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上,提到五虎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也即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人。当然,在蜀汉五虎上将之后,其他历史时期也有自己的武将组合。其中,就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来说,也有五位著名的武将。那么,问题来了,北齐五虎将最终都是什么结局?
一、高敖曹
高昂(501年~538年),字敖曹,渤海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
高敖曹勇猛无敌,时人比于楚霸王项羽。北魏末年,高敖曹随兄高乾起兵,响应葛荣起义。后来投降朝廷,封武城县伯。孝庄帝元子攸遇害后,高敖曹联合高欢起兵于信都,公开反对尔朱氏。曾以十余骑大破尔朱羽生的五千人。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样的勇猛,确实无愧于项羽的比喻。
永熙二年(533年),高乾兵败被杀后,高敖曹投奔大将军高欢,征战四方,官至司徒、骠骑大将军,进爵武城县侯。不过,元象元年(538年),高敖曹轻敌大意,为西魏丞相宇文泰所败,全军覆没,遇害于河阳,时年三十七岁。
等到北齐正式建立后,高敖曹被追封为永昌王,配享世宗庙庭,也即高敖曹的南征北战,为北齐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慕容绍宗
慕容绍宗(501年~549年),字绍宗,代郡(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前燕太原桓王慕容恪之后。
慕容绍宗早年原是尔朱氏旧将,担任并州刺史,封索卢县侯,归顺高欢后历任扬州刺史、徐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等官职,进爵索卢县公。他在侯景作乱期间,以东南道行台之职总领平叛事宜,改封燕郡公,先在寒山堰之战中大败南梁援军,生擒梁军主帅萧渊明。
武定七年(549年),北齐建立前夕,慕容绍宗在围攻颍川时乘船窥视城池,结果被风将船吹到城下,遭到守军的乱箭攒射。他自知难以逃脱,被迫投水而死,时年四十九岁。由此,和高敖曹一样,慕容绍宗也是不得善终的结局。
三、彭乐
彭乐(?—551年3月10日),字子兴,安定郡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县)人。北魏到北齐时期名将。
彭乐英勇善战,擅长骑射。早在北魏末期,彭乐参加杜洛周起义,兵败投降肆州刺史尔朱荣,从平葛荣起义、羊侃泰山叛乱。后来,彭乐投靠晋州刺史的高欢,擒杀殷州刺史尔朱羽生。参加韩陵之战,大败颍川王尔朱兆势力,受封乐城县公。
天平年间,彭乐参加沙苑之战、邙山之战,大破西魏军队,擒杀西魏同州长史裴宽、仪同三司王思政。正是因为屡立战功,彭乐得以累迁并州刺史、司徒公。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彭乐被册封为陈留郡王,迁太尉。但是,天保二年(551年),彭乐受到襄州刺史刘章告发,坐罪赐死,这可以说是非常冤枉了。
四、窦泰
窦泰(500年~537年),本姓纥豆陵氏,字宁世,大安郡捍殊县(今山西省寿阳县)人,鲜卑族。窦泰擅长骑射,有勇有谋,早年投奔尔朱荣,拥立孝庄帝即位。后来,窦泰辅佐晋州刺史高欢,从平尔朱兆,迁车骑大将军。东魏时期,窦泰收服贾显智,跟从高欢攻打西魏,攻破潼关。
天平四年(537年)四月,窦泰为西魏丞相宇文泰所袭,兵败自杀,时年三十八岁。窦泰被杀后,获赠使持节、太师、大司马、太尉公、录尚书事、定州刺史,谥号武贞。北齐皇建初年(560年),考虑到窦泰的战功和地位,北齐朝廷准许其配享高欢庙庭。
五、厍狄干
厍狄干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的妹夫。他耿直少言,颇有武艺,猛毅恭顺。跟随高欢后,厍狄干担任都督,参与攻破尔朱氏。封广平郡公。东魏时,历任太保、太傅、大都督,定州刺史、太师。
北齐建立后,厍狄干获封章武郡王,转太宰。娶高欢妹为妻,甚受亲待。不识字,有威望,性严猛,为诸将所服。厍狄干去世后,朝廷追赠假黄钺、太宰,谥号为景烈,配享高欢庙庭。对此,在笔者看来,厍狄干的战功显然比不上上面四位,不过,他却是北齐五虎将中唯一获得善终的。
语文题目 六年纪的
1.贯、乌合、豕突、狐疑、虎视、蚕食、蚁附、鸥盟、狼顾、蛇行、雀跃、猥缩、蜂拥、蜂起、鼠窜、蝉噪、鲸吞、鹤望、獭祭、蟹行、鹰扬 下面就将此类词语分条解说,并援引例句加以说明。 鱼贯: 比喻按先后顺序接连行进,如游鱼相连一样。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 乌合: 比喻仓促聚合的人群,像乌鸦一样忽聚忽散。 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天兵之鼓未鸣,众军之旗讵接,而荆杨乌合,一朝崩解。 ” 豕突: 比喻像受惊的野猪一样横冲直撞,到处流窜。 《后汉书•刘陶传》:“今果已攻河东,恐遂转更豕突上京。 ” 狐疑: 比喻像狐狸那样左顾右盼,犹豫不决。 《史记•文帝传》:“方大臣之诛诸吕迎朕,朕狐疑,皆止朕》”颜师古注:“狐之为兽,其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而称狐疑。 ” 虎视: 比喻像老虎那样凶狠地注视着,想要有所攫取。 《后汉书•班固传•西都赋》:“周以龙兴,秦以虎视。 ” 蚕食: 比喻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步地侵吞。 《史记•李斯传》:“昭王得范睢,废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 蚁附: 比喻军士攀登城墙,如群蚁附着墙壁往上爬。 《孙子•谋攻》:“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 鸥盟: 与鸥鸟订盟为友,共居水乡云里,旧指退隐。 宋朱熹《过盖竹诗》之二:“浩荡鸥盟久未寒,征骖聊此驻江干。 ” 狼顾: 狼行走时常回头后顾,以防被袭,比喻人有后顾之忧。 《史记•苏秦列传》:“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 是故恫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 ” 蛇行: 全身伏在地上,像蛇那样爬行。 《国策•秦策一》:“(苏秦)路过洛阳,……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徐宏祖《游黄山后记》:“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 雀跃: 比喻高兴得像鸟雀一样跳跃。 《宋史•燕王德昭传》:“帝尝射飞鸢,一发而中,惟吉从旁雀跃,喜甚,帝亦喜,铸黄金为奇兽、瑞禽赐之。 ” 猥缩: 刺猬遇到敌害就缩成一团,比喻人极度惧怕,畏缩不前。 唐皮日休《吴中苦雨》:“如何乡里辈,见之乃猬缩。 粤予苦心者,师仰但踖踧。 ” 蜂拥: 比喻许多人一拥而上,如同群蜂结伙而飞。 《红楼梦》第九回:“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 ” 蜂起: 像一群蜂那样同时飞起。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 鼠窜: 比喻像老鼠那样仓皇逃窜。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 奉同“捧”。 蝉噪: 蝉声喧闹,比喻多而杂。 韩愈《荐士诗》:“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 ” 鲸吞: 像鲸鱼一样吞食。 比喻以强凌弱,兼并财物。 《晋书•慕容 载记》:“宰割梨元,纵其鲸吞之势。 ” 鹤望: 比喻如鹤鸟企足延颈地伫望盼待。 《三国志•诸葛亮传》:“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 ” 獭祭: 水獭捕到鱼后,将鱼陈列在水边,犹如祭祀一样,古称为獭祭鱼。 后世称文人写作罗列典故,堆砌成文为獭祭。 清朝王士祯《戏效元遗山论诗绝句》:“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 ” 蟹行: 比喻像螃蟹一样横着走路。 