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真挚情谊 内地与港澳青少年探索多彩文化瞬间 我的民俗相册

新华网北京 7月31日电(记者 鄢晓濛 实习生 王亦菲)以照片为媒,内地与港澳青少年共同用镜头记录下民俗的韵味,建立珍贵友谊。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青团海南省委、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香港)、澳台青年交流促进会主办的2024年“我的民俗相册”——内地与港澳青少年民俗摄影获奖作品颁奖典礼日前在京举行。此前,来自内地与港澳的青少年走进北京、江苏、海南三地,在沉浸式体验中用镜头记录地方特色民俗文化、革命历史和科技创新。

本次活动共收到参赛作品百余件。经过专业人士对作品进行综合评比,共评出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两组,三等奖三组,优胜奖四组。参赛作品主要聚焦海南黎族织锦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等传统民俗技艺、历史古迹及文博场馆参观游览等内容。一等奖作品名为《艺术瑰宝》,由来自香港的周鸣华与北京的滕子菲共同拍摄。

2024年“我的民俗相册”——内地与港澳青少年民俗摄影获奖作品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图为一等奖获奖作品《艺术瑰宝》。新华网发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供图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光影显华韵,江海友相逢”,内地与港澳青少年以“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同吃同住同行。“我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一样。”来自香港的黄靖淇和北京的刘婧焱在比赛中获得优胜奖,他们向记者介绍了作品,“这是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拍摄的,我们想让大家铭记革命先烈的牺牲。”

“第一次见面很紧张,后来我们慢慢聊天熟悉。”来自澳门的林庭萱与海南的王晓夫跨越地域界限,获得了珍贵的友谊。“我很少来内地,他很耐心地给我介绍景点,这次交流活动让我学习了很多知识。”林庭萱兴奋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我的民俗相册”活动自2016年举办以来,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近600名青少年参与活动,成为青少年开展民俗文化交流的特色平台。


港澳进入内地车辆的车牌号是什么开头?

广东省港澳进入内地车辆市的车牌号是粤Z。

广东港澳进入内地车辆文化特色、经济

广东港澳地区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也是车辆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在经济上,广东港澳地区拥有着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此外,广东港澳地区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

在车辆文化方面,广东港澳地区的汽车文化非常丰富多彩。 广东港澳地区的汽车市场非常繁荣,车辆种类繁多,从高端豪华车到经济实惠的小型车都有。 广东港澳地区的车辆文化也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不仅因为其车辆品质好,更因为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文化内涵。 广东港澳地区的车辆文化更是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为我国的汽车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经济和车辆文化,广东港澳地区还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广东港澳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的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广东港澳地区的文化特色独具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总之,广东港澳地区是我国经济和车辆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独特的经济和文化特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探索和学习。

