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发现古城北水门遗址

一片层层叠叠、垒砌成拱状的古代城砖清晰可见。8月7日,泰州市海陵区人民路(光孝寺北门-鼓楼路)在改造工程施工中,发掘出古城北水门遗址。

经过现场简单勘验,此处初步确认为《泰州志》中所记载的城北水门遗址,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水门也称水关,特指古代穿城壁以通城内外水系的闸门。古代北方城墙一般都有护城河,用于保护城市安全。南方由于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水关则多了一个功能,成为城墙的一个水上大门,连通城墙内外河道,大小船只可以通过水关进出城墙,是古代水上交通关卡设施。

2009年12月,南水门遗址在城防工程施工中被发现。后经泰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发掘,发现了礌石、古钱币、陶罐等文物。通过对水关遗址结构及出土铭文城砖的分析,并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可以认为,泰州古城主要建于南唐时期,宋代进行增修,同时城壕的高度和深度也进行了扩展,后在明清时期曾多次修缮。

泰州市人民路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梅林说,开挖探沟时,发现了现场的砖块,与普通的砖块不一致,所以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汇报,并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采取保护措施。

"这是泰州城市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我们要好好重视,它已经被埋在地下上百年了。通过这一次发掘,把它揭示、展示出来,并把它保护起来,告诉后人当年是怎么样治水的。"泰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泰州博物馆原副馆长黄炳煜说。

作者:

综合自泰州微视听、微泰州


税务桥记载

在古代的明《万历》泰州志中,提到南水门入第四桥,即今人所称的税务桥,它是从古泰州城南门通向市内中市河至北水门的一座桥梁,因其靠近税务衙门,故而得名税务桥。

到了明代《崇祯》泰州志的记载中,太平桥的历史更加详细。 淳熙十一年,由守万钟所建,嘉定十一年李骏又进行了重建,然而这座桥后来又毁于洪水。 洪武三年,知州张遇林接手重建,再次确认了这座桥就是南水门入第四桥,因其税务的特殊位置,它依然被称为税务桥。

清朝《道光》泰州志中,宫伟症的《庭闻州世说》也确认了税务桥的位置,它是崇明桥南水门入第四桥,因其靠近税务,民间习惯性地称为税务桥。 这座桥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尤其是在1996年,它在海陵区公园路东段的下水管道施工中重见天日,成为我国唯一以“税务”命名的古桥遗迹。

泰州城区自古以来水网发达,桥梁众多,税务桥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宋淳熙十年。 初名太平桥,又名崇明桥,明洪武三年的重建赋予了它税务桥的别称。 尽管建国前因河道淤塞而沉入地下,但这座单拱弧形的砖砌孔桥,用39.5×18.5×6.5厘米的大青砖堆砌,矢高2.5米,跨度约5.6米,其独特的构造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研究明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证据。

扩展资料

泰州中市河上的古桥名。 始建于宋淳熙年间,初名太平桥,明洪武初年重建。 桥为砖砌单拱弧形,跨度五点六米、高约四米,东西各有十五六级台阶。 桥面东西长约八米,宽约七米。 桥面和台阶全是铺的麻黄石板。 桥栏杆高约一米,为砖砌。 据史籍记载,紧靠桥顶北栏杆,曾建有福善庵,坐北朝南,从东到西共有两间小五架梁房,庵前为过道,再往南有一块影壁,正对庵门以避邪。 桥上暮鼓晨钟,香火燎绕。 平时附近市民家中有了红白喜事,都要到桥上烧香求佛。 桥上建庙,在全国并不多见。 明宣德年间,朝延开始在水道设立关卡,按船的大小、长短

