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总台记者专访丨津巴布韦总统:中国式现代化对非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今天(4日),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的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在北京接受了 总台《高端访谈》 的独家专访。姆南加古瓦表示, 他非常赞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星铁杆”合作架构,中国式现代化对津巴布韦和其他非洲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台记者 邹韵: 在昨天您与中国国家主席的会谈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五星铁杆”合作架构,您如何理解这一合作架构的意义?
津巴布韦总统 姆南加古瓦: 我非常赞同习近平主席的愿景,他对津巴布韦表现出的合作热情远超我的预期。我们从会场离开时,我和我的代表团说, 中国确实是我们的真朋友,是在我们国家发展的进程中可靠的朋友。
总台记者 邹韵: 您曾经在许多场合见过习近平主席,您认为习近平主席是一位怎样的领导人?您怎样理解习主席的愿景和执政理念呢?
津巴布韦总统 姆南加古瓦: 我认为习近平主席具有非凡的远见卓识,如果你与他交谈,你就会发现这一点。我相信这次来参会的每一个非洲国家,都能够在习主席擘画的全球愿景中找到一席之地。
姆南加古瓦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对津巴布韦和其他非洲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津巴布韦总统 姆南加古瓦: 中国和非洲此前就举办过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这是中国和非洲共同面对挑战、共同取得成功的时刻,因为中非都致力于进一步改善民生、共创美好未来。当下,作为国家元首齐聚一堂,我们珍视这一机会。我们来到中国,中国正在快速发展现代化经济,我们了解了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国家面临的有些问题在中国已经得到了解决。因此,中非合作论坛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挑战。我们不需要从零开始,而是可以借鉴中国方案。
l中美关系对当前及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
亚太地区:地区关系因美国加快“重返亚洲”而复杂化新华网香港12月26日电 2010年,在亚洲国际舞台,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的身影颇为突出。 在美国总统的出访日程表上,到访亚洲的时间最长;浩浩荡荡的美国舰群,不断在亚洲海域炫耀武力。 这一年,亚洲地区的国际关系,因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强势向纵深推进而日趋复杂化。 “重返亚洲”的战略,由美国政府2009年7月公开提出,旨在重新确立和提升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 奥巴马总统自喻为美国首位“心系太平洋的总统”,热衷在亚洲“发挥领导作用”。 希拉里国务卿深明远意:“美国的前途与亚太地区的前途紧密相连,而这个地区的前途有赖于美国。 ”美国的“重返亚洲”不仅是战略,更是落实到实际行动,而且是加速度。 翻阅美国今年的外交日历,从美国总统到外交国防官员,像“走马灯”一样穿梭亚洲。 外长和防长的“2+2”双边会谈机制,从美日之间向更多国家扩展。 美国已俨然成为亚洲的“常驻大国”。 奥巴马接连在亚洲出席国际和地区会议,长时间访问印度诸国,还在纽约召集美国—东盟峰会。 今年11月,奥巴马先后访问印度、印尼、韩国和日本,其中在印度逗留时间长达4天之久,苦心推动与印度的伙伴关系。 希拉里出入亚洲更是频繁有加。 就在奥巴马今年11月访问亚洲数国前夕,她率领人马踏步亚洲多国,推动美国“在战略、政治、多边、经济和贸易方面参与亚洲事务”。 几乎同一时间,国防部长盖茨也在亚洲活动。 有评论指出,美国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兵分三路同时出现亚洲舞台,实为美国外交之少见。 美国“重返亚洲”言行并举,外交军事协同推进。 美国不仅在阿富汗增兵,巩固在亚洲盟国的军事存在,而且在亚洲地区大肆进行军事演习。 7月底,美国海空集群驶入韩国东部海域,举行美韩34年来最大规模的军演。 8月,美国航空母舰高调访越驶入南海,紧接着美韩军演又在日本海和黄海展开。 年终岁尾,4天的美韩军演刚一结束,8天的美日军演随即登场,规模是美韩军演的6倍。 12月初的美日军演,“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率领20艘战舰集群,加上号称“空中堡垒”的B—52战略轰炸机等150架战机,还有万余名美国官兵参加。 日本投入兵力超过3.4万人,出动舰艇40艘、战机250架。 日刊强调,这是和平时期日本最大的军事行动。 美国持续在亚洲军演,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战略图谋。 国防部长盖茨一言道白,美国“正在考虑重新调整美军的全球部署,其中一项是增强对亚洲的驻军”。 在加速“重返亚洲”进程中,美国直接插手亚洲国家间的争端。 无论是“天安号事件”、“钓鱼岛事件”,还是“南海争端”、“湄公河资源利用”等问题,美国都积极介入。 美国在亚洲的所作所为,自然有着深刻目的。 《纽约时报》评论说,美国正与日本和韩国恢复冷战时期的联盟关系,并在亚洲其他地区加强势力。 美国不仅要利用美日韩军事同盟,构建美国坐镇的东北亚军事板块,还试图通过介入南海争端加强与越南等国关系,形成美国主导的东南亚军事领地。 纵观亚洲今年的形势与美国的行为,与其说美国加快“重返亚洲”,不如说美国正在试图把亚洲更多国家拉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用奥巴马之言概括美国“重返亚洲”成果,就是“美国加强了既有同盟,深化了新的伙伴关系,重新密切了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地区组织的关系”。 (作者为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社长)欧盟:在阵痛中进入过渡期新华网布鲁塞尔12月26日电(记者刘江)2010年,欧洲的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 以主权债务危机为重要标志,欧盟在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阵痛”中,进入了由“后冷战”向“后危机”时代过渡的重大转折期。 今年年初以来,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不同程度陷入主权债务困境,导致金融市场动荡,欧元稳定受到冲击;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群众抗议、示威乃至社会骚乱。 危机最严重的希腊和爱尔兰分别于今年5月和11月被迫寻求外界救助。 目前,这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仍在蔓延,不排除加剧的可能。 欧元区“债务海啸”表面上看是债务和金融问题,但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欧洲经济发展模式长期失衡的结果。 首先,欧洲经济一体化与货币一体化发展之间出现失衡。 欧元区虽然使用了统一货币,但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和纪律,在劳动力市场自由化和技术研发方面也相对滞后,致使欧盟地区劳动生产率多年来踌躇不前。 其次,欧洲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发展之间出现失衡。 欧盟经济一体化起步较早、进展较快,但政治一体化却举步维艰、一波三折,这大大制约了欧元区的治理能力。 再者,欧洲资本福利主义发展模式与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之间出现失衡。 长期以来,欧洲尤其是希腊等南欧一些国家片面强调“高工资、高福利、高补贴”,结果形成巨额财政赤字,导致政府债台高筑。 为了应对这场危机,欧盟“标本兼治”,主要采取了四方面措施:一是出台了1100亿欧元的希腊救助机制和7500亿欧元的备用救助机制,并从这套备用机制中拿出了627亿欧元救助爱尔兰;欧洲央行继续向金融机构补充流动性,并购买欧元区国家国债;二是欧盟各成员国尤其是债务危机国家大力紧缩财政;三是推行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强化财政纪律、新建宏观经济风险监测机制、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建立持久性危机应对机制等,完善欧盟尤其是欧元区经济治理;四是制定以“灵巧增长”、“可持续增长”、“包容性增长”为目标的10年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改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以求加快经济复苏并促进新一轮增长。 尽管遭遇主权债务危机,今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及欧盟经济仍出现了明显复苏势头,全年总体表现好于预期。 最近,欧盟委员会大幅调高了今年的增长预测,其中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长率由春季预测的0.9%上调至1.7%,欧盟由1%上调至1.8%,而去年欧元区和欧盟经济都是负增长。 不过,目前欧洲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截至今年10月,欧元区失业率已攀升至10.1%,创近10年来新高。 另外,欧盟各国复苏进展不平衡,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国仍将是负增长。 去年12月《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但一年来欧盟政治一体化仍举步维艰,进展不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欧盟领导层及各重要机构以及各成员国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应对债务危机、消减开支、控制失业、促进复苏等紧迫经济问题上,政治一体化问题被“边缘化”。 