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 一图看懂→ 农村房屋如何防灾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特别是承载能力相对较弱的北方地区,尤其需要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准备。为做好农房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行业专家梳理总结了暴雨洪涝灾害、台风、低温雨雪冰冻和冰雹等对农房安全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作用特点和破坏表现,给出如下建议,请查收!

(总台央视记者 杨潇 徐静)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北京:“十年一遇”的极端天气是如何判断的?这套地图集告诉你

极端天气是指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出现的概率较低且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极端气候现象。 这类事件主要包括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和极端降水等类型。 它们的特点是发生概率低,但社会影响大。 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全球变暖导致地表温度升高,进而增加水面蒸发和水循环速度。 这种变化使得风暴能量增强,降水量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加,从而增加了大暴雨和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以及局部洪涝的发生概率。 此外,全球变暖也可能导致某些地区龙卷风、强雷暴、狂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增加。 另一方面,由于植物、土壤、湖泊和水库的蒸发加快,水分消耗增加,气温升高,一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更频繁、更持久或更严重的干旱。 大气中水分的增加也可能使得一些较寒冷地区暴风雪的强度和频率增加。 为了有效预防灾害,有三个关键点:首先,我们需要准确预报气象灾害;其次,要将这些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公众;最后,要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近年来,我们在灾害预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预报能力得到了提高。 气象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气象灾害信息,包括实时字幕插播、电视天气预报、广播、互联网和电话等。 此外,我们还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确保灾害信息能第一时间传达给公众。 例如,在“韦帕”台风来袭时,我们向东南沿海地区发布了超过8000万条手机短信预警信息,这对公众实时了解台风动向、发展和影响起到了关键作用。 公众在获取这些信息后,需要了解如何采取预防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和互救。 因此,我们现在也在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手册和宣传片等方式,广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确保这些知识能够到达农村、学校、社区和企业,让更多公众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技能。 如果这三个方面的工作能够做到位,那么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将会大大减少。

大风冰雹极端天气夜袭四川安岳致20人轻伤,市民需要做好哪些防范?

北支槽给予冷空气,高原槽东移,给予西南暖湿气流,槽前减压形成西南涡,在盆地形成切变线,前期的快速回温在盆地积累了大量热量,大气不稳定能量十分充足,只要冷暖碰撞,必然形成大范围强对流天气。

11日850hpa温度距平,可以看出明显冷暖分界和碰撞地。 不止是四川盆地,昨晚上河北河南到山东一带也遭遇强对流,邯郸等地都有冰雹目击。 不过四川盆地的对流条件还是更好一些。

而安岳的情况,确实也没有预料到,事前我们认为盆地很难出现下击暴流,因为盆地的主要是夜晚对流情况,温度没有白天高。 但是这次过程,雷暴带自川西高原下山以后在傍晚影响盆地西部地区,而八点左右在自贡宜宾内江一带继续新产生单体,并且和来自龙门山东移到德阳成都资阳的北方雷暴云团合并,形成一个线型对流系统,该对流系统在晚上十点左右乐至安岳隆昌富顺一带达到鼎盛,其中部分单体上冲过顶,特别是安岳附近的强单体,然后云顶迅速崩溃,下沉气流在下降过程中吸收了巨大的水平动量迅速向前推进,当到达地面时,就可以形成下击暴流,直接对安岳造成冲击。 在雷达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明显的弓状回波。

此后,该系统在东移过程中迅速减弱,但是仍然对渝西地区造成相当的冲击,疑似阵风锋对潼南大足壁山包括重庆主城都带来了8~10级大风。

系统移入重庆以后仍然在重庆南部继续激发对流,但是能量已经大不如前,没有激发出紫色回波,重庆基本上没有多少冰雹目击。 然后系统开始有旋转趋势,成为气旋雏形,并继续东移将形成江淮气旋。

这次强对流过程是二十年以来四川盆地最强对流过程之一,其中安岳过程和1986荣昌风雹灾害有的一拼,特别是其短时极端雨强,在我国其他地方都很罕见,当然下击暴流形成的大风,巅峰应该是19年321临桂强对流,桂林国家站记录到17级大风,仍然是内陆国家站的风速纪录。

为什么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我们该如何应对?

