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7岁少年打水漂突破403下将近100米 此前拿下全国水漂冠军

此前拿下全国水漂冠军

@潮新闻消息,近日,衢州17岁少年拿下打水漂全国冠军后,计数再突破至403下,将近100米。沈爸爸告诉记者,孩子近日打算去日本参加世界比赛,美国吉尼斯纪录保持者Kurt Steiner也将到场或将同台竞技。2022年拿下全国水漂冠军后仍不断训练,孩子403下的这个水漂石和国际比赛水平还有差距。

原标题:衢州少年水漂石突破近100米

编辑:周自力责编:吴忠兰 审核:冯飞


关于打水漂的吉尼斯纪录 最远距离122米(最多能跳91下)

打水漂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游戏,我们在小时候也是经常玩,几个小朋友在湖边拿起一块瓦片,比比看谁打的远,谁跳的多,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竟然也是有着打水漂世界纪录存在,打的最远的一个能打出上百米的距离,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相关视频和介绍!

打水漂的世界纪录

打水漂是一种很常见的游戏,特别在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地区,很多人都是接触过这种游戏,北方人就比较少了。 这种游戏还不仅仅只在中国流行,其实在世界各国也是非常盛兴的,并且国际上还有这一项的赛事,在美国从1968年开始每年的7月4号都要举办“国际打水漂锦标赛”吸引世界的“水漂爱好者”前来参赛。 而吉尼斯世界纪录中也是写入了几项关于打水漂的纪录,下面一起看看这些“水漂牛人”的纪录:

1、世界上打水漂最远的人(122米)

据英国媒体报道,一名英国名为道吉·艾萨克斯的43岁男子,其水漂是打的非常好,在2016年的时候更是创造出了打水漂打出122米的超远距离成绩,也打破了之前由他所保持的107米吉尼斯纪录,成为世界上打水漂最远的人,曾连续获得过多次打水漂锦标赛的冠军。

2、打水漂跳的次数最多(91漂)

在日本有一水漂爱好者,在2016年的时候凭借91漂的成绩,打破了之前由美国男子所创造的88漂纪录,成为吉尼斯中打水漂跳的越次数最多的人,看到上面的视频了吗?这简直是厉害的不要不要的了!

前世界纪录是由美国男子库尔特·斯坦纳,在2013年美国国际打水漂锦标赛上所创下,其成绩为88漂,直到2016年的时候是被日本男子所超越,都乃神人啊!我们估计顶多能打个20漂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个人养殖创业典型事迹

个人养殖创业典型事迹

创业是成功的过程,成功也是一辈子的过程,看看那些回乡养殖的事迹,学习他们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这里我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个人养殖创业典型事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个人养殖创业典型事迹一

瓦缸养殖青蟹前景好年入500万 辞职养青蟹年入500多万

核心提示

齐肩的头发,合身的连衣裙,姣好的面容,面前的曾上玲俨然一名大美女。 看着这么一个大美女,很难把她和比手掌还大的青蟹联系到一起。 实际上,曾上玲是防城港市利用红树林空隙放置瓦缸养殖青蟹的首创人。 一个女子成为当地养殖的标杆,这背后肯定有故事,也有不一样的创业心得。

无意

聚会上听到青蟹养殖

曾上玲的老家坐落于广西防城北部湾茅尾海域边上的一个小山村。 早年间她曾是防城港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工,单位经济效益不好,1997年夏天,曾上玲辞职下海了。 “就是不甘心呗。 ”曾上玲说。 辞职后的最初几年,曾上玲尝试做过一些小本生意,但本小利薄,时赚时蚀,生活仍入不敷出。

辞职后的最初几年,曾上玲只是做一些小本生意,时赚时赔,生活入不敷出。 海边人常说靠海吃海,小本生意不起色,曾上玲就跟别人干起了养殖。 鳁鱼、鳄鱼、龟、鳖,只要想得到的,曾上玲都养过了。 可作坊式的养殖,规模小,成本大,利润低,曾上玲的生意总是难以为继。

为什么养了这么多却养不好呢?曾上玲百思不得其解。 正当她发愁的时候,她发现提倡吃生态食品、绿色食物的声音越来越多了,一时间她恍然大悟,“也许是海水养殖过分依赖饲料和药物了。 ”过后,曾上玲看准了一条路——生态养殖。

俗话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2003年秋,曾上玲在一次和朋友的聚会中,无意中听到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有原生态养殖青蟹的养殖场。 朋友们随口说说就过了,可曾上玲却放在了心上。 没多久,曾上玲便约朋友专程前往浙江、福建参观,他们看到了一家养殖场利用红树林空隙用水泥铸缸养殖青蟹。

曾上玲意识到这种方法很适合地处沿海、红树林面积分布广的防城港市,而且发展青蟹养殖非常有养殖前景。 红树林为沿海海域多种鱼类和附生物提供了丰富饵料和栖息地,在红树林里养殖青蟹,可以充分利用红树林生态系统内的小型鱼、虾、蟹、贝等低值海洋生态资源作为饵料,加快青蟹的生长;同时,养殖环境也非常清洁,是一种纯天然的养殖方法,能满足人们对优质、安全食品的需求;最后是成活率较高,一缸一蟹的方法养殖,避免了青蟹自相残杀,有利于病害的防治。 这不正是她多年苦苦寻求的生态海水养殖方法吗?曾上玲为此欣喜若狂,如获至宝。