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以及民俗风情等方面比较我国东西部的差异

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比较研究 张克让 世纪之交,我国西部迎来了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值此国家发展战略重点西移之际,冷静地分析和比较西部与东部经济崛起在时机上的差异性,客观地认识和把握西部经济腾飞的现实起点和基础,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选择发展战略、实现追赶目标的基本前提和现实要求。 一、东西部发展时机的差异性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出于缩小国内地区发展差距必须服从于缩小与世界发展差距的大局需要,从效率优先的角度,果断地选择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使东部地区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先机。 20年后的今天,西部地区终于迎来了大开发的历史机遇。 2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极短的瞬间,但它却营造了东西部大发展在时机上不可忽视的差异性。 1.市场环境差异——“短缺经济”与“过剩经济” 历时20年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实国大为增强,以“短缺”为特征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当年东部所面临的那种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不仅使外部资源要素在高市场回报率的驱动下源源东流,而且使国家投资方向转向效率目标而与市场要素的流向趋同。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东部地区新批外资项目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占全国81%和87%,1992年仅西北地区银行就有20~50%贷款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5%集中于东部地区。 国内外资源要素的高度集聚与东部地区原有禀赋结合所产生的“极化效应”,使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富活力的热点地区。 20年后的今天,我国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有效需求不足首次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 国内市场商品供过于求,粮食等战略性商品充裕,社会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物价和银行利率连续三年走低,这就是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以“过剩”为特征的市场环境。 它使大批依靠相对封闭环境维持生存的企业面临更大困难,西部经济发展也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2.技术环境差异——资源(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 众所周知,我国东部是伴随着20年的改革开放走过其工业化进程的。 工业经济在生产方式和生产内容上,主要以物质资源要素的持续投入为特征,以提供丰富廉价的物质产品为宗旨,来满足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因此,物质资源要素投入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权数始终居于核心地位。 当我国东部经济开始腾飞之时,物质资源并非它的地区优势,但计划体制下国家拥有大规模调配资源的能力,加之“短缺”市场的有效需求,国家发展战略重点东倾,东西部产业布局呈典型的“资源—加工型”垂直分布,致使西部的能、矿、林、牧等资源规模东流,成为东部经济高速增长、经久不衰的强大支持。 今天,当西部迎来大开发机遇之时,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经济时代已向我们走来。 它以人为本,以知识和智能技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特征,使知识技术创新及其在生产中的集约运用日益成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如果说当年东部地区工业经济的技术环境能够允许物质资源的高投入带动经济高速增长与发展,那末20年后的今天,在西部大开发中试图以自身的地缘优势,继续无度地实施资源战略来求得大发展,无论是知识经济的技术环境,还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都将是不合时宜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同时孕育着严峻的挑战。 本来物质资源富集的区位优势,在未来发展中,其作用相对下降,而恰恰自身欠具备的智能化资源要素,其作用将与日俱增,从而置西部地区于“有者欠用,用者欠有”的两难境地。 3.政策环境差异——规范经济与欠规范经济 20年的改革开放,既是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 可以说,当年东部经济是在计划经济或“双轨经济”体制框架中实现腾飞的。 而如今西部经济却必须在市场体制框架内运行。 从这个意义上说,东西部大发展在时机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种体制对经济发展的不同作用上,规范与欠规范政策环境所产生的“厚东薄西”作用显而易见。 第一,当年东部大之时,国家是投资主体并掌握着资源分配权力,在政策“东倾”的行政干预下,使各种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流入东部地区。 如今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已不可能直接成为西部开发的主体,同时也已不具备计划体制下大规模直接调配资源的能力。 中央政府的直接投资只是西部大开发的先导,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西部的宏观投资环境。 而西部经济的实质性发展,只有依赖自身努力。 第二,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加之体制变轨转型中政策上的漏洞和法规的不健全,缺乏应有的规范约束,给东部地区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可图、有机可乘的时机和条件。 如,加工性产品与基础性产品比价扭曲及其价格放开的时间差,造成东西部交换关系的不平等;可持续发展的法规不健全而导致东部许多地区曾走过“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等等。 今天,市场经济体制虽不能说已完全建立,但基本框架已经成形,各种规范相继确立。 任何地区的发展都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那种试图通过非市场因素作用,在政策法规空隙中以求生存和发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西部大开发从开始就注定是一个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过程。 第三,始于东部大之初的改革开放政策,至今仍为西部大开发所必须坚持,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和国际环境所致,它给东西部营造的政策环境及其作用却迥然有别。 事实上,我国的改革开放既是时间概念,又是空间概念,即是有梯度地自东向西渐进式推进的。 所以,对东西部发展所产生的实际效应,明显地存在着时间、速度、程度上的差别,加之东部“沿海开放”的优势和条件是西部“沿边开放”所无法引进或移植的,而营造本地区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又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西部大开发的今天,要借助于对外开放来推动地区的发展,必将受到较大的限制。 二、东西部社会基础条件差异 我国西部是老、少、边、穷多重区位叠合的地区。 与东部相比,有十分复杂的特殊区位基础条件。 历史地和辩证地分析这些差异性,是西部确立正确发展战略和选择区际特色发展道路的基本出发点和现实背景。 应当说,东西部的差异是全方位,相比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总量差异 地区间社会基础差异最直接地表现在经济总量的差距上。 它是西部大开发现实起点和基础的宏观展示,如表1所示。 