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泛黄、枫叶渐红
北京披上了秋的盛装
在这个金秋时节
让我们一起走进中轴线古树群
与自然亲近,与历史对话
参与“明星”古树打卡活动
还有机会获得故宫等景区文创
为庆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特别推出北京中轴线古树主题游线
涉及沿线景山、故宫、社稷坛、太庙、天坛、先农坛6大古树群
约6600株特色古树
每一棵古树都散发着满满的治愈力!
一起来看看其中的“明星”古树都有哪些吧~
【景山】
二将军柏:康熙亲封!它们真的名副其实
康熙喜欢考验一众皇子骑马射箭的业务能力,不仅亲自上阵示范骑射技艺展现皇家风范,就连拴着御用马匹的两株古柏,也顺带获得了“将军”封号。
【社稷坛】
槐柏合抱:相差300岁的绵绵爱意
柏树生于明朝,槐树生于清朝,三百年的回眸换来的紧紧合抱,堪称一绝。
【太庙】
鹿形柏:树深时见鹿?树上就有鹿!
怎么看见“鹿”?
解密:从东北方向看。树形如梅花鹿,头部两个树洞恰似鹿嘴和眼,你发现了吗?
太庙神柏:明成祖朱棣也爱绿化
“神”在哪?相传太庙始建时连种三次柏树均未成活,工匠建议更换泥土,再请明成祖朱棣亲自栽种,柏树还真活了,于是称为“神柏”。
【天坛】
问天柏:看“屈原”如何直指苍穹
与“屈原”何关?你看树顶的两个枯枝,一前一后、一垂一扬,像不像衣带飘动的屈原在昂首挥袖,面向苍穹,抒发慷慨诘言。
九龙柏:乾隆真在这里遇到九条龙?
九条龙?对,相传乾隆有次在天坛祭天,看到围墙下有九条蛇,命人快去抓,但蛇没找到,发现围墙外这棵树干布满沟纹,犹如九龙飞腾,遂起名“九龙柏”。
【故宫】
连理柏:get帝后合影同款打卡点
相交缠绕、环抱而生!树木的连理被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因此这棵树也倍受帝后们的喜欢,末代皇帝溥仪就曾在此拍过合影呢。
【先农坛】
古侧柏:倾尽全力护卫神坛的守护者
最东侧一株侧柏,紧挨着先农神坛东北角,大幅度向西南倾斜倚靠着,好像被神坛深深吸引想要努力靠近,仿若忠诚卫士。
在百度地图APP搜索“中轴线古树”
即可查看“遇见中轴线上的古树”活动页面
@光明网、百度地图小红书账号参与拍照打卡
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11月15日
参与方式:
1、选定想要打卡的“明星”古树
2、打开百度地图搜索相关位置
3、到达古树点位完成拍照
4、带话题发布小红书笔记(#中轴线古树 #给古树拍张照),同时@光明网 @百度地图
统筹:黄童欣
文案:王焕君、张魏桔
设计:王灿
北京必去的景点有哪些?
上集的北京旅游攻略中,已经大家说到不少的旅游景点,也由于上集的文字限制没能说完,今天写出北京旅游攻略第二部,将给大家详细介绍北京那些具有旅游意义的景点,下面也请大家认真阅读完本篇文章。
圆明园!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虽然后来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跟掠夺,但是后来重修的圆明园也是不减当年风范。 圆明园遗址公园主要的景点包括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福海景区等景点。 主要以除了西洋楼以外的湖景为主。 圆明园的票价为十元。 一般游览完的话需要将近一天的时间,所以要来这里要提前安排好时间哦。
鸟巢!这里处于奥林匹克公园的里面,坐地铁8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出来就是,但需要注意的是,晚上9点关门,鸟巢,水立方,国家体院馆等都在里面的,08年奥运会主赛场,名气太大,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比较建议晚上去看,灯光效果是非常好,而且景色是比较接近于自然的。 整个设计造型现代艺术气息很强,是北京地标性的建筑物。
香山!这里位于海淀区西部。 始建于1186年,原名是叫大永安寺。 元明清皇帝都在此修建了行宫。 香山主峰557米,形似香炉,所以也叫“香炉峰”,还有个名字叫“鬼见愁”。 香山公园有名胜古迹数十处,主要景点有碧云寺、五百罗汉堂、孙中山纪念堂、双清别墅、眼镜湖等。 在小学课本中学到的香山红叶就是北京秋季独有的自然景观,曾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 门票15元。 乘坐696、698路车即可到达。
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比较很小,大概有半个马路的宽度,这里节假日人是非常多的,有特色的东西也很多,像小吃,小玩具,别具特色小店铺。 当然最有特色的还是两边古朴的建筑,这里是很多名人的故居,明清时代达官贵人聚集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富人区”,而现在好多地方变成了各种各样有趣的店铺,有的建筑还保存完好可以参观。
北海公园!以团城巧妙的排水设计、地标式建筑白塔、燕京八景之一琼岛春阴、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题名的快雪堂书法博物馆、七彩琉璃打造的九龙壁、临水五亭五龙亭、世上最大方亭式建筑小西天等最为知名,琼岛春阴以其独特的季节特点,成为北海琼华岛众多景致中错过了需再等一年的稀有景致。
恭王府!和珅的故居!作为十九世纪全球的首富,他的宅院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在和珅被抄家之后,此宅归恭亲王所有,所以称为恭王府。 经过多年的动乱,恭王府作为清碧瞎盯代建筑的代表,也是现存中国古典园林的经典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美学价值。 恭王府后花园中还保存了康熙皇帝为其祖母孝庄皇后祝寿写的“福”字碑,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雍和宫!曾经的雍亲王府,现在的雍和宫。 这里是雍正在成为皇帝前的居所,是康熙爷赐给他的宅第,当他继承皇位后便成为了潜邸。 乾隆年间,这里改成了喇嘛庙,一直到现在都是北京市内香火很旺的寺庙。 雍和宫的建筑华丽大气,真真是王府气派。 其中神隐有一座用整根白檀木雕刻而成的佛像,已经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抬头看的时候只觉得高耸,雕刻却还十分细腻,真的是无价之宝。
明十三陵!明十三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帝后陵寝最多的皇家陵园建筑群。 现在十三陵开放的景点被分割成四块:神路、长陵、定陵、昭陵,分别卖票。 先到了长陵后去了定陵,原本还想去神路看看可惜没时间了。 长陵的祾恩殿绝对不能错过,整个大殿木构件全部采用名贵的金丝楠木,32根重檐金柱各高12.58米,最粗的底径达1.124米。 用料太奢侈了!定陵的地面建筑大多无存,主要悔和的看点是地宫,值得一游。
大观园!很不错的仿古园林,有点类似于主题公园,很值得一游。 大观园营造出来的氛围还是特别有意境的。 喜欢红楼梦的一定会喜欢这里,因为不管这里是不是你心中的那个大观园,但确实这里也是独一无二的。 大观园这里的原址是皇家菜园,没什么老建筑的,整个园林完全是按照红楼梦里面的描述设计出来的,很多地点都能一一的对照,怡红院,潇湘馆,门票后面有大观园的地图。 在这里找个茶室静坐上一个下午,读上两章红楼梦,那感觉别提有多滋润了。 每个景点都有广播介绍,不用导游。 春花夏荷秋月冬雪,都别有一番味道。