有心

摸索出养青蟹的门道

这一次养殖,曾上玲不是匆忙开始,而是做足了功课。

参观回来后,曾上玲先是沿着北部湾海岸线所有的红树林滩涂进行详细考察,整整走了3个月。 此外,曾上玲请了好几个专家,对利用红树林空隙用水泥铸缸养殖青蟹的方法进行反复论证。 用水泥铸缸被推翻了,因为成本大。 用塑料桶养殖呢?也被专家否定,因为会污染环境,与创业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段时间曾上玲可谓心力交瘁。

细心的曾上玲还请有关专家对利用红树林空隙用水泥铸缸养殖青蟹的方法进行反复论证,发现此法有两个弊病:一是用水泥铸缸,需要大量的水泥、砂等材料和人工投入,加大了成本;二是水泥缸经海水侵蚀后容易损坏,损坏后淤塞海域,将来清理需要花费相当一笔资金。 于是,她改用塑料桶养殖,但经海水浸泡后的塑料桶硬化、发臭,污染环境,与自己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的初衷背道而驰。

用瓦缸养殖行不行?抱着再试一试的想法,曾上玲再次咨询了专家,在得到专家的肯定和认可后,曾上玲立刻着手,亲自设计瓦缸并送到陶瓷厂定做。

3000只瓦缸,每个瓦缸放1只蟹苗。 在最初的3个月里,曾上玲几乎每天都和青蟹呆在一起,一遇到问题就请教专家。 “涨潮的时候才能喂食,提前喂了青蟹不吃,食物留在缸里就容易滋生细菌。 ”现在曾上玲说起养蟹头头是道,但这些经验都是一次次摸索和总结出来的。

当第一批青蟹80%成活上市的时候,曾上玲知道,自己终于成功了。

心得

抓住机会并坚持到底

按规划,每亩红树林放置瓦缸600个,3万多个瓦缸仅占红树林面积50多亩,仍有250亩红树林闲置。 为扩大规模,2009年夏,曾上玲想出一个大胆的办法———成立合作社,成员侧重倾向当地村民尤其是妇女。 经过将近一年的挨家逐户上门、反复向村民宣传红树林瓦缸养殖青蟹的发展前景,终于打消了村民的顾虑。 2010年初,江山乡潭西村共有29名村民(其中妇女14人)加入合作社,正式取名为“防城区江山乡润丰绿色生态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 到2010年6月,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6名,共筹集资金628.8万元。 目前,合作社青蟹养殖已发展到5万多个瓦缸,养殖面积扩至90亩。

如今的曾上玲,已经成为防城港市当地养蟹的女强人,年总收入500多万元;她还通过“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当地一大批农户从事青蟹养殖,户均年收入七八万元。

回想起自己的创业故事,曾上玲还是挺感慨。 “其实身边有很多商机,有些信息别人随口说说,过了就过了,我就没把它放过。 ”曾上玲说,女性想创业,不仅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也要做生意场上的有心人。 “发现机会很容易的,抓住并坚持做就很难。 认准目标、克服困难,成功其实没有那么难”。

个人养殖创业典型事迹二

残疾人养殖獭兔致富年收入40万

王学成虽是一名残疾人,但他凭借超人的毅力开创了自己的獭兔养殖事业,同时还带动周边的不少乡亲共同致富。 王学成从没想到过,獭兔竟然让他实现了从一贫如洗到家产百万的涅槃新生。 他的人生犹如一篇童话,我们从他的成功史中,可以看出努力劳动的伟大价值。

王学成,今年四十岁出头,初中文化,右手残疾,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皇甫村人,人称“獭兔王”。 他靠养殖獭兔致富,现有厂房7000多平方米,存栏獭兔5000多只,年收入40万多元。 2011年,王学成荣获安徽省残联表彰的“安徽省十佳残疾人创业之星”和“安徽省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

“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回首我的创业之路,个人奋斗和政府扶持是我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 ”近日,王学成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对于伺弄庄稼的农民来说,没了右手手指,干活的难度不言而喻,况且我妻子也是个残疾人。 上有年迈的老母,下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靠种几亩薄地度日,日子过得很艰难。 ”

王学成也曾想外出打工,但多因手有残疾而吃“闭门羹”。 但是,他不甘心一直贫穷下去,因为他要养家糊口。 此后,他处处留心适合自己的谋生门路。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命运多舛的王学成有了转机。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王学成在报上看到了獭兔养殖的信息,他觉得比较适合自己,因为投资少、见效快,易饲养,有销路。 更重要的是,当地饲料资源丰富,比如花生秧、花生壳、玉米秸等都是獭兔喜爱的饲料。 他心里清楚,养殖业虽然风险较大,但要想养殖成功,必须掌握过硬的养殖技术。 为了掌握养殖獭兔技术,他先后前往南京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拜师取经,并到外地毛皮市场考察。 凭借着较强的领悟能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王学成很快就掌握了该项技术。

