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震惊 被刺12刀 一英军军官遇袭

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天空新闻网、《每日电讯报》等多家媒体25日报道,一名英国军官当地时间23日在英国肯特郡一处军营附近被人用刀刺伤,嫌疑人安东尼·伊桑随后被捕。对此,英国首相斯塔默与国防大臣约翰·希利24日分别在社交媒体X上发帖回应。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上述遇袭的军官名为马克·蒂顿,他23日在肯特郡一处军营附近被一名男子刺了大约12刀,随后被送往医院。BBC报道称,该军官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情况严重但稳定。

英国《每日电讯报》25日称,这是法医在一名英国军官遇袭现场附近的画面。

综合天空新闻网、BBC等英媒报道,嫌疑人安东尼·伊桑已被捕。警方称,目前尚不清楚袭击者的袭击动机,警方“正在调查是否可能与心理问题有关”。报道还说,警方称已缴获一些刀具。

英国《每日电讯报》25日称,嫌疑人安东尼·伊桑25日出庭,这是他出庭当天的画面。

报道补充说,对于上述事件,斯塔默24日在X上发帖称,“听到一名士兵在肯特郡遇袭的消息,感到震惊。我们所有人的心与这名士兵及其家人、我们的武装部队同在,他们保护我们所有人安全。祝愿他早日康复”。

同日,希利在X上发帖称,“听到一名士兵在肯特郡遇袭的消息,感到震惊。我的心与这名士兵及其家人同在”。“我代表政府祝愿他早日康复。” 希利称。


求滑铁卢之战的具体介绍

作战示意图滑铁卢战役 1815年6月18日,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拿破仑一世的军队与英、荷、普联军在滑铁卢(比利时布鲁塞尔以南20公里处的居民点)进行的一次交战。 为了对抗反法同盟(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荷兰等国),拿破仑率12万法军进入比利时,企图在比境内将英军元帅威灵顿率领的英荷联军及布吕歇尔元帅指挥的普鲁士下莱茵集团军各个击破。 6月16日,拿破仑在利尼附近与普军交战,取得小胜,迫使普军向瓦夫勒撤退。 格鲁希元帅指挥的步兵军(3.3万人)受命追歼普军,但行动不果断,使布吕歇尔的集团军趁机得以保存实力并与惠灵顿的集团军会合。 格鲁希的军队未参加决战。 这成了后来拿破仑失败的重要因素:原准备与一路敌军——英荷联军作战的拿破仑,将被迫与两路敌军同时作战。 6月17日日终前,拿破仑率法军主力(7.2万人,243门火炮)前出至贝尔阿利扬斯、罗索姆、普朗瑟努瓦地域。 拿破仑确信格鲁希定能阻滞住布吕歇尔,没有急于向在滑铁卢以南有利地形设防的威灵顿军队(6.8万人,159门火炮)发起攻击。 6月18日11时,当普军前卫接近交战地点时,交战开始了。 拿破仑决定对威灵顿军队的左翼实施主要突击,以阻止普军与联军汇合。 法国雷耶军首先应对威灵顿军队的右翼实施佯攻。 但联军从战斗一开始就顽强抵抗,完全打乱了拿破仑的计划。 雷耶开始用少量兵力发起攻击,尔后陆续将全军兵力投入战斗,直至日终未能获胜。 对威灵顿左翼的攻击于14时左右开始,进攻兵力是德尔隆军的4个师,各师均按营展开成大纵深的纵队。 由于采用这种队形不能同时投入较多的力量发起攻击,而进攻部队在敌枪炮火力下伤亡惨重,所以攻击也未奏效。 法军炮兵的射击效果很差,因为它配置的位置不当,距进攻纵队太远。 下午,普军布吕歇尔的前卫抵达菲舍蒙地域,拿破仑被迫派洛博军1万人迎战普军,后又派部分近卫军前往支援。 与此同时,拿破仑改变了主要突击方向,集中主要兵力攻击威灵顿军队的中部。 法军多次发起攻击,同样没有成功。 拿破仑的重骑兵曾两度突入英军阵地,由于步兵未及时支援,被打退了。 拿破仑遂把自己的预备队10个老近卫军营投入该阵地,最后一次试图突破敌军中央,结果又以失败告终。 此时,普鲁士3个军(比洛军,皮尔希军,齐滕军)到来,兵力的对比已对盟军有利。 盟军兵力计达13万人。 晚8时,英荷联军主力从正面转入进攻,普军则突击法军右翼。 法军支持不住,开始退却。 退却很快变成了狼狈逃窜。 点评:在滑铁卢交战中,法军损失了3.2万人和全部火炮,盟军伤亡2.3万人。 拿破仑丢弃残军逃回巴黎,6月22日再度退位,后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在此次交战中优柔寡断,犯了一系列错误。 他没有很好组织侦察,对情况判断不准,分散兵力,采用的战斗队形纵深过大,以致削弱了初始突击并在敌炮火下遭致重大伤亡。 他的严重过失还在于军队指挥和步、骑、炮兵的协同动作组织得不好。 威灵顿在滑铁卢交战中深谋远虑,在深刻判断情况的基础上才定下心。 这位英军统帅能够指挥两支相距甚远的军队在战场上实现联合,在当时确是一件重大的战略成就。 1813年,当德国战争到了尾声,以及莱比希战役失败之后,法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略。 反法同盟占据了巴黎,而带给法国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拿破仑。 波拿巴也被迫下台。 (1814年4月16号) 波旁王朝的后代,臃肿的路易十八登上了法国的宝座,但大革命的成果继续被保持着。 通过1814年5月30号的巴黎协定,拿破仑得到了统治厄尔巴岛的权力。 但不需要很长时间,理想远大的他就坐不住了。 以前流亡的保皇党随着路易18进入巴黎,他们不断的犯错误,这使得他们的公共名声完全的败坏,也使得法国人民开始后悔对拿破仑的所作所为。 当拿破仑脱离了英军看守逃出该岛并重新征服了法国的消息传到维也纳,那里正在举行一个为了重新划分欧洲的大会。 (1815年3月) 所有应该阻挡他回到巴黎的军团全部回到他的旗下,3月20号,拿破仑率领一支热情高涨的军队进入了巴黎。 于是,维也纳大会宣布,拿破仑·波拿巴没有遵守巴黎协定,他是个“强盗”,如果他当权,就不会有任何的和平。 大会同时表明,为了保持和平,可以采用任何老天给欧洲的方法去摧毁这个人,可以说是摧毁这个国家。 与其等待反法同盟集合他们的力量,拿破仑决定先发制人。 反法同盟组成了四支同时攻击的军队: 1. 荷兰军队:指挥——威灵顿公爵 组成——英军,汉诺威军和爱尔兰军 2. 下莱茵河军队:指挥——普鲁歇元帅 组成——普鲁士军和撒克逊军 3. 中莱茵河军队:指挥——巴尔克利。 德。 拖利元帅 组成:俄军 4. 上莱茵河军队:指挥——施瓦曾伯格王子 组成:德国杂军 决定同时行动之后,反法同盟事先预定聚集后在向法国进发。 但为了等待普军的到来,盟军不能在7月1号前发动攻击。 与此同时,英军和普军为了保卫荷兰而汇合,准备抵抗拿破仑。 拿破仑决定首先用他所有力量(差不多12万军队)攻击比利时。 他的作战计划非常的好,他用他一贯的战术:在威灵顿和普鲁歇的军队聚集之前把他们各个击破,然后再对付正在前进中的奥地利军和俄罗斯军。 他预计从查尔斯卢瓦出发,到达两军的汇合点,深入其中,大力突破,然后聚集所有力量把普军先击败,再回过头来摧毁英军。 拿破仑在比利时边界聚集了他所有的军队,反法同盟得到了这些情报,但很不全面。 他们害怕这是个陷阱,为了能应付所有情况,盟军继续在军队之间保持一个大的空挡和一个很长的战线。 其实,盟军如果能快速的集结所有军队,这场战役就赢了。 6月12号,拿破仑离开了巴黎。 第二天晚上,他到达了阿威斯纳(AVESNES),并在那里过夜。 14号,同时也是马兰哥战斗和佛瑞德兰战斗的纪念日,他对军队发表了一个鼓舞人心的讲话,在那个讲话里,他称呼敌人为“与正义和人民权利为敌的贵族们”,然后他把他的指挥中心放到了波蒙(BEAUMONT)并听写了一个非常详细的作战计划。 6月15号,早晨3点半,法军的先锋部队穿越了边境。 法军分三个纵队前进:在最左边是雷依尔(REILLE)的第2军团和戴尔隆的第1军团,通过图安(THUIN)和马尔切安(MARCHIENNE);在最中心,凡当姆(VANDAMME),洛伯(LOBAU),近卫队和骑兵预备队,通过马尔希耐尔(MARCINELLE);在最右边则是杰拉德的军团,通过佛罗伦萨和杰尔宾(GERBINNES),向沙特雷(CHATELET)进发。 但是所有军队竟然都不约而同的迟到误时。 