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攀完成近千万融资 王石是联创周鸿祎天使投资人

中国攀岩刚刚在巴黎奥运创造了新的历史。在8月7日和8日相继举行的女子和男子速度攀岩决赛中,邓丽娟和伍鹏均以微弱劣势惜败对手,但仍双双为中国攀岩队拿下两枚银牌,这也为中国实现了奥运攀岩项目奖牌上零的突破。

“参加奥运会对他们来讲都是第一次,因为上一届东京奥运会的赛制和本届不同,所以在决赛里一定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可以说,中国攀岩队的运动员具备冲击奖牌的实力,甚至金牌。”就在邓丽娟参加女子速度攀岩决赛前的一个小时,前中国国家攀岩队总教练赵雷就向懒熊体育如此预测本届巴黎奥运中国攀岩队的参赛成绩。上一届东京奥运会,赵雷就作为中国国家攀岩队总教练,带领潘愚非、宋懿龄二人参赛。

现如今,赵雷又多了一个身份——雷攀科技创始人,跟他一起合伙创业的是懒熊体育联合创始人黎双富,雷攀科技同时推出岩馆品牌「我攀」,北京旗舰馆预计将于8月底正式营业。懒熊体育全程参与了该项目的孵化,后续也将会在相关业务上提供多方面支持。

雷攀科技今年1月正式成立,目前已完成近千万元人民币融资,王石为联合创始人,也是第一个投资人,周鸿祎为天使投资人。新一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我攀BAT板的研发升级以及「我攀」北京旗舰馆的运营中。

“我曾作为中国攀岩队总教练带队参加东京奥运会,但当时攀岩确实不是我们的优势项目,在中国的群众基础也并不发达,”赵雷向懒熊体育表示,“我们缺少顶级教练和顶级定线员的技术输出。但通过创业,我就可以通过自己的优势助力行业,把精力放在攀岩的普及推广,让更多的人能接受、接触到高水平教练的指导,同时为攀岩行业进行软硬件的标准化输出,赋能行业发展。”

从教企业家攀岩,到创立品牌、推广攀岩运动

在“我攀赵雷”的微信视频号中,经常能看到赵雷带领一众企业家攀岩的视频内容,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屡屡入镜。

此前王石一直推广赛艇,周鸿祎则酷爱实弹射击,二人一直都是长期的运动爱好者。他们好几次互相邀约对方参与到自己喜爱的项目中来,都因故没能约成。直到偶然机会,两位企业家发现对方都喜欢攀岩运动,王石也为不得攀岩要领的周鸿祎介绍了前中国攀岩队总教练赵雷。

彼时正处于2021年8月,东京奥运周期结束,赵雷刚刚结束了东京奥运周期工作,周末有了闲暇参与到企业家的攀岩教学中来。加之疫情限制出行,王石和周鸿祎有了更多的时间聚在一起运动,这也为后来两人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家攀岩俱乐部提供了可能。

黎双富同样是在这段时间深入接触了攀岩行业的,作为中国首位跟队进白宫采访的NBA记者,他平时打篮球比较多,机缘巧合之下迷上了攀岩,规律性训练至今已有三年。黎双富是懒熊体育的联合创始人,对中国体育商业近年来的发展和变化有深刻感知,“这些年新潮运动不断涌现,但不少都昙花一现,唯独攀岩,甚至连疫情都没能阻止其高速发展,不管是岩馆数量还是岩友人数,平均年增速都超过三成。”

有了顶级教练团队授课,加之一众好友纷纷加入攀岩运动,这群攀岩爱好者们也有了更多时间聚在一起雕琢攀岩技艺。岩馆品牌「我攀」,也就在这一段时间内酝酿而出。王石成为了他们的联合创始人和第一位投资人,周鸿祎则做了天使投资人。

“与赵雷教练合作的这两年,确实非常尽心尽力。”周鸿祎在接受《体育画报》采访时讲述了参与投资背后的主要原因,“当然,攀岩这个运动也比别的运动更深刻,更加好玩。我理解我们俩(王石与周鸿祎)投资不是为了追求多大的回报,还是希望攀岩运动能够被更多人接受。”

无法忽视的一点是,攀岩行业如今正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新兴运动之一。

在网络声量中,仅以⼩红书数据为例,2023年⼩红书就约有“攀岩”相关笔记65万+;2019-2023年之间,⼩红书站内年度发布攀岩笔记数量增⻓了30倍。另一方面,需求增长也是显而易见的。根据全国攀岩协会的统计,2014年全国攀岩人数约为两万,到2021年,这一数量已达数十万。而在2023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官网发布的“以岩会友 2023全国岩馆联赛揭幕战精彩启幕”一文中,对我国攀岩人口预估数量的更具体表述是“已近50万人”。

