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三项目入选文旅领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小剧场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江苏3个项目入选,其中“江苏省强化数字科技赋能 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治理水平”入选二十佳案例,“江苏省创新引导促进机制 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扩容”“江苏省推动小剧场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入选优秀案例。

江苏三项目入选文旅领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江苏制定出台深化“互联网+旅游”、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文旅领域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全省建成32个省级智慧旅游景区,评选省级智慧文旅示范项目261个,10个项目入选全国文旅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国第一。

江苏在制定出台《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研究推出促进夜间文旅消费提质扩容和提升入境游便利化体验感等新增量政策,全省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26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6家、旅游休闲街区9家,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江苏在全国出台首个《关于推进小剧场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小剧场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全省已建成各类小剧场1156座,总座席数约25万个。(付奇)

项目

乡村文旅好看不好干,这三位创业者何以“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万亿乡村文旅市场潜力巨大,但未来什么样的参与者能从中分得一杯羹,仍需投资者深入研究。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梳理过往三位典型的乡村旅游创业失败案例,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宝贵的教训。 首先,江西婺源瑶湾景区的创始人程汉龙因资金链断裂被关押,这提醒我们科学融资是关键。 程汉龙在2012年带着2000万资金回乡创业,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如田地租赁问题,但他仍然坚持。 然而,随着斗告正项目进入第二阶段,资金问题愈发突出,程汉龙不得不卖掉爱车和家当来支付员工工资。 最终,他因拖欠高利贷而被关押。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乡村旅游项目中,资金管理至关重要,一旦资金链断裂,就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其次,京郊洼里乡居楼因土地问题被强拆,这警示我们在中国土地政策体系空悔需要升级。 杨德禄在昌平小汤山创办的乡居楼深受市场欢迎,但因其土地使用不合规而被拆除。 杨德禄表示,他不反对土地政策,但希望执法者在执行时能保留一些温度。 这个案例表明,在乡村旅游项目中,土地问友禅题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创业者需要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最后,陕西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因抄袭而失败,这反映了中国乡村文旅行业的一个普遍问题。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在2019年因违规用地、不得民心、缺少规划和内容不足等原因被迫停业。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乡村文旅项目需要有独特的规划和内容,才能吸引游客并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创业虽然充满挑战,但也有巨大的机遇。 创业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管理资金,合规使用土地,并提供有吸引力的内容和体验,才能在乡村旅游市场中取得成功。