接着就是一次传令的失误,凡当姆的第三军团迟迟没有接到前进的命令,在耽误了5个小时之后,它才离开营地,跟随它的所有军队也全部误了行程。 最糟糕的还是法军右翼,第4军团的一个师长,布尔蒙,带着参谋部的几个军官投降了路易18。 法军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桑布尔河。 能通过这条河流的桥只有图安桥,马尔切安桥,查尔斯罗瓦桥和沙特雷桥。 拿坡仑命令军队在中午过桥。 在左翼,马尔切安桥在中午前落到了法军手里,雷依尔的第2军团在中午前过了桥。 但戴尔隆的第1军团竟然在4点半才开始过桥。 在中央,因为凡当姆的步兵迟迟不来,查尔斯罗瓦桥很晚才被法军攻取,这完全依靠于近卫队水手和工兵的勇敢。 在右翼,第4军团在下午很晚才到达沙特雷。 在查尔斯罗瓦的出口,一些普军队伍开始阻挡法军的推进,但并没有怎么战斗,这些人就撤退到了桑布莱佛(SOMBREFFE)。 在一次针对这些撤退士兵的冲锋中,勒佛尔将军被一颗子弹打中胸脯,当场身亡。 内伊元帅在下午才与拿破仑在查尔斯罗瓦集合。 皇帝交给他第1和第2军团的指挥权和一些骑兵团。 后来在圣勒赫拿岛,拿破仑批评他没有在6月15号把夸特布拉斯攻下来。 而支持他的人则说他没有收到攻击的命令,真是众说纷纭。 6月16号,拿破仑在利尼击败普军。 他命令格鲁希元帅带着骑兵预备队,凡当姆的第3军团和杰拉德的第4军团总和为3万3千人的军队去追击普军。 但与拿坡仑想的不同的是,普军并不是那种溃退的状态。 而且布罗(BULOW)的第四军团,因为没有参战,所以完好无损。 骑兵侦察队的第一个报告令人认为普军已经向马斯河撤退,向他们的基地撤退,而拿破仑也成功的分开了普军和英军。 拿破仑本人也去了夸特布拉斯与内伊会合。 内伊之前刚从威灵顿的军队手里夺下了夸特布拉斯。 威灵顿在得到普军利尼败仗的消息后,决定在早上10点把部队往布鲁塞尔方向撤退,同时占领一个事先研究好的地点:圣约翰山,滑铁卢村庄前一点的位置。 他同时向普鲁歇发了个消息,表明乐意接受至少一个普军军团的帮助。 在那个倾盆大雨的日子里,皇帝身先士卒,率领法军先锋队攻击英军的后备军。 在晚上6点,法军到达了贝尔阿利安斯(BELLE-ALLIANCE,地名很不吉利,因为这是法语“优秀的联盟”的意思)。 拿破仑命令炮兵开火。 从敌军的火力来分析,反法同盟军的位置非常稳固,要冲锋的话已经太晚了。 马木鲁克阿里写到:“远方的地平线,和天空一样,是灰蒙蒙的,谁也不能分辨出任何东西。 ” 厚厚的乌云使得夜晚提前到来,特鲁奥将军写到:“天气十分恶劣。 所有人都认为敌军在向我们前进。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地形的仔细研究很难进行。 这个失误造成了第二天的严重后果。 拿破仑本人去了卡由(CAILLOU)农场过夜。 在他的回忆录里,他说他曾经晚上一个人出来仔细的检查地形,但由于天气过于恶劣,这使得他不得不提前离开战场,后来他承认这个失误造成了最后不可弥补的后果。 但因为环境太差,再加上军官们的走步声,已经很疲惫的他根本没有睡好。 在凌晨2点他接到了格鲁希的信。 这是他在刚布鲁斯(GEMBLOUX)前晚10点写的,信上说一支普军队伍向沃佛尔(WAVRE)撤退。 但这封信并没有引起拿破仑的重视,他甚至没有写回信。 而在盟军这边,通信保持的非常好。 威灵顿接到了普鲁歇的回信,灰甲之年的老元帅坚定的表示,他不会带一个军团,他会带他所有的力量来与威灵顿会合。 他还说,如果拿破仑在18号还不进攻的话,那就一起在19号攻击他。 法军分散在杰纳普和贝尔阿里安斯之间。 大雨一直就没有停过,这些疲倦的士兵没有没有任何可以避雨的树林。 所有人几乎都在泥土中睡觉过夜。 尽管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战役就要来临,条件还是那么的差劲。 尽管我们还是在6月,风的温度和冰一样,冻结着士兵的心。 令法国士兵最难受的是,他们的敌人却有着最好的条件:好的食物,干燥的避雨过夜场所。 。 。 。 。 。 但这根本不是事情,对于盟军士兵来说,从来没有如此艰苦的夜晚:缺少食物,干燥的地方很少。 那些半岛战争的老兵说,在西班牙他们都没过过那么糟糕的夜晚。 第2天,士兵们带着喜悦的心情看着太阳的升起。 火器又重新晒干,因为那场雨让所有火器都哑火了。 但法国人的士气依然很低。 8点左右,拿破仑在几个将军的陪同下吃早餐。 拿破仑认为威灵顿不会死守阵地,而内伊和戴尔隆则持反对态度。 在这顿著名的早餐里,另人敬佩的皇帝说了番大无畏而令我感动的话:“这个马上要开始的战斗将会拯救法国。 它将会世界闻名。 我要运用我所有的炮兵,然后我让骑兵冲锋迫使敌人现身,之后我要亲自率领近卫队冲过去。 ”迫使敌人现身这句话证明了皇帝对于地形的不熟悉。 。 。 。 。 。 至于普军,皇帝坚持认为它不会参战。 说来也奇怪,军事方面没有任何水平的杰洛姆。 波拿巴提出了两军有可能结合的假设,但因为他一贯的表现,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 皇帝说:“普军和英军的结合不到两天是不可能的。 普军被一支够力量的军队追击。 ”而普鲁歇则下命令给第四军团,让他们一早就通过沃佛尔,到沙贝尔圣兰伯特(CHAPELLE ST-LAMBERT)去观察全局。 他还命令:如果威灵顿投入足够的兵力,第四军团必须攻击法军侧翼。 第二军团则要跟随第四军团,第一军团要向北推进并增援威灵顿的左翼。 至于第三军团,必须掩护其他的军团的自由行动并且抵抗或者蒙骗格鲁希。 在9点和10点之间,拿破仑上马检查战场总体情况。 接着他终于开始给格鲁希写回信,他下了条很不清晰的命令:让格鲁希向沃佛尔进发,并“保持通讯线安全”,没有提任何关于格鲁希参战的东西。 在什么时候拿破仑才发觉自己的右翼被普军威胁?这还是个迷。 但不管怎样,他发觉的太晚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拿破仑自己站在罗桑姆的山坡,并认为他面前的就是所谓的战场,但他的判断不是十分准确。 天空笼罩着一层大雾,植被和地形隐藏了真正的战场地貌。 18号那天,皇帝失去了他一向的准确眼光。 在他的左边有一片树林,没人知道在这片树林内深藏着一个良好的防御工事。 这片树林就是胡古蒙树林(HOUGOUMONT)。 正是这快防御工事后来让法国步兵的攻击无效。 而对于中部的位置,皇帝的判断完全失误,而且当时地图也有个标记错误。 他以为面对他的中央的那片地区就是圣约翰山农场,其实那时圣挨(ST-HAIE)农场。 那里被重兵把守,守兵是国王德国军团的第二轻步兵营。 (KING‘S GERMAN LEGION)。 法军工兵将军哈奥克斯说他没有发现任何防御工事的迹象,实际上,左边的森林和中部的圣挨的防御工事都建造的非常好。 法军开始布阵:第1军团安置在路的右边,第2军团则他路的另一头,而杰洛姆率领的一个师则面对胡古蒙树林。 第6军团当预备队来使用,它被放在第1军团的右下方。 11点左右,皇帝命内伊进攻。 内伊的命令上的旁边有一些用铅笔写的句子,上面说:戴尔隆伯爵明白他是指挥第一轮进攻的人。 拿破仑的原文命令是这样的:下午1点左右,当军队集合后,皇帝命令内伊元帅攻击圣约翰山农场。 之后,第2军团,第6军团和第1军团的大炮集合在一起开火。 这24门大炮的目标是圣约翰山的敌人。 接着,戴尔隆伯爵开始进攻。 第1军团的所有师必须投入到这次进攻当中去。 第2军团掩护戴尔隆伯爵的军队。 第1军团的工兵连必须准备作好建筑战壕路障的准备。 所以,对于皇帝来说,在他面前的那片地方,他错误的认为那就是圣约翰山农场。 更糟的是,24门火炮的口径实际上根本不能打到农场的真正地点。 与此同时,内伊告诉戴尔隆从左路开始进攻,而不是右路。 并让人告诉了雷伊尔将军。 内伊的传令不清也是个大错误。 大家不知道是左路受到威胁,还是说由杰洛姆率领的左路的那个师应该进攻,而皇帝却让戴尔隆发动进攻。 杰洛姆因此也受到了连锁反应,他也错误理解皇帝的命令。 他竟然带着那个师贸然进攻左路的胡古蒙树林,而那里的英军防御工事让法军吃了一惊,在损伤许多士兵的代价下,2点左右,杰洛姆占领了那片树林。 但是皇帝的命令确实让戴尔隆进攻“圣约翰山农场”。 雷依尔指责杰洛姆违反命令。 按照皇帝的命令,内伊和戴尔隆开始对英军发动进攻。 第1军团的四个师的布置明显出现失误,这种布置不能让部队在遭到骑兵打击时快速变阵。 第1师开始攻击圣挨农场,而第2师和第3师则在干燥的地面上艰难的前进。 他们遇到了皮克东(PICTON)的步兵的刺刀抵抗,接着是英军重骑兵的冲锋。 法军如同散沙一般没有任何指挥,英军重骑兵差点把整个炮兵队摧毁。 