以上种种利好,显然让岩馆生意如火如荼发展,不过,行业内现存的问题也同样醒目。

“线路风格难度不统一,社群分层不理想,服务水平待升级,行业从业难、KOL商业变现能力差。”这是黎双富在近三年攀爬实践和探馆过程中总结出的国内商业岩馆的主要痛点。为此,他也希望能通过雷攀科技以及「我攀」品牌为行业提供更多新可能。

不做连锁场馆生意,赋能攀岩行业

“从过去几年开始,攀岩行业整体增长迅速,全国岩馆数量都在30%以上的速度爆发式增长。所以前几年只要开馆就能赚到钱,因此也就不断催生着行业野蛮式发展。但今年就开始出现明显的问题了。”黎双富表示,“这也是我们设计商业模式时就预感会出现的问题,岩馆饱和、岩友增速放缓后,势必考验更精细化的运营和服务能力。”

根据《2023中国攀岩⾏业分析报告》(以下称《报告》)数据显示,截⽌2023年12⽉,⼤众点评数据统计显示,中国⼤陆地区(不含港澳台)现有商业攀岩馆数为636家,相较2022年初统计的485家,增长31%。

此前岩时攀岩创始人魏俊杰曾向懒熊体育作出粗略统计,全国岩馆最多的城市是上海,目前大概有60-70家岩馆,而北京仅有30家岩馆,最后预计能容下80家左右。而据《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12月,上海已拥有69家岩馆,而北京岩馆数量已达到53家。与之相比的另一个数据是,据攀岩垂直媒体“岩点”的报道,东京在2019年时已经有了89家岩馆。

“岩馆是不是太多了?”——面对飞速增长的岩馆数量,疑问也随之产生。岩馆与岩友的数量是否会打破此前平衡的供需关系,这或许会成为今年整个攀岩行业都密切关注的问题。

“核心问题就在于岩馆行业还是不够标准化。”黎双富认为,而不够标准化的一个具象例子就是,商业攀岩场馆内频繁的换线需求极大提升了场馆成本。

在当下越来越卷的岩馆生态下,定线员通常需要每半月或一个月就参与场馆的换线工作中。但目前国内获得相关定线员资质的从业者仍处于稀缺状态,据《报告》数据,超过56%的岩馆没有持定线员证的教练,而目前持有国家级定线员证书的定线员也仅有200多人。

针对解决标准化的这一痛点,雷攀科技也给出了自己的解法。赵雷向懒熊体育介绍了雷攀科技出品的标准化产品BAT板。BAT板由三块可调节角度的岩板组合而成,分别针对初学者、青少年职业训练以及资深岩友等不同用户群体。

黎双富说:“除去硬件支撑,软件方面同样会通过提供顶级教练的讲解视频等产品,让没有充足定线员资源的岩馆,也能独立进行线路更新以及赋能场馆运营。”也就是,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定线员就可能实现远程制定线路⽅案,让岩馆教练直接线下复刻,极大降低成本并促进行业标准化。

此前懒熊体育曾针对岩馆成本进行了相关调研,在上海,一个300平方的抱石馆前期投入在百万左右,综合馆则可能在150-200万之间,而后期的运营费用(包括房租水电、人工、维护等等)不到10万。而在北京,据黎双富粗略统计,开办岩馆的硬件成本在200-300万元之间,而以BAT为主的科技产品能够将硬件成本降低到100万左右,更重要的是,可减少后期定线员成本的持续投入。

目前该产品已经与深圳、杭州、合肥等地在建岩馆达成意向协议,据黎双富介绍,整个BAT版系统的初步定价为59万,后续还会针对UI系统、岩点设计、联名造型等方面继续优化。

而在推动行业标准化、降低岩馆从业者运营成本之余,BAT板对于攀岩爱好者同样存在一定优势。多位体验过的攀岩爱好者都表示,BAT板对新手比较友好,还能全面提升攀岩爱好者的技巧和基本功,不同角度对抠技术细节提升很大。

“以BAT板为核心产品,在B端铺开标准化业务后,售卖C端的教学课程就成为了业务的后续拓展方向。”据黎双富介绍,对于有攀岩经验的爱好者来说,他们对教学课程的付费意愿和接受度都会更强,在缺乏顶级教练员指导的情况下,付费线上课程也会成为这一部分客群的首选。

