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好像越来越看不懂中文了......
网络新梗热梗层出不穷,像最近的什么集门、独one无two、C牛马O等:
明明每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就不知道是啥意思;明明大家都是中国人,但理解时还需要依赖翻译。
家长满头问号,但对8G冲浪、网速遥遥领先的中小学生,网梗用得飞起。
语文老师:小学生作文里时不时冒出一句 “栓Q” 已经不是小范围的现象了。
网络热梗充斥中小学生的日常,不免让人担心: 不加限制使用网络语言,会不会影响孩子们养成规范的语言表达和习惯?
而且网梗,已经成了孩子语言体系的一部分。因为网络冲浪太多,学生们发现:
每次想表达什么,都只想得到“离谱”“笑死”“大无语”“破防了”,需要正经表达时就成了有口难言的“哑巴”,语言的表达变得匮乏,似乎不玩梗,连话也不会说了。
有人还因此在豆瓣上创建了一个名为 “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 的小组。没想到,短短两年时间,这个小组的成员已经超过了38万。
图源:豆瓣“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
那么,文字失语具体有哪些表现?中小学生该如何应对“文字失语”?
文字失语下
语言是思维思想的载体
“文字失语”,大意 指无法用逻辑完整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
这一现象广泛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你有没有 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 想要编辑一条朋友圈和微博,但苦于没有满意的文案,搜肠刮肚也写不出一些有实际内容的东西。
打字时代的我们,有时难得提笔写字, 提起笔来却忘记了该如何下笔。
不禁感慨:看到美丽到震撼人心的风景,双眼放光,脑子里千回百转,最后只蹦出来一个 “我去,太美了”;
真实体现了: 啥叫书到用时方恨少!
在网上看见别人的评论,我们只会 “哇塞,好会说,把我想说的都说出来了!”,只会依赖互联网嘴替。
在一些需要逻辑严谨、或形象生动表达的时候,无从开口, 只会说一些苍白贫瘠的“口水话”。
图源:豆瓣“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
看到一个有趣的帖子,打开评论, 清一溜的玩梗刷屏,当玩梗泛滥时,言语的不断重复,产出不了新的信息, 形成了无意义机械“复读”。
而语言表达 与思维能力息息相关,也会“用进废退”,当我们习惯了同质、碎片化的表达,思考能力和严谨表达能力,也是要退步的。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大部分人都不擅长于说或者写逻辑严密的长句,输出一段话比较费劲了。
图源:小红书@浮盏
另一方面是网络互联引发的 同质化 ,我们总是趋向于有社团性的话语,从中获得群体认同。
华东师范大学文学教授徐默凡表示, 网络黑话也是一些社群内部的一种交流方式,只不过在网络时代,这些社群主要为亚文化社群,像饭圈、二次元、电竞圈之类。
甚至于不同平台上聚集的人群,也产生了自己的行话,如B站的弹幕,知乎上的问答,都有一些比较特别的表达形式。
而“ 网络流行语有一个特点,你用的越多,这个词语所支撑的对象越大,它的内涵就会越小, 导致这个词语用到最后 语义泛化 ,什么都能指,你不知道它到底指向一个确切的语义,似乎成了一个万金油,放到哪都管用。”
徐默凡说, 这种语言习惯用多用久了以后,会影响成年人对事情的辨别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精确性。
很多网友对此很有共鸣:越冲浪越被网络热梗包围, 形成一个思维焦虑与表达失语的恶性循环。
“文字失语”的另一面
语言膨胀
语言的面前是一个强大、丰富和广阔的世界,不只是文字世界。
就像今年诺奖得主韩江所说:
“语言本身是一种创作材料,语言的质感和结构,是为了精准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服务的。”
原本我们可以在当下庞大的语言洪流中学着构建自己的世界观,抱着好奇心穿越抵达另一片文化领域的窄门,通过语言的排列组合,与接触它的人发生碰撞。
但一个现象是,学生们通过语言看到的世界没有越来越大,语言倒是越来越膨胀了。
语言学家李宅安认为:
语言和语言背后的思想、感情的不匹配,就会出现语言的通胀。
现在流行原本一句简单的话,不仅在字数上膨胀了,在情绪传达的程度上也越来越夸张化:
图源:豆瓣@A-a-ron
在字面上, 字数和情绪超过本身,呈现冗余状态,这便是“通话膨胀”的精髓。
当然语言膨胀的出现 有社交礼仪的考虑 ,美国组织行为学者达福特认为文字聊天是一种 “贫媒体” ,也就是它无法传递功能性交流以外的信息。
所以, 在非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我们在文字表达上更加慎重。 比如,令人哭笑不得的某高中教师培训,为了避免学生的误会,老师最好用 “哈哈哈哈哈哈” 取代 “哈哈”;
用 “嗯嗯嗯” 取代 “嗯嗯” ,用取代,树立可亲可近的老师形象。
可表达,是为了让自己和对方都能听见互相的心声。 相同的信息量,被更长的文字表达,可能只是文字的堆砌。
同样的还有“废话文学”,比如“年轻人你就记住,你别管记住什么你就记住”;
图源:小红书@夹星记
还有像万能回复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
图源:小红书@用户9539384891
但在表达情绪之外, “语言膨胀”也会消磨语言表达情绪的能力。
当一个人在用膨胀的话语表达夸张情绪的时候,对应的 极有可能是一个面无表情对着手机打字的面孔。
一边是语言膨胀,一边又是文字失语,看起来非常矛盾的两个现象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呢?
