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杨伟
一份声明,重庆嘉威与重庆啤酒、嘉士伯之间的矛盾彻底公开化。
在此之前,这三方因为“山城”啤酒的利益问题,已或明或暗地缠斗数年。
而在山城啤酒之外,嘉士伯因早期进军中国的策略,导致还有一系列扫尾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内斗公开化
重庆嘉威啤酒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嘉威)与重庆啤酒、嘉士伯矛盾的焦点,是关于“山城”啤酒。已从单纯的品牌发展、各方利益,升级到了一个民族品牌存亡的高度。
事实上,三者之间并非竞争对手和敌人,而是合作伙伴。重庆嘉威由钰鑫集团持股60.3107%并控制,重庆啤酒控股子公司嘉士伯重庆啤酒公司持有该公司33%股权,嘉士伯为重庆啤酒控股股东。
8月2日,重庆嘉威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声明——拯救“山城”啤酒品牌。
据了解,山城啤酒已有66年历史,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
据重庆嘉威在声明中陈述:为防止恶性竞争,1999年,重啤集团以山城啤酒商标使用权出资,联合钰鑫集团共同组建重庆嘉威。此后,多方签署多份战略合作协议和包销协议,约定重庆嘉威生产的山城牌系列啤酒,全部由重庆啤酒包销,协议至2028年届满。
国、民企通力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品牌,山城啤酒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产销量由1999年的不足30万吨猛增至2013年的100万吨。在重庆的市占率超过95%,西南地区市占率超过65%。
然而,随着2013年,外资嘉士伯入主重庆啤酒,双方的裂隙很快出现。
重庆嘉威称,嘉士伯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山城啤酒品牌进行了全面封杀和系统打击,造成品牌年产销量下降至9.8万吨。品牌价值从66亿元,缩水至不足1600万元。
重庆啤酒方面还表示,山城品牌近年实现了健康增长,在全行业整体下降的背景之下,2023年山城的销量较2019年增长了16%。
在公开发表声明之前,重庆嘉威与重庆啤酒之间,就合作期间的利益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标的金额巨大的诉讼和反诉。
早来的嘉士伯
嘉士伯创立于1847年,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为全球三大啤酒公司之一。
这家世界啤酒巨头,布局中国的时间,最早可追溯至1978年。当时,嘉士伯就已在香港设立分公司,负责其在香港和中国内地业务,比百威英博还要早。
市场也证实了嘉士伯的眼光。1979年-1988年的10年间,中国啤酒企业的数量增加了10倍,总产量增加了15倍,一跃成为仅次于德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啤酒生产国。
中国啤酒的第一次大腾飞,嘉士伯是近距离的见证者,但没有深度参与其中。
直到百威英博等国际同行,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嘉士伯才醒悟过来,有了一些实质动作。1995年,收购惠州啤酒厂,开启了本土化生产。可相较于百威英博更大手笔的收并购、南非米勒与国企股权合作、喜力坚定的高端化,嘉士伯的动作还是迟缓了一些。
1999年前后,嘉士伯甚至有了退出中国内地市场的念头。2000年,将所持上海啤酒75%股权转让给了青岛啤酒。
嘉士伯最终没有选择离开,而是一头扎进了中国广袤的西部地区。试图,在竞争不太激烈的地区,拥有一片更广阔的蓝海。
它先到云南收购了华狮啤酒、大理啤酒,后继续向西,收购新疆乌苏啤酒,投资拉萨啤酒、黄河啤酒和青海湖啤酒。
到2006年,嘉士伯已在中国拥有20间啤酒厂,几乎覆盖了西部所有省份。
随着国际和国内巨头强势布局,中国经济更加活跃的中东部市场,留给嘉士伯的缝隙越来越狭小。
于是,嘉士伯盯上了西南重镇重庆,希望以此为跳板,重返核心市场。
面对百威英博和华润等多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嘉士伯以更优厚的条件胜出,将“西南王”重庆啤酒收入囊中。
后遗症
在布局西部的过程中,嘉士伯广撒网,但未深布局,对很多啤酒公司采取投而不控的策略,也为日后的一系列问题埋下了伏笔。