宋朝孔平仲《常父寄半夏》:“小女作蟹行,乳媪代与攘。 分头各咀嚼,方爱有所忘。 ” 鹰扬:鹰奋飞高空,比喻杰出人物大展雄才。 三国曹植《与杨祖德书》:“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 ” 此外还有狼吞虎咽、龟缩、鸟瞰、蚁聚、雀噪、蜂屯、雁沓、狼奔、猥集、虎踞、鹅行、龙翔。 2.心脏——(要害,重要部位)这个部门是公司的心脏。 口齿——(语言)你的口齿真伶俐! 心肠——(本性)他心肠真毒! 心胸——(肚量)没有什么比人的心胸更宽广了。 面目——(本质)我要揭露她的真面目! 心肝——(最疼爱的人或物)她是妈妈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 3.他被我说到了痛处,有一些恼羞成怒了。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打的敌人鬼哭狼嚎/人仰马翻/狼狈而逃/抱头鼠窜。 4.抗日民族英雄 永远的丰碑:杨靖宇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 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 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 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 1914年加入冯 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 1926年参加北伐。 1933年,任第29 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越过山海关,开始侵袭热河省(今并入河 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在3月4日攻占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各口 发动大举进攻。 10日,日军逼近喜峰口。 赵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军 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在孩 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 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 要求部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 由于两军混杂,使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 入夜,赵登禹 又利用敌军警戒疏忽,率部从两翼迂回敌人侧后,进行包抄袭击,打 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 战斗中,赵登禹腿部被炸弹击伤,但仍 裹伤出击率部众与敌肉搏相拼。 激战数日,敌人多次攻击不果,锐气 尽挫,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 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五六 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 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 担 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 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 发动猛烈攻击。 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 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 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 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 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 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 时年仅39岁。 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赵登禹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在执 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 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 布命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 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将北沟沿改 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卢沟桥 西道口的赵登禹烈士墓进行了多次修缮。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 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 这支部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 略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 不垮,拖不烂的铁军”。 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马 本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支队的司令员。 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 早年投 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土沦丧, 报国无门,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 甲,回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 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 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 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 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 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 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 回民支队司令员。 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 众中享有很高威望。 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 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 从 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 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 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 胆。 