其实, “语言膨胀”像是“文字失语”的另一面,超量的话语反而反映出我们表达的日益匮乏和套路化。
语言的膨胀,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 试图用过于浮夸的语言填补空白的情感,用过于繁琐的文字遮盖思维的简单化。
好好说话
语言来自于思考和感受, 匮乏化或膨胀化的话语表达,都会养成我们在思考上的懒惰, 而这种懒惰,进一步阻碍了我们的感受能力和思考力。
比如一博主分享的,大家习惯用“一辈子总得去哪里”,代替精准地对一隅风景的感受。
图源:bilibili@凯尔特柚
所以对语言能力的重塑,迫在眉睫。
其实如何重塑语言文字能力,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比如2022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要求:
要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口语表达、书面写作、汉字书写、经典诗文和书法赏析能力培养,促进语言文字规范使用,并且强调高校要将其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标准并纳入毕业要求。
10月11日,网信中国公众号发文称,按照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安排,为整治网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规范使用乱象,塑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和育人生态,近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而从学生个体,豆瓣“文字失语症自救小组”总结了一个恢复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值得参考—— 打败“文字失语”的秘诀在于大胆“输出”。
开始练习吧,尝试用自己一句话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难以捉摸的情绪,去描写在不经意间打动人心的一瞥景色。
图源:豆瓣“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
你也许会发现, 写出一段属于自己的、展现自我思考与感受的话,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图源:豆瓣“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重拾语言的力量,除了具有大众共鸣的网络语言外,自己的语言也可以更具个性的魅力。
更重要的是, 在表达的过程中,你能够久违地感受到内心情绪的存在,感受到人类作为主体思考的力量,感觉到双脚真正踩到了名为“真实”的地面上。
参考资料:
[1]新周刊:除了“笑死”,我不知道说什么了
[2]知著网:“互联网嘴替”与“失语症患者”,存在于网络世界的两端
[3]光明网:短视频上瘾,是文化体力不足的警报
[4]看天下实验室:在热梗和AI的夹击下,我们需要怎样的语文课?
[5]暴走漫画:“村村大卡比”到底是啥?你们不是在骂我吧
[6]Vista看天下:网络烂梗与黑话,包围中小学生
小学生的作文当然不可能和大作家的文章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组四字词语。
高考考场作文10大高分技巧得分要素要找好【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 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 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f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旅誉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 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 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 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 切忌一段敏宴都八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 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 如果有必要,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技巧三】: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蓝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 如果你用非常粗而且黑的钢笔答题,墨水容易“泄一滩”,影响卷面的干净。 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蓝色中性笔写作文。 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阅卷老师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 在用蓝色中性笔写作文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字把方格填满,建议占字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作文每行的层次感比较强。 卷面显得也相对美观。 【技巧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 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的卷面。 顶多也不能超过三行半。 想想看,一个开头就占太多的空间,阅卷老师的视觉又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技巧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 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 拟题的法有2个,一是你去网络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 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赶紧去拆拿段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 合订本在大洋百货东边胡同里的书摊上有卖。 【技巧六】: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 希望考生们准备好一些关于道德、学习、礼仪、爱国、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到时候就用得上。 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法。 结尾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结尾是总结全文。 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 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注意归纳。 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 怎么扣呢?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就在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归纳全文观点就是了。 【技巧七】: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上面说了好几种技巧,其实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列提纲很关键。 譬如,写记叙文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如果能设置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 列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写,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 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 时间要掌握好,如果时间紧张,提纲就要简练些。 【技巧八】: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 一般来说,多是“总—分—总”结构。 记叙文的结尾要注意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结构,中间的3或4,是分层解题。 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 但是注意,千万别议论文说了那么多事例却不归纳主题,千万记叙文忘记说事却议论过多。 因此,写考试作文,事先要想好了,我写的是什么文体,就按相应文体的写法来写。 【技巧九】: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 如果写记叙文,最好翻阅《读者》和《青年文摘》,其中的一些散文,结构是很好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 到考试的时候,你采用别人的“筐”,把自己的东西向里面装就可以了。 