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内罗毕/坎帕拉8月13日电 通讯:中国产品和技术助力非洲摩托“电动时代”加速到来
新华社记者黄伟 聂祖国 林晶
比萨索在坎帕拉经营一家电动摩托车企业。这家企业从中国进口锂电池,在当地组装成电动摩托车。他告诉记者,客户购买摩托车后,可以享受“换电”服务,随时把用完的电池送到更换站换取充满电的电池。对于客户来说,这样的换电模式比使用燃油摩托车加油更便宜。
截至目前,比萨索经营的企业已经售出1600多台摩托车,建立了80多个电池更换站,并在换电网络中部署了3800多个电池。他满怀期待地告诉记者,随着客户持续增加,企业还计划今年建立东非最大的锂电池组装厂。
比萨索说,中国无论是电池技术还是电动车辆技术都非常好,非洲企业目前在运营期间无法在本土获得的组件,基本都来自中国。
乌干达只是一个缩影。越来越多非洲国家企业与中国伙伴合作,开拓电动摩托车的广阔市场潜力。
摩托车在非洲国家的“马路文化”中有特殊意义。由于灵活、便捷的特点以及相对便宜的价格,摩托车是不少非洲居民出行的重要选择,不仅作为私人交通工具,也是重要的公共交通出行工具。
随着网约“摩的”的兴盛,摩托车市场正迎来巨大发展机遇。而电动摩托车在成本和环保等领域的优势均好过传统燃油摩托车,正推动非洲交通出行实现新的改变。
在肯尼亚,27岁的摩西·基马尼在一家来自中国的新能源企业瀚麟(非洲)担任市场部经理。说起自家生产的电动摩托车产品“boda-boda”,基马尼赞不绝口。“中国电动摩托车的启动速度和加速性能非常强劲,完全不输燃油摩托车。它非常适合我们这边的环境,既灵活又高效。”
在内罗毕郊区的一个巨大仓库里,电动摩托车初创公司ARC Ride的团队正在忙碌地处理从中国交付的数百辆电动摩托车及零部件。这家企业研发、组装、销售都在肯尼亚,但主要零部件还是从中国进口。
肯尼亚拥有非洲最大的“摩的”市场,大约520万人从事摩托车运输服务。当地有一种说法,平均每10个肯尼亚人就有一个依靠摩托车谋生。随着近年来燃油价格上涨,当下电动摩托车每公里的运营成本只相当于燃油摩托车的十分之一。“摩的”骑手如果使用电动摩托车,一年左右就能把购车款省出来。
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非洲电动摩托车市场规模将增长到50.7亿美元,成为当地可持续交通转型的主导产业。不断增长的市场前景让不少非洲企业积极与中国企业合作,生产和销售电动摩托车。
从环保角度来看,电动摩托车符合当下许多非洲国家鼓励电动化出行的趋势。肯尼亚、乌干达、南非、贝宁、卢旺达等国纷纷出台鼓励电动化出行的政策,给电动摩托车推广提供了友好环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乔伊斯·姆苏亚说:“非洲国家电动摩托车日益普及,将有助于当地降低空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从摩托车制造产业链到电池和电动化技术,中国企业物美价廉的产品和过硬的技术经验,顺应当地企业实际需要和非洲绿色转型趋势,正推动非洲摩托“电动时代”加速到来。(完)
行业聚焦 | 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隆重举办
新华AUTO:2023年3月31日- 4月2日,为期三天的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 论坛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清华大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同协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副理事长等高等领导参加了本次会议。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今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共有来自政、产、学、研各领域约200位高层嘉宾出席并发言,现场参会嘉宾预计将超过3500人次。
论坛聚焦“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 主题
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以“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为主题。 一方面,汽车现在变成高度创新的集成产品,整个行业也更加跨界,应该有概括其未来变革的定义;另一方面,我国汽车发展战略远景就是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目前这一目标已经越来越近。
在全球电动化、智能化加速的新形势下,如何把脉汽车产业下一阶段发展,推动汽车强国建设,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汽车产业现代化之路,成为行业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 “汽车产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徐尔曼表示,我国是新能源汽车全球第一大国,正在由 “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这为我国汽车产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023百人会论坛采用开放论坛与闭门会议并重的办会新模式,升级打造4场高规格闭门会议,力邀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决策者、专家学者就当前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集思广益,以高质量的闭门研讨氛围,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研判产业形势,掌握政策趋势,破解行业发展难题提供智力支撑。
2023百人会论坛围绕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形势、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动力电池等核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趋势、新一代汽车消费变革趋势、汽车与能源协同发展策略、新型交通能源保障体系,商用车转型方向、新型汽车投资策略、汽车后市场创新路径、汽车数字化与智能制造模式等多个话题展开讨论。
3月31日上午,论坛首日并行举办两场闭门会。 面向新形势的汽车产业管理体制和治理体系研讨会进行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监管体制,汽车生产企业与产品准入、投资准入、产能管理等有关制度和政策,中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政策,建立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的政策体系等议题的讨论。