但赶上来的米尔霍德法军重骑兵队和掷弹兵队第4团几乎把这队英国龙骑兵全部灭掉。 内伊为了开路,将所有胸甲重骑兵都派出去冲锋,但没有任何效果。 第一军团的第一轮攻击完全失败。 英军俘获3000战俘,十几门大炮被夺。 第2和第3师完全失去了控制和秩序。 第1和第4师则一直和英军苦斗。 为了减少士兵伤亡,威灵顿下令部队后退几步。 内伊认为盟军支持不住了,于是他让所有米尔霍德的重骑兵冲锋,近卫兵的轻骑兵队紧随其后。 骑兵们在被错误的认为是圣约翰山的高地上推进。 英军放弃大炮,跑回步兵方阵。 骑兵的多次冲锋都被打退,拿破仑认为这只能白费兵力,但一旦进攻就以一切代价支持是他的特点,他让克莱门的骑兵帮助内伊的骑兵冲锋。 由于没有炮兵掩护,法军骑兵的攻击没有任何效果。 就在这时,圣挨终于被夺下。 法军进一步的威胁英军。 在4点半左右,右侧有了枪炮声。 拿破仑并不清楚这是那个军队。 经过侦察,发现这是普军。 这些人从沃佛尔穿过泥泞的道路出现在法军侧翼,这震惊了所有人。 普军在这段路上竟然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洛伯不知道有没有接到拿破仑的命令,这一直是个迷。 在4点半的时候拿破仑让格鲁希向圣兰伯特进发并攻击布罗,格鲁希竟然在7点才收到命令,而一般只用2个小时就可以传达的命令用了3个小时。 普军来到威灵顿的左边,准备迂回到法军背后。 拿破仑让第6军团和新近卫兵攻击普军。 尽管他们人少,但他们还是挡住了布罗的进攻。 在最左边,杜鲁特的师用尽全力防止两军回合。 7点左右,右边又有了枪炮声,这是格鲁希吗?拿破仑断定这是法军,他让人告诉了前线士兵援军来了。 但这个部队不是格鲁希,而是从2点出发6点到战场的普军。 拿破仑打出了他最后的一张牌,近卫队出发了。 但由于这次进攻太弱,而且没有骑兵和炮兵的保护,被英国近卫兵挡住了。 接着,新爱尔兰猎人队和第52轻步兵队把近卫队包围了。 法军士气到了最低谷。 所有人都开始溃退逃跑。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威灵顿的反攻彻底的毁灭了皇帝取胜的希望。 这场战斗其实没有失败者,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皇帝虽然战场上失败了,却为他一生的传奇画了个相对“圆满”的句号。 因为他没有老死在自己的皇位上,而现在滑铁卢的古战场上还立着他的像。 一个人在他最辉煌的时候把生命玩到了尽头,就是永恒。 他的一生可是说是永远辉煌的,几乎没有任何污点,该是个结束的时候了。 当然,在最后一战上牺牲更好,可是他没能作到。 至于威灵顿,我也不多说了,如此成就让他本人的人气大增,后来的那20年是属于他的。 这两人其实都是英雄,都为自己的国家忠心服务,都让他们的国家辉煌,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指责他们的。 与尼尔森不同的是,威灵顿从来没有恨过法国,他只是忠心的效忠国家而已。 两人同一年出生,威灵顿虽然多活了很长时间,而且也成为了英国首相,但皇帝短暂的几十年更加精彩,历史天空因为这两颗星而更灿烂。 真快呀,写得非常好。 事实基本客观,也很简练清楚。 有这个讨论起了方便多了。  翻译上有些小问题,威灵顿率领的部队习惯上称低地军团,由英,汉诺威,荷兰,不伦瑞克,那索部队组成。 文中爱尔兰似应为荷兰。 同样后面的爱尔兰猎人队似为荷兰第35猎兵营。 不过总体说真是很不错了

滑铁卢战役简介

被委以重任的格鲁希 维也纳会议正在举行。 在交际舞会、调情嬉笑、玩弄权术和互相争吵之中,像一枚嗖嗖的炮弹飞来这样的消息:拿破仑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自任皇帝,称拿破仑一世。 他在行政、司法、军事、财政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国家。 他多次击溃外国反法联军, 侵略并占领了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破坏和动摇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秩序和专制制度。 在欧洲被占领国人民的反抗和欧洲封建势力的联合打击下,第一帝国于1814年覆灭,拿破仑下台,被放逐到厄尔巴岛(在地中海)。 1815年重返巴黎,建立“百日王朝”。 1815年6月18日,在滑铁卢与英国、普鲁士联军交战,全军覆没。 6月22日被迫再度宣布退位,被放逐至死。 ,这头被困的雄狮自己从厄尔巴岛的牢笼中闯出来了。 紧接着,其他的信使也骑着马飞奔而来:拿破仑占领了里昂〔里昂〕在法国东南部。 ;他赶走了国王;军队又都狂热地举着旗帜投奔到他那一边;他回到了巴黎;他住进了杜伊勒里王宫。 ——莱比锡大会战①〔莱比锡大会战〕1813年10月16日~19日,16万法军与32万反法联军在柏林西南莱比锡的决战,法军寡不敌众,终于失败。 和20年屠杀生灵的战争全都白费了。 好像被一只利爪攫住,那些刚刚还在互相抱怨和争吵的大臣们又都聚集在一起,急急忙忙抽调出一支英国军队、一支普鲁士军队、一支奥地利军队、一支俄国军队。 他们现在要再次联合起来,彻底击败这个篡权者。 欧洲合法的皇帝和国王们从未这样惊恐万状过。 威灵顿〔威灵顿(1769—1852)〕英国元帅,第一任威灵顿公爵,反拿破仑战争中的联盟军统帅之一,以指挥滑铁卢战役闻名于世。 1828年后历任英国首相、外交大臣等职。 开始从北边向法国进军,一支由布吕歇尔〔布吕歇尔(1742—1819)〕普鲁士元帅,拿破仑百日王朝期间反法联盟军的普军总司令。 在滑铁卢战役中,由于他的及时增援而使拿破仑的军队全线崩溃。 统率的普鲁士军,作为他的增援部队从另一方向前进。 施瓦尔岑贝格〔施瓦尔岑贝格:奥地利元帅〕。 在莱茵河畔整装待发;而作为后备军的俄国军团,正带着全部辎重缓慢地穿过德国。 拿破仑一下子就看清了这种致命的危险。 他知道,在这些猎犬集结成群之前绝不能袖手等待。 他必须在普鲁士人、英国人、奥地利人联合成为一支欧洲盟军以前就将他们分而攻之,各个击破。 他必须行动迅速。 6月15日凌晨3时,拿破仑大军的先头部队越过边界,进入比利时。 16日他们在林尼与普鲁士军遭遇,并将普军击败。 这是这头雄狮闯出牢笼之后的第一次猛击,这一击非常厉害,然而却不致命。 被击败而并未被消灭的普军向布鲁塞尔①〔布鲁塞尔:比利时首都〕。 位于比利时中部。 撤退。 现在,拿破仑准备第二次猛击,即向威灵顿的部队进攻。 他不允许自己喘息,也不允许对方喘息,因为每拖延一天,就意味着给对方增添力量。 17日,拿破仑率领全军到达四臂村高地前。 威灵顿,这个头脑冷静、意志坚强的对手已在高地上筑好工事,严阵以待。 而拿破仑的一切部署也从未有像这一天那样的细致周到。 他的军令也从未有像这一天那样的清楚明白。 他不仅反复斟酌了进攻的方案,而且也充分估计到自己面临的各种危险,即布吕歇尔的军队仅仅是被击败,而并未被消灭。 他抽调出一部分部队去跟踪追击普鲁士军,以阻止他们与英军会合。 他把这支追击部队交给了格鲁希元帅。 格鲁希〔格鲁希〕法国大革命时拿破仑军队中的士兵,1794年任少将。 在滑铁卢战役中指挥骑兵预备队,于1815年6月16日在林尼击败布吕歇尔将军的一个分遣队,但他未能阻止布吕歇尔的主力与威灵顿的部队会合,自己也未能及时去增援拿破仑。 拿破仑失败后一度被流放。 1831年又任法国元帅,1832年任贵族院议员。 ,一个气度中庸〔中庸:指德才平凡〕的男子,老实可靠,兢兢业业。 他从戎20年,参加过从西班牙到俄国,从尼德兰〔尼德兰〕现在荷兰、比利时等地。 到意大利的各种战役。 他是缓慢地、一级一级地升到元帅的军衔。 不能说他没有成绩,却无特殊的贡献。 是奥地利人的子弹、埃及的烈日、阿拉伯人的匕首、俄国的严寒,使他的前任相继丧命,从而为他腾出了空位。 他不是青云直上登坐最高军衔的职位,而是经过20年战争的煎熬,水到渠成。 拿破仑大概也知道,格鲁希既不是气吞山河的英雄,也不是运筹帷幄的谋士,他只不过是一个老实可靠、循规蹈矩的人。 但是他自己的元帅,一半已在黄泉之下,而其余几位已对这种没完没了的风餐露宿的戎马生活十分厌倦,正怏怏不乐地呆在自己的庄园里呢。 出于无奈,拿破仑不得不对这个中庸的男子委以重任。 6月17日上午11时,拿破仑第一次把独立指挥权交给格鲁希元帅。 拿破仑的命令是清楚的:当他自己向英军进攻时,格鲁希务必率领交给他的三分之一兵力去追击普鲁士军。 