按照设想,雷攀科技的核心任务就是将BAT板推广到全国更多的在建岩馆或者需进行硬件更新的岩馆当中,预计到2025年,在全国完成20到30家的布局。

科技品牌 岩馆品牌,还要做生活方式品牌

「我攀」北京旗舰店实际占地面积超800平,上下两层攀爬面积约合1200平,属于⼤型攀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广渠东路祥龙·佰仓汇。

根据上述《报告》数据,超过1000平⽶的⼤型攀岩馆数量在2023年有所增⻓,占⽐由9.1%提升占⽐14.4%。未来雷攀科技还将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继续打造品牌旗舰店。

懒熊体育在走访场馆中发现,场馆首层已基本搭建完毕,岩壁主要来自保加利亚的知名品牌Walltopia,岩点也都是Surp、Caiholds等头部品牌,壁虎王等国产品牌也有参与。岩馆二层目前仍存有大量留白空间,将主要用于社群活动以及用作各类户外及攀岩品牌做体验和展示。

“未来雷攀科技还会发力自主品牌,开展并研发一系列提升攀岩爱好者的指力、握力等周边产品,”据赵雷介绍,现阶段雷攀科技将代理知名户外及攀岩品牌,并在后期尝试开展自营业务。

针对旗舰馆业务,据黎双富介绍,「我攀」主打会员制,目前主要是做两个俱乐部,服务好两类客群,第一类主要面向把攀岩当生活方式的客群,年费定价约5万元;另一类则主要针对青少年竞训群体,价格较前者稍低,为3万元,两个俱乐部都限定招募100位。“类似健身房的全教练模式,就是进场就有教练保证安全、提供指导,另外会员可选择包含私教在内的各类增值服务。”

黎双富还透露:“传统健身房的卖卡模式,卖完卡是对赌用户不来,我攀不希望做这样的场所,在成为会员之前,我们鼓励潜在会员多次体验和尝试,直到你真正喜欢上,一旦成为会员就相当于做出承诺,真正和大家一起,把攀岩变成生活方式,持续感受这项运动的魅力。”

而依托于旗舰馆的建设,社群运营也将成为「我攀」品牌的一大关注重点。赵雷等人在参与企业家攀岩俱乐部的过程中发现,来源于社群内部的互动也是攀岩运动相较于其他新兴运动所拥有的天然优势,“一条线路,多种解法,不能攀爬方式营造了天然的社交场景,另外大家都追求Flash(一条线路首攀就成功),这就形成了竞争。”

据黎双富介绍,在「我攀」俱乐部的机制下,将会出现企业家、投资人、创业者、医生、教师、媒体人等不同群体不断交圈和破圈,大家在攀岩的场域里,一起磕线一起交流。而从社群运营中衍生出的另一大需求,就是对于参与攀岩赛事的热情。在这个基础上,雷攀科技一方面会筹划举办多地联动的攀岩线下赛事,同时也会搭建线上平台供客户和会员使用。

情绪价值、解压、硬磕精神、失败的快乐……对于攀岩破圈背后的实际成因,很多维度的解读都令人信服。而更不可否认的是,攀岩如今正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此时机,依托于攀岩创立的生活方式品牌,也值得更多人的关注。

“攀岩运动火热,但实际上整个行业还处于一个新生阶段。即便是最客观的估计,全国攀岩爱好者可能仅仅只有100万的规模。”黎双富表示,“当行业规模达到1000万,可能才能真正支撑我们这样一个平台做大,所以我们必须先助推行业向前发展,先让攀岩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如果达到500万用户的月活人数,全国铺开超过100家深度合作场馆,能有10万人购买付费课程,才能产生真正规模化效应。”

《报告》中以“(中国商业岩馆)的标准化与数字化依然处在探索阶段,相较餐饮⾏业、健身⾏业等,攀岩⾏业的进步空间巨⼤”来表述国内商业岩馆的生态困境。对此,雷攀科技选择的是从科技赋能攀岩行业的思路尝试解决行业内共存的这一难题。

可以预见,未来无论是旗舰场馆的后续运营发展,BAT板等科技产品的推陈出新,基于社群建立的线上平台,都会给攀岩这个仍属小众但潜力满满的行业带来更多变化与可能。


雷军是如何打赢自己的莫斯科之战?

清晨的薄雾中,拿破仑驱马踏过俄罗斯晚秋的旷野,在一处高岗之上,用望远镜静静观察着远处舍瓦尔季诺的俄军棱堡,这里距离莫斯科只有125公里,大约3个月前,他率领50万欧洲联军深入广袤的俄罗斯大地,去追寻20年戎马生涯的最高荣誉,将法兰西的版图延伸到世界的尽头。

刚刚过完45岁生日,春风得意的雷军与莫斯科城下的拿破仑一样,正攀上事业的顶峰,却不耽于享受自己创造的光辉岁月,相反他们醉心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名将与企业家至少有一点相通的,无论赢得了多少战役,他们永远都有下一场必须打赢的决战!

