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打响AI人才战 6个岗位抢1个人 百万年薪抢毕业生

“24岁毕业时年薪50万元,到了30岁大概能升到P7(注:职级名称),那时就能年薪百万了。”

从上海交大硕士毕业后,出生于2000年的赵宏在今年入职腾讯,担任AI算法工程师,成为AI风口下第一批就业的年轻人。

伴随人工智能(AI)日渐火热,“百模大战”激烈开打,AI人才掀起招聘热潮。求职招聘平台猎聘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AI相关职位同比增加321.7%,投递该领域的人才数量同比增长946.84%。目前最紧缺的大模型算法岗位,人才供需比仅为0.17,大概相当于6个岗位争夺1个人才。

薪资方面,开出年薪50万-70万是普遍价格,年薪超百万甚至达到200-300万之间,在业内也并不罕见。

脱离草莽期后,大模型逐渐成为斗争激烈的红海。根据第三方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国内共计推出了305个大模型,除了头部大厂外,还跑出了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零一万物、MiniMax、智谱AI、阶跃星辰六家“独角兽”。在这场角逐之中,无论是资金背景、技术实力还是人才储备都成为科技公司血拼的战场。

新一轮“抢人大战”是否已经掀开帷幕?多位业内观察人士称,十年前的互联网叫“抢人”,现在的大模型则是“精挑细选”。

“互联网时代,哄抬薪资抢人的时候,出现过2倍甚至2.5倍薪水挖人的情况。但现在大模型领域,‘抢人’更加务实、理性。”脉脉CEO林凡告诉记者,“尽管薪资涨幅普遍达到50%以上,但是不再有公司会玩命砸钱抢人。”

招聘“少而精”:顶尖校招生年薪超200万

“以研究生身份入职大厂,最低的年薪大概40多万,最高大概是55万元左右。”赵宏透露,他本科是电子芯片专业,通过在华为实习转行进入AI行业,在他身边,从传统数学和工科转型而来的同行并不鲜见。

“研究生普遍给到70万就算高价,对于博士而言,毕业薪资可以达到百万元。”深耕AI行业的猎头倪悦向记者透露,面对国内C4(清华、北大、复旦、交大)重点实验室博士毕业生,大厂给出超过200万的年薪很常见。

不过,如此高薪只局限于核心技术骨干,“国内做基座类模型的人才90%都出自清华,真正会调模型、训练模型的甚至不超过200个人。”医者AI创始人刘呈辉表示,由于行业本身的人才储备有限,加上大模型的突然火爆,创业公司要招到最优秀的技术人才,需要在核心实验室里“锁定”相关资源。

“真正有价值的AI岗位数量并不多。”赵宏坦言,“大模型的核心代码主要是靠少数大神。很多公司提供的AI岗位,都是在安装运行开源代码,调整参数,有很多重复劳动。”和动辄十万人的互联网大厂相比,AI独角兽的员工数量普遍仅有几百人。

作为第一批赶上AI风口的人,在今年毕业季,包括华为、阿里、腾讯等顶尖大厂都对赵宏伸来橄榄枝,“华为花了3小时电话挽留我,希望我多做几年技术,未来路会走得更远。”但是无论是阿里还是华为,氛围都更偏科研,“我加了阿里主管的微信,发现他每天都在世界各地开各种国际性会议,当时我的内心也很忐忑。”由于比较喜欢大模型应用性方向,最终他拒绝了阿里和华为,选择了腾讯。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企业用人方尤其是高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对AI人才的争夺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某招聘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为了吸引和留住AI人才,多数用人方纷纷开出高额薪酬。这些高薪待遇无疑加剧AI人才市场的竞争。甚至一些大公司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了全球,以加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脉脉数据显示,目前大模型研发技术人才平均月薪已超过5.4万元。在高薪岗位前十位中,大模型算法新发岗位平均月薪位列第一,超过6.7万元,其次是模拟芯片设计、数字前端工程师。

暗流涌动人才战,字节岗位多、华为薪资高

独角兽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未来全球只会剩下5家大模型企业。AI时代,大厂与初创公司最终所占的市场比例,可能会比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比例更为凄惨,“极端的比例可能会达到9:1。”