第二,《里斯本条约》确定的“欧盟总统”与欧委会主席、轮值主席国领导人之间,欧洲议会与欧委会、欧洲理事会之间,欧盟及其下属机构与各成员国政府之间,权力再分配仍处于初始阶段,相互关系远未理顺;领导岗位和机构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影响了欧盟工作效率。 第三,在处理债务危机、金融改革和解决族群矛盾等重大问题上,德国、法国、英国等欧盟大国坚持本国利益优先、“主权让渡”有限,甚至与欧盟高官公开发生“口水战”,这在一定程度上毒化了欧盟政治一体化的氛围。 第四,欧盟力图“用一个声音说话”以提高其国际地位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成效。 在二十国集团、八国集团及其他一系列国际多边外交场合,英、法、德等欧洲大国的地位和话语权仍高于欧盟;美欧峰会一拖再拖,俄欧峰会虚多于实,热点外交进展鲜见。 在过去一年中,虽然欧盟一体化外交遇到各种困难,但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比如,欧盟“外交署”最近成立并正式运行。 “外交署”对分属于欧盟各机构以及27个成员国的外交权力和资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将有助于巩固和拓展欧盟的重大利益以及国际影响力。 2010年欧盟对外开拓的另一个亮点,是大力提升外交战略水平。 欧盟领导人认真反思了当前囿于战术而疏于战略的做法,认为外交战略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欧盟已明确将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和南非等作为自己的“战略伙伴”;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主张将来把埃及、以色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乌克兰和韩国等也列为“战略伙伴”。 此外,欧盟还把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经贸合作以及移民和签证等问题明确界定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 2010年,欧盟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更趋活跃。 欧盟着力发展大国关系,与中、美、俄、日、印等分别举行峰会;强化地缘战略,巩固和发展“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继续向东南扩展,稳步整合“西巴尔干”,并积极推动与中东、北非等地区国家的战略合作;强调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分别与拉美及加勒比、非洲以及东盟等举行峰会或部长级会议。 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最近阿什顿代表“5+1”与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举行了会谈。 在最近发表的一些重要文件中,欧盟承认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爆发后,这一全球最大的区域性国家集团进入了一个重要“过渡时期”。 过渡意味着不稳定因素乃至重大风险可能随时随地凸显;在危机中过渡,更使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欧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 在新的一年里,欧盟将面临各种新困难、新问题,欧盟也会进一步深化经济、内政、外交、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以尽早走出经济衰退,并加快政治一体化步伐,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本文作者为新华社欧洲总分社社长)中东地区:局势起伏跌宕前景难测 新华网开罗12月26日电(记者李红旗)2010年,中东局势起伏跌宕,热点问题非但没有降温反而平添变数。 巴以和谈受挫、伊拉克民族和解和战后重建举步维艰、伊朗核问题久拖不决、苏丹南部公投前景坎坷。 国际社会对中东的关注一刻没有放松。 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4月和6月先后在伊斯坦布尔和开罗向伊斯兰世界示好,声称将竭尽全力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帮助中东地区人民实现和平发展的良好愿望。 之后美国高官频频出访中东,先是促成巴以间接会谈,后于今年9月初启动了间隔20个月之久的直接谈判,但两轮艰难交锋下来,边界划分、难民回归和耶路撒冷地位等棘手问题无一突破,犹太人定居点扩建问题更是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 为打破僵局,美国又提出向以色列提供20架先进战斗机和在联合国阻止对以色列不利提案,以换取以色列延长90天定居点限令,遭以拒绝。 美国日前不得不宣布,其打破定居点僵局的努力失败。 尽管美国声称不放弃中东促和的目标,但中东和平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中东和平进程裹足不前的症结主要在于,美国对以色列的强硬立场继续采取迁就政策。 以色列右翼政府当政,对美国的促和压力软顶硬抗,而美国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不愿向以色列增压,屡屡从原持立场后退。 在以色列方面,总理内塔尼亚胡为维护右翼政府联盟,一方面不断表达与巴方恢复和谈的愿望,另一方面在定居点扩建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 以议会最近通过的关于领土让步须经公投的议案,使和平前景更加黯淡。 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则饱受与哈马斯公开决裂的困扰,难以在定居点问题上做更多让步,指望美国通过向以色列施压帮助突破定居点障碍,但结果是冷水浇头。 面对僵局,巴方称有多种选择,包括单方面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国并寻求国际支持,但美国的态度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美国会置以色列的诉求于不顾而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令人怀疑。 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自8月底从伊拉克撤出战斗部队后,伊拉克安全局势并没得到彻底改善,爆炸袭击事件屡屡发生,民族和解进程接连受挫,战后重建荆棘载途。 今年3月伊拉克议会选举后,政府组阁僵局历时8个月之久,各政治派别最终于11月达成协议,新政府也于12月21日正式成立。 不过,伊拉克的的局势恢复稳定和经济复苏仍需时日,外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将使伊拉克百废待兴前景堪忧。 有分析家指出,美国当年发动伊拉克战争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和财政包袱,这应促使其重新审视中东政策。 2010年,伊朗核问题持续“高温”,使中东政局前景充满变数。 奥巴马上台伊始,向伊朗频摇橄榄枝,以经济实惠诱使伊朗放弃铀浓缩计划,遭到对美国充满疑虑的伊朗拒绝。 美国今年6月带头在联合国推出第四个制裁伊朗决议,但伊朗仍没有就范,依然坚持铀浓缩计划。 为缓解国际压力,伊朗先是同土耳其和巴西达成核燃料交换协议,但没有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积极响应,后又同意与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加德国恢复谈判。 日前在日内瓦举行的伊朗与6国的谈判传出积极信息,双方同意明年元月在伊斯坦布尔继续会谈,但人们普遍对会谈能否取得突破持谨慎态度。 在以色列计划突袭伊朗核设施的传闻屡见报端之际,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和平谈判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 而和平谈判成功的关键是增进相互信任,以良好的政治意愿和高超的政治气魄共同商讨双方的关切,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苏丹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热点。 今年4月,苏丹举行了24年以来的首次多党选举;明年1月,南部公投即将举行。 随着公投日期的临近,各政治势力博弈日趋激烈。 公投将决定贫穷落后的南部是否脱离北方而独立,结果将对苏丹的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并对地区政治版图带来巨大变化。 尽管饱受连年内战之苦的苏丹北南双方都希望公投将公平、公正、透明,但双方在边界划分、石油资源分配和债务问题上的分歧依然难以弥合。 苏丹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石油资源丰富,在非洲大陆和中东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前这个关键时期,国际社会应该尊重苏丹人民的正当选择,为苏丹实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除以上热点问题外,中东大国埃及的政局动向也引人注目。 新近举行的埃及议会选举中执政党大获全胜,但由此可能引发的反对派反弹为明年总统选举增添新的变数。 此外,“包裹炸弹”事件凸显也门反恐形势的严峻。 与此同时,地区重要国家关系的改善为中东政局走向释放出一些积极的迹象。 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向阿拉伯国家靠近,7月同埃及就开启战略合作关系达成一致;叙利亚同邻国黎巴嫩实现关系正常化,双方同意在地区问题上加强协调;伊朗同黎巴嫩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两国领导人实现互访,同意加强全面合作;海湾国家在新近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重申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 这些变化,为中东和平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望2011年,中东热点问题仍可能持续“高温”,各方博弈仍将继续,但为实现中东和平发展的努力也不会停止。 目前而言,各方已显示出解决难题的良好意愿。 但要实现中东地区和平发展的目标,需要各方体现出政治魄力和智慧。 尤其是美国,应该审时度势,采取更加公平、公正和合理的立场。 (本文作者为新华社中东总分社社长)非洲地区:政局更趋稳定 经济复苏稳健新华社非洲总分社社长王朝文:2010年,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多数国家局势更趋稳定,政治更加成熟;经济复苏稳健,整体形势向好;经济一体化步伐坚定,里程碑进展举世瞩目。 与此同时,个别国家局势依然十分脆弱,安全形势更趋严峻复杂,经济发展遭遇瓶颈困难。 2010年被非洲联盟(非盟)确定为“非洲和平安全年”。 非盟以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西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区域性组织针对困难重重的津巴布韦联合政府、久拖未决的马达加斯加政治危机和反复推迟的几内亚和科特迪瓦总统选举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 虽然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最终的解决,但这些国家的政局仍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今年非洲经济表现不俗,成为全球新亮点。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报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今年整体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5%,有望成功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 该组织认为,非洲经济的良好表现得益于危机前各国经济基础的稳步提升,包括相对稳定的增长、低通胀、外汇储备增加以及债务的逐渐减少等。 非洲国家经济一体化今年也取得重大进展。 东非共同体成员国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和布隆迪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共同市场。 这是继2008年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立自由贸易区后,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上又一重要的历史性事件。 拉美地区:几家欢乐几家愁新华社拉美总分社社长潘国俊: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拉丁美洲整体经济形势比预期好,多数拉美人因前两年经济危机而紧锁的愁眉现在已经舒展。 但也在这一年,拉美天灾人祸奇多,数以百万计的家庭遭遇灾难冲击。 受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影响,拉美国家经历了两年的经济衰退。 但在2010年,拉美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 据多个国际机构评估,拉美地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5.2%以上,贫困人口亦有所下降。 总体而言,美洲南部地区国家经济形势一枝独秀。 而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古巴等国经济增长不尽如人意。 在政治方面,巴西劳工党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当选总统对拉美政治格局意义重大,她的胜利稳住了左翼和中左翼政党在拉美占领大半壁江山的局面。 拉美地区今年遭受的自然灾害也比往年更多更重。 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几乎把首都太子港夷为平地,20多万人死亡。 上百万难民迄今依然住在简易帐篷里。 2月27日智利中南部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造成500多人死亡、数千人失踪,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 美国:民众怨声载道 超级大国今非昔比新华社北美总分社社长曾虎:2010年是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 这种发生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进而影响外交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化,集中通过11月初美国的中期选举表现了出来。 美国中期选举的结果,用总统奥巴马的话说,是民主党“遭受了惨败”。 不过,这一结果绝非意外。 由于金融海啸之后经济复苏举步维艰,执政已近两年的民主党难逃其责,选民自然要通过手中的选票向其宣泄不满。 表面看来,失业率长期徘徊在9.5%左右的高位,是美国政府和国民最头痛的问题。 然而,美国经济所面对的绝不仅仅是高失业率问题。 美国经济深层次的、根本性的问题很多。 其中一个是美国政府的超巨额债务。 与债务问题同样尖锐的是不断扩大的“财富鸿沟”,即社会财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美国虽然仍旧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但其所面对的种种挑战,尤其是难以挣脱的经济困境,使得这一超级大国的影响力已今非昔比。 亚欧地区: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新华社亚欧总分社社长张铁钢:2010年,亚欧地区局势可以说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特点是西“晴”东“雨”。 纵观全年,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处于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一直受到双方不同程度的或“拉”或“打”。 今年,前者扭转了“亲西方”的外交路线,后者改变了“向俄罗斯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目前,两国政局基本稳定,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多方向对外交往非常活跃。 俄罗斯在梅普双重体制领导下,政局和社会总体稳定。 经济上,尽管今夏遭受旱灾和森林火灾,但仍然保持稳定发展,并以“现代化”为目标呈复苏走势。 内政方面,尽管首都莫斯科今春发生地铁连环爆炸,北高加索地区迭发恐怖袭击事件,但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外交上,俄罗斯虽然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互存戒心,但仍然努力推进“经济外交”战略,积极探索安全合作新途径。 同时,俄在独联体这个“特殊利益区”的影响力有所恢复。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这5个中亚国家,经济发展依然不平衡,贫富悬殊持续扩大。 特别是吉尔吉斯斯坦发生导致政权更迭的流血骚乱,政局迄今尚未完全稳定。 而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等外高加索3国,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 地处中俄之间的蒙古国,则继续在大国之间折冲樽俎,经济呈稳步发展之势。 展望2011年,发展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开展多方向务实外交,仍将是亚欧各国不约而同的主旋律。 虽然外高加索和中亚一些国家甚至俄罗斯还存在不稳定因素或恐怖主义威胁,但是亚欧各国人民向往和平稳定繁荣的努力必将奏出动人的乐章。
论中美关系对当前及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2010年即将过去,世界又经历了不平静的一年。 从地区形势看,美国政治、经济难题相互交织,欧盟重大改革开始启动,中东局势变数增加,朝鲜半岛局势堪忧……新华社海外7个总分社的社长以笔谈形式,对不断演变的地区形势展开评析。 亚太地区:地区关系因美国加快“重返亚洲”而复杂化新华网香港12月26日电 2010年,在亚洲国际舞台,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的身影颇为突出。 在美国总统的出访日程表上,到访亚洲的时间最长;浩浩荡荡的美国舰群,不断在亚洲海域炫耀武力。 这一年,亚洲地区的国际关系,因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强势向纵深推进而日趋复杂化。 “重返亚洲”的战略,由美国政府2009年7月公开提出,旨在重新确立和提升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 奥巴马总统自喻为美国首位“心系太平洋的总统”,热衷在亚洲“发挥领导作用”。 希拉里国务卿深明远意:“美国的前途与亚太地区的前途紧密相连,而这个地区的前途有赖于美国。 ”美国的“重返亚洲”不仅是战略,更是落实到实际行动,而且是加速度。 翻阅美国今年的外交日历,从美国总统到外交国防官员,像“走马灯”一样穿梭亚洲。 外长和防长的“2+2”双边会谈机制,从美日之间向更多国家扩展。 美国已俨然成为亚洲的“常驻大国”。 奥巴马接连在亚洲出席国际和地区会议,长时间访问印度诸国,还在纽约召集美国—东盟峰会。 今年11月,奥巴马先后访问印度、印尼、韩国和日本,其中在印度逗留时间长达4天之久,苦心推动与印度的伙伴关系。 希拉里出入亚洲更是频繁有加。 就在奥巴马今年11月访问亚洲数国前夕,她率领人马踏步亚洲多国,推动美国“在战略、政治、多边、经济和贸易方面参与亚洲事务”。 几乎同一时间,国防部长盖茨也在亚洲活动。 有评论指出,美国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兵分三路同时出现亚洲舞台,实为美国外交之少见。 美国“重返亚洲”言行并举,外交军事协同推进。 美国不仅在阿富汗增兵,巩固在亚洲盟国的军事存在,而且在亚洲地区大肆进行军事演习。 7月底,美国海空集群驶入韩国东部海域,举行美韩34年来最大规模的军演。 8月,美国航空母舰高调访越驶入南海,紧接着美韩军演又在日本海和黄海展开。 年终岁尾,4天的美韩军演刚一结束,8天的美日军演随即登场,规模是美韩军演的6倍。 12月初的美日军演,“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率领20艘战舰集群,加上号称“空中堡垒”的B—52战略轰炸机等150架战机,还有万余名美国官兵参加。 日本投入兵力超过3.4万人,出动舰艇40艘、战机250架。 日刊强调,这是和平时期日本最大的军事行动。 美国持续在亚洲军演,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战略图谋。 国防部长盖茨一言道白,美国“正在考虑重新调整美军的全球部署,其中一项是增强对亚洲的驻军”。 