1812年的欧洲与今天的手机江湖

对称帝已有8年的拿破仑来说,1812年的欧洲是一只驯顺的羔羊,意大利匍匐脚下,普鲁士和奥地利噤若寒蝉,法国皇帝目光所及的对手只剩下英国,1807年的《米兰敕令》和1810年的《枫丹白露敕令》规划了大陆封锁政策的蓝图,拿破仑制衡对手的思路与朱元璋的“片板不能下海”异曲同工,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微妙态度让铁板一块的欧洲大陆出现了“俄罗斯溃疡“,这成了拿破仑挥师东进的导火索。

在很多欧洲君主眼中,拿破仑是个异类,小米亦如此,苹果公开指它抄袭,华为和联想宣称“靠营销只能赢得一时”,“外包生产环节”是投机取巧,其他厂商则忙着对小米进行“像素级”(雷军语)的克隆。 夹缝中求生的小米如同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在神魔两界都不受欢迎,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雷军富于挑战、进攻和颠覆精神了。

完成5轮融资的雷军如同挫败了5次反法同盟的拿破仑,正处在胜利和荣耀的巅峰。 小米过早攫取了全球智能手机三甲这个头衔,这不仅让联想、华为这些老牌巨头深感屈辱和不安,也让苹果和三星侧目。 不管愿意与否,现在的雷军都回不去以往的平和与谦恭了,他更像是不得不写下《让县自明本志令》的曹操,他的骑虎难下,他的进退两难,他对团队的责任,他对事业的期盼,全都化为向友商和老师开火的自信,所以才有“十年内取代苹果和三星,成就全球第一智能手机厂商”的豪言。

在手机江湖中,联想和华为的地位有如1812年的普鲁士和奥地利,小米在一些战役中打赢了他们,但后者的综合实力并未受损,仍有机会发动致命一击;体量巨大而软实力匮乏的三星很像是俄国,它是小米攫取市场份额、威慑对手必须面对的BOSS;拿破仑在征俄时泥足深陷于西班牙,小米也有一条下沉的竞争辅线,对手既有那些二线手机品牌,也有叫嚷搬到南方继续战斗的周鸿祎等等;苹果的微妙地位则相当于1812年的英国,它始终游离于安卓机海的竞争之外,却无处不在的影响着所有人。

人们通常都喜欢用熟悉的方式应对挑战,1812年的拿破仑决定发动一场统一欧陆的战争,雷军则要把手机打造为连接一切的中心,尽管马云在一旁冷嘲热讽:“空气不行,手机再好有什么用?”雷军控制着4家上市公司,在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里,迫不及待地投出了70多亿美元,包括投资似乎是回应马云的空气净化器……雷军和他的小米义无返顾的构建着移动生态系统的护城河。

在这条竞争之路上,不断提速的雷军面临着一场与莫斯科城下的拿破仑相同的危险决战,他们制定了不易达成的目标,决意去挑战看来可行实际却难于战胜的对手。 小米和拿破仑帝国的共同点在于,他们的组织、体系、结构和运作方式决定了他们无法承受失败,必须不断进攻,不断取胜。

雷军的三点担忧

战略上如临深渊,行动上不惜一战的雷军,或许有三点担忧:

1、体系内出现生态缺口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如此迅猛,无人准确预判下一个风口,能否成为挺立风口的那只幸运猪,一半靠敏锐的洞察,一半靠运气,而双重身份的雷军则多了第三种选择:投资。 2004年成功将卓越转手给亚马逊的雷军就完成了从创业者到天使投资人的转型,在2008到2010年这段时间,辞去金山CEO一职的雷军一口气投资了大约20家公司,其中既有YY语音、UC浏览器这样的成功项目,也有凡客诚品这种需要持续补仓的大坑,更有事后看来具有踩点性质的探营魅族,“委屈”的黄章心中那口怨气至今郁结不散,但雷军绝不后悔,因为BAT的阴影无处不在,不知何时就会突然祭出杀手级的产品或应用。

如今也是这样,商业地位仍然脆弱的小米没有任何时间可以挥霍,只有用投资覆盖智能家居、知识产权、O2O、内容平台和周边硬件等所有视野内的创新领域,才能达到“深挖洞、广积粮”的效果。

