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人开始信教 在阿里

01

我有一个阿里的朋友阿远,第二次见面时,她告诉我,来阿里后她信教了。

我第一反应是,阿里内部还有教会?

阿里没有教会。她参加的是一个兴趣社团,名字取自《圣经》五鱼二饼喂饱五千人的神迹故事。

阿里创始人马云原是英语教师,也经常对外展现他对教育的热情,直到现在,很多人都喊他“马老师”;公司也希望营造出校园氛围,同事间互称“同学”。

在校园,社团总是要有的。早年间,这些社团号称“阿里十派”,后来组织变多,十派变成了几十派。每年 5 月 10 日的“阿里日”,这些社团就开始招新。

阿远加入的信仰社团并不在这“十派”中,甚至有些地下的意思,但这样的社团能在阿里诞生,也的确算是阿里特有文化孕育的产物。

2013年,这个基督教社团成立,起初只有两三人,十年间来来往往、走走留留,微信群里到现在积累了几百人。

这些靠信仰连接的社团成员,联系比其他兴趣社团更为紧密。他们之间互称“弟兄姐妹”,在生活中互相扶持、彼此关心,像熟悉了很久。

社团的活动则主要是茶经——定一个会议室一起研读《圣经》中的一小段,分享感悟。茶经的频率是每周两次,自愿参加。

阿里的文化鼓励“快乐工作、认真生活”,但能真正做到快乐的人极少。阿远加入信仰社团的契机之一,是在工作中遭受了很大的痛苦:她被上司责骂做的事情“还不如一个外包”,她怀疑自己一无是处,她选择来信教。

我对宗教一无所知,为了更理解信仰社团是种什么样的氛围,我参加了两次茶经,他们也称这类活动为“团契”。

活动都在中午,我没吃饭,买了些食物进去一边吃、一边听——这是被允许的,活动本身没什么门槛和规则,中间陆续有几个人迟到了,也自然坐下。

我们那天研读的是约翰福音第三章,《耶稣与尼格底母》。正式开始前,信徒们一起唱了首圣歌,接着祷告,然后轮流每人读一小段。我本来想隐身观察,也被动轮流朗读。

前20段读完,有信徒开始讲解。我来听的这一次,是社团最资深的“大哥”在讲。他讲得极好,为出场的人物补充背景信息,描绘画面,中间还穿插着提问,答疑。

这样的文本精读,恍惚给我一种大学时上文学课的感受。《耶稣与尼格底母》这一章,讲的是犹太官员夜会耶稣的场景,在他解读里,这个老人是追寻真理、追寻生命的象征,身上有人类共同的精神虚空:

“他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总觉得我哪里没有被满足,总觉得我距离那个道还有点距离,甚至都没有到那个道上。这个道是什么?那个道就是来寻求他跟神之间的道。”

《尼格底母与耶稣》,图源:俄罗斯画家,亚历山大·伊万诺夫

这里的叙事,人类因为被驱逐出了伊甸园,因此有很多罪孽和痛苦,而要获救、重新获得永恒的生命,就是重建与神的关系。

某种程度上,听完这节课我理解了大家选择加入社团的理由:那是一种自由与包容的召唤。

在“大哥”的解读里,得“道”的途径、与神建立连接的方式,并不在于人类的本身的行为规范,不在于苦修。只要“信”,即成为神的孩子。

他不因你不去祷告,不去教会,就剥夺你的身份。他拿自己举例,神对世人,就像一个父亲对待孩子,不会因为你哭闹、淘气就剥夺他的爱,这种爱有了信仰后就无条件获得。

确认信仰的方式也极为个人化,郑重的可以受洗、可以决志,也可以什么都不做。

而除了无条件的爱之外,神还有奖赏。当人愿意去尝试奉献时,可能会得到应许的祝福,“它对我们爱到极点,就是我把一切都告诉你,我爱你的结果就是你来选择要不要回应这份爱。你所做的事,只要回应了这份爱,只要信这件事情,你就可以得到生命。”

与时有痛苦的现实世界比,这个神的形象慈爱而包容,它看顾你,给你自由,同时也给你祝福。

我承认听到这里的时候,产生了一刹那的感动,为那个想象中的,如父亲一般的神。因为无条件的爱实在充满了诱惑力。

阿远的感受正是如此。她说,工作上越痛苦,她来参加团契的次数越多。

我跟阿远第一次见面时约在麦当劳。那是个中午,我点了汉堡后给她发消息。10分钟后,她回,“老板早上发疯了,我们现在在补一个材料。”20分钟后,她终于从园区出发,也没吃饭。

我们一起坐了不到一个小时,很快我就在她身上捕捉到了一种特殊性——她是唯一一个为自己过去两年没有晋升而感到庆幸的人——这在需要爬格子的大公司简直不可思议。

她不追求职场上的成功,只想逃离。果不其然,我们第二次见面时,她争取到被裁,拿着N+1的补偿。

就是这次聊天,我知道了她信教,开始理解信仰曾经如何安抚她的痛苦;也看到了一个人如何在职场受挫后,用一种“另类”的方式重新发现自己,理解自己——

阿远从小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成绩不差,最后来了浙江学电子商务。但这其中没多少是她自己的意志,父亲是医生,担心医患矛盾,不让她学医;母亲是中石化工人,担心有现场事故,他们都用自己的职业经验,帮她排除了所谓不合适选项。

