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本周第二次访问以色列

△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资料图)

以色列国防军当地时间8月9日称,受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哈莱维邀请, 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8日抵达以色列 ,双方就安全和战略问题以及该地区的联合准备进行了情况评估。 这是库里拉本周第二次访问以色列。

此外,库里拉参观了地下空军作战中心,并与以色列空军指挥官巴尔会面评估当前情况。(总台记者 王雪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 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 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 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 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联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 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 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 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联。 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 同时,开始入侵挪威。 在以吉斯林为首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第五纵队”)的协助下,法西斯德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黄色计划”,这计划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 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首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 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 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防御之后,于5月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 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 比军、英国远征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 5月28日,比军投降。 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 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 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 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 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 希腊军队打破了意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发展进攻的企图。 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损失。 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 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 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战役)。 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德在侵英的同时,注意力已转向东方。 与进犯苏联的计划密切相关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强。 法西斯德国在准备侵苏战争过程中,先后入侵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夺占了克里特岛。 法西斯德国在战争第一阶段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手未能联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 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准备侵苏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 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从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异常激烈。 头几个月里德军侵占了大片俄国领土。 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间的冬季总攻的结果,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 在太平洋,日本夺取了制海权,占领了香港、缅甸、马来西亚连同新加坡要塞、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重要岛屿及其他地区。 重创英、美、荷联合舰队,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军事基地。 从1942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舰队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和中途岛海战(6月)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 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 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突击,将敌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 敌军218个师被击溃,约5000门火炮、7000辆坦克、1.4万余架飞机被击毁,法西斯德国已无力补充这些惨重损失。 这些胜利,从根本上破坏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战场的军事政治形势。 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对德宣战的国家由15个增加到36个。 从1942年秋开始,英、美的战斗行动积极了一些。 盟国较大兵力的战略航空兵被调整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 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与德国潜艇斗争的效率也有提高。 盟军统帅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下,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表现了相当大的积极性。 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13个师)在西西里岛登陆,并攻占该岛,9月初又派登陆兵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均未遭意军重大抵抗。 英美军在意大利的进攻,适逢墨索里尼制度由于以意共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法西斯斗争而陷于严重危机。 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 巴多格里奥元帅成为新政府首脑,于9月3日与美、英签订了停战协定。 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战争第四阶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装力量在太平洋和亚洲的较大范围内展开了进攻。 1944年夏秋苏军进行了数个较大的进攻战役。 芬兰政府于1944年9月19日与苏联签订停战协定,退出法西斯集团,并于1945年3月4日对德宣战。 