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溟
自1987年创排至今,江苏省昆剧院的《桃花扇》已经走过了37年。这部经过时间检验的作品,不仅在业界享有很好的口碑,还极有观众缘,成为一部商业性和艺术性双丰收的佳作,称得上是经典。
江苏省昆剧院对《桃花扇》这一古典文学名著的整理、挖掘、打磨,前后经历了30多年。1987年,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石小梅、著名编剧张弘携手,以古本为基础,“捏”出《桃花扇·题画》一折。以此为起点,至2016年,《桃花扇》全本(九幕)和《题画》《沉江》《侦戏》《寄扇》《逢舟》这五个折子戏先后被排演出来。
从2017年开始,江苏省昆剧院和石小梅昆曲工作室联合推出了《桃花扇》“一戏两看”的演出方式,即每次演出连演两天,一天演全本,一天演选场。此后《桃花扇》的全国巡演基本上都采取这个演出方式。
今年“一戏两看”《桃花扇》再次来京,连续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两个剧场上演。
一戏可两看
非情节延续是样态不同
在今天的舞台上,将一部戏曲作品分本连续多天演出的尝试并不少见。近20年,北京、上海的京剧院团都推出过大型“连台本戏”,《牡丹亭》《长生殿》《琵琶记》等众多经典作品也都曾经被各昆剧院团以这样的方式排演过。上海昆剧团有连演四天的《长生殿》,北方昆曲剧院曾排过连演两天的《琵琶记》。
尤其是《牡丹亭》,只要一个团里有不错的巾生演员,几乎都会排出至少两天的《牡丹亭》——第一天以闺门旦戏为主,以《离魂》结尾;第二天则有较多的小生戏份,以《回生》收束。这不仅兼顾了故事的完整和结尾的团圆,也囊括了《牡丹亭》的多个经典折子。若要进一步体现《牡丹亭》的全本风貌,则会加上第三天的内容,一直演到《圆驾》——青春版《牡丹亭》以及上海昆剧团的全本五十五出《牡丹亭》,都是这样分配剧情的。
有专家将这种分本连续演出的戏剧作品称为“戏剧马拉松”,认为这类作品的规模出现,一方面预示着观众戏剧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会给戏剧行业带来较高的商业效益。
就形式上来看,“一戏两看”《桃花扇》当然也可以放置在由上面提及的这些作品构成的脉络中,但其实它们的差别还是巨大的。
应该说,“一戏两看”《桃花扇》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结构模式。两天的演出,彼此的关系并不是情节上的延续——选场中的《寄扇》《题画》《沉江》都在全本中有片段的展示,选场中的《沉江》甚至只是比全本中增加了一两句唱词和宾白。“一戏两看”是戏曲呈现样态的不同,观众可以看到全本大戏与折子戏在美学上的差异。这其实对应着不同层次的观剧需求。演出方的宣发内容中也明确表明了区分度,即全本突出戏剧情节的完整性,适合“戏曲萌新”,而折子戏选场则更适合资深戏迷观演。
串折的魅力
生命切片慢慢展开
时隔多年再看江苏省昆剧院的全本《桃花扇》,笔者当然也认可这是一部经典作品,但全本的结构方式一定会带来叙事的仓促、抒情成分的减弱。各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纵然总演出时长将近三个小时,但分割为九幕,每一场供情绪延展的时间并不充裕。
而更适合资深戏迷观看的选场版本,五折戏分别刻画阮大铖(《侦戏》)、李香君(《寄扇》)、李贞丽(《逢舟》)、侯方域(《题画》)和史可法(《沉江》)这五个人物,每折戏对应每个人物生命中的一个瞬间。折子戏用最有余裕的时间细致展示他们生命的切片,供观众品味他们浮沉中的人生。
上文提及的分本连续演出的昆曲作品中,除了上昆的五十五出《牡丹亭》因求全而稍显仓促之外,其余的大都是以串折的方式完成的。串折,即以折子戏为最小结构单元,以折子戏串联的方式结构整场演出,一般由四至五折完成全剧,每一折的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仔细回顾那些被称为经典,也最常被搬演的昆曲作品,如《牡丹亭》《玉簪记》《琵琶记》《白罗衫》,可以发现它们都是这种模式。
