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依然离不开中国开发者

今年,Google 办了近年来最大的一场中国区开发者大会。

作者 | Li Yuan 编辑 | 郑玄

8 月 7 日,Google 在北京举办了 2024 Google 开发者大会的中国场。

地点选址在国家会议中心,不小的主会场坐满了不同颜色皮肤,不同口音的各地开发者。主演讲结束后,每个展台都立刻围满了排队的人群,中文和英文轮番上阵,讨论热烈,很久没有看到一个这样国际化又有着不小影响力的线下活动了。

作为一个常常被视为退出中国的企业,Google 在开发者社群中,仍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极客公园此次也线下参加了会议,与不少与会的开发者进行了交流,发现不少开发者甚至是请假来到了这一活动上。

在被问及为何参会时,一位参会者的回答颇具代表性:「因为开发者大会可以线下『拷打』技术人员啊!虽然线上也能看到 Google 发布的一些进展,实际上和他们交流才能知道哪些技术已经实际可用了,哪些技术还停留在 demo 阶段。」

Google 的开发者大会,也是一段时间来极客公园参与的回忆中最有极客范儿的一场会议。在展台前交流的开发者,从不说虚的,常常直接问道,这个技术在 XX 平台现在可用吗?我想开发一个这样的应用,这个技术能不能用在我的应用里?

为了应对这样的开发者,Google 此次也请来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高级技术经理前来,除了介绍中国有广泛开发人群的 Android 生态等的新进展,也重点介绍了 Google 的 AI 开发新进展。

本场 Google 开发者大会是近年来Google在中国区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届,Google 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开发者,成为 Google 的 AI 开发者。

Google 秀出

多模态 AI 能力

每年的 Google 开发者大会,都是 Google 集中展现自己一年以来的技术更新的时刻。

在疫情前,开发者大会的重头戏,在于 Android 的新特性的更新。

在中国区举行的这场 Google 开发者大会也不例外。

在主演讲中,AI 贯穿始终。中国场的活动,更侧重于向具体的开发者介绍 Google 不同规格的 AI,开发工具,以及目前测试中的工具,在未来能为开发者带来怎样的可能性。

比如,Google 展示的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应用,叫 Compass。

Compass 是一款 AI 原生应用。Compass 的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人工智能做出的旅行规划。当用户提出自己的旅行需求后,Compass 可以利用 AI,生成图文并茂的旅行规划——图文都是用 AI 生成。

不过仅仅如此,Compass 还不足以登上 Google 开发者大会。Google 介绍道,这款 app 不但玩法是 AI 原生的,开发也大量使用了 AI。

在 Compass 的开发中,使用了 Google 的 Flutter 框架,除了可以直接使用 Google 的工具生成旅行规划的内容,开发工具还可以直接生成客户端的代码,提供互动式 UI 与客户进一步讨论细节。

Compass 使用 Google 工具实时动态生成 UI | 图片来源:Google

Google 表示,在这张图片中,每一个像素,从内容到 UI 都是由 AI 生成的,包括画面中没有出现的互动式 UI——用户可拉动的筛选框,也是由 AI 生成的,由 AI 实时汇编推送到客户端的。

而且在 app 构建后,还可以使用 Google 提供的 Firebase 直接进行 AI 测试,自动打开 app,完成开发者所需的操作,自动判断是否完成某些展示效果。

另一个 Google 提到的应用在社会关怀方面。

慧眼识教应用使用的 AI 功能 | 图片来源:Google

慧眼识教为视障儿童提供多样的学习材料。视障儿童对在眼前的材料,都很难辨认,需要专门的学习材料才能进行学习,而原本专门为这些儿童制作材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进行人工剪辑,成本高,也很难做到及时更新。

而慧眼识教的开发者,搭建了一个全球可用的框架,使用多种 Google 工具,将图片处理成视障儿童能看清的状态,并生成视障儿童可用的视频教材。

使用 Google 提供的全工具套装,省力地做出一套完整的社会关怀应用,这样的能力,是以前的开发者很难做到的。

开发者邝斌在他的演讲中,着重强调了 Google 大模型的多模态能力,对其应用开发带来的正面影响。这也和 Google 此次的展示重点也不谋而合。

Google 的 AI 模型,具有原生的多模态能力,这点在 Google 似乎完全不想让开发者忽略掉。在主演讲外的展台中,Google 最精心部署的几个展台,都在展示其模型的多模态能力。