由于进行了白俄罗斯战役(1944年),白俄罗斯全境、立陶宛大部获得解放。 苏军以及波兰第一集团军部队7月下旬解放波兰。 1944年中,摩尔达维亚全境、罗马尼亚大部获得解放。 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加速了该国正在酝酿的人民起义,9月9日,起义爆发,推翻了君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也对德宣战。 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装起义爆发。 与此同时,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部队在苏军参加下,解放了贝尔格莱德。 1944年10月,法西斯德军在巴拉顿湖地区的反攻被击退后,布达佩斯获得了解放。 苏军援助了挪威人民,从法西斯德国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东北地区。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5年1月12—14日在维斯瓦河及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粉碎了维斯瓦河、奥得河之间的法西斯德军集团,解放了波兰大部领土。 强攻夺取了柯尼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 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 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 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 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了抵抗。 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军进抵易北河,占领了埃尔富特、纽伦堡,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西部。 英军进抵什未林、吕贝克、汉堡。 5月2日,驻意大利的德军C集团军群投降。 4月16日,苏军3个方面军发动了规模巨大而极其紧张的柏林战役,德军柏林集团在这一战役中遭到围歼。 柏林被攻克后,西线出现了成批的投降。 希特勒自杀(4月30日)后拼凑的邓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对苏作战的情况下与美、英缔结局部投降协定。 5月8日午夜,凯特尔元帅为首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苏军占领的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法西斯德国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书。 苏联元帅朱可夫受苏联政府委托,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战争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间,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洋战区进行了粉碎日本舰队和解放日占岛屿的海上战役和登陆战役。 1945年5月,在发动战争的侵略国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还在继续作战。 8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采取军事行动。 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对日作战。 关东军在短时间内即被完全击溃。 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南萨哈林岛(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均获得解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各战场对日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 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 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 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 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 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 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 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 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 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 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 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 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 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 突出。 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 这场 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 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 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 国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存有争端。 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 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 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 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 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 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 要求遭到拒绝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 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 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 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 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 科威特 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美国军舰上。 埃米尔的胞弟法赫 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 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 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 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 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 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在海湾地区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8月2日和3日,美国总统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 议,研究对策。 会议最终决定,采取大规模军事部署行动,以迫使伊拉克撤军,并为必 要时采取军事打击行动做好准备。 