大学 4 年结束后,阿远去法国读研,又选了供应链专业。她凭着字面意思想象这是一个可以链接很多点的“网”,可以站在更宏观的角度看事情。

这是一个误解。工作后,阿远逐渐发现自己完全不适合供应链的工作。她对系统和物品无感,也没有严谨的思考能力。在迪卡侬,她被下单、跟单的琐碎和重复消磨了热情;跳槽到会计咨询公司,又发现无法深入细节,根本成不了事。

前两次职场里,上级抱持着“有什么人都先用着”,有时候还会护着自己人,她的日子还过得去。

来到阿里,那种别扭和不适合变成了双倍痛苦:既不喜欢工作本身,又面临因为无法调动激情工作而招致的情绪攻击。

她原本就不应该进来。招聘时的面试官不懂,没有识别她的盲区,但半年后,换了个对业务要求更高的老板,痛苦就接踵而至。

新老板觉得她思考能力不行,“不太会从现象看到本质”;有内部会议,觉得她不能跟上节奏。两次工作交集后,新老板建议她转岗或者离开。阿远找不到喜欢的岗位,没有离开,忍耐了下来。

这位上级在情绪上由此对她越发排斥,甚至因为无关紧要的问题对她进行人身攻击。一次会议上,她跟同事对视一笑,上级捕捉到后暴怒,责骂她们态度不端正。

这种压力下,她被社团里相互支持的氛围、自由开放的信仰门槛打动,最终决志成为一名信徒。

阿远也很难说具体是哪一些经文,哪一次活动改变了她。

她形容自己的状态是混杂的,但信仰给了她一个新的视角:她的痛苦背后到底是什么东西——“神让我经受这些,是为了习得什么?”

她开始意识到,痛苦的感受不全然是外部的原因,自己也有责任。但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她起初还不知道。

她开始反思,老板的“摩擦”带来的感受是否有感官上的偏差?“也许不一定要这么痛苦” ,她觉察到自己过往在情绪上的失控和放大,“我以前不能停留在不舒服的地方,一不舒服就要赶紧逃、赶紧换一个地方”。

她开始学习将事实和情绪剥离,学习直面自己的情绪,“现在我可以直面它、停在里面分析它、剥离它”。

阿远觉得,信仰跟她自我成长的结果,未必有直接的关联。但《圣经》里的话、社团朋友的支持,给了她一个环境能让她从痛苦中短暂逃离,更平静地看清自己的空间。

现在她可以坦然承认,自己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是不合格的:能力有短板,被打压之下也缺乏驱动力和责任心。

她甚至开始庆幸,是在阿里这段经历、这个上司让她经受的痛苦加速了自我的认知。

离开阿里后,她也能看到上司的长处,认为对方正直、有能力,胜过很多中层,只是情绪管理能力差。

这位上司不希望下面的人是螺丝钉,不希望大家只是接活,而是有自己的成长。阿远看到了她们间核心的冲突,因为在不适合的岗位上,她除了能当一颗吃苦耐劳的螺丝钉别无他法。

在信仰的话语体系里,每个人都会得到神不一样的“恩赐”,即所谓天赋。顺应自己的天赋,就顺利;不顺应,就会痛苦。

阿远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天赋,逐渐确信自己更喜欢,也更擅长与人的连接,而不是与抽象的供应链系统打交道。

阿远今年刚过30岁,没结婚、没房贷,裁员补偿够她没什么负担地探索一阵。离职后的她尝试做内容,失败了一次,又继续一次;再失败,还在继续。她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兴趣。她说自己不再感到惶恐,唯一目标就是想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事情,“这个不行就换一个,直到找到为止。一定可以找到。”

在微信上,我问她过的怎么样?她回“最近挺忙,忙七忙八。”然后又是一句,“离开阿里后心情好好。”

阿远被裁的那个月,来社团参加茶经的人突然变多了。她看到这些人身上的共同点是,原来自洽的闭环上出现了一个缺口。

“价值感”通常是闭环上最大的缺口。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自己在工作中的无能为力,感到持续变化下价值标准的飘忽不定。

从去年 3 月到现在,阿里的组织调整一直在反复:子集团去年分拆出去、计划上市,今年又融合回来;中台去年多个部门试图自负盈亏,后来又回到集团。更小的业务单元的调整、反复、浪费就更加频繁。

有员工形容,这种变化和过去“拥抱变化”的价值观还不一样。过去是业务结构和逻辑不变,只是中层管理人员轮岗;现在像是找不准要怎么做,业务逻辑一直调整,组织划分的标准也一直在调整。