尽管如此,但王学成的獭兔养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07年,王学成东借西凑6万多元,从河北省引进400只兔种,但是没有多久獭兔患病,死的只剩下100多只,损失惨重。 投入的钱几乎全打水漂了,他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天无绝人之路。 滁州市、南谯区残联知悉王学成的遭遇后,迅速启动“千元工程”资金扶持他继续养殖,使他当年就获得了养殖成功并实现了赢利。 经过几年努力,王学成的獭兔养殖初具规模,现有厂房7000多平方米,存栏獭兔5000多只,年销售獭兔2万只以上,年收入40万多元,成了皖东首屈一指的獭兔养殖专家。

王学成致富以后,因他深知残疾人之苦,便想方设法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 2009年,在王学成的带动下,本村和相邻几个村20多户村民开始从事獭兔养殖,他主动向他们提供种兔,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和他自己研制的饲养配方,大部分养殖户当年就有了赢利。 村民刘恩柱便是受帮助的一员。 在王学成手把手的指导下,当年,刘恩柱家养殖獭兔收入便超过了1万元,2010年突破2万元。 2万元并不是个大数目,但对于刘恩柱来说可谓天文数字了。 “他到我家来了几十趟,一口水都没有喝过。 ”提起王学成,刘恩柱夫妇俩眼角溢出了泪花。

为了带动更多的家庭养殖獭兔,2009年底,在南谯区残联和章广镇政府的支持下,王学成在镇政府举办了獭兔养殖培训班。 王学成在培训班上承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如遇到难题,电话联系,随叫随到,并且免费上门收购商品兔。 王学成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10年12月21日,王学成接到养殖户的求助电话,他二话没说,便骑着摩托车去了。 由于积雪路滑,在返回的路上,王学成连人带车摔倒在路旁的沟里,昏迷不醒,幸亏过路的老乡发现了他,连忙把他送到镇卫生院,他的头被缝了六针。 “只要能让乡邻过上好日子,我吃点苦、吃点亏、受点累,心甘情愿。 ”王学成笑着说。

与此同时,为了形成规模化养殖,扩大獭兔销售市场,2009年3月,王学成登记成立了“滁州市金盛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于同年12月注册了“皇甫辉”牌商标,合作社对成员实行“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防治、统一饲养配方、统一饲养管理模式、统一销售。 目前合作成员发展定远、凤阳、明光、来安、南谯等县、市、区62户社员,其中残疾人家庭32户。 王学成以科学的管理、优良的品种、合理的价格、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养殖户和客户的好评。 目前,该合作社年销售獭兔10万只,销售额700余万元,利润300万元。

个人养殖创业典型事迹三

大学生养殖蚯蚓收入百万

不做城里人,回乡当农民。 现年28岁的刘军,2011年7月从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主动放弃在城里高薪就职的机会,毅然回到信丰老家,在嘉定镇龙舌村养起了蚯蚓。 经过几年的打拼,刘军不仅成了当地的致富能手,还发挥专业特长,利用无害化处理过的猪粪养殖蚯蚓改良土壤,使原本寸草不生、沟壑纵横的稀土尾砂地,转化为平整松软的肥沃土地。 凭着在一项目上的突破,刘军夺得了2013年第二届“赢在江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的冠军。

不顾劝说 放弃高薪回乡养殖蚯蚓

3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信丰县嘉定镇龙舌村一处叫阿厦塘的山坳里,刘军的信丰县归根生态科技示范基地就在这里。 近百亩集中连片的土地上,一畦畦标准的蚯蚓床整齐有序。 刘军正手持锄头,和工人一起翻垄挖收蚯蚓。

刘军说,这种蚯蚓名叫“大平2号”,不仅可以用来喂养泥鳅、鳗鱼、甲鱼、石蛙等,还可药用,市场需求量非常大。 此外,这种蚯蚓的繁殖能力很强,每月可挖收一次,市场价位根据季节需求而定,一般为每公斤16元到30元不等。 目前,仅蚯蚓养殖,刘军的年收入达百万元。

3年前,刘军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乡养起了蚯蚓,成了村里人眼中的另类。 父母好不容易供他读完大学,当然希望他能留在城里工作,而自己却不顾父母及亲友的劝说,放弃了在大城市的高薪工作,最终回到老家承包土地养殖蚯蚓。 一时间,父母骂他是不孝儿。 左邻右舍也对他冷嘲热讽:“一个大学研究生,好不容易丢下锄头到城里生活,现在又回乡下当农民,这书不就白念了!”

刘军没有被困难和流言吓倒,而是充分发挥所学专业知识,在家乡广袤的土地上,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重大突破 稀土尾砂地变废为宝

刘军说,在中国,养殖蚯蚓的人不少,尤其是北方,几十年前就有人开始养殖蚯蚓。 在大学时,他研究的课题就跟这有关。

2010年暑假,刘军获悉信丰生猪养殖规模大,每天所产生的猪粪有几千吨,而这些猪粪除了部分用于果园、菜园、稻田作肥料外,大多被排在山涧河道中,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污染。既然有这么多的猪粪,何不把它利用起来养殖蚯蚓?