在党组织帮助下,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和抗日战争烽火硝烟的考 验中,马本斋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党的伟大,决心 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为打败日本侵略军,为祖国和民族的 解放而奋斗。 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 伟业。 ”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 颈后长了毒疮。 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不久 病情加重。 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 出发前,他抱病 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 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时年42岁。 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 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 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 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 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 1931年入桦 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 活动。 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 1936年, 与具有爱国思想的吉乃臣(后改名周维仁)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后 经组织批准俩人结为革命伴侣,志同道合,共同进行抗日斗争。 冷云 先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后调到5军妇女团担任小队长和指 导员。 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英勇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 两个月的婴儿,随5军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 在西征队伍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 战。 7月12日参加了攻打楼山镇战斗。 10月上旬,该部在牡丹江地区 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 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的 上述8名成员,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 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 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 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是她们却被敌围困于河边。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 冷云坚定 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 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毁掉枪支,挽 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集体沉江,壮烈殉国。 牺牲时,她们年龄最大 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为弘扬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 江纪念碑”奠基典礼。 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 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谁是唐代英雄?
李玄霸李玄霸,别号李元霸,职位:秦州总管、司空,599年—614年,嬴姓李氏,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三子,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母太穆皇后窦氏,陇西成纪人。 李玄霸自幼辩惠。 隋大业十年,即614年,李玄霸去世,年仅十六岁,无子,唐高祖以李世民长孙氏次子李泰为嗣子,并加封李泰魏王。 武德元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追封李玄霸为卫怀王,谥号怀。 又追赠为秦州总管、司空。 武德四年,唐高祖以秦王李世民第四子李泰为宜都王,作为李玄霸的后嗣。 并将李玄霸改葬于芷阳。 文学形象清中期以后的《说唐》《兴唐传》等通俗英雄传奇小说、评书等作品中,有“李元霸”这一著名的文学形象,其历史原型或为李玄霸,传说是为避清康熙帝(玄烨)之讳而改作“元霸”,但对于李元霸的塑造则基本完全是创作,与史书记载的李玄霸几乎并无相似之处。 罗士信罗士信,约600年―622年,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隋末唐初时期猛将。 罗士信原为隋朝齐郡通守张须陀部将,随其征讨农民起义军,后归降瓦岗军,被授以总管之职,在与王世充交战时重伤被俘。 后因不耻王世充,率部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枪刺王玄应,智取千金堡,随李世民平定洛阳,进封绛州总管、剡国公。 武德五年,即622年,罗士信在洺水之战中城破被俘,被刘黑闼杀害,谥号勇,葬于北邙山。 艺术形象《隋史遗文》《隋唐演义》等古典小说中,罗士信的事迹基本与正史吻合,只是增加了罗士信早年与秦琼结义,后来为了保护秦母反出山东等情节。 《说唐》中虽没有罗士信,但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罗成就是以罗士信为历史原型的。 而在《大唐秦王词话》中,提到“罗成,字士信”,认为罗成就是罗士信。 民间形象评书故事里,罗士信是隋唐四猛第一猛,外号“今世孟贲”,有一对飞毛腿,使一条大铁枪(一说镔铁棍),天生神力,水性过人,但生性憨傻,“吃饭不知道饥饱,睡觉不知道颠倒”,原为王君可放牛,后被秦琼收为义弟。 罗士信曾力撼双牛,两战徕乎儿、火烧济南城;潼关口活捉魏文通,金堤关力擒伍天锡;四平山大战李元霸,铜旗阵杀死仇成,后在攻入扬州皇宫时掉进陷阱,被乱箭射死(一说在攻打虹霓关时被新月娥杀死)。 秦琼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 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 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 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病逝。 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死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 贞观十七年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艺术形象《隋唐演义》、《说唐》等文学作品中的秦琼形象与历史上秦琼大不一样。 小说里秦琼是山东历城县一名马快班头,擅长使用双锏,远近闻名,人送绰号“小孟尝”。 在执行公务时结识单雄信、王伯当、徐茂功等绿林好汉。 