2、加速与BAT融合

450亿美元估值的小米几乎是一夜之间成了中国互联网的第四极,从入股美的就可看出小米对周边行业的渗透和渴求已没有边界,这不仅意味着小米从那些传统或新兴的产业中充分汲取营养,还可如某些人所说的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继续释放利好的资本信号,但“硬件公敌”雷军并不愿意过早与BAT驳火。

雷军正在为小米新品发布会排练,这句话他最近在多个场合说起,引用自毛泽东

小米豪掷18亿投资爱奇艺则释放了另一个信号,除了给新浪空降的陈彤提供子弹之外,它说明小米正在加速跳出单纯的手机业务进入与BAT你中有我的融合时代,对于暂时无法跨越的对手不如合作,这是雷军的远见。 小米已经通过对优酷和UC的投资拉近了与阿里的关系,马云旗下的云峰基金则加入了小米的投资人行列。 现阶段BAT的主营业务与小米并没有太多交集,阿里的云OS曾有意叫板MIUI,但因为缺乏品牌机支持,仅靠刷机很难克隆MIUI的成功模式,MIUI起码在二线手机或山寨手机中还有一批拥趸,当然云OS的受挫也可能让阿里投入更多的资源发动反攻,虽然小米并不害怕这种竞争,但暂时避免与BAT正面交锋仍是明智的。

3、心气怠惰和创新激情

雷军曾经表态,小米在2017年之前不会上市,这也许是基于合理的商业考量,但对于长期透支生命撑起小米未来的年轻人并不公平。 众所周知,公司创始人和VP团队可以通行上市、出售、控股等多种方式变现,但绝大部分员工的权益只能通过IPO得以保障。

小米在营销、公关和资本市场上的成功放大了员工的心理预期,因此在长时间的创业拼搏之后,内部形成某种心气的怠惰和迷惘的空窗期是必然的,并非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所能解决,亦是任何国家和任何企业都不能避免的发展阵痛。 拿破仑踏上漫漫征俄之路时,他手下那些功成名就、纷纷受封为亲王和公爵的元帅们虽然仍旧忠心耿耿,但已不再像往昔那样意气风发,豪气干云了。

既没有马云的“出口成汤”,又不似李彦宏儒雅气质的雷军所使用的绝招是不断制造惊喜,与董明珠的对赌如是,控股美的亦如是,这很像是拿破仑的战略,人们每次预言科西嘉小个子要完蛋了,拿破仑就用一个新的胜利去辟谣,而胜利的后遗症则需要另一场胜利去弥补。

打赢一场决战与赢得一场战争

莫斯科之战也就是史学家所称的博罗季诺战役,是在交战双方都不情愿的情况下发生的,拿破仑的心理极为矛盾,他远涉千里来到莫斯科城下,当然是想迫使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署城下之盟,但1812年6月24日进入俄境之后,法军的减员速度就超出了预期,原有的40个步兵师和25个骑兵师的51万大军,在一个月中减员15万人,由于战线过长,拿破仑的兵力也高度分散。

拿破仑的对手库图佐夫同样犹豫不决,他不想冒险与欧洲第一名将厮杀,可怕的冬天即将到来,他宁愿静待法军自己在俄罗斯的严寒中解体,但莫斯科的象征意义(当时的俄国首都是彼得堡)又使得他承担不起未经一战就轻言放弃的政治责任。

于是,这场战斗还是发生了,而且是19世纪流血最多的战役之一,库图佐夫保存了他的军队,拿破仑赢得了一场皮洛士的胜利,这场决战的很多细节都值得小米深入研究:

1、小米有本钱发动一场决战吗?

这也是当年拿破仑最为踌躇的一个问题,近在咫尺的莫斯科是胜利者的最好酬佣,但他的兵力并不占优,中间还横亘着库图佐夫这样危险而难于消灭的对手,这是一场无论愿意与否都非打不可的决战,雷军所面临的抉择则比拿破仑复杂和痛苦得多。

对大众消费品来说,销量和利润是两个决定性指标,一直以来,小米奉行的苹果精品战术比三星的机海战术更有效,雷军按时迭代单一旗舰机型使得小米用户拥有更稳定、更具成长性的ARPU,这种经验又被强势的营销所放大,成为小米之道的精髓,但与此同时,严重依赖高估值的小米为了维系资本神话,保持出货量的绝对增长也有其重要意义,这就注定了小米不会放弃红米这样利润微薄的低端机。

2015年,小米是带着一种极为矛盾的心理发动这场决战,在没有一款2000元以上旗舰机型的情况下,仅凭数量冲击三星的霸主宝座,抵御联想、华为等一众国产厂商的围追堵截,这不仅史无前例,更意味着小米的品牌定位进一步由中低端向下沉降,而在小米科技之外,体型越发臃肿的小米集团正加速将自己变为相扑选手,以为步履蹒跚之下仅凭惯性仍可产生令人生畏的势能,果真如此吗?