如在 Google 部署的一个高尔夫球的展台上,参展者可以在现场打高尔夫球,相机捕捉到玩家动作后 ,上传到 Goog le Cloud。上传后,Google 首先利用计算机视觉中的目标检测技术,追踪高尔夫球的运动,接着将数据传输至 BigQuery 进行存储和生成数据分析,最后利用 Gemini 1.5Pro 读取视频和数据,生成趣味的实时解说。

Gemini 高尔夫教练 |图片来源:现场拍摄

高尔夫球在应用开发中,可以换成各种球类。Google 还在场内布置了一个蹴鞠的展位,展示类似的能力。很明显,Google 希望这样的应用能够抛砖引玉,吸引中国的 AI 应用开发者。

端侧 AI 的展示也吸引了不少参展者驻足旁观。极客公园与一位尤其关注端侧 AI 侧的开发者,该开发者表示非常关注 AI 的本地化部署:「我想开发一款利用手机内的数据分析用户性格的应用。如果可以进行模型的本地化部署,用户的隐私数据不离开手机就能拿到这个分析。」

谷歌目前提供了两种可以端侧部署的模型。一种是开源模型 Gemma,开发者需要可以其部署在自己的应用中,安装到用户手机中。Google 在 8 月刚刚开源了 Gemma 2 的 2B 模型,会议现场也有 Gemma 2 在电脑端和手机端的展示,极客公园交流到的开发者表示手机端现场实机大概有能每秒生成 10-20 个 token,速度还是很令人满意的。

而另一种是闭源模型 Gemini 的最小尺寸模型 Nano,在 Mobile 展区展 出,目前在 Google Pixel 8 和三星 Galaxy S24 系列等几款旗舰机中可以使用到。Google 在系统中提供了 AICore 套件,开发者只需要在应用中 调用 Gemini Nano 即可使用大模型能力 ,Goo gle 直接在手机中提供系统级别的支持,开发者无需考虑如何管理、打包和分发大语言模型。

去年刚刚扭亏为盈,一年营收增长了 25.9% 的 Google Cloud 在会上,则重点介绍了在云平台内部署模型的方便性。

一键部署开源模型 | 图片来源:谷歌

在 Google Cloud 上,不但可以使用 Gemini 的模型,也可以一键部署来自 Hugging Face 的开源模型。

除此之外,作为比亚马逊云、微软云目前占有率仍低一点的云平台,Google Cloud 还着力强调了其跨云使用的体验。用户可以使用 Google Cloud 的服务,跨云链接微软云 Azure 上的数据库,数据不离开 Azure 就能进行查询和分析。

不过,尽管 Google 将重点放在了 AI 能力的展示上,极客公园了解到不少开发者对于是否要使用 Google 的 AI 进行开发,仍在观望。

开发者表示,针对国内市场,一般不会使用 Google 的 AI 进行开发,会考虑使用更加便宜且方便的国内 AI。而针对国外,目前更多的情况,还是会接入使用 OpenAI 的 api 进行开发,甚至 Anthropic 的 Claude 的使用量也比 Google AI 要多一些。

一位开发者认为 Google 的开发工具使用起来很方便,但是 AI 的许多展示更多的是 demo,实际使用中想要定制化仍然有不便利的地方。同时不少开发者提到了 Google AI 在价格方面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从 OpenAI 的产品上切换成 Google AI 的动力不大。

退出中国 14 年后,

中国开发者和

Google 仍然互相需要

此次 Google 开发者大会,是 Google 疫情后举办的第二届开发者大会,参会人数也较前两届更多。

Google 的开发工具,在开发者社群中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少到场的开发者,是为了与 Google 的技术人员交流而来。

Google 留在中国的团队主要集中在广告领域,服务中国应用开发者出海,而此次会议上,无论是关系到众多中国开发者的美国 Mobile 生态团队,还是相对小众的平时位于中国台湾的智能家居生态团队,都派了一线技术和产品人员前来交流。

「在这个会上能看到不少高级别的技术人员。」一位开发者分享道。

而除了开发者之外,在出海成为创业重要主题,且国内外科技环境较为割裂的情况下,Google 作为出海的一道桥梁的作用,也在创业者中,变得更加重要。

去年在短剧出海中表现突出的 ReelShort,就表示 Google 为 ReelShort 提供的支持,对其海外市场的成功非常重要。

「ReelShort 原本的用户在美国区,我们目前正在向日韩区拓展,Google 给到的一些市场洞察十分重要。」枫叶互动南亚鹏表示,「对于短剧出海而言,Google UAC 的广告投放,YouTube 的流量对我们而言都非常重要。」