根据这一精神,负责中东地区防务的美军中央总部拟 定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 8月7日凌晨2时(美国东部时间),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 该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拟分两个阶段向海湾地区部署部队。 第一阶段用3至4个月时 间(17周)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以使该地区美军和其他出兵国家部队兵力 达到同伊军大致相抗衡的水平。 第二阶段将视形势发展继续增兵,以使兵力达到足以将 伊军赶出科威特的水平。 第一阶段部署,又将根据伊军有可能在短期内向沙特发动进攻 的形势,首先在沙特的朱拜勒和宰赫兰一线部署快速反应部队和空中打击力量,建立机 动防御,采取“以空间换时间”战略,挡住伊军可能的进攻,保证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和 部署。 计划确定后,美军制定了具体部署方案,最大限度出动了运输司令部所辖战略运输 工具,动员了后备和民用运输力量,同时,进行了后备役征召和编组。 其他出兵国家也 展开了各自的部署行动。 经过紧张行动,分别于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 署。 是时,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 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 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 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 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50万人。 部分未出兵国家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 医疗队。 随着各国部队的部署,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机构的必要性日益突出。 8月中旬, 经协商在多国部队最高层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 原则是,战区内所有部队均接受 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统一指挥, 但各国部队又分别接受本国最高当局的命令和指示。 面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出兵行动,以及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伊拉克采取了相应对 策。 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拖延战争爆发,使海湾冲突长期化、复杂化,进而分化以美 国为首的军事阵营,打破对伊拉克的各项制裁,保住既得利益,同时,做好军事上防御 作战的准备。 为此,它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并将撤军问题同以色列从阿拉 伯被占领土撤军联系在一起,以转移阿拉伯国家的矛头指向;在经济上采取了内部紧缩, 对外寻求突破口的政策;在军事上则加紧了扩军备战,恢复和新建24个师,使军队总兵 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 同时加强了科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3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美军在开始执行“沙漠盾牌”计划时,即已估计到伊拉克拒不撤军的情况,拟定了 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行动计划。 12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 会议主席鲍威尔批准了这一计划。 该计划的要点是,实施进攻作战,以达到:1.瘫痪 伊拉克国家指挥当局;2.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3.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4. 尽量摧毁伊拉克的弹道导弹和核生化武器;5.帮助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 根据这一决心拟定了以下作战方案:实施协调一致的多国、多方向、空中、海上和 地面攻击,首先以空中战局摧毁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尔后逐步转移空中作战的重点, 在科威特战区实施地面作战,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用阿拉伯部队解放科威特市。 整 个作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1.战略空袭; 2.夺取制空权;3.空袭地面部队;4.地面进攻作战。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撤军的最 后期限。 1991年1月9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战前最后一 次会晤,但是,双方都认为没有妥协余地,会谈没有取得结果。 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 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了给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国家安全指令文件, 命令美军向伊拉克开战。 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 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 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 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 到既定目标。 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 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 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 日 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 据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 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 为了实施地面进攻作战,美中央总部陆军也制定了具体战役计划,这就是“沙漠军 刀”计划。 该计划事实上是“沙漠风暴”计划的组成部分。 计划决定,由5个军队集团 执行地面作战任务。 美第十八空降军在整个战线西部实施进攻,负责切断科战区伊军同 后方的联系;美第七军在战线中段担负主攻任务,重点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第七 军右翼,依次是北线联合部队、美军中央总部海军陆战队和东线联合部队,他们将包围 科威特后方及科威特市内的伊军部队,牵制伊军战术和战役部队,其中北线和东线联合 部队的阿拉伯部队将负责解放科威特市。 计划制定以后,多国部队从1月17日空袭之日 开始至2月24日进行了大规模部署调整。 美军两个军数十万人分别从原驻地向新的进攻 出发地隐蔽机动了200多和300多公里。 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多国部队向伊军发起了大规模诸军兵种联合进 攻,将海湾战争推向了最后阶段。 多国部队首先在战线中部发起攻击,以吸引伊军统帅 部注意力。 随后,东西两端开始行动,以造成西端“关门”,东端“驱赶”之势。 在这 种情况下,担负主攻的美第七军发起决定性攻击。 先向北,随后向东,歼击伊军主力部 队。 伊军在多国部队进攻面前进行了顽强抵抗,后逐渐向北和西方向撤退,并点燃了科 威特油田的大量油井。 28日晨,科威特城已全部被阿拉伯部队控制,多国部队也大多完 成了各自任务。 鉴此,布什总统下达了当日当地时间8时暂时停火的命令。 整个地面进 攻历时100小时。 暂时停火以后,伊拉克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和愿意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历次 通过的有关各项决议。 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安理会于4月3自以12票赞成、1票反对、2票 弃权通过了海湾正式停火决议,即687号决议。 海湾战争至此宣告结束。 