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美的中国 我要邀朋友再来 侨界关注

在浙江集结营龙游站朗诵会上,营员正在朗读。主办方供图

福建集结营营员在福建省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看展。金 洁摄

四川集结营的营员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中国古羌城体验羌族萨朗舞。卢欣奕摄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在第七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福建集结营的闭营仪式上,中国著名诗人余光中创作的《洛阳桥》,在华裔青少年的琅琅诵读声中得到动情演绎。

近日,第七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福建、浙江、四川集结营同步开营,来自数十个国家的百余名朗诵大赛华裔青少年优胜选手及指导老师走进三省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和朗诵培训。从泉州古城,到武夷山茶山;从良渚博物馆,到杭州亚运村;从成都科幻馆,到峨眉山报国寺……中国的山水风物让华裔青少年流连忘返,各地的历史文化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欢声笑语间,热爱中华文化的种子,已在这些华裔青少年心中悄然发芽。

游古今名胜,诵名人佳作

“汉语有一个重要的表意方式是逻辑重音的应用。比如,在这首《贺新郎》中,‘翠浪吞平野’描绘的福州西湖波浪连绵到无边田野的意境,就在‘吞’这个字的重读中得以体现。”在福建省福州市福州三中的“西湖诗中游西湖”朗诵培训课堂上,福州三中副校长陈原为福建集结营的华裔青少年营员们讲解辛弃疾在福州西湖创作的《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逐字逐句地教授中国古词的朗诵技巧。

“老师,您听我读一遍!”“老师,我还想再问一个问题……”课后,营员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孩子们将陈原团团围住,一个接一个地提问。这堂朗读课给匈牙利华星文化艺术学校学生王宇宁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我们朗诵之前,老师给我们讲解词的意思,引导我们感受词人写作时的心情,我就能尝试带入词人的想法来朗诵这首词。”她说。

游福州古城,读诗词中的福州西湖;到眉山三苏祠,品读苏轼留下的千古名句;在衢州龙游瀫畔,吟咏李白的《将进酒》……游古今名胜,诵名人佳作,是本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三地集结营的一个共同主题。

本次参与三地集结营的百余名营员,来自奥地利、德国、法国、荷兰、瑞士、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美国、巴西、阿联酋等数十个国家,均为第七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的优胜选手和指导老师。大赛从今年2月底启动,共有144家海外华文教育组织及社团参与,4万余名选手参赛,最终177名华裔青少年获得金奖,59家机构获得“优秀组织奖”。在10余天的集结营行程中,“人文自然景观+朗诵训练”的游学模式收获了营员们的连连点赞。

“中文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美丽的语言之一,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邃智慧。支持世界各地侨胞学习传承中文是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的责任与使命。”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于晓介绍,全球华语朗诵大赛自2018年推出以来,受到海外侨胞广泛关注和欢迎。希望集结营的同学们在中国多走一走,看一看,在旅途中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积淀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回国后向亲友介绍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让更多海外朋友了解中国。

“参加全球华语朗诵大赛不仅是一次展示自己朗诵才华的机会,更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提升表达能力的宝贵经历。在浙江集结营中,我们通过朗读课提升朗读技能,在各项体验活动中近距离感知中华文化魅力,也提升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意大利中华语言学校学生秦紫馨说。

“中国印象”从书本走进现实

在成都“东郊记忆”感受年轻潮流时尚的活力,在峨眉山报国寺学习中国传统武术,在都江堰了解古代水利工程的妙思,在绵竹年画村体验非遗年画拓印,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解密古蜀文明……从历史到潮流,从城市到乡野,从山水风光到非遗文化,华裔青少年在四川集结营体验了一把“山水诗画”“文武双全”的游学之旅。

“成都的购物中心很现代化,潮流感十足,希望有机会能够再来逛一逛。”在成都财富中心COSMO一番游览后,泰国华裔青少年李雨薇“迷”上了成都的时尚氛围。

“峨眉武术的每一个动作都那么美丽又有力量。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学习一下!因为它将带给你一个新世界,帮你打开新视野。”学习武术动作之后,法国华裔青少年章玲娜成了峨眉武术的粉丝。