串折的方式可以兼顾折子戏在结构和表演上的精华及全剧故事的完整性,给演员充分的时间来完成某一折的时空情境下的人物塑造,体现昆曲艺术的至高水准,给人以丰富深沉的审美享受。沉重的历史、复杂的人生、浓厚的情感,都需要时间慢慢展开,折子戏成为这一成熟剧种最常见的演出形式是不无道理的。
相比于一般的传奇剧本,《桃花扇》所展现的社会风貌和历史情境要复杂得多,王国维曾经在思想的高度上将《桃花扇》与《红楼梦》并举。而和《桃花扇》同样依托于真实历史人物的《长生殿》,其实是用历史来讲述人物的情爱传奇,与一般的传奇剧本类似。《桃花扇》则不然,它乃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人物的离合悲欢寄寓着作者的历史思考。可以说,《桃花扇》不仅谈了情,说了理,还有对历史的反思,描摹展现了从朝廷到民间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明朝末世画卷。因此,虽然《桃花扇》的回目不算特别多,但内涵丰富幽微,值得挖掘整理。孔尚任在写《桃花扇》时就分了四部,舞台上完全可以用串折的方式分上下本,甚至上中下本多天连演,比如上本可以演到《辞院》或《设朝》为止,下本则演到《入道》《余韵》,完成这部旷世巨作。
可贵的《逢舟》
跳出才子佳人的局限
此外,我以为在“一戏两看”《桃花扇》中尤为可贵的,在于选场中的《逢舟》一折。以阮大铖为主角的《侦戏》,其作用更像是调节整体节奏,为整场演出加入些轻松的氛围,《寄扇》《题画》则是李香君、侯方域两位主角的戏码,《沉江》的折子戏版本与全本中的版本相差不多。无论是阮大铖、李香君、侯方域还是史可法,都是才子佳人、高官厚禄,而《逢舟》则是真正把乱世中底层的生活呈现在舞台上。
《逢舟》讲述的是苏昆生携带李香君的血扇去开封、洛阳一带寻访侯方域,不想被乱兵推入黄河,呼救声被李贞丽听见,让船家搭救至舟中。故人相见,苏昆生得知李贞丽被田仰的妒妻迫害,不得已改嫁给了一个老兵。两人言谈之际偶遇侯方域,侯生得知李香君遭际,因此携扇同苏昆生回到南京。编剧在改编中去掉了侯方域,同时让老兵与
船家合二而一。这样的改编,删除了枝蔓,精简了舞台人数,同时让矛盾冲突集中在台上的三人之间,增加了李贞丽的悲剧感染力,是非常成功的。船家与李贞丽的关系、李贞丽的遭遇,在这场戏的开头都成为谜题。李贞丽欲言又止,苏昆生步步追问,船家侧耳偷听,最后一切真相大白,十分动人。
饰演李贞丽的徐思佳以正旦见长,有极好的艺术体悟和表现力。初看全本时,我就被上一代饰演李贞丽的演员徐云秀在替香君出嫁时的表演深深打动。而看选场时,《逢舟》一折中的李贞丽再次让我震颤不已。可以说,相比于李香君、侯方域的遭际,李贞丽的命运要悲惨得多,她的人格也要刚毅得多。这是一个在风月场中要靠着自己的手腕和智慧与各方势力斗智斗勇的人,是一个对香君在鸨妓关系中仍有真情、愿意在最灰暗的时刻挺身而出的人,是一个面对命运的巨大嘲弄而默默承受的人,是一个繁华销尽、看惯世态炎凉,却仍愿意在乱世舟中伸手救人的人。虽然李贞丽的戏份不多,但我认为她的形象极为丰富、立体,是“一戏两看”《桃花扇》中最深刻、出彩的角色。这种角色,在昆曲的舞台上,久违了。这个角色的精彩呈现,也让我们了解到才子佳人故事的局限,因为那遮蔽了人生的太多悲凉和在悲凉中涌现的真正伟大的韧性。
自青春版《牡丹亭》爆火以来,才子佳人、生旦爱情几乎成为昆曲唯一的故事模式。昆曲这个剧种似乎变得越来越单一,几乎等于古装偶像剧。昆曲演员的培养也往往只注重巾生和闺门旦,穷生戏、正旦戏,演出极少。这种风格一度走到极端:哪怕是平常人家的夫妻,在昆曲舞台上也硬要变成公子小姐,居家奢侈,衣着华美,永远不用为生计发愁。他们共同遵循一套财富、身份、道德、面容、人生价值成正相关的逻辑:没有姣好的面容,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就不能得到完美的爱情;而又似乎只有才子佳人的爱情才是人世中唯一值得追求的理想。这样的作品往往取得了票房的成功,但对艺术的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以创新之名