据梳理,今年以来全球AI领域已有107起融资事件,其中,国内大模型公司融资金额在亿元级别的有20起。“AI六小龙”(零一万物、MiniMax、百川智能、智谱AI、阶跃星辰、月之暗面)中有五家公司今年已获得亿元级融资。

AI已成为互联网大厂必争之地。在人才战中,字节跳动是打法较为强势的一家。根据脉脉数据,从2021年起至今,字节跳动连续第四年位居新发布AI岗位数量第⼀。 在多个大厂中对大模型人才的招聘指数最高,达到17.24,成为新发大模型岗位最多的大厂。

今年上半年,在招聘人工智能人才量最多的前十名企业中,字节跳动排名第一,小红书第二,接下来依次为蚂蚁金服、美团、华为。从薪资来看,华为对大模型人才的月薪给到了5.5万元,成为大厂中新发大模型岗位薪资最高的大厂。

其中,前微软全球副总裁姜大昕,前网易副总裁、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前百度副总裁景鲲,相继被曝光已经进行大额融资。今年7月,字节跳动大语言模型研发技术专家杨红霞、阿里通义大模型团队技术骨干周畅也从大厂离职,加入AI创业浪潮。

不过,相比互联网时代颇为草莽凶狠的挖人战术,如今AI领域的人才竞争显得暗流涌动,“目前各家大厂的技术团队都比较稳定,核心人才给到的现金大概是300万左右年薪,其他都以股票形式兑付。”倪悦透露,“目前竞业协议较为完善,核心人才受到薪资和竞业双重保护,技术大佬跳槽往往自带团队,挖角成本很高。”

除了算法人才外,包括品牌、市场、营销等人才也成为AI企业下一步招聘重点,“不少面向消费者的创业公司,更需要让产品进一步落地,因此需要建立完整的推广团队,相比门槛极高的算法岗位,这些领域更有机会。”倪悦表示。

“如今人才选择大厂,和各家大模型技术流派有关,并非完全根据薪资。”林凡表示,人才会先考虑自己对未来主流技术路线的判断和公司是否一致,不同的路线也代表不同的发展方向。比如OpenAI、Google、亚马逊各自是不同的路线。另外,公司的算力是否充裕、是否有高质量的数据储备都会是人才优先考虑的事项。

热潮背后:重金砸向AI是否值得,能否商业化?

如何将技术转化成商业回报,始终是悬在AI企业面前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据外媒报道,OpenAI全年运营总成本高达85亿美元,其中,近40亿美元租用微软服务器,OpenAI预计一年总收入约35亿美元,这意味着OpenAI的收支缺口可能高达50亿美元。

AI企业的核心投入成本是算力,而非人力,基座大模型公司在算力上的投入基本都要超过1亿美元,“大模型的前景我并不是特别乐观。”赵宏向记者坦言,“因为每次训练都要耗费大量成本,训练一次就要千万美金,目前技术还在初期,未来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公司未必愿意耗费这么高的资源来投入。”

投资圈对于AI公司的观察更为冷静。刘呈辉告诉记者,现在的投资环境更加严峻,“水温”发生了明显变化,投资人看项目愈发谨慎,在考察项目时不仅看增长空间和未来价值,对短期的收入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公司选择上,投资人更看好“牌桌上的公司”,而“牌桌上的公司”核心就是清北等高校系,背后有深厚的技术底蕴,否则很难获得头部投资人的青睐。

应用层的公司必须实现稳定的收入,这意味着公司必须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收入的规模大小并非唯一标准,但公司必须确保收入是标准化、可规模复制的,这对于多数公司而言,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因为目前寻找应用场景对于大模型公司而言依然是一大难题。

“现在融资呈现头部化、集中化的趋势,小公司很难持续融到钱。”长期布局AI的某上市公司CEO表示,“资本开始期待回报,竞争愈发激烈,用户规模增速、留存都在放缓,企业陷入技术、成本、市场的综合考量之中,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和落地场景,行业洗牌期或许很快就会到来。”