目前,在重庆啤酒之外,嘉士伯还与兰州黄河合资,拥有青海黄河嘉酿、天水黄河嘉酿、兰州黄河嘉酿、酒泉西部啤酒等多家区域啤酒公司的股权;与西藏发展合资的拉萨啤酒股权。
直到现在,嘉士伯因投资拉萨啤酒,还与西藏发展有多个诉讼没有彻底了结。
早在2021年,嘉士伯就欲将所持拉萨啤酒50%股权转让给金脉青枫,因故未能达成。去年3月,嘉士伯找到了接盘方道合实业,可拉萨啤酒方面拒绝配合签发出资证明、申请办理股东变更登记。
西藏发展的理由是,按照相关协议,嘉士伯的股权转让行为,未得到公司的书面同意,转让行为无效。
为此,各方之间展开了长期拉锯式诉讼。今年7月,拉萨中院做出一审判决:撤销嘉士伯与道合实业签订的相关股权转让协议;西藏发展对嘉士伯持有的拉萨啤酒50%股权,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权。
2020年,嘉士伯将旗下重庆嘉酿 48.58%股权,嘉士伯工贸100%的股权、嘉士伯重庆管理公司100%的股权、嘉士伯广东99%的股权、昆明华狮100%的股权,新疆啤酒100%的股权、宁夏西夏嘉酿70%的股权,作价120亿元注入重庆啤酒。
至此,重庆啤酒作为嘉士伯在中国的唯一啤酒业务运作平台,完成了对大理、天岛、天目湖、惠州、乌苏、西夏等啤酒品牌和资产的整合,化解了长期困扰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
在“本地强势品牌+国际高端品牌”战略组合之下,重庆啤酒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增长。
嘉士伯/乐堡/1664/红乌苏等品牌组成高档阵营;重庆/乌苏/大理/西夏等结阵攻主流市场;曾支撑起重啤的山城品牌,定位于经济,在公司整个大盘中,已微乎其微。
为什么百威和嘉士伯会在中国大量地收购中国各地方的啤酒品牌?
觊觎中国市场的啤酒巨头多了去,但是,喜力不温不火,朝日进展不畅,唯有百威英博和嘉士伯,顺利挤进前五,瞄准中国啤酒行业的“铁王座”。
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之时,百威英博的手腕多少有点“奸雄”的意味。
准备到哪个区域建新厂,先跟四五个城市谈判,签下框架协议,然后等着这几个城市互相竞价,政策最优惠者得。 最终公布前,谁都不知道百威英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当年百威英博准备布局河北,同时跟石家庄、张家口、廊坊、保定谈,最终把厂设在了保定清苑。 在湖南、江西、云南等地区,套路都是这样。
这或许与美洲略带狂野的商业风格有关。 但深居北欧童话世界嘉士伯,在中国的扩张风格完全不一样:认清现状、看准趋势、忍辱负重、稳扎稳打。
如果说百威英博是啤酒界的“曹操”,那么,嘉士伯则可以称为啤酒界的“司马懿”。
觊觎中国市场的啤酒巨头多了去,但是,喜力不温不火,朝日进展不畅,唯有百威英博和嘉士伯,顺利挤进前五,瞄准中国啤酒行业的“铁王座”。
虽然百威英博和嘉士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为20%左右,但因它们在多个区域市场称雄,且包揽了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所以,说它们攻占了中国啤酒半壁江山,一点也不为过。
说真的,现在已经到了外资啤酒让华润雪花青岛燕京们“胆寒”的时候了。 如果嘉士伯接手朝日成为青岛啤酒二股东这一传言成真,那么,这种恐惧或将支配中国啤酒行业的下半场。
并购狂人百威英博
说百威英博是啤酒界的“曹操”,并不仅仅指其“奸诈”,更多的是依靠魄力和雄心成就的霸业。
一个比利时的啤酒公司,2004年合并美洲饮料公司组建英博,2008年520亿美元收购百威,成为世界啤酒“老大”,2016年1060亿美元收购“老二”南非米勒,旗下拥有百威、科罗娜等数百个品牌。
虽然百威英博的总部在比利时,但实际上它更应该被称为一家美国公司。
而百威英博在中国市场的进阶之路,正伴随着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
之所以将这家公司简称为“百威英博”,关键在于2008年英博和百威的合并。 组成百威英博之后,这两家啤酒巨头在中国的布局正式合成一股力量,一举进入中国啤酒五强。
此前,英博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主要在东部,江苏、浙江、福建,10年时间收购了江苏的三泰和金陵,浙江的双鹿、石梁、浙东,还有湖北的金龙泉和湖南的长沙。 百威收购哈啤后,主要业务在东北。