与 Google 建立联系,利用好 Google 本身提供的机制,对于出海企业的生存非常重要。「其实海外视频盗版很多。Google Play、YouTube 都提供了很好的盗版保护机制。掌握 Google 的自动化保护机制之后,不用花费很多人力,就能做到很好的全网版权保护。」南亚鹏表示。

Google Play、Google Ads、YouTube 都是出海创业者绕不过的渠道|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而对于 Google 而言,中国开发者,仍然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开发者团体之一。

Google 介绍道,去年一年,来自中国的 25 个开发团队,共有 31 款游戏和应用,在全球不同地区,斩获了 50 个 Google Play 年度最佳奖项。

Google 开发者专家(GDE)阵容中,也有数十名从事机器学习领域的开发者专家,来自中国大陆。

中国市场,同时也仍然是 Google 不能放弃的一个市场。

2020 年,Google Cloud 曾经宣布不再与中国合作。然而事实上,在 APAC 地区,Google Cloud 除日本外的最大客户,仍然是中国客户。

此次的 Google 开发者大会中,Google 也展示了不少与中国区大客户的合作。小米、Oppo,在海外都主要使用 Google AI 打造自己的 AI 手机。

网易游戏,在海外使用 Google 的企业 AI 平台 Vertex,每月定制生成七百多条文案,为全球的受众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营销体验。

事实上,在 Google 的每项业务背后,都有不少中国客户的身影。在 Google 努力推广 AI 的当下,中国活跃的 AI 开发者和客户,更是 Google 无法忽视的。

第一天的会议接近尾声,中国开发者仍在 AI 展台咨询 | 图片来源:现场拍摄

极客公园了解到,在此次近年来最大的 Google 开发者大会背后,是未来 Google 对中国区更大的规划——据现场负责开发者社区相关业务的 Google 员工介绍,未来 Google 将围绕北京上海两座城市举办的开发者大会,建立起属于在 Google I/O 加州主会场之外,专属于东亚开发者的主要交流平台。

退出中国 14 年后,中国开发者和 Google 仍然互相需要。

极客一问

你如何看待这场近年来

最大的一场 Google 开发者大会?