返回学校后,刘军开始着手相关研究,成功掌握了猪粪无害化处理技术。 2011年7月,返回家乡的刘军,把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猪粪用来饲养蚯蚓,结果取得成功。 经不断摸索和技术改进,刘军用猪粪养殖蚯蚓,亩产量可达3500公斤,比国内其他用牛粪养殖蚯蚓的产量高出近一倍。 刘军所掌握的这项技术,一举攻破了“猪粪难以养殖蚯蚓”这一课题。 而更让刘军感到欣喜的是,用猪粪养殖过蚯蚓的土地,土质变得暗黑,异常肥沃松软。 刘军于是把目光瞄准了当地的一些稀土尾砂地。 当年冬,刘军租赁了嘉定镇龙舌村阿夏塘一块100多亩的稀土尾砂地进行实验。 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原本几十亩寸草不生、沟壑纵横的稀土尾砂地,现已成为平整松软的肥沃土地。 从此,刘军把技术示范基地设在这里,昔日这块超百亩的稀土尾砂地在逐步消失,而今成为了一处“聚宝盆”。 刘军这一治理稀土尾砂地的办法,得到了赣州市矿管、水土等部门的高度赞扬。

少年

今年1月,在第二届“赢在江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的总决赛中,刘军的“用猪粪来养蚯蚓,再用蚯蚓来改善土质”创业项目,征服了在场评委,从入围决赛的15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并赢得10万元创业奖金。

自行钻研 脐橙专用肥将投放使用

随着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研发的多个创业项目获得成功,江西、山东、广东、湖南、河南等地的多所农业大学,邀请刘军前往授课,介绍返乡创业的成功经验及课题交流。 刘军两名学弟,大学毕业后也慕名前来,辅助刘军一起研发新的项目。

一些信丰本地及周边的菜农、果农、苗农都纷纷前往刘军的养殖基地,收购他养殖蚯蚓后的猪粪。 刘军开始思量,赣南是脐橙之乡,但目前仍没有专供脐橙使用的肥料。 于是,刘军经过配方改良,研发出了脐橙专用肥。 目前,该专用肥项目的研发,已通过了江西省科技厅专家的评审。 为了使该专用肥能尽快生产投入使用,刘军目前正在基地内建设一个2000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并与信丰当地一家大型果业公司达成协议,创办一个大学生创业基地。 招收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成立创业团队,最终达到共赢的目的。

刘军透露,目前,国内已有多所农业大学的老师向他引荐人才,其中有不少大学生已签订了工作意向。 刘军说,创业基地建成后,脐橙专用肥很快会生产出来,并投放到市场。

心怀梦想 搭平台携乡亲共同致富

刘军成功创业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致富经》专栏的关注。 3月2日,该专栏派出两名记者,从刘军就读的山东农业大学开始拍摄,一路南下,经南昌、吉安等地寻访客户,最终到达信丰,直至3月18日结束行程返回北京。 全程采访,详细记录了刘军返乡创业的创业故事。

刘军说,返乡创业的想法,在大学时期就有了,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但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 近两年来,刘军在创业打拼的同时,没有忘记帮助当地乡亲。 附近村民在种养殖方面遇到了什么问题,只要找到他,刘军都会提供无偿帮助。 无法指导解决的,他就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帮助联系有关专家前来指导。

2011年,刘军种植象草饲养蝗虫取得成功,经本报报道后,不少省内外的农户打电话或慕名前来,找到刘军咨询饲养技术,他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大家。 与此同时,刘军的生态科技示范基地招聘了不少当地的中老年人及妇女任员工,每月工资两三千元,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

刘军表示,自己返乡创业,当时就认准了一个理:“身为一名大学生,首先要摆放好自己的位置,不管到哪里,从事什么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特别是《若干意见》出台后,中央给了赣南老区人民许多优惠政策,这让他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个人养殖创业典型事迹四

鹌鹁养殖致富养成赚钱“一条龙”

核心提示:用诚信赢得客户和市场,组织大量养殖户发展规模养殖,提高产品质量共同闯市场。

致富项目:鹌鹑养殖

案例地点:焦作市武陟县

致富人物:亢希坤

适合人群:普通投资者所需场地:固定养殖场地?

鹌鹑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小鸟,享有“天上飞禽数鹌鹑,地上走兽数狗肉”的美名,清炖或者油炸烧烤都.是难得的美味,产下的鹌鹑蛋一天一个,营养价值可以和鸡蛋相媲美。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焦作武陟县冯李村的村民就开始养殖鹌鹑,如今,村里男女老少都掌握了这门养殖技术,由此而形成的鹌鹑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养殖户:每天的孵化量就是3万只左右。

收购商:一天能收6000多斤到8000来斤。

而说起冯李村的鹌鹑产业,就不能不提亢希坤,1998年,亢希坤第一批精心饲养的3000只鹌鹑出笼了。

亢希坤:养下来当时行情也不错,赚了有七八千块钱,当时养下来咱也有个想法。

1998年,一些外地商人纷纷来到村里源源不断地高价收购“青年”鹌鹑。 随着“青年”鹌鹑的热销,幼年鹌鹑的价格也一路走高,冯李村的鹌鹑养殖迎来了一次热潮。 搞鹌鹑孵化成了当时最赚钱的生意,这让亢希坤看到了发财的机会。