据战后统计, 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方面参战的43个师共有38个师被重创或歼灭,6.2万人被俘, 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被击毁或缴获。 107架飞机被击落、击毁 或缴获。 多国部队方面共有126人阵亡(其中美军74人),300余人受伤,12人失踪。 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体系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它深刻地反 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 它体现了人 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主要是:武器装 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 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 它也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战争而产 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主要包括: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样式; 机动作战是进攻作战的基本方式;远程火力战是主要的交战手段;电子战是伴随 “硬杀伤”所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夜战是一种富有新内涵的战斗方式。

中东地区发生过哪些战争?

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 第二次中东战争 1956年 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 海湾战争 1990年第二次海湾战争2004年历史背景 前3000年,犹太人的祖先定居于巴勒斯坦地区。 1世纪后,罗马帝国侵入,犹太人向世界各地流散。 此后巴勒斯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 19世纪末,大批犹太人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准备复国。 1947年,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和以色列两个独立的国家。 犹太人同意此决议,1948年成立以色列国。 阿拉伯人反对该决议,未建立阿拉伯国。 结果发生4次阿以战争。 以色列先后占领了应属阿拉伯国的全部领土。 取自++++++++++++++++++++++++++++++++++++++++++++ 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 所谓“中 东战争”是指1948~1982年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争,这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 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 以色列是犹太人建立的国家。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 由来已久。 历史上,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地中海、死海、约旦 河之间)建立过国家。 公元前30世纪,原在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迁至巴勒斯坦沿海和平原地 区定居。 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的祖先祖先希伯莱人征服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莱王 国。 此后,巴勒斯坦先后被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和土耳其等外来民族征服,犹太人被迫流 落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主张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重返巴勒 斯坦,建立犹太人为主的国家。 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当时这个地区阿拉伯人66万人, 犹太人仅9万人,但英美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和苏伊士河,竭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在 他们的策划下已经在世界各地定居的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从此,阿、以两个民族间的 矛盾日益加深,不断发生流血事件。 1947年11月29日,在美英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通过决 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由两国分治,阿拉伯世界广泛反 对这个决议,没有建立阿拉伯国家,也坚决反对犹太人建国。 1949年5月14日,犹太人宣布 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5月15日,阿拉伯国家就同以色列发生第一次中东战争,结 果阿拉伯国家失利,埃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先后同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 战争结束 后,却遗留下许多问题,这样,逐步引发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中东战争。 直到1989 年,才终于建立“巴勒斯坦国”,中东问题,尤其是巴勒斯坦人建国问题才告一段落。 第一次中东战争 亦称“巴勒斯坦战争”。 1948年5月14日午夜,以色列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在美英 支持下,按照联合国决议建国,激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 次日凌晨,埃及、约旦、黎 巴嫩和伊拉克5国即向以色列宣战。 这场战争断断续续地打了9个多月,在联合国的调解下, 于1949年7月20日全面停战。 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达2.07万 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决议规定的犹太人国家的面积还多6700平方公里,并驱逐了96万巴勒斯 坦人。 战争遗留下“边界问题”和“难民问题”,为日后再次爆发战争埋下的祸根。 第二次中东战争 亦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从英、法殖民主义 者手中收归国有。 同年11月29日,以色列在英、法唆使下,侵入埃及西奈半岛。 31日,英法 以“保卫运河通航自由和安全”为借口,向埃及发动进攻。 在世界人民的声援和支持下,埃 及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对于这场战争,美国同英国、法国之间存在着矛盾。 英、法军队 于12月22日撤出埃及领土,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才全部撤离埃及。 这场战争以侵略者的 失败而告终。 第三次中东战争 亦称六.五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不甘心失败,念念不忘寻机报复。 埃及总 统纳塞尔在胜利面前有些大意,再加上受苏联的蒙蔽,对以色列未能保持警惕。 1967年6月5 日,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突然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袭 击。 在以色列的空军的大规模的空袭中,埃及近300架作战飞机被毁于地面。 埃及陆军在失 去空军的掩护下,遭以军重创。 接着,叙利亚、约旦在以色列空军的突然袭击下,大量飞机 受损,陆军也先后失利。 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受到严重挫折。 6月7日和8日,联合国安 理会两次通过决议,埃及、叙利亚、约旦在丧失大片国土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无条件“停 火”。 