阴差阳错救了李渊一家,被李渊幼子李元霸当成是神仙。 后来惹上官司被发配到北平府,而北平王罗艺却是秦琼的姑父,秦琼得以在罗艺帐下任职,并和罗艺的儿子罗成钻研武艺,传枪递锏。 离开北平府后,秦琼又辗转被杀父仇人靠山王杨林所赏识,成为杨林手下的十三太保。 而后秦琼行走江湖所结识的好友及北平府罗成、张公瑾等人一同来历城县给秦琼母亲祝寿,却因为程咬金劫皇纲事泄漏,被杨林抓获,秦琼等救出程咬金后决定起义反隋,并于贾柳楼结义。 在徐茂功的建议下,秦琼单雄信等袭取瓦岗寨,以瓦岗为根据地,正式揭竿起义。 程咬金称混世魔王、大德天子,秦琼为兵马大元帅,徐茂功为护国军师,单雄信、谢映登等为瓦岗五虎将(小说版本不同,五个人也有所不同)。 瓦岗后来因为新君主李密用玉玺换萧妃,搞的众将士离心离德,秦琼程咬金等离开瓦岗到了洛阳,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于是设计离开,投奔到李世民帐下,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统一天下,被李渊封为护国公。 后参与玄武门事变,助李世民登上帝位。 尉迟恭尉迟敬德,名融,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阳人。 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敬德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 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 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 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去世,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传说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铁鞭,骑乌骓马,据西游记一书,尉迟恭与秦琼因保护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龙王鬼魂之犯,成为两位道教传统门神,尉迟恭年少时曾为铁匠,后世铁匠常奉之为职业守。 民间形象传说尉迟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铁鞭,骑乌骓马,据西游记一书,尉迟敬德与秦琼因保护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龙王鬼魂之犯,成为两位道教传统门神,尉迟敬德年少时曾为铁匠,后世铁匠常奉之为职业守护神。 在说唐系列小说、评书中,尉迟敬德乃黑煞星转世,为隋唐十八杰里的第十三杰,与秦琼并列,曾与秦琼三鞭换两锏,娶有黑、白两夫人。 在《薛丁山征西》中,尉迟敬德为救薛仁贵,鞭打禁门,将钢鞭打断,想起师父“鞭在人在,鞭亡人亡”之言,撞柱自尽。 罗艺罗艺,字子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隋末唐初将领、军阀,寓居京兆云阳。 隋末任虎贲郎将,驻守涿郡。 619年归唐后,赐其姓李,初封燕公,后晋封燕郡王,助唐击败刘黑闼,统领天节军,镇守泾州。 唐太宗登基后,进封开府仪同三司,位比三公。 贞观元年,率军反唐,进据豳州,后被击败,逃往甘肃乌氏,为其部下所杀。 隋末,罗艺割据幽州,独霸一方。 宇文化及、窦建德、高开道等人均曾派出使节前往幽州招降罗艺。 罗艺不从,还杀了宇文化及的使者,为炀帝发丧。 文学形象明末清初作家袁于令创作的小说《隋文遗史》,罗艺原是北齐驾下勋爵,见北齐国破,不肯臣隋,统兵杀到幽州,结连突厥可汗,同心反叛。 隋朝累战不克,只得颁诏招安,将幽州割与罗艺,统雄兵十万镇守幽州。 此书还首次给罗艺添加了一个虚构的儿子罗成和夫人秦氏,秦琼成了罗艺的侄子。 清初作家褚人获创作的《隋唐演义》一书,也沿用了《隋文遗史》的这部分描写。 清代演义小说《说唐》中,“罗艺,字廉庵,北齐勋爵燕公,隋封为靖边侯,秦琼之姑父,父罗允刚,夫人秦氏乃亲军护卫秦妲之女,子罗成。 ”《说唐》里的罗艺为人正直,能使一杆滚银枪,守护边疆,后死于苏定方之手,未能活到唐朝建立,而儿子罗成排名隋唐第七好汉,在《说唐后传》罗通扫北中,男主角扫北王罗通也被描写成为罗成儿子,罗艺之孙。 此外,剧目《粉妆楼》里的罗灿、罗焜等均被指为罗艺后裔。 正史中记载的罗艺之父罗荣,在连丽如评书《大隋唐》中则被改成了罗士信之父。 李勣李勣,594年—669年12月31日,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人。 唐朝初期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 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 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 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人物生平徐世绩(后改名李世勣、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本为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人。 隋朝末年,迁居到滑州卫南县(今河南浚县东南)。 徐世勣家本是富豪。 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与其父徐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救济贫苦人,不管关系亲疏。 隋炀帝大业(605年—618年)末年,十七岁的徐世勣(按《旧唐书》等记其卒年推算,徐世勣十七岁时应在大业六年,但翟让举兵在大业十二年,此处或有误)见天下已乱,就近参加了翟让的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军。 他劝说翟让:“附近是您与我的家乡,乡里乡亲,不宜侵扰。 宋、郑两州地近御河,商旅众多,去那里劫掠官私钱物非常方便。 ”翟让称善,于是在运河上劫取公私财物无算。 有钱就不缺人,不久兵众大振,有徒众一万余人。 此时,隋朝遣名将张须陀率两万多人讨伐,翟让惊恐之下,企图逃走,徐世勣予以制止。 瓦岗军采取诱敌深入、伏兵袭击的战术,将隋军全部歼灭,张须陀亦战死。 当时,蒲山公李密参与杨玄感反叛,兵败逃亡。 徐世勣与浚仪人王伯当知道李密为天下英雄,一同劝说翟让奉李密为主,以收买人心,扩大影响。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密自称魏公,大封官爵。 徐世绩被授为右武候大将军,统领本部。 同年,隋朝令江都通守王世充等率军讨伐李密。 徐世勣使用奇计,在洛水两岸几次大败王世充,李密因此封他为东海郡公。 当时河南、山东大水,饥民遍地,隋朝赈给不周,每天饿死数万人。 徐世勣向李密进言:“天下大乱,本是为饥。 如果我们攻陷黎阳国仓,大事可成矣。 ”李密听计,派徐世勣带五千人,自原武渡黄河,掩袭黎阳仓的隋朝守军。 当日攻克,开仓招民众随便领粮,十天之间,就招募到兵士二十多万人。 此后,瓦岗军内部发生矛盾。 翟让在宴会时,为李密杀死。 混乱中,在场的徐世勣也被士卒砍了一刀,身受重伤,王伯当急忙喝止,徐世勣才得以幸免。 李密为稳定人心,派大将单雄信前往抚慰翟让旧部,将其分别归属于徐世勣、单雄信、王伯当麾下。 武德元年(618年)三月,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杀炀帝杨广。 五月,李密派徐世勣征讨叛将王德仁,以报其杀房彦藻之仇。 徐世勣击败王德仁,迫使其投降唐王李渊。 世勣守黎阳仓,宇文化及率军四面攻城,形势危急。 徐世勣从城中向外挖地道,忽然现身城外,大败宇文化及,迫使其解围而去。 此年,太府卿元文都等拥立越王杨侗(皇泰主)在洛阳称帝。 皇泰主派使者赦免李密等人,徐世勣被重新授为右武侯大将军,受命讨伐宇文化及。 程咬金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 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末年,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 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 参与玄武门之变,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世袭普州刺史。 