说一下保定城区历代的演变,有古城区图也成

在古代由城墙和城门围起来的“城”不断出现的同时,城与乡就逐渐分离。 尽管如此,二者之间却不可能断绝往来。 因为城是都、府、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但这里不能生产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城里人要吃饭穿衣,城外乡村的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自己吃不了要出售,以换回自己所需的城里的商品。 这种城里和乡下人交换的场所就是“市”。 被过滤广告 “市”一般设在城的边缘,开始时只是临时的场所。 因为交易不是每天都有,或逢年过节,或初一、十五,届时,周围十里八乡的农民带着要交换的商品赶来,凑集在一起,与城里人进行交换。 这就叫“赶集”,是“市”的最初形式。 以后,交换发展成贸易,次数也增多,于是临时性的“集”就变成了常规性的“市”。 以后人们习惯于把“城”和“市”连在一块,称为“城市”,可二者之间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区别,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 自古以来都把营建城市作为一件大事,其重视的程度,首先表现在“城”与“市”的布局和规划上。 筹措之完善,几乎细到城池的广狭、街道的宽窄、位置、道路的分布等,无不各有法则,处处体现出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 保定城垣的营建也是遵循这一原则。 经历宋、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和中华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其间宋代始建,但元代又先毁后建,才奠定了今天保定旧城的基础。 保定城垣的建筑,城内的街道胡同规模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元代开始的,金元之际文学家元好问的《顺天府营建记》对此留下了较全面的记载,使我们知道当时重建保州城有这样几个特点:(一)立足实际,全面规划。 “画市井,定民居,置官衙”,“度地为势”,特别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城的西南部,因地势关系,邻水凸出,使城的形态成靴子形。 全城中心是北为衙,南为宅。 依据堪与(风水)学说东西大街贯通,南北大街错开一定距离,形成丁字街。 从城外潦引一亩泉、鸡距泉二泉之水“作为新渠,从西水门流入”,循市东行,绕古莲花池而东,返回北折,由北水门而出,水域面积占城中十分之四。 城内水塘较大的有五个,“为柳塘,为西溪,为南湖,为北潭,为云锦口。 当夏秋之交,荷菱如绣,飞鸣上下,”舟行其中,投网可以得鱼。 既解决了原保州城“井泉咸卤,不可饮食”之病,又展现“渊绵舒徐,水禽容与”的一派江南风光。 (二)城市规模气魄宏伟,增强了城市功能。 全城官、民居住坊里的规模,统一规划,分鸡泉、吴泽、懋迁、归厚、循理、迁善、由义、富民、归义、兴文十坊(“坊”是由街道分割成的一块块的居民区。 到了民国初年,“坊”不过是街道行政区的名称);城中水网密布,建桥十座,以通往来;还在桥上建有来青、浮空、薰风、分潮四楼,供人游憩;利用城中之水建四处园林:西称种香、北称芳园、南称雪香、东称寿春。 恢复、新建十六座佛寺:日萋隐、鸿福、天宁、兴国、志法、洪济、报恩、普济、大云、崇严、天王、兴福、清安、净土(西大寺)、永宁大悲阁。 十一处道院:曰神宵、天庆、清宁、洞元、玄武、全真、朝元、玄真、清云、朝真、得一,新建九座,而复其旧者二。 四座神祠:曰三皇(三皇庙)、岱宗(东岳庙)、武安(关帝庙)、城隍(城隍庙)。 (三)街巷形成在城建格局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街巷的增加和变化。 因为建城就要筑城墙,有了城墙就要开城门,有了城门,对着城门的就是街道,在纵横主子道的大街两侧,通过门向相同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三合院的房屋连接形成一条条宽窄不同的胡同,供车马行人出入方便,并成了连接住所与交织的主干道间的脉络。 正是这一条条胡同与小街填塞才组成了坊,一片片的坊就成了城内的居民区。 不论是元代土城,还是明清时期的砖城,这种网格式格局数百年没有多大改变。 清代后期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诸如水道、水坑填平),衙署迁徙,街巷自有相应变化。 当时保定城区的街巷,有四市(骡马市在北大街,煤市在南关,菜市在东关,灰市在西关)、八街(城内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和城关四条街)、七十二条胡同。 进人民国以后,随着城区人口增加、住宅的新建,街道胡同较前有所增加,当时城区有冠名的街道49条,大小胡同126条。 保定胡同的名称,在元代重建保州城时就有了。 据学者考证,“胡同”一词,最早见于元曲,如关汉卿的《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的词句。 关于胡同一词的来源,据《北京的胡同》一书载,“胡同”虽是元代出现在中国北方城市建筑布局中的一个专用名词,但其解释有三种,一是“胡同”来自蒙古语“水并”。 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因此水井周围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将水井转为街巷之意,称为胡同;二是胡同相当于小道路、横街、小巷等。 也是从蒙古语来的;三是金末元初,蒙古人开始兴建元大都(即北京城),当时城内居民的住房都是按片分开,中间辟有通道,这种通道在蒙古语中读音为“火瞳”,后转读成胡同。 从保定胡同的由来,其名称、特点,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保定风情,几乎每一个胡同都有一段历史,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传说,记载着保定的历史风情。 