至此,百威英博的“东部战线”初现雏形。 合并之后,不仅并购的“弹药”更充足,而且,对中国地方品牌形成的“威慑力”更强悍。
在巨头看中的市场,地方品牌“要么投降、要么打死”,能选择的顶多是卖给A还是卖给B。
卖给雪花的,只能留下产能和渠道;卖给百威英博和嘉士伯,品牌能留下,但已然成为外资。
在这之后,百威英博在中国市场的并购从未停过,2011年河南维雪、大连大雪,2012年牡丹江啤酒,2013年河北唐山,2014年吉林金士百,2015年增持珠江啤酒……
英博啤酒集团的前车之鉴
2003年5月,英特布鲁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开始作为英博集团的中国区总部。 此前,英博于1997年收购金陵啤酒后,人员就长驻南京。 英博以外资公司的优越和孤高,想要把金陵啤酒塑造成高档品牌,然而换来的只是一场教训。 那时,南京本地尽管有数十个啤酒品牌在互相争夺,老品牌金陵啤酒仍能获得将近1/3的份额。 把金陵收归麾下后,英博大造声势,极力为金陵啤酒塑造新形象,想要变成一个口味特别的、品位优雅的品牌。 这种做法显得不大尊重金陵啤酒以往的经验,而对手们却抓住机会夺取大众化、低价的啤酒市场。 其中,有些品牌的 600毫升装啤酒,虽然口感一般,但凭着在市场上卖价不到1元的价格优势,把金陵啤酒逐渐孤立起来。 “站得越高,跌得越重”,3年间,金陵啤酒产量锐减 40%,公司濒临破产。 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就遭遇挫败,英博似乎有些惶惑了。 如果说还有可以告慰的东西,那就是,那几年里像一阵风般涌来的数十家外资啤酒公司,大部分都“水土不服”,非独英博一家。 这些“外来的和尚”在中国想要打造全国品牌,想做高端,显然低估了中国市场中口味千差万别的地域色彩,却高估了高端啤酒的消费力。 即使是全球排名第5位的嘉士伯,进入中国后,花费极大的气力推广“嘉士伯”品牌,1997年之后两年间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却只有1%多一点儿,亏损达1.7 亿元,,不得不在2000年8月投入青啤怀抱。 青啤收购上海嘉士伯75%的股份,交易金额约1.5亿元。 迟疑之下,英博开始重新考虑中国策略了,重新请出已经退休的资深业者陈威琦主政。 陈对金陵啤酒的窘况大感惊异,一方面抓紧把金陵啤酒拉回大众化的轨道,一方面跟英博总部汇报说,在中国,后来者做全国性的啤酒品牌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做本地化的多品牌才是正途。 多番权衡之下,英博中国区策略开始转向,放弃大品牌的迷梦,而关注那些占有优势的区域品牌。 “英博在南京的波折是一种必要的学习,我们通过它才真正了解市场。 ”现任英博中国区总裁丁凯说。
嘉士伯啤酒厂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嘉士伯啤酒集团于1847年创立于丹麦哥本哈根,乃世界五大啤酒集团之一,在全球拥有110个生产基地,业务遍布140余国家。 2003年嘉士伯啤酒集团酿造及销售啤酒达814万吨,并于超过40个国家生产软饮料(包括可口可乐)、矿泉水和其他饮料200多万吨。 全世界所有雇员超过31,000人。 嘉士伯啤酒集团于全球拥有全面的品牌系列,包括世界上最知名的国际品牌之一:嘉士伯。 嘉士伯作为一家国际著名企业,经过一百余年的经营,其品牌具有巨大的价值。 根据2001年美国权威杂志的统计,嘉士伯在全球所有行业的综合排名中名列品牌100强,品牌价值达10.8亿美元。 作为世界三大国际性品牌之一,嘉士伯啤酒集团于过去三十年在亚洲进行了庞大的投资, 并确定中国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市场。 随着1995年收购位于广东的惠州啤酒厂, 2003年, 嘉士伯按着大力开发中国西部地区的策略, 成功收购云南省的昆明华狮啤酒厂及该省最大的大理啤酒集团。 2004年初嘉士伯把投资落脚在世界屋脊——收购了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50%的股权,在2004年中联同丹麦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基金会合资收购了兰州黄河啤酒厂与在甘肃省另外两家啤酒厂50%的股权并在青海省组建了一家啤酒厂投入40%的股权,同年9月收购新疆乌苏啤酒厂34.5%股权,进一步扩大和强化嘉士伯在中国西部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