今天小编也给大家介绍完了北京的景点了,这些都是小编介绍的有意义的景区。 如果小编说的不好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教育。 以后小编还会写出更多的优秀旅游文章,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本篇文章如果大家喜欢的话,不要忘记转发、喜欢、收藏哦。
紫禁城简介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 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耐正)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链判,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 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 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 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 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现在,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件,占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故宫建筑形式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 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 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 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 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 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 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 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 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 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 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 内廷之后是宫后苑。 后苑里有岁寒不雕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 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能和血汗的结晶。 初建时被奴役的劳动者有工匠十万,夫役百万。 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能和创造才能。 同时,为了修建故宫,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时,大多采自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无数劳动人民被迫在崇山峻岭中的原始森林里,伐运木材。 所用石料多采自北京远郊和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区。 每块石料往往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几百吨,如现在保和殿后檐的台阶,有一块云龙雕石重约250吨。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站在高山上看故宫,根本看不到一个窗户,是为了防止刺客找路。 大门前有两个铁缸,是防火的,里面盛满了水。 故宫四门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棚亩改为午门。 其平面为凹形,宏伟壮丽。 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 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角楼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错,是结构奇丽的建筑。 故宫的正门叫“午门”,俗称五凤楼。 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 有1组建筑。 正中有重楼,是9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 这种形状的门楼称为“阙门”,是中国古代大门中最高级的形式。 这组城上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 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 每遇宣读皇帝圣旨,颁发年历书,文武百官都要齐集午门前广场听旨。 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 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后门“神武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 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 神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 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 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 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 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 在午门以内,有广阔的大庭院,当中有弧形的内金水河横亘东西,北面就是外朝宫殿大门——太和门,左右各有朝房 廊庑。 金水河上有5座桥梁,装有白色汉白玉栏杆,随河宛转,形似玉带。 三大殿太和门内,在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明朝称: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时改名: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现名为清朝时名称)。 