亢希坤:当时天天有人来这里拉这个青年鸟,一天要走一二十万只,就琢磨着他天天来拉大的,小的肯定好卖,就想着去孵鹌鹑。

孵化鹌鹑要比养鹌鹑投资大、技术要求也高,为了赶上这发财快车,亢希坤把全部家底拿出来建起了自己的孵化室。

亢希坤:结果呢,出了一批不成,出了一批不成,7、8批都不成功,当时的损失大概要有2万多。

亢希坤弄不明白,这被冯李村人称为看家本领的鹌鹑孵化技术,咋就成了砸饭碗的倒霉事呢。

亢希坤:烂塑料纸把那个拔气筒给盖着了,导致一氧化碳回流,导致鹌鹑都中毒死亡。

.第一批鹌鹁苗终于孵化成功了,亢希坤指望着赶紧卖几批鹌鹑苗,把孵化鹌鹑的损失捞回来,然而市场迎接他的却是一盆冷水。

亢希坤:汝燃那些拉乌的,不来收乌了,出来的小鸟5分钱一只都没人要了。

亢希坤血本无归,只有靠练就的养殖和孵化技术吃饭了,正愁英雄无用武之地,一宗大生意找上了门。

亢希坤:由于住的离公路近,正好碰见有几个人下车,下车他们问这儿是不是养鹌鹑。 遇见这几个淇县人是我事业的转折点。

1998年在鹤壁淇县有很多养猪、养鸡的专业户也赔了钱,闲置了大量的养猪场、养鸡场,淇县人听说鹌鹑的行情不错,便慕名来到冯李村取经,出于对亢希坤的人品和技术的认可,考察之后不久,他们便邀请亢希坤到淇县洽谈合作。

亢希坤:疾病该怎么防治,规模多大,我都认真的进行现场指导,淇县养殖户都成功了。

随后的几个月里,亢希坤往返于淇县和武陟之间,帮助淇县人养鹌鹑,并且把村里没有销路的鹌鹑苗拉到那里销售,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亢希坤:因为数量相-3大,一只鸟虽说赚不了多少钱,但是他们一家一家都是万把只,这大概有两三月,把我那个外债还清了。 这算是我第二次起步。 并且,这正没出路的东西咱把它卖出去了,当时村里边人对咱评价相当不错。

这时,淇县养殖户的种苗供应几乎成了亢希坤的独门生意,供应给人家的种苗如何保证质量也成了他经常头疼的问题。

亢希坤:这些青年鸟,他们喂的参差不齐,该预防的没给人家预防,这导致人家没喂多长时间,人家鹌鹑的犯病发病是相当的高,提起鹌鹑都害怕,这时我发现这些问题后,决定自己重新搞孵化。‘?

苗子好,养出来的鹌鹑才能好,才能培养自己的回头客,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这是在二次孵化中亢希坤认准的道理。

亢希坤:当时20多天都没有脱这个衬衣,可以说就在那地上躺着,半个小时左右那就得起一次,看看,直到最后鹌鹑孵化成功。 因为出现过煤气那个事了,对这个是相当注意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孵出的鹌鹑苗很争气,不但平平安安地顺利出壳,还给亢希坤挣到了一块在市场上立足的金字招牌。

养殖户:后起之秀,把这个东西搞进化了。 亢希坤这个种苗啊,既健康,种苗成活率高,销路也好。

通过口碑相传,2002年起,亢希坤的鹌鹑苗开始远销到河北、山东、陕西、甘肃等省,但这出壳才几十天的小东西能不能经受住长途运输的考验,亢希坤不敢有一点的疏忽大意,可就是这样在一次去甘肃的送货途中,意外还是发生了。

亢希坤:司机可能是困了,跟人家追尾了,车撞着人家车大概有20公分宽,当时那个大灯碗,扎到我腿上,当时那个骨屑都出来了,医生叫我看。

卡车在异乡的公路上停下来,人受了伤,鹌鹁苗也挣扎在死亡的边缘,这次送货几乎注定是一个人财两空的结局。

亢希坤:因为你这是张嘴儿东西,你装到车上,在地上不走,它不吃不喝,持续的时间长,这是个鸟,一车装得多,温度高,持续时间一长,它直接都死了。 叫司机在当地租了个车,倒车,把我抬到车上,又出发了,当时感动的司机当场都在那儿哭了。

爱拼才会赢,凭着一股子冲劲儿,亢希坤赢得了市场,打过交道的客户都成了回头客。 但分散的养殖户鹌鹑蛋往哪里销,生产期过后该淘汰的鹌鹑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不解决,自己的生意还是做不大。 这时候,亢希坤就想着把发展起来的养殖户和自己建立的销售网络进行资源整合,从供应种苗,供应饲料,组织防疫,到回收鹌鹑蛋,再到组织青年鸟和淘汰鸟外销,他在养殖户和市场之间搞起了一条龙服务。

亢希坤:我走这个模式,把这个鹌鹑蛋从外边回过来,每天大概有万把斤,货源有一定的保障,比较平稳,信誉度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下边给咱喂鸟的人、客户也越来越多,截止到今天,我下边发展有100多万只鹌鹑。

这种双赢的做法让亢希坤的鹌鹑生意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这个曾经赔得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如今成了在村里举足轻重的产销大户。

个人养殖创业典型事迹材料三篇

个人养殖创业典型 事迹材料 三篇

创业是成功的过程,成功也是一辈子的过程,看看那些回乡养殖的事迹,学习他们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这里我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个人养殖创业典型事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个人养殖创业典型事迹1