关于感情、爱国、人生之类的优美语言,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到时候直接抄上去就行了,这不算抄袭。 关于国家大事,时事政治和要闻什么的,也要注意搜集一下。 譬如,去年有奥运,今年是建国60周年,还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等,都可以做考试作文的题材。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规范的方法,譬如别家的感人事迹,可以搬到自己家。 这在考试的时候要灵活慎重运用。 【技巧十】: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一般来说,中考高考作文要求都不低于600—800字。 如果要求是600字左右,那就顶多写到700字。 如果是不低于多少字,建议考生,争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给的卷面写满到95%左右。 譬如中考作文不低于600字,那么试卷给的卷面多是800字左右,那么,你争取写到780字,留下最后一两行。 作文老师一看你写得那么多,肯定觉得你的作文相对熟练,作文打分就趋高不趋低。 有人问,考试作文,如果不限文体的话,我写诗歌,写顺口溜,写三句半,写唱词,行不行。 这个我不敢给你作主。 因为冒险的文体,要么就是很高的分,要么就是低分。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考试作文就是撞大运,但是高分总会给那些准备充分的考生。 高考作文各种文体写作复习技巧当前,对于高考作文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 很多考生拿到了作文题,往往不知道写些什么,脑子里似乎不存在所要写的东西。 这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高考满分作文,他们无一例外地写出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在写作上根本不存在“写什么”的问题。 难道他们有不同于一般学生的特殊生活吗?一般来说,是没有的。 要说他们与一般学生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比一般学生强,心灵比一般学生敏感,能够从生活中观察和感受到那些令人心动的东西。 造成多数学生作文课上不知道“写什么”的原因,大概就是在这里。 那么,怎样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呢?叶圣陶早就说过,要在平时充实生活,丰富经验,增长阅历,养成认真观察、仔细认识事物的习惯,养成有条理地周密地推理判断的习惯。 叶老还强调,“一个人要在社会上有意义地生活,本来必须要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 那并不是为了写文章,为的是生活。 如果是为了写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当然是本末倒置。 ”这就是说,不是为了写作才去生活,才去丰富生活经验,而是为了生活才写作,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能够把叶老的说法化为实践,那么“写什么”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从高考满分的优秀作文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怎样思考生活的,怎样感悟周围人物的,怎样体验美好人性的。 从这一切,我们不难获得关于“写什么”的启发。 而对于“写什么”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考生来说,“怎样写”则是需要解决的头等问题了。 关于学习“怎么写”,鲁迅先生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 这就是说,应该从大作家的经典作品中去学。 在中小学生语文教材中,大都是这类作品,它们应该是我们学的重点。 最近几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作品,也应该作为学习“怎样写”的对象。 从这些作品中,学习作者怎样立意,怎样选材,怎样谋篇,怎样遣词造句。 平时人们都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的。 同学们不妨带着写作中的问题去阅读经典作品,如朱德熙先生所说:“重要的是得联系自己,要‘心中有我’,就是说要设身处地去想:这篇文章要是让我来写,会写成什么样子,照这样写是比原文好还是不如原文。 如果不如原文,那是为什么?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文章,一定有很多收获,特别是从中悟出许多作文的道理来。 ”然而,在自己写作的时候,“愈不把阅读的文章放在心上愈好”。 因为“阅读的文章并不是写作材料的仓库,尤其不是写作方法的程式”(叶圣陶语)。 自己写作文,材料来自于自己的生活,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作文内容的写作方法。 换言之,从阅读中学习写作,只是借鉴,绝不是生搬硬套。 高考作文各种文体写作复习技巧(一)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一种根据提供的材料和提示语提供思考的范围和方向,要求作者围绕这个“话题”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 话题作文以“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的新形式,使考生的创作个性得到展现,优势得到发挥,才干得以施展;同时,高一级的学校所需要的能够写不同文体的学生也能够在话题作文这种考试形式中得到满足。 随着作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深入,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也在不断完善,从近三年各省市中考作文题来看,话题作文的出题形式有了新的变化:1.用导语引出话题。 如2003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人和事物使我们感动。 同时,我们的一些行为也可能感动别人。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文章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用材料引出话题。 题面由文字或图画材料和话题两部分组成。 材料的作用是激活思维,引出话题,限制写作范围。 大多省市以这种形式命题,高考也是这样。 3.直白式。 作文直接呈现话题的题目,不做任何解释说明。 写话题作文审题很重要。 下面我们以2003年河北省中考作文为例,分析一下审题的内容包含哪些方面:一审文题要求、规定语,明确写作范围。 话题作文试题的文字部分至少包括写作导语、话题范围、具体规定或要求三部分。 这三部分的文字,都需要我们逐一阅读,辨析要求,明确界限,避免违规。 题面上的硬性规定,如文体限制、字数要求、选拔性阅卷不得出现暗示性文字,对姓名、校名、地名等方面的要求,要言听计从,如果硬闯红灯,得分会惨不忍睹。 二审文章体裁要求,确定适合的写作体裁。 话题作文虽然一般不限文体,可是具体到每一篇文章又要有文体色彩,不能用《谈感动》一类的题目写记叙文,也不能用《感动游览记》一类的题目写议论文,议论文也不要有题记、小标题之类记叙文特点的写作形式。 如果文章缺少文体规范,写出来四不像,大段的记叙和大段的议论生硬地捆绑起来,会使阅卷老师一头雾水,搞不懂是从形象思维的角度去体味呢,还是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去理解,你是没有驾驭这种文体的能力呢,还是分不清记叙、议论和说明这些表达方式的作用,其阅卷印象自然会受影响。 三审材料与话题的关系。 话题作文规定的写作内容往往范围很大,如以“感动”为话题,容易使考生思绪万千,无所适从,加之时间限制,导致考生想到哪写到哪,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解决这一问题的法是对“大话题”加以限制。 使之由大化小,由抽象变具体,从一个角度写自己的见闻或感受,注意突出情感的转化过程。 那么生动传神、见解独特、立意新颖的文章自然会喷涌而出,使文章达到“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理想境界。 (二)全命题、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限定了作文题目的一部分内容,然后留出一部分内容由作者按要求自己填写完整,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 这种作文形式的主要标志是作文题目中留有空缺。 其特点是有较大的开放度、灵活性,给人留下广阔的创作空间,又有一定的限制性。 这两年中考全国有不少的省市采用了半命题作文的形式。 半命题作文根据有无提示语可分为有提示语和没有提示语两种形式;根据题目空缺的位置可分为前空式、中空式和后空式。 写这类作文的前提是要按要求补全题目。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斟酌已给出的半个题目信息,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作特长、写作内容等将其补全,成为全命题作文,巧妙地让陌生的新题变成自己熟悉的旧题,从容地完成一篇熟悉的作文。 例如有关“读书”“亲情”“学校生活”之类的作文相信同学们已经写过不计其数的文章,我们可以将2005年重庆中考作文题“那是一首歌”写成“读书经历是一首歌”“母爱是一首歌”“学习生活是一首歌”。 也可以将2005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作文题“精彩”演变成相类似的形式。 