以“加速中美商用车零排放转型”为主题的中美交通碳中和高端圆桌会将邀请中美商用车领域政府和企业代表,探讨中美在商用车零排放转型领域的最新进展;中美商用车转型的方向及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商用车发展技术路径及创新模式;中美商用车领域未来合作方向;推动中美商用车发展及合作的政策建议。
3月31日下午召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与政策闭门研讨会暨百人会理事会。 围绕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主题,百人会理事成员及政府有关部门代表将深度分析2023年度行业发展趋势,并闭门研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定与路径方案。
4月1日上午,以“加速电动化转型,促进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为主题,国际论坛将主要探讨全球汽车能源发展的新形势与格局;全球新能源汽车与能源融合的新趋势及新进展;全球能源与汽车产业合作的新机遇与新模式;面向产业协同的新技术与解决方案;推动绿色能源供给体系与绿色产业链生态建设的策略;加快能源与汽车融合发展的中长期路径及政策体系。
4月1日下午,紧扣本届论坛主题“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高层论坛将重点探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及政策体系;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汽车与能源、交通、城市协同的路径与方案;先进企业战略与重大实践。 从国家政策层面到行业企业的战略实践,全面阐释和讨论如何更好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
4月2日,大会组织召开8场开放专题论坛,分别是:汽车市场与消费论坛主题为“科技引领消费变革”、 动力电池论坛主题为“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电池产业”、 新一代汽车能源设施体系论坛主题为“构建新一代汽车能源设施体系”、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论坛主题为“电动化智能化时代汽车后市场变革与创新实践”、 商用车可持续发展论坛主题为“深度变革中的商用车产业发展”、 汽车产业数字化论坛主题为“汽车产业数据驱动与数字化转型”、 智能汽车论坛以“智能汽车产业进展与趋势”为主题、汽车新生产方式论坛(NPS)以“汽车新生产方式的创新实践”为主题,深入汽车产业细分领域,针对性交流和破解产业难点痛点,各行业领域内的代表性企业家、权威专家学者、新技术与应用的创新创业者参会并发言。
论坛与会嘉宾发表真知灼见建言献策
截至2023年2月底,我国建成了充电站约11.1万座,充电桩559万台,有效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与能源转型的融合发展。 工信部表示,我国正在形成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的中国方案,将汽车、信息技术、交通三大万亿级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级。
2023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与会嘉宾代表表示,我国正迈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局面,正带动众多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2025年左右,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会到1700万辆左右,市场占有率可能会接近甚至超过60%;到2030年的时候市场占有率会突破90%,大概在3200万辆。
亮眼的数据背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新挑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指出,要持续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基础技术的研发,突出汽车和能源、道路和数字化的跨界融合,这将是我国智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独有特色,基础材料需要加强、功率芯片需要加强,芯片和器件研发还需要加快,还需要拓展到产业化的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认为:新能源车阵营不断扩大,市场进入了淘汰赛阶段,汽车全产业链颠覆性转型已经开始,新能源汽车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新阶段。 新能源汽车普及将倒逼能源基础设施全面转型和新型储能产业大发展。 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化将带动智能机器人、智慧能源、智能低碳建筑、智慧城市的大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认为: 2022年,我国锂电行业总产值达到1.2万亿元。 全球最大的锂电生产企业宁德时代2022 年全球市场占有率为37.0%,较上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连续六年排名全球第一。 我国的锂电产业在电动汽车等领域应用已经实现了快速增长,为全球的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香港大学荣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表示,汽车革命上半场是电动化,它的核心技术就是轻量化的车体、高性能的动力总程一体化,高性能的电池安全包,我国八年来已经是产量第一。 但是,我国的汽车革命还有挑战,下半场是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核心就是汽车芯片和操作系统。 他指出,智能网联重新定义了汽车,它不再是一个传统的机械产品,而从一个代步的工具走向智能移动的出行空间。 传统的汽车是以产品为驱动、销售为目的。 到了智能网联时代变成“产品+服务”双驱动,传统汽车的经销方式是经销商、4S店,以生产制造为中心,而智能网联汽车则是数字化新零售的营销模式,以用户服务为中心。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张永伟指出:参加论坛的3000多位嘉宾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互联网、电子、能源、通信等行业,这些跨界企业的介入,也说明汽车的边界越来越宽,已经成为一个深度融合的先导性产业。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我国汽车全面电动化的时间表在提前、进程在加速、比想象的还要快,行业要有充分预期和准备。 为加快推进汽车行业的现代化,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希望延长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减免政策到2025年,二是推动超充标准的建立,建议采用“多枪快充”的模式。 “多枪快充”模式即用两把枪或者多枪同时给一台车充电,好处是过去可兼容,未来可拓展,不用改标准等。 王传福称,比亚迪在“多枪快充”方面有100多项专利,愿意开放给行业免费使用。
