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应进一步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供储加销”协同保障能力,加快补齐各个环节短板,形成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应更加重视粮食安全,处理好城镇化与耕地的关系、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民市民化与土地权益的关系,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保护农民利益,增强粮食“产供储加销”协同保障能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为城镇化提供坚实支撑。
城镇化的过程,是农业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是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干净整洁,生活水平高,上班、就学、看病方便,可以大幅提升广大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过,城镇化与粮食生产存在争地矛盾,城镇扩张占用耕地,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严重,粮食生产发展后劲不足。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粮食产销格局发生变化,城镇人口增加,粮食消费量增加,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粮食流通压力增大。这些问题关乎粮食安全,也影响城镇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市民化,但耕地绝不能“非农化”“非粮化”。现行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对城镇化占用耕地的一种补救措施,但一些地方在占补平衡中存在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田的现象。应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将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科学合理规划城乡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
依法保护进城农民的土地权益,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从以一家一户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以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为主的现代农业转变。随着大量农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农业发展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种地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等问题,需要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或者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搭上现代农业发展“顺风车”,实现增收致富。现在的问题是,城镇居住的农民担心失去承包地、宅基地,不愿在城镇落户,也不愿把承包地长期流转给种粮大户,土地细碎化问题难以解决,影响土地产出效益。大量农村房屋长期空置,有的破败不堪,造成农村土地资源浪费,还会影响村容村貌。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而且具有社会保障功能,进城打工的农民在城里赚不到钱,还可以回村安家种地,有房住、有饭吃,生活有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应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解除其后顾之忧。现行政策允许探索建立农民“三权”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一定要慎重推行,考虑农民的长远利益。
与农村居民自给自足的生活相比,城镇居民应对粮食安全的韧性相对低一些。应进一步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供储加销”协同保障能力,加快补齐各个环节短板,形成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持续增强粮食储备实力能力,完善以政府储备为主体、企业和家庭储备为补充的多层次粮食储备体系,在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和市场易波动地区建立成品粮油储备,以储备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持续提升粮食应急供应保障能力,在全国基本形成都市区“1小时”、周边城市“3小时”、城市群“5小时”的“全国粮食135应急保障圈”,一旦遭遇重大突发事件,各地能迅速采取行动,确保粮食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作者:刘慧 来源:经济日报)
应如何更好地筑牢粮食安全之基
要更好地筑牢粮食安全之基,我们需要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粮食储备管理、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倡导节约粮食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首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 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我们可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例如,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种植的作物品种,并进行合理的轮作和间作,以保持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 此外,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装备,如精准施肥、节水灌溉和智能农机具,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粮食产量。 其次,加强粮食储备管理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我们可以在粮食供应紧张时,及时调动储备粮,稳定市场价格,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加强粮食储备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储存条件,防止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发生霉变和损耗。 此外,我们还需要定期对粮食储备进行质量检测和轮换更新,以确保储备粮的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应急需求。 再者,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是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关键。 通过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我们可以培育出更多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作物新品种,提高粮食生产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我们可以研发出更加智能、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此外,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是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最后,倡导节约粮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我们可以提高人们的粮食安全意识,引导大家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例如,在餐厅、学校等公共场所开展“光盘行动”,鼓励大家按需取餐、避免浪费。 同时,加强粮食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监管,减少粮食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推广节粮减损技术和设备,如粮食烘干、仓储设施等,进一步降低粮食损耗率,提高粮食利用率。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任务有哪些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吴晶)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任务。 一、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创造发展新优势: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发展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海洋和空间先进适用技术,培育海洋经济和空间经济;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先进有效、安全便捷的健康技术,应对重大疾病和人口老龄化挑战;发展支撑商业模式创新的现代服务技术,驱动经济形态高级化;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创造新就业。 二、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和高技术研究;大力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建设一批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平台。 三、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 四、深化军民融合,促进创新互动:健全宏观统筹机制;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推进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五、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六、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面向2020年,继续加快实施已部署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聚焦目标、突出重点,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面向2030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论证、把准方向,明确重点,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面向2020年的重大专项与面向2030年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加快突破重大核心技术,开发重大战略性产品,在国家战略优先领域率先实现跨越。 七、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教育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 八、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发展众创空间;孵化培育创新型小微企业;鼓励人人创新。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上一句
全力守好“饭碗田”是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要一环。 粮食,包括麦类、豆类、膳食纤维、脂肪、淀粉等,是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的总称。 它在人体中提供蛋白质、维生素等必需营养物质。 2020年,我国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亿斤,同比增长0.9%,实现了“十七连丰”。 粮食流通管理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 2021年4月29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旨在反对和防止食品浪费。 同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万吨。 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在东北等地粳稻价格下跌时,出台了提高最低收购价等政策。 国家努力维持粮价在合理范围内,并保持市场粮价的基本稳定。 由于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加上我国库存充裕,完全有信心保证市场供应。 粮食库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数字。 在粮食收购季节,库存增加;随后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库存粮食会被投放市场,使得销售数量大于购入数量,库存逐渐降低。 在新粮上市前,企业会为收购新粮做准备,清空一部分仓库,造成暂时空仓。 此外,一些老旧或报废的粮库也无法存储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