大家还记得去年7月份的河南暴雨吗?其中河南省会郑州一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了201.9毫米,超过此前的单日降雨量最大值,如果你没有经历过,真的无法体会。 那场暴雨引发了特大洪涝灾害,造成河南省最少302人遇难,50人失踪,1453.16万人受灾,想想都心痛,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真的太脆弱了。 天气无情人有情,全上下一条心为河南捐款捐物,给灾区同胞送去了爱心和宽慰,真的很暖心。

其实从去年以来,打破纪录的暴雨、寒潮等极端天气频繁造访世界各国。

6月底,罕见高温席卷美国西北部、加拿大西南部等地,数百人丧生。 以温和气候著称的西雅图,竟然温度达到了42摄氏度,打破了历史纪录。

7月份,德国和比利时暴雨,很多河流决堤,最少有229人因洪水灾害而丧生。 德国气象局发言人表示,都不能用“百年一遇的洪水”来形容,这次的洪水可能有一千年没见过了。 此外,还有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暴雨,有一个城镇24小时内降雨达到了594毫米,刷新当地日降雨量纪录。 最后造成251人死亡,100人失踪。

不过有时真的很奇怪,一些极端天气会伴随着其他极端天气的发生,比如7月份和洪灾同时发生的还有全球各地的火灾。

在7月初的时候,萨哈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的行政区)声称这里发生了超过250场的火灾。 还有日本静冈县和神奈川县等地突降大雨,同时打破了历史记录。

7月底,加州迪克西大火,这是加州史上第十一超大火灾,当时截至北京时间8月12日,火灾面积达到了2045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差不多等于一个深圳市。

以上只是极端天气事件的冰山一角。

这些到底是什么原因?我想和人类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这是接近共识的观点,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洪水和火灾的原因很大可能是因为全球变暖。

联合国相关的气候委员会在一些报告中,针对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关联做过分析,最后的结论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气温越高,全球变暖就会越快,就越可能引发极端天气。 反正我是感觉现在的天是变得越来越热,热的时间也变长了。

说道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的关联,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迈克尔·曼表示,气候变化正在重新塑造地球气温模式,如今,人类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气候中的“能量”逐渐上升,过剩的“能量”会用极端高温天气等形式进行展现。

有很多数据都表明,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之间存在某种紧密的联系。

根据德国波茨坦相关的气候研究所的数据,地球大气每升高1摄氏度的问题,就能吸收7%的水蒸气,后来就会形成降水。 测量数据已经证实,德国一些地区,下小雨的天气不多,倒是经常会下暴雨。

世界相关的天气组织也做过报告,根据当下的碳排放水平,全球平均温度将在2040-2049这十年间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2℃。 在这样的温度下,极端天气现象差不多每隔5-10年出现一次。 减缓气候变化取得效果前,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可能会越来越多。

那对于这些极端天气,我们不能撒手不管啊,总要做些什么吧。

从大的方面讲,加强预警预报、防灾减灾的能力是必要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能做的很多。 比如现代卫星、雷达等手段的使用,还有超级计算机的应用。 不过,天气、气象等这些是非常混沌的一个体系,微小的变化都可能造成无法预估的干扰,这也是我们应对的难点。

不仅如此,人类还要主动降低碳排放,这样才能减少人类行为对气候的影响。 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表示,已经排放的温室气体还有几百年生存期,我们要尽早把温室气体控制住,这事刻不容缓。

而且大家应该也听到过碳中和这些名词,我国就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从全球减少碳排放角度看,截至2021年1月,已经有127个国家承诺会在21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

我们个人该怎么做呢?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就行了。

比如我,一般情况都很少开车出门,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交通已经如此发达了,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仅环保还节约,更重要还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我驾照考了都五年了,现在还很少开车,上班基本都是是坐地铁和公交车,我也喜欢骑行和跑步,锻炼了身体,对全球气候也做了贡献。

夏天的时候我开空调也不多,虽然现在家里都装了空调,也偶尔会开,但很多时间我还是喜欢吹着电风扇。

还有到超市买菜的时候,我都会带一个不带,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

浪费粮食也是一个大问题,而我,对于吃饭基本都是光盘行动,这真的是一件很环保的事。

其实,生活中的吃穿住行,我们能做的很多,关键要每一个人自身做起。在这里呼吁大家,要爱惜珍惜我们可爱的地球!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jinrong/5283.html
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扎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在河
Y谍照 特斯拉改款Model 首次采用贯穿式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