长安汽车总裁、党委副书记长安汽车王俊建议推动建设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在可见的时间窗口内,智能电动车可能是中国品牌改变竞争、重塑格局、打造世界级品牌的机会。 王俊认为,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市场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过了小规模的时代,下一步就会迈向规模效益型这个阶段,产业、品牌也有机会给新的品牌加入到重新争夺定价权的机会。 他提出建议,一是推动建设行业共性技术的创新平台。 包括利用新的举国体制,政府支持、行业协同,共同攻关下一代电池、AI芯片、高精度地图、操作系统等共性技术,加大对基础学科前瞻技术的投入。 二是打造安全可靠、自主可控具备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核心技术全栈可控,降低生产要素的全过程成本。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认为:将于上海车展发布欧洲战略,四季度进军欧洲发达国家市场。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开始走向海外市场,中国汽车公司走出去,要加强精品意识、标杆意识,输出高标准、高技术、高含金量的产品,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上去,共同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国际形象。
据他透露,极氪将于今年四季度进军欧洲发达国家市场,与欧洲豪华品牌直面竞争。 今年上海车展期间,极氪将正式发布其欧洲战略。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技术研发、充换电设施和全球市场,是蔚来长期投入的三大方面。 去年蔚来汽车全年研发投入达到了108亿元,在确保经营风险可控、提升效率的同时,还是要坚决为长期的、最后的胜出进行投入,技术研发、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进入全球市场,是蔚来长期投入的三大方面。 技术方面主要围绕智能电动汽车的全栈能力,包括芯片底层的操作系统、材料、电芯等。 蔚来目前在国内已布局1326座换电站,52条目的地加电路线,用户已累计完成近2000万次换电。 “蔚来不仅有换电,实际上我们在充电桩的布局上也十分积极,500kW超快充桩已开始安装。 ”
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重点分享了在组织体系方面的心得,他称造车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组织能力方面,真正造车之后发现行业链条如此之长、难度如此之大,而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组织能力方面的挑战。 李想认为,理想汽车有两个最重要的产品,一是面向消费者的智能电动车,另一个是面向员工的组织能力。 理想汽车去年底正式启动面向千亿规模年收入的矩阵型组织升级,李想表示,启动矩阵型组织一是解决了没有全局,各个团队各自为战的问题;二是解决了技术和平台、产品研发协同的问题。 第三,解决了产品和供应链、交付商业协同的问题。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 朱江明表示,:两年是智能电动车的更新周期,十年后价格有望降到5万元。 过去十年,随着技术进步,电视、空调、手机等行业的整体价格大幅下降,“摩尔定律”体现明显。 智能电动车以电子部件为核心,电子架构替代机械架构,同样适用这一定律。 近年来,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整车域控三大系统迭代加速,他认为,两年是智能电动车的更新周期,跟不上这个节奏会落伍。 伴随着两年迭代一次的速度,十年后智能电动车可能迎来5万元时代。 朱江明解释称,电动车的迭代速度会比燃油车快得多,电池包将不断降价,电驱重量也在不断下降,半导体零部件会按摩尔定律大幅降价。 采用单芯片解决方案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降本可能性也很大,空气悬架等高级配置也会普及到价格更低的车型上。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问界为生态品牌本质没有变,与奇瑞、北汽和江淮合作车型规划并不冲突。 作为汽车圈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华为近日再次强调不造车,同时禁止使用华为品牌进行汽车宣传。 针对问界品牌更名作出回应称,本来是想将“华为问界”作为一个生态品牌,让消费者选择时不是很困惑。 “现在是赛力斯生产,马上会有奇瑞、北汽和江淮也会生产华为整套解决方案(智选车模式)的车出来,如果都采用不同的品牌去营销、服务和零售的话会很复杂,投入成本很高。 余承东指出,华为想通过问界品牌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系列化车型,同时这几家采用智选车模式的车企规划的车是不冲突的,有的做SUV,有的做轿车,有的做MPV等。 他强调,无论如何,华为想推行生态联盟的本质没有变。 “我们会把(合作)车厂的产能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每一家都不浪费。 ”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邵宾表示:2030年集团全球销量50%来自于新能源车,应该利用氢能源的潜力加速交通转型。 宝马的目标是到2030年整个集团全球销售的50%以上来自于新能源汽车,除了电动车之外,宝马也看到氢能源的技术也有潜力成为另外一种通向零排放的路径,“作为一种多功能能源,氢能源在能源转型和气候保护中发挥关键的作用,氢能是存储和运输可再生能源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潜力加速交通转型。 邵宾认为,氢燃料电池电动车是补充汽车制造商零排放产品之中的理想技术,据他透露,宝马今年打算在几个小的市场小批量投放宝马的氢燃料电池iX5,进行一些测试和展示。