拥抱现代不是舍弃传统
江苏省昆剧院的艺术家们喜欢说“捏戏”,也就是完全用传统的手法来新编折子戏。孔尚任在写作《桃花扇》时,有明确的场上意识,因此对曲子的安排和对宾白的设计都用心颇深,适宜进行舞台呈现。而“一戏两看”《桃花扇》的唱腔则基本依循了昆曲传统的曲牌格律,有传谱的《访翠》《寄扇》《题画》三折会根据传谱来设计唱腔。舞台上干净整洁,是传统的一桌二椅。石小梅说过,《桃花扇》也曾经尝试过大布景、机关舞台,但最后都舍弃了,发现还是只用素幕和台毯来呈现,最为贴合。
因此,《桃花扇》没有尴尬的群舞、乱入的情绪音乐、话剧式的纯白话口语的内心独白,以及头衔众多的美术家设计的奇装异服。从这些新捏出来的戏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手法完全可以且足以表现人生的苦辣酸辛。这需要一批懂得传统的艺术家在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各个环节通力合作,也需要演员自己具备深厚的传统戏的底子。只有经过这样的合作创作出来的新戏,才能与传统戏放在同一个序列中,才是有根基、能长久的。
上海昆剧团的《玉簪记》也正是经过演员和戏曲出身的导演的通力合作,完全采用传统的手法排演《玉簪记》,形成《琴挑》《问病》《偷诗》《秋江》四折组成的小全本,至今成为与《牡丹亭》并称、最常搬演的昆曲经典作品。张继青版本的《牡丹亭》,也是传字辈老师、导演,以及主演自己共同合作的产物,让《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四个折子都成为能够单独演出的传世经典。这些经典作品的编排都完全使用了传统的戏曲手段,依循既有的传奇本做改编,至多在乐队的配器上有所创新。但这些音乐方面的创新多是化用唱腔和昆曲其他曲牌的音乐,并在配器上充分考虑了民族性,如加入古琴、编钟等,总的目标仍是自然流畅、改旧如旧。
今天的舞台上有太多戏曲作品只是话剧、歌舞剧或晚会加上了戏曲元素,只是让戏曲演员用韵白念着台词,用戏腔唱着歌曲,用戏曲程式身段跳着舞蹈。当戏曲以“现代”“革新”为名义,舍弃了传统手法,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用的全是别的艺术门类的思维,编出来的作品自然不堪入目、入耳。这同时也消耗了戏曲演员的生命,扭曲了观众的审美。
我们需要现代精神,但我们仍然需要戏曲形式,不能将婴儿随水一起泼掉。更何况,某些以“现代”为名义、以“革新”为名义的戏曲作品,比不少传统戏的内核更为“封建”,而某些倡导“现代”和“革新”的专家和艺术家,其实只是无法掌握传统的方法和规矩罢了。舍弃了传统,并不等于拥抱了现代,而更有可能是失去了根基,从而只能东挪西借,生搬硬凑。
可以说,江苏省昆剧院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艺术高度、用“一戏两看”《桃花扇》,向中国观众做了一次难得的戏曲教育。传统的手法是经典的,而不是过时的。戏曲既可以讲述完整、精彩、有深度的故事,同时更可以或更善于在折子戏中用充分的时间舒展地表达人生的复杂,抒发细腻而动人的深情。昆曲除了有帅气的巾生与优雅的闺门旦,有他们的浪漫爱情故事,同时还有人生百味,有命运无常的痛楚,也有抗争命运的力量。供图/江苏省昆剧院
我想知道关于《长生殿》和《桃花扇》的文学评论与赏析