2.注意审清题面要求,明确选材范围。 如2003年湛江中考作文题要分清“生活”与“生命”的不同。 3.标题切忌大而空,要力求展示个性风采。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眉目”,它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格调、精神和色彩,好的标题能使人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4.立意要鲜明,集中,新颖。 例如:“生活因__更精彩”和“生命因__更精彩”都是半命题作文,限制较少。 空缺处可以填名词、动词、形容词,如音乐、读书、挫折、爱等,也可以填短语,如得到关注、奋力拼搏、遭遇苦难等。 题目一旦确立,就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彩链中挖掘出最耀眼、最闪光的那一节来写,要写出精彩的一瞬、精彩的场面、精彩的心灵感悟。 总之,要突出精彩,突出填写的词语,突出主题。 其次,表达的角度要巧。 在突出主旨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地使用悬念、插叙、呼应、对比等技巧,要设计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行文中要注意反复点题。 另外,选材要新。 要善于调动多种描写手段打动人,以此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材料作文所谓材料作文,是要求写作者根据所给的一段文字或图画等具体材料,按照作文命题要求,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 它的特点是读写结合。 写作者要经过阅读材料、理解分析、提炼主旨、联想想象、筛选甄别、文字表达等步骤,才能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 材料作文的类型有:根据文字材料作文、看图作文、扩写、缩写、改写、续写等。 例如2005年中考作文题。 材料作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是:1.要读懂材料。 认真阅读材料,理清材料思路,明确材料指向,归纳材料要点,把握材料寓意,最终提炼写作中心。 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也是考场作文能否及格的第一步。 提炼中心练习。 阅读所给文字,归纳写作要点:小时候妈妈经常教育我们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别人对你的恩情,这才是做人的根本。 ”现在我也用妈妈这句话教育我的孩子,希望他做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激的人。 2002年6月的某一天,儿子放学回来,一进门就说:“妈妈,我们学校要给受灾地区捐款,这一次我捐100元。 ”“为什么?”“因为这次受灾地区有陕西省,我很担心周至县枣春小学的孩子们,还有我住过的老乡家是否被水淹了。 妈妈,他们会被水淹吗?还有那些可爱的小狗。 ”说着说着儿子的眼圈红了起来,我也被他感动了,于是从包里拿出100元递给他。 他所说的地方是他2001年随星星河记者团采访过的地方。 这则材料只要找到点题句——希望儿子做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激的人,即“感恩”,中心内容就迎刃而解了。 2.要联系实际。 确定写作中心后,内容构思是要选择切入点,从身边小事、眼前情境、街头见闻等入笔,徐徐生活画卷,联系作者的学习、生活实际,写实事、抒真情、谈看法、说体会。 3.要力求出新。 在文章观点无误的前提下,多角度的思考,突破思维定势,克服从众心理,独辟蹊径,力求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摄人心魄的好文章。 还是“感恩”的材料,一位同学的作文是这样开头的:family,家庭。 F代表爸爸,father;a代表和,and;m代表妈妈,mother;i代表我,I;l代表爱,love;y代表你们,you。 把汉语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爸爸和妈妈,我爱你们”。 那晚,我和一个语文课代表,为了帮老师查点什么,晚上八点左右,才在同学们的关心声与道别声中,走出了校门。 也就在此时此刻,我才想起我忘记把晚归的事情告诉给这个世界上最爱我,最疼我,最关心我的人——我那恩重如山的家人。 4.要锤炼语言,巧用修辞,力求使文章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5.避免材料作文跑题的方法是要注意开头、结尾的写法,做到首尾呼应,反复点题。 (冠华作文网)六谈情景作文题材情景教学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情景作文教学以观察情境为基础,激发情趣为核心,即在观察情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作.它把作文教学与语言表达,思维发展,智力开发,性情陶冶,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从课堂到课外,从封闭到开放,引导学生树立大作文思想,用心灵去感受,去体会写作情境,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以下情景作文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精神.一,生活体验.1,自然生活.远足活动,参观游览,体验美好,探索奥秘.杜甫《望岳》诗说:造化钟神秀.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好的精华.学生有意识地走入自然,观察馥郁的山谷,五彩缤纷的原野;观赏蔷薇色的春天,玫瑰色的夏天,金黄色的秋天,鹅毛色的冬天……触发他们的灵感,撩拨他们的诗情,培养他们的情趣.2,家园生活.开展今天我当家,假如我是爸爸等摸拟扮演角色,体验长辈的甘苦,领悟真实的生活.3,校园生活.举行小发明,小制作,小考察等活动,参加田径运动会,进行升旗仪式,设立小小辩论会等;接触现代科技,学习和应用电脑,网络等技术,了解科技成果,体验巨大的科研力量.进行对话交流,增强对信息的收集和应用的能力,升华创新意识.4,社会生活.走进社会,走进村坊街道和社区活动,关注社会生活,捕捉社会热点,扩大信息汇量,让源头活水滋润他们的心田.接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调查访问,清扫卫生,服务社会,了解劳动的含义,体验劳动的价值.平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这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语言描述.在情境出现时,老师或学生伴以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以增强立体感,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三,听声想象.提供各种音响,钩连思维,引发想象,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产生表达欲望.可先说故事,再想象构思.四,扮演体验.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活动,表演是学生的本能使然,让学生进入游戏,课本剧等角色,激发情绪,增加亲切感.看演唱,细观察,增强趣味性.五,实物展示.以实物为主,配置必要的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出某一特定的情景.如出示一张照片,进行横向联想,想象起因,经过和结果.六,图画拼凑.用课文插图,挂图,简笔画等图画形式再现写作情境,可用几幅图组成不同形状的图案,或用几根小棒随意组图,再编造一个生动的故事.这样既发展了智力,又培养了创造能力.以上六种是立体式,多维式的情景活动,能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源头,让其在生活空间中眼,耳,手,脑各种感官参与,从而有效地培养观察,思维,想象等多种能力,并极大地丰富了写作素材,拓展了写作思维,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我要写为我乐写.(冠华作文网)击中话题作文的软肋由于话题作文只是要求考生在一个大范围里作文,其他的限制很少,因此,考生完全可以打开自己的记忆库,找出一些写过或者读过的文章,加以改造,添进一些紧扣话题的语句,完成作文。 这是话题作文的软肋,是要害所在。 考生如果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省却许多工夫。 为了说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先来读一篇文章:画弧(任志鸿主编《优化设计》,学苑出版社)由于交通阻塞,当我匆匆赶到现场时,比赛已经开始五分钟了。 大门口的上方挂着标语:“‘太阳杯’中学生现场书画比赛”。 我环视四周,只见讲台上放着一只茶壶,一个苹果。 我知道这是比赛题目。 其他参赛者已经开始在画了,好的位置已被他们抢走了,我只好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放下画架,开始作画。 作画前首先要观察。 讲台上那只茶壶是极普通的,下边是圆圆的“肚子”,旁边是长长的“嘴巴”。 虽然我迟到了,但幸好题目简单,我已画过许多茶壶了,心里暗自庆幸。 可是不对,茶壶的“肚子”怎么是直线型的?难道我眼花了?再看,没错,确实是直线!忽然我觉得茶壶的明暗色调也不尽对,映入眼帘是的黑茫茫的一片!该的位置!糟糕的位置!我终于明白了缘由,看看周围的人都快完成了,我也不再埋怨。 那茶壶的“肚子”,我是该画弧还是直线呢?如果画弧,那不是失去了“现场”比赛的意义吗?如果画直线,肯定得不了奖。 一番斟酌,我决定按我看见的画。 