这3座大殿是故宫中的主要建筑,它们高矮造型不同,屋顶形式也不同,显得丰富多样而不呆板。 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 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基台三层重迭,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 在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 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迭起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 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 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出小洞口。 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千龙喷水,蔚为壮观。 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 太和殿太和殿(明朝称奉天殿、皇极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面积约2380多平方米。 长宽之比为9:5,寓意为九五之尊。 面积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规格,最富丽堂皇的建筑。 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从东到西有一条长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两条,这样就构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筑术语上叫庑殿式。 檐角有10个走兽(分别为 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为中国古建筑之特例。 大约从14世纪明代起,重檐庑殿是封建王朝宫殿等级最高的形式。 太和殿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 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背后是雕龙屏。 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 中和殿中和殿(明朝称华盖殿、中极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 中和殿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 黄琉璃瓦单檐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 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铜胎鎏金球形的宝顶,建筑术语上叫四角攒尖式。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 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 保和殿保和殿(明朝称谨身殿、建极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 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长方形,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 黄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顶。 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内廷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内廷宫殿的大门——乾清门,左右有琉璃照壁,门里是后三宫。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 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 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 清代在隆宗门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 嘉庆十八年(1813年),中原一带发生“天理教”农民起义,农民领袖林清策划并领导京畿一支队伍直接攻打紫禁城。 九月十四日,起义军乔装打扮,兵分两路,计划从东、西华门进入宫城。 西华门一支在内应太监刘得才、刘金等人引领下迅速攻打到隆宗门,并在此展开激战。 此次紫禁城之变,“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嘉庆皇帝破例向天下发了“罪己诏”。 至今隆宗门匾额上留有箭头,相传即这次战斗的遗迹。 箭头位于匾额的左下侧。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高20米。 重檐庑殿顶。 殿的正中有宝座,内有“正大光明”匾。 两头有暖阁。 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 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 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 重檐庑殿顶。 坤宁宫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寝宫,两头有暖阁。 清代改为祭神场所。 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 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 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 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 清代皇后所谓亲蚕典礼,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 清代的“宝玺”(印章)也收藏在这里。 清朝自雍正之后养心殿成为皇帝在故宫内的实际居所。 清同治年间慈禧、慈安二太后垂帘听政就在养心殿东暖阁。 在后三宫东西庑,还有为皇帝存储冠、袍、带、履的端凝殿,放置图书翰墨的懋勤殿。 南庑有皇子读书的上书房,有翰林学士承值的南书房,以及管理宫廷日常生活的处所。 此外还有左右对称的日精门、月华门、龙光门、凤彩门、基化门、端则门、隆福门、景和门,通妃子居住的东西六宫。 