重大利好!超3万亿,文旅专项债券,首次列入政府重点投向

案例

近日,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梳理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需求的物闹通知》,并明确将文化旅游领域作为新增专项债券的重点投向。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要积极抢抓新增专项债券集中申报机遇,争取更多专项债券用于文化和旅游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此举释放哪些重大利好?如何抢抓申报机遇?值得各地文旅部门和业界关注!债券通常分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 前者是指地方政府为了缓解资金紧张或解决临时经费不足而发行的债券,后者是指为了筹集资金建设某专项具体工程而发行的债券。 根据2020年新预算法的规定,地方政府发债只有一种形式,即地方政府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又分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 一般债券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弥补赤字;而专项债券则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主要是为公益性项目建设筹集资金。 那么,此次文旅部下发这份《关于进一步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通知》,释放出哪些重大利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点?又如何抢抓申报机遇?本期我们将作详细解读。 首次将文旅项目正式列入政府重点投向为何说是首次明确将文化旅游领域纳入地方专项债重点投向?主要基于近年来国家层面专项债券政策而言。 自2015年4月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关于文化和旅游领域专项债券在相关政策中一直处于“若隐若明”状态,缺乏核心政策支撑。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文化领域纳入PPP推广范围。 《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也将文化和旅游领域推广PPP模式作为重要内容。 据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显示,截至今年1月27日,全国有近1万个PPP项目总投资额突破15万亿元。 而入库的文化类项目仅有203个,总投资1943亿元;罩轿罩旅游类项目329个,总投资4236亿元。 2017年8月,国家发改委会发布《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指出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适用范围和支持重点,其中包括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专项债券,主要用于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文化产品生产项目,以及文化产业园区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和服务开发等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的这份通知仅是一份发行指引,并不具备政策执行力。 说直白一点,就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上述的这些产业项目可以发行专项债券,仅供财政部门参考把握。 发不发,发多少?还是财政部门说了算!2019年4月,文旅部等7家单位印发《关于2019年全国优选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并于今年1月联合公布了遴选结果,全国共有320个文旅项目入选,总投资6194.1亿元,拟融资2325.4亿元。 除了获得相应的融资授信支持外,也仅是鼓励并支持符合条件的入选项目发行文旅专项债券。 2020年5月1日,文旅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通知》,要求各地文旅部门要主动与所在地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沟通对接,争取将文化和旅游行业纳入各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支持范围。 从《通知》的文字表述可见,文旅行业在国家政策中虽属于支持和鼓励领域,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并未有效纳入各地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支持范围,处于自发争取的范畴。 与以往《通知》不同,此次文旅部印发《关于进一步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通知》,最大的亮点就是“一个核心、两个关键”。 “一个核心”就是特别指“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专门印发通知,并明确将文化旅游领域作为新增专项债券的重点投向”;“两个关键”就是“争取更多专帆绝项债券”“推动文旅重大项目建设”。 查阅2月1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梳理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需求的通知》29号),文化产业评论发现,这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出台以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首次联合印发关于地方专项债券方面的通知,标志着文旅重大项目正式列入地方专债重点支持领域和重要投资方向。 超3万亿!多个领域具有弹性申报空间据财政部1月2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亿元。 其中,发行一般债券9506亿元,发行专项债券亿元。 同时,2020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亿元。 其中,发行一般债券亿元,发行专项债券5386亿元。 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资金规模庞大,去年高达3.6万亿元,成为各地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备受市场关注。 业内相关机构普遍预计,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或将超过3万亿元,有望与去年资金规模相当。 