在6天的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的约旦管区、加沙地带、叙利 亚的戈兰高地和埃及的西奈半岛,迫使50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第四次中东战争 亦称“十月战争”或“斋月战争”、“赎罪日战争”。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 为收复六.五战争中的失地,集中51万地面部队和海、空军主力分别向以色列军队占领的西 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发动突然进攻。 埃军当天渡过苏伊士运河,8日摧毁以 军“巴列夫”防线,收复部队失地。 叙军也一度打到太巴列湖。 面对战争初期不利形势,以 色列迅速动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40万人。 决心先以北线为重点,集中使用空军主力 对叙军阵地进行空袭,以3个师转入反攻。 经激战,迅速击溃叙军。 尔后于16日,集中兵力 转移西线,以军侦察突击队乔装埃军深入埃军后方,大肆破坏埃军萨姆—6防空导弹阵地, 为以空军开辟空中走廊,以军后续部队乘隙渡过运河,在西岸建立桥头堡,并攻入埃及腹 地,对埃军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态势,战局顿时逆转。 10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 要求双方就地停火。 埃及、以色列于22日,叙利亚于24日同意停火。 此后,先后签署了两个 在西奈脱离接触的协议。 第五次中东战争 亦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打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从陆 地、空中和海上大举入侵黎巴嫩。 到6月11日,以军占领了从贝鲁特到大马士革的国际公路 以南2800平方公里的黎巴嫩土地。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这一地区的基地被全部摧毁,武装力 量的主力也遭到重大损失。 驻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也受到以色列空军的重创,萨姆导弹设 施和空军力量遭到到重大损失。 6月11日,叙利亚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 接着,以色列调 集重兵对巴解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包围和攻击,后在联合国的调解 下,在维持和平部队的监督下,巴解总部及其万余名武装人员不得不撤出贝鲁特,分散到突 尼斯等8个阿拉伯国家。 叙利亚在贝鲁特的1000多名部队也同时撤走。 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 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 突出。 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 这场 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 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 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 国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存有争端。 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 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 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 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 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 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 要求遭到拒绝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 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 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 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 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 科威特 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美国军舰上。 埃米尔的胞弟法赫 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 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 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 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 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 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在海湾地区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8月2日和3日,美国总统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 议,研究对策。 会议最终决定,采取大规模军事部署行动,以迫使伊拉克撤军,并为必 要时采取军事打击行动做好准备。 根据这一精神,负责中东地区防务的美军中央总部拟 定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 8月7日凌晨2时(美国东部时间),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 该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拟分两个阶段向海湾地区部署部队。 第一阶段用3至4个月时 间(17周)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以使该地区美军和其他出兵国家部队兵力 达到同伊军大致相抗衡的水平。 第二阶段将视形势发展继续增兵,以使兵力达到足以将 伊军赶出科威特的水平。 第一阶段部署,又将根据伊军有可能在短期内向沙特发动进攻 的形势,首先在沙特的朱拜勒和宰赫兰一线部署快速反应部队和空中打击力量,建立机 动防御,采取“以空间换时间”战略,挡住伊军可能的进攻,保证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和 部署。 计划确定后,美军制定了具体部署方案,最大限度出动了运输司令部所辖战略运输 工具,动员了后备和民用运输力量,同时,进行了后备役征召和编组。 其他出兵国家也 展开了各自的部署行动。 经过紧张行动,分别于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 署。 是时,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 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 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 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 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50万人。 部分未出兵国家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 医疗队。 随着各国部队的部署,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机构的必要性日益突出。 8月中旬, 经协商在多国部队最高层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 原则是,战区内所有部队均接受 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统一指挥, 但各国部队又分别接受本国最高当局的命令和指示。 面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出兵行动,以及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伊拉克采取了相应对 策。 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拖延战争爆发,使海湾冲突长期化、复杂化,进而分化以美 国为首的军事阵营,打破对伊拉克的各项制裁,保住既得利益,同时,做好军事上防御 作战的准备。 