“坐上开往乐山市的高铁,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中国速度’。”西班牙华裔青少年留子惠在高铁上赞不绝口。

在四川集结营,营员们“观”巴山蜀水,“阅”古蜀文明,“学”峨眉武术,“吃”川味美食,“赏”非遗川剧,“跳”羌族舞蹈,“坐”中国高铁,“看”四川发展。

在福建集结营,营员们在福州数字教育小镇体验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和文娱领域的应用,在泉州蟳埔村体验当地特色簪花,在南平武夷山撑竹排游九曲溪、到茶园采茶烹茶、看《印象大红袍》。

在浙江集结营,营员们在苏东坡纪念馆、良渚博物院、杜立特行动纪念馆中听历史故事,在西泠印社、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体验传统工艺,在杭州亚运村感受城市发展活力。

三地集结营的“精选路线”中,营员们不仅饱览各地山水风光,也体验各地特色文化,在丰富多样的互动性、实操性体验活动中,海外华裔青少年对于祖(籍)国的认识从宏观变得具体,“中国印象”从书本走进现实。

在泉州蟳埔村,意大利米兰华侨中文学校学生董欣怡和其他营员穿上泉州传统服饰,争相在蚝壳屋边合影。“簪花活动中,大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这不仅给大家留下了美好回忆,也让我们深度体验了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古老的海丝文化就在当地生活中。”董欣怡说。

美国华裔青年陈家霖非常喜欢武夷山制茶体验活动。他说:“我的父母很爱喝茶。我从小到大都喝茶,但是茶是怎么来的,我没认真思考过。这次到武夷山亲身体验了制茶工艺,我才了解了茶的‘前世今生’。这里浓郁的茶文化让我大开眼界。”

友谊的枝芽繁茂生长

“这次集结营活动就是希望大家多走、多看、多想、多拍,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和走访体验实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成就,增进对祖(籍)国不同地域的了解。希望同学们能够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小使者。”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徐婷婷对营员们的开营寄语在旅程中化作现实。

西班牙哆来咪文化艺术学校学生徐源源从行程开始就在自己的海外社交平台发布每天的精彩活动,“我的西班牙朋友们看了给我留言说,有机会他们也想来中国”。葡萄牙淑敏语言文化中心学生韩雨桐对福建美食赞不绝口,“这里的好多美食我之前都没尝过,太好吃啦”。加拿大华裔学生何玮萱还期待着和营员朋友在欧洲相遇,“我认识了好多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朋友,我们相约一起旅行,他们给我做‘地陪’”。马来西亚华裔学生钟恩瑜给朋友们大力推荐中国旅行,“我真的推荐所有对中国感兴趣的同学来参加这类夏令营,这么美的中国,我要邀朋友再来”。

“这次福建集结营的许多孩子是第一次来到福建。我相信,对许多孩子来说,像《印象大红袍》这样令人震撼的表演会成为他们一生难忘的观剧经历。这次福建之行中,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变化,这对于增进他们和中国的亲近感影响深远。”葡萄牙淑敏语言文化中心校长韩淑敏说。

奥地利奥华中文学校校长左雅说:“营员们参观福建省广电影视集团的演播室时,‘围观’了国内新闻的制作流程。对孩子们来说,这是非常新奇也非常难得的体验。在行程中,营员们还看到了人工智能、虚拟演播厅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这让他们对祖(籍)国有了最直接的感受。”

10余天的行程虽然短暂,但友谊的枝芽已经开始在营员心中繁茂生长,更多华文学校与国内学校间的交流合作也由此展开。

在福建集结营期间,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云牵手”活动,福州三中等5所学校与法国巴黎精英中文学校等10所海外华文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并签约。此外,浙江集结营也举办了荷兰代尔夫特中文学校与杭州市紫阳小学的“云牵手”签约活动。参与四川集结营的澳大利亚丰华中文学校等4所海外华校教师代表与成都市教育局展开交流座谈,共同探索海外华校与国内学校加强交流的具体路径。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8月19日 第06 版)