从阿里高层的角度看,这是他们变革求生的必经之路。但合伙人以下,从高层到基层,感受更多的是焦虑和不安。

一位接近副总裁的老员工称,公司在电商战场进入了决战,这时候大家应该上前冲锋陷阵,但他们回头一看背后竖起了一排闸刀,一个动作不对、或者后退就会先被杀掉。

信仰社团中,不少人来自核心电商业务的淘天集团。曾经,淘宝天猫为集团赚最多的钱;有战功,有话语权,员工也最有成就感。但过去几年,外部竞争激烈,阿里国内电商的份额一掉再掉,整个集团市值也一度被拼多多超越。

公司在激烈竞争中心态焦灼;宏观环境又在加剧这种紧缩焦灼的心态,裁员省钱持续进行。身在其中人们为了保全一份工作只能拼尽全力、战战兢兢。

日本过去的30年经验告诉我们,经济下行时,企业更可能成为“吸血企业”:把人当做用完即弃的电池,不再耐心培养人才,规划成长,而是更快速地把无用之人一脚踢开,换上新的;鼓励加班、严抓考勤,对不服从的人掌握着成熟的打压技巧,逼人主动离开……

日本社会学家今野晴贵在受理了 1500 起劳动咨询后,看到日本吸血企业越来越多,对待员工也变得更恶劣了。他的著作《吸血企业》提到,很多年轻人因此产生心理危机,痛苦、抑郁乃至自杀的案例越来越多。

我第二次去参加茶经时,一位社团成员说,自己刚刚被裁,听完马上要去面试。留下来的人,也面临着虽然痛苦,但外部选择减少,因而必须忍受的处境,他们来这里都带着相似的问题:如何面对这不确定的、多变的环境?如何确信自己的价值?

信仰神,给很多人填补了一个缺口,得到了一个暂时的答案:不要在人类标准里找价值。

一位资深信徒这么形容他的感受,“信仰带给我的是,不断动态的价值标准时,我知道自己有一个恒定的标准。这个标准不再是我知道自己做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这是人定的标准,人太善变了。”

一位刚刚决志(下定决心信教的仪式)的信徒说,过去她因为工作而痛苦,因为价值感弱而迷茫,但有了信仰后,她看到,“生命本身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他们解释,这个恒定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信靠神,通过与神建立联系获得生命、获得喜乐,“我经常觉得感谢神,无论怎么做,做什么都是为他做,让世人看到他,而不是为了彰显我自己多么牛。”

《圣经》里有很多经文的启示。但在阿里的社团里,信仰核心的要义是,不在工作这个战场恋战,因为信仰神,他们会得到更多、更丰厚的“赏赐”,他们相信神创造宇宙万物,相信神会按每个人不同的生命的阶段给予他们所需要的。

一位信徒说,“我经常感觉到这里来,比我在工作的时候更重要。如果能让大家更靠近神,这才是我的主局。”


前阿里巴巴高管:在成功背后其实还有这样一个东西……(深度好文)

