…… 我们一次又一次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上新的高潮,一个又一个宏伟计划交替闪烁在电脑屏幕上,一扇又一扇窗口争先恐后向大海开放,一条又一条高速公路马不停蹄地追逐着车轮的速度。 30年后的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阔步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各项事业兴旺发达蒸蒸日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热烈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建设成就的时刻,我们更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党始终牢记神圣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