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集团销售负责人孟侠表示,:建议将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免征期限延长到2023年以后,目前汽车市场出现了短期的需求放缓,而且众多极具竞争力的造车新势力正在不断涌入市场,此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比技术的发展速度更快,针对当前面临的一些挑战,大众制定了清晰的转型路线图以应对挑战,在2023至2027年间,集团将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投入超过1800亿欧元;到2024年,大众将与中国的合资企业伙伴共同在电动出行领域投资150亿欧元;2030年底前,大众汽车集团将完成绝大部分中国车型的电动化,对于大众汽车集团乃至中国整体汽车行业而言,更多的政策支持将对整个产业发展大有裨益。 因此他提议:将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免征期限延长到2023年以后,并制定相对稳定的政策框架;加强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增加居民区充电墙盒的数量;加强锂和芯片等关键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的稳定性;加强智能互联汽车布局。
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表示,:未来每年沃尔沃都有全新纯电产品面世,建议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沃尔沃2017年提出了全面电气化战略,随后进一步明确了到2030年成为纯电豪华汽车公司。 2021年沃尔沃实现了全系车型电气化,2022年全新纯电旗舰SUV沃尔沃EX90正式发布,未来每年沃尔沃都有全新纯电产品面世。 为了构建可持续生态体系的最终目标,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议尽快建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二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三是推动车网互动试点,促进削峰填谷,为降低整个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提供支持。
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提出要谨慎对待“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的说法,中国从201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并连续8年保持行业领先。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具备规模发展效应,进入普及期,但当前发展还存在电池原材料和车规级芯片和车规级芯片等卡脖
大变局下中国的新机遇有哪些
①二战以来,美国一直扮演着国际老大哥的身份,而2020年的今天,这个地位却也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动摇。
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为全球政府和民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③迎接新能源革命,中国有望弯道超车,开启新能源发展“黄金十五年”和万亿级赛道,引领第三次能源革命。
④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加速到来,中国经济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将带来经济和社会结构深远变革⑤房地产步入存量时代,区域分化将日益明显,行业面临洗牌,土地财政往房地产税转型是大势所趋,
⑥中国城镇化步入中后期,迈入都市圈城市群时代,人口往都市圈大迁移和集聚,东北、中西部等部分地区面临人口外流和“铁锈州”化
⑦中国经济启动第二增长曲线,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将创造完全不同于过去的财富机会,拥抱新经济、新技术、新模式、新消费、新青年,面向未来、重仓未来
近年来我国实施对非洲发展援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贸易是中非经贸合作最初的形式。 伴随着中非关系的发展和交往的增多,中非贸易规模日益扩大。 1950年,中非双边贸易额仅为1214万美元,1960年达到1亿美元,1980年超过10亿美元。 2000年迈上百亿美元台阶后,中非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2008年突破了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508亿美元,自非洲进口560亿美元。 2000年至2008年,中非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33.5%,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2%升至4.2%,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8%升至10.4%。 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非贸易额下降到910.7亿美元,但中国在当年首次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中非贸易呈现良好的恢复发展态势。 2010年1月至11月,中非贸易额达1148.1亿美元,同比增长43.5%。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中非贸易结构逐步优化,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继进入对方市场。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以轻工、食品、化工、土畜产等为主。 2000年以来,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出口显著增长,商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大幅提高。 目前,机电产品占中国对非出口的比例已超过50%。 在非洲对中国出口方面,棉花、磷酸盐等初级产品曾经是主要商品。 近年来,非洲的钢材、铜材、化肥、电子产品等工业制成品陆续进入中国市场。 同时,非洲农产品对中国出口增长加快。 埃及的柑橘、南非的葡萄酒、加纳的可可豆、乌干达的咖啡、突尼斯的橄榄油、埃塞俄比亚的芝麻等特色产品,逐渐为中国消费者熟悉和喜爱。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从非洲进口有所下降,但农产品进口增长了25%。 