时间一分分过去,其他同学陆续交画,偶尔有人走过我的身旁:“你看她画的茶壶,太有趣了,茶壶的‘肚子’怎么可能是直线型的?”话说得很小,但我能听见。 “是吗?真是个大笨蛋,连这最基本的也不懂,居然敢来比赛!”……我没有抬头,顾自画着,但我知道眼睛里有点湿,我给画拟了个题目《丑陋的茶壶》。 铃声一响,我是最后一个交画。 老师看看我的画,又看看我的位置,有点皱眉。 “老师,可我看到的真的是直线!”我也知道我的茶壶太不像了。 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不同的位置,当然是不同的画,能把你看到的画出来就好了。 ”三天后,还是在那个大厅里,只是换了标语:“‘太阳杯’中学生现场书画作品展”。 当我进去时,我看到一大群人围着一张画,还听见老师在介绍:世界是丰富的。 答案是多彩的。 站在不同的位置,当然有不同的画。 小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实实在在的描绘,画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群散后,大厅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墙上挂着一副熟悉的画——《丑陋的茶壶》,下面的标签上写着:特等奖。 《优化设计》对上文的评论是:这是一篇用记论文形式写作的高考应试佳作……用老师的介绍表扬,不露痕迹地点明“世界是丰富的,答案是多彩的”这一题旨。 不知大家会不会同意这篇文章是以“答案是丰富多彩”为话题写的优秀的考场作文,现在我们先假设大家同意,那么,我以为小动小术,本文完全可以旧貌换新颜:可以改成符合2001年全国以“诚实”为话题的作文;也可以改成2002年北京市以“规则”为话题的作文;还可以改成2002年全国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的作文。 下面就是我对此文的改造:一、将倒数第三段末尾的“就在这里。 ”改为“就是诚实”。 (符合“诚实”话题)二、将第五自然段中的“一番斟酌”改成“我内心矛盾着、斗争着、最终作出选择。 ”(符合“心灵的选择”话题)三、将倒数第三段“世界是丰富的,答案是多彩”的一句换成下面的话:“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画画同样要讲究规矩,但当原先定的规则和眼前的现实相抵触时,就绝对不能抱着规则不放。 (符合北京“规则”话题)如果说这篇考场作文装在2000年的瓶中可以称得上好酒的话,那么我们以为装在2001和2002年的瓶中仍然不失为好酒。 同样,还可以将本文改造成符合“位置”、“条件”等类话题的文章。 将同一篇文章贴上不同的标签,写成不同的文章,这绝对不是应对高考作文的正确途径,但既然话题作文存在这个致命的弱点,命题者又不能很好的加以防护,我们又为何不能趁机钻点空子呢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立足“学用结合”,精心设定学案,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能“学用结合”是当前最为推崇、也是最为基本的一种教学思想(或曰教学理念)。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直立足于“学用结合”,力求学生做到学有发展,学以致用,既学得活,又学得透——1、强调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要求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记忆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 2、把掌握知识的重点放在思考力的发掘和培养上,根据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特点,通过各种渠道把知识结构铺垫成学生思维的方式,通过提问、探索和点拨,引导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训练思维方法,用思维方法指导知识学习。 学生要掌握好基础知识,是与教师的正确引导分不开的。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只有教会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能力才会提高。 针对学生在中学起始阶段英语基础较差,以及课题研究与学生英语学习之间存在着“学——研”严重脱节的实际情况与矛盾,于是我们全体英语教师一起协商,为学生精心设定学案,对每单元的课文阅读采取“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和“运用创新”相结合的方法。 “自学探究”,是指学生针对学案中的目标和要求进行预习,在探究过程中完成猜词义,分析句型,归纳各部分主旨和全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重点难点等任务,发现问题。 “合作学习”,是指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展开共同的合作学习研究活动,教师在关键处进行点拨,针对学生的疑难进行解答。 在课堂整体教学上,学生“探究”,教师“点拨”。 然后,在“自学”和“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运用创新”,教师精选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句型编成练习,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巩固,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实践证明,这样做,学生不是学少了,而是学多学活了。 在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时,教师结合目标语言教学,让学生针对目标语言,学用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 课题的实施也无疑使学生自学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得以明显提高。 二、鼓励领异标新,巧妙适时设问,有利于增进学生创新思维深度在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而且要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探索,去创造,增进他们的创新思维深度,培养创新能力。 在语篇教学时,笔者常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定疑点,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 如学习模组一中Boymissing,policepuzzled时,我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提问:Whatdoyouthinkthealienslooklike?DothepoliceknowwhathappenedtoJustin?…以这种形式让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个个展开联想,答案不一,众说纷纭。
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发挥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中运用自如;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
如何在开放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素质。 英语素质就是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信团散。 人的语言能力以他的思维为基础。 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应该从他们的思维能力入手。 社会在不断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因此,我们的教育就是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人。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的时代,新世纪召唤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既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滑氏,更是《英语新课标》所赋予教师或丛的重要使命。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现今教师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和创新意识。 这是因为创造性不仅受认知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个性的影响。 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的英语课堂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另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个教学步骤都应多设资讯沟,层层递进,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资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资讯中探索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改变过去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的僵化局面,让学生对书本知识、专家言论、教师说法有不同的见解。 