导读 本文是知名自媒体人鬼脚七 在参加一个电商学堂的年会所做的演讲, 演讲的题目是:《在工作中修行》 鬼脚七真名文德, 前阿里巴巴淘宝搜索负责人 , 拥有百万粉丝的自媒体人 。 2015年末短期出家, 从五台山行脚至峨眉山, 托钵行走2000余公里。 文/鬼脚七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出身时就家财万贯,有的人出生时却一无所有;有的人稍微做一下就能成功,有的人拼死拼活就做不起来呢?” 贾真老师上午演讲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其实这还是一种假象:同样是选择,为什么你选择了这个方向而别人选择了另一个方向呢?有人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半天仍选择了错误的方向,有人可能瞎撞一下可能就撞对了方向。 讲一个经历。 在天津大学上研究生时,我可以随便选导师,但我选择了一个刚博士毕业才两年没什么资历的年轻老师,我是他的第一个研究生。 老师问:“你为什么选我?选另外一个老师,有不少项目做还可以发工资。 ”我说:“没啥原因,就是感觉跟着您学习挺好的,所以选了您。 ” 没想到的是,我那个导师是真厉害。 我研究生毕业时,他已经是博导了,过了几年,被评为长江学者,后来当了副校长,我上个月听说我导师已经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了!40多岁的院士啊,成为这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在中国很少的。 很多人说我当时很有眼光!但我当时的选择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只是凭感觉。 再举一个例子。 曾经有个人在在行软件上约我,他说公司老板是一个90后,公司做的很大,才做了四年多,现在每年能做十几个亿。 他说那个90后老板特别难处,脾气也很大,给大家的股份很少。 很多高管能力很强,对这个老板不满,做个半年就拉票人自己出去干类似的业务。 我问:“那些出去自己干的高管做成了吗?” 他说:“那些高管出去都没做成,有的做了一年,有的甚至几个月就做不下去了。 ” “那些人是不努力吗?” “不是的,那些人比老板更努力。 ” “那些人是招的人能力不行?” “也不是,很多人是带着团队走的。 ” 那为什么那些高管能力比老板强,管理方法又比他好,选择的方向还是一样的,还比他努力,为什么就是做不起来呢? 为什么? 这从科学的角度没有答案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那些一年做几亿几十亿的电商人难道是比我们能力强很多,比我们聪明很多吗? 2 为什么我们也是选择了这个方向,我们也非常努力,我们也不比别人笨,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别人那么成功?是啊,为什么?! 我找到了一个可能是答案的答案:运气。 我们运气没别人好! 有人要说了,你这不等于没说吗?我又不能掌握运气。 不,运气是你可以掌握的,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教你掌握运气的方法。 运气是什么?对学佛的人来说, 运气就是福报 !3 某一个人成功了,我就说是努力的结果。 那失败了呢?难道那个人就不努力了吗? 不是不努力,而是在努力背后还有一个东西,就是福报。 福报好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很顺。 这件事不仅我是这么认为的,马云也是如此。 在阿里,马云特别喜欢一种人,他说这叫福将。 这种人你看着他也没太高的水平,但是把他放哪个部门哪个业务就做得好,就做得顺,你换一个能力更强的人可能还做不起来。 为什么?除了外界的条件以外,成功背后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 福报 。 有些人要说了,要是真是福报的话,福报看不见摸不着也没法衡量,用科学好像没法解释。 福报是可以衡量的,有的人一出生就是福二代证明他的福报很好,有的人刚好就赶上了什么红利那他就有福报,有的人虽然他很能干进步很快,但工作好几年仍然买不起房子,因为房价涨得太快了,这说明他福报还不够。 道德经里面有句话“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 ”你把纷繁复杂的表象全部抛除后,会发现背后还有一个东西叫福报。 想要事业成功,方向重要,努力重要,福报也很重要。 福报越好,事情就会越顺! 如果你认同这个观点,接下来就只有一个问题:“我想要积累福报该怎么办?” 积累福报你做事情就会顺一些,但不是说你一定能够做成哦。 那怎么积累福报呢?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 4 我们经常走得太快而忘记我们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 其实我们那么努力不是为了把直通车开的多牛逼,我们是为了赚点钱。 其实我们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地更好一点,过得快乐一点。 但宗萨仁波切曾经说:“人们经常无止尽地追求快乐,但却只带来了不幸和伤悲。 ”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越过越好,但是你会发现,现实往往相反。 有人认为当明星可以让生活更好,前些天贾乃亮写一封信说这七天像过来一辈子,家里的人因为李小璐出轨的流言病倒。 明星快乐吗?我看到这封信想到了一点:人是多么地脆弱啊!因为一些流言蜚语就病倒了!这难道不是苦吗?修行是追寻快乐的必经之路,也是积累福报的必经之路。 有人说我也想修行,但没法跟七哥一样托钵行走2000多公里吧。 其实不用,我们可以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修行,下面是我分享的一些观点,如何在工作中修行。 01. 使命:发愿 “使命”这个词我们经常听人说过,但是发愿这个词很少。 从佛法的观点上讲,你越利他,越无私,就越容易成功。 阿里就是典型的例子: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你做的事情对于别人越有利,你的事业就会做得更大。 所以哪怕你做的只是很小的事情,也要发愿利他。 我元旦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2018年发愿文》发了十大愿,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这几天杭州的很多小朋友都感冒了,我女儿也感冒了,她信佛,我说你感冒了我教你发愿。 感冒了会发烧、呕吐难受,你说苦不苦?还有很多流浪汉很多乞丐感冒了连药都没有还饿着肚子,他们苦不苦?我说你可以发愿替他们承受病痛之苦。 你愿意吗?她说我愿意。 她真的发愿了。 之后你再跟她谈身体难受时,她不会觉得自己很可怜了,她这时候会想:我是在替很多众生在受苦 ,不只是为了我自己。 