《长生殿》赏析作者王永利前不久,苏州昆曲剧团把《长生殿》搬上舞台,并进京在保利大厦演出,空前轰动,其华美的曲调、唱词和舞美道具让人看为观止,其场面壮丽、情节曲折,感人的故事和缠绵绯则生死相依的爱情,让人为之震撼。 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同时也掀起了《长生殿》热。 在过去,由于《长生殿》描写的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戏,一直受到建国以来的意识形态的贬斥,甚至大学的文学史教课书一直充斥着对此剧的批判。 现在,随着极左思潮的消失,人们终于可以重新审视这部伟大的作品,重新上演这出杰出的昆剧作品,重新感动于爱情的崇高。 (一)《长生殿》作者洪升的命运悲剧洪升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剧作家,他的《长生殿》成为昆曲的精华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他与孔尚任齐名,有“南洪北孔”之美称。 但是《长生殿》作者洪升一生非常坎坷,他的命运是一出让人扼腕的悲剧。 洪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人。 出生于清朝初年,他年少时,就擅长写诗词,小有名气,但生活多漂泊。 从他的《乌夜啼》中可以看到他生活的痕迹:“暗潮生,斜日坠。 瓜步晚云初霁。 离别苦,客途难。 江风吹暮寒。 疏窗静,孤帏冷。 旅梦还家才醒。 年少日。 客中多。 好春能几回。 ”(引自《清词选》中州书画社出版,1982年8月第一版,第60页)。 他25岁前就到过北京,并写过《燕京客舍生日作》。 后来,因家庭受到清王朝的迫害,弟兄都流离在外。 之后,他屡次考举不第。 后来托了人情,再次北上,在京城的国子监做了个小监生,(类似小办事员)。 一干就是十多年。 但才华横溢的他,怎甘如此沦落,就业余搞起了创作。 他写有《昉思词》二卷,《四婵娟词》一卷。 并在继承前人《长恨歌》和《长恨歌传》以及《梧桐雨》、《杨太真外传》的基础上,开始创作《长生殿》昆曲的剧本。 历经十数年,三易其稿,终于在他四十一岁的时候完成。 那年是康熙二十七年。 他把毕生的才华都倾注在《长生殿》的写作中,而对唐明皇和杨贵妃“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生死相依的伟大爱情,进行了超乎前人的歌颂。 “都生难遂,死要偿,噙住了一点真情,历尽千磨障,纵到九地轮回也永不忘,博得个终随唱,尽占断人间天上。 ”(引自《长生殿》[东原乐])可是,他高兴得太早了。 当他纠集了几个螟蛉,请了几个幕僚同事,在自家院子里排练演唱自己创作的剧本时,恰逢佟皇后驾崩。 按当时大清律规定,丧葬期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尽管他偷偷地搞,还是有人把他告密了。 清兵闻讯把他家的院子围个水泄不通,捉拿到51人,全部铛螂入狱。 他和朋友在囚牢里被关了十年。 后来赶上大赦,他和朋友才恢复自由。 那时他已经年逾51岁了。 此时的洪升,一文不名,无家无业,在京城混不下去了,靠朋友凑钱,买舟南下。 到了南方,一位豪绅曹寅,也就是曹雪芹的父亲闻之大名鼎鼎的才子洪升路过此地,忙派人请到家中,并花钱请当时有名的昆剧班子来家里排演著名的《长生殿》。 经过排练,终于以堂会的形式在曹寅府正式上演。 慷慨的曹寅邀请四方名士共赏这一杰出的大戏。 据记载,在曹府《长生殿》连续三天才演完,其轰动效果,十分空前。 坐在主桌嘉宾席上的洪升看到自己的剧本终于搬上舞台而且是如此成功,十分陶醉和感慨。 为了这一天,他耗尽毕生心血,受尽牢狱之苦。 戏演完了,洪升在朋友的祝贺声中喝得酩酊大醉。 醉酒的洪升仍不尽兴,就乘舟赏夜色,思绪还陶醉在戏里,那行云流水的唱词和曲调还回响在脑海。 那种畅快是一生从未有过的。 然而就在他纵情湖光山色的时候,不慎落入水中,待朋友闻讯捞他上来时,他的灵魂已经驾鹤西去。 一代才子,就这样结束了人生的旅途。 其悲剧的确让人扼腕长叹。 但是他却给后人留下了一部伟大的剧作。 