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慢性病防治形势复杂,55~64岁人群慢性病的患病率达到48.4%,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达62.3%。“运动是良医”理念将运动疗法与药物治疗有机结合,不仅能更有效地管理疾病,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阻肺患者在居家训练前,需要在医院进行完整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功能评估,根据检查结果与医务人员共同制订最佳管理方案。
患者在训练前需评估是否存在心血管和肌肉骨骼系统的异常,在初始训练阶段需监测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判断是否需要吸氧治疗。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热身和放松运动,避免过度训练。
作者: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戎荣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陆晓
策划:王宁 余运西
内科护理学修改版重点?
内科护理学修改版重点
1.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的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
2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促使呼吸道分泌物流入气管、支气管排出体外的方法,其效果与需引流部位所对应的体位有关。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4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6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而造成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是在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纤维组织增生,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
7肝性脑病: 是指严重肝病或门-体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
8急性胰腺炎:指多种病因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从而导致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9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
10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
11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
12肾病综合征(NS):指各种肾脏疾病所致的,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30g/d)、水肿、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13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 、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14甲状腺危象:也称甲亢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发生原因可能与短时间内大量T3、T4释放入血有关。
15脑卒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造成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或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及体征。
16有效促进排痰的措施:(促进有效排痰)
深呼吸,有效咳嗽,气道湿化,胸部叩击,体位引流,机械吸痰
17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措施:
气体交换障碍:
情观察:判断呼吸困难类型并动态评估病人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 有条件可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 ②环境与休息: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洁净和温湿度适宜。 哮喘病人室内避免湿度过高及存在过敏原。 病情严重者应住重症监护病房。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 ④氧疗和机械通气的护理:根据呼吸困难类型、严重程度不同,进行合理氧疗或机械通气,以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⑤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呼吸兴奋剂等,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⑥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支持以增强其安全感,保持其情绪稳定。
活动无耐力:①保证充分的休息:对于呼吸困难而不能平卧者可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身体前倾等方法;②呼吸训练;③逐步提高活动耐力。
18体位引流的方法(要点)及注意事项:
体位引流的方法:①引流前准备:向病人解释体位引流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测量生命体征,听诊肺部,明确病变部位。 引流前15分钟遵医嘱给予支气管舒张药(有条件可使用雾化器或手按定量吸人器)。 备好排痰用纸巾或一次性容器。 ②引流体位:引流体位的选择取决于分泌物潴留的部位和病人的耐受程度,原则上抬高病灶部位的位置,使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有利于潴留的分泌物随重力作用流入支气管和气管排出。 首先引流上叶,然后引流下叶后基底段。 如果病人不能耐受,应及时调整姿势。 头部外伤、胸部创伤、咯血、严重心血管疾病和病人状况不稳定者,不宜采用头低位进行体位引流。 ③引流时间:根据病变部位、病情和病人状况,每天1~3次,每次5~20分钟。 一般于饭前进行,早晨清醒后立即进行效果最好。 如需在餐后进行,为了预防胃食管反流、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应在经后1~2小时进行。 ④引流的观察:引流时应有护士或家人协助,观察病人有无出汗、脉搏细弱、头晕、疲劳、面色苍白等表现,评估病人对体位引流的耐受程度,如病人出现心率>120次/分、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眩晕或发绀,应立即停止引流并通知医生。 ⑤引流的配合:在体位引流过程中,鼓励并指导病人作腹式深呼吸,辅以胸部叩击或震荡等措施。 协助病人在保持引流体位时进行咳嗽,也可取坐位以产生足够的气流促进排痰,提高引流效果。 ⑥引流后护理:体位引流结束后,帮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给予清水或漱口液漱口。 观察病人咳痰的性质、量及颜色,听诊肺部呼吸音的改变,评价体位引流的效果并记录。
禁忌症:高血压、心力衰竭、高龄、极度衰弱等病人。 原则:病变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朝下,若引流液<30ml/d可停止。
19肺结核的传染源:主要是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痰菌阳性,未经治疗者。 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20肺结核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注射纯蛋白衍化物(PPD),通常取0.1ml(51U)结核菌素,在左前臂屈侧作皮内注射,注射48~72小时后测量皮肤硬结的横径和纵径,得出平均直径=(横径+纵径)/2。 硬结直径≤4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或虽≤20mm但局部出现水疱、坏死或淋巴管炎为强阳性(+++)。
21肺结核化学治疗的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治疗。
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一般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1~2L/min,吸氧时间10~15h/d。
23心源性呼吸困难分类:①劳力性呼吸困难;②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③端坐呼吸。
24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区别:
病因
特点
稳定型心绞痛
多位于胸骨后,呈发作性压榨样痛,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急性心肌梗死
疼痛多无明显诱因,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伴心律、血压改变,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
25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原发性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
26左心衰竭与右心衰竭的区别:(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
右心衰竭
主要表现
以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以体循环淤血
症状
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咯血;疲倦、乏力、头晕、心悸;少尿及肾功能损害。
消化道症状;呼吸困难
体征
肺部湿啰音;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
水肿;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肝大、腹水
27 NYHA心功能分级:
心功能分级
依据及特点
护理措施
Ⅰ级
病人患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
不限制一般体力活动
Ⅱ级
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可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可缓解
适当限制体力活动。 鼓励适当运动。
Ⅲ级
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低于平时一般活动量时即可引起上述症状,休息较长时间后症状方可缓解
严格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鼓励病人日常生活自理,每天下床行走。
Ⅳ级
任何体力活动均会引起不适。 休息时亦有心衰的症状,稍有体力活动后症状加重。 如无须静脉给药,可在室内或床边活动者为Ⅳa级,不能下床并需静脉给药支持者为Ⅳb级
Ⅳb级病人卧床休息,日常生活由他人照顾。 Ⅳa级病人可下床站立或室内缓走,在协助下生活自理,以不引起症状加重为度。
28心力衰竭体液过多的护理措施:
1体位2饮食护理:低盐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食盐<5g/d,限制含钠量高的食物控制液体入量3使用利尿药的护理4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5监测:体重、出入量、电解质等
29洋地黄的中毒表现: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反应是各类心律失常,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多呈二联律或三联律,其他如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 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和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倦怠、视力模糊、黄视、绿视等在用维持量法给药时已相对少见。
30洋地黄中毒的处理:①立即停用洋地黄。 ②低血钾者可口服或静脉补钾,停用排钾利尿药。 ③纠正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一般禁用电复律,因易致心室颤动;有传导阻滞及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用阿托品静注或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