多年来,中国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推进贸易便利化,推动中非贸易全面综合平衡发展。 中国已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加强在海关、税务、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合作,为中非贸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为支持非洲国家扩大对华出口,从2005年起,中国给予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对华出口商品零关税待遇。 截至2010年7月,受惠商品已扩大到4700多个税目,今后将逐步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全部税目95%的商品。 在零关税政策带动下,非洲受惠商品对华出口快速增长。 从2005年至2010年6月底,中国在零关税待遇项下累计进口非洲商品13.2亿美元,包括农产品、皮革、石材、纺织服装、机械零部件、贱金属、木制品等。 中国还通过举办非洲商品展、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并提供摊位费减免等优惠便利措施,帮助非洲企业开拓中国市场。 当前,中国和非洲同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市场需求旺盛,中非贸易具有很大潜力。 就中国而言,非洲原油、矿产、钢材、农产品等商品对华出口,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出积极作用。 就非洲而言,中国的产品和技术适合非洲发展的需要,中国巨大的市场也为非洲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 特别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非洲资源产品提供了稳定的出口市场。 同时,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进入非洲,可以帮助提高非洲民众的生活水平,并且有助于一些非洲国家控制和缓解通货膨胀。 二、拓展相互投资领域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始阶段规模普遍较小。 进入90年代后,中国对非投资规模逐步扩大,领域不断拓宽,方式日趋多样。 2000年以来,在中非合作论坛带动下,中国对非投资快速增长,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与此同时,非洲对中国的投资也日渐活跃,一批非洲企业在中国市场中发展壮大。 近年来,中国对非投资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是增长迅速。 2003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为4.9亿美元,而截至2009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已大幅增长到93.3亿美元。 二是分布广泛。 中国对非投资分布在49个非洲国家,主要流向南非、尼日利亚、赞比亚、苏丹、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国家。 三是领域丰富。 主要涉及采矿、金融、制造、建筑、旅游、农林牧渔业等。 四是方式多样。 除独资、合资外,参股、并购以及与第三国企业合资开发资源等方式也逐渐增多。 五是主体多元。 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从业者等,均在非洲投资兴业,各有所长,相互补益。 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起到了明显带动效应。 一是通过签订协定等方式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33个非洲国家签署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11个非洲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为中非企业合作创造条件。 二是设立中非发展基金。 该基金是由中国金融机构设立的专门用于支持国内企业对非投资的股权基金,成立3年来已决策投资30多个项目,涉及农业开发、机械制造、电力、建材、工业园区、矿业、港口物流等领域。 目前基金一期10亿美元额度已安排完毕,将逐步扩大到50亿美元。 三是推动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 由中国企业在双方政府支持下进行合作区的基础设施开发,并负责招商,吸引中外企业入驻,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目前,中国正在赞比亚、毛里求斯、尼日利亚、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建设6个经贸合作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2.5亿美元。 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在非洲设立的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已引进13家企业,涉及采矿、勘探、有色金属加工、化工、建筑等领域,完成实际投资6亿美元,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 非洲国家资源丰富,在资源领域的开发合作是中非投资合作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一些中国企业按照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非洲资源开发,帮助非洲国家发展资源加工业,提高资源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在合作中,中国企业严格遵循国际规则,采取公开透明、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不垄断、不排他,与非洲国家和国际企业共同开发、利用资源。 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投资,拓宽了非洲发展的资金来源,提升了资源价值,也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欢迎。 