我以前在阿里每天工作到晚上12点,仍然很有激情。 为什么?因为当时我觉得自己在为千万卖家服务,不只是为了自己赚每月几万块的工资。 要是把目标定在自己身上,你会觉得动力很小,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但你把愿力放大再去做,你会发现自己很有力量,也会有很多人过来帮你。 02.合作:布施 布施看上去好像没什么用, 但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往往就是这些没有用的东西。 如果你在合作中帮助他人,并且是不求回报的帮助他人,你的合作就会越来越顺。 很多人会说不求回报,我凭什么要帮助别人?你这么想所以你成了大多数不成功的那些人。 如果你真的做到了布施,就能积累福报,你的事情也就会越来越顺。 经常会听人说,“我以前对张三那么好,他居然现在这么对我!”如果有人说类似的话,我敢保证他以前对张三很一般,至少对张三好的时候是想得到回报。 希望别人回报而对他好,那是交易,不是布施。 既然是交易,那就肯定会有人占便宜有人吃亏了,怨不得别人。 真正对别人好是不会说这样的话。 不求回报的帮助别人,如果真的要回报,对他好,本身就是回报。 你可以试一下七哥说的这个有没有用,要不你先试一个月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这个世界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实际上是公平的。 有果必有因,只是有时候我们看不见那些“因”。 03. 自律:持戒 自律在佛法里面叫持戒,在生活中,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戒烟、戒酒、戒盗、戒晚睡、戒游戏……这些都是自律,并不是戒杀盗淫妄酒才叫戒。 所有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十分自律的人! 你可以试着做这样的一个人。 有人说我做不到啊!那你先试着做一个星期一个月这也可以的,先做了再说。 04. 宽容:忍辱 忍辱也是宽容。 “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这是马云说的。 那天我看一本书上写真正的修行人是什么样的:纵彼因贪亲盗取, 或令他夺一切财, 犹将身财三时善, 回向于彼佛子行。 自己以前说谁谁那么自私、自利、丑恶,我看了这几句之后才明白自己和一个修行人的差距有多大。 别人因为贪心把我的财骗了,或者让其他的人骗了我的财,那么我应该怎么办呢?修行人是这样做的,将自己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善业回向给他。 如果别人对我不好,这是结果,那一定有原因,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如果原因发生在宿世呢?那就好好念经回向给他,了却这段恩怨!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其实从来没有放过别人,你都是在放过自己。 05. 敬业:精进 前一段时间有人说佛系,说佛系就是没事、随便、都可以……但真正的修行人不是这样的,例如我们的张潇峰老师是信佛的,每天5点半就醒来开始做早课准备工作了真正的修行人是很精进的。 我们小时候玩具被别人抢了我们就会哭,但是现在长大了你会发现不就是一个玩具嘛,拿走吧。 但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些所谓的名利,等我们智慧成熟的时候不是一样把他们当作玩具吗? 有的人说道理我都懂,就是放不下怎么办? 我告诉大家放下有两个方法: 一个是自己经历过辉煌而放下。 另一个是通过发大愿而放下。 你追求的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别人拿了你的苹果你不会在意。 所以当你有什么想放下而又放不下的时候,那就发大愿! 发了愿的人,更需要精进!你想啊,你为了一家三口的幸福,就忙成这个样子,如果你发大愿,让众生过得快乐一点,那不更应该精进忙碌吗?! 这是敬业,也是精进。 当你努力到无能为力,就会发现做什么事情都会更顺一些。 你的福报也会越来越好。 06. 专注:禅定 工作中的专注也是一种禅定。 越成功的人诱惑越多。 诱惑并不是指很多美女跟你聊天,而是指的是你越成功,找你的人越多,赚钱的机会也会越多。 这个人给你说这个项目那个人跟你说那个项目,诱惑就多了。 所以很多人做到一定程度时就走偏了,他的事业就很难做大。 越专注的人烦恼会越少,你就专注做一件事情其余的我都不做,这时候你的烦恼就会变少。 07. 福报:般若 般若本身有智慧的意思。 有的人一无所有,有的人拥有的就太多,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却屡遭坎坷。 同样的一个选择,有的人选对了有的人却选错了。 同样是在这里听课,针对我讲的观点,有的人选择了相信,有的人却选择了不屑一顾。 如何选择,就需要智慧。 但智慧也是福报的一种体现,如果你福报够了,你瞎选也能选对,再加上努力,这件事情很快就做成了。 回到最开始的我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一帆风顺,而有的人却很难成功? 例如我亲哥,比我大两岁,干啥都不顺,公司开了好多个,行业做了好多个,每个项目他跟别人同时干,别人干得挺好的,他开始也干得不错,可是到最后发现钱越亏越多,有时还需要我借钱给他还债。 为了帮他,后来我每年花时间帮他出谋划策,但还是没用啊,还是做不起来。 再后来我明白了这不是给钱的问题,也不是出谋划策的问题,而是他福报不够啊!现在我告诉他多念念经多做善事,我估计他也不怎么信,就跟在做的很多人一样。 下面还有一句话“尚若未伏内嗔敌, 外敌虽伏旋增盛, 故应速兴慈悲军, 降伏自心佛子行。 ” 如果你恨一个人,你消灭他,又会出来新的敌人,你恨的人也会更多。 你把他消灭了,至少他的朋友亲人又变成你的仇人了。 你外面的敌人看似被你降伏了,但敌人会越来越多。 如果你从内心里把自己的嗔恨给消灭了,那还会有敌人吗? 心中没有了嗔恨,那天下的敌人都消失了。 我一直强调向内求。 你遇到任何烦恼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向内求的时候。 你烦恼的时候,恨一个人的时候,你被别人骗了的时候,是最好的向内求的时候。 那些成功的人,除了他们的努力和聪明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有足够的福报。 发愿、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讲了这么多,都是在教大家如何在工作中修行,如何通过修行积累福报。 你再问自己一个问题: 积累福报,想要成功,最终是为了什么? 我想最本质目的还是希望自己快乐一点吧! 最后把寂天菩萨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所有的痛苦都来自希望自己快乐, 所有的快乐都来自希望别人快乐。 谢谢大家! (完)