允许学生对其质疑、批判甚至否定,从而激发其创造性,唤醒其创新意识。 二.激发学习兴趣,发挥主体作用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热情,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 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敢想善思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迫切探求知识的欲望,诱发其学习兴趣和创新动机。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保护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创造性得到了鼓励,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发挥潜能、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只有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能力才会提高。 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 其中发散性思维是很重要的,它又包括逆向思维和多向思维,具有多向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即思考问题时注重多种思路,多种方案,而不只局限于某一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丰富相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镜,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 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出示一幅图画有关一位学生在学习时的情况,而在旁边她的妈妈在做饭。 在出示图时我们先把学生在干什么遮住,问: What were the girl doing when her mother wascooking ? 那么这时同学们就会进行guess和discuss,并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发散思维训练中,在听、说、读、写各个环节训练中,发展其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帮助学生产生许多联想,促使他们全面考虑问题,并形成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四.积极改进教法,开发创新思维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教师只有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用大量生动有趣的题材去 *** 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激化学生的创造思维。 然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 复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大脑思维的过程,它可以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在课文教学时,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 学生在把握原文主题、故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归纳、改写后进行复述。 这样做能促进学生语言知识能力的迅速转化,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开发其创造性思维。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 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改进教法时,要注意因材施教,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强化合作互动,拓展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可采取群体互动、协同发展的方法,让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纠正、互相弥补。 英语课应当体现语言的交际性,也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是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的,语言知识是在听、说、读、写的反复练习中掌握的。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眼、鼻、口、手、脑协同“作战”,增加学生听说的机会。 学生一旦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气氛里,他们就自觉不自觉地think and talk in English,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就会自觉地进行pair work, group work,team work 等。 比如Talk about something that is bad for your health. Talk about puter. Talk about earthquakes. Talk about collecting stamps.等等。 学生通过相互交谈,不但能增强听力和语感,而且熟悉了英语句子的结构,从中悟出单词在不同语镜中的用法。 六.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中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需要体验成功、喜悦 *** 的群体。 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这时侯,教师如果给以严厉的批判、指责、训斥,就会压抑学生那些朦胧的、零碎的思想,从而回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等作出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评价中,要注 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 综上所述,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教师要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的
毫无疑问,当今的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已成为共识。 但是有一个常常被部分教师容易忽略的问题是:小学英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即是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是指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新思维是指怎样去思考的问题,创新能力是指能不能创新的问题。 下面,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中国论文网e),同时在情景交际对话中,他们的创作能力得到了重复的发挥与展示。 总之,我们必须创新,不创新就没有出路。 实践证明,运用以上的思路进行英语教学,学生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能力飞速提高,在英语学习中增强了创新意识,发展了创新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原
一、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创新能力潜伏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但长期以来,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机械灌输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这种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学生只会全盘接受现成的知识。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语言技巧,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真正实现在教师的参与,指导和建议下,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二、挖掘英语教材的创新要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行英语教材的特点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多次回圈,逐步加深、扩充套件。 