31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
32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配合与护理:
1体位:坐位,双腿下垂,注意安全2氧疗:高流量/面罩/呼吸机
3迅速开放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①吗啡;②快速利尿药;③血管扩张剂:硝普钠、硝酸甘油等;④洋地黄制剂;⑤氨茶碱。
4机械辅助治疗 5出入量管理:慕天摄入液体量一般宜在1500ml以内,不超过2000ml。
6病情监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BNP、出入量、心率、心电图,血电解质、血气分析、呼吸频率、深度,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温度及出汗情况、肺部啰音或哮鸣音的变化。7心理护理8做好基础护理与日常生活护理
33第四节心律失常心电图的改变P169
34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35稳定型心绞痛典型疼痛的特点:(临床表现)
部位:胸骨后或心前区放射至颈、肩、左臂尺侧等
性质:压迫感、紧缩感、烧灼感、闷痛等
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休克等
持续时间: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36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的治疗:
休息:发作时立即休息
药物治疗:①硝酸甘油:舌下含服,1~2分钟内显效,作用持续约30分钟;一般连用不超过3次,每次相隔5分钟。 ②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服,2~5分钟见效,作用维持2~3小时。 ③镇静药:烦躁不安、剧烈疼痛者,可同时使用吗啡。
37 急性心肌梗死常用护理诊断:
疼痛:胸痛 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有便秘的危险 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休克、急性左心衰竭、猝死。
恐惧 与起病急、病情危重、环境陌生等因素有关。
38急性心肌梗死疼痛的护理措施:
1.疼痛:胸痛
休息:发病12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并告知病人和家属。
饮食:起病后4~12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提倡少量多餐。
给氧:鼻导管给氧,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
止痛治疗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止痛,注意有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时应随时监测血压的变化,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
溶栓治疗的配合与护理:询问病人是否有溶栓禁忌证,溶栓前先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血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溶栓药物,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溶栓疗效观察。
2.活动无耐力
评估进行康复训练的适应证
解释合理运动的重要性
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
活动中监测
39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级:
级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和
正常高值血压
和(或)
高血压
和(或)
1级高血压(轻度)
和(或)
2级高血压(中度)
和(或)
3级高血压(重度)
和(或)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和
40高血压非药物治疗:①控制体重;②减少食物中钠盐的摄入量,并增加钾盐的摄入量;③减少脂肪摄入;④戒烟、限酒;⑤适当运动;⑥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41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幽门螺杆菌。
42 Hp相关胃炎的治疗:三联疗法:1种PPI+2种抗生素或一种铋剂+2种抗生素,疗程7~14天。
43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①慢性过程②周期性发作③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与进食有关。
44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特点及鉴别:
胃溃疡(GU)
十二指肠溃疡(DU)
常见部位
胃角或胃窦、胃小弯
十二指肠球部
胃酸分泌
正常或降低
增多
发病机制
主要是防御/修复因素减弱
主要是侵袭因素增强
发病年龄
中老年
青壮年
Hp检出率
疼痛特点
餐后1小时疼痛-餐前缓解-进食后1小时再痛,午夜痛少见。
餐前痛-进餐后缓解-餐后2~4小时再痛-进食后缓解,午夜痛多见。
45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46 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病毒性肝炎
47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代偿期肝硬化:以乏力、食欲不振、低热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腹胀、恶心、厌油腻、上腹隐痛及腹泻。 病人营养状况一般或消瘦,肝轻度大,质地偏硬,可有轻度压痛,脾轻至肿大。 肝功能多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异常。
失代偿期肝硬化:①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和体征、消化系统症状、出血和贫血内分泌失调;②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