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梳理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需求的通知》,今年新增专项债重点投向九大领域,分别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城乡电网等能源领域、农林水利领域、生态环保领域、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领域、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领域、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领域、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 △2021年地方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综上而言,除了国家两部委正式将文旅领域列入地方专债重点支持领域和重要投资方向外,在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需求方面,文旅还有多个领域具有弹性申报空间。 2021年地方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 文旅专项债券获准规模有望上升据文旅部去年召开的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文旅部指导各地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实施,截至2020年12月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累计发行专项债券规模610.4亿元。 在去年全国3.6万亿地方专债的总盘子中,占比仅为1.69%。 从2020年专项债投向占比较高的几大领域看,大部分仍以传统建设领域为主,依次为交通运输、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态环保、产业园、市政设施、医疗卫生、新基建、片区开发、文化旅游、教育等。 此次,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一致将文化旅游领域纳入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重点投向,在疫情防控新常态和促进内需背景下,预计2021年文旅专项发行规模有望较去年有所上升。 多个领域释放文旅项目利好空间近年来,受地方专项债券重点投向和项目范围制约,文旅领域未充分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主要依靠文旅部门协调争取或从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和市政等关联的领域进行申报,不同程度影响了文旅专债发行占比。 今年明确的九大领域较去年新增了两项: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二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 尤其前者,值得各地文旅部门特别关注,除了区域上的结构性变化外,预示2021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或将出现省际分配上的微调。 在政策的驱动下,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及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核心区和辐射区,都将不同程度受益。 而文旅作为区域重大项目内容之一,也必将获得利好空间。 因此,2021年文旅专项债券除在明确的领域申报外,也可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农林水利领域、生态环保领域申报,还能从市政、产业园区和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中申报。 文旅部给力,手把手指导各地抢抓机遇与以往《通知》不同,此次文旅部印发《关于进一步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通知》非常给力,除鲜明指出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已明确将文化旅游领域作为新增专项债券的重点投向外,就如何抢抓新增专项债券集中申报机遇,争取更多专项债券用于文旅重大项目建设给进行指导。 一是梯次谋划,合理储备。 《通知》要求,各级文旅部门要提前做好项目谋划和储备工作,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建立“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梯次格局。 结合专项债券重点支持领域,谋划布局“十四五”时期拟实施的重点项目。 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文化和旅游专项债券储备项目库。 意在提示各级入库项目今后申报会优先获得安排,避免机遇到了措手不及。 △2021年部分省份及地级市重点文旅项目规模二是掌握政策,精准发力。 《通知》要求,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准确把握专项债券有关工作要求和程序,做好前期准备和申报工作。 特别提醒,根据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有关要求,专项债券必须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优先安排在建项目。 意在通过政策解读帮助各级精准掌握把握工作要求,避免做“无用功”。 2021年部分省份及地级市重点文旅项目规模三是关注重点,点面结合。 为指导各地争取至更多专项债券用于文化和旅游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文旅部在《通知》细化明确,要重点关注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关项目、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项目及产业集聚区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保障设施建设、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博物馆建设等项目。 此举,进一步强化了抓好项目统筹的支撑作用。 四是加强沟通,拓宽思路。 《通知》要求,各级文旅部门要加强与所在地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沟通,抓紧对接需要申请专项债券的文旅项目。 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符合标准的项目提供配套融资支持。 特别强调,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要严格对应项目,既可以对应单一项目发行,也可以对应同一地区多个项目集合发行。 进一步拓展利用专项债券推进文旅重大项目建设的方式和途径。 结语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要求,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将文化和旅游领域正式列入地方专债重要投向之一,为文旅行业争取更多专项债券和资金支持提供了有力地政策保障的同时,也为加快疫后文旅行业振兴复苏,补齐文化旅游领域基础配套设施短板,推动区域战略重大文旅项目建设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可以预期,得益于政策红利,今年文旅专项债规模回暖和上升概率较大,并逐步进入稳步规范期。 与此同时,随着3月初全国“两会”即将如期召开,文化和旅游领域还将会迎来新一轮政策利好。