在加速“重返亚洲”进程中,美国直接插手亚洲国家间的争端。 无论是“天安号事件”、“钓鱼岛事件”,还是“南海争端”、“湄公河资源利用”等问题,美国都积极介入。 美国在亚洲的所作所为,自然有着深刻目的。 《纽约时报》评论说,美国正与日本和韩国恢复冷战时期的联盟关系,并在亚洲其他地区加强势力。 美国不仅要利用美日韩军事同盟,构建美国坐镇的东北亚军事板块,还试图通过介入南海争端加强与越南等国关系,形成美国主导的东南亚军事领地。 纵观亚洲今年的形势与美国的行为,与其说美国加快“重返亚洲”,不如说美国正在试图把亚洲更多国家拉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用奥巴马之言概括美国“重返亚洲”成果,就是“美国加强了既有同盟,深化了新的伙伴关系,重新密切了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地区组织的关系”。 (作者为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社长)欧盟:在阵痛中进入过渡期新华网布鲁塞尔12月26日电(记者刘江)2010年,欧洲的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 以主权债务危机为重要标志,欧盟在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阵痛”中,进入了由“后冷战”向“后危机”时代过渡的重大转折期。 今年年初以来,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不同程度陷入主权债务困境,导致金融市场动荡,欧元稳定受到冲击;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群众抗议、示威乃至社会骚乱。 危机最严重的希腊和爱尔兰分别于今年5月和11月被迫寻求外界救助。 目前,这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仍在蔓延,不排除加剧的可能。 欧元区“债务海啸”表面上看是债务和金融问题,但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欧洲经济发展模式长期失衡的结果。 首先,欧洲经济一体化与货币一体化发展之间出现失衡。 欧元区虽然使用了统一货币,但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和纪律,在劳动力市场自由化和技术研发方面也相对滞后,致使欧盟地区劳动生产率多年来踌躇不前。 其次,欧洲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发展之间出现失衡。 欧盟经济一体化起步较早、进展较快,但政治一体化却举步维艰、一波三折,这大大制约了欧元区的治理能力。 再者,欧洲资本福利主义发展模式与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之间出现失衡。 长期以来,欧洲尤其是希腊等南欧一些国家片面强调“高工资、高福利、高补贴”,结果形成巨额财政赤字,导致政府债台高筑。 为了应对这场危机,欧盟“标本兼治”,主要采取了四方面措施:一是出台了1100亿欧元的希腊救助机制和7500亿欧元的备用救助机制,并从这套备用机制中拿出了627亿欧元救助爱尔兰;欧洲央行继续向金融机构补充流动性,并购买欧元区国家国债;二是欧盟各成员国尤其是债务危机国家大力紧缩财政;三是推行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强化财政纪律、新建宏观经济风险监测机制、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建立持久性危机应对机制等,完善欧盟尤其是欧元区经济治理;四是制定以“灵巧增长”、“可持续增长”、“包容性增长”为目标的10年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改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以求加快经济复苏并促进新一轮增长。 尽管遭遇主权债务危机,今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及欧盟经济仍出现了明显复苏势头,全年总体表现好于预期。 最近,欧盟委员会大幅调高了今年的增长预测,其中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长率由春季预测的0.9%上调至1.7%,欧盟由1%上调至1.8%,而去年欧元区和欧盟经济都是负增长。 不过,目前欧洲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截至今年10月,欧元区失业率已攀升至10.1%,创近10年来新高。 另外,欧盟各国复苏进展不平衡,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国仍将是负增长。 去年12月《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但一年来欧盟政治一体化仍举步维艰,进展不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欧盟领导层及各重要机构以及各成员国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应对债务危机、消减开支、控制失业、促进复苏等紧迫经济问题上,政治一体化问题被“边缘化”。 第二,《里斯本条约》确定的“欧盟总统”与欧委会主席、轮值主席国领导人之间,欧洲议会与欧委会、欧洲理事会之间,欧盟及其下属机构与各成员国政府之间,权力再分配仍处于初始阶段,相互关系远未理顺;领导岗位和机构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影响了欧盟工作效率。 第三,在处理债务危机、金融改革和解决族群矛盾等重大问题上,德国、法国、英国等欧盟大国坚持本国利益优先、“主权让渡”有限,甚至与欧盟高官公开发生“口水战”,这在一定程度上毒化了欧盟政治一体化的氛围。 第四,欧盟力图“用一个声音说话”以提高其国际地位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成效。 在二十国集团、八国集团及其他一系列国际多边外交场合,英、法、德等欧洲大国的地位和话语权仍高于欧盟;美欧峰会一拖再拖,俄欧峰会虚多于实,热点外交进展鲜见。 在过去一年中,虽然欧盟一体化外交遇到各种困难,但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比如,欧盟“外交署”最近成立并正式运行。 “外交署”对分属于欧盟各机构以及27个成员国的外交权力和资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将有助于巩固和拓展欧盟的重大利益以及国际影响力。 2010年欧盟对外开拓的另一个亮点,是大力提升外交战略水平。 欧盟领导人认真反思了当前囿于战术而疏于战略的做法,认为外交战略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欧盟已明确将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和南非等作为自己的“战略伙伴”;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主张将来把埃及、以色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乌克兰和韩国等也列为“战略伙伴”。 此外,欧盟还把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经贸合作以及移民和签证等问题明确界定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 2010年,欧盟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更趋活跃。 欧盟着力发展大国关系,与中、美、俄、日、印等分别举行峰会;强化地缘战略,巩固和发展“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继续向东南扩展,稳步整合“西巴尔干”,并积极推动与中东、北非等地区国家的战略合作;强调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分别与拉美及加勒比、非洲以及东盟等举行峰会或部长级会议。 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最近阿什顿代表“5+1”与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举行了会谈。 在最近发表的一些重要文件中,欧盟承认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爆发后,这一全球最大的区域性国家集团进入了一个重要“过渡时期”。 过渡意味着不稳定因素乃至重大风险可能随时随地凸显;在危机中过渡,更使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欧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 在新的一年里,欧盟将面临各种新困难、新问题,欧盟也会进一步深化经济、内政、外交、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以尽早走出经济衰退,并加快政治一体化步伐,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本文作者为新华社欧洲总分社社长)中东地区:局势起伏跌宕前景难测新华网开罗12月26日电(记者李红旗)2010年,中东局势起伏跌宕,热点问题非但没有降温反而平添变数。 巴以和谈受挫、伊拉克民族和解和战后重建举步维艰、伊朗核问题久拖不决、苏丹南部公投前景坎坷。 国际社会对中东的关注一刻没有放松。 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4月和6月先后在伊斯坦布尔和开罗向伊斯兰世界示好,声称将竭尽全力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帮助中东地区人民实现和平发展的良好愿望。 之后美国高官频频出访中东,先是促成巴以间接会谈,后于今年9月初启动了间隔20个月之久的直接谈判,但两轮艰难交锋下来,边界划分、难民回归和耶路撒冷地位等棘手问题无一突破,犹太人定居点扩建问题更是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 为打破僵局,美国又提出向以色列提供20架先进战斗机和在联合国阻止对以色列不利提案,以换取以色列延长90天定居点限令,遭以拒绝。 美国日前不得不宣布,其打破定居点僵局的努力失败。 尽管美国声称不放弃中东促和的目标,但中东和平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中东和平进程裹足不前的症结主要在于,美国对以色列的强硬立场继续采取迁就政策。 以色列右翼政府当政,对美国的促和压力软顶硬抗,而美国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不愿向以色列增压,屡屡从原持立场后退。 