表1 经济总量比较 国土 面积 占全国 (%) 人口 占全国 (%) 近年来的 GDP占 全国比率 (%) 80年代以来 占国家基建投资 与贷款总量 的比例 (%) GNP 比率 (%) 1979~1995 年均经济 增长率 (%) 城镇社区 服务设施 占全国比例 (%) 农村社会 保障网络 占全国比例 (%) 1998年国企 专业技术人员 占职工队伍 比例 (%) 东部 15 41 65 60 60.1 12.8 45 45 51 西部 56.9 22 15 20 13.95 8.7 20 12 17 注:资源来源《经济日报》2000年4月 2.技术创新差异 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东西部经济总量差异,尽管原因十分复杂,但科技创新落后作为重要原因是不争的事实,如表2所示。 表2 科技发展状况比较 R&D 机构 数量 R&D 投入 (千元) 技术市场 合同成交 额(万元) 国内专利 代理机构 数量 专利 授权量 进口设备 所占比重 (%) 1998年从业 人员中大专 以上学历 人数比重 (%) 已安装进口 设备新旧 程度(%) 大中型企业 R&D经费 投入(千元) 80年代后 80年代前 全国 521 3.6 东部 46.8% 61.3% 62.1% 291 54.8 6.0 47.5 17.4 50.6% 西部 20.6% 18.65% 13.9% 93 4694 14.9 3.05 27.5 37.4 24.3% 注:(1)资源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6):《兰州晨报》2000年3月23日;(2)未注明年份的项目均为1995年统计数据;(3)东部共11个省市,未计广西。 3.地理条件差异 我国的地形特征是西高东低、略分三级,与三大经济带划分在空间上基本叠合。 东部以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水土资源匹配较好,而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沙漠。 西南缺土,西北缺水,非耕地资源约占总面积的96%。 除四川成都平原和陕西关中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山地灾害频繁,土地生产力低下,农业发展受自然条件的严重制约。 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使西部改善交通通讯状况的难度极大中的交通运输线路密度远远落后于东部。 全国铁路和公路、内河航运里程,西部只占1/3和1/7。 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必然使经济活动成本飙升,限制各种要素资本流入。 深居内陆腹地的地理区位,使西部无航海之利可用,也限制了与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 这些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曾是历史上形成东西差距的重要原因,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仍将从多方面继续限制西部经济的发展。 4.产业结构差异 与东部相比,在全国区域分工与区际竞争中,西部地区明显存在着相对不利的产业结构,其特征是:第一,“一大二小”,即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小;第二,“重重轻轻”,即重工业比重太重,轻工业比重太轻;第三,“上多下少”,即生产上游产品的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偏多,生产下游产品的加工工业偏少。 这种不利的产业结构,导致资源转换效率不高,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较小。 “重重轻轻”的工业结构,由于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长期以来对国家投资的依赖性强。 当国家投资主体身份改变之后,其投资移出的边际影响要远远超过东部地区,势必对西部那些依赖国家投资的资源省区发展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反,东部的主体产业是轻加工业,它容易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产品消费弹性系数大,且民间资本和外资相对容易进入,经济活力较强,加之国家“出口导向战略”的推动,使其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地区经济的腾飞。 而“上多下少”的产业特征,由于价格因素的影响,所得实惠较少,利益流失较多,形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在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的过程中作用十分有限。 至于“一大二小”的产业特征,由于第一产业内部,传统种植业比重较大,人均农业产值远远低于东部,加之对农牧产品加工的非公有经济、乡镇企业发展严重滞后,致使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东部低14.7%。 5.文化环境差异 文化环境是地区经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强西弱、东富西穷的经济格局,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环境的格局。 以教育为例,1990年人口普查时,全国文盲、半文盲比重为15.88%,西部除新疆外,9省区均高于全国水平。 相关论证表明:东部在业人员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指数与人均GNP的指数动态比约为1∶1.99,足见其文化教育对经济发展作用之大;而西部地区除陕西和新疆外,其余省区这一比重指数均排在全国倒数10位之列。 从地理区位上看,东部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处于太平洋的西岸,毗邻港澳地区和日本,东南亚,与美、加、澳、新隔海相望。 历史上,它最早接触西方工业文明,是民族工业的发祥地。 这里人民具有同华侨、华人、华裔广泛的海外联系和交往的本领,养成了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开放观念。 80年代以来,当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时,东部地区能够及时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利用范围范围内的产业、资金、技术、贸易等经济转移,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而地处内陆腹地的西部地区,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1978年农村工业化系数仅为20.2%),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铸就了保守封闭的“内陆意识”,致使制度创新滞后。 加之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宗教和民族因素的制约,与周边国家关系尚未改变等等,终未使地区经济走出大山,融入世界。 即使沿边开放格局已经形成的今天,也因此毗邻多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资源禀赋类同,产业结构相似,经济互补性不强。 所以,通过对外开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有限的。 民族问题,也是东西部差异性的突出表现,说到底它仍是文化环境问题。 在全国56个民族中,西部地区占了50多个,分布着占全国61%的少数民族人口,基本受佛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文化圈的洗礼。 西部大开发中何以使少数民族融入地区发展的中心,努力使其人文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充分利用宗教文化,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把经济增长与少数民族发展结合起来,是西部有别于东部的特殊发展目标。 三、西部大开发的比较优势 当我们从比较中揭示西部地区差距的时候,也应当看到它的优势和潜力。 这同样构成西部大开发的现实基础,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1.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集区,特别是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是东部无法比拟的。 西部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人均优势度”、“总丰度”三项指标均居全国前12位,其中“总丰度”是东部的4.17倍。 