收集人物资料

王杰:王杰,1942年生,山东金乡县人。 1961年8月应征入伍。 196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他以雷锋为榜样,从小事做起,处处以身作则,“以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快乐”,为了党的事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逐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他热爱学习,写下了10多万字的日记。 他关怀战友,爱护集体财产。 他帮助群众做好事从不留名。 他勤奋工作,在执行训练、施工和抗洪救灾等各项任务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被大家称为是“闲不住的人”、“不知疲倦的人”。 他在部队里年年是优秀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当了班长,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一级技术能手。 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地雷班进行军事训练。 当炸药包即将发生意外爆炸的危急关头,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他毅然扑向炸药包,献出了自己23岁的年轻生命。 根据他生前愿望,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5年11月2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 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为他题了词。 欧阳海:欧阳海,1940年生。 湖南桂阳人。 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3年11月18日,随部队野营训练经过京广铁路时,一匹驮炮的战马因被驶近的一列客车所惊,突然奔上铁道在火车与战马即将相撞的时刻,他冲上铁道将战马推出铁轨,避免了一场重大伤亡事故,他自己却倒在车轮下壮烈牺牲。 后被所在部队领导机关追认为“爱民模范”。 1964年1月22日,国防部命名其生前所在班为“欧阳海班”。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 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 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 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 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 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国。 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 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 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 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 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 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 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9年获“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奖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著有《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 李四光: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 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 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 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 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 ”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 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 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 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 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 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 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 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 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 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 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 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中餐是如何传入美国的