为此,它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并将撤军问题同以色列从阿拉 伯被占领土撤军联系在一起,以转移阿拉伯国家的矛头指向;在经济上采取了内部紧缩, 对外寻求突破口的政策;在军事上则加紧了扩军备战,恢复和新建24个师,使军队总兵 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 同时加强了科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3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美军在开始执行“沙漠盾牌”计划时,即已估计到伊拉克拒不撤军的情况,拟定了 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行动计划。 12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 会议主席鲍威尔批准了这一计划。 该计划的要点是,实施进攻作战,以达到:1.瘫痪 伊拉克国家指挥当局;2.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3.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4. 尽量摧毁伊拉克的弹道导弹和核生化武器;5.帮助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 根据这一决心拟定了以下作战方案:实施协调一致的多国、多方向、空中、海上和 地面攻击,首先以空中战局摧毁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尔后逐步转移空中作战的重点, 在科威特战区实施地面作战,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用阿拉伯部队解放科威特市。 整 个作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1.战略空袭; 2.夺取制空权;3.空袭地面部队;4.地面进攻作战。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撤军的最 后期限。 1991年1月9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战前最后一 次会晤,但是,双方都认为没有妥协余地,会谈没有取得结果。 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 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了给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国家安全指令文件, 命令美军向伊拉克开战。 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 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 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 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 到既定目标。 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 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 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 日 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 据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 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 为了实施地面进攻作战,美中央总部陆军也制定了具体战役计划,这就是“沙漠军 刀”计划。 该计划事实上是“沙漠风暴”计划的组成部分。 计划决定,由5个军队集团 执行地面作战任务。 美第十八空降军在整个战线西部实施进攻,负责切断科战区伊军同 后方的联系;美第七军在战线中段担负主攻任务,重点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第七 军右翼,依次是北线联合部队、美军中央总部海军陆战队和东线联合部队,他们将包围 科威特后方及科威特市内的伊军部队,牵制伊军战术和战役部队,其中北线和东线联合 部队的阿拉伯部队将负责解放科威特市。 计划制定以后,多国部队从1月17日空袭之日 开始至2月24日进行了大规模部署调整。 美军两个军数十万人分别从原驻地向新的进攻 出发地隐蔽机动了200多和300多公里。 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多国部队向伊军发起了大规模诸军兵种联合进 攻,将海湾战争推向了最后阶段。 多国部队首先在战线中部发起攻击,以吸引伊军统帅 部注意力。 随后,东西两端开始行动,以造成西端“关门”,东端“驱赶”之势。 在这 种情况下,担负主攻的美第七军发起决定性攻击。 先向北,随后向东,歼击伊军主力部 队。 伊军在多国部队进攻面前进行了顽强抵抗,后逐渐向北和西方向撤退,并点燃了科 威特油田的大量油井。 28日晨,科威特城已全部被阿拉伯部队控制,多国部队也大多完 成了各自任务。 鉴此,布什总统下达了当日当地时间8时暂时停火的命令。 整个地面进 攻历时100小时。 暂时停火以后,伊拉克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和愿意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历次 通过的有关各项决议。 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安理会于4月3自以12票赞成、1票反对、2票 弃权通过了海湾正式停火决议,即687号决议。 海湾战争至此宣告结束。 据战后统计, 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方面参战的43个师共有38个师被重创或歼灭,6.2万人被俘, 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被击毁或缴获。 107架飞机被击落、击毁 或缴获。 多国部队方面共有126人阵亡(其中美军74人),300余人受伤,12人失踪。 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体系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它深刻地反 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 它体现了人 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主要是:武器装 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 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 它也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战争而产 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主要包括: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样式; 机动作战是进攻作战的基本方式;远程火力战是主要的交战手段;电子战是伴随 “硬杀伤”所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夜战是一种富有新内涵的战斗方式。

阿拉伯国家都很团结吗?