阳台种菜鱼菜共生,盒子农场20次失败后的重生

眼前一亮的鱼菜共生

38岁的杨辉有着广州男人的特质——说话不疾不徐,喜欢享受生活。 大学毕业后的10多年里,他一直在IT企业做程序员。 职业的原因,他患上了“电脑综合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看一些绿色植物。 买回几件盆栽和小鱼缸,但疏于侍弄,往往是菜枯鱼死。

2009年末,在美国、澳洲参观时,杨辉被“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鱼菜共生系统吸引。 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无土环境中,建立鱼、蔬菜、微生物的循环链。 相比传统种植,它最大的特点是能节约回乡创业养殖事迹材料的用水量,并且种菜不用施肥喷农药,养鱼也无需换水……唯一的成本就是鱼食。 根据英国鱼菜共生协会的数据,1斤鱼食,至少能生产50公斤蔬菜和1.5公斤鱼肉。

回国后,杨辉和朋友成立了“都市农耕俱乐部”。 但中国城市家庭只有几平米的阳台,办公室“舞台”更小。 怎么办?杨辉设想,把它统统浓缩进“盒子里”。

20次失败之后

在制作“盒子农场”之前,杨辉查阅了大量资料,其中穆雷·哈勒姆出版的教程,被他视若珍宝。 这是一位在圈子里鼎鼎有名的世界级“牛人”,被称为“农业传教士”。

画图、找原材料,家中很快堆满了工具和配件,电钻、PVC水管、打孔器等,花了他两万多元。 2010年3月,杨辉做出了第一套鱼菜共生系统。 但一个月后,鱼死了,菜也枯了。

为了找到适合中国气候环境的植物和鱼类,杨辉和伙伴们尝试了1年,普通菜、小白菜、袖珍椰子、吊兰、金鱼、罗非鱼……放进盒子农场做试验。 他还到华南农业大学请教。 但问题依然层出不穷,直到2011年6月,杨辉的第21件作品出炉:4个种植槽下面是一个鱼池,池里养着罗非鱼,池水带着鱼儿的排泄物被抽到旁边的植槽,瞬间就变成了植物的营养剂,被植物根系净化过的水,又重新放进鱼池。 整套鱼菜共生装置看起来设计简单,由普通的PVC水管、抽水泵和塑料槽组成。 占地4平方米,却能满足一家三口的吃菜问题!

成功后,杨辉不由得和仅剩的3名研发伙伴相拥欢呼呐喊。 他们最终取得胜利,打造出了属于中国人的“盒子农场”,并申请了专利。

一年能节约几千元菜钱

“我最骄傲的事,不是为多少500强企业编过管理软件,而是在4平方米的空间里种出了1200株植物!”2011年7月,杨辉带着他的“盒子农场”辞职创业。

他与深圳一家电子机械公司签订合同,委托对方为其生产。 随后,他把自己平时拍下的一些蔬菜生长照片传到网上/,还写了一段宣传语:“在家中或办公室养鱼种菜,请亲友品尝自家农场出产的可口果蔬和鲜美鱼肉……有了这个设备之后,‘农场’完全不用打理,只要系统运行正常,出差三个月都没有问题。 ”看到这些诱人图片和文字,不少人很感兴趣。 仅仅几天时间,100台样机售罄。

但反馈意见随之而来,有人觉得500—2000元售价偏高;有人表示,外观不够漂亮;有不少人质疑:巴掌大的地方能种出多少菜来?

随后,杨辉精简了设计,使产品外形不再臃肿凌乱,并为盒子农场穿上了漂亮的塑料外衣。 后来随着生产量的提升,他把加工价格也压低了不少。 至于顾客们的疑问,杨辉和同事们则在《产品使用手册》中,为消费者制订出了十分科学的换茬方案。

春天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葱、小白菜、水萝卜、菠菜,养罗非鱼;夏天种迷你番茄、西葫芦,养鲈鱼,秋季种植红油菜、辣椒和黄瓜等等,还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产量高的新奇特品种。 如拳头大的南非佛手南瓜、日本早熟桃、颜色鲜艳的法国蓝侣菜和美国芫荽等,这些蔬菜不仅外观非常漂亮,有的瓜果造型还十分奇特。 一季下来,一个“盒装农场”最多能产80多公斤果实,一年能节约几千元菜钱。

用IT思维做大“创新农业”

在经营上,杨辉这位IT男自有他的“互联网思维”:以便宜的价格卖“硬件”——鱼菜共生设备,然后长期卖“耗材”——根据四季变化,为顾客提供不需要泥土种植的菜种和鱼苗。 并且,他们的服务有手机APP(应用软件),购买设备后的用户都会沉淀到手机APP上,用它来订购菜子和鱼苗。 APP上还有社交系统,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种了什么蔬菜,养了什么鱼,同一个小区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换自己种植的蔬菜,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

2012—2013年,杨辉在一年时间内卖出了近3万套“盒子农场”设备,网上和线下客户遍布北上广深等各大城市,乃至北方的小县城。按折中售价每件500元计算,销售额达1500万元,杨辉的各项盈利总和不低于500万!