马斯克:如果有外星人,可能已经在观察我们了。

点赞关注 极客公园视频号


对于谷歌云而言,中国市场不重要吗

对于谷歌云而言,中国市场不重要吗我国此前也曾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以及《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将云计算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云服务巨头显然已经看到中国市场未来在云计算上的巨大机遇,截止目前,AWS在华两个区域布局有数据中心,共4个可用区,据不完全估计年营收或已达到15亿元人民币,折合约2亿美元,该数字仅次于阿里云、腾讯云。 微软Azure在中国已有3个数据中心,虽在营收上没有给出确切数据,但通过与世纪互联的合作,微软Azure在中国已有11万企业客户,1 400多个云合作伙伴,入华成效显著。 竞争对手对中国云计算市场不断抛出的橄榄枝,置若罔闻、视若无睹都不会成为谷歌云的最佳选择。 谷歌在云计算上的“淡定表现”是一种假象还是在谷歌的整体战略中,云计算只是个“配角”?谷歌的云计算是个配角吗?如果要论云计算在谷歌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我们可能需要从谷歌的企业文化说起。 20年前,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加利福尼亚的山景城创办了谷歌,两位创始人虽然性格迥异,但在如何管理公司或谷歌未来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上却有着惊人的共识:崇尚技术,这让谷歌有了很深的工程师文化;崇尚创新,又使谷歌的“登月”文化传承至今;梦想改变世界的大情怀,又让谷歌的各项业务不因短时的利益而改变航向。 因此,两位所向披靡的谷歌创始人带领谷歌涉足了一切他们可以涉足的领域,只要有创新、只要他们认为对未来有益,谷歌就会去做,这就有了我们看到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谷歌眼镜,甚至是谷歌收购的Youtobe等等。 于是,当我们将谷歌的云计算业务放在谷歌整个产品生态中去的时候,谷歌云就稍显渺小。 谷歌旗下的产品分为三大类,针对消费者的“人人适用”类,针对企业客户的“企业适用”类,针对开发者的“开发者适用”类,看起来产品图谱很简单,但如果把每类下的产品数量相加,谷歌的总产品数量则有110种之多。 然而,谷歌的云计算业务没有被单独归为一类,外界通常笼统地将谷歌云端平台、谷歌G Suite等统称为谷歌云业务,在谷歌一年一度的财报中,也鲜有提及“谷歌云”,而是把它归到了“其他收入”行列。 值得考虑的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2017年度营收超1000亿美元,谷歌云的营收只占到了4%(实际占比可能比这个更少),谷歌公司的营收大王——广告业务,其2017年营收占到了谷歌总营收约90%。 对比AWS已被亚马逊宣称成为营收主力,谷歌云的地位确实有不小落差。 一言以蔽之,有了广告业务这个收入引擎,谷歌董事会们并没有指望云计算能给他们赚多少钱。 如果用“云计算不重要”来形容谷歌云的战略地位又不太恰当。 因为2015年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请来了重量级人物,企业计算巨头VMware(现已被戴尔科技集团收购)创始人黛安·格林(Diane Greene)加入谷歌,担任谷歌云CEO(Google Cloud CEO)。 在随后的2016年谷歌消费者大会上,黛安·格林宣布正式启用Google Cloud 谷歌云,谷歌云的征途由此开始。 在戴安·格林的带领下,谷歌云产品目前已覆盖计算、存储和数据库、网络、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学习、身份验证与安全、管理工具、开发者工具等九大方面。 今年2月,谷歌首次就云计算部门的营收进行了宣布,戴安·格林表示2017年谷歌云的季度营收已经达到10亿美元,按此推算谷歌云年营收最高达到40亿美元,位于国际巨头亚马逊AWS 2017年度营收175亿美元之后,却排在中国体量最大的云服务商阿里云2017年度营收17.85亿美元之前。 此前,戴尔·格林还在演讲中透露,拉里·佩奇等谷歌董事会高层都为谷歌云2017年取得的成就感到兴奋,并正在筹备云计算相关企业的收购事宜。 如此看来,谷歌对云计算的态度大致明了:不打算靠云计算赚钱,但可能在谋划继续往里面砸钱,不急不躁,小步慢跑。 2016年11月,世界人工智能顶级专家李飞飞加入谷歌,担任谷歌云人工智能机与器学习首席科学家(Chief Scientist, Cloud AI & ML),这里谷歌将“Cloud(云计算)”、“AI(人工智能)”、“ML(机器学习)”融合成了一个词,简称为“Cloud AI & ML”。 可以看出,这位深耕人工智能、机器领域的科学家将会于“谷歌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重组后的Alphabet组织架构图,仅供参考)2015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启动企业结构重组,2017年完成重组后,“Cloud”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位列其中。 AI或ML没有单独成立部门,原因或许在于Alphabet的各个子公司中,无论是神秘的谷歌X实验室、人工智能Deepmind,还是无人驾驶汽车项目Waymo都离不开AI&ML,也就是说对于谷歌各项子业务,AI&ML都作为底层支撑,无需单独成立部门。 对于谷歌云也是如此。 李飞飞这位以研究AI&ML擅长的首席科学家被冠以“Cloud AI & ML”的头衔,她工作关键将是把AI&ML深度融进云计算。 李飞飞也这么做了,她的第一站就是中国。 2017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谷歌开发者大会上,李飞飞宣布“谷歌AI中国中心”正式成立,那天她身着一件中国红风格的旗袍短袖侃侃而谈。 李飞飞是谷歌云官网挂出的十位高管中唯一一位华人面孔,这个身份或许与谷歌选定其为Cloud AI & ML首席科学家不无关系。 在2018年3月,谷歌 Cloud Next 17上,李飞飞发布了谷歌云面向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一系列新API 以及收购机器学习竞赛平台Kaggle。 之后谷歌云可能还会借助“谷歌AI中国中心”进一步壮大其在中国的云计算业务,这一天希望不会等太久。 谷歌这次会妥协吗?2010年,谷歌搜索业务退出中国的事件,现在想想仍然心有余悸。 关于谷歌退出中国的原因外界说法很多,一种声音认为,谷歌单方面确认其遭受来自中国黑客的网络攻击;另一声音,谷歌在与中国本土搜索引擎网络争抢份额的过程中败下阵来,仓皇逃脱;还有一种声音则是因为,谷歌无法接受中国政府提出的“内容审查”要求;另外,也有人指出,是李开复的离职,让谷歌缺乏一个中国区领导者,致使其无法本土化。 总之,谷歌最后选择了不妥协。 然而这次,谷歌云将经受的来自中国政府的考验相对更加严峻,因为涉及到了中国用户的数据问题。 中国《网络安全法》对数据主权做了规定,即数据要采取本地化存储,对于本国或者外国公司在采集和存储与个人信息和关键数据相关数据时,必须使用主权国家境内的服务器。 无论是亚马逊AWS还是微软Azure、苹果icloud等跨国公司巨头都已经选择顺应中国政府的要求,与中国本地公司合作,基础设施交由中国公司运营,苹果icloud甚至将钥匙串一并迁移回中国。 谷歌云会跟它的竞争对手们一样选择妥协吗?谷歌云的华人领导者李飞飞能否带领谷歌云归航?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曾表示:“企业只以盈利为目的,而不为改变世界做出贡献,就不能成为另人满意的企业”。 在谷歌的整个生态中,“现在”与“未来”是两个明显的分界线。 谷歌的营收大王广告业务是“现在”,而“未来”则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一切可以让人类变得更好的技术,当下,谷歌将“云计算”也划分到了“未来”里。 “非盈利”的想法可能不会使谷歌云选择快速攻入中国市场,它的步伐用“培育云计算“可能比用“占领市场”更为贴切。