尽管,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我们今天才可以看到这部剧的全貌,才可以欣赏到这部伟大的作品,但是我们这些后人无不对这位伟大的剧作家表示深深的敬意。 (二),《长生殿》作品的主题“唱不尽兴亡变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大古里凄凉满眼对江山。 我只待拨繁弦传幽怨,翻别调写愁烦,慢慢把天宝当年遗事弹。 ”(《长生殿》[转调货郎词])在剧本开篇,这一段词已告诉我们,《长生殿》不仅仅是要讲述李隆基和杨玉环悲欢离合的故事,而是要写出天宝年间的全景式的历史。 作者继承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白朴《梧桐雨》的艺术成就,用人间天上、现实与幻景交错的艺术手法,将唐朝皇帝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之间“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缠绵悱恻的生死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凄婉动人。 同时,作品用全景式的描述,以李杨故事为中心,反映了长期以来积聚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皇帝却纵情声色,听信谗言,特别是重用了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弄得朝政日非,人心涣散,最终导致爆发了“安史之乱”、使百姓遭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浩劫。 揭示出朝廷内外复杂的矛盾斗争,是导致社会动荡、国事衰微的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悲欢离合国破家亡的必然悲剧。 所以说,作品的主题宏大而深刻。 过去由于《长生殿》是建国以来的禁书,所以,就连大学的文学史都歪曲了这部作品的主题,认为是“封建糟粕”。 因此,当我们重新审视这部伟大的作品,才发现,绝非那些“盖棺定论”那么不值一读,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精品,是应该大力继承和弘扬的优秀文化。 (三),《长生殿》作品的艺术特色《长生殿》是中国戏曲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杰出作品。 之所以传到今天魅力不衰,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成就。 第一, 作品规模宏大,全景式反映历史,是一部唐朝天宝年间史诗性的鸿篇巨制。 全剧共分五十出,每一出的标题仅两个字,如果串联起来,你会发现,就是唐天宝年间最大事件的史诗概括,是以宫廷为中心,以帝妃爱情为线索,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如,定情,贿权,春睡,幸恩,权哄,合围,夜怨,侦报,密誓,陷关,惊变,埋玉,献饭,冥追,骂贼,闻铃,情海,剿寇,哭像,刺逆,收京,看袜,弹词,私祭,仙忆,改葬,雨梦,觅魂,补恨,寄情,得信,重圆。 。 。 。 。 。 但作品不是繁杂的历史翻版,而是去掉了许多枝蔓,还把安禄山封爵之时,虚构了原本那时职位不高的杨国忠,此时已成为宰相,让安、杨的矛盾一开始就呈现势均力敌的角斗态势,宫廷裙带角逐,外戚与藩镇既勾结,又斗争。 把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风貌,无不艺术地呈现出来。 第二, 作品描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丰富而复杂,人物命运烙印上时代悲剧色彩。 