这既是西部大开发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 西部人口密度小而地域辽阔,人均耕地高于东部,国土资源类型多样,各种地形分布齐全,水热条件空间组合的区际差异显著。 这都为西部大开发、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大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选择空间。 2.地缘优势 我国西部地处西北和西南边陲,是多民族的聚居区。 陆地边境1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为西部对外开放奠定了国际政治基础,“沿边开放”在全国开放格局中愈显其独特的地缘优势。 西部地区有20多个民族与邻国属于同一民族,语言文字相同,风俗习惯相近,族缘关系悠久,也构成与周边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的社会人文基础。 随着地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从长远看,向外发展的优势将不断显现出来。 3.劳动力成本优势 东部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成本不断升高,致使投资边际效益大大降低。 原本轻型结构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由于大量使用了外来的廉价劳动力而使其产品具有竞争力。 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外来劳动力的动态变化,这种优势逐渐丧失。 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仍具有劳动力廉价、供给充足的特点,潜藏了巨大的投资商机,这就为吸引外资、调整原有工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4.旅游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文物古迹遍布,风景名胜众多,山川壮美,风光奇特。 特别是少数民族独特的人文资源,更是东部地区所少有。 在全国84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62个历史名城中,西部就占有38处和23个,尚未发现的潜在资源还相当丰富。 它们人同构成西部旅游资源的庞大体系。 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民俗风情、歌舞服饰,正在为旅游市场提供着丰富多彩的旅游环境和内容。 其特色和魅力使西部旅游产业开发的前景更加广阔。 5.后发优势 这是落后地区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来的比较优势,是相对后进性在积极意义上的理解。 第一,现阶段西部地区产业技术形态与东部相比总体上属低势位的,以原始、初级、中间技术质态为主体,与新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先进技术、尖端技术存在着较大的落差。 按照技术梯度演进规律,在技术体系中,越是排列在低势位的技术形态,向高技术形态跨越的幅度和潜力就越大。 第二,新技术革命积累和创造了丰厚的技术资源,促使特定技术生命周期日渐缩短、加速淘汰,不仅为西部产业技术升级换代提供了技术选择的较大余地,而且也极大地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相反,东部地区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我国即将加入WTO后的市场需求,却面临着经济结构重大调整而带来的成本和风险的双重压力。 第三,前发达国 地区在发展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挫折教训,可为后来者提供借鉴,促使西部大开发中增强预见性,少走弯路,以享受“别人缴学费,自己长见识”的优待。 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穷则思变会给西部大开发带来更强烈与更持久的社会需求动力,促进地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结语 特殊矛盾决定着事物的特殊本质,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根据。 东西部发展时机的差异性表明,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潜藏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西部地区绝不能把自身锁定在“跟进式”的发展轨道上,而必须另辟蹊径,选择新的发展战略。 同时,东西部经济起飞的社会基础性条件优劣表明,必须从西部大开发的现实起点和基础出发,以求新精神和务实的态度来寻求西部崛起之路。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各省(市)区之间的区际性差异较大。 探寻西部崛起之路,不仅有别于东部地区,而且各省(市)区之间也各有殊别。 因此,要想选择西部地区普遍适用的具体发展模式是不现实的。 在这里,我们只能从宏观上提出以下若干普适性较强的战略原则,为西部省(市)区探索各自具有区际特色的发展模式提供大致思路。 1.跨越式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必须绕开东部发展的老路,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其战略定位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为农牧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以提升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为地方工业跨越的着力点,以直接植入高新技术带动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追赶目标,否则,将永远受制于人。 2.产业绿色化战略 西部地区处于我国大江大河的上游,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平衡的关键“源头”,直接制约着全国生态环境的发展。 而且西部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面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地质灾害三大环境问题。 因此,必须果断放弃掠夺式开发资源的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将开发与环保结合起来,实现绿色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双重跨越。 这是关系自身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生存条件的重大现实问题。 3.技术导向型战略 西部经济落后是产业落后的必然结果。 因此,西部大开发不在摊子铺得大、项目上得多,不可重蹈盲目攀比、重复建设、粗放式发展的覆辙,而必须以项目开发为载体,提高技术含量,重在集约经营,以技术开发和引进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4.公平与效率双优先战略 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区别国家投资与企业投资行为。 国家投资侧重社会公平、营造开发环境;而企业投资应遵循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主要以效率为目标,求得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以此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相互促进。 5.以人为本的资源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迫切需要各类合格人力资源的投入。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分布疏密差异很大,结构不尽合理,教育水平落后,稳定和吸引人才的环境欠佳。 因此,西部大开发,首要的是人力资源大开发,它对其它物质资源能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崛起之路,是一条缩小“教育差距�技术差距�经济差距”之路。 (责任编辑 王宏章) 张克让(兰州铁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兰州 )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aijing/5344.html
背刺 遭第一大客户 !冲关IPO困难重重 思看科技营收增速放
十月起租金纳入监管账户 仨月以上需按月划转 北京房屋租赁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