清代漂洋过海的华工于美国开设“杂碎馆”起,百多年来借着中华文明不断地深入西方,中餐词汇诸如“点心”、“炒面”、“豆腐”等等,中餐,自清代漂洋过海的华工于美国开设“杂碎馆”起,百多年来借着中华文明不断地深入西方,中餐词汇诸如“点心”、“炒面”、“豆腐”等等,已融入到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豆腐”更被英国牛津大词典收录其中。 中华古典文明豆腐在西方不仅成为中餐馆的招牌菜,一些西餐馆还与时俱进地开发出洋式豆腐佳肴。 豆腐古时的名称是“菽乳”,又称“黎祈”,至唐朝始正式称为豆腐,曾数度成为贡品。 唐肃宗天宝十年(公元七五七年)鉴真和尚东渡传法,豆腐的制作技术一并传入日本。 鉴真和尚因而被日本豆腐业界尊奉为日本豆腐的祖师爷;宋朝时豆腐技术再传入朝鲜;到了十九世纪中叶,经由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将豆腐技术辗转带入欧洲、美洲。 二十世纪时,豆腐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食品。 克林顿吃豆腐孙中山先生曾说过:“豆腐是穷人的肉食”。 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价格比鸡鸭鱼肉便宜许多,升斗小民吃不起红烧肉、糖醋鱼,豆腐、豆干所提供的营养价值绝不逊色大鱼大肉。 西方人对于豆腐价值的认识未开化之前,觉得豆腐、豆芽这些玩意儿都是穷人的“下水”,哪里比得上西人吃的牛排、火腿高尚。 然而最近30年来形势发生了180度逆转,每天离不了牛排、火腿的美国人,开始认识到下层糙食豆腐原来是极好的健康宝贝。 豆腐以前被西方人称作“中国起司”,豆腐最初英译为“Bean curd”,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文词汇一路走俏西方,一夜之间豆腐“TOFU”便大为流行。 不久前,英国路透新闻社从美国华盛顿发出一条“秘闻”,告白天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因心脏病的困扰,“御医”为他下了“最后通谍”,必须改变贪食薯条和汉堡包的恶习,要求他多进食一些营养卫生且能抑制动脉硬化的豆腐。 克林顿的体重达225磅,吃豆腐成为其减肥的法宝。 克林顿“吃豆腐”,并不是影响国际政治大略的新闻,但它却表达了一个明确的事实,就是西方人及西医眼中,古老的中华文明是何等的健康有益。 一九九九年十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已将黄豆尤其是黄豆所制成的豆腐,列为“具有减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风险”的健康食物。 由此一说,“吃豆腐”的风气便在美国大行其道,中国古老文明的豆腐,以其特有的魅力征服了美国,并以高蛋白、高纤维、低热量、低胆固醇的显著优点,成为举世公认的保健宝典。 据美国市场调查,过往的10年里,豆腐的销售量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 一九九九年,美国豆制品销售额已突破20亿美元,到了二○○五年,全美1,000多家生产豆制品的工厂中,供应鲜豆腐者达700多家。 美国人吃豆腐很有一套中西结合的经验,他们除了照搬中华料理的菜谱外,还“研发”出许多西餐豆腐食谱。 譬如:前菜豆腐、色拉豆腐、铁板豆腐、甜品豆腐等,形形色色。 一些快餐店更是别具匠心地创制了“豆腐素烤鸭”、“豆腐蛋糕”和“豆腐雪糕”,深受老美的喜爱。 豆腐文化在西方吃豆腐热浪中花絮缤纷,去年感恩节时一场豆腐大战曾席卷美国。 一部老少咸宜的畅销连环漫画集《Get Fuzzy》,描绘漫画中的主角两只狗和猫展开现如今到底要吃豆腐还是火鸡的火爆战争,引得美国读者雀跃。 争吃豆腐的热潮亦引发西方科学家的“秀”欲,近年来学者、专家倾巢而出,诸如:“豆腐营养价值研究报告”、“豆腐的健美及健身宝典”等等,一窝蜂地充斥坊间。 专门介绍“吃豆腐”的食谱及如何烹调的书刊,更是汗牛充栋。 这些跟风的作品中,有一本独树一帜的专著,是由国际著名的素食倡导者黑格尔女士所著,名为《豆腐西征》。 该书内容详尽,除了阐述豆腐的营养和多姿多彩的烹调技艺外,还特别花了相当篇幅娓娓道来豆腐的起源和有趣的典故。 《华盛顿明星报》对于美国人的豆腐热曾刊出专文,称“豆腐如早前从欧洲传入的起司一样,已成为美国人餐桌上最爱的食品。 ”名厨萧特福兴致勃勃地与一位豆腐师傅合作,搜罗了坊间有关豆腐的点点滴滴,编纂成一部《豆腐大观》。 问世后竟然大发利市,至今已再版24次,销量直逼50万册。 为了不让厨师专美,名医巴纳亦出版了一部名为《养生食品——新类食品如何拯救你的生命》的书,该书主题便是宣讲中国豆腐的药用价值。 另一位作家鲁宾斯,更适机推出《食品革命》著作,其中心思想便是不厌其烦地告白天下:“豆腐是世界上最美味可口的佳肴。 ”中餐馆创新的良机西方人一窝蜂“吃豆腐”方兴未艾,中餐馆里的“麻婆豆腐”、“红烧豆腐”、“椒盐豆腐”等,都成为老外常点的招牌菜。 不过海外中餐馆的“豆腐宴”,为了照顾西洋人喜清淡的口味,少辣少盐的同时,加上了酸甜口感。 在著名旅游圣地夏威夷的Maui岛,豆腐成为招揽游客的一道风景。 在该岛步行街两旁的餐饮店橱窗里,家家户户都备了一口大玻璃缸,里面悬浮着一方方酷似起司的豆腐。 许多西方游客为之吸引,都会坐下来品尝一客豆腐宴。 海外的中餐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红火了一把后,到了九十年代末期,竞争趋向激烈,海外中餐向何处去,成为侨界议论的焦点。 改革菜单推广健康食谱,成为大家普遍认同的一条出路。 事实上,中餐于健康饮食新概念上占有优势,大有文章可做。 西方人近年来越来越钟情绿色食谱,流行多喝豆浆,多吃蔬菜和植物油,素食者越来越时尚。 若中餐馆能敏锐地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开发出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低盐的新派菜肴,并通过邀请西方营养学家、美食作家品尝和撰写专栏,达到宣传推广之效,相信上中餐馆“食得健康,食得美味”,定能成为西方社会主流时尚的“新宠”。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uaibao/18483.html
人民观点 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石榴红 六盘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