同时,他必须始终和主力部队保持联系。 格鲁希元帅踌躇地接受了这项命令。 他不习惯独立行事。 只是当他看到皇帝的天才目光,他才感到心里踏实,不假思索地应承下来。 使他放心的是,大本营就在附近。 只需三小时的急行军,他的部队便可和皇帝的部队会合。 滑铁卢的上午 战役打响以前,拿破仑又一次骑着自己的白色沿着前线,从头至尾检阅一番。 在呼啸的寒风里,旗手们举起战旗,骑兵们英武地挥动战刀,步兵们用刺刀尖挑起自己的熊皮军帽,向皇帝致意。 所有的战鼓狂热地敲响,所有的军号都对着自己的统帅快乐地吹出清亮的号音。 11时——比预定时间晚了两小时,炮手们接到命令:用榴弹炮轰击山头上的身穿红衣的英国士兵。 接着,内伊①〔内伊〕拿破仑所封的元帅、公爵、亲王。 他是拿破仑将领中的勇中之勇者,后厌战。 1814年4月要求拿破仑退位,后效忠路易十八。 1815年百日王朝期间,无法抗衡局势的突变,心情矛盾,回到拿破仑麾下。 1815年12月被波旁王朝判处死刑,同月7日被枪决。 ——这位“雄中之杰”,率领步兵发起冲锋。 决定拿破仑命运的时刻开始了。 从上午11时至下午1时,法军师团向高地进攻,一度占领了村庄和阵地,但又被击退下来,继而又发起进攻。 在空旷、泥泞的山坡上已覆盖着一万具尸体。 可是除了大量消耗以外,什么也没有达到。 双方的军队都已疲惫不堪,双方的统帅都焦虑不安。 双方都知道,谁先得到增援,谁就是胜利者。 威灵顿等待着布吕歇尔;拿破仑盼望着格鲁希。 格鲁希的错误 格鲁希并未意识到拿破仑的命运掌握在他手中,他只是遵照命令于6月17日晚间出发,按预计方向去追击普鲁士军。 但是,敌人始终没有出现,被击溃的普军撤退的踪迹也始终没有找到。 正当格鲁希元帅在一户农民家里急急忙忙进早餐时,他脚底下的地面突然微微震动起来。 所有的人都悉心细听。 从远处一再传来沉闷的、渐渐消失的声音:这是大炮的声音,是远处炮兵正在开炮的声音,不过并不太远,至多只有三小时的路程。 几个军官用印第安人的姿势伏在地上,试图进一步听清方向。 从远处传来的沉闷回声依然不停地隆隆滚来。 格鲁希征求意见 。 副司令热拉尔急切地要求:“立即向开炮的方向前进!”第二个发言的军官也赞同说:“赶紧向开炮的方向转移,只是要快!”所有的人都毫不怀疑,皇帝已经向英军发起攻击了,一次重大的战役已经开始。 可是格鲁希却拿不定主意。 他习惯于惟命是从①〔惟命是从〕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服从。 ,他胆小怕事地死抱着写在纸上的条文——皇帝的命令:追击撤退的普军。 热拉尔看到他如此犹豫不决,便激动起来,急冲冲地说:“赶快向开炮的地方前进!”这位副司令当着20名军官和平民的面提出这样的要求,说话的口气简直像是在下命令,而不是在请求。 这使格鲁希非常不快。 他用更为严厉和生硬的语气说,在皇帝撤回成命〔成命〕指已经发布的命令、决定等。 以前,他决不偏离自己的责任。 军官们绝望了,而隆隆的大炮声却在这时不祥地沉默下来。 热拉尔只能尽最后的努力。 他恳切地请求:至少能让他率领自己的一师部队和若干骑兵到那战场上去。 他说他能保证及时赶到。 格鲁希考虑了一下。 他只考虑了一秒钟。 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 然而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却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 倘若格鲁希在这刹那之间有勇气、有魄力、不拘泥于皇帝的命令,而是相信自己、相信显而易见的信号,那么法国也就得救了。 可惜这个毫无主见的家伙只会始终听命于写在纸上的条文,而从不会听从命运的召唤。 格鲁希使劲地摇了摇手。 他说,把这样一支小部队再分散兵力是不负责任的,他的任务是追击普军,而不是其他。 军官们闷闷不乐地沉默了。 在他周围鸦雀无声。 而决定性的一秒钟就在这一片静默之中消逝了,它一去不复返,以后,无论用怎样的言辞和行动都无法弥补。 部队继续往前走。 不久,格鲁希自己也不安起来。 随着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他越来越没有把握,因为令人奇怪的是,普军始终没有出现。 情报人员报告了种种可疑的迹象,说明普军在撤退过程中已分几路转移到了正在激战的战场。 如果这时候格鲁希赶紧率领队伍去增援皇帝,还是来得及的。 但他只是怀着越来越不安的心情,依然等待着消息,等待着皇帝要他返回的命令。 可是没有消息来。 只有低沉的隆隆炮声震颤着大地,炮声却越来越远。 滑铁卢的下午 时间已经到了下午1时。 拿破仑的四次进攻虽然被击退下来,但威灵顿主阵地的防线显然也出现了空隙。 拿破仑正准备发起一次决定性的攻击。 他加强了对英军阵地的炮击。 在炮火的硝烟像屏幕似的挡住山头以前,拿破仑向战场最后看了一遍。 这时,他发现东北方向有一股黑①〔黑(xūxū)〕形容黑暗。 的人群迎面奔来,像是从树林里窜出来的。 一支新的部队!所有的望远镜都立刻对准着这个方向。 难道是格鲁希大胆地违背命令,奇迹般地及时赶到了?可是不!一个带上来的俘虏报告说,这是布吕歇尔将军的前卫部队,是普鲁士军队。 此刻,皇帝第一次预感到,那支被击溃的普军为了抢先与英军会合,已摆脱了追击;而他——拿破仑自己却用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在空地上做毫无用处、失去目标的运动。 他立即给格鲁希写了一封信,命令他不惜一切代价赶紧向自己靠拢,并阻止普军向威灵顿的战场集结。 整个下午,向威灵顿的高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战斗一次比一次残酷,投入的步兵一次比一次多。 他们几次冲进被炮弹炸毁的村庄,又几次被击退出来,随后又擎着飘扬的旗帜向着已被击散的方阵蜂拥而上。 但是威灵顿依旧岿然〔岿(kuī)然〕高大挺立的样子。 不动。 而格鲁希那边却始终没有消息来。 当拿破仑看到普军的前卫正在渐渐逼近时,他心神不安地喃喃低语:“格鲁希在哪里?他究竟呆在什么地方?”内伊元帅把全部骑兵投入了战斗。 于是,一万名殊死一战的盔甲骑兵和步骑兵踩烂了英军的方阵,砍死了英军的炮手,冲破了英军的最初几道防线。 虽然他们自己再次被迫撤退,但英军的战斗力已濒于殆尽。 山头上像箍桶似的严密防线开始松散了。 当受到重大伤亡的法军骑兵被炮火击退下来时,拿破仑的最后预备队——老近卫军正步履艰难地向山头进攻。 欧洲的命运全系在能否攻占这一山头上。 决战 自上午以来,双方的四百门大炮不停地轰击着。 前线响彻骑兵队向开火的方阵冲杀的铁蹄声。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咚咚战鼓声,震耳欲聋,整个平原都在颤动!但是在双方的山头上,双方的统帅似乎都听不见这嘈杂的人声。 他们只是倾听着更为微弱的声音。 两只表在双方的统帅手中,像小鸟的心脏似的在滴答滴答地响。 这轻轻的钟表声超过所有震天的吼叫声。 拿破仑和威灵顿各自拿着自己的计时器,数着每一小时,每一分钟,计算着还有多少时间,最后的决定性的增援部队就该到达了。 威灵顿知道法军仓皇溃退布吕歇尔就在附近。 而拿破仑则希望格鲁希也在附近。 现在双方都已没有后备部队了。 谁的增援部队先到,谁就会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 两位统帅都在用望远镜观察着树林边缘。 现在,普军的先头部队像一阵烟似的开始在那里出现。 难道这仅仅是一些被格鲁希追击的散兵?还是被追击的普军主力?这会儿,英军只能做最后的抵抗了,而法国部队也已精疲力竭。 就像两个气喘咻咻①〔咻咻(xiūxiū)〕拟声词,模拟喘气的声音。 的摔跤对手,双臂都已瘫软,在进行最后一次较量前,喘着一口气:决定性的最后一个回合已经来到。 普军的侧翼终于响起了枪击声。 难道发生了遭遇战?只听见轻火器的声音!拿破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格鲁希终于来了!”他以为自己的侧翼现在已有了保护,于是集中了最后剩下的全部兵力,向威灵顿的主阵地再次发起攻击。 这主阵地就是布鲁塞尔的门栓,必须将它摧毁,这主阵地就是欧洲的大门,必须将它冲破。 然而刚才那一阵枪声仅仅是一场误会。 这场误会的遭遇战很快就停止了。 现在,普军的大批人马毫无阻挡地、浩浩荡荡地从树林里穿出来。 ——迎面而来的根本不是格鲁希率领的部队,而是布吕歇尔的普军。 