如,中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企业与苏丹合作开发石油资源,帮助苏丹建立了上下游一体化的现代石油工业体系,苏丹的财政收入由此大幅增加,对改善人民生活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在非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与当地民众关系,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施“本土化”经营,雇用大量当地员工,积极提升所在国自主发展能力,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如,中国在赞比亚的矿产企业,不仅投资建设冶炼厂,提高当地铜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承诺,“不减少一吨产量、不裁减一名员工、不减少一分投资”,成为该国7家外资矿山企业中唯一没有减产、裁员的企业。 近年来,随着非洲经济发展和中国市场潜力扩大,非洲企业对华投资日渐活跃。 其中,毛里求斯、南非、塞舌尔、尼日利亚、突尼斯等是非洲主要的对华投资国家。 南非企业在华合资成立的啤酒企业,共经营着近70家啤酒厂。 突尼斯与中国企业在华合资成立的化肥企业,已成为中国大型复合肥生产基地之一。 截至2009年底,非洲国家累计对华直接投资99.3亿美元,涉及石油化工、机械电子、交通通讯、轻工家电、服装纺织、生物制药、农业开发、娱乐餐饮、房地产等领域。 非洲对华投资体现了优势互补,也带动了中国对非洲和其他地区的商品出口。 三、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很多非洲国家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建设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中国重视支持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援助、工程承包、投资合作、扩大融资等方式,帮助非洲国家兴建住宅、公路、桥梁、铁路、机场、港口、通讯、电力、给排水、医院等基础设施,对非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参与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并要求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保质完成项目建设。 多年来,中国援助非洲国家建成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 20世纪70年代,在自身经济还很困难的情况下,中国援建了1860多公里长的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成为中国无私援助非洲的历史见证。 中国援建的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每年举行上百个国际会议及展览,推动了当地商贸及旅游业发展。 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非洲援建了50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较大的项目还有索马里贝莱特温—布劳公路、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突尼斯麦热尔德—崩角水渠、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等。 正在援建非洲联盟会议中心等一批项目。 为支持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中国政府提供了大量优惠性质贷款,并支持中国金融机构扩大对非洲商业贷款规模。 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对非融资力度。 2007年至2009年,中国向非洲提供了50亿美元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 2010年至2012年,中国计划向非洲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 优惠性质贷款支持的在建大型项目,包括毛里求斯机场、赤道几内亚马拉博住宅、加纳布维水电站等。 中国工程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通过竞标在非洲承建工程项目,建设了大批质量好、造价低、非洲急需的基础设施。 从住房、道路,到机场、炼油厂、电信网、水电站,项目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一企业投标到组建国际企业联合体投标,中国企业在非洲展现了实力,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提升了国际化经营能力。 中国企业建成的大型项目包括阿尔及利亚喜来登酒店、埃塞俄比亚全国电信网、苏丹麦洛维大坝等。 正在建设的大型项目有安哥拉社会住房、利比亚沿海铁路、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等。 中国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从事惠及当地民众的公益事业,赢得了所在国政府、公众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 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捐资修路、架桥、打水井、建医院、盖学校,还捐赠物资,为当地社区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如,中国企业在苏丹的公益事业已使200多万人受益,在尼日利亚捐建的中尼友好小学缓解了当地300个村庄的基础教育压力,在安哥拉、利比亚等国建设的职业培训中心已培训大批学员。 四、加强发展能力建设发展是非洲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技术和人才的匮乏是制约非洲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洲发展能力建设,通过与非洲国家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向非洲派遣援外专家和青年志愿者等,努力帮助非洲国家提升自身“造血”功能。 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 中非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合作,为非洲培养大量人才。 截至2009年底,中国提供援助在非洲建成107所学校,向人次非洲留学生提供了政府奖学金。 目前,中国政府每年向非洲国家提供5000个左右奖学金名额。 中国还加强与非洲国家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在非洲建立生物、计算机、分析化学、食品保鲜加工、园艺、土木工程等专业实验室。 开展管理和技术培训。 中国通过多种方式帮助非洲培养管理和技术人才。 截至2010年6月,中国为非洲国家培训了各类人员3万多人次,培训内容涵盖经济、公共行政管理、农牧渔业、医疗卫生、科技、环保等20多个领域。 