并发症:①上消化道出血,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②感染;③肝性脑病,是晚期肝硬化的最严重并发症;④原发性肝癌;⑤肝肾综合征;⑥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⑦肝肺综合征;⑧门静脉血栓形成。
49 肝性脑病的病因:肝炎后肝硬化。
50 肝性脑病的诱因: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催眠镇静药和麻醉药、低血糖、便秘、尿毒症、感染、外科手术等。
51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1)0期 (潜伏期):无性格、行为异常,无神经系统病理征,脑电图正常。 (2)1期(前驱期):轻度精神异常,神经系统表现不明显,脑电图多数正常。
(3)2期(昏迷前期):嗜睡、行为异常,阳性体征,脑电图有特异性异常。
(4)3期(昏睡期):昏睡,神经体征加重,脑电图明显异常。
(5)4期(昏迷期):昏迷,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脑电图明显异常。
52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蛔虫
53 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腹痛,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①疼痛剧烈而持续,呈钝痛、钻痛、绞痛或刀割样痛;②常位于中左上腹,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
54 急性胰腺炎淀粉酶测定:血清淀粉酶起病后2~12小时升高,48小时后下降,持续3~5天;尿淀粉酶发病后12~14小时升高,持续1~2周。
56 轻症急性胰腺炎治疗:①禁食及胃肠减压;②静脉输液;③吸氧;④止痛:哌替啶,禁用吗啡;⑤预防和抗感染;⑥抑酸治疗:静脉给予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58 急性胰腺炎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
疼痛:腹痛 与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水肿或出血坏死有关。
绝对卧床休息,减轻胰腺的负担
饮食护理:禁食和胃肠减压;加强营养支持;鼻空肠管护理
用药护理: 禁用吗啡
潜在并发症:低血容量性休克。
病情观察
维持有效血容量
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
59 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呕血与黑便
出血量的估计:①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5~10ml;②出现黑便表明每天出血量在50~100ml以上;③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④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⑤出血量超过1000ml,临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继续或再次出血的判断:①反复呕血,甚至呕吐物由咖啡色转为鲜红色;②黑便次数增多且粪质稀薄,色泽转为暗红色,伴肠鸣音亢进;③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充分补液、输血而改善不明显,或好转后又恶化,血压波动,中心静脉压不稳定;④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⑤在补液足够、尿量正常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⑥门静脉高压的病人原有脾大,在出血后常暂时缩小,如不见脾恢复肿大亦提示出血未止。
60 尿常规检查的要求:尿常规检查可用任何时段的新鲜尿液,但最好是清晨第1次尿,因晨尿较浓缩,有利于尿液有形成分的检出,且又可避免饮食因素的干扰。
61尿检的注意事项:①在应用抗菌药之前或停用抗菌药7天之后留取尿标本;②应确保尿液在膀胱内已停留至少4小时 ③留取尿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先充分清洁外阴,消毒尿道口,再留取中段尿液;④尿标本必须在1小时内作细菌培养,否则需冷藏保存。
62 肾源性水肿和心源性水肿的鉴别:
项目
心源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
病因
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
各种肾炎和肾病
开始部位(特点)
身体下垂部位,(经常卧床出现在腰骶部)向上蔓延及全身
从眼睑、颜面开始,蔓延及全身
发展速度
发展缓慢
发展迅速
水肿性质
较坚实、移动性小
软而移动性大
伴随症状
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大、颈静脉怒张
高血压、尿常规异常、肾功能异常
63 肾源性水肿体液过多的护理措施:
休息
饮食护理:①钠盐:少盐饮食,2~3g/d;②液体:入量视水肿程度及尿量而定。 尿量>1000ml/d,不需严格限水,尿量<500ml/d或有严重水肿,需限制水的摄入;③蛋白质:低蛋白血症所致水肿,血尿素氮正常者:给予0.8~1.0g/(kg·d)优质蛋白质,氮质血症者:给予0.6~0.8g/(kg·d)优质低蛋白,慢性肾衰竭者:根据GFR来调节蛋白质摄入量;④热量:补充足够热量;⑤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
病情观察: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密切监测尿量变化。 观察各部位水肿的消长情况。 定期测量体重。 观察有无胸腔积液、腹水和心包积液。 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 监测尿常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浆蛋白、血清电解质等。
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药。 长期使用利尿药时,应监测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观察有无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性碱中毒。