国内安卓无福消受?你可知Google Play都能干啥介绍_国内安卓无福消受?你可知Google Play都能干啥是什么

尽管安卓系统源自Google,但在国内,由于特殊原因,Android设备与Google Play服务的联系相当薄弱。 Google近年来逐渐将更多安卓功能从开源的AOSP整合到封闭的Google Play服务中,导致国内和海外用户在体验上有所差异。 我们来探讨一下Google Play如今的功能和作用。 作为核心服务,Google Play自2012年改名以来,已不仅是应用商店,它还承担起内容销售的职责。 Google Play的App审核比国内严格,要求App通过机器和人工双重审核,确保提供的App质量更高。 例如,Play商店的App不允许自带更新,所有更新需通过商店进行,避免了开发商逃避审核。 但即便如此,国内的App生态问题依然存在,一些知名应用也存在权限滥用的问题。 Google Play支持增量更新,用户仅需下载应用的更新部分,提高了效率。 它还售卖书籍、音乐和影视内容,尽管竞争力不及其他平台,但在视频编码上,VP9技术让视频质量更优。 与App Store相比,Google Play的盈利主要靠付费应用和AdMob广告平台,后者让免费应用也能实现盈利,这在国内应用商店中并不多见。 尽管国内用户无法直接在Play上购买App,但开发者仍可借助Play商店上架并通过AdMob盈利。 Google虽然已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但仍为中国开发者提供了发布和变现的通道,形成了独特的利益格局。 此外,Google Play的消息推送服务在国内缺失,影响了国内应用与海外的差异化。 Google Play在设备认证、系统互联和物联网连接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它确保了安卓设备间的兼容性,并通过CTS测试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Google Play还提供安全补丁和驱动更新功能,提升了安卓的安全性和系统更新的灵活性。 尽管存在争议,但Google Play正逐渐成为安卓生态体系中的关键支柱,尽管在国内市场面临着挑战。