决战的意义在这里已变得模糊而抽象,莫斯科城下的拿破仑拒绝了达乌元帅以4万兵力发起侧翼突击的建议,坚持强攻俄军的坚固阵地,因为此时的拿破仑不再是法国革命军的将领,而是帝国之师的统帅,他想的是如何万无一失的全师制敌,不愿再兵行诡道、行险出奇的心态背后是功成名就的拿破仑输不起了,从灯火阑珊处走到聚光灯下的雷军和小米何尝不是如此。

2、找准对手了吗?

雷军新年的第一条长微博名为“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自励的同时,竭力传达着小米在正确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正能量,但在这条梦想之路上他和小米找准对手了吗?

是三星吗?这是一家特别奇葩的公司,它拥有最完备的手机产业链,生产了2014年数量最多的智能手机,握有海量的硬件专利和技术,触角伸向科技创新的各个角落,却从来不是任何人或公司的偶像或目标,即使如此,复制或摧毁一个三星传奇又谈何容易。

仅从销量上说,致力开辟国外市场的小米、收购扩产的联想、多管齐下的华为确实有可能在两三年内赶上或超过三星(当然更容易超过苹果),但营收和利润就另当别论了。 2014年,三星以手机为核心的IM事业部虽然利润较2013年大降,但一个季度的利润仍有96.4亿人民币之多,而小米科技2014年的含税收入(雷军的创造性提法)为743亿人民币,利润虽然不详,但参考2013年的总利润只有3.47亿人民币,以理忖之亦不乐观,更遑论放大到小米集团和三星集团的全面对比了。 即使考虑到三星手机均价正处于下降通道这一趋势,小米在2015年也需要至少销售3亿部手机才有可能与三星拼营收,这是什么概念?仅一个小米就要掏空富士康的全部产能了!

然则是苹果吗?成为苹果那样集仇恨与膜拜于一身的科技图腾,大约是很多人的梦想,小米对苹果的亦步亦趋是众所周知的,而所有成功的手机厂商克隆苹果的雄心都是从开发自主操作系统开始,诺基亚从Symbian到Meego甚至联姻Wiinphone都不向Android低头,三星在Bada上屡遭失败,仍然执着于Tizen,疯传的小米MIOS也是如此,它是小米自我感觉良好的一个体现。

华为有海思芯片还有5G的概念,小米则想利用积累的用户口碑研发操作系统与之抗衡,但MIOS成不了IOS,因为苹果除了系统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系列芯片。 剥离了所有生产要素,知识产权体系又极为薄弱的小米,甚至都不一定有胆气直面董明珠的“掌握核心科技”了。

这是一个乐视做手机,小米做电视的年代,所有的对手都在快速进化,小米的互联网手机模式在黎万强之后也不再独具营销优势,它的手机均价在红米边入之后持续下降,不得不加快产品迭代的速度,从小米1到小米3都是每年一部新品的节奏,而雷军微博最近爆料,2015年1月15日又会召开旗舰产品发布会,这也许意味着小米5即将问世,距离2014年7月22日小米4的发布,时隔仅仅半年。

如今的小米就是一个伪手机公司了,雷军在小米集团的外壳下塞满了各种想得到或想不到的投资,但小米会因不断变胖而变强吗?还是相反削弱了爆品的优势?1812年,拿破仑是带着统一欧陆的梦想发起那场征俄之战的,并在莫斯科城下做了接近成功的努力,败归之后的他留下一句名言:“从伟大崇高到荒谬可笑只差一步”,2014年雷军对小米体系做了所有可能的填充和补强,并在新年之初许诺带领这支小米加步枪的部队“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嗯,2016年等他的新鸡汤了。

奇虎360的赞助商是谁?