在以色列方面,总理内塔尼亚胡为维护右翼政府联盟,一方面不断表达与巴方恢复和谈的愿望,另一方面在定居点扩建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 以议会最近通过的关于领土让步须经公投的议案,使和平前景更加黯淡。 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则饱受与哈马斯公开决裂的困扰,难以在定居点问题上做更多让步,指望美国通过向以色列施压帮助突破定居点障碍,但结果是冷水浇头。 面对僵局,巴方称有多种选择,包括单方面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国并寻求国际支持,但美国的态度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美国会置以色列的诉求于不顾而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令人怀疑。 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自8月底从伊拉克撤出战斗部队后,伊拉克安全局势并没得到彻底改善,爆炸袭击事件屡屡发生,民族和解进程接连受挫,战后重建荆棘载途。 今年3月伊拉克议会选举后,政府组阁僵局历时8个月之久,各政治派别最终于11月达成协议,新政府也于12月21日正式成立。 不过,伊拉克的的局势恢复稳定和经济复苏仍需时日,外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将使伊拉克百废待兴前景堪忧。 有分析家指出,美国当年发动伊拉克战争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和财政包袱,这应促使其重新审视中东政策。 2010年,伊朗核问题持续“高温”,使中东政局前景充满变数。 奥巴马上台伊始,向伊朗频摇橄榄枝,以经济实惠诱使伊朗放弃铀浓缩计划,遭到对美国充满疑虑的伊朗拒绝。 美国今年6月带头在联合国推出第四个制裁伊朗决议,但伊朗仍没有就范,依然坚持铀浓缩计划。 为缓解国际压力,伊朗先是同土耳其和巴西达成核燃料交换协议,但没有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积极响应,后又同意与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加德国恢复谈判。 日前在日内瓦举行的伊朗与6国的谈判传出积极信息,双方同意明年元月在伊斯坦布尔继续会谈,但人们普遍对会谈能否取得突破持谨慎态度。 在以色列计划突袭伊朗核设施的传闻屡见报端之际,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和平谈判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 而和平谈判成功的关键是增进相互信任,以良好的政治意愿和高超的政治气魄共同商讨双方的关切,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苏丹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热点。 今年4月,苏丹举行了24年以来的首次多党选举;明年1月,南部公投即将举行。 随着公投日期的临近,各政治势力博弈日趋激烈。 公投将决定贫穷落后的南部是否脱离北方而独立,结果将对苏丹的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并对地区政治版图带来巨大变化。 尽管饱受连年内战之苦的苏丹北南双方都希望公投将公平、公正、透明,但双方在边界划分、石油资源分配和债务问题上的分歧依然难以弥合。 苏丹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石油资源丰富,在非洲大陆和中东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前这个关键时期,国际社会应该尊重苏丹人民的正当选择,为苏丹实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除以上热点问题外,中东大国埃及的政局动向也引人注目。 新近举行的埃及议会选举中执政党大获全胜,但由此可能引发的反对派反弹为明年总统选举增添新的变数。 此外,“包裹炸弹”事件凸显也门反恐形势的严峻。 与此同时,地区重要国家关系的改善为中东政局走向释放出一些积极的迹象。 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向阿拉伯国家靠近,7月同埃及就开启战略合作关系达成一致;叙利亚同邻国黎巴嫩实现关系正常化,双方同意在地区问题上加强协调;伊朗同黎巴嫩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两国领导人实现互访,同意加强全面合作;海湾国家在新近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重申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 这些变化,为中东和平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望2011年,中东热点问题仍可能持续“高温”,各方博弈仍将继续,但为实现中东和平发展的努力也不会停止。 目前而言,各方已显示出解决难题的良好意愿。 但要实现中东地区和平发展的目标,需要各方体现出政治魄力和智慧。 尤其是美国,应该审时度势,采取更加公平、公正和合理的立场。 (本文作者为新华社中东总分社社长)非洲地区:政局更趋稳定 经济复苏稳健新华社非洲总分社社长王朝文:2010年,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多数国家局势更趋稳定,政治更加成熟;经济复苏稳健,整体形势向好;经济一体化步伐坚定,里程碑进展举世瞩目。 与此同时,个别国家局势依然十分脆弱,安全形势更趋严峻复杂,经济发展遭遇瓶颈困难。 2010年被非洲联盟(非盟)确定为“非洲和平安全年”。 非盟以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西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区域性组织针对困难重重的津巴布韦联合政府、久拖未决的马达加斯加政治危机和反复推迟的几内亚和科特迪瓦总统选举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 虽然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最终的解决,但这些国家的政局仍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今年非洲经济表现不俗,成为全球新亮点。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报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今年整体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5%,有望成功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 该组织认为,非洲经济的良好表现得益于危机前各国经济基础的稳步提升,包括相对稳定的增长、低通胀、外汇储备增加以及债务的逐渐减少等。 非洲国家经济一体化今年也取得重大进展。 东非共同体成员国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和布隆迪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共同市场。 这是继2008年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立自由贸易区后,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上又一重要的历史性事件。 拉美地区:几家欢乐几家愁新华社拉美总分社社长潘国俊: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拉丁美洲整体经济形势比预期好,多数拉美人因前两年经济危机而紧锁的愁眉现在已经舒展。 但也在这一年,拉美天灾人祸奇多,数以百万计的家庭遭遇灾难冲击。 受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影响,拉美国家经历了两年的经济衰退。 但在2010年,拉美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 据多个国际机构评估,拉美地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5.2%以上,贫困人口亦有所下降。 总体而言,美洲南部地区国家经济形势一枝独秀。 而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古巴等国经济增长不尽如人意。 在政治方面,巴西劳工党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当选总统对拉美政治格局意义重大,她的胜利稳住了左翼和中左翼政党在拉美占领大半壁江山的局面。 拉美地区今年遭受的自然灾害也比往年更多更重。 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几乎把首都太子港夷为平地,20多万人死亡。 上百万难民迄今依然住在简易帐篷里。 2月27日智利中南部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造成500多人死亡、数千人失踪,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 美国:民众怨声载道 超级大国今非昔比新华社北美总分社社长曾虎:2010年是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 这种发生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进而影响外交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化,集中通过11月初美国的中期选举表现了出来。 美国中期选举的结果,用总统奥巴马的话说,是民主党“遭受了惨败”。 不过,这一结果绝非意外。 由于金融海啸之后经济复苏举步维艰,执政已近两年的民主党难逃其责,选民自然要通过手中的选票向其宣泄不满。 表面看来,失业率长期徘徊在9.5%左右的高位,是美国政府和国民最头痛的问题。 然而,美国经济所面对的绝不仅仅是高失业率问题。 美国经济深层次的、根本性的问题很多。 其中一个是美国政府的超巨额债务。 与债务问题同样尖锐的是不断扩大的“财富鸿沟”,即社会财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美国虽然仍旧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但其所面对的种种挑战,尤其是难以挣脱的经济困境,使得这一超级大国的影响力已今非昔比。 