麟德二年去世,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谥号“襄”。 陪葬昭陵。 其事迹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 小说形象在以《说唐》为代表的系列话本及历史演义小说中,程咬金,字知节,小名一郎,使一柄八卦宣花斧,是一名性格直爽、粗中有细的福将,而且特别长寿,活了一百多岁,直至武则天政权垮台。 据此改编的戏曲影视中,程咬金也是一个重要而可爱的角色。 各种版本常有出入,下面仅就较通行者扼要介绍。 整个故事是从秦琼、程咬金的童年开始的。 程咬金原本家住济南,幼年丧父,与秦琼是总角之交,后随母逃荒至历城,与秦琼分别。 长大后,程咬金贩卖私盐,打死捕快,判了死缓,坐牢三年,恰逢隋炀帝大赦天下,释放出狱。 出狱后,程咬金受母亲教诲,要干正经营生,去卖柴扒,却遇上响马尤通。 尤俊达有意要骗程咬金做强盗,教他斧法,程咬金总学不会。 程咬金梦中有一位老人教会了他全套精妙斧法,醒来演练,却被俊达喝破,只记得三招半,这就是所谓“程咬金三斧”。 是哪三招半,说法很多,不过无非下劈、横抹、斜挑及击刺等几个关键动作,确实是斧法的精华所在,简单而又实用。 在打斗中,程咬金的前三斧半,威力无比,很多对手迅速崩溃;但只要挺住不败,差不多就变成程咬金落花流水了。 所以,程咬金三斧可说是一试金石,不能顶住的人是无法进入好汉排名的。 程咬金头一次当强盗,就做了笔大买卖。 靠山王杨林的义子大太保罗芳和二太保薛亮,护送皇纲进京,他们打着靠山王的旗号,以为平安无事,谁知半路杀出程咬金;二人敌不过三斧半,落荒而逃。 程咬金劫了皇纲,惹出无数事端,这才有贾家楼三十六人结义,反了山东。 其后,程咬金三斧定瓦岗,单身探地穴,被众人拥立,号为混世魔王。 裴仁基、裴元庆父子投降瓦岗后,程咬金迎娶裴仁基之女裴翠云。 程咬金做首领不痛快,救出李密,将领袖交给他。 李密日渐骄横,冷了众人的心,程咬金等人最终投奔李世民。 程咬金立下不少功劳,封卢国公。 程咬金也是《隋唐演义》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其绝技就是梦中学会的三板斧,外号“混世魔王”,人如其名,干的混事数不胜数,以贩卖私盐起家,和秦琼是姑表兄弟,曾为瓦岗寨大魔国国王,后投降李唐,凭小聪明和运气也立了不少大功。 一生运气极好,活到一百多岁,历经高祖、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六朝,可以说是隋唐英雄中第一福将。 李靖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人。 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 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 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贞观二十三年,李靖病逝,年七十九。 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赐谥“景武”,陪葬昭陵。 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玄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 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 文学形象《唐传奇》中的《虬髯客传》写李靖於隋末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为杨素家妓红拂所倾慕,随之出奔,途中结识豪侠张虬髯,後同至太原,通过刘文静会见李世民。 虬髯客本有争夺天下之志,见李世民神气不凡,知不能匹敌,遂倾其家财资助李靖,使辅佐李世民成就功业。 後虬髯客入扶馀国自立为王。 篇中故事情节和两个主要人物红拂女、虬髯客均出虚构,主旨在表现李世民为真命天子,唐室历年长久,非出偶然,由此宣扬唐王朝统治的合理性。 描写人物颇为精彩,红拂的勇敢机智,虬髯客的豪爽慷慨,刻画尤为鲜明突出,文笔亦细腻生动,艺术成就在唐传奇中属于上乘。 后世戏曲用为题材的,有明代张凤翼《红拂记》、张太和《红拂记》、凌蒙初《虬髯翁》。 又李靖、红拂、虬髯三人,后人亦称“风尘三侠”。 牛进达牛秀,595-651年,字进达,祖籍陇西,濮阳雷泽,今山东鄄城人,唐朝初期大将。 出身名门,累从征伐,官拜右武卫大将军、琅琊郡公。 永徽二年卒,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为壮,陪葬昭陵。 牛进达降唐后,与程知节、秦叔宝一起留在了秦府,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将领。 据《唐会要》记载,牛进达最后官拜右武卫大将军、琅琊郡公。 永徽二年,牛进达死后,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为 壮,并陪葬昭陵。 墓志铭牛进达墓志1976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县昭陵陪葬墓群中,对其事迹有较详细记载,可查阅三秦出版社《昭陵碑志》第20页、第122页。 大唐故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琅琊郡开国公牛府君墓志之铭君讳秀,字进达,其先陇西人,因官而迁,今为濮阳之雷泽人也。 朱宣御历,通爽气于金方;黄虞启运,著薰风于渔泽。 是以上地为儒,缺流声于七雄之代;陈仓有守,邯发誉于三分之时。 自兹厥后,冠冕逾劭,旋详令迹,絪蔼芳缣。 祖定,魏韩州刺史、上柱国、平原县公。 德被宣条,荣高苴土。 祖双,齐镇东将军、淮北太守。 寄隆御侮,政成河润。 父汉,清漳令。 时雉驯雏,夜渔沉小。 君发祥河之祉,蔼惟岳之灵。 弱而环异,长而奇桀。 学书不成,负剑气于冲斗;行遗小节,屏鲛害于沉流。 射宓妃于洛滨,投要离于江上。 顾山川而累叹,竚风云而永怀。 属汉东沦覆,中原潜沸。 四渎鲸奔,五方鹊起。 君乃言求力士,愤逸气于沙中;直视侠客,且酣歌于榆次。 暂臣李密,知卿子之娇亡;甫讬杨侗,察秦婴之系组。 于时,文皇东略,谣均西怨。 杖剑辕门,遇优辍洗。 蒙授开府,从征汾、晋;兼总马军,陪麾巩、洛。 武周授首,王充舆榇。 克翦之勋,事隆赏秩。 窦德之西圆□庾,刘闼之东连赵魏。 力负拔山,势疑绝纽。 君援搀枪而扫祲,奋格泽以销氛。 战酣移晷,轮埋喋血。 白马之津,功标万骑;乌江之上,声冠五侯。 文皇帝业践少阳,任先警卫。 暨乎嗣膺丕烈,寄重谁何。 贞观元年,以右武卫中郎封魏城男,食邑三百户。 冯盎潜扇瓯闽,将倾岭峤,君特禀戎律,克静奸回,复龚圣筭,西屠夷落。 巴濮无虞,彭微以晏。 凯旋之日,诏授右卫中郎。 八年,迁守左卫将军。 于时吐谷浑内扰湟中,王赫斯奋,乃为鄯善道行军副总管。 魂驰寇壤,志烈风驱。 遥刷河源,遐清导弱。 功兼群帅,用畴殊赏。 诏授左武卫将军,加爵为侯。 后西讨高昌,复资戎筭,为交河道行军总管。 星言右地,直指前庭。 旌旆所临,鱼鸟惊窜。 翼飔风于阊阖,送归日于崦嵫。 仲山之鼎,不足称其伐;博望之言,无以穷其忧。 宠命隆渥,特光茅社,徙封琅琊郡公,食邑三千户,金帛之差,有逾千计。 十八年内,从讨辽阴,检校右武候大将军,总督巡警。 齐朱綅于七萃,整鞶革于六戎。 驻跸之时,率先告捷。 大风□□,巨鳞斯。 廿一年,又为沧海道行军大总管。 玉舳云兴,雕戈星缛。 山螯息枡,水若澄流。 勒丸都之□,□□□之险。 特垂纶綍,远加慰谕。 仍授左武卫大将军。 苏定方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 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 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 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 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文学形象在演义小说作品中,苏定方的形象与真实历史相差甚远,甚至与其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说是被后世通俗小说、评书和戏剧歪曲形象最严重的历史人物之一。 