这一消息飞快地在拿破仑的部队中传开。 部队开始退却,但还有一定的秩序。 而威灵顿却抓住这一关键时刻,骑着马,走到坚守住的山头前沿,脱下帽子,在头上向着退却的敌人挥动。 他的士兵立刻明白了这一预示着胜利的手势。 所有剩下的英军一下子全都跃身而起,向着溃退的敌人冲去。 与此同时,普鲁士骑兵也从侧面向仓皇逃窜、疲于奔命的法军冲杀过去,只听得一片惊恐的尖叫声:“各自逃命吧!”仅仅几分钟的工夫,这支有着赫赫军威的部队变成了一股被人驱赶的抱头鼠窜、惊慌失措的人流。 它卷走了一切,也卷走了拿破仑本人。 一直到半夜,满身污垢①〔污垢(gòu)〕积在人身上或物体上的脏东西。 、头昏目眩的拿破仑才在一家低矮的乡村客店里,疲倦地躺坐在扶手软椅上,这时,他已不再是个皇帝了。 他的帝国、他的皇朝、他的命运全完了。 尾声 到了第二天,只有一个人还丝毫不知滑铁卢发生的事,尽管他离这个决定命运的地方只有四小时的路程。 他就是格鲁希。 他还一直死抱着那道追击普军的命令。 奇怪的是,他始终没有找到普军。 这使他忐忑〔忐忑(tǎntè)〕心神不定。 不安。 近处传来的炮声越来越响,好像它们在大声呼救似的。 大地震颤着。 每一炮都像是打进自己的心里。 现在人人都已明白这绝不是什么小小的遭遇战,而是一次巨大的战役,一次决定性的战役已经打响。 格鲁希骑着马,在自己的军官们中间惶惶惑惑地行走。 军官们都避免同他商谈,因为他们先前的建议完全被他置之不理。 当他们在瓦弗附近遇到一支孤立的普军——布吕歇尔的后卫部队时,全都以为挽救的机会到了,于是发狂似的向普军的防御工事冲去。 随着黑夜的降临,格鲁希的部队攻占了村庄,但他们似乎感到,对这支小小的后卫部队所取得的胜利,已不再有任何意义。 因为在那边的战场上突然变得一片寂静。 格鲁希现在才终于收到那张拿破仑写来的要他到滑铁卢紧急增援的便条。 滑铁卢一仗想必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可是谁赢得了这次巨大战役的胜利呢?格鲁希的部队又等了整整一夜,完全是白等!从滑铁卢那边再也没有消息来。 好像这支伟大的军队已经将他们遗忘。 他们毫无意义地站立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周围空空荡荡。 清晨,他们拆除营地,继续行军。 他们个个累得要死,并且早已意识到,他们的一切行军和运动完全是漫无目的的。 上午10时,总参谋部的一个军官终于骑着马奔驰而来。 他们把他扶下马,向他提出一大堆问题,可是他却满脸惊慌的神色,两鬓头发湿漉漉的,由于过度紧张,全身颤抖着……听完了他的令人沮丧颓唐,甚至使人瘫痪的报告,格鲁希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用军刀支撑着自己的身体。 他知道自己殉难成仁的时刻来临了。 他决心承担起力不从心的任务,以弥补自己的全部过失。 错过了那一秒钟的格鲁希,在现在这一小时内又表现出了军人的全部力量——可惜太晚了!当他重新恢复了自信而不再拘泥于成文的命令之后,他的全部崇高美德——审慎、干练、周密、责任心,都表现得清清楚楚。 他虽然被五倍于自己的敌军包围,却能率领自己的部队突围归来,而不损失一兵一卒,不丢失一门大炮——堪称卓绝的指挥。 他要去拯救法兰西,去解救拿破仑帝国的最后一支军队。 可是当他回到那里时,皇帝已经不在了。 他来得太晚了!永远是太晚了! 那关键的一秒钟就是这样进行了可怕的报复。 在尘世的生活中,这样的一瞬间是很少降临的。 当它无意之中降临到一个人身上时,他却不知如何利用它。 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 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 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如果拿破仑赢了这场战役,他很有可能重新控制欧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阿登战役1944年12月—1945年1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西线阿登地域(比利时东南部)实施的进攻战役。 战争进行到1944年秋,盟军已从三面逼近德国本土(其中东线为苏联红军,西线和南线为以英美为首的盟军),德军形势严峻,为扭转不利战局,希特勒决定集中兵力在西线发动一次使盟军猝不及防的攻势,夺回主动权。 为此,从9月底,希特勒和他的最高统帅部十分秘密地着手制定西线最大的阵地反击战——阿登反击战计划。 战役代号为“莱茵河上值更”。 目的是:挫败美英军队,扭转西欧形势,使之有利于德国,以便抽出德军兵力去同苏联作战。 德军计划在蒙绍、埃希特纳赫地段上突破盟军防线,在列日和那慕尔地域强渡马斯河,在战役第七天前出到安特卫普,分割并歼灭比利时和荷兰境内的盟军(加拿大第1集团军、英军第2集团军、美军第9和第1集团军)。 希特勒选择的反攻地点就是4年半之前德军突破法军防线的那一个崎岖不平的阿登山区。 这个地区是的美第1集团军(司令员为霍奇斯)和美第3集团军(司令员为巴顿)的结合部,北侧由霍奇斯负责,南侧由巴顿负责,两个集团军之间大约85英里宽的防区由第1集团军所属的第5、第8两个军共6个师的兵力防守。 希特勒认为该地区是“现有部队肯定能突破的地方……防线单薄,他们也不会料到我们会发起突袭。 因此,充分利用敌人毫无防备的因素,在敌机不能起飞的气候下发起突然袭击,我们就能指望取得迅速突破。 ”希特勒要“决心不顾一切地推行这项计划”。 为实施这个计划,德国政府发布了关于建立“人民近卫军”的命令,应征年龄从16岁到60岁,很快召募大批新兵,在经过6至8周的短期训练后,调往西线,加入了攻击部队。 12月初,德军共集结了25个师,,其中有7个坦克师。 由“B”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元帅指挥。 右翼是“党卫军”第6集团军(司令狄特里希上将),辖有第67军(第272、第326国民掷弹兵师)、“党卫军”第1装甲军(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亲卫队”、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装甲师,第12、第227国民掷弹兵师,第3伞兵师)、“党卫军”第2装甲军(党卫军第2“帝国”、党卫军第9“霍亨斯道芬”装甲师)。 共有4个装甲师、4个步兵师、1个伞兵师。 大约有640辆坦克;中路是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曼特菲尔上将指挥),辖有第66军(第18、第62国民掷弹兵师,元首护卫装甲旅)、第47装甲军(第2装甲师、第26国民掷弹兵师、装甲教导师、元首掷弹兵装甲旅)、第58装甲军(第116装甲师、第560民掷弹兵师)。 辖有3个装甲师、4个步兵师。 大约有320辆坦克;左翼是的第7野战集团军(司令布兰登堡),辖有第80军(第212、276国民掷弹兵师)、第85军(第352国民掷弹兵师、第5伞兵师),共辖3个步兵师、1个伞兵师。 其任务是负责掩护第5装甲军团的侧背,保障中央进攻。 进攻集团计有官兵25万人,坦克和强击火炮900辆,飞机800架,火炮和追击炮2617门。 德军为在阿登地域实施突破而集中了大量兵力兵器,但仍不足以达成战役目的。 法西斯德军指挥部打算在进攻过程中从西线其他地段及德国本土增调部队到阿登地区。 突击集团所需要的油料仅能保障到达战役纵深一半的行程。 盟军在西线共计有87个师,其中25个装甲师。 然而美英军指挥部认为,阿登地域不适于进行大规模的进攻。 因此在宽115公里的地段上与法西斯德军集团对峙的只有第12集团军群(司令官为O.布莱德雷)的美军第1集团军所属的5个师(83OOO人,242辆坦克,182门反坦克自行火炮和394门火炮)。 从而导致了战役初期的不利局面。 德军在进攻前实施了“麒麟”的作战计划。 组织了一支由党卫军特种部队及第150装甲旅两部分组成的,约2000名的会讲英语的突击队,由党卫军中校斯科尔茨(即1943年9月率领一小群伞兵,乘滑翔机突袭意大利北部的一座险阻的山顶,救出被意大利政府软禁的前独裁者墨索里尼的人)指挥。 突击队乘坐美军的吉普车深入盟军防线内部,他们分成小队到处切断电话线,倒转路标,使守军的预备队走错方向,挂上红布条表示路上埋有地雷,尽其所能地制造混乱。 