亚欧地区: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新华社亚欧总分社社长张铁钢:2010年,亚欧地区局势可以说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特点是西“晴”东“雨”。 纵观全年,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处于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一直受到双方不同程度的或“拉”或“打”。 今年,前者扭转了“亲西方”的外交路线,后者改变了“向俄罗斯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目前,两国政局基本稳定,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多方向对外交往非常活跃。 俄罗斯在梅普双重体制领导下,政局和社会总体稳定。 经济上,尽管今夏遭受旱灾和森林火灾,但仍然保持稳定发展,并以“现代化”为目标呈复苏走势。 内政方面,尽管首都莫斯科今春发生地铁连环爆炸,北高加索地区迭发恐怖袭击事件,但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外交上,俄罗斯虽然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互存戒心,但仍然努力推进“经济外交”战略,积极探索安全合作新途径。 同时,俄在独联体这个“特殊利益区”的影响力有所恢复。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这5个中亚国家,经济发展依然不平衡,贫富悬殊持续扩大。 特别是吉尔吉斯斯坦发生导致政权更迭的流血骚乱,政局迄今尚未完全稳定。 而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等外高加索3国,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 地处中俄之间的蒙古国,则继续在大国之间折冲樽俎,经济呈稳步发展之势。 展望2011年,发展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开展多方向务实外交,仍将是亚欧各国不约而同的主旋律。 虽然外高加索和中亚一些国家甚至俄罗斯还存在不稳定因素或恐怖主义威胁,但是亚欧各国人民向往和平稳定繁荣的努力必将奏出动人的乐章。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1、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属于反帝反殖的民族革命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非洲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非洲各被压迫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反帝反殖的民族革命是最主要的任务。 非洲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北非的一些国王、撒哈拉以南的部落酋长,都参加了反帝斗争,形成了革命风暴。 在民族主义思想指导下,产生了各种政治组织和政党,据1961年统计,非洲各地共有147个民族主义政党,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建立的有8个,战后到1955年建立的有40个,其余都是在亚非会议前后新建或改组成立的。 它们大都以反帝、反殖和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宗旨。 2、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权主要掌握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手中。 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非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低,无产阶级力量较弱,部族意识和地区观念以及封建残余严重存在,因而无产阶级难以形成一支强大而独立的力量。 非洲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一个年轻的阶级。 但它的政治能量、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要比非洲的无产阶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有相对优势。 它同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之间虽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深刻的矛盾,因而具有较大的革命性。 非洲的知识分子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人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 3、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取得独立的方式,大体上有两种类型:少数是通过武装斗争,多数是采取和平斗争形式。 北非各国和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安哥拉等都是经过长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武装斗争获得独立的。 但大部分的独立国家,普遍采取了非暴力方式,迫使殖民当局在殖民政策上作某些调整和改变,分阶段实现了独立。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世界进步力量的壮大的国际形势密切相关的。 尽管独立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但都是这些国家的人民长期斗争的胜利成果。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程、意义:新兴的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占有1/3席位,在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中约占1/2,成为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力量,成为第三世界的主力,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非洲的独立浪潮历史意义:非洲独立运动的胜利,不仅改变了非洲的面貌,标志着20世纪初形成的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而且成为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力量。 津巴布韦的独立:80年代初津巴布韦的独立,采取了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这两种形式并用的方式。 津巴布韦原名南罗得西亚,1964年改名罗得西亚,最初是以老殖民主义者罗得斯的名字命名的。 罗得西亚白人政权推行种族政策,对一切公共设施都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甚至连监狱和墓地也是分开的。 为实现民族独立,津巴布韦人民从1966年开始进行武装斗争。 在非洲统一组织和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前线国家”的支持下,人民武装力量越战越强。 随着70年代苏联在南部非洲加紧渗透扩张,美国、英国为了保护它们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急切希望打破罗得西亚问题的僵局。 1979年,英国以原宗主国的身份召开了有罗得西亚各方参加的制宪会议。 1980年,举行罗得西亚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大选,结果,以穆加贝为首的非洲津巴布韦民族联盟获胜。 同年4月,罗得西亚正式独立,成立了津巴布韦共和国。 这是津巴布韦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取得的胜利。 古巴革命的胜利及其意义:独立:1959年,卡斯特罗挫败了美国,在哈瓦那建立革命政府。 改革:实行国有化,进行土改,1961年宣布古巴为社会主义国家意义:沉重打击美国在拉美的霸权,鼓舞了世界的民族解放斗争。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巴拿马人民从50年代起就开始了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经过20多年的顽强斗争,1977年巴美签订了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约。 根据新约,到1999年,巴拿马将收回运河区主权和管辖权。 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1、种族歧视:当地的非洲人称南非为“阿扎尼亚”。 它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战略地位重要,矿藏极其丰富。 17世纪中期,荷兰殖民者侵入这一地区,建立了殖民地,他们的后裔称“布尔人”。 19世纪末,英国同荷兰的殖民者为争夺对南非的控制,进行了英布战争,结果英国获胜,吞并了这一地区。 1910年英国将南非的殖民地正式组成“南非联邦”,作为英国的自治领。 英国掌握了南非的统治权。 1948年,代表荷兰殖民者后裔利益的政党──南非国民党上台执政,1961年南非国民党政府宣布退出英联邦,改国名为“南非共和国”。 2、种族主义斗争: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统治下的南非,成为非洲大陆上最后一座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堡垒。 在它统治的近半个世纪中,先后颁布了一百多项种族歧视的法令,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迫害广大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 如根据1953年的一项法令,南非当局把包括全部城市在内的占全国面积86%的土地划为“白人地区”,而把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非洲黑人驱赶到只占总面积约14%的“保留地”内。 黑人不仅被剥夺了一切政治权利,丧失了人的尊严,而且受到了沉重的经济剥削。 