然而苏定方的文学形象在隋唐系列小说中也有一个逐步丰满,逐步演化的过程。 明朝前期,在罗贯中所著的小说《隋唐两朝志传》中,苏定方作为唐之骁将追随唐太宗征伐辽东,并与盖苏文作战。 这是关于苏定方最早的俗文学记录,也是该书对他的唯一描写。 但史书中并没有苏定方跟随唐太宗出征辽东的相关记载。 明朝万历间,诸圣邻编著的小说《大唐秦王词话》中,苏定方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了许多,在第十七回中,苏定方作为窦建德的说客出场,书中做了如下描述:“凛凛威风气势昂,熊腰虎背半戎装,袋中紧扣弓和箭,鞘内深藏宝剑光。 ”第四十回中,苏定方因直言犯谏而被夏王窦建德贬斥回乡。 结果虎牢关一战,苏定方不幸言中,窦建德战败被擒 ,败阵诸将皆逃往苏定方处,并认为其“才高识广”,共推他为领袖。 苏定方不负重托,率众重整旗鼓,并推举刘黑闼为汉东王。 明都之战,苏定方与罗成不分上下(《大唐秦秦王词话》里罗成与罗士信是一个人),书中赞道:“棋逢敌手皆留意,将遇英雄各用心。 枪飞道道银蛇走,刀落纷纷雪片侵。 交锋大战百余合,二将当场杀手停。 ”最终苏定方在淤泥河之战设计杀死罗成,成为唐王朝最大的对手。 在第五十二回“识天时贤母训子 全孝道义士降唐”中,随着刘黑闼被诛杀而功败垂成,秦王欲招降苏定方,在老母亲的训诲下为尽孝心才决心降唐。 可见,此书中的苏定方是以文武兼备,事母至孝的正面形象示人。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中少年英雄罗成陨落于苏定方之手的情节描写也被后世演义小说沿用。 清朝年间,隋唐历史演义类小说的集大成作品《说唐演义全传》刊行以后,苏定方和其子孙的形象随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小说主要的反面人物。 作为隋唐系列小说中的代表作,《说唐》的故事情节和对人物的刻画无疑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的隋唐小说作品。 之后《隋唐演义》、《兴唐传》等相关评书陆续问世,苏定方在通俗文学中的反派形象也就彻底定型。
古代猛将排行榜(是以武力.也就是谁利害)
1.项羽(公元前233~前202年)“力拔山兮气盖世.”“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中华历史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被无数文人墨客赞美的将军,只有项羽一人。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重要的反秦将领,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祖父项燕是战国末年楚国的名将,为秦将王翦所杀。 项羽幼年学武,力能举鼎。 多次率大兵出征,身先士卒,千军万马中杀得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常有敌将闻声而退。 汉五年十二月,楚军被围困于垓下,人少食尽。 汉军四面唱起楚歌,军心大散,被汉军十面埋伏,死伤大半。 与从者八百余骑突围,至阴陵迷失道路,复至乌江,敌兵追到。 项羽迎天大吼,回身死战,以一把紫铜弯刀砍杀60多名汉军大将,数以百记的兵士!奈何汉军人数众多,将其团团包围,项羽见大势已去,扔掉早已砍断的弯刀,拔剑自刎于乌江畔,被后世赞誉为“西楚霸王”。 2.吕布(?~公元198年)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今内蒙古包头).东汉末年,三国之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代骄将.早期从刺史丁原,后灭丁原,投身贼臣董卓,助纣为虐.后又轼杀董卓,自成势力,最终被曹操于下坯绞杀.其人甚勇,身着西川红锦百花袍,兽面吞头连环铠,座下千里追风赤兔马,手中无敌鬼神方天戟轮动如风。 曾于虎牢关拒十八路诸侯于关外,斩敌军大将无数,无人可在其马前走上三个回合!后又只身迎战三英(刘备、关羽、张飞。 )、六大将(典韦、许褚、夏侯敦、夏侯渊、乐进、李典。 ),使其威名远扬,天下丧胆,海内震动!3.关羽(公元162年~公元219年)关羽字云长,原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 东汉末年随平原相刘备平定黄巾之乱有功迁别部司马.征讨董卓之时力劈华雄,大战吕布,人皆惊惧!建安五年,与张辽同为先锋,助曹操于千军万马中杀敌军猛将颜良,斩其首还,无可当者.建安二十四年,围曹仁于樊城,击败魏国名将庞德,水淹七军,擒获敌军将领于禁.后被东吴军设计击败,在麦城小道间将其擒获,关羽誓死不降,而被斩首.关羽手拿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钜),坐下赤兔宝马,威风凛凛,气宇轩昂.武艺绝伦而忠勇有佳,被后世尊为“武圣人”。 自晋朝时为武勇、忠义的象征,唐朝时被叫做“义勇武安王”,而到元代之后尊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君”。 4.李广(?~公元前119年)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人。 其先祖李信为秦国名将,曾率秦军追逐燕太子丹直到辽东。 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少年从军,抗击匈奴。 他作战英勇,杀敌颇众,使汉文帝大为赞赏。 九年后,汉景帝即位,李广升为骑郎将,成为景帝身边的禁伟骑兵将军。 吴王、楚王叛乱时,李广以骁骑都尉官职跟随太尉周亚夫出征平叛,在昌邑城下夺得叛军军旗,立下显赫战功。 诸王叛乱平定后,李广调往上谷、上郡、陇西、雁门、代郡、云中等西北边陲做太守,抗击匈奴的入侵。 他飞身夺得敌兵马匹,射杀追骑无数,终于回到了汉营。 从此,李广在匈奴军中赢得了“汉之飞将军”称号。 归朝后,李广被汉帝革除军职,贬为庶人。 几年后,匈奴杀辽西太守,击败韩安国将军。 武帝重新起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 匈奴闻“飞将军” 镇守右北平,数年不敢来犯。 一次,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中大石,以为是虎而一箭射去。 待他近看时,方知射中的是大石,而那枝箭却深深地射入了石中。 他张弓对石再射,却始终不能再将箭射入石中了。 唐朝诗人王昌龄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5.张飞(公元168年~公元221年)字翼德,涿郡人(今河北涿州).其人身高八尺,燕额虎须,豹头环眼,势如奔马.早年与刘备、关羽一道剿平黄巾起义,董卓乱政时于虎牢关前恶战温侯吕布!建安六年,曹操追袭刘备至当阳长坂桥,张飞独自一人拒水断桥,大喝“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军大乱,不战自退。 建安十九年,张飞夺取西川立下大功,领巴西太守,扫虏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即位汉中王,封张飞为右将军,假节。 次年刘备称帝,迁飞为车骑将军,新亭侯。 义兄关羽遇害后,张飞痛心欲绝,誓为二哥报仇,每每酒后鞭打士卒,后被手下偏将范疆、张达暗害。 张飞一生忠义,为人正直,敬君子而歧小人。 且武艺高强,当世间罕逢敌手,外表粗鲁但心有智谋。 然性情太刚而最终横死。 现在川中亦有张飞庙,为后人时常祭祀这位忠勇意气的蜀汉名将。 6.马超(公元176年~公元222年)字孟起,扶凤茂陵人(今陕西兴平)。 蜀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之一。 身高八尺余,面如冠玉,眼似朗星,虎体狼腰。 擅使一条虎头蘸金枪,英勇无敌!曾于渭桥大战曹操军团,连败曹营大将于禁、曹仁、张颌,与虎卫将军许褚恶斗100回合,又大败曹军,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使曹操不禁感叹:“马超不减吕布之勇!”后因遭离间计而被击败,投奔汉宁王张鲁,奉命救援西川刘璋,与虎将张飞在葭萌关昏天暗地来来往往,日战到夜,夜战到明,800余回合难分胜负!次年被收降,投靠刘备,成为“五虎将”之一。 入蜀汉阵营中再显神威,镇守巴西抗拒曹操,又守西平关力敌西羌大军,立下赫赫战功。 