保定胡同之名丰富多彩,既质朴、又形象,不仅有情趣,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保定的胡同是有了城市后才出现的,其名称的来历变化与保定城建的历史相生相伴。 保定早在宋代即为宋辽对峙的边陲城池,元明清王朝从路治、府冶到省治。 明永乐元年(1403年)把行省三司之首的大宁都司移驻保定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自此保定成为直隶省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 与此同时城市规模也日益扩大,衙署、官邸、庙宇、祠堂、学府、商铺、集市与居民住宅连接起所有街巷,才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 当作为城市交通最小单元的胡同形成后,人们自然会给它起个名字,这个名称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叫响了,叫开了,它就代表了这条胡同在城市中的方位,成为人们通信、探访、交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标志,同时也是作为与其他胡同相区别的依据。 保定胡同的名称,从元代张柔建城开始一直都是靠人们口头相传,政府记录在案。 至于用文字写在标牌上挂在胡同口,那是1918年才开始的。 胡同的名称一般都反映出所在区域的显著特征。 所以保定好多胡同都是用一个显眼的、有名的或形象的标志来命名的。 早年间最显眼的、最突出的标志,就是城门、衙署、庙宇、祠堂、府学、河流、水井了。 以城门为名的。 如:西门北马道、西门南马道。 以历代衙署为名的。 如:总督署前面之街称督署(民国时为省府)前街,保定府署前面一段称府门口,再往西因是按察司驻地,故称臬司街,清末衙署改提法使司,街名随之改为提法司街。 原清苑县署住地之街称旧县街。 源于寺庙得名的胡同,如:三皇庙街<今体育场街),就是因为该街西头路北有座三皇庙。 城隍庙街是因该街北头有座气气势宏伟的城隍庙。 关岳庙胡同也是因为胡同东侧紧靠曹琨重修的关岳庙而得名,类似这样的胡同还有灵雨寺街、九圣庵、白衣庵、达五道庙街等。 以地形、胡同形状特征为名的如:轳辕把胡同、茄子胡同、扁豆胡同、枣儿胡同、布袋胡同(后雅化为博爱胡同)、墙缝胡同(后雅化为翔凤胡同)。 以方位命名的,如:西大街、东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南一胡同、北一胡同等。 以井命名的,如:单井胡同、双井胡同、胡家井、井儿胡同等。 以姓氏命名的,如:梁家胡同、大小纪家胡同、唐家胡同。 以河命名的,如:南河坡、北河坡、西河沿、东河沿、紫河套。 以同业者聚居地为名的,如杀牛胡同(雅化为沙牛)、杀猪胡同(雅化为撒珠)。 以历史名人居住地命名的,如帅府胡同(元代都元帅张柔住地)、相府胡同(清代直隶巡抚于成龙曾在此住,因他领过太子少保衔,有相位之称)、大夫弟、国公街(明代刘阁老居此)。 以传说中明代住有两文、武官员的街,而称文武胡同。 以纪念战国时燕昭王拜大夫郭隗为师,筑黄金台招贤的故事,并设驿站的街,名为金台驿街。 此外还有一种让人回味而有趣的“三山不显,四水不流”为名的传说。 三山指大梁山、小梁山和泰山行宫:四水指东北隅的东大坑和窝窝头坑、东南部的南河坑、西南隅的西河坑。 虽有山字,但不是山,是街名,虽有水但不能流,而是水坑。 保定市解放初及“文化大革命”之后,仅对街巷名称不雅的或时效性强的命名进行了更改,“文化大革命”中易名的进行了恢复,其它街道胡同基本延续原有的名称。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保定的城市建设迈出了前所未有的步伐,市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老城区;随着旧城改:造和路网建设工程的加快:,市区街路状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新城区开辟了很多通衙大道,古城区的街巷也已旧貌换新颜。 在巨变中,一些老街地名不可避免地随之消失,新开辟的街路急需命名,原有的街路命名和地名标牌设置也相对滞后,存在着有路无名、有名无路、一路多名及路标、门(楼)牌编号混乱、样式陈旧、残缺不全等情况。 对此各界人土及市民多次反映和建议,要求解决。 基于此,市政府用两年时间(2003-2004年)对市区街路名称进行了大规模的规范和调整。 在市区街路名称调整中既注意到保留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老地名,又依照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根据市区街路实际状况,确定了“东西为路,南北为街,一路一名,新旧有别,多用原名”的调整原则,制定出地名命名“三要六不”守则,即:要反映当地历史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要体现层次化;序列化、规范化、科学化;要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团结;不用人名命名;不用外国地名命名;不用政治口号或时效性强的词语命名;不用行政区划、名山大川、单纯数字、单纯方位命名;不重名;不同音。 坚持在街路命名土既尊重历吏传统,又体现城市特色。 同时,考虑到保定市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区很多地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或者民俗,是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一旦消失,城市的文化内涵无疑将变得单薄,因此在调整中,着重坚持古城区与新城区“新旧有别”原则,保留了一定数量古城原有的地名。 经过调整后市区共有大小街路156条,胡同(巷)103条,对这些街路地名标牌全部进行了更新设置。 新设立的标志庄重、大方、醒目,基本覆盖了市区街路及大小胡同,增加了新的亮点,使地名真正发挥了名片作用,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aijing/8656.html
里 读取昆曲的至高审美 桃花扇 从一戏两看
又具有科技感的中国美学风范 全国美展两大作品展既彰显中国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