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 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创新 发展

高质量发展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改革内容。当前,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实现突破。首先,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与法律环境。其次,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最后,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应用牵引、问题导向,构建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化交易平台为载体、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支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可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必要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五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完善有助于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的体制机制,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一方面,加快构建技术进步形成机制。加快建设国家或区域性科研院所和企业重点实验室,打造融合各类先进生产要素的公共研究平台。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另一方面,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发挥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政府引导机制、利益激励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机制的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按照自愿原则和市场机制,通过构建产业基础联盟优化重点产业及重点区域布局。

经济

第二,加快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因此,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一是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规范引导要素市场价格行为,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分类统一、规范有效的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二是提高要素配置的科学性和协同性。根据不同要素属性,提高要素配置的灵活性、科学性、协同性,着力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着力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着力激发技术供给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构建起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三是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释放创新要素配置潜能。重点优化创新要素配置的质量、模式和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增长的动力、质量和效率。扩大优质创新要素增量供给,使技术、金融、人才等创新资源更多流向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素

第三,全面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关键,是建立健全面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一是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体制机制。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升我国传统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数智技术、绿色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二是完善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重点领域,提升数字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推动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健全产业投融资机制,为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围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前瞻布局产业发展细分赛道,积极打造创新标志性产品,丰富应用场景,构建产业创新生态,强化未来产业创新能力。

第四,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其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就是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的本质,是完善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安排,重点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政绩考核体系,确保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在指标体系构建上,坚持从长期与短期、宏观与微观、总量与结构、全局与局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多个维度审视,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生态资源及自然环境,不断提升就业、收入、消费、生态环境等指标的重要性。在政策体系上,坚持从完善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社会政策等多个方面,把数量型政策与质量型政策、长期政策与短期政策、正向引导与负面约束相结合,运用好负面清单制度。在标准体系上,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建立合理的标准体系。宏观层面坚持效率标准,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观层面确保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和梯度合理的地区差异,微观层面形成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体系化与品牌系统化。在统计体系上,应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更多关注就业、失业、居民消费行为等基于人的统计,生态环境、城市基建、医疗卫生等方面也应纳入其中。在绩效评价体系上,应淡化对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的追求,更注重质量与效益的提升,以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协同发展。在政绩考核体系上,应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特别要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考核重要内容。

第五,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体现。一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立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健全和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引导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促进产业梯度有序转移,优化区域发展结构,更好的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二是完善区域联动发展机制。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优化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制,加快沿大江大河、沿边沿海和沿重要交通干线的经济支撑带建设,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在高质量发展中深化区域合作。三是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在高质量发展中提升优势区域综合承载能力。以城市群为主体着力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以城市群带动和支撑区域发展,促进群区耦合联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作者系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未来我国高质量发展该如何推进

推动高质量发展,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 这需要我们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 其次,强化创新引领,加速转换经济增长核心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必须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第三,布局先导产业,培育世界级的先进产业集群。 围绕数字经济、生物制药、航天产业等未来先导产业,我们必须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促进龙头企业从规模优势转向创新优势。 第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群。 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我们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城市群的全球竞争力。 最后,“五位一体”指的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这一总体布局要求我们协同发展,确保各领域取得均衡进步。

我国强劲的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主要表现在

1. 创新驱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大力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等举措,我国在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这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 产业升级:我国正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逐步实现由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的转型。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间经济协作和资源共享。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推动资源要素在各地区的合理配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4. 绿色发展:我国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发展循环经济。 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深入人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5. 深化改革:我国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力度,为企业和市场减负松绑。 这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机制

推进高质量发展什么是关键一招

体系

1. 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是关键一招。 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3. 要实现市场机制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需要推进价格、税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起符合市场规律的体制机制。 4. 同时,还需要加强产权保护,破除行政垄断,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5.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6. 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需要加大科研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等。 7. 只有通过不断地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8. 总之,要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进行全面深化的改革。 9. 只有通过在市场机制、政府职能、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的不断改革,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10.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11. 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12. 归根结底,就是要推动高质量发展。 13.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14. 遵循这一根本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时代、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jinrong/9433.html
动 国宝画重点 全民健身日 起来! 跟着古人一起
下阶段走势如何 7月CPI同比创5个月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