江苏

夏子帆:文旅规划为何穷途末路?

文旅

近几年来,文旅项目如雨后春笋,无论是政府、房地产、酒店、其他产业大型集团、乃至个体企业均在涉及。 文旅规划从最初的兴起到发展,再到“一地鸡毛”,究竟是什么原因将市场推向了另一个极端?笔者曾就此话题做过一场线上分享课程,详细解读了国内的政策导向、舆情催化、项目快速推动等,试图从中觑其端倪,找到答案。 文旅是个大框架,特色小镇、古城复建、新农村建设、城市工业园区改造、文创产业园等等,从不同层面体现文旅项目的广泛性及多元化,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 文旅发展是个大方向,也是未来跨界合作、打破常规的多维方法,按道理来说是福音,为何笔者却要称文旅规划走到了穷途末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剖析现阶段存在的矛盾及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一、催化扎堆出现的文旅项目2010-2015年阶段,文旅规划已经初现雏形。 早期的文旅是从房地产商拿地开始,城市的土地受到政策的控制,逐步失去了先前的优势,城市土地紧缩、价格高涨,一些大型房地产集团开始着眼城市周边及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这些地方虽然拿地便宜,但人烟稀少,购买力不强。 为了达到销售目的,建造者们开始着手一系列建设家园的手法,将优美的风景、医疗、学校、娱乐及周边可利用的资源打包到一个项目中,逐步形成了文旅的初级阶段,进而又为市场打开了一个新视野,不少人跃跃欲试,政策倾向也逐步在各地放开。 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理念一经提出,市场迅速热了起来,政府首先改变过去以房地产GDP为主导,转而向文旅市场进军。 阿里巴巴、华为、万科、万达、佳兆业、碧桂园等大企业集团均涉足其中,成为十分罕见的现象。 文旅融合、城乡融合、农旅融合大势所趋,其中不乏有不少成果,同时也衍生了问题项目。 如果说2016年是政策的方向令,2017年文化部网站发布《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就是一道催化剂。 按照财政部通知要求,对符合三个重大项目支持重点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项目,将优先予以支持。 除此之外,在市场化配置资源部分,申请专项资金扶持的基金的申报条件没有显著变化。 但是,申请专项资金扶持的省级文投集团的申报条件放宽。 资金扶持原本是件好事,但对于中国的投机市场先驱而言,又是各路神通钻政策空子,利用项目套取国家资源,拿到扶持款项的门路。 这一政策,加速了文旅项目的遍地开花,同时也为国内市场的无序发展埋下了伏笔。 二、人才错位的文旅专家团队文旅策划是顶层设计,是通过规划解决未来发展、方向问题。 在国内市场的文旅项目规划中,只有规划,没有策划。 规划是框架,策划是灵魂。 顾名思义,策划者不仅仅要懂得国家政策,还要懂商业本质,更要懂规划要领。 规划是一个沙盘,策划却是告诉制作人如何去做好这个沙盘。 纵观国内的文旅项目,基本上是由大牌机构、规划院的专家、院校的老师组成,表面看来他们的规划PPT唯美,方案也大气磅礴,令人心潮澎湃,其实不接地气,对于当地资源可嫁接的与实际能落地的项目没有深入分析可行性。 人才的匮乏与断层导致文旅规划项目走入了一个死胡同,甚至到了互相抄袭、东拼西凑的地步。 特别是一些年轻群体规划项目,大多数人有理论知识和高学历,往往不太重视经验与实地考察,涉及主题定位、市场定位、目标定位、功能定位、形象定位时,立足点不稳,光靠理论支撑,大笔一挥即改变一个项目的布局。 投资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如果亏和不尊重商业逻辑与项目分析,因地制宜源乎创新方案,靠着程序化的理论,难以实现文旅项目的持续发展。 笔者强调的是,这是目前国内文旅规划失败的重要原因,希望能引起投资者的警示。 三、雷同在地文化与山寨产品国内是否有成功的项目?答案肯定是有的,比如宋城、无锡拈花湾、江苏天目湖、深圳华侨城、开心麻花等项目均取得了成功。 失败的案例也比比皆是,比如破产的和仙坊民俗文化村、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常德德国小镇、常州杨桥古镇等不胜枚举。 成功的原因不一,而失败的因素大同小异。 拿来主义与抄袭雷同等等,无根无魂的文旅项目,如何赢得长久的生存之道?徽派的建筑在西北大面积建设,而水资源的缺乏却成了江南特色不伦不销裂盯类的笑点,即使引入水源,其成本也是难以承受。 我国山川秀美、地大物博,各处的人物风情均不一样,所在地的文化元素也各有不同,唯一不缺的就是在地文化。 文旅特色小镇在于一个“特”字上下功夫,合理利用景色优美、地方物产、传统建筑、美食特色、区域文化、历史传说等,打造一个富有吸引力、具有当地人文特色的文旅项目。 