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 教师如何通过语言来处理课堂节奏

只要家长多加用心规划,假期也会成为令人回味的“佳期”。

课堂节奏可以从动静、收放、曲直、起伏、点面、张弛六个角度来处理。 这些策略固然十分重要,但我认为,课堂教学的节奏应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那就是语言的节奏。

我讲的这个语言的节奏,主要是指教师的语言,教学的语言。事实上,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该有张有弛,有起有伏,时如大江东去,时如小桥流水。当教学语言的音高、音量、音速、音色所构成的“外节奏”与教学内容的详略、主次、轻重、曲直所构成的“内节奏”相互协调时,教学就能紧扣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共鸣。因此,教学语言或教师语言的节奏,其实是课堂教学节奏的灵魂。那么,我们该怎么处理这一节奏呢?我提三条建议。

第一,教学语言要显示出不同教学层次的节奏。 怎么解释呢?如果你讲的所有的话都一样,没有起落,没有张弛,你的语言就是催眠曲,课还没上完,学生们可能就睡着了。因此,教学语言在不同的教学层次要体现不同的节奏。

比如,你的导入语要尽可能简洁, 要巧设情境,引人入胜,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比如,你的过渡语要平实, 要承上启下,自然巧妙,所谓“嫁与春风不用媒”,这是需要花工夫的;

比如,你的引导语要准确, 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所谓“一语惊堂满座醒”,语言要有张力;

比如,你的理答语要机智, 要因势利导,机敏多变,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

比如,你的提问语尤其要清晰, 要难易恰当,具有梯度,所谓“惊风乱飐芙蓉水”;

比如,你的结束语也非常重要 ,要精练概括,简明规范,意味深长,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话说完了,但是给人的感觉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言有尽而意无穷。

教学语言在不同的教学层次的节奏应该是不一样的。

第二,教学语言要与学生的心理节奏相吻合。 一堂课40分钟也好,60分钟也好,甚至80分钟也好,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其实也是有节奏的,他不会一直亢奋到底,也不会一直懈怠到底。比如说,课一开始,他的注意力容易分散,5分钟以后,他的注意力可能就集中了,这个时候课堂会出现第一个注意力高峰;再过5分钟,他又开始分心了;再过一段时间,第二个注意力高峰出现了;接着“唰”的一下,他的注意力又开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呈现出这样一条曲线。

不仅是注意力,在课堂里,学生的情绪也是有节奏的,他的智力和体能也是有节奏的。因此,你的教学语言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心理节奏相吻合。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周期变化,运用语言的声调,不断调节、转移、强化学生的注意力。

当学生处在注意力高峰的时候,采用高昂的快板;

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采用平和的柔板;

当学生比较疲倦的时候,采用语速快、停顿短的急板,或采用语速缓、停顿长的慢板。

这样,学生就能在“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激活旺盛的求知欲,时刻保持一颗灵动觉知的心。

也就是说,教师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不说;什么时候强势一点儿,什么时候弱势一点儿,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曲线来变化。其实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

第三,教学语言应以情感的变化为基础。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个包含注意、观察、思维、想象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培养的过程。对语文教材来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以说,相比其他学科,语文更注重情感,更需要遵循情感生发的规律。因此,语文老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合乎课堂师生情感变化的节律。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教师要通过语言的情感节奏,调解学生的情感律动,使他们全身心地进入最佳的学习情境中。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爱,则气缓声柔;

教师憎,则气冷声峻;

教师喜,则气满声高;

教师怒,则气沉声促。

教师激昂时,学生振奋;

教师悲壮时,学生寂然;

教师委婉时,学生感怀;

教师深沉时,学生遐思。

总而言之,教师疾徐有度、跌宕起伏的情感化语言节奏,不仅能使学生享受音乐美、节奏美,也能使他们在感同身受、心心相印的情感体验中领悟到绚烂多姿的语文之美以及生命之美。

所以说,动静也罢、收放也罢、曲直也罢、起伏也罢、点面也罢、张弛也罢,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活生生的教学语言来进行调控、组合、处理、加工和优化,从而实现各种矛盾关系的和谐统一。