谷歌公司要回归中国了,回来了是不是谷歌就属于中国公司了

最近,谷歌意欲回归中国市场的消息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耳闻讯息之初,我不禁想起了这样几句歌词,“当初是你要分开,分开就分开;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哄回来……”作为国际巨头,谷歌何以来吃“回头草”?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两个字:利益!谷歌与中国分手:不欢而散2010年3月23日凌晨3点零3分,在与中国政府及社会相关人士经过几个月的矛盾冲突与博弈之后,谷歌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官大卫·德拉蒙德公开发表声明,宣布停止对谷歌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 就此事件,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中国拒绝“政治的谷歌”与“谷歌的政治”》称,谷歌先是毫无证据地控诉遭到中国政府支持的黑客攻击;后来又以“最后通牒”的蛮横姿态要求中国取消依法管理,否则退出网络搜索市场;继而又是美国政客们和一些政府机构跳上台面,为其“撑腰打气”,共同演出了一场闹剧。 于此同时,据谷歌公司2009年底提供的清单数据显示,谷歌自进入中国以来,对570位中国著作权人的部作品,在权利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谷歌数字图书馆扫描上网,其中共涉及中国图书8万余种,涉及约2600名中国作协会员的约8000种图书。 对于中方就此侵权行为提出的交涉,谷歌迟迟不予理会,尤其闭口不谈赔偿要害问题。 种种不愉快的发生,不禁让人感到遗憾:在中国经营了4年,并为自己起了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的“谷歌”,何以不知道,无论在哪个国家经商都应该尊重、遵守所在国法律、制度的国际商业通则。 尤其对于中国这个拥有世界1/4人口的国度来说,为保护本国市场经济的安稳和健康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实属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且,与中国分手时的谷歌,显然没有领会“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非但没有“好聚好散”,反而在“退出”的过程中表现得过于“负面”:要求政府取消网络审查、逃避数字图书馆侵权责任、制造绯闻、抢网络风头等等。 “其实中国政府在这次事件中只是一个制定规则的角色,如果谷歌有意见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对规则提出修改的看法而不是蔑视现行规则,而谷歌目前的态度是在跟中国政府赌气,就像运动员和裁判赌气一样。 运动员的竞争对手是其他对手,而不是裁判。 ”当时,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们无法评价谷歌退出中国是否明智,只能说其是在不太恰当的时候,跟不太恰当的对手,进行了一场不太恰当的博弈。 ”中国市场决定了谷歌的前程与发展谷歌出走中国,逞了一时之强,却也损失了更大的市场。 “既来之,则安之”,才是谷歌该有的态度。 即便到了今天,若谷歌依然不能领会这句中国古语的内涵与真谛,那么即便“复合”了,再度分手或许将是必然的结果。 谷歌此次放低姿态回归中国,本质上是奔着中国大蛋糕而来的。 其实自从2006年,谷歌推出中文站点至2009年,谷歌中国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营收份额已经达到33.2%,和网络的市场份额加起来高达96.3%,可以说完全垄断了中国搜索引擎市场。 但是,自2009年12月中旬,谷歌声称受“中国黑客攻击”,并上演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冲突。 由此,谷歌中国的市场份额出现直线下滑,其搜索流量占有率在一个月之间,从35%下滑至15%-20%。 而于此同时,网络的搜索流量份额则从之前的45%-50%,飙升至70%多。 尽管谷歌在搜索技术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从对于尚处于互联网发展前期的中国搜索市场来说,Google离开的影响可能并没有像某些专家所说的那么巨大。 反而,网络乘势在技术、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巩固,发展势如破竹;再加上网络等新秀的崛起,目前的中国互联网市场已经自成规模。 所以,即便谷歌回归,在某些信息的全面性和开放性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但是对于中国用户而言,网络经过这几年的沉淀,其平台提供的信息相对接地气、更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习惯、也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谷歌没有选择从搜索方面切入,而是选择相对符合当前国情的Google Play。 如此看来,谷歌虽然在“价值观”上与我们的国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利益的诱惑和发展的使命,还是让这个“任性”的巨头不得不考虑重新走向中国。 据市场调研公司eMarketer预测,全球数字广告总支出规模在2015年将达1708.5亿美元。 其中,搜索广告在今年会达815.9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16.2%。 到了2019年,搜索广告仍会保持接近10%的年增幅,而规模预计将达1305.8亿美元。 其中,谷歌一如既往保持着其在搜索广告领域的统治地位,其搜索广告业务预计在今年将达到444.6亿美元,年比增幅为15.7%,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4.5%。 作为搜索广告收入全球第二高的互联网企业,百追答:另外,针对厂商来说,Google曾提出为每台手机提供1美元补贴,让国内厂商在手机出厂时预装Google Play的方案,或许已经有点Low了。 目前,国内大多数应用平台与开发者之间都已经建立了非常紧密的关系,平台除了为开发者提供流量和入口,在创业孵化、企业融资等方面也有非常深的捆绑。 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进入到了这一关系链中,获取行业认定的分成。 相比Google现金补贴这种一次性、不可持续的方式,手机厂商估计会更看重参与游戏、运营分发获得的长期收益。 当然,谷歌的到来也并非绝对的不受欢迎,毕竟面对国内安卓应用五花八门,存在体验不统一、应用审核不严、恶意应用等种种乱象,市场仍然混乱。 或许,我们可以期待Google Play的到来能发挥鲶鱼效应,毕竟一个行业里竞争者越多,市场就会越快走向成熟,而最终收益的将是用户。 不过我们或许可以预见, Google Play在进入国内的市场之后,必然会对当前国内这些智能手机基于安卓系统所搭建的生态圈带来影响,这种影响到底会有多大目前还不得而知,或许对于当前玩“免费”午餐的互联网思维模式来说会是一场灾难。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uaibao/9248.html
快来!校园定制款冰淇淋 安排上了!
初创企业如何构筑技术产业化壁垒 芯片赛道引资本青睐 存算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