健康指导
64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①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症;③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最突出的体征;④高脂血症。
65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诊断:
体液过多 与低蛋白血症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等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大量蛋白尿、摄入减少及吸收障碍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水肿、营养不良有关
66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体液过多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①饮食护理:高热量、低脂、高维生素、低盐及富含可溶性纤维;肾功能良好者,给予正常量的优质蛋白。 肾功能减退者,给予优质低蛋白。 ②营养监测。
有感染的危险:①预防感染:保持环境清洁;预防感染指导。 ②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体温有无升高。 观察有无咳嗽、咳痰、肺部干湿啰音、尿路刺激征、皮肤红肿。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皮肤护理、皮肤观察
67 急性肾损伤病因:①肾前性AKI:肾血流灌注不足,肾实质组织结构完好;②肾性AKI:肾实质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如ATN)最常见;③肾后性AKI:急性尿路梗阻所致。
68 急性肾损伤体液过多的护理措施:
①休息与体位
②维持与监测水平衡:“量出为入”。 监测24小时出入液量、体重
③病情观察:皮肤、黏膜,血清钠浓度,中心静脉压
贫血严重度的划分标准是血红蛋白浓度。
69 贫血最突出的体征:皮肤黏膜苍白
70 血最常见和出现最早的症状:疲乏、无力。
71 补铁治疗:口服铁剂:铁剂治疗有效者于用药后1周左右网组红细胞数开始上升,10天左右渐达高峰;2周左台血红蛋白开始升高,约1~2个月恢复至正常。 为进一步补足体内贮存铁,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服用铁剂3~6个月,或待血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口服铁剂的应用指导:①有胃肠道不良反应:饭后或餐中服药,小剂量开始;②与维生素C、果汁、稀盐酸等同服;忌与抑制铁吸收的食物(牛奶、咖啡、茶)同服;避同服抗酸药、H2受体拮抗剂;③液体铁剂,可使牙黑染,应用吸管或注射器或滴管;④服后大便呈黑色或柏油样,应说明其原因;⑤强调要按剂量、按疗程服药,定期复查。
72 发疱性化疗药物外渗的紧急处理:
①停止:立即停止药物注入。 ②回抽:不要拔针,尽量回抽渗入皮下的药液。
③评估:评估并记录外渗的穿刺部位、面积,外渗药液的量,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 ④解毒:局部滴入生理盐水以稀释药液或用解毒剂。 ⑤封闭:利多卡因局部封闭,由疼痛或肿胀区域多点注射,封闭范围要大于渗漏区,环形封闭,48 小时内间断局部封闭注射2~3次。 ⑥涂抹:可用50%硫酸镁、中药“六合丹”、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喜疗妥)或赛肤润液体敷料等直接涂在患处并用棉签以旋转方式向周围涂抹,范围大于肿胀部位,每2小时涂1次。 ⑦冷敷与热敷:局部24小时冰袋间断冷敷,但植物碱类化疗药除外,例如长春新碱、长春碱、依托泊苷(足叶乙苷)等化疗药不宜冰敷,宜局部间断热敷24小时。 ⑧抬高:药液外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液的吸收。
73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典型表现:高代谢综合征、甲状腺肿及眼征。
74 甲状腺危象首选PTU
75 甲亢治疗常用药物:常用的ATD分为硫脲类和咪唑类
76 甲状腺亢进症的饮食护理:①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矿物质丰富。 ②每日饮水2000~3000ml。 ③禁食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④避免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应食用无碘盐,忌食海带、紫菜等,慎食卷心菜、甘蓝等。
77 甲状腺亢进症的眼部护理:①外出戴深色眼镜。 ②经常用眼药水湿润眼睛③睡前涂抗生素眼膏或用无菌纱布覆盖双眼④有眼部刺激症状时,勿用手直接揉眼睛⑤睡觉或休息时抬高头部。
78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①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②皮肤瘙痒;③四肢酸痛、麻木,腰痛等
79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
①早期:主要表现为乏力和“三多一少”症状加重。 ②失代偿阶段: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丙酮味)。 ③晚期: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脉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 最后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病人出现昏迷。 ④血糖:多为16.7~33.3mmol/L。
(2)高渗高血糖综合征:临床表现
①早期:多尿、多饮,但多食不明显或反而食欲减退②病程进展:严重脱水和神经精神症状③晚期:昏迷、抽搐、尿少甚至尿闭,无酸中毒样深大呼吸④血糖:33.3~66.6mmo1/L
(3)感染
80 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 7.0mmol/L(126mg/d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葡萄糖水平(2hPG)=11.1mmol/L(200mg/dl)
糖尿病治疗要点: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锻炼、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心理疏导。