我们的课堂节奏,就需要通过这样的策略、这样的情怀来调控。在人类诞生以前,自然界的节律就已存在,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春去春来、月圆月缺、昼夜更替、寒暑交往、水波起伏、草木荣枯,这不是节奏吗?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的灵魂是节奏。天地有这样的大美,但是它不说,而是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命的节奏,正是对自然节奏的模仿和顺应。人的生命也是有节奏的,喜怒哀乐有节奏,生老病死有节奏,荣枯穷达有节奏。

课堂节奏,我认为也是对自然节奏、对生命节奏的模仿和顺应。从这个意义上讲,节奏就是一种道,一种天地之道,一种生命之道。合乎节奏的课堂教学,就是合乎道的课堂教学,它让人忙而不乱、闲而不散,在张弛有度中尽享学习的乐趣和生机。合乎节奏的课堂教学,时时呈现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界,这样的境界让人心无旁骛,欲罢不能。你看,这样的境界不正是“人课合一”的境界吗?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别忘了 【转发朋友圈】

编辑 | 白衣


《美其所美—王崧舟讲语文课怎么上》读书笔记(第三讲)

第三讲 语文教师如何处理课堂节奏?(73-100页)课堂节奏很少被我们以前的语文老师关注,其实在课堂上真正具有生命活力的,恰恰是节奏本身,对课堂教学来说,戒子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其基本形态,就是通过动静,张弛、疏密、收放等多种节奏的和谐对比和转化,使课堂教学充满强烈而持续的影响力。 好的课堂教学节奏不但可以优化教学艺术,增强教学美感,而且能够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和境界。 课堂节奏是课堂内各种要素的对立,统一,处理课堂教学节奏,需要我们选择相对应的策略,具体策略有: 1.动静相生。 一堂课的基本形态,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动态,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耳中的讨论师生之间的提问对话评价引导点拨,都是动态的表现。 一种是静态,每个孩子独立的阅读,独立的思考,是静态的表现。 好的课堂节奏一定是动静相生的,理想的课堂节奏应该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生,并相互对立、转化、提升。 王老师以《慈母情深》为例,课堂上安排5次静态学习,让学生在静态中思考感受体验。 2.收放有序。 一堂语文课应该围绕文本的内容展开,指向学习目标,防止各种噪音和各种干扰出现,这叫“收”,但是如果都是“收”,这堂课,就会显得比较机械呆板,所以有时候还是需要“放”,放中有收,收中有放,收放自如,这样的课才是好的课。 例如在讲《地震中的父与子》,可问他高潮搐阿曼达的父亲,把阿曼达和伙伴们都救了出来,此时设计了很精彩的“放”。 设计了三种结局: 第一种结局,父亲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伴,对这个结局你们怎么看? 第二种结局,父亲在废墟中挖掘38个小时,但是最终找到的是儿子血肉模糊的尸体假如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你怎么看待这位父亲呢? 第三种结局,父亲在救儿子的途中,不但没有救出儿子,连自己也被坍塌的房子压死了,这样的结局,你们怎么看? 