教材趋向于生活化,密切结合学生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兴趣,既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又能做到学以致用,也很容易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潜能。 例如,《Go for it》第一册和第三册谈论问路、指路的交际用语,文中并没有列出标准答案,因此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这个问题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寻求所有可能的答案。 此外,现行英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字身就蕴含着创新教育因素,十分有利于教师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善质疑。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使学生在原有的听、说、读、写基础上,提出设想,表达见解,从而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Go for it》第三册介绍了世界上篮球的发明,同时也介绍了许多其它有用的发明,教师在教授这些课时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人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创新的精神。
浅谈概念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题研究中,本人就概念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了一些探索,现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给学生比较的方法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方法乃是各种认识和各种思维的基础,说明了比较在认识中的作用,例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有顺序地顺向、逆向观察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总结出规律,在比较中发展思维。 (剩余1727字)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素质创造型的人才,来自于高质量的创造性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这就要求教师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利用好英语课堂这一主阵地,营造创新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协作精神,做到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手段实施创新教育。 本文主要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键词]英语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点选这里下载阅读PDF格式全文(不支援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关闭相关下载软体后点击下载。 )下载所需积分:10获取积分的办法:1.在本站上传教学资源,具体请见:考试周刊杂志社会员上传教学资源奖励办法(试行);2.购买积分,具体请见:考试周刊杂志社积分购买办法(暂行)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结合教材,创设口语交际学习环境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环境很重要,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其适应社会的基本素质之一。 我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语言交流,口语表达能力弱,也许因为害羞不善言语,存在恐惧害怕开口等问题。 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让学生说好话呢?其实我们可以很好地结合教材,创造口语交际的学习环境。 在中职语文的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口语交际课,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要充分结合教材,创造学习环境。 应该说任何人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如此。 所以为了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教师要为学生语言表达与交际互动搭建平台,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逐步了解并掌握语言表达基本技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素质,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教材里设定的口语交际课都是很有针对性的,可以很好地利用。 例如,在口语交际中课《成长的烦恼》中,我让学生上来说,让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心声。 很多学生都说烦,烦,烦,许多学生把平时的烦恼都说出来,这堂课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立足课堂,营造民主气氛,加强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需要一个累积的过程,所以关键是要不断地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加强训练,让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熟悉这个讲台,克服紧张情绪,通过不断训练,不断掌握说话的技巧。 职业学校的语文课有重要的地位,有必要上好口语交际课。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来,并把口语交际当成一项常规训练。 例如:在上口语交际课自我介绍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从各个角度介绍自己,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互相理解,并将学生所学技能特长通过口头表达展现出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这个角度讲,能介绍好自己也是相当重要的。 通过这种训练,学生更有自信。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口语表达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口语表达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 口语表达的内容应联络学生的生活,从他们的生活经历出发,让他们敢于说自己的真心话和亲身经历。 互动是提高口语表达的教学过程中关键的因素,如何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勇于发言,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立足课堂,营造民主的气氛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由度和自主权,喜欢说。 三、组织语言,重视训练方式技巧说起说话,相信没有人会说不会说话,但是不是真正会说话呢?这个问题还需我们认真对待,我们这里的说话,不是指普通的声带发音,而是作为一种表达交流的手段,可以说每个人随时随地都要与人交际活动。 在与别人交流过程中,你会发现有的人说话很中听,有的人说话让别人不舒服,有的人说的话吸引人,有的人说话则不吸引人。 这里有许多原因,除了与说话的发音、说话的内容有关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说话的技巧。 说话是要讲究技能技巧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时,要求学生明确目的,组织好语言,控制发音、声音技巧、语调语感、表情姿态等方面都要讲究。 比如在应聘模拟实践中,同样的话不同的语言组织、不同的语调、不同的表情等都会直接影响应聘的效果,在上求职应聘这个口语交际课时,我主要采用的训练方式是先教师做示范,再分小组活动,小组推选代表上来说,再通过自评互评明确不足,最后教师点评,指出口语表达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技巧。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对语言的组织进行揣摩,组织好语言,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最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循序渐进,注重能力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不可急于求成,而应在坚持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前提下,有阶段、有步骤、系统地训练。 