“过去一年,在AI应用落地中,成本降低的趋势最为显著。”投资超过50家AI企业的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大模型每百万Token调用成本从去年120美元(约人民币800元)降到今年不到人民币1元,几乎是千倍下降,根据估算,未来成本很有可能再下降1000倍。AI相关的成本会越来越低,技术落地应用也变得更为容易。

周志峰认为,未来将出现很多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新应用领域,如AI搜索、AI游戏、AI社交等等,同时也有很多新内容平台出现,如资讯、漫画、短剧、角色互动平台等,“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已经孕育出众多科技巨头,生成式AI时代,这一现象必将重现,中国新一代的伟大的科技公司已经在形成中。”

(文中赵宏、倪悦均为化名)


未来几年什么专业的就业前景好

未来几年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有大数据、AI人工智能、软件工程、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等,具体介绍如下:

1、大数据

现在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 大数据应用范围非常广,可以说覆盖了目前所有的行业,未来五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前景都很好。 学习大数据后,可以应聘的不仅仅一个职位,你可以从事数据挖掘专家,数据分析师等等,就业前景不错,薪酬也很可观。

2、AI人工智能

目前人工智能的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导致就业市场供不应求。 智能研发项目在未来几年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更不用说薪酬了。 但这也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科学。 因为学生必须学习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以及心理学和哲学,所以学生可以考虑这种兴趣。

3、软件工程

现在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也是供不应求。 甚至到了未来的社会很可能就是全机器人的模式。 到了那个时候,需要计算机的公司和行业也就越来越多。 毕竟很多地方都是需要计算机人才的。 比如银行设计程序,企业公司设置防盗墙,智能机器人设计程序等等都涉及到了软件工程。

4、财务管理

不管是什么样的公司,都需要一个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 通过财务管理可以对一个公司的财务进行预测。 财务管理就相当于掌握了公司的经济大权,掌握公司的命脉。 一个好的财务管理,可以使一个企业经营的更好。 可见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5、物流管理

其实物流管理这个名字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 我国物流管理的人才其实还是很少的。 毕竟这么大的国家,进口,出口,运输的贸易数不胜数。 而物流管理则是要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计算出运输最少的成本,以及商品如何去配送等等。 选择物流管理专业的同学最好也学好英语,才能在进出口的贸易中与人更加流畅的交流。

就业注意事项

1、应以开放的眼光立足长远,调整求职观念,不要完全被薪酬、岗位、工作地点等条条框框所束缚,先就业再择业。

2、需要明确个人的职业定位以及期望的工作岗位。

现在学计算机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

现在学习计算机专业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等,就业前景和薪资水平都是不错的,很多大厂都在招聘这方面人才,一定要选择一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这样将来找工作会更加顺利,发展方向会更加广阔!随着“互联网+”计划的实施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人工智能应用、UI设计、软件开发、互联网应用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紧缺,实战技能扎实的专业人才备受青睐。 现在学习互联网技术,就业和未来的发展前景都很不错。 从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整体的表现还是不错的,随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相关领域会逐渐释放出大量的就业机会,未来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就业空间也比较广泛,不仅可以选择IT(互联网)行业发展,也可以在传统行业发展。 学习计算机技术要想获得更强的岗位竞争力,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注重新技术的学习。 计算机领域的技术迭代速度是比较快的,新的技术领域往往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一定要紧跟技术发展趋势。 当前随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被列入到“新基建计划”,掌握相关领域的技术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二:注重行业知识的积累。 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众多行业领域会与互联网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比如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都有众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机会,所以学习计算机技术也要注重行业知识的积累,掌握更多的行业知识也会明显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第三: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 学习计算机技术一定要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在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要多做实验,另一方面也要积极为自己营造一个实践环境,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应该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组,同时也可以关注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比赛,这个过程也能够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华为百万年薪天才少年

原标题:“天才少年”牛在哪儿?