李隆基作为皇帝,却性格懦弱,放国事不管,沉湎于声色。 国事衰落,而他却为了满足杨贵妃的嗜好,命令从几千里外快马传送新鲜的荔枝。 一路上,飞马践踏了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庄稼,撞死了可怜的老人,官吏还沿途抢掠马匹,如土匪一样祸害百姓。 李隆基和杨贵妃享受着新鲜的水果,而百姓却哭天天不应,诉地地不灵,投诉无门,痛不欲生。 这种鲜明的对照,预示着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也为后来官兵哗变埋下伏笔。 而李隆基在逃亡的路上,有百姓老汉主动为他送饭。 虽然是粗茶淡饭,却让李隆基感慨万千。 皇帝不能爱民如子,只能害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百姓献饭并不图皇帝所赐银两,而是希望他管好国家,给百姓带来安定生活。 杨贵妃死后,遗落在路上一只香袜为一位农民大嫂拾到,无以为生的农民大嫂,向前来到马隗坡前瞻仰美人断魂之坟墓的游客展示此袜,收取小费,勉强苟活。 这一细节,更增添了戏剧和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 第三, 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现实与幻景交错,史实与演绎结合,构思奇特。 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写实,如安史之乱,如全军敢于在皇帝面前哗变,要求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等,都是忠于历史的写实。 同时,还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现实与幻景交错,如写杨贵妃的香魂不散,最终与李隆基在天宫团圆。 其唱词也十分感人[豆叶黄]“乍相逢执手,痛咽难言。 想当日玉折香摧,都只为时衰力软,累伊冤惨,尽咱罪愆。 到今日满心惭愧,诉不出相思万万千。 ”俩人相拥而泣,泪湿衣衫。 [五供养]“仙家美眷,比翼枝连,好合依然。 天将离恨补,海把怨愁填。 谢苍苍可怜,泼情肠翻新重建。 添注个鸳鸯牒,紫霄边,千秋万古证奇缘。 ”(见《长生殿》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60页和562页)这种奇特的构思,符合人们追求大团圆的结局,满足人们对真善美执着的追求、希望真善美永远不朽的心理,也是对因果报应论的一种升华。 这种手法是在对《长恨歌》和《梧桐雨》继承的基础上,更为大胆和超乎寻常的超越。 因此,使作品更加浪漫,更加丰富而深情,更加一波三折,更加生动感人。 第四, 作品文字优美,情景交融,堪称不朽的艺术精品作品文字优美,情景交融,如第二十四出《惊变》[粉蝶儿]“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 御园中秋色斑斓:柳添黄,苹减绿,红莲脱瓣。 一抹雕阑,喷清香桂花初绽。 ”(见《长生殿》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把秋景中,队队归雁南飞的壮美景象和花园中柳叶黄,桂花怒放的典雅之美描写得呼之欲出,读之陶醉,听到昆曲的优美的旋律更是在人们的脑海中、眼帘中再也挥之不去。 。 。 。 。 。 又如第二十九出《闻铃》把对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热烈讴歌推向了极致,如深深打动观众并被广泛流传且传诵不衰的名句:[前腔]“渐渐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 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 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 对着伤情处,转自忆荒茔。 