南非黑人进行了长期和艰苦的斗争,他们的斗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进入90年代,面对历史进步潮流,德克勒克政府在1990年无条件地释放了长期监禁的非洲人国民大会党主席曼德拉;第二年南非议会又废除了八十多项种族主义立法,1993年底又通过了取代种族主义宪法的临时宪法,这表明种族隔离制度在法律上已经结束。 在此基础上,南非举行了第一次各个种族都参加的全国大选,二千多万黑人第一次参加选举。 “非国大”获得了超过60%的选票,曼德拉成为南非的第一位黑人总统。 1996年,由于南非国民党成员退出了内阁,南非政权成为完全由“非国大”领导的政权。 曼德拉生平简历:纳尔逊·曼德拉,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领袖,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地区乌姆塔塔的一个部落酋长家庭。 幼年时期的曼德拉,过着传统的部落生活,参加一些诸如牧羊、放牛及犁地的工作。 1938年,曼德拉从一所教会学校毕业后考入黑尔堡大学。 三年级时,他因领导一次学生运动被开除。 22岁时,因不满包办婚姻,逃往约翰内斯堡。 1941年,曼德拉在约翰内斯堡获文学士学位。 后来,他学习法律,成为一名律师。 1944年,加入非洲人国民大会青年联盟,参与起草了青年联盟宣言。 1948年,任青年联盟全国书记。 50年代以后,曼德拉担任非洲人国民大会执行委员,走上了领导群众运动的第一线。 此后,他领导了一系列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群众运动,影响日增。 1952年,出任非国大全国副主席。 此后,他改革非国大组织机构,建立了严密的组织。 曼德拉的行动遭到政府的禁止,他被迫转入地下。 1958年,与温妮结婚。 1961年,出任非国大武装组织──“民族之矛”的第一任总司令。 1962年8月5日,曼德拉被捕,后被判终身监禁。 1964年6月12日,曼德拉开始了他在位于开普敦西北约七英里的罗本岛监狱长达28年的狱中生活。 在狱中,曼德拉仍然没有放弃学习和工作,通过狱中对话,指导南非的黑人运动。 1990年2月11日,曼德拉获释出狱。 1994年5月10日,曼德拉宣誓就任南非共和国总统。 任期届满后,不再连任,由姆贝基接任。 洋务运动概况:1、背景:(1)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2)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打击;(3)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3、目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4、代表性企业:①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 ②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5、作用:①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客观上剌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了,这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③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6、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的惨败。 7、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①洋务派欲以先进的生产方式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是注定要失败的。 ②洋务派所建立的近代工业,受制于封建体制的束缚和侵略势力的压迫,使洋务运动举步维艰,最后导致破产。 ③企业中近代的生产力与腐朽的封建管理方式不相适应,使之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8、对洋务运动的评价:(1)积极方面:①洋务运动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这就必然在客观上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②洋务派同顽固派的论争,为学习西方开了风气。 同时引进翻译外国的科技书籍,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封建教育的冲击.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③民用工业的兴办,对西方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客观上诱导和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创建了三支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能力。 总之,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消极方面:①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 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镇压人民革命,不能救国图强。 ③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 ④经营管理腐败。 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其在学习西方方面对今天的借鉴:(1)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2)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还要借鉴西方先进的经营管理题体制,重视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克服洋务企业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3)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1、促进了中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洋务运动中,湘军、淮军逐渐取代了八旗绿营等旧式军队,兴建北洋、南洋和福建艺支海军,促进了我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 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湖北枪炮厂等。 2、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筹办了民用厂矿企业,这些企业包括采矿、冶炼、交通运输及纺织业等、较重要的有福州般政局、开平矿务局、电报总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这些企业采用了机器大生产,引进一大批的机器设备与技术,使中国有了自己的近代化工业,生产出了自己的工业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在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中,产生了大量的产业工人。 3、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教育的近代化进程:为培养新式洋务人才,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等一批“西文”“西艺”学堂;兴办了一批专门培养军事、科技、制造、矿务等方面人才的学堂,如邓世昌、刘步蟾毕业的福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近代人才”,如著名工程师詹天佑曾留学美国。 这一切措施,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4、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且在19世纪80-90年代,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维新派,如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提倡设议院,从更深层的政治制度方面改革。 洋务运动的指导机关——总理衙门:1861年1月20日,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作为应付洋务的中央机关。 总理衙门的组织体制,“一切均仿照军机处办理”。 官员分总理和章京两级。 大臣由一亲王总领,即为首席大臣,其他大臣则由军机大臣、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中指派委任,统称“总署大臣”。 建立初咸丰帝派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充任总理大臣,以后大臣人数略有增加,经常为七八人,多时十多人。 章京分为四级,从内阁、部院、军机处的司员中挑选,最初满汉各八人,以后人数逐渐增加。 总理衙门下设南、北洋通商大臣。 最初南北洋大臣为专职,由买办化的官僚薛焕、崇厚任职,后分别由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兼任。 南洋通商大臣管理长江及江苏以南沿海各省通商口岸,驻上海,后移南京。 北洋通商大臣管理北方各通商口岸,驻天津。 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 洋务运动实质上是凌驾于六部之上的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洋务运动:“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 “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标榜“自强”“求富”,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自救”运动。 因它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正处在同治和光绪年间,所以又称“同光新政”或“自强新政”。 洋务运动发起人——曾国藩:曾国藩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湖南湘乡人。 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 道光进士。 