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9日,据三位知情人士透露, 美国正在调查一起有关以色列报复伊朗计划的高度机密情报泄露事件 。此前,一个名为“中东观察家”的账户于18日在社交平台Telegram(“电报”)上发布了这些绝密文件,并有标记表明这些文件 只能由美国及其盟友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查看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证实了这些文件的真实性。一位美国官员表示,此次泄密令人“深感担忧”。
据悉,这些文件描述了以色列似乎正在为打击伊朗所做的准备。其中一份文件由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编制,称这些 计划涉及以色列调动弹药 。另一份文件来源于美国国家安全局, 概述了以色列空军的空对地导弹演习 ,据信也是为了打击伊朗做准备。此外,其中一份文件 还暗示了以色列一直拒绝公开证实的事情,即该国拥有核武器 。文件中称,美国没有看到任何迹象表明以色列计划对伊朗使用核武器。
一名美国官员表示,目前正在审查谁有权访问这些文件。据悉,任何此类泄密都会自动引发联邦调查局与国防部和美国情报机构的调查。美国负责中东事务的前国防部副助理部长迈克尔·穆罗伊表示,如果以色列对10月1日伊朗袭击作出反应的战术计划确实被泄露,那么将是一个“严重的失职”。取决于文件泄露的方式,美国和以色列之间的信任可能会受到破坏。
当地时间10月1日晚,伊朗发射超过180枚弹道导弹报复性袭击以色列境内军事目标。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导弹袭击“犯下大错”,誓言报复。(央视记者 许骁)
伊朗秘密计划泄露,白宫立马转变态度,想要谈判的话伊朗会答应吗?
1. 伊朗对于谈判的态度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伊朗石油出口实施零容忍政策后,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加剧。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伊之间的对立不仅限于经济制裁,还扩展到了核问题领域。 2. 美国的持续制裁并未使伊朗软化立场,反而在核技术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美国因此采取了军事施压策略,试图迫使伊朗改变其核计划。 3.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指责伊朗秘密进行核武器相关试验,并声称在德黑兰发现了一份核武器计划档案。 这些指控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伊朗核活动的担忧。 4. 以色列情报部门指出,伊朗一处重要的防空设施内可能存在秘密核活动。 该设施靠近伊朗的铀浓缩和黄饼生产地点,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伊朗可能进行核试验的猜测。 5. 内塔尼亚胡的言论以及以色列媒体的报道,为美国提供了重新评估对伊政策的理由。 尽管以色列的消息可能存在夸大之嫌,但美国仍需对此作出回应。 6. 在内塔尼亚胡发表上述言论的同日,特朗普表示愿意与伊朗总统鲁哈尼无条件会晤,显示出美国在政策上的转变。 鹰派人物博尔顿也态度反转,表示愿意进行谈判,这被视为美国寻求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积极信号。
美国谍报机构的美以谍报机构 同盟异心
一些美国政府官员披露,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头号反谍报对象,同时,在分享情报方面,这一主要盟友处于“第二梯队”。 美国严防以偷情报美国中央情报局驻以色列特拉维夫情报站站长在住所内打开保险箱,打算用存放在那里的通信设备联络中情局总部,发现设备遭人动过手脚。 他的前任同样遭遇类似事件。 另一起事件中,一名中情局驻以色列官员在家里打开冰箱,发现食品被动过。 美联社28日援引多名美国卸任情报机构官员的话报道,美方相信,这些事是以色列情报机构所为。 以色列是美国的主要盟友。 中情局近东事务部门却把以色列视为威胁,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头号反谍对象。 美方认为,以方情报系统高度发达、专业,在技术和招募眼线的能力方面与美方情报机构不相上下。 绝密情报美国排以作家马修·艾德说,实际上,以色列1948年建国前,美方已经开始刺探以方情报。 艾德的著作《秘哨》专门介绍美国国家安全局。 他说,美方驻塞浦路斯情报站专门收集以色列情报,直至1974年。 时至今日,在马里兰州米德堡国家安全局总部,一支希伯来语专家团队仍在监听以方通信。 在分享绝密国家安全信息方面,以方未获美方充分信任,处于核心伙伴圈以外。 美国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订立协议,相互交换情报,互不派遣间谍。 这个圈子俗称“五只眼”。 以色列处于“第二梯队”。 美以互不刺探情报协议1987年生效,但美国一直怀疑以色列情报机构试图在美国发展眼线,攫取机密。 中央情报局禁止驻特拉维夫雇员在以色列政府内部招募线人。 如果需要,必须由中情局高层批准;乔治·W·布什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必须获得白宫同意。 一名卸任美国情报官员说,2004年或2005年,中情局开除两名女性雇员,原因是她们与以色列人接触而没有向上级报告。 