谁知道伊斯兰教里的Imam Hosein

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他独自一人漫步行走,身上的背包比平时更加沉重。 在一所房子旁边他站了下来,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蜷缩在那里。 他多次将这两个孩子驮到自己的肩上,一边一个,直到他们露出笑脸。 他将几个晚上的食物放在房屋的后面,慢慢地走了。 他无论工作多忙,但不会忘记被人们抛弃的一位患有麻疯病的老人。 他每天都要去城外一处破旧的房屋,因为那里住着一位孤寡老人。 他将食物递给了老人,然后向他请求谅解。 泪水从这位孤寡老人的眼睛中流了出来。 他问道,为什么你请求宽恕呢?他没有回答就走了。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经过一片枝繁叶茂的耶枣林,那是他亲手栽种的。 他的心扑腾扑腾跳动着,仿佛回到真主那里的时刻就在眼前。 他走进清真寺,呼唤人们同他一起礼拜,敬拜真主。 当晨礼的宣礼逐渐临近时,他的感觉也越来越奇怪,他的嘴唇抖动着自言自语:归真的时刻就要到了。 当他虔诚地一心一意地礼第一拜,向真主扣头,刚刚抬起头时,突然伊本•穆尔杰姆的剑闪电般落了下来,鲜血流淌在地上。 当时,阿里的话响彻在天空中:“以天房的主宰起誓,我得救了”。 当消息传开,库法人民惊恐慌乱地奔向阿里那里。 但是阿里心情平静地讲述了先知的一段话,先知曾说:“阿里啊!一个世上最残忍的人将会伤害你,你的胡须和面孔将被鲜血染红”。 阿里是先知的合法继承人,是伊斯兰教的第一位领袖,他于伊斯兰教历40年拉麦丹斋月(9月)21日,在位于伊拉克的库法城遇刺殉难。 他是人权的最大支持者,穆斯林忠实的挚友,是伊斯兰伟大先知最信赖的人。 现在,距他殉难已过去1300多年。 在这些年中,阿里的言语和劝戒如同春雨一样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并且深深地吸引着他们的心灵。 黎巴嫩基督教作家、研究人士乔治•朱尔达撰写了一部珍贵的著作《伊玛目阿里——人类公正之声》,这部书共分5 册,此书在世界穆斯林思想家和学者当中颇受欢迎。 一些思想家和学者研究和阅读此书后对朱尔达格的研究方式和公正给予高度赞扬。 朱尔达格就他如何对阿里产生兴趣这样说道:我曾在充满欢乐和天真无暇的童年,就对文学作品产生深厚兴趣。 每天我逃出学校,跺到一个喷泉处专心阅读文学作品。 校长和老师经常向我的父母提出抗议。 只有我的哥哥弗瓦德支持我。 他是一位诗人,他非常喜欢读书。 他认为我在学校外面能学到很多东西。 一天,弗瓦德给了我一本厚厚的书,他说,这本书概括了阿拉伯的所有文学。 此书是伊玛目阿里的《辞章之道》。 我带着这本书来到喷泉边,我靠在一个巨石上,沉浸在《辞章之道》中那甜美语言的海洋中。 乔治•朱尔达格还说道,我和我的家人信仰基督教,因此我们不了解阿里。 随着阅读《辞章之道》,我被伊玛目阿里的文学造诣深深地吸引。 在我上大学时,我同时在阿拉伯文学和阿拉伯哲学两个系就读。 我在这两个系中,再次与这位文学和哲学伟人碰在了一起。 我决定对这位伟人进行认真研究。 我阅读了许多关于伊玛目阿里的书籍。 这些书中对阿里进行了广泛讨论。 但是我认为他们没有进入主题思想,他们也没有见到阿里闪亮的面容。 他们看到的是阿里的执政,但他们不了解阿里的人品。 此事促使我对阿里这位伟人进行详细剖析。 为此我再次回到黎巴嫩南部我曾经阅读书籍的喷泉旁。 朱尔达格在他的研究中这样描述阿里;如果你想激荡一个池溏的水,你用自己的手可以做到。 如果它是一个大水池,应当向池中投掷巨石,才能使水荡漾。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水池是可以荡漾的。 但是浩翰无际的海洋,任何东西都无法激荡它。 只有两件东西,一个是受压迫者的叹息,另一个是在夜晚敬畏真主,这个海洋就是阿里。 阿里作为一位杰出的优秀人物能够照亮历史黑暗,这是因为他的性格中存在两种不同特点,对穷人象春天般温暖,对敌人象冬天般寒冷,这两种相对立的特点在阿里身上汇聚成两个新的优点。 阿里的思想以及他对人民的热爱难以用言词表达,它已经同阿里的心和生命融为一体。 在此,阿里的思想和教导非常自然和明亮,它会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深处。 阿里认为人类是有思想和智慧的,不同于动物,因此他号召人们学习知识。 他对权贵和百姓一视同仁,倡导人道主义。 他指出,行善不仅会带来财富和益及你的子孙后代,而且行善会增加你的知识。 先知说:阿里是知识的大门,是最有学问的人。 伊玛目阿里非常渴望将自己的知识宝库分发给人们,他呼吁人们无论如何向他询问,因为他非常清楚天地的道路。 阿里认为,在寻求知识和文化的道路上迈步行走的无知者就象一个学者一样,一个思想僵化、不热爱增加自己知识的学者是无知者。 阿里是一位勇敢的人,在他的大无畏勇敢精神的鼓舞下,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取得了许多巨大成功。 伊玛目阿里内心仁慈,胸怀坦荡,反对报复。 他要求自己的支持者以仁为本,原谅别人。 他说,伟大和尊重不是以复仇而获得。 在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是阿里却认为宽恕和谅解是战无不胜的法宝。 他指出:“你要对自己的敌人行善,这是最大的胜利”。 阿布•塔利布之子阿里在自己的一生中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他在骆驼战役中宽恕了那些拿着武器与他作战的人。 在绥芬战役中,他饶恕了那些想阻断水源,击败他和他的军队的敌军,并且为敌军开放水源。 最终在那一天,阿里躺在血泊中,他所牵挂的不是报复和虐待伤害他的凶手,因此所有的人都认为阿里是一个完美的人。 用俄罗斯历史学家普托罗斯夫斯基的话说: “阿里从内心深处信仰伊斯兰教和先知,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宗教,阿里是一位在言行方面忠贞不渝的勇士,是圣贤们的楷模”。 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朗特说:“阿里是天启宗教的道路上,谦虚、敬畏、快乐和虔诚完美的典范。 他英俊、善良、有思想、信仰坚定。