可以先从复述开始,让学生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给别人听,锻炼言语加工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复述可以换不同的人称复述,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二人称,不管什么方式,目的都是让学生懂得创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然后是模仿,设定一些简单题目让学生模仿训练,诸如介绍自己的家乡,介绍自己的理想等话题去训练,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 这种“说话”,立足学生自身,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当然允许学生打草稿,有准备地说话。 接下来在前面的基础上,设定一些实战模拟现场让学生训练。 如创设不同的情境对话训练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达到真正“语言表达”的目的。 教师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尊重学生。 总之,鉴于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职校语文老师要发挥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喜欢上口语交际课,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加强训练。 结合语文教材里面的口语交际课,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高频率、快节奏的社会活动,要求人们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善辩的口才,说话人必须能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出来。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他的口才和交际能力”。 可见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呢?一、加强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古人云:“胸有语库,文章才能生辉”。 同样,胸有语库,说话才能生色。 要想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必须多读书,特别是接受文学洗礼,要多读多背多记。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作品,不仅是语言运用的典范,而且有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哲学、伦理、道德、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天文、历法等等,无不在语文教科书中得到综合的体现。 语文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这块丰厚的文化沃土上充分地吸收思想文化营养,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凡优秀的作品,无不反映出作者丰厚的人文知识功底。 作者如若没有广博、丰厚的常识是写不出来的。 所以,教学生能表达、想表达、会表达,还必须教他们能够多读、多记一点东西。 学生如果缺乏知识经验的积累,即使会联想,也只是大脑空空,以能想到些什么?通才达识,厚积薄发,在强调学生能说会说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在反复诵读中,把课文的语文变为自己的语言,增加词汇量。 学生的知识经验增多了,人文素质提高了,就会才思敏捷,就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见解,就会说出有文化内涵的话来。 二、教师自已要成为一个善于表达的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应成为学生模仿的标准。 在课前准备时,我把每节课的导语,每个环节的衔接语言都会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来备。 哪些话应加重语气,哪些话应放缓语速备到心中有底,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都严格把握。 上课时做到口齿清楚、用词准确、条理清晰、语句精炼,同时恰当运用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用语,做到自然和谐、不生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说话技巧。 我想,这些课堂重要环节之外的“边缘”语言,正是教师个人人文素养的体现,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语言表达指导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自己的流畅准确的语言,以自己的精致课堂,以自己的广度和深度,来引领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因为,想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的人,往往不在于教师命令学生做了什么,而在于教师本身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如果教师的思考力已经萎缩,教师自己的语言能力已经退化,我们就不能指望他的学生拥有强大的思考力,和出色的语言能力。 三、以智慧和宽容,树立学生“说”的信心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许多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想说的不敢说,敢说的不能说,能说的却不会说。 这些都是学生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教师要以自己的宽容和智慧保护学生说话的自信心。 首先,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营造一个轻松的毕瞎、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 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愉悦的。 当教师在课堂上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说的氛围时,学生的紧张、恐惧也会逐渐消除,变得想说,敢说。 其次,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脊渣激发说话兴趣。 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过程,因而每个学生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有着发展的可能和潜力。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多表扬,多鼓励,不批评,不指责。 教师要用表扬和肯定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同时,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表扬和肯定要有针对性。 如果学生表达的意思不清楚,或者樱数悄有说错的地方,教师要有婉转的语言,启发引导其改正。 四、树立正确的语文观,创造学生语言表达的氛围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只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了做忠实听众。 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丢失了表达的欲望,表达的能力。 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小学生,他们涉世不深,缺乏生活经验,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具体情境训练学生说话,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讲巴金的《短文两篇》一课,在《月》这篇短文里提到了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学生很熟悉,于是我先让几名学生讲述自己了解到的嫦娥奔月的传说,紧接着又问到:我们从小听到的故事是否如作者所言嫦娥“是要改变这冰冷的星球”使它再生呢?(当然不是)那么巴金为什么要反弹琵琶,反其意而用之?我们就从哪儿寻找答案?讲故事是学生感兴趣,设置这样的一个说话情境,调动学生的说话欲望,同时也为下一环节结合背景资料把握文章主旨做了铺垫。 除此以外,还可以多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富有口语才能的领袖、将军、文学家等。 这些能言会道的例子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更能有效地借助榜样激发学生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兴趣,由此生发对语言表达的的欲望,让学生准确、流畅、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从而走向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