其中一名女雇员接受测谎时承认与以色列外交部一名男雇员交往,继而结识对方的“叔叔”。 中情局查证,那名“叔叔”受雇于辛贝特、即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 ■谍报战·事例美泄密者层出不穷●1987年 美国海军文职情报分析师乔纳森·波拉德因向以色列提供情报被判终身监禁。 美国海军部犯罪调查局时任高级主管罗纳德·奥利夫说,波拉德落网后,美方组成专案组,调查情报泄露数量,以方所告知信息仅是泄密内容的“沧海一粟”。 波拉德案发后,以方承诺不在美国安插情报人员,多次试图争取波拉德获释。 2011年1月,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请求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释放波拉德,同时承认,以方行为“错误,完全不可接受”。 ●2006年 一名原国防部分析师被判12年监禁,罪名是向一名以色列外交官和两名亲以说客泄密。 ●布什执政期间 中情局收买一名叙利亚科学家。 按照一些美方前官员的说法,他当时是美方刺探叙利亚化学和生物武器计划的唯一内线,提供叙方所用病原体的情报,价值非常高。 迫于形势,中情局与以方互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信息。 一名美国前官员说,叙利亚生化武器计划的细节稍后见诸媒体;那名科学家告知中情局,叙利亚军方盯上他。 这名内线最终失踪,中情局推断,他遭叙方“清除”。 中情局没有确认以方应为这名内线的死亡承担责任。 然而,一些中情局官员至今仍确信,以色列故意曝光情报,施压叙利亚放弃生化武器计划。 叙方排查有条件获取机密信息的人,最终挖出那名科学家。 ●2008年 退役陆军机械工程师本-阿米·卡迪什承认上世纪80年代向以色列泄密,允许以方人员翻拍资料,涉及核武器、改装版F-15型战机和“爱国者”地对空导弹。 他在法庭上说:“我觉得我在帮助以色列,同时没有损害美国的利益。 ”■新闻分析美以同盟关系复杂美国重视与以色列的关系,累计向以方提供超过600亿美元援助,多数是军事援助。 在处理中东事务方面,双方密切合作。 然而,两国并非铁板一块,就一些事务的看法有分歧,特别是如何应对伊朗核计划。 美方担心以方空袭伊朗核设施却不事先“打招呼”,进而挑起地区战事,把美国驻中东部队置于遭伊朗报复的境地。 “这是一种复杂的关系,”中情局前高级官员、国会事务办公室主任约瑟夫·韦珀说,“他们有他们的利益,我们有我们的利益。 对美国而言,需要找到平衡点。 ”海军部调查局前高官奥利夫说,尽管以方刺探美方机密,双方仍需保持密切合作。 “我们需要继续保持警惕吗?毫无疑问,因为以色列人擅长这个。 ”以色列政府驻美机构发言人利奥尔·温特劳布说,以色列情报和安全机构“与美方伙伴保持密切、广泛和持续的合作。 他们是我们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 一切与这相反的说法都没有根据,有悖双方安全合作的精神和做法”。 惠晓霜(新华社供本报特稿)■相关新闻以否认美提供攻伊方案据新华社电 以色列一名高级官员29日说,涉及美方曾提供攻击伊朗核设施方案的报道“不真实”。 以色列《国土报》当天早些时候报道,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国家安全顾问托马斯·多尼伦本月早些时候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共进晚餐,席间告知内塔尼亚胡,美方正针对伊朗核设施筹划可能的军事行动,披露方案部分细节。 报道以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官员为消息源,称多尼伦详细介绍美军攻击伊朗地下核设施的能力。 以色列官员告诉路透社记者:“报道完全错误。 多尼伦没有与内塔尼亚胡共进晚餐,没有与他单独会面,也没有提出攻击伊朗的行动方案。 ”这名官员以议题敏感为由,不愿意公开姓名。 美国和以色列指认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没有排除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的选项。 伊朗坚称核计划出于民用目的。
伊朗门事件简介
伊朗门事件,起源于1985年美国环球航空公司飞机上的人质返回美国,揭示了与伊朗背后操纵有关的秘密。 这一事件对里根政府造成重大冲击,被比作美国的“水门事件”。 为了了解伊朗是否能影响黎巴嫩局势,促使被扣押的美国人质获释,美国政府开始尝试通过中间人与伊朗接触。 以色列外交部办公厅主任戴维在总理佩雷斯的许可下,建议利用在伊朗活动的军火商考柏·宁格蒂的网络,进行秘密谈判。
在时任总统安全顾问麦克法兰的支持下,里根总统批准了这一计划。 麦克法兰及其团队与伊朗代表进行了一系列隐秘会谈,以一架飞机的军用物资换取一名人质。 谈判分三阶段进行,分别在1985年9月、1986年7月和11月释放了三名人质。 然而,事态并非一帆风顺。 1986年5月,麦克法兰秘密访问伊朗,伊朗提出了额外条件,但只满足了关于巴列维国王购买的飞机配件的要求。 当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公开这一秘闻后,美国国内外对以武器交换人质的政策产生了强烈反响,因为这与美国过去不与恐怖分子妥协,不谈判的立场相悖,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扩展资料伊朗门事件是,美国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从而造成里根政府严重政治危机的事件,因人们把它与尼克松水门事件相比,故名伊朗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