个人养殖创业典型事迹2

瓦缸养殖青蟹前景好年入500万 辞职养青蟹年入500多万

核心提示

齐肩的头发,合身的连衣裙,姣好的面容,面前的曾上玲俨然一名大美女。 看着这么一个大美女,很难把她和比手掌还大的青蟹联系到一起。 实际上,曾上玲是防城港市利用红树林空隙放置瓦缸养殖青蟹的首创人。 一个女子成为当地养殖的标杆,这背后肯定有故事,也有不一样的创业心得。

无意

聚会上听到青蟹养殖

曾上玲的老家坐落于广西防城北部湾茅尾海域边上的一个小山村。 早年间她曾是防城港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工,单位经济效益不好,1997年夏天,曾上玲辞职下海了。 “就是不甘心呗。 ”曾上玲说。 辞职后的最初几年,曾上玲尝试做过一些小本生意,但本小利薄,时赚时蚀,生活仍入不敷出。

辞职后的最初几年,曾上玲只是做一些小本生意,时赚时赔,生活入不敷出。 海边人常说靠海吃海,小本生意不起色,曾上玲就跟别人干起了养殖。 鳁鱼、鳄鱼、龟、鳖,只要想得到的,曾上玲都养过了。 可作坊式的养殖,规模小,成本大,利润低,曾上玲的生意总是难以为继。

为什么养了这么多却养不好呢?曾上玲百思不得其解。 正当她发愁的时候,她发现提倡吃生态食品、绿色食物的声音越来越多了,一时间她恍然大悟,“也许是海水养殖过分依赖饲料和药物了。 ”过后,曾上玲看准了一条路——生态养殖。

俗话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2003年秋,曾上玲在一次和朋友的聚会中,无意中听到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有原生态养殖青蟹的养殖场。 朋友们随口说说就过了,可曾上玲却放在了心上。 没多久,曾上玲便约朋友专程前往浙江、福建参观,他们看到了一家养殖场利用红树林空隙用水泥铸缸养殖青蟹。

曾上玲意识到这种方法很适合地处沿海、红树林面积分布广的防城港市,而且发展青蟹养殖非常有养殖前景。 红树林为沿海海域多种鱼类和附生物提供了丰富饵料和栖息地,在红树林里养殖青蟹,可以充分利用红树林生态系统内的小型鱼、虾、蟹、贝等低值海洋生态资源作为饵料,加快青蟹的生长;同时,养殖环境也非常清洁,是一种纯天然的养殖方法,能满足人们对优质、安全食品的需求;最后是成活率较高,一缸一蟹的方法养殖,避免了青蟹自相残杀,有利于病害的防治。 这不正是她多年苦苦寻求的生态海水养殖方法吗?曾上玲为此欣喜若狂,如获至宝。

有心

摸索出养青蟹的门道

这一次养殖,曾上玲不是匆忙开始,而是做足了功课。

参观回来后,曾上玲先是沿着北部湾海岸线所有的红树林滩涂进行详细考察,整整走了3个月。 此外,曾上玲请了好几个专家,对利用红树林空隙用水泥铸缸养殖青蟹的方法进行反复论证。 用水泥铸缸被推翻了,因为成本大。 用塑料桶养殖呢?也被专家否定,因为会污染环境,与创业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段时间曾上玲可谓心力交瘁。

细心的曾上玲还请有关专家对利用红树林空隙用水泥铸缸养殖青蟹的方法进行反复论证,发现此法有两个弊病:一是用水泥铸缸,需要大量的水泥、砂等材料和人工投入,加大了成本;二是水泥缸经海水侵蚀后容易损坏,损坏后淤塞海域,将来清理需要花费相当一笔资金。 于是,她改用塑料桶养殖,但经海水浸泡后的塑料桶硬化、发臭,污染环境,与自己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的初衷背道而驰。

用瓦缸养殖行不行?抱着再试一试的想法,曾上玲再次咨询了专家,在得到专家的肯定和认可后,曾上玲立刻着手,亲自设计瓦缸并送到陶瓷厂定做。

3000只瓦缸,每个瓦缸放1只蟹苗。 在最初的3个月里,曾上玲几乎每天都和青蟹呆在一起,一遇到问题就请教专家。 “涨潮的时候才能喂食,提前喂了青蟹不吃,食物留在缸里就容易滋生细菌。 ”现在曾上玲说起养蟹头头是道,但这些经验都是一次次摸索和总结出来的。

当第一批青蟹80%成活上市的时候,曾上玲知道,自己终于成功了。

心得

抓住机会并坚持到底

全国

按规划,每亩红树林放置瓦缸600个,3万多个瓦缸仅占红树林面积50多亩,仍有250亩红树林闲置。 为扩大规模,2009年夏,曾上玲想出一个大胆的办法———成立合作社,成员侧重倾向当地村民尤其是妇女。 经过将近一年的挨家逐户上门、反复向村民宣传红树林瓦缸养殖青蟹的发展前景,终于打消了村民的顾虑。 2010年初,江山乡潭西村共有29名村民(其中妇女14人)加入合作社,正式取名为“防城区江山乡润丰绿色生态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 到2010年6月,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6名,共筹集资金628.8万元。 目前,合作社青蟹养殖已发展到5万多个瓦缸,养殖面积扩至90亩。