美军被这少数德国兵的活动扰得惊恐不安。 为搜索这些德国小队,许多交通线不能通行,50万美军士兵只要在路上相遇就互相盘问,几百名士兵在答覆问题时因使人感到怀疑而被拘捕,连身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布莱德雷也不例外。 12月16日,德第66军的一名军官,在从军部驾车去前线时被俘,随身携带的几份该计划的作战命令落入美军手中,从而使美军及时作出了反应。 这一计划的第二步,即用一个完整的装甲旅,驾着美式坦克,穿着美军制服,长驱直入并占领马斯河桥的设想未能实现。 德军于1944年12月16日拂晓分三路开始突然进攻。 密集的大炮对几乎所有的美军阵地猛轰,美军遭到突然袭击,损失很大,未能组织抵抗就纷纷退却。 在中路,曼特菲尔的第5装甲集团军进展迅速,到17日,成功的用一个钳形攻势包围了美军第106师的两个团,并且迫使7000人以上投降,这是美军在欧洲战场上遭到的最严重失败。 18日,曼特菲尔第5装甲集团军的先锋第47装甲军进抵公路交通枢纽巴斯托克。 但第47装甲军只留下了第26人民掷弹兵师攻打巴斯托克,第2装甲师和装甲教导师却饶道前行,错过了不费力气占领巴斯托克的机会;右路进攻的狄特里希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也抵达昂布莱夫河上的一个渡口,挺进约30英里。 其先头纵队“派佩尔战斗队”抵达并占领了马斯河渡口。 然而,这只纵队在斯塔佛洛市过夜时,对近在咫尺的存有250万加仑汽油的美军的大燃料库及重要桥梁竟漠然视之,以致美军增援部队利用其设置障碍(燃烧汽油、炸毁桥梁),阻住了其前进的道路;左路布兰登堡第7集团军所辖的4个师均渡过奥尔河,其中第5伞兵师突至12英里处的维尔茨,在南侧为中路部队建起了一道壁垒,小有进展。 至12月20日,德军的进攻部队已形成一支宽约100公里、纵深30至50公里的突出部,并继续向前推进。 直到17日早上,盟军主要司令官们才承认德军全面进攻已经开始,艾森豪威尔急调第82和第101空降师火速赶往巴斯托克——圣维特一线进行增援,阻止德军西进。 加文将军指挥的美第82空降师被派往圣维特防线,而麦考利夫将军指挥的美101伞兵师则驰援巴斯托克。 19日,艾森豪威尔在凡尔登召开高级将领会议,商讨对策。 会议决定采取南攻北守的方针。 具体部署是:巴顿的美第3集团军北上攻击德军的突出部;德弗斯的美第6集团军向北靠拢保护巴顿的右翼;霍奇斯的美第1集团军必须顶住从北面和南面突入阿登地区的德军,扼住西去的咽喉要道,坚守阵地,并准备由北向南反攻,与巴顿的美第3集团军合围德军。 12月23日,天气好转,适于飞行,盟军航空兵开始积极行动。 12月22—26日美军第3集团军对敌军进攻集团的南翼实施了反突击。 德军也在当天要求被围在巴斯托克的美军投降,但只得到麦考利夫两个字回答:“苯蛋!”这个美国俚语含意颇深,从此在二战史上传为美谈。 当天,德军向巴斯托克发动进攻,但进展缓慢,直到圣诞节也未能拿下这个重镇。 12月24日,巴顿的第3集团军摧毁了德第7集团军在左翼建起的保障中央进攻的屏障依托。 紧接着,巴顿命令加菲将军的第4装甲师“拼命狂奔”,前去解救陷入德军重围的巴斯托克。 12月26日凌晨,加菲的第4装甲师的第2战斗群杀开一条血路,突破了德军对巴斯托克的包围,与美军空降兵第101师的部队会合。 次日,大部队沿打通的道路驶入城内,加强了该城的防御力量。 德第5装甲集团军之第47装甲军所属的第2装甲师和装甲教导师饶过巴斯托克,向北面的美军第1集团军进攻。 塞勒斯是德军推进的顶点,距马斯河只有5英里。 于是中部战线形成了一个凸出部(阿登战役因此又称为凸出部战役或凸角之战)。 这时,天气已经好转,美军立即出动大批飞机对德军装甲部队进行猛烈轰炸,使其无法在白天活动,陷入困境。 12月25日,德军第2装甲师与美第1集团军之第7军第2装甲师爆发激战,到该天结束,德军第2装甲师阵亡2500人,1050人被俘,损失81辆坦克(原有88辆)。 是役美军第2装甲师获得了“活动地狱”的称号。 26日,德军遂开始后退。 至12月25日,德军集团突破了战线,并向纵深推进90多公里。 其先头坦克部队已抵迪南地域,距马斯河只有4公里。 美英军指挥部为加强阿登地区的军队采取了坚决措施,从战场其他地段向这里调来了若干个师。 至12月底,德军向马斯河的进攻已被阻止。 但法西斯德军指挥部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计划。 1944年12月31日夜,德军开始在阿尔萨斯的斯特拉斯堡地域进攻美军第7集团军。 1945年1月1日德军出动1000多架飞机,对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境内的机场进行了突然袭击,炸毁盟军飞机260架。 法西斯德军航空兵损失飞机约300架。 但盟军的情况仍很严重,德军地面部队突破了马奇诺防线,向阿尔萨斯北部发起了进攻。 1月3日,盟军转入反攻,巴顿的第3集团军由巴斯托克向东北出击,霍奇斯的第1集团军由北向东南出击。 德军也在这一天对阿尔萨斯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势,从而展开了阿登战役中最激烈的战斗。 双方血战了5天,最终德军仍未能拿下这个城市。 1945年1月6日丘吉尔向斯大林求援。 苏军当时正在准备新的战略进攻,尚未就绪。 但为履行同盟国义务,苏军比原定日期提前8天于1月12日实施了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 由于苏军的进攻,希特勒指挥部被迫减少西线的积极行动,并把兵力从西线调往东线。 1945年1月下半月至2月初,已调往苏德战场13个战斗力最强的师,其中包括6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8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以及其他技术兵器(这段历史一直被西方国家所回避,丘吉尔于1945年1月6日给斯大林的信和斯大林于次日给丘吉尔的回信都证明了此事,这两封信至今仍然保留)。 1月8日,希特勒终于下令德军撤退。 1月12日,苏军在东线提前发动进攻配合作战,希特勒不得不从西线抽调兵力到东线作战。 盟军迅速乘机推进。 1月16日,霍奇斯的美第1集团军和巴顿的美第3集团军胜利会师,到1月28日,在英美军的追击下全部撤回到阿登的出发阵地。 阿登战役中双方的损失(包括死、伤及失踪)为:盟军约7.7万人,德军约8.2万人。 点评:此战,德军的作战计划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如果他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做后盾,如果不是两线,或许能够成功,但是他没有。 德国在阿登地域进攻的失败,意味着希特勒德国领导集团妄想在西欧取得决定性军事胜利的冒险企图遭到破产,意味着他们迫使美英政府拒绝同苏联就彻底打败法西斯德国进行军事政治合作的计谋完全落空。 阿登战役是西线作战进程的顶点。 德军的大量兵力兵器被迫调往苏德战场,他们在阿登地域遭受损失以及缺少预备队(从1945年1月起至战争结束时止预备队都调去补充同苏军作战的军队)——所有这一切大大削弱了西线的德军,而促进了美英法军队在以后各次实质上是追击退却之敌的进攻战役中获胜。 此次作战,德军伤亡人,损失战车324辆、飞机320架。 盟军伤亡(包括1万人死亡,4.7万人受伤,2.3万人失踪),损失战车733辆、飞机592架。 德军损失虽与盟军相当,但是盟军能轻易地补充他们的损失,而德军不能,而且德军已投入了他们最后的精锐部队,此后,德军在西线再也无力阻挡盟军的进攻了。 哈尔科夫战役1943年2月2日—3月3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对德军实施进攻战役,是苏军1943年冬季在西南方向总攻的一部分。 战役目的是粉碎哈尔科夫方向德军“B”集团军群基本兵力,解放哈尔科夫工业区。 战役代号为“星”。 由于1943年1月苏军顺利实施了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战役和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德军库尔斯克方向和哈尔科夫方向的防御中出现一个400公里的缺口。 