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 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 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 一恸空山寂,铃声相应,阁道崚嶒,似我回肠恨怎平!” (见《长生殿》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26页)今天读来,这些情景交融的优美名句,仍能让人泪湿衣襟。 总之,《长生殿》因其宏大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歌颂爱情的古典文学杰作和艺术精品,而且经久不衰。
昆曲《桃花扇》
先说一下,《桃花扇》是四大名剧中唯一一部曲谱失传的,流传下来的只有《访翠》《寄扇》《题画》三折曲谱。 也就是说,除了这三折,现在唱的已经都是新排的,包括比较常唱的《眠香》、《守楼》。 关于作者、情节都可以网络,不赘述。 接着先回答第二个问题。 昆曲的场面(伴奏叫“场面”,是对伴奏人员的总称,也是对乐器的总称)每出戏都差不多。 分文场和武场。 文场乐器有笛子、笙、唢呐、弦子等。 后来又增加了长尖、提琴、胡琴、箫、琵琶、阮、月琴等,这些早期是没有的。 武场乐器有板、单皮鼓、勃荠鼓、云锣、大铙、小钹、小锣、大锣等。 后来又增加了单皮堂鼓、马锣、兴旺、开道锣、七冒、齐钹、小铙、柴锣、星子等,同样是早期没有。 这里最关键的鼓板和笛师两个位置。 最后再回答第一个问题:原著一共40折,如下:试一出 先声第一出 听稗第二出 传歌第三出 哄丁第四出 侦戏第五出 访翠第六出 眠香第七出 却奁第八出 闹榭第九出 抚兵第十出 修札第十一出 投辕第十二出 辞院第十三出 哭主第十四出 阻奸第十五出 迎驾第十六出 设朝第十七出 拒媒第十八出 争位第十九出 和战第二十出 移防闰二十出 闲话加二十一出 孤吟第二十一出 媚座第二十二出 守楼第二十三出 寄扇第二十四出 骂筵第二十五出 选优第二十六出 赚将第二十七出 逢舟第二十八出 题画第二十九出 逮社第三十出 归山第三十一出 草檄第三十二出 拜坛第三十三出 会狱第三十四出 截矶第三十五出 誓师第三十六出 逃难第三十七出 劫宝第三十八出 沉江第三十九出 栖真第四十出 入道续四十出 余韵名句:【缑山月】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满天涯烟草断人肠。 怕催花信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 【梁州序】〔生〕齐梁词赋,陈隋花柳,日日芳情迤逗。 青衫偎倚,今番小杜扬州。 寻思描黛,指点吹箫,从此春入手。 秀才渴病急须救,偏是斜阳迟下楼,刚饮得一杯酒。 【前腔】〔旦〕楼台花颤,帘栊风抖,倚着雄姿英秀。 春情无限,金钗肯与梳头。 闲花添艳,野草生香,消得夫人做。 今宵灯影纱红透,见惯司空也应羞,破题儿真难就。 【破齐阵】地北天南蓬转,巫云楚雨丝牵。 巷滚杨花,墙翻燕子,认得红楼旧院。 触起闲情柔如草,搅动新愁乱似烟,伤春人正眠。 【刷子序犯】只见黄莺乱啭,人踪悄悄,芳草芊芊。 粉坏楼墙,苔痕绿上花砖。 应有娇羞人面,映着他桃树红妍;重来浑似阮刘仙,借东风引入洞中天。 【雁过声】萧然,美人去远,重门锁,云山万千。 知情只有闲莺燕,尽着狂,尽着颠,问着他一双双不会传言。 熬煎,才待转,嫩花枝靠着疏篱颤。 〔【倾杯序】寻遍,立东风渐午天,那一去人难见。 〔瞧介〕看纸破窗棂,纱裂帘幔。 裹残罗帕,戴过花钿,旧笙箫无一件。 红鸳衾尽卷,翠菱花放扁,锁寒烟,好花枝不照丽人眠。 【玉芙蓉】春风上巳天,桃瓣轻如剪,正飞绵作雪,落红成霰。 不免取开画扇,对着桃花赏玩一番。 〔取扇看介〕溅血点作桃花扇,比着枝头分外鲜。 这都是为着小生来。 携上妆楼展,对遗迹宛然,为桃花结下了死生冤。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对桃花扇进行作品赏析并分析其文学价值