周鸿祎在IT行业内,以狼性闻名,一向敢出狠招,这是人所共知的。 他现在的身份是奇虎董事长、天使投资人。 周鸿祎这三年多做的360安全卫士就以“狠狠的”免费招式掀起了安全领域的风暴。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截至2009年年底,360安全卫士覆盖了国内73%的网民,是安装量仅次于QQ的第二大客户端软件,用户数量接近2.8亿。 一直在为生存而努力1999年出现在行业内的周鸿祎给人更多的印象是一个技术专家,从方正集团出来,创办3721公司,以“中文网址”在业界独树一帜。 “湖北佬”周鸿祎的凶猛特质无法隐藏,他一直自称是“工作狂”,并宣称:“我当时一直在为生存而努力”。 2004年,从雅虎中国总裁位置上离开之后,周鸿祎的身份变更为 IDG VC(国际数据集团风险投资基金)合伙人,“我更想发掘互联网未来的新锐力量”。 不久之后,周鸿祎就发现了一个新的领域—网络安全。 奇虎360公司创立于2005年9月,成立不到200天即获得了红杉资本、鼎晖、IDG、Matrix、天使投资人周鸿祎联合投资的两千万美元。 2006年,各种恶意软件不断在互联网肆虐,互联网用户对此叫苦不堪。 同年3月,看准了方向的周鸿祎出任奇虎董事长,开始引领奇虎转型。 2006年7月,奇虎推出了专业查杀恶意软件的“360安全卫士”,当时提供的主要功能是自动检测、清除恶意软件、自动检测并修复系统漏洞,从而满足用户清除恶意插件、修复系统漏洞的迫切需求。 由于360安全卫士的简单易用而且免费,360安全卫士获得迅速推广,产品发布20天后装机量就达到了100万。 周鸿祎认为,在互联网安全方面,中国面临的挑战比欧美国家更大,其中一个挑战就是应对木马的威胁。 “中国用户的电脑整体安全防护水平较低,加之许多网民安全意识淡薄,为木马泛滥提供了生存土壤。 ”当周鸿祎把注意力转向安全领域后,他的危机意识也比别人来得更为猛烈。 “互联网上比比皆是的安全漏洞,再加上不完善的法律体系等,让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频频得手,并由此形成了偷窃、分配非法财物的木马产业链。 ”免费杀毒乃大势所趋凶猛如周鸿祎,他做安全软件,注定要与别人不一样。 据周鸿祎介绍,奇虎360系列安全产品的设计、开发、运营一直遵循着两条原则:第一,专注于用户的需求,绝不发明用户需求、幻想用户需求,对用户而言,产品必须是好用、易用;第二,尊重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重视用户体验,保障用户利益不受损害。 因此,周鸿祎不赞成将互联网软件的商业模式建立在广告弹窗上,认为频繁弹出的广告会极大损害用户体验。 但真正体现周鸿祎风格的,还是360安全卫士的免费策略。 2008年7月17日,360安全卫士正式发布杀毒软件并宣布永远对用户免费,成为免费杀毒的开路先锋。 这一举动,在国内杀毒软件市场一石激起千层浪,给整个杀毒软件行业来个大搅局。 周鸿祎一向的观点是:“用户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当前,传统杀毒软件领域的技术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周鸿祎认为,杀毒和邮件、搜索、IM一样,都属于互联网基本服务的范畴,既然是基本服务,就该对用户免费。 免费杀毒乃大势所趋,不会损害网络安全行业利益。 “2010年所有的安全软件要么就免费,要么就退出市场。 ”在2009年11月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周鸿袆大胆断言,“其实每年研发的钱就那么多,收集点病毒就出去卖几百块钱,这是不合理的。 ”周鸿祎直言,很多杀毒软件实际上是牟取暴利。 对目前很多安全厂商坚持用卖软件的模式来做杀毒软件,周认为,“迟早要被互联网淘汰掉”。 更看好互联网增值服务360安全卫士已经做了三年,虽然奇虎有足够的风险投资,没有生存压力,但顺应互联网免费大潮的奇虎也在探索自己的商业模式。 至于360未来如何赚钱,周鸿祎表示,该公司将学习网易和腾讯的模式,吸引大量忠实用户,针对部分用户提供增值服务从而盈利。 事实上,无论是网易,还是腾讯,以免费吸引用户的平台建构商业模式正在逐步清晰,其中走得最远的是谷歌。 谷歌不仅搜索免费,还在进行互联网接入的免费,替代传统的运营商,通过打造一个广阔的免费平台从而实现“网络广告等后续付费业务的成熟”。 一直倡导互联网开放平台的胡延平认为,“平台,是互联网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点”。 借助工具,打造平台,据胡延平预测,“3年之内,360系列可能超越腾讯,成为中国电脑装机量最大的客户端软件”。 “刻意要做平台,是做不好的,我们还是先把免费安全软件做好,然后顺其自然地发展”,周鸿祎更看好互联网增值服务,如为用户提供在线安全存储服务,“我不赞成把免费服务的高级版做成收费,在安全软件上,我们坚持全部免费”。 周鸿祎现在很忙,他表示,今年上半年,360将推出彻底免费的全功能安全防护软件,并且在近一年的时间中,都在忙于实现这个目标。 面对未来的“云安全”领域,奇虎也在积极部署,360的数据中心部署了5000多台服务器,并通过专业的搜索技术、海量的用户基础,三者共同建立起了云安全体系。 “哪怕是对网上最新出现的恶意程序,360也能在几分钟内立即具备防御和查杀能力。 ”周鸿祎如此说道。 “整个安全领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这是个非常大的机会,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把免费安全软件做大、做好,”周鸿祎如此表示,“我一定会把360安全卫士做上市,中国的网络安全企业应该走得更远,但现在还不急,360需要一步步走稳。 ”复制的,自己看看