他年薪201万

她年薪156万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两名毕业生获得华为“天才少年”职位引发关注。 其中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毕业的张霁获得年薪201万、姚婷年薪156.5万。

据悉,华为CEO任正非在去年4月20日的内部讲话中提到,2019年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2020年还想从世界范围招进200-300名,“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 目前,华为招募的“天才少年”工资按年薪制发放,分为三档,最高档薪资可达201万元。

“天才少年” 为何选择华为?

他们拒绝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大公司offer(录取通知),经历7轮左右程序加入华为,希望能够为华为做一点贡献……

7轮考核入职华为

张霁说想跟志同道合的人合作

本次入职华为的张霁是湖北咸宁人,毕业于华科大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 除了读书学习之外,平时张霁喜欢打羽毛球和跑步,生活作息规律。 自2019年10月,张霁曾在美国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访问半年。 由于科研项目较多,毕业时张霁没有主动投递过简历,但腾讯、IBM、阿里巴巴、深信服等公司都给出了offer, 其中最高年薪超过360万元人民币。

“选择华为最主要原因是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我想这在很多我了解到的公司里是很难具备的,但是华为可以做到。 ”张霁在谈到入职华为原因时表示,华为天才少年招聘标准非常严格 ,要经历7轮左右程序:简历筛选、笔试、初面、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HR面试,任何一个环节表现不佳或出现问题都可能失败。 但是华为不是一个唯论文、唯学校的公司。

张霁表示,在华为最艰难的时候加入,也是希望能够为华为做一点贡献,他同时呼吁更多青年才俊加入。

姚婷为女博士“正名”

我们很年轻很有活力

同时入职华为的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姚婷则来自湖南省益阳市,就读于华科大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计算系统结构专业。 除了学习专业课程,姚婷还选修了英语对外翻译。 从2017年至今,姚婷先后到过美国天普大学访学、西部数据日本研究院实习。 她最大的精神力量是家人的信任和爱,对自己的“知不足”。

毕业时姚婷也接到了西部数据、华为、腾讯和阿里巴巴的offer。 但因为姚婷的研究工作和应聘华为的部门最为契合,觉得能够发挥博士期间所学,所以最终入职华为。 她希望为华为云存储的发展壮大、为计算机存储领域的进步作出自己的微小贡献。

关于外界对实验室女博士年龄偏大、严肃无趣、难以接近的误解,姚婷表示反对:其实我们很年轻、很有活力。

才刚入职的姚婷一时被卷入网络热潮。 面对公众铺天盖地的赞扬,她却十分清醒:“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是要看他创造了多少价值,并不是说我拿到了156万年薪我就成功了。 人生不是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 我现在即使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巅峰,它也不一定就是一个巅峰。 而我中考的时候2A4B的成绩,它也不一定就是失败。 这种节点上的得失,都没有什么价值。 如果能够真正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或科研成果那才是有价值的。 ”

什么是华为“天才少年”

今年以来,华为至少已经招募了四位“天才少年”,分别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两位博士生张霁和姚婷,以及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的两名本科生。

华为未披露今年招募了多少位“天才少年”。

据证券时报报道,去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了一份总裁办电子邮件,根据这份邮件,华为对8名2019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这8名员工均为博士学历,最高两名员工的年薪为182万-201万元;两名员工的年薪为140.5万-156.5万元;最后还有4名员工的年薪为89.6万-100.8万元。

在这份发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华为公司表示,要打赢未来的技术与商业战争,技术创新与商业创新双创驱动是核心动力,创新就必须要有世界顶尖的人才,有顶尖人才充分发挥才智的组织土壤。

2019年6月27日,任正非在华为公司EMT(经营管理团队)内部的讲话提到,“今年我们将从全世界招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们还想从世界范围招进200-300名。 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 ”他说,“华为公司未来要拖着这个世界往前走,自己创造标准,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进,那我们就是标准,别人都会向我们靠拢。

华为“天才少年”的招聘标准非常严格,一般需要经历7轮左右流程:简历筛选、笔试、初面、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HR面试。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表现不佳都有可能失败,难度非常大。

“天才少年”的“特殊背景”