另外,中国在非企业通过建立培训中心、在职培训、选派优秀员工赴华培训等方式,为所在国培训大批熟练技术人员。 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中国在许多非洲国家开展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编织、刺绣、皮革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 如,中国为利比里亚战后难民、辍学学生、贫困农民举办了多期竹藤编技术培训班,推动当地竹藤产业发展。 竹藤编培训班学员通过出售自制产品,月收入可达150美元,有效改善了生活条件。 派遣援外专家和青年志愿者。 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33个非洲国家派遣了104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帮助非洲国家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等。 派遣专家指导中国援建项目的生产运营,培训当地管理人员,帮助非洲国家掌握独立管理项目的能力。 中国还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与毛里塔尼亚、加纳、埃塞俄比亚、加蓬、塞拉利昂、马里、尼日利亚等国分别签署了《南南合作三方协议》,累计向上述国家派出600多名中国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 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非洲派出青年志愿者312名,提供了汉语教学、医疗卫生、体育教学、计算机培训、国际救援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五、帮助提升民生水准完善公共设施、解决粮食问题、改善卫生条件、减少外债负担等,是关系到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民生问题。 中国十分关注非洲的民生发展,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公共福利设施,提高农业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并积极开展对非减债、救灾和人道主义援助。 积极援建公共福利设施。 中国为非洲国家援建了一大批低造价住房、打井供水、污水处理、广播电视和通讯设施等公共福利项目,对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塞舌尔、莫桑比克、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的低造价住房项目,改善了当地民众居住条件;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赤道几内亚的打井项目、坦桑尼亚查林兹供水系统、尼日尔津德尔供水工程等,解决了当地居民生活用水问题;赤道几内亚国家电视中心,满足了当地电视信号传输、覆盖的需求。 开展多种形式农业合作。 粮食安全关系到非洲的稳定发展和脱贫减困。 农业是大部分非洲国家的支柱产业,也是中非经贸合作的优先领域。 中国始终将帮助非洲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作为中非农业合作的根本目的。 中非农业合作的主要领域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养殖业、农业实用技术交流和转让、农产品加工和储运等。 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为非洲援建农业技术试验站、推广站、农场等农业项目142个,启动1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并向非洲国家提供大批农用物资、农业设备。 中国政府还鼓励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农产品加工、农业开发项目。 改善非洲医疗卫生条件。 援建医院、派遣医疗队、提供药品和医疗物资援助,是中国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主要措施。 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非洲援建了54所医院,设立30个疟疾防治中心,向35个非洲国家提供价值约2亿元人民币的抗疟药品。 自1963年起,中国持续向非洲派遣医疗队,共向46个非洲国家派出过1.8万人次援外医疗队员,累计治疗患者2亿多人次,并为非洲培训数万名医疗技术人员。 中国医疗队不仅诊治常见病、多发病,还创造条件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断肢再植、巨大肿瘤切除等高难度手术,挽救众多生命垂危病人,并填补了受援国多项医学空白。 目前,有1000多名中国医疗队队员在41个非洲国家提供医疗服务。 减轻非洲债务负担。 中国政府一贯支持非洲国家的减债努力,帮助非洲国家减轻对华债务负担。 从2000年至2009年,中国已免除35个非洲国家的312笔债务,总计189.6亿元人民币。 上述减债举措,体现了中国帮助非洲实现发展的愿望和决心,也推动了国际社会对非减债进程。 开展减灾救灾和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与非洲积极开展减灾、救灾领域的人员交流、技术合作以及经验共享。 当非洲国家遭受自然灾害和战乱影响时,中国坚持及时向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随着国力提升,中国对非洲的人道主义援助力度不断加大。 2003年,阿尔及利亚发生6.8级地震,中国迅速向其提供紧急救援物资并派遣国际救援队,救灾援助总计536万美元。 2004年,中国正式建立人道主义紧急救灾援助应急机制,援助行动更加快捷有效。 近年来,中国向苏丹、马达加斯加、布隆迪、坦桑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莱索托、津巴布韦等国家提供了食品、帐篷等紧急物资援助,帮助这些国家增强抵御灾害以及灾后重建的能力。 自2004年以来,中国向苏丹提供近1.5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用于向达尔富尔地区提供人道主义物资和实施打井供水项目。 六、拓宽中非合作领域近年来,中非合作领域日益拓展,金融、旅游、航空、环境保护等逐渐成为中非合作的新领域、新亮点。 中非还在多边框架中就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相互支持、加强合作。 拓展金融合作。 中国政府支持中非金融机构加强交流合作,为双方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业务已遍及非洲大陆,提供国际结算、贸易和融资等服务,融资领域涉及制造、能源、通讯、电力、供水、交通、农业、物流等行业。 中国金融机构已在赞比亚、南非和埃及等国设立了分行或代表处。 