360老大周鸿祎投资了哪些企业?听说周鸿祎是天使投资人。

搜了一篇周鸿祎的文章,楼主看看这个对你有用吗?今天,中国最缺的还是天使投资人。 《创业邦》_文/周鸿袆在中国,我绝对不是天使投资者投资项目最多的,也不是投资额度最大的。 我对天使投资的理解是这样的:你创业的时候别人帮助了你,那么你今天有能力了,你其实可以帮助更多的年轻人。 今天,中国最缺的还是天使投资人。 这也是我当初为什么选择去做天使投资的原因。 做天使投资,我觉得要抱有一种支持年轻人的心态,要有平常心,把钱投出去的时候就要有思想准备,知道这个投资有可能赚,但更有可能赔,因为投资于公司早期,它的风险一定是最大的。 所以,投这个钱的时候,无论是一百万还是两百万,你心里就当这个钱不在了。 如果他能成功,就是你运气好。 如果赌不上,那就是年年交学费。 天使投资人一定要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创业者。 很多年轻人有勇气,有锐气,还有对新市场、新用户的了解,但是他们缺经验、人脉关系,还有一些资源。 我发现,在美国硅谷,有很多大公司的高管都是积极的天使投资人,他们有经验,在投钱的同时也会给年轻的创业者一些帮助和指导。 在国内,这样的天使投资者也越来越多了,因为成功上市的或者卖掉公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要把一个公司从小做到大,其实真的是一部血泪史,里面有很多失败的教训,也有很多弯路,有很多浅滩和暗礁。 过来人都走过一遍了,如果能够毫无保留地传承给年轻的创业者,我觉得会加快整个行业创业和创新的步伐。 中国应该有更多的“微天使”和“微投资”。 我觉得有一种误导,天使投资如果一个案子不投个几千万,说天使投资人好像没面子似的。 我反对这种价值观,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微天使、微投资。 就是说,每个人勿以善小而不为,你投不了一百万,你投五十万也可以,投十万块钱也不少。 不要老去攀比谁投的钱多,比谁投的项目多,这样比来比去没有意义。 在美国,投十万美元的微天使也不少。 但是,这点钱就能改变一些创业者命运,就可能给一些年轻人一些帮助。 张朝阳创业的时候,尼葛洛庞帝一共给了他不到十万美元,是一个典型的微天使、微投资,但是他改变了张朝阳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格局。 做天使投资,最重要的就是看准人。 你的投资额本来就不大,这几个钱连律师都雇不了,更何况去雇什么财务、会计事务所、审计什么的。 要想看准人,其实更多的时候就是打几个电话,做一些背景了解,然后跟创业团队做一个交流。 凭你的感觉,你喜不喜欢他,谈得来谈不来,这些小伙子是不是需要你支持,谈过几次,感觉就出来了,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人看准。 另外,我还有几个主张:第一,我主张天使投资的额度不要太大,因为毕竟风险比较高,你又不愿意把所有的钱都赌在一个项目上,万一失败了你可能损失会比较大。 所以我建议,不管碰到多好的项目,你投的时候最好有一个最高限额;第二,你占的比例不要太高,否则对企业未来再融资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比如说,一些传统的天使投资人自己70%控股。 后来的投资者就会有比较多的顾虑。 而且,你占了比较大的股份,这个风险实际上是扛在你身上的。 所以,一个项目不要投的金额太大,占的比重不要太多,但是可以持续投资,多投几个项目。 我觉得,一些天使投资人不太负责任,他讲就讲他成功的项目,只说自己如何过五关斩六将,不谈自己走麦城。 投资成功率做到100%,那是不可能的,否则就不叫风险投资了。 所以,我认为,投资成功率能达到一半或者能超过三分之一,就是不错的成绩了。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2745.html
美利坚众嗑国 奥运会闭幕了 这些惊人疑问不能不了了之
午评 新冠药概念股集体爆发 两市半日成交额不足32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