2019年12月至今,华科大先后有3名学生左鹏飞、张霁和姚婷入选华为“天才少年”项目,这与学校与华为长期合作、相互支持有很大关系。

华科大

每年向华为

输送300名左右毕业生

2019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探索面向未来的前沿科学。

据悉,目前全球仅4人拿到华为“天才少年”的最高档年薪201万元,分别是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钟钊、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方向的秦通、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左鹏飞和张霁。

两名毕业生在网上爆红后,华中科技大学8月5日也回应了舆论关切。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华科大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夏松表示,2019年12月至今,华科大先后有3名学生左鹏飞、张霁和姚婷入选华为“天才少年”项目,这与学校与华为长期合作、相互支持有很大关系。 夏松告诉记者,华为等企业肩负民族产业振兴使命,需要源源不断补充创新人才,当然他们一定有遴选判断的标准,学生个人的素质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所在学校及平台优势等应该都会考虑。

此外,在腾讯新闻话题栏目《Q问》平台,夏松还介绍称,华中科技大学每年都要为华为输送300名左右毕业生,目前包括校友郭平(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在内的十多位校友担任了华为重要职务。 据统计,截至目前华科大有超过1万名毕业生曾就职华为,当前在职数量为5700人左右。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连续两年培养出

最高档“天才少年”

记者注意到,张霁、姚婷出身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据记者了解,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系科技部2003年批准筹建的首批五个国家实验室之一,经过17年的建设,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武汉·中国光谷”的创新研究基地。 2017年通过了科技部的验收,正式改名为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记者从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了解到,去年,研究中心的毕业生左鹏飞博士同样拿到了最高档入选“天才少年”项目。

夏松告诉记者,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存储与光显示功能实验室,在存储方面的积累时间确实很长,而且也是比较公认的,在存储领域研究的比较深入的大型团队,所以跟BAT、华为浪潮等国内企业的合作非常深入。 对于数据存储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后,市场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这就影响到了技术人才的争夺。 所以学生培养不管是在哪个公司,只要他们具有高能力、高素质,都会很抢手。

对话天才少年的导师

仅仅关注年薪是不够的

华为天才少年的相关报道,从好的一方面来看,是激励学生们努力做好科研。 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仅仅关注年薪是不够的。 做科研是老老实实的工作,科研本身存在很多乐趣。

8月5日,天才少年张霁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教授周可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周可透露,张霁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很好,对新知识有种强烈的渴求,一旦发现问题就会想办法解决。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张霁同学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方向是什么?

周可:张霁从事的是AI for system方向的研究。 (注:AI for system,系统人工智能,主要通过一些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技术来解决以前系统设计中的优化问题。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与其他学生相比,张霁给您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是否有比较明显的特质?

周可:张霁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学习能力强。 对他印象最深的是,求知的主动和创新的热忱,他对于新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求,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它。 张霁在这方面的表现是很突出的。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如何培养出优秀博士?您认为要想成为一名计算机方面的科研人才,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

周可:博士生的培养主要是对其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工程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博士生在实际工程系统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创新方法解决问题,做到工程和学术的统一。 张霁等同学所在的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是科技部2017年首批批准组建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跟企业界有广泛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平台。 当然,有了好的科研平台,想要脱颖而出还要靠博士生自身的努力。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对于张霁入选华为“天才少年”项目,以及近期媒体报道,您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周可:华为“天才少年”的相关报道,从好的一方面来看,是激励学生努力做好科研。 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仅仅关注年薪是不够的。 做科研是老老实实的工作,科研本身存在很多乐趣。 我们国家现在科技逐步发展起来了,大企业对技术的需求很旺盛,为科研提供了实际系统和实际数据,这是我们的幸运。 现在各种报道铺天盖地,已经给这些学生产生了不小的压力。 他们毕竟刚刚毕业,刚刚参加工作,后面的路还很长,希望媒体在关注他们成长的同时,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压力,尤其不要以多少年薪为导向,这不好。

记者 卢燕飞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3879.html
不止7部!知名主持人持有未成年影片案新增41名受害者
获LV投资!90后 要带唯怡走出 女掌门 川渝舒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