桃花扇一剧形象地刻画出明朝灭亡前统治阶层腐化堕落的状态,中国各代王朝的灭亡实际和明代是如出一辙,“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剧本脱稿后立即引起社会的关注,在舞台上经常演出。 康熙皇帝专门派内侍向孔尚任索要剧本,看到其中描述南明皇帝耽于声色的情节,常皱眉顿足说:“弘光弘光,虽欲不亡,其可得乎!”。 康熙对怀念明朝的百姓十分忌惮,曾多次编造谎言污蔑明朝,自然借此机会发挥。 康熙一生追杀明朝皇子,直到在康熙四十七年凌迟了最后一个已经七十八岁的明皇室嫡子朱三太子,才放下心来。 这部戏对明代一些气节之士的赞美更令康熙为首的满洲人不满,不久作者就被借故罢免。 满清强迫中国人剃发易服,剃发并非如今天电视剧里所演的阴阳头一般。 历史上真正的剃发是金钱鼠尾,脑袋上的头发几乎全部剃光,只留中间一块。 丑陋屈辱可想而知。 面对这样的屈辱,普通百姓奋起反击,死难者以千万计。 20世纪之初,王国维自1908年至1912年钻研中国戏曲,曾极口称赞元剧之文章,但却认为不及《桃花扇》。 他在《文学小言》中说:元人杂剧,辞则美矣,然不知描写人物为何事。 至国朝之《桃花扇》,则矣!王氏指出,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桃花扇》是中国戏曲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1915年,吴梅为暖红室校订《桃花扇》后,写了一篇题识,并在所著《顾曲麈谈》中赞扬此剧不独词曲之佳,即科白对偶,亦无一不美。 1918年7月,他又写了《桃花扇传奇跋》,专论其艺术成就说:东塘此作,阅之久,凡三易稿而成。 自是精心结撰,其中虽科诨亦有所本。 观其自述本末,及历记考据各条,语语可。 自有传奇以来,能细按年月确考时地者,实自东塘为始,传奇之尊,遂得与诗文同其声价矣。 王国维是20世纪中国戏曲史学科的开创者,他俩对《桃花扇》的艺术评价很高,但都没有触及孔尚任的身世的思想内容。 在清末民初,能结合文艺思潮来探索孔尚任《桃花扇》主旨的学者,当推梁启超为第一人年,他在《小说丛话》中首先揭示了《桃花扇》的民族主义实质,他说:“《桃花扇》于种族之戚,不敢十分明言,葢生于专制政体下,不得不尔也。 然书中固往往不能自制之使人生故国之感。 ……读此而不油然生民族主义之思想者,必其无人心者也。 ”(注:阿英编:《晚清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4页。 )在抗日战争时期,著名剧作家欧阳予倩先生曾改编过这部剧本,将结尾改成侯方域剃发留辫,改换清服入仕,找到李香君后,李香君愤而和其断交,以讽喻当时的卖国汉奸汪精卫之流,(其实历史上真实的侯方域确实在顺治年间回河南参加了乡试)。 1964年剧作家梅阡、孙敬把它改编成电影剧本,采用的是欧阳予倩剧本的结尾,由著名演员王丹凤和冯喆主演,并以昆曲曲调作插曲,有的唱段选了牡丹亭的词,更烘托出悲壮的气氛。 但由于写的是末代王朝,文化大革命中被无端指责为“怀念失败的国民党政府”而受到严厉的批判,文革后被平反。 三百多年来,《桃花扇》曾被多个剧种上演。 抗战结束后,中央实验话剧院几度将《桃花扇》搬上舞台,在国内外演出。 著名导演谢晋曾将《桃花扇》搬上银幕。 上海电视台也曾将《桃花扇》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李香君》。 海柏胡同里的孔尚任“岸堂”,现已难寻旧迹,但在这里诞生的《桃花扇》,已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