不【概况】阿拉伯世界西起大西洋东至阿拉伯海,北起地中海南至非洲中部,面积约为1420万平方公里,位于亚、非两大洲的结合部,其非洲部分占 72%,亚洲部分占 28%,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 阿拉伯世界有宽广的海岸线,如大西洋、地中海、阿拉伯湾、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和印度洋等水域的海岸线,该地区曾经孕育了一些著名的古代文明,如埃及古文明、亚述文明、巴比伦文明、腓尼基文明等。 阿拉伯世界现有20多个国家,人口2亿多,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讲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阿拉伯各国在历史上,对保存和传播世界文明,促进人类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 当前,阿拉伯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 【历史】阿拉伯国家有过中世纪的辉煌,但到了近代,由于殖民主义的入侵,它像世界上其他几个文明古国那样无可奈何地衰落了。 二战后,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至70年代初,阿拉伯国家全部独立。 这是一个迄今为止仍有许多地区还保持着女子蒙面纱习俗的神秘世界,由于战略地位重要,且富有质优价廉的石油资源,故一直是世界大国争夺的重点,这一重要性使其更显神秘。 【宗教】各国居民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另有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及其它宗教。 【语言】各国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非洲地区的阿尔及利亚、吉布提、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突尼斯、科摩罗通用法语。 【主要组织】(一)阿拉伯国家联盟:1945年3月22日,在埃及倡议下,7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联盟宪章》,阿拉伯国家联盟正式成立。 阿盟宪章规定,阿盟总部的永久地址为埃及首都开罗。 目前阿盟的秘书长为阿姆鲁·穆萨(Amr Moussa,曾任埃及外长,2001年3月起任阿盟秘书长)。 现有成员22个:阿尔及利亚、阿联酋、阿曼、埃及、巴勒斯坦、巴林、吉布提、卡塔尔、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沙特、苏丹、索马里、突尼斯、叙利亚、也门、伊拉克、约旦、科摩罗。 阿盟对于阿拉伯国家联合自强,协调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特别是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埃及作为阿盟的重要成员,积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在国际舞台上是重要的斡旋者。 (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GCC),成立于1981年5月25日,由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巴林和卡塔尔六国组成。 其宗旨是实现成员国内部的合作、协调和一体化。 (三)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简称马盟,成立于1989年2月17日,包括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突尼斯。 马盟的宗旨是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合作,最终实现经济一体化和阿拉伯统一。 二、主要资源(一)石油:阿拉伯各国总储量6465亿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0%,其中沙特储量2618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25%,居世界第一位。 阿拉伯国家原油储量、产量表国别 储量(亿桶) 产量(万桶/日)沙特 2618 760阿联酋 980 200科威特 960 180阿曼 58 94卡塔尔 45 60巴林 2 18伊拉克 1125 260也门 46 47叙利亚 25 53埃及 38 80苏丹 120 35利比亚 295 130阿尔及利亚 92 67.5突尼斯 3 8.3(二)天然气:总储量50.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22%,其中卡塔尔储量25.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阿联酋6.2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 (三)磷酸盐:总储量约770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63%,主要集中在摩洛哥(600亿吨)、埃及(70亿吨)、伊拉克(35亿吨)、突尼斯(20亿吨)、阿尔及利亚(20亿吨)等国。 三、经济概况阿拉伯各国重视经济建设,实行经济改革,通过产业多元化、私有化等措施促进经济发展。 2003年阿拉伯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 7229亿美元,人均GDP超过2492美元。 但国与国之间差距较大,海湾地区的卡塔尔人均收入已达3万美元,阿联酋和科威特的人均收入超过1.6万美元,沙特约9400美元。 而也门、苏丹、科摩罗、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则被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 (一)农业。 由于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等因素的制约,阿拉伯国家的农业普遍不发达,可耕地面积仅占地区总面积的8%左右,大部分阿拉伯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主要农业国有:苏丹、埃及、突尼斯、摩洛哥、伊拉克、也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橄榄、椰枣、花生、甜菜、阿拉伯胶等。 (二)工业。 阿拉伯国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结构比较单一。 主要包括石油及石化、炼铝、化肥、钢铁、纺织、食品加工、皮革制造等。 1、石化工业。 海湾产油国的石化工业水平较高,其中最著名的石化企业是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udi Basic Industry Corporation,简称SABIC)。 该公司成立于1976年,是一家沙特政府控股的中东最大的石化企业和全球主要的大型石化企业之一。 2003 年,公司的总资产为255亿美元。 在全球化工业中的排名上升到第11位。 该公司主要致力于石油下游产品的开发。 主要产品包括:乙烯、工业气、聚乙烯、尿素等。 2003年石化产品的生产能力达620万吨,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均出口额约16亿美元,销售额占全球化工类产品的18%。 SABIC 公司在我国上海设有代表处。 2、炼铝工业。 阿拉伯国家中主要的炼铝工业企业有两家:A. 迪拜铝业公司。 目前年产量53.6万吨,是中东最大的炼铝厂。 B. 巴林铝厂。 该铝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炼铝厂之一,目前年产量超过50万吨,正在扩建的第5条生产线计划2005年投产,将把年产量提高到75万吨。 (三)金融。 阿拉伯国家,特别是 海合会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资本输出市场,且主要集中于海湾国家,据估计,阿拉伯国家的海外资本达8000-亿美元,主要投资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股票和房地产等领域。 同时,阿拉伯国家也是外国资本的重要投资场所,尤其是那些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国家。 (四)对外贸易。 外贸在阿拉伯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阿拉伯国家大部分生产和生活资料需要进口,其所生产的原油、化工产品、铝材等大部分供出口。 2003年阿拉伯国家对外贸易额为4769多亿美元,其中出口约2890亿美元,进口1879亿美元。 对外贸易总额排前四位的是:沙特(约 1000亿美元),阿联酋(约770亿美元),阿尔及利亚(约300亿美元),科威特(约270亿美元)。 阿拉伯国家进口的主要商品是: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家用电器、纺织品、服装、食品、手工具等;出口的主要商品是:原油、成品油、化工产品(包括化工原料、化肥等)、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鲜花等)、矿产品、纺织品、手工艺品等。 欧盟、日本和美国是阿拉伯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它们在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5%、11%和10%。 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较小,占阿拉伯国家对外贸易总量的9%。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uaibao/9459.html
700年后 重读马可·波罗的 Travel China
注意2个养娃要点 宝宝少受罪 立秋后怎么养娃少生病 妈妈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