衢州

如今的曾上玲,已经成为防城港市当地养蟹的女强人,年总收入500多万元;她还通过“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当地一大批农户从事青蟹养殖,户均年收入七八万元。

比赛

回想起自己的创业故事,曾上玲还是挺感慨。 “其实身边有很多商机,有些信息别人随口说说,过了就过了,我就没把它放过。 ”曾上玲说,女性想创业,不仅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也要做生意场上的有心人。 “发现机会很容易的,抓住并坚持做就很难。 认准目标、克服困难,成功其实没有那么难”。

个人养殖创业典型事迹3

残疾人养殖獭兔致富年收入40万

王学成虽是一名残疾人,但他凭借超人的毅力开创了自己的獭兔养殖事业,同时还带动周边的不少乡亲共同致富。 王学成从没想到过,獭兔竟然让他实现了从一贫如洗到家产百万的涅槃新生。 他的人生犹如一篇童话,我们从他的成功史中,可以看出努力劳动的伟大价值。

王学成,今年四十岁出头,初中文化,右手残疾,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皇甫村人,人称“獭兔王”。 他靠养殖獭兔致富,现有厂房7000多平方米,存栏獭兔5000多只,年收入40万多元。 2011年,王学成荣获安徽省残联表彰的“安徽省十佳残疾人创业之星”和“安徽省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

冯飞

“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回首我的创业之路,个人奋斗和政府扶持是我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 ”近日,王学成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对于伺弄庄稼的农民来说,没了右手手指,干活的难度不言而喻,况且我妻子也是个残疾人。 上有年迈的老母,下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靠种几亩薄地度日,日子过得很艰难。 ”

王学成也曾想外出打工,但多因手有残疾而吃“闭门羹”。 但是,他不甘心一直贫穷下去,因为他要养家糊口。 此后,他处处留心适合自己的谋生门路。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命运多舛的王学成有了转机。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王学成在报上看到了獭兔养殖的信息,他觉得比较适合自己,因为投资少、见效快,易饲养,有销路。 更重要的是,当地饲料资源丰富,比如花生秧、花生壳、玉米秸等都是獭兔喜爱的饲料。 他心里清楚,养殖业虽然风险较大,但要想养殖成功,必须掌握过硬的养殖技术。 为了掌握养殖獭兔技术,他先后前往南京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拜师取经,并到外地毛皮市场考察。 凭借着较强的领悟能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王学成很快就掌握了该项技术。

尽管如此,但王学成的獭兔养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07年,王学成东借西凑6万多元,从河北省引进400只兔种,但是没有多久獭兔患病,死的只剩下100多只,损失惨重。 投入的钱几乎全打水漂了,他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天无绝人之路。 滁州市、南谯区残联知悉王学成的遭遇后,迅速启动“千元工程”资金扶持他继续养殖,使他当年就获得了养殖成功并实现了赢利。 经过几年努力,王学成的獭兔养殖初具规模,现有厂房7000多平方米,存栏獭兔5000多只,年销售獭兔2万只以上,年收入40万多元,成了皖东首屈一指的獭兔养殖专家。

王学成致富以后,因他深知残疾人之苦,便想方设法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 2009年,在王学成的带动下,本村和相邻几个村20多户村民开始从事獭兔养殖,他主动向他们提供种兔,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和他自己研制的饲养配方,大部分养殖户当年就有了赢利。 村民刘恩柱便是受帮助的一员。 在王学成手把手的指导下,当年,刘恩柱家养殖獭兔收入便超过了1万元,2010年突破2万元。 2万元并不是个大数目,但对于刘恩柱来说可谓天文数字了。 “他到我家来了几十趟,一口水都没有喝过。 ”提起王学成,刘恩柱夫妇俩眼角溢出了泪花。

为了带动更多的家庭养殖獭兔,2009年底,在南谯区残联和章广镇政府的支持下,王学成在镇政府举办了獭兔养殖培训班。 王学成在培训班上承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如遇到难题,电话联系,随叫随到,并且免费上门收购商品兔。 王学成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10年12月21日,王学成接到养殖户的求助电话,他二话没说,便骑着摩托车去了。 由于积雪路滑,在返回的路上,王学成连人带车摔倒在路旁的沟里,昏迷不醒,幸亏过路的老乡发现了他,连忙把他送到镇卫生院,他的头被缝了六针。 “只要能让乡邻过上好日子,我吃点苦、吃点亏、受点累,心甘情愿。 ”王学成笑着说。

与此同时,为了形成规模化养殖,扩大獭兔销售市场,2009年3月,王学成登记成立了“滁州市金盛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于同年12月注册了“皇甫辉”牌商标,合作社对成员实行“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防治、统一饲养配方、统一饲养管理模式、统一销售。 目前合作成员发展定远、凤阳、明光、来安、南谯等县、市、区62户社员,其中残疾人家庭32户。 王学成以科学的管理、优良的品种、合理的价格、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养殖户和客户的好评。 目前,该合作社年销售獭兔10万只,销售额700余万元,利润300万元。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uaibao/2250.html
海力士豪掷68亿美元投建芯片新厂 加码AI投资
媒体人吐槽开幕式 中国代表团出场时镜头怎么这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