这三个不同的结局,就让课堂节奏有了收放有序的效果,这样的课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够打动学生们的心。 3.曲直相映。 所谓的直就是教学线索顺应文本的内容线索,所谓的曲就是教学线索不一定顺应文本的内容,线索有变化。 一堂课如果处理好了曲和直,那么就能够相互帮衬,相互升华。 王老师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子,说说是如何怎么设计“曲”的节奏。 (1)变序之“曲”。 一般来说,在教学文本时,都是按照自然段的顺序来教的,王老师,在教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学第一自然段,抓住两个“不可估量”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损失之巨大。 然后跳跃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抓住“化成灰烬”来想象还有什么可能化成灰烬了?目的是想营造出一种悲怆而压抑的课堂氛围,这样变序处理效果会更好。 (2)猜想之“曲”。 课文在写圆明园的景观和建筑的时候,总共出现了六个“有”字句,据圆明园还有什么呢?让学生大胆的猜想,还可以用多少个“有”来表达呢?他们对圆明园建筑的恢宏大气,就会有更加切实的感受和理解。 (3)拓展之“曲”。 在学生读完了第2—4自然段之后,又为学生补充了一份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这份补充材料,学生对圆明园的了解和感受就更加深入了。 (4)升华之“曲”。 在课文的结尾,王老师为学生设想并拟写纪念圆明园的碑文,因为圆明园已被英法联军烧毁,剩下的只是断垣残壁,所以要为圆明园立一个纪念碑,上面要写碑文,你会怎么写呢? 4.起伏有致。 “起”是兴趣盎然,情绪波动,甚至有高潮。 “伏”则是比较平静,平淡,平缓,其实好的课堂节奏就应该是起起伏伏,错落有致的。 比如《荷花》一课,那让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有的老师这样来设计一首小诗,“一池荷叶,挨挨挤挤,一个花骨朵,饱胀得快要破裂,一阵风吹来,嫩黄的小莲蓬翩翩起舞,啊!多美的姿势。 ”这样把文中出现的八个词语全部概括在内,可谓一石数鸟,一箭双雕。 5.点面相成。 课的节奏,有的时候可以看成一个点,有的时候又可以看成一个面,点中有面,面中有点,点面相成,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的节奏。 6.张弛有度。 “张”就是紧张,“弛”就是松弛,好的课堂节奏,一定是张弛有度的。 比如课例《麦哨》,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三幅图“湖畔割草图”、“土坡玩耍图”、“草地采针图”,整合在一起就是乡村儿童率性自由,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他们童年的无限乐趣,就是通过这三幅图呈现出来的。 另外,课堂教学的节奏应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就是语言的节奏。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如果没有起落,没有张弛,那么就像催眠曲,老师教学语言要与学生的心理节奏向往和,同时还应该以情感的变化为基础。 课堂节奏也是一种天地之道,生命之道,合乎节奏的课堂教学,忙而不乱,闲而不散,在张弛有度中尽享学习的乐趣和生机,达到“人课合一”的境界!