马超乃西汉时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西凉太守马腾之子,有羌人血统,因此在西凉地区被奉为“神威天将军”!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一代虎将马超病故,时年官拜骠骑将军、赐威侯。 7.赵云(公元169年~公元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 蜀汉五虎将之一。 身高八尺,容貌甚伟,肌肉强健。 早期跟从公孙瓒南征北战,公孙瓒败亡后,投靠刘备。 赵云武力过人,忠心耿耿,深得刘备赏识。 建安六年,曹操追袭刘备至当阳,刘备军中大乱,走失了二位夫人,赵云回身寻找,终于找到刘备之子,此时曹军已杀到。 赵云保护着小主人冲出重围,接连斩杀曹营大将几十名,使敌军丧胆!从此一战成名。 夺取西川后,赵云因有功被封抚远将军。 平定南帮、北伐魏国,赵云又数次立下战功,被加封过3次,晋升永昌亭侯。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赵云随诸葛亮北伐曹魏,魏大都督曹真派大军出斜谷,诸葛亮令赵云、邓芝二将前去追袭,赵云失利,回兵后被贬为镇军将军,这也是他戎马一生中唯一一次败仗。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病逝。 后主刘禅追其为虎威将军、贲门中郎、顺平侯。 8.廉颇(?~公元前238年)春秋战国时赵国名将。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大举进犯赵国,赵惠王急调廉颇抗秦。 廉颇操刀上阵,接连砍杀数十名敌将,大破秦军,迫使秦国暂停了对赵国的进攻。 几年后再次带兵东征西讨,击败魏国、齐国,接连占夺城池,赵惠王大喜,加封为上卿、大将军。 各诸侯国闻知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不敢正视赵国。 公元前266年,赵惠王卒,蔺相如病重,秦国终于找到了机会,开始进犯上党,图取赵国。 时年80岁的老将廉颇英勇不减当年,60多斤重的古铜刀轮动如飞,带领兵士奋勇杀敌,将秦军打得溃不成军,退出上党,从此再也不敢对赵国用武。 后来,赵孝成王听信谗言,中了离间之计,把廉颇革职,贬为庶人,任用赵括为将,出兵征秦。 秦王闻知廉颇被罢免,小儿赵括为将,不由大喜,便派秦将白起攻赵国于长平。 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无实战经验,导致赵国损失数十万大军,从此一蹶不振。 廉颇晚年时一直不得志,赵王未再次启用他,无奈只得又奔了魏国、楚国。 公元前238年,一代杰出的老将军廉颇抑郁不乐的仙逝于楚国。 9.典韦(?~公元197年)东汉丞相曹操部下,陈留己吾人(今河南河睢)。 擅使一对大铁戟,重达八十斤,舞动时呼呼生风,无人能近。 时牙门前一面大旗将要倒塌,卫士数十人近前也无法把大旗扶正,典韦上前,单手托住大旗,屹立在风中不动,宛如一尊雕像!曹操惊 叹:“此古之恶来也!”濮阳大战中,典韦在阵前单挑吕布,战50余合不分胜负!后又执大戟冲杀入敌阵,敌方四员大将无法抵挡而败退下来。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征讨张绣,张绣向曹操请降,曹操应允,并摆酒宴邀请众人。 宴席上,典韦持大铁戟立于曹操身后,众人均不敢仰视。 十余日后,张绣造反,夜袭曹操营寨,曹操出战不利,轻骑遁去。 典韦在门前奋战,贼军不能得入。 贼兵于是分散从其它门进营。 其时典韦部下兵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恶战,无不以一当十。 但贼军前后兼至益多,典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戟击去,便将贼兵十余支矛摧断。 后典韦左右死伤者略尽,典韦本身亦被数十创,双方短兵接战,贼兵往前搏斗。 典韦便徒手挟着两人击杀之,其余贼众不敢近前。 典韦复前冲突贼众,又杀数人,然而伤创重发,典韦就此怒目大骂而死。 贼军方才敢于向前,取典韦之头,互传而观,覆军就看视其躯骸。 曹操退住舞阴,闻典韦已死,为之痛哭,招募闲人为其举丧,亲自临哭,遣其归葬襄邑,拜其子典满为郎中。 车驾每次经过,常祠以中牢。 曹操追思典韦,拜典满为司马,引为近侍。 曹丕即王位后,以典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 10.李元霸(公元609年~公元631年)唐王李渊第五子,封爵赵王.隋唐第一条好汉,手使一对混元镏金镗,重达百斤!相传元霸是天上雷震子下凡,武艺之高,隋唐之时无人可望其项背。 当时的三员猛将熊阔海、伍云召、伍天锡围攻元霸,不十合,被一记重锤击裂三人手臂,纷纷逃走!后又追杀伍天锡,将其在马背上分尸!“无敌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与元霸连斗三十回合,感到不支,策马要逃,被元霸从后赶上,当场撕裂!十八路反王闹事,被元霸一举击溃,从此威名大震,使敌方的战将闻名色变!后在一次出征中,突然风雷大作,元霸不悦,扔大锤向天示威,结果被雷劈中镏金镗,落下击中头颅而亡。 一代虎将,落得个英年夭折的荒诞结局。 11.黄忠(公元145年~公元220年)字汉升,南阳人(今河南南阳)。 早年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中郎将,和刘表的侄子刘磐一同防守长沙攸县。 [208年],曹操南征,平定荆州,临时任命黄忠为裨将军,仍然在原地驻守,归长沙太守韩玄统领。 次年,刘备平定荆南诸郡,令关羽攻打长沙郡关羽连斩韩玄手下大将,势不可当!当时年过六旬的老将黄忠请命,要战关羽,韩玄应允。 关羽与黄忠在长沙城下恶斗百多回合不分胜负,老将军反而越战越勇!后韩玄被杀,黄忠被迫投降刘备。 212年,刘备攻占西川,老将黄忠攻打雒城,计夺天荡山连立战功。 公元219年,黄忠于定军山攻打魏国大将夏侯渊。 夏侯渊的部队十分精锐,黄忠指挥部队,一往无前,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就斩杀了夏侯渊,于是渊军大败。 此战后,黄忠被升为征西将军。 刘备立为汉中王后,封黄忠为五虎大将,关内侯。 次年,年已75岁的老将军黄忠与世长辞。 12.许褚(?~公元225年)字仲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三国时魏国名将。 身材魁梧、勇猛过人,绰号“虎痴”,掌管曹军精锐的虎卫军。 在曹操宛城战张绣时,因屡建战功,赐关内侯。 马超于潼关阻击曹操之时,连败曹军大将于禁、曹仁、张颌,锐不可当!许褚向曹操请命要战马超,曹操虽感有险,但还是答应了他。 马超与许褚刀来枪往杀了百多回合未分出高下,许褚一怒之下,脱光上衣,轮起大刀同马超血搏!后来马超回到营中叹说:“从未见如许褚般拼命恶战之将,真乃虎痴也!”汉中之战,许褚负责押运粮草,却贪杯误事。 张飞来劫粮草,许褚上前迎战,却因酒醉不敌被击伤落马,从此落下病根。 曹操病逝,许褚痛哭,伤势恶化,终于一病不起,在榻上躺了5年后悄然逝去。 魏文帝曹丕追封为壮侯、虎卫将军。 13.张辽(公元169年~公元224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今山西朔县)。 三国时魏国名将。 东汉末年吕布属下第一大将,曾数次与关羽交手,与其结下友谊。 濮阳之战,与曹操手下猛将许褚双刀并举,银光闪烁,交马三百多回合输赢难分!曹操深喜,遂不忍力拼。 白门楼之后,吕布被绞杀,关羽劝张辽投降,辽降曹操。 曹操大喜,封其为中郎将、关内侯。 公元202年,曹操与袁尚战,尚败,逃往漠北。 张辽追袭袁尚,路遇匈奴大兵阻挡去路。 辽单刀匹马冲入阵中,斩下匈奴可汗蹋顿单于首级而还,敌阵莫能当者!官渡一战,辽连斩敌军猛将,三十回合击败袁绍手下王牌虎将张颌,敌军丧胆!赤壁兵败,辽力保曹操逃生,一路败吕蒙、战张飞、退甘宁,闯出虎口。 曹操加封为前将军、顺亭侯。 公元216年,孙权派大军进犯合肥,曹操谴张辽前往征讨。 辽用计袭破孙权后军,又带领八百兵士冲杀孙权十万大军!辽杀入敌阵,自呼其名,砍杀兵士数十人,击毙十多员大将,直冲向孙权麾盖。 身后兵卒被困于阵中,大喊:“将军弃我乎?”辽又奋力杀回,救出兵卒而出,无御之者!合肥一战,张辽树立威名,江南之地但闻张辽之名,小儿不敢夜啼。 黄初四年(公元224年)曹丕派张辽等大将出兵海陵,时张辽得疾。 孙权对手下说:“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深夜张辽卒于军中,魏军悄退。 