无论是特色小镇还是古城复建、新农村建设,有效整合当地资源,合理规划,避免雷同,为旅客提供一个吃、住、行、游、娱、乐、购的绝佳去处。 文旅项目必须走差异化的路线,杜绝山寨、模仿、复制的形式,重视软资源的开发,为当地的生产物资提供一个合理的产销渠道,将农业文明推向市场,有机结合工业文明,塑造新生活文明。 同时,将当地的资源合理引入到项目中,创造独一无二的销售卖点,为后期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才是文旅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要害。 四、混乱杂乱无章的动线规划规划文旅项目,要重视青山绿水的保护,不是破坏生态资源,而是持续保护资源的再生行为。 笔者2014年曾在各个微信民宿群提及民宿的无序开发是生态的大面积破坏,在没有任何资源保护的条款下,各风景名胜区引入民宿,对于整体的排污、废品处理等简单粗暴,导致了问题的不断产生。 笔者人微言轻,在民宿群中被群起攻之,伤害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而后期云南洱海的民宿被集体取消,何尝不是对笔者最初言论的肯定? 文旅项目亦然。 文旅项目要重视长期效益,规划者不仅仅要懂得投资人的盈利收益,更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项目的可再生性。 整体规划、持续发展、阶段建设,避免谈规划就是大拆大建的行为。 国内目前失败的案例,除了粗制滥造、缺乏个性等山寨原因外,更大原因在于定位不准、配套混乱、动线不明、区位及交通存在问题等原因。 文旅项目的大肆开发,一个个异域小镇的崛起,盲目的建设与毫无异域底蕴的神韵,最后只剩下建筑像个某某小镇,其他的,变相成了一个农贸市场。 无论是规划动线、建设动线、交通动线、人流动线、景观动线等,整个项目的规划就是未来经营可持续的重要保障。 没有合理规划路径,在未来的经营中无法有效管理,从而导致项目流产甚至于破产。 五、本质顶层设计缺商业逻辑文旅项目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界定要做成多大的规模,但一定有商业逻辑,那就是从顶层设计开始,注重投资人的盈利回报。 文旅项目因为投资巨大,建设期长、回报时间更是无限延长等几个特点,注定项目规划阶段不能操之过急。 规划者在顶层设计方面需要深入调研、细致分析、反复推敲,并经过论证其合理性,才能形成人、企业、地方三位一体的可行方案。 多数的项目中,只重视规划的美感,盲目把个人认为不美的统统去掉,以个人审美代替了地方特色,搞一套程序化的方案。 文旅项目既不是单一的销售点,也不是单一的旅游景点,而是一个深入挖掘人文,以当地特色为魂,用具象的规划手段显现出来,形成具象的、可代入体验并获得愉悦感受的场所,从而产生消费、购买及复购的行为。 因此,挖掘文化的同时,要摒除一部分生涩且牵强的文化,将当地民间流传下来并可以延续的特色作为商业依托点,以点带出面,合理规划出一条产业链。 比如个别项目中,大量建设民宿集群,却没有任何依托的情况下,这就是商业逻辑出现了问题。 没有商业逻辑做支持,难以看清楚商业模式的本质,难以清晰项目布局的关键与核心。 商业逻辑是可以推算出来的,政策导向是否利好、区位优势是否有独特性、项目本身是否有独到经营卖点、交通是否影响购买力、商业本身是否符合消费逻辑等等,这些都可以进行理性分析并得到答案。 商业是一台机器,发现价值存在,创造产品、供给市场、满足需求,如果这个是有效的产品、合理的供应,并能让消费者获得乐趣的,那就是有效的商业逻辑。 尾声笔者习惯在文末加上说明,以此来结束文章。 本文的标题虽然是谴责性的手法,前部分尽管有犀利的评击行业的乱象,但后半部分更多是针对现阶段的理性分析与解决方案。 文旅项目的发展,是我国对于现阶段的有力推动,本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然而现实发展中,文旅项目出现了房地产化倾向严重、东施效颦的同质化、小镇产品的粗制滥造、生态资源的破坏、以及再造一个城的模式化等现象,给我国的文旅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 当前发展正处于蓬勃期,笔者希望行业理性看待文旅发展,切勿急功近利。 培养产业需要耐心,一个具有长期投资回报的产业,更需要合理有效的商业策划,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尊重项目本身自然景观,严格控制资金,才能建造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文旅项目。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uaibao/23387.html
阿兰回归 国足深夜官宣!费南多因伤缺战印尼队 武磊 补招曹永
美食的清凉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