2月初,追击德军的沃罗涅日方面军(第60、第38、第40、第69集团军,坦克第3集团军,空军第2集团军;司令为戈利科夫上将)当面德军是第2集团军和“兰茨”战役集群近15个步兵师和坦克师(司令为陆军元帅曼斯坦因)。 其大部已遭惨重损失。 沃罗涅日方面军未经战役间歇立即准备和实施哈尔科夫进攻战役。 战役是在复杂条件下进行的。 战役开始前,方面军所属部队已进行将近两个半月的进攻战斗,人员和军事技术装备严重缺额。 全体人员已经疲惫,泥泞季节又已到来。 方面军的后方正进行围歼德军9个师的战斗。 按照战役企图,第40(司令为莫斯卡连科中将)、第69集团军(司令为卡扎科夫中将)和坦克第3集团军(司令为雷巴尔科中将)由新奥斯科尔、瓦卢伊基地域向哈尔科夫实施主要突击,从西北面和南面迂回该市;第60集团军(司令为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中将)由卡斯托尔诺耶以西地域向库尔斯克实施辅助突击。 第38集团军(司令为奇比索夫中将)应向奥博扬发展进攻。 正在实施顿巴斯战役的西南方面军(司令为瓦图京上将)第6集团军(司令为哈里东诺夫中将)应向巴拉克列亚、克拉斯诺格勒突击,从南面保障战役的实施。 战役于2月2日开始,沃罗涅日方面军坦克第3集团军、第69集团军和西南方面军第6集团军首先实施突击。 2月3日,第60、第40集团军开始进攻。 但苏军的进攻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很大困难,德军依托精心构筑的工事,进行了顽强抵抗,苏军正面的进攻一再被击退,并蒙受了重大伤亡。 第60集团军与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为列伊捷尔上将)的第13集团军(司令为普霍夫少将,2月14日晋升为中将)协同,粉碎了德军在季姆河的抵抗,2月6日进逼库尔斯克,从北南两面迂回该市,2月8日晨解放该市,随后向利戈夫展开进攻。 第40、第69集团军粉碎了德军在奥斯科尔河地区的抵抗,开始向西南方向发展进攻,从西北迂回哈尔科夫。 第40集团军各兵团于2月7日解放了科罗恰,2月9日解放了别尔哥罗德,2月13日进至哈尔科夫北郊和西北郊。 第69集团军于2月9日解放了沃尔昌斯克,2月14日开始在哈尔科夫东北郊战斗。 坦克第3集团军从南面迂回哈尔科夫,2月5日日终前进抵丘古耶夫地域北顿涅茨河,但未能从行进间强渡该河。 德军从哈尔科夫地域调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亲卫队”装甲师(司令为党卫军上将约瑟夫·迪特里希)来防守这一地区。 但是,由于德军哈尔科夫集团受到被合围的威胁,于2月9日夜间开始将军队从北顿涅茨河地区逐渐撤至哈尔科夫。 坦克第3集团军强渡北顿涅茨河,并在沿途以优异的逐次抵抗来阻滞苏军的前进,2月14日进至哈尔科夫南郊。 2月15日,苏军第40、第69集团军和坦克第3集团军开始强攻该市,尽管德军在坦克方面占颇大优势(200辆对80辆)并激烈抵抗,各集团军仍于2月16日近12时解放了哈尔科夫。 沃罗涅日方面军在发展进攻中于3月3日前进至雷利斯克、苏贾、列别金、奥波什尼亚、明科夫卡一线。 但是,苏军已逐渐陷入了曼斯坦因精心布置的陷阱中。 德军在此之前已集中庞大兵力,于2月19日对西南方面军发起反攻。 西南方面军向北顿涅茨河退却,暴露了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左翼。 3月3日,沃罗涅日方面军由于没有预备队和无力进攻,遂转入防御。 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前进100—260公里,双方都损失较大。 苏军在此战的特点是,在追击敌人过程中进行战役准备,未经战役间歇即以上次战役兵力开始战役,在宽正面上实施进攻。 但是,在哈尔科夫方向进攻中取得的战果未能得到巩固,因为苏军没有强大的预备队。 苏军1942—1943年之交冬季的进攻和1943年2月月中前进至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扎波罗热两市接近地,造成了分割德军整个东线的威胁。 德军统帅部指望通过撤退顿巴斯驻军、从西部调遣预备队和为转入反攻建立突击集团来挽救危局。 它准备首先粉碎进逼第聂伯河的西南方面军,将其逐过北顿涅茨河,随后对哈尔科夫地域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实施突击,重新夺取哈尔科夫、别尔哥罗德。 此后,拟从南面别尔哥罗德、北面奥廖尔,向库尔斯克总方向实施相向突击,重创在这一地域行动的苏军。 苏军在哈尔科夫的进攻一切都在按苏军的计划进行,但苏军已逐渐陷入了德军的陷阱中。 在苏联进攻开始后,曼施坦因就开始计划德军的反击计划,他决定首先以撤退来拉长苏军的补给线,当苏军的兵力拉长以后,他将以精锐的第1党卫装甲军为主力,首先击破苏军西南方面军(第6、近卫第1、突击第5集团军、坦克第3和第5集团军,司令为马利诺夫斯基上将),然后再向北转,击破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为戈利科夫上将)。 为了诱敌深入,德军放弃了许多地方,而为了能逐个击破苏军,也为了为集结兵力赢得时间,在北面的德军将作坚决地抵抗。 在苏军不断进攻中,苏军的战线越拉越长,而德军却趁机完成了兵力的集结。 预定由2月13日组建的“南方”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党卫军装第1甲军—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亲卫队”和第2“帝国”装甲师、“肯普夫”战役集群和“霍利特”战役集群,司令为陆军元帅曼斯坦因)实施反攻,该集团军群至2月18日前共辖30个师,内13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 第4航空队实施支援。 德军以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亲卫队”装甲师和“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为主力继续拖住沃罗涅日方面军,以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和党卫军第3“骷髅”装甲师为北集团,以第4装甲集团军第48装甲军(第7和第11装甲师、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为南集团。 2月19日,德军对顿巴斯西南方面军的右翼发起反攻,使苏军西南方面军遭到了重创,至3月2日,突击第5集团军(司令为波波夫中将)遭到了毁灭,迫使西南方面军在前几次进攻战斗中受到削弱的兵团于3月3日退至北顿涅茨河对岸。 这就使沃罗涅日方面军的战役态势大为恶化,该方面军当时正以左翼军队实施哈尔科夫进攻战役。 其左翼已成暴露翼侧。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指挥部变更了军队部署,在哈尔科夫西南地域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第40(司令为莫斯卡连科中将)、69集团军(司令为卡扎科夫中将),坦克第3集团军(司令为雷巴尔科中将)。 当面建立了强大的军队集团(坦克第4集团军和“肯普夫”战役集群)。 沃罗涅日方面军各兵团在前几次进攻战斗中也遭到很大损失,各坦克部队共有70辆坦克,没有预备队,油料、弹药和武器装备不足,后方拉长到250—300公里。 德军人员比苏军多1倍,炮兵多1.6倍,坦克多10.4倍,飞机多2倍多。 苏军为了挽救危机,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下令把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的坦克第3集团军和第69集团军转交西南方面军,他们从2月23日起,不断攻击德军左翼,但进展甚微。 在击败西南方面军后,德军主力转向北方,首当其冲的第3坦克集团军立刻陷入包围之中。 