《美在此处—王崧舟讲语文课上什么》读书笔记(一)

在9月10日教师节的时候,看到源创图书有赠书活动,于是抢到了王崧舟老师的这本书! 我曾经读过王老师的那本《美其所美—语文课怎么上》,这次得到这本书,这两书犹如王老师出版的双胞胎姐妹篇。 《美在此处,王崧舟讲语文课上什么》这本书共有五讲内容,重点讲的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加工,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发现与确认。 语文课怎么上?涉及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课堂教学规范,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这么上,属于底线策略,第一学段要注重识字写字教学,注重基础性阅读,良好习惯的养成,童画情境的创设等,第二学段要注重片段教学体验,朗读学法渗透写话训练等。 第三学段要注重篇章教学,要注重思辨性默读,注重对表达形式的体悟,读写互动等。 第二个层次课堂教学特色。 人无我有是特色,人有我优也是特色,人优我奇更是特色。 陌生化是彰显课堂教学特色的基本路径和策略比如文本解读陌生化,课堂结构陌生化,教学策略陌生化等等。 第三个层次课堂教学风格,这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层次。 在课堂上,一切都是“我”的外化,显化、对象化,“我”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与灵魂风格,风格一旦形成,人格便投射为课堂风格,课堂风格变成了人格的确证,这是“人课合一”的境界。 《美在此处—王崧舟讲语文课怎么上?》主要讲第二,第三层次的教学策略,重点讲的是第二层次的。 1.学情分析,这是上好语文课的逻辑起点,它不是对学生的抽象研究,而是将学生置于课程语境下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情分析是一种关系分析,一端是教学内容,一端是认识水平,真正知道学情的不是学生,而是能将内容和认知你起来的教师。 2.模式设计。 “怎么上”的逻辑起点一旦明确,接着就是从起点迈向终点的路径设计和策略选择,这就是模式问题,教师需要明确一些基本的课堂规律和准则,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善于超越转化。 理想的课堂模式应该是“常式和“变式”的有机统一。 3.节奏调控模式设计是一种静态设计,而课堂是活动的,活泼的,因此,要讲静态的模式转化为活态,就需要教师调控课堂节奏,课堂节奏的自变量只有一个—时间,教学内容在时间中展开,教学关系在时间中形成,教学资源在时间中转化,教学效果在时间中实现。 4.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考量的不仅是教师的经验和技巧,更是教师的智慧和勇气。 5.境界提升。 所有的策略最终指向课堂境界,所有的层次最后成全课堂境界,语文课的最高境界乃是语文与生命的合一。 把语文上成一束光,把自己上成一束光。 第一讲语文教师如何细读文本内容? 对语文教师来说,教材问题是前提,关键教师有怎样的教材理解就会怎样的教法选择,因此,就语文课程而言,教材问题永远是第一位的,教材要解决的是方向问题,教法要解决的则是方法问题。 如何解决教材问题呢?根本出路只有一条——细读文本,这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 1.先读教材,先用心用力的钻研教材,直面文本。 直面教材就不能浮光掠影,不能走马观花,不能蜻蜓点水,不能浅尝辄止,要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让自己的思考沉下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直面文本就得慢慢读,要一字一字盯着读,不贪多不求快,对所读的文字始终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和警觉。 2.字斟句酌。 什么叫字斟句酌?就是你在细读文本的时候不放过文本当中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词语,甚至是任何一个标点符号,正所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比如人教版第六册19课《七颗钻石》,讲的是一个小姑娘为了救自己的母亲而出去找水的故事,插图上画的那位过路人是圣诞老人的样子,小姑娘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过路人可能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意味着他的爱是面对每一个人的,不可能是具体的某个人。 文本细读时,就能够发现问题。 直面文本,细细的,慢慢的咀嚼和品味,让自己整个人沉入词语当中去,然后会有发现才会有体悟。 3.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就是把自己搁进去,让自己活在文本当中。 我们要跟文本中的形象一起喜悦,一起悲伤,他活着你也活着,他死了你也死了,这样一种感同身受,切入生命深处的阅读才叫细读。 比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要真正学好这首词,必须立足于意象,转化意象,努力让自己成为其中的意象。 “西塞山前白鹭飞”这是一个意向,我们要调动和激活自己所有的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去真真切切的看见这个意象,让意象在你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还要把自己摆进去,让自己化身为这个意象,达到物我交融的状态。 4.比较品评。 文本细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比较,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它的好,它的妙。 文本的内涵是丰盛的,是长读常新的细读文本,是一种穿行的方式,是一种老牛犁地的深耕细作的方式。 如人教版第十册第九课《儿童诗两首》中的《童年的水墨画》,这首儿童诗跟一般的儿童诗不一样,包括三首诗,这三首诗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写的水。 《街头》中的“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美其所美—王崧舟讲语文课怎么上?》第五讲

