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促改革 书写中国同世界合作共赢新篇章

经济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题:以开放促改革,书写中国同世界合作共赢新篇章——六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篇章

新华社评论员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部署,释放出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发展

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从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到力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生效;从不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行业准入;从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搭建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国际经贸合作平台……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不仅让中国的发展惠及国际社会,也让看好中国发展前景成为世界的普遍共识。

鉴往事,知来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根据我国改革发展客观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也是把握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之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更有力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每一轮改革总是伴随着新一轮开放,更深层次的开放总能推动改革向纵深迈进。扩大开放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从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到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从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到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再到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全会着眼于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有利于加快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开辟新空间。

开放带来进步,合作才能共赢。改革开放是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世界来说,这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将为世界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新征程上,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谱写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新篇章,中国人民必将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前行、共谋发展,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建设 以开放促改革

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___。

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980年确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后来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浦东开发区,现在对外开放区已经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拓展知识:

对外开放,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和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对外开放”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 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经济特区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 特区之“特”,主要指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共赢

什么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是中国繁荣发展…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以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是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关键。 过去40多年,中国兼顾国内外发展大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深化全面改革,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20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中国的对外开放也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注入了动力,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促进国际合作共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为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的意义在于:首先,它意味着摒弃封闭僵化的老路,积极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改革开放本质上是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坚持改革开放,就是摒弃封闭僵化的思维,主动融入不断拓展深化的全球一体化进程,构建相互竞争、彼此合作的全球生产力体系,通过广泛交往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展现自身特色。 其次,改革开放意味着激活发展的关键动力,实现发展道路的实质性跨越。 改革开放包含“改革”与“开放”两个方面,两者方向相反、机理不同,但都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旨在改造和革新现存生产关系,释放、接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放”则通过全球交往加速生产力的发展,倒逼、促进、深化生产关系的改革。 最后,改革开放意味着面临资本支配的风险挑战,必须掌握驾驭资本的能力。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学会驾驭资本,因为全球化决定了资本在全球的流动和分配,资本是扩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一种异化的生产关系。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不断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国的持续发展。

如何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2. 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关键抓手。 3. 当前国际环境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生产方式和分工格局面临重大变化。 4. 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 5. 我们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6. 顺应大势拓展我国自身发展空间,积极探索对外经济合作新模式新路径。 7. 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 8.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也是一次深层次的体制性变革。 9. 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形成了覆盖全面的开放格局,但仍有提升空间。 10. 开放的系统性与均衡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11. 我国未来的开放要顺应全球发展新变化,把握国际经贸规则新趋势。 12. 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竞争,坚持开放、共享、包容、互惠、共赢的原则。 13. 坚持国内国际统筹,着力构建与国际先进规则相衔接的开放型经济制度框架。 14. 按照战略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建设高水平的产业开放体系、贸易投资体制、政策保障体系以及区域开放格局等方面。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419.html
低功耗 高升力 颠覆性的突破 太阳能动力微型无人机比A4纸还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 中国技术在孟加拉国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