请教一部电影的名字!

小鞋子/天国的孩子/天堂之子/天堂的孩子导演马基德·麦吉迪主演 Naji, Mohammad Amir, 阿米尔.法罗克.哈什米安, Seddiqi, Bahare, Jafar-Mohammadi, Nafise, Sarabandi, Fereshte, Mirkarimi 类型喜剧/剧情年代1997地区伊朗片长89分钟剧情介绍主角是贫家小孩阿里,因为他把妹妹拿去修理的鞋子弄丢了,为了体谅父亲无力添购新鞋,于是央求妹妹跟他轮流穿着他的旧球鞋去上学,后来他发现参加跑步比赛的季军可以获得一双新球鞋作奖品,于是出尽办法参赛,并且只想得第三名,不料却跑了个第一。 本片藉着一个简单故事将儿童世界的纯真可爱发挥得...主角是贫家小孩阿里,因为他把妹妹拿去修理的鞋子弄丢了,为了体谅父亲无力添购新鞋,于是央求妹妹跟他轮流穿着他的旧球鞋去上学,后来他发现参加跑步比赛的季军可以获得一双新球鞋作奖品,于是出尽办法参赛,并且只想得第三名,不料却跑了个第一。 本片藉着一个简单故事将儿童世界的纯真可爱发挥得淋漓尽致,导演技法圆熟,细节铺陈深具趣味性,赛跑高潮尤其令人激赏。 伊朗导演马吉德·马吉迪在《天堂的颜色》之前执导的代表作,标志着儿童电影的最高艺术水准,尤其适合父母子女一齐观赏,因为它可以令人由衷地感受到亲情的可贵。 从你刚出生到现在,你曾穿过几双鞋子?穿坏过几双鞋子?如果没有了鞋子,你会伤心的找爸爸妈妈要吗?如果爸爸妈妈根本无法给你买一双哪怕是最廉价的鞋子呢?阿里是一个出生在贫穷的伊斯兰教家庭里的男孩,妹妹莎拉是他最亲密的伙伴。 9岁的阿里每天要给家里做很多很多事情,因为妈妈生病爸爸工作,所以小小的阿里承担了许多并非这个年龄应该承担的责任。 阿里很懂事,家里的贫穷让他很小学会独立,也学会体贴和关心家人。 他用他的方式爱着妹妹莎拉,送给她新的铅笔,还有老师奖励的漂亮的圆珠笔。 阿里是个善良的孩子,但是他很贫穷。 在一次买菜的时候,阿里无意丢掉了妹妹的皮鞋——一双极其破烂的刚刚被修理过的淡紫色童鞋。 这双廉价的鞋子早已经破烂不堪了,但是那是整个家中莎拉唯一一双鞋。 没有了鞋子莎拉无法上学,她只剩下拖鞋能够穿出去,但是拖鞋并不允许跨入校门。 莎拉眼里有无限的难过和生气,阿里对她说:不要告诉妈妈不要告诉爸爸。 并非是害怕挨打,两个年幼的孩子知道,家里实在太过于贫穷,爸爸只能借钱给她买新鞋子,负债累累的他们实在不忍心为父母增添多一份“灾难”。 无奈之余阿里只得想出办法:你可以穿我的球鞋上学,你回来的时候我再去学校。 于是阿里那双破了洞的球鞋成了兄妹俩的宝贝。 妹妹穿着它上学,放学的时候为了不让哥哥迟到,她一路急跑着回家。 阿里就在巷子口等着等着,急急的换上鞋子再跑去学校。 尽管如此两个孩子还是很开心,他们瞒着爸爸妈妈,这是他们尽自己的能力为家里做的最最重要的事情。 球鞋很破旧,兄妹两个在阳光下仔细的擦洗它们,放在阳光下凉晒着,像是精心呵护某件珍宝。 其实那仅仅只是一双鞋子呀!一双对于莎拉来说太大太旧的很寒酸的鞋子!阿里还是有很多愧疚,因为是他让妹妹受到委屈,所以他会抓住任何一个希望送给妹妹一双新鞋子。 孩子的心无限单纯无私,他会对爸爸说,如果有钱的时候一定要先给妹妹买一双鞋子。 那么他呢?懂事的阿里一定会放弃自己的鞋子。 他是明白的,家里能够省就省,自己并不重要。 假期的时候,爸爸带着阿里去城区打工,他们赚到了许多许多钱。 阿里的心情就像当天的阳光般明媚。 而爸爸骑的自行车撞在树上,两个人只得搭汽车回家。 看着爸爸身上的伤,阿里心里仅有的一丝希望还是破灭了。 终于阿里得知学校将派出6名选手参加一次长跑比赛,季军的奖品是一双运动鞋。 他跑去办公室乞求老师让他报名,因为错过了初赛的时间阿里被拒绝了。 