鉴于所形成的情况,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于3月3日停止进攻,在全地带转入防御。 3月4日,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对总共只有50辆坦克的坦克第3集团军实施突击。 苏军虽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无法抵挡德军强大的进攻。 至3月5日,除了第6近卫骑兵军以外,坦克第3集团军基本被消灭。 3月6日,德军开始了向哈尔科夫的进攻,德军将主要突击方向转移到第69集团军和坦克第3集团军的接合部,于次日在此将“劳斯”军投入交战。 3月10日,第69集团军和坦克第3集团军之间出现了一个60公里的缺口。 苏军由于兵力不足,无法封闭这一缺口。 3月10日,德军从南面进逼博戈杜霍夫,从北面突向坦克第3集团军防守的哈尔科夫。 3月14日,德军合围该市。 苏军被迫放弃哈尔科夫,于3月17日凌晨突围,退至北顿涅茨河左岸。 坦克第3集团军残部转隶西南方面军。 从3月17日起,德军从西、南两面对别尔哥罗德展开进攻,并于3月18日夺取该市。 为了防止战线的彻底崩溃,3月6日,苏军高统帅部大本营中止了计划中在列宁格勒的进攻,将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为卡图科夫坦克兵中将)南下,集中在奥博扬地域。 第64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附近调来,司令为舒米洛夫中将)和第21集团军(从中央方面军调来,司令为奇斯佳科夫中将)也被调至这些方向。 由于这些部队最快也只能在3月下旬赶到,而当时哈尔科夫东面只有第1近卫骑兵军一个部队,但正是他们顽强地进行了3天的阻击战,使苏军得到了集结兵力的时间,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苏军得以投入了西南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预备队—第2和第3近卫坦克军和步兵第203、167、113师。 此时,德军在集战后已疲惫不堪,由于兵力有限,缺乏预备队,德军不得不以击溃苏军进攻部队的同一支部队进行追击。 至使德军连续作战,部队极度疲劳,德军的进攻越来越弱,随着苏军援兵的赶到和泥泞季节的开始,德军的进攻被迫中止。 由于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采取了措施,从南面通向库尔斯克的方向得到了可靠的掩护。 沃罗涅日方面军在防御交战过程中退却100—150公里后,于3月25日将德军阻于克拉斯诺波利耶、别尔哥罗德一线及沿北顿涅茨河至丘古耶夫一线,在此构成了所谓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南正面。 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即将开始了(参见库尔斯克战役)。 点评:在整个哈尔科夫战役中,苏军共损失人,坦克和自行火炮1345辆,大炮5291门,飞机417架,德军也损失较大。 德军曼斯坦因元帅使用诱敌深入的办法,重创苏军,从而暂阻止了苏军的进攻,对南方战线的暂阻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苏军两个方面军的司令员戈利科夫和马利诺夫斯基在战役的最后阶段对德军企图的判断错误和对己方军队力量和能力估计过高,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战略预备队的作用在战役中显得尤为重要,苏军因没有强大的战略预备队而遭到沉重打击,德军也因没有强大的战略预备队而未能全歼苏军。 苏联的西方盟国不顾苏联最高统帅部关于加紧作战的请求,在2、3月间实际上停止了在北非的积极行动,致使德军能从其他战区向东线调遣兵力,这也有颇大关系。 安齐奥战役1944年初意大利战场上,盟军被阻止在德军“古斯塔夫”防线面前,尽管盟军以美军第5集团军、英军第8集团军和英军独立第5军组成的第15集团军群,由亚历山大上将指挥,共计19个师又4个旅,还得到近4000架飞机的支援,却无法突破德军C集团军群的坚固防线,该集团军群由凯塞林元帅指挥,下辖第10、第14集团军,共23个师,370架飞机。 其中的第10集团军15个师防御“古斯塔夫”正面,第14集团军8个师则位于第10集团军北部,作为后援,并负责肃清意大利北部的游击队,保障交通线的畅通,同时警戒意大利北部海岸。 大名鼎鼎的“古斯塔夫”防线,从那不勒斯以北60余公里的地中海沿岸直至亚得里亚海边的奥尔托纳,横贯意大利,防线的中枢要点是高耸入云的卡西诺峰,这座陡峭山峰的脚下就是通往罗马的必经之路——六号公路,德军占据着卡西诺峰,就可以居高临下封锁六号公路,切断盟军向罗马的通路。 整条防线到处都是构筑巧妙的混凝土工事和密布地雷的雷区,加上又是凭借着天险之利,绝对是易守难攻,因此盟军在1943年9月至1944年1月四个月中,付出了数万人的重大伤亡,依然没有取得突破。 亚历山大将军于11月制定了代号“鹅卵石”的作战计划,准备投入1个师在“古斯塔夫”防线北面的安齐奥海滩登陆,协同正面部队突破“古斯塔夫”防线。 但由于盟军12月初对“古斯塔夫”防线发动的两次攻击均告失利,而且盟军正全力组织即将于1944年6月发起的诺曼底登陆,地中海战区的一些精锐部队和装备都被陆续调往英国,有鉴于此,美军第5集团军司令克拉克建议取消该计划,并随即得到亚历山大的批准。 12月1日刚结束德黑兰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觉得盟军在地中海集结着优势的海陆空部队,而诺曼底登陆要到次年6月才会发动,他实在不愿意足足半年的时间里,毫无作为,应此强烈要求盟军地中海部队采取行动,攻占罗马,解放意大利全境,威胁德国南部。 他与艾森豪威尔、亚历山大、坎宁安等地中海战区将领进行商议,就这样已经被束之高阁的“鹅卵石“又提了出来,在丘吉尔的坚持下,该计划的兵力由1个师增加到2个师。 丘吉尔将其比喻成一只牙尖爪利的野猫,去撕开德国人柔软的下腹部,一举抓碎德国人的心脏!但是当时盟军地中海战区并没有能够运输2个师的登陆船只,同一时刻里诺曼底战役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之中,登陆船只是战役准备的重中之重,而地中海战区是绝对不能影响诺曼底战役准备的,一时间,登陆船只似乎成为无法克服的困难。 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仔细研究了登陆船只的使用,丘吉尔也向美国总统罗斯福请求增派登陆船只,在罗斯福的亲自过问下,盟军仔细协调了登陆船只的使用,推迟了56艘登陆舰离开地中海的时间,终于拼凑出了87艘登陆舰,勉强能够运送2个师,但这些登陆舰只能供地中海战区使用两天,随后就将调往英国——求战心切的丘吉尔接受了这一苛刻的条件。 1944年1月8日,丘吉尔批准了“鹅卵石”计划,以2个师在安齐奥实施登陆安齐奥,这个小渔港位于“古斯塔夫”防线以北100公里,罗马以南45公里,在战前是周末的休假胜地,海滩沙砾晶莹松软,四周树木掩映,却即将成为血腥残酷的战场!盟军战役总指挥是刚接替艾森豪威尔就任地中海战区总司令的坎宁安海军上将,登陆部队是从美军第5集团军序列中抽调出的第6军,军长是美国陆军少将卢卡斯,下辖2个师、1个伞兵团和5个海军陆战营,共约5万人,其中由特拉斯科特任师长的美军第3步兵师和彭尼任师长的英军第1步兵师都是盟军的精锐之师,久经战阵,美3师经历过突尼斯战役、西西里战役和萨勒诺战役,英1师则参加过远征法国、敦刻尔克撤退和北非战役,而两位师长都是深受部下爱戴的,极富军事才干的将才!海军由美国海军少将洛里指挥,共150余艘登陆船只和126艘军舰,分为两个编队,南部登陆编队由洛里兼任司令,由51艘运输船、5艘登陆舰、4艘火炮登陆艇、34艘步兵登陆艇、33艘其他舰艇和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1021.html
发福被质疑怀孕后 霍思燕又被曝带女儿喝下午茶 二胎来源惹争议
主人 它的夜间足迹令人傻眼 世界观开始崩溃 猫咪戴上GPS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