这种左右对称的平面布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之一。 内廷东侧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宣布退位后当太上皇养老皇宫,花费一百一十万两银修建。 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 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 御花园原名宫后苑,占地多平方米,有建筑20余处。 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 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迭砌而成,上筑御景亭,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为华丽的。 东六宫故宫的东西六宫都是皇帝后妃和子嗣居住的地方。 东六宫包含指景仁宫、延禧宫、承干宫、永和宫、钟粹宫、景阳宫,东六宫建于明永乐年间。 东六宫包括钟翠宫,承乾宫,景仁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 其中,东太后慈安就住在钟翠宫。 另外,延禧宫也非常有名,因为紫禁城中唯一的一座西洋建筑就在延禧宫内,他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水晶宫。 延禧宫在道光年间曾遭雷击而毁坏,于是宣统年间清朝统治者决定造一座不怕火的宫殿,于是一座以汉白玉,玻璃为主要材料的宫殿就开始动工了。 但当工程进行到一半时,清朝灭亡了,整个工程也被迫停了下来。 目前延禧宫现在还没有对外开放。 现在东六宫大都改为古代艺术品陈列馆,其中有明清工艺美术馆、陶瓷馆、青铜器馆、钟表馆、绘画馆、珍宝馆。 以参观珍宝馆和钟表馆的人数最多,钟表馆设在奉先殿,珍宝馆设在故宫东北角的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这在座堂里。 玩具陈列馆设在坤宁宫以东的联房叫东板房里。 故宫谜团冷宫何处“冷宫”在哪里,要先谈“三宫六院”。 故宫中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为“三宫”。 六院分别指东路六宫: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及永和宫。 封建帝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妃子。 皇帝的妻妾众多。 至于选到宫中的女子,一旦失宠,便在宫中禁室里等死,更为悲惨。 故宫的“冷宫”并无定所,但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即是乾清宫、长春宫;一说“冷宫”无固定地址,关禁王妃、皇子的地方,便俗称“冷宫”。 查遍所见明、清史料,冷宫并不是某一处宫室的正式命名。 根据一些文献记载,明、清时代被作为“冷宫”的地方有好几处。 明末天启皇帝时,成妃李氏得罪了权势赫赫的太监魏忠贤,被由长春宫赶到御花园西面的乾西,一住四年。 先后被幽居乾西的,还有定妃、恪嫔等人。 这个“冷宫”在紫禁城内之西。 光绪皇帝的珍妃被慈禧落井之前,据说关在景祺阁北边北三所(现坍毁),这地方就在今天珍妃井西边的山门里。 如果这一出自太监之口的传闻属实,则此地也算得一处“冷宫”。 故宫设计者故宫这样宏伟的建筑,如果浩大的工程,由谁负责设计?又是谁主持施工的?这的确是个历史谜团,难倒不少老北京人。 因为故宫的建筑上没有如现代建筑那样明确地刻上此建筑物建于何年,由何人设计等字样。 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故宫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师,姓蒯名祥,人称蒯鲁班的人设计的。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于倬云先生提出了不同意见:曾经参加建造南京宫殿的蒯祥是故宫的设计者这个说法不确切,其实,蒯祥只是故宫的施工主持人,故宫真正的设计人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 永乐15年紫禁城宫殿开始进入大规模施工高潮时,蒯祥才随朱棣从南京来到北京,开始主持宫殿的施工,而在此之前,蔡信已主持故宫和北京城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了。 皇帝上朝的地点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其实不是这样的。 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纵观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垂帘听政,清朝后期)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 故宫为何“龙”多紫禁城是龙的世界,龙的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皇帝被称做“真龙天子”,是大地的主宰。 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因此,宫中的殿堂、桥梁、丹陛、石雕以及帝后宝玺、服饰御用品等无不以龙作为纹饰。 那么,故宫里到底有多少龙?恐怕谁也说不清。 有人粗算过,故宫号称有宫殿8000多间,仅以每殿有6条龙计算,就有龙近4万条,如果加上所有建筑装饰和一切御用品上的龙,那就数不胜数了。 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即,太和殿顶屋脊及瓦当、滴水等共有龙纹2632条,外檐额枋及门窗彩绘包括饰件共有龙纹5732条,殿内檐及殿内梁枋天花上共有龙纹4037条,殿中金柱、藻井、宝座、屏风及陈设上共有龙纹609条,殿内墙壁及暖阁门罩等共有龙纹542条。 这是个尚不完全的统计,太和殿内外的龙纹、龙雕等各种形式的龙就有13 844条之多。 这种万龙朝圣的装潢设计,构成了一种威严神秘的氛围,以获得神化皇帝、恫吓臣民的效果。 三大殿院内为何不种树有人撰文提出三大殿院内不种树,主要是出自烘托意境的需要。 太和殿、中和殿、保殿并称外朝三大殿,是皇帝举行盛典的地方,从位置上说居整个外宫建筑的中心,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心。 为了突出这组宫殿的威严气势,建筑上采取了许多手法,其一便是院内不植树,从皇城正门天安门起,经端门、午门、太和门,这之间的一系列庭院内都无树木(现在端门前后的树是辛亥革命以后种植的)。 当时人们去朝见天子,进入天安门,经过漫长御道,在层层起伏变化的建筑空间中行进,会感到一种无形的,不断增长的精神压力,最后进入太和门,看到宽阔的广场与高耸在三重台基上的巍峨大殿,这种精神压力达到顶点。 宽阔的广场、蓝蓝的天空,把三大殿映衬得更加威严壮观。 而这正是至高无上的天子对自己臣民所要求的。 如果在这些庭院内都种上树,绿荫宜人,小鸟鸣叫,那将会破坏朝廷的威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