魏文帝曹丕失声痛苦,追其为骠骑大将军、晋阳侯。 并表彰合肥之功:步卒八百,破敌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14.斛律光(公元515年~公元572年)北齐名将。 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 出身将门。 初任都督,善骑射,号称“落雕都督”。 后拜大将军、太傅、右丞相、左丞相。 他骁勇善战,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 北齐天统五年(569)十二月,周军围攻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北),断齐军粮道。 武平元年(570)正月,他率步骑3万破宜阳周军,再通粮运;周军复攻,他领军迎战,又获胜利俘北周开府仪同三司宇文英等。 二年,率众于平陇(今山西稷山西)等地筑垒,迎战北周骠骑大将军韦孝宽所率步骑万人,大破之,俘斩千计。 他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为部下所敬重。 三年,北齐后主高纬听信谗言,将其诱杀。 斛律光一生勇猛,曾多次“表演”马上擒将的绝活,南北朝时无人可在其马前走上三个回合!15.太史慈(公元166年~公元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今山东龙口)。 东汉末年,帮助北海太守孔融平定贼乱,张弓搭箭开射,贼兵无不应声而倒,遂扫除了贼乱。 公元193年,扬州刺史刘繇招募勇士,太史慈应招入军。 时年,孙策平定江东,与刘繇展开撕杀。 太史慈为先锋与孙策对垒,两头老虎在马背上枪来枪往连斗二百余回合,互相暗自称奇。 太史慈见久战不下,调转马头准备使回马枪,不料被孙策识破,二人互相执住兵器,双双落马,又展开肉搏,太史慈扯下孙策的钢盔,孙策拔出太史慈背上的戟。 直到天黑,也未分出胜负!归附孙策后,在一次讨伐贼寇的战役中,一箭射去,将一名战将的手臂贯穿,活活钉死在城门上!魏国大将张辽初次进犯合肥,太史慈出马箬战,与张辽战五十回合枪法不乱。 张辽见取胜不易,便施展计谋,诈败,引慈入城,慈方入城便猛然醒悟,但为时已晚,城上乱箭齐发,慈身中六箭而退。 当晚于营寨长叹:“丈夫在世,应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壮志未酬,奈何死乎!”言毕气绝。 享年四十一岁。 16.孙策(公元175年~公元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人(今浙江富阳)。 少年时跟随父亲孙坚南征北战,杀伐天下,积累了许多战斗经验。 荆州逆袭战孙坚阵亡,年仅17岁的孙策立誓要扫平东南,为父报仇,从此更加勤于练武。 后来,向袁术借兵,开始大业,在战场上孙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冲锋在前,连续攻下三十余城。 扬州刺史刘繇与孙策为敌,派出大将太史慈与战孙策,二人恶斗一番,不分输赢而散。 随后刘繇亲自带兵来攻,派出两员上将出阵。 孙策毫无畏惧,催马上前,只一合,便把一将抓下马来,挟在腋下,另一员大将上前攻击,孙策大吼一声,那员将恐惧而落马,当场摔死。 孙策回马,被挟住的战将已然气绝!从此,孙策便赢得了“小霸王”之美誉。 后来,孙策外出巡游,遭人暗算而受重伤,临终前将大业托付于其弟孙权。 时年,孙策只有二十六岁。 17.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西汉王朝名将.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善骑射。 17岁即为汉武帝侍中,同年随卫青出征匈奴,任嫖姚校尉,率领800精骑长驱数百里,突袭匈奴后方,斩杀匈奴兵2028人,俘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并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军,被封为冠军候。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骑兵一万出陇西,进击匈奴右贤王部。 他6天连破匈奴五个王国。 接着越过焉支山一千多里,与匈奴鏖战于皋兰山下,歼敌近9000人,杀匈奴卢候王和折兰王,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贝加尔湖)。 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霍去病因功授大司马,威望超过了卫青许多卫青部将纷纷转投霍去病。 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在长安病逝,年仅23岁。 汉武帝特命陪葬茂陵,把他的墓冢建成巍峨的祁连山形状,墓前陈列“马踏匈奴”等大型原雕石刻,以表彰他远征匈奴的丰功伟绩,并谥予他景桓侯的封号。 出葬之日,命归降的匈奴将士身着黑衣黑甲,在长安至茂陵的道路两旁列成几十里军阵,为霍去病送葬。 18.冉闵(?~公元352年)东晋末冉魏政权的君主,死后被其对手镒为“魏武悼天王”,一个武,一个天王,入木三分地体现了胡人对其深深的畏惧之心。 作为五胡乱晋时北方汉族的精神支柱,冉闵的威猛至今还在一些地方流传,乱华之六胡经其征战厮杀只剩其四,为汉文化在北方的延续流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外族人亦公认冉闵为中华猛将之列。 “闵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骑赤龙,一生死于其手下的敌军以万计,死于其政权,军队下的胡人更是以十万计,曾创造过以弱击强九战九胜的战例,帐下军士皆勇冠三军,竟与楚霸王之八千江东子弟不相上下,仅被难一役便斩燕将数十,杀燕骑三百余,勇烈可见一斑,只是由于战马被杀,步战力尽被擒,面对胡主责难,尤自怒斥:“天下大乱,尔曹夷 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被杀之后,天降三日大雪,又大旱,燕主疑惧,封其为“武悼天王”这才作罢。 19.徐晃(?~公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郡人(今山西洪洞)。 东汉末参加剿灭黄巾军的战斗,有功升骑都尉。 董卓亡后,李傕、郭汜之乱又起,徐晃一路为汉献帝保驾,斩敌将数十员,平安回到都城,因有功又升车骑将军、都亭侯。 皈依曹操后,屡立战功,下坯城白门楼上绞杀吕布、徐州大破刘备。 袁绍派大将文丑进驻延津,曹操谴徐晃前往解围。 徐晃立马阵前,单手执大斧,箬文丑出战,文丑暗惧。 两将交马,六十回合胜负不分,徐晃拖斧回马,文丑在后叫骂而追,冷不防被徐晃回身一斧砍于马下!敌军大乱,不战自退。 官渡之战,徐晃截获敌方辎重粮草,并斧劈敌将,立下大功,被加封镇远将军。 207年,徐晃随曹操北征乌桓,大败敌军,又拜为横野将军。 212年,徐晃随曹操征讨张鲁,因功升为平寇将军。 216年,关羽围曹仁于樊城,曹操派遣徐晃征讨关羽,解救曹仁。 当时关羽威震海内,无人敢敌,而徐晃执大斧立于门旗下叫阵,与关羽展开一场血搏,直杀得惊天动地鬼神号!后竟然将关羽击退!从此天下闻徐晃之名无不胆寒。 226年,吴国乘机派左将军诸葛瑾等攻襄阳,徐晃与司马懿击败诸葛瑾。 徐晃因功增食邑200户,前后共计3100户。 后晃得病,魏明帝亲自派人为他找寻药方。 次年,晃卒,谥曰壮侯,子徐盖继嗣。 20.英布(?~公元前195年)又名黥布,因其曾受过秦法黥刑而得名,楚九江王,汉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 是当时仅次于西楚霸王的第二号狠角色,当时号称勇悍 的什么樊哙啊,夏侯婴呀什么的碰到他基本上是一战而定,压根非对手。 打得刘邦几次丢盔卸甲,所谓伤得越痛,爱得越深,也使他下了本钱拉拢英布,一旦得手,如获至宝,可惜的是英布自投汉以后几无建树,还不如呆在楚那边风光。 巨鹿之战,引数千楚兵为先锋击三十万秦军,无往不胜,悍通显于诸候,为最终击溃秦军主力立下头功,后奉项羽令坑杀二十万秦军于新安,击汉之役,引军破三秦天险涵谷关,骁勇异常,项羽大封诸候,布为九江王,杀楚怀王。 刘邦杀韩信,彭越,英布惧诛而反,击汉楚王部,败之,破汉荆王部,尽收其地,兵,糖,又与汉军主力相持与甄,刘邦见其悍勇不敢应战,固守城池,留下一对千古妙对:“何故而反?”刘邦问曰。 “欲为帝耳!”英布微笑而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