中国加入非洲开发银行、西非开发银行等,通过捐款、减债、设立双边技术合作基金等方式,支持非洲减贫与发展事业。 非洲国家的金融机构也积极拓展对华业务。 截至2009年底,埃及、摩洛哥、喀麦隆、南非和尼日利亚等5个非洲国家的6家银行,在中国设立了分行或代表处。 推进旅游合作。 旅游是非洲国家关注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正成为中非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 中国积极推进与非洲国家的旅游合作。 2002年,埃及成为非洲第一个中国大陆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 截至2009年底,非洲共有2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大陆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 2009年,中国大陆公民首站到访非洲38.1万人次,同比增长18.5%;非洲来华旅游40.1万人次,同比增长6%。 中国企业还在非洲开设旅行社、餐馆,参与酒店建设、管理等。 加强航空运输合作。 中国鼓励双方航空企业建立更多合作关系,开通更多连接中国、非洲的直达航线,以便双方人员交往和货物运输。 截至2009年底,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赞比亚、南非等15国正式签署民用航空运输协定,与塞舌尔、利比亚、乌干达等6国草签民用航空运输协定。 目前,埃及、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肯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航空公司已开通直达北京、广州的航班。 中国的航空公司开通了北京至尼日利亚拉各斯、安哥拉罗安达和苏丹喀土穆的直达航线。 此外,中国航空主管部门通过国际民航组织等渠道,积极开展对非援助合作,承诺从2008年至2011年,每年向国际民航组织“非洲航空安全全面地区实施计划”捐款10万美元,用于帮助非洲提高民航安全水平。 开展环境保护合作。 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同召开中非环保合作会议,实施中非人力资源环境培训计划,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非环境中心。 中国政府倡议建立中非应对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在卫星气象监测、新能源开发利用、沙漠化防治、城市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强合作。 中国与非洲国家就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中国支持非洲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正当权利,在长期减排目标等问题上最大限度照顾非方关切。 中方还承诺,在资金问题上不与非洲争援助,并将结合非洲实际需要,从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 目前,中国已与部分非洲国家开展了沼气技术、水力发电、太阳能与风能发电等方面的合作。 七、发挥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作用2000年,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同创建了中非合作论坛。 论坛迄今召开了四届部长级会议和一届峰会,建立了部长级会议、高官会、企业家大会等多层次的对话与合作机制。 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论坛成为中非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 中非合作论坛增强了中非政治互信,引领、带动了包括经贸合作在内的中非合作,不断丰富中非关系内涵,提升中非关系水平。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以来,中方围绕着中非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长期合作、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不断出台新的经贸举措,推动中非经贸关系深入发展。 这些经贸举措契合非洲发展需要,体现了中国政府在中非合作上的务实和创新精神。 在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减免非洲债务、鼓励企业对非投资和培训专业人才等措施。 在2003年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增加对非援助、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给予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产品免关税待遇等措施。 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了旨在加强中非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发展的8项举措,包括扩大援助规模、提供优惠性质贷款、援建非洲联盟会议中心、扩大免关税受惠商品范围、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设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疟疾防治中心等。 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这8项举措已在2009年底前全面落实。 在2009年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又宣布了8项新举措,涉及农业、环境保护、促进投资、减免债务、扩大市场准入、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进一步突出改善非洲民生、加强农业合作、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提高非洲自主发展能力等内容。 这些举措,立足于帮助非洲国家解决当前的实际困难,着眼于帮助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上提出的一系列经贸举措,惠及所有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使非洲有关国家和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今后,中国政府将继续本着互利共赢、友好协商、务实高效的精神,与非洲国家共同努力,加强论坛框架内的经贸合作,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