第五讲 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课堂境界 说到境界这个词,我们会不由得想起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三境界了,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从王国维先生描述三种境界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做学问是有境界的,境界是有高低的。 王崧舟老师认为课堂教学也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实用的的境界。 第二种境界—科学的境界。 第三种境界—审美的境界。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立足于基础的实用的境界,然后上升到科学的境界,最后上升到审美的境界,这是生命的境界。 王崧舟老师从六个方面告诉我们如何提升课堂境界: 举象:还原语文的生命图景。 什么叫举象?“举”就是呈现打开就是让语文像网页一样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象”就是回到语文的源头活水。 颜文字是在抽象,不过的符号,但是语言文字不仅仅是符号,首先是一个象。 语文教学说白了就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有言到意,它是理解的过程,倾听的过程,走向视界融合的过程。 第二个事情是由意到言,它是倾诉的过程,表达的过程,表现的过程,是种种思想情怀,内在体验转化为语言的过程。 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车夫饱经风霜的脸。 老师在教学中如果只是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可能对考试有用,但是不能与学生的生命不会发生联系,要提升我们的语文教学境界,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境界,可以用“举象”。 老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思路: “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车夫的这张脸?” 学生说:老师,车夫满脸的皱纹,眼眶深深地陷下去,颧骨高高的突出来。 一个学生说:车夫的脸是这样的,他的脸蜡黄蜡黄的皮包骨,而且眼睛布满了血丝,他的嘴唇上面还留有一道一道干裂的口子。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就是取向激活生活当中曾经流行过的表象,让学生用语言来形容车夫的这张脸,这就是举象,是用语言来描述,甚至创造新的形象。 老师接着问:“你透过车夫的这张饱经风霜的脸,还看出了什么?” 这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老师举起的是一个个生动的活泼的,具体的象,所有的象都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跟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于是文本的语言文字就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文字,内化为他心里的文化意象,这才是活学活用的语言。 造境:创生语文的生命境域。 “造”就是营造,“境”就是环境,就是情境,就是意境。 比如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学生理解这首词的意义本身并不难,难在教师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果让学生师临其境,那么教师就得为学生创设条件,就得为学生营造和呈现那个意境。 第一步提问“此时此刻,诗人纳兰性德的身体在什么地方?可能经过哪些地方?”学生回答在榆关,可能在山上、船上、军营的帐篷里…… 第二步:纳兰性德的身体在征途之中,但是他的心呢?在哪里?学生回答:在故园。 身在征途、心在故园。 这首词通过造境,通过一次次的举象,让一个又一个的象,打开呈现呈现一种立体的流动的丰富的境,教师通过造境的手段,来使语言文字,贴近真实的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入情:体验语文的生命温度。 要想体验语文的生命温度,就应该体现在“情”字上,好的,语文老师总会千方百计的让学生触动情感,甚至让学生自己的真情喷涌而出。 如果说“情”是一种情怀,可能表现为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生命气象,比情感更深入,也更丰厚。 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的重点段“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请你一边用心的读,一边用心得体会这段文字的哪些地方触动了你?哪些地方让你的心砰然一动?哪些地方好像有深深的刺疼了你?把这些有感觉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明能感受到文字的温度,文字的力量和文字的魅力。 会意:感悟语文的生命哲思。 所谓“会意”,就是在特定的情景中感悟并体会文字所包含的意义、意蕴和意趣。 好的语言文字,经典的语言文字需要我们的学生咀嚼推敲,品味整个身心嵌入文字当中,熟读精思,从而感悟到文字背后的生命哲思。 比如《草船借箭》中,主要是通过诸葛亮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文中一共出现了诸葛亮说的话共11次,有一处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 老师提出问题:你认为此时此刻诸葛亮在笑谁? 学生品味出,可能笑鲁肃、可能笑曹操、还在笑周瑜、最有可能笑自己。 从这个“笑”字,我们感受到了鲁肃的忠厚,曹操的生性多疑,周瑜的狭隘阴险,更看到了诸葛亮的儒雅,从容、淡定和大气。 求气:触摸语文的生命律动。 什么叫“求气”?通过诵读来探求文字背后的节奏,韵律,进而领会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求气。 要在反复诵读当中,触摸和体认文字的节奏,文字的韵律和文字的神气。 寻根:传承语文的生命价值。 “寻”就是追寻,探寻。 “根”就是文化之根,精神之根。 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开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体和文化传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延续我们祖先的文化血脉,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有文化的自觉,文化的自信和担当,带领学生去探寻中华文化的精神之歌。 比如古诗《江雪》,古诗的教学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疏通文句,第二步进入诗境,第步熟读成诵,第四步适度拓展。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然后出示柳宗元的生平事迹。 为什么明白了答案就在生平资料,于是纷纷站起来说:“这位老人不是在钓鱼,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 ”、“他是被这冰清玉洁的世界所吸引了,他欣赏这样的世界,欣赏这样的雪景,说明他的内心是非常纯净的。 ” 第三位学生说:“这位老人不是在钓鱼,而是在告诉我们他的内心非常非常孤独。 ” 第四位学生说:“那位老人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一个春天,你想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那就是文化,如果学生们从小接受这样的文化熏陶,他们的志向,他们生命的境界,他们的胸襟,还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41199.html
六大核心品类赛道 2024天猫男装秋冬趋势洞察发布 四大趋势
山西将建设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尧都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