曾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擢升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吏等部侍郎。 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爆发后,奉命帮办团练,并在基础上扩编为湘军。 第二年正月,发布《讨粤匪檄》,率湘军剿杀太平军。 同年四月在靖港战败,投水自杀,被救。 十一月(西历1855),攻江西九江、湖口,不久,水师败绩,武汉为太平军克复,曾遂困守南昌。 咸丰六年(1856)秋,太平天国发生内讧,曾国藩乘机攻陷武汉。 咸丰八年(1858)四月,占领九江。 咸丰十年(1860)六月,授两江总督,并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所有大江南北水陆各军皆归其节制。 同治三年(1864)六月,督湘军攻破天京(今南京),太平天国失败。 曾国藩旋加太子太保衔,封一等侯爵。 次年五月,奉命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 同治五年(1866)十一月,回两江总督原任。 次年授大学士。 曾与李鸿章等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 同治七年(1868),调任直隶总督。 同治九年(1870),奉命办理天津教案,屈从法国侵略者,杀害无辜良民,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旋调任两江总督。 死后,清廷追赠太傅、谥文正,著有《曾文正公全集》。 李鸿章: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生于1823年,卒于1901年。 道光进士。 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 1853年,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投靠曾国藩当幕僚。 1861年在安徽按湘军编制,组织淮军。 1862年4月,淮军由安庆乘英国轮船到上海,与外国侵略者组织“常胜军”,守上海、陷苏州、常州,升任江苏巡抚。 1865年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 1870年由曾国藩举荐,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军政、外交大权。 为了挽救清朝统治,以“自强”“求富”为名,创办军火工业和民用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创办北洋海军。 曾参与反对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时与英国策划“东南互保”。 订立《辛丑条约》后不久病死。 他在洋务运动中贪污中饱,死时遗产竟达4000万两之多。 关于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的评价:对于李鸿章的评价颇有争议。 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评价很低,认为其一生就是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的历史,是中国近百年来最为反动的人物之一。 文革后,对李鸿章的评价趋于公正,认为李鸿章与当时的顽固派相比,是开明的进步的。 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中国民用工业的发展以及近代洋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防能力,起到了延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李鸿章的镇压革命、实行妥协外交、举办洋务是为一整体,不可分割的,其核心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其举办的军事工业,虽然打着“御外侮”和“自强”的旗号,但是他所指挥的淮军,从未向侵略者发过一枪一弹,所屠杀的均是中国人民。 其创办的民用工业,实行封建垄断政策,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李鸿章的“外须和戎”的外交政策,结果是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江南制造总局的设立:今上海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前身,是近代早期中国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 1865年9月20日,两江总督曾国藩和江苏巡抚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这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 又称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局、上海机器局、上海制造局。 1865年李鸿章以4万两银在虹口买下美商的旗记铁厂,并将苏州洋炮局的部分机器和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买回的机器,加上海洋炮局并入铁厂,成立江南制造总局。 造办经费54万余两,以后屡加扩充,由清政府指拨上海海关税收的二成作为常年经费。 雇用工人2000多人。 江南制造总局建立后,因虹口厂地房租价银过高,场地狭窄无法扩展,加上驻地洋人反对在该地区制造军火,所以1867年5月,从虹口移设城南高昌庙。 江南制造总局移设高昌庙后,建设规模逐渐扩大。 初购地70余亩,分建锅炉厂、机器厂、木工厂、洋枪楼(附设于机器厂内)、铸钢铁厂、轮船厂、熟铁厂,另在陈家巷建火箭分厂,以后不断购地建房,添置机器。 至1894年,江南制造总局占地面积达1100余亩,员工约3000人,生产规模和员工人数,都居当时全国军工厂之首。 该局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此外为培养技术力量和传播科技知识,江南制造总局附设有广方言馆、翻译馆、工艺学堂,培养技术人员,翻译与军事、工程有关的书籍,也有少量的史志和政法方面的书籍。 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也称为“同文馆”,是清末最早设立的“洋务学堂”,是清政府了解西方世界的窗口。 由于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和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都规定英、法致中国的外交文件概用本国(即英国和法国)文字书写,致使清政府急需培养熟悉英、法等外国文字和语言的人才。 加上清政府认为“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情性……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 于是,恭亲王奕等于1861年奏陈在北京设立同文馆。 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同文馆完全按正规学校来办,陆续开设英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东文(日文)馆。 原只招收13、14岁以下八旗子弟,后又招收15—25岁的满汉学员,也招收不限年龄的满汉学员。 学习期限初定3年,到1876年分为两种:一是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学、测地等科的学生,学制8年;一是年龄稍大、仅借中文译本学习天文、化学、测地等科的学生,学制5年。 所设课程,1867年时增设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 学生最多时达120人。 毕业生大多任清政府译员、外交官员和其他洋务机构官员。 设有印刷所,曾译印《万国公法》及数理化和文史等方面书籍。 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原因:a、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 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d、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自(2)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首先在东南沿海一带兴起。 (3)投资者:官僚、地主、商人(4)代表性企业: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5)影响: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发昌机器厂: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 它是中国最早的私营机器制造厂。 初为锻铁作坊,后不断扩大规模,更新设备,至同治十二年已成为初具规模的近代工业企业,称“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 光绪二年(1876年)开始制造小火轮、车床等。 八十年代称“发昌机器船厂”,俗称“发昌机器厂”,以制造小火轮为主,为当时上海民族资本机器工业中最大的厂家。 后因受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 陈启沅与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沅是近代中国早期著名的华侨民族资本家。 他大约生于1825年,死于1905年。 早年,陈启沅在南洋经商,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872年,陈启沅从安南(今越南)回到广东,他的家乡盛产原料茧,当地农民有缫丝传统,因而人员可大量招募。 于是,他仿效在安南的法国式缫丝机器,亲手设计绘制了两套机器图样。 全部设备包括蒸汽锅炉、缫丝车和丝釜都由当地制造,其中丝车改为木制,丝釜改用陶制,仿制了“法国式(共拈式)”的缫丝机,于1874年在南海县西樵简村堡创办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蒸汽缫丝厂“继昌隆”。 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缫丝,俗称“丝偈”,该厂雇佣工人六七百,出丝精美,行销欧美,获利甚厚。 不久,因被视为异端,于1881年(光绪七年)被南海知县下令关闭。 他将工厂迁至澳门,改称复和隆丝厂。 三年后,得清政府许可。 又迁回简村继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