糖尿病足的护理:①每天检查足部;②养成每日用温水洗脚的良好习惯;③定期修剪趾甲;④选择合适的鞋袜;⑤防止冻伤、烫伤、外伤;⑥定期到专科门诊复诊。
低血糖的预防:①遵医嘱服药,定时定量,不要擅自加大药物剂量。 ②病人饮食规律,定时定量。 ③运动要适时适量,糖尿病病人的运动最好在餐后1~2小时进行,选择强度适宜的运动,避免过量运动。 ④尽量减少饮酒,尤其是勿空腹饮酒。 ⑤随身携带糖果,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 ⑥随身携带糖尿病病情卡。
糖尿病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①制订总热量:根据病人性别、年龄、理想体重、工作性质、生活习惯计算每天所需总热量。 ②主食分配:病情稳定的病人可按每天3餐1/5、2/5、2/5或各1/3分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且病情有波动的病人,可每天进食5~6餐。 ③优质蛋白质超过50%。 显性蛋白尿的病人蛋白质摄入量应限制在每天每公斤理想体重0.8g,但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起,推荐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6g。 饱和脂肪酸不超过7%,胆固醇小于300g/d。 ④膳食纤维14g/1000kcal。 ⑤严格限制各种甜食。 ⑥每周定期测量体重1次。 ⑦戒烟限酒。 ⑧每天食盐<6g。
(2)运动护理: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最好进行2次抗阻运动。 活动时病人的心率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 餐后1小时运动(以进食开始计时)。 每周至少150分钟,每次30~40分钟,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和运动结束整理运动时间。 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 当空腹血糖>16.7mmol/L,应减少活动。 (3)口服用药的护理(4)使用胰岛素的护理(5)监控血糖、血脂、血压、体重
心肺运动试验适应症
心肺运动试验适应症主要有以下几种:1、对运动耐力下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病人稍微活动就感到明显胸闷气喘,感觉没劲即运动耐量下降。 其原因主要有病人氧气吸不进来即限制性通气障碍,还有二氧化碳呼不出去即阻塞性通气障碍,而且还有一种情况,即病人氧气吸进来但进不到血液里,同时还有其进入到血液里,但组织又摄取不了等情况可以用运动心肺运动试验对病人进行检查。 而且通过试验可以知道病人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即心室射血分数降低,与NYHA分级和血清标志物等评价心功能指标相比,心肺运动试验即CPET可以更客观以及更加全面评价心脏病患者功能状态,从而进行心脏病严重程度分级,包括心脏移植适应症选择方面,也包括在心脏病预后等方面都有很大应用价值;3、对COPD即慢阻肺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有时在临床工作中会遇到有两个病人在静息状态下测出来的肺功能相差不多,也就是指病人在静态时心肺做的值差不多。 但病人实际情况可能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一个病人可能走很远距离甚至一天走5-6公里都没有事,但另外一个病人可能从卧室走到卫生间都费力,但是这两个病人的静态肺功能一样,所以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运动功能有问题,因而其预后也是截然不同的。 但是普通的肺功能检测表明不了这些信息,而运动心肺则可以把情况反映清楚和明白;4、术前评估,有时候临床上经常会碰到外科大夫会诊,主要是在大手术或碰到高龄患者时心中没有把握,所以会诊以明确答案。 而以前掌握的是静态指标,相对来说这些指标对判断病人手术风险有局限性,而心肺运动试验提供了非常好的武器;5、指导康复,目前运动康复训练已经成为很多慢性疾病在稳定期的重要治疗手段,如慢阻肺、冠心病和糖尿病等,可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我国康复医学也日益被临床医师所重视,已经从单纯的功能锻炼向实现更好身体机能方面发展。 而CPET即运动心肺在运动康复中的作用是任何检查都替代不了的。 其具体作用主要是对运动风险的评估以及对制定运动处方及评价运动康复效果等方面。
针对慢病的“六大处方”是什么?
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贫困地区主要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的通知》,公布6种主要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要求基层医务人员免费发放给患者。 其中针对贫困地区高发的脑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6种主要慢性病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目前,6种健康教育处方已完成开发。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将此项工作作为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的一项具体措施,加强宣传引导,密切配合,完成好贫困地区主要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发放工作,提升贫困慢性病患者的获得感,推动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计划落实落地。
一人一份“健康教育处方”被作为重点行动。 要求在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重症精神障碍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患有脑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类风湿、关节炎、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及患有地方性氟砷中毒、大骨节病、氟骨症、血吸虫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的贫困人口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