他的心里满是委屈,站在办公室苦苦哀求老师给他一次机会,眼睛里满是泪水。 长时间来兄妹俩跑着换鞋子上学让阿里的长跑相当出色,于是他自然入选了比赛队伍参加这次长跑活动。 阿里是兴高采烈的跑着回家告诉妹妹的,这次比赛是阿里认为送给妹妹新鞋子的唯一机会。 可是当阿里依旧没有得到鞋子。 他获得了第一名,而冠军的奖励是一套漂亮的运动衣。 当然故事是有个喜剧的结尾的。 在阿里比赛那天爸爸终于赚到了钱为两个孩子买了崭新的鞋!这就是伊朗导演马芝迪的著名影片《小鞋子》。 《小鞋子》虽然是一部讲述儿童世界的影片,但是实际上包含了许多意义。 整个故事的环境是讲述伊斯兰教徒的生活的,那些纯朴善良的人民有着无尽宽广的心胸,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同时也遭受着贫困的折磨。 但尽管生活上他们是贫瘠的,精神上却乐观开朗。 他们坚信着:真神会保佑一切。 所以他们会施舍于人,帮助于人。 故事中阿里和莎拉找到了被丢弃的鞋子,他们想去索要回来时却发现那个孩子的父亲是个盲人。 尽管他们只有一双些穿,可是孩子们认为那个小女孩更加需要这双鞋子,他们只能望着女孩开心纯真的笑脸默默走回家。 直到小女孩买到一双新鞋子,莎拉也没有告诉她鞋子的事情。 尽管那双鞋已经被小女孩妈妈当作破烂丢掉了。 孩子的心就是这么纯洁无私。 导演是善于捕捉儿童的心理活动的。 莎拉穿着哥哥的鞋参加体育活动,起初她是害羞愤怒的,她为自己那双破旧的不合脚的鞋子感到羞耻,她把脚深深躲藏在同学们的后面。 而后老师表扬了她,说穿球鞋上运动课才是应该。 莎拉脸上立即绽放出微笑,愉快的将脚拿了出来站在一排鞋子的最前面。 尽管孩子早熟懂事,但毕竟只是个孩子。 马芝迪没有过于强调两个孩子成熟的一面,反而从一些属于孩子的细节上捕捉镜头,于是整部影片显得童真简单,观众就在平缓的情节中慢慢的体味和感动了。 而相对另一些儿童影片,总是过于渲染小主人翁的言谈举止,给他们强加了一种大人化的东西,反而让看的人觉得不自然。 《小鞋子》其实也是在讲一种美好信念。 对生活对世界充满信心和乐观的态度,那么一定会有收获。 剧中阿里家一直在为柴米油盐操心担忧,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丧失对生活的希望。 阿里爸爸总是在期待美好的明天,于是他为自己的希望去努力。 终于他赚到了钱,为妻子和孩子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尽管还是廉价的东西,但那却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阿里一直想送给妹妹一双新鞋子,他去争取生活中每一个机会。 于是他博得参加长跑比赛的资格,并在最终取得了冠军。 奖品并不是运动鞋,但为阿里开辟了新的空间。 而莎拉呢?她失去了唯一一双鞋子,但她的抱怨仅仅只是哥哥的鞋让她窘迫不安。 她似乎没有抱怨,满是信心的认为哥哥一定会送给她新鞋。 最后,她还是得到了鞋子,一双漂亮的鲜红的新皮鞋。 其实这也是导演在整个影片中讲述的一种积极生活的态度和方式。 影片中最另人感动的是长跑比赛那段,阿里拼命向前跑着,脑子里浮现的全是妹妹穿着旧鞋子的模样。 他报着一定要拿到季军的信念超过一个一个选手,他跑到了第一位并将后面的人长长拉下。 但是他只想得到季军,因为季军的奖品是一双新的运动鞋,于是他放慢脚步,回到第三。 阿里被别的孩子拽倒摔在地上,他爬起来继续向前冲。 他闭上眼睛冲向终点,他是第一名。 阿里倒在地上,老师扶起他时问的第一句话却是:我拿到季军了吗?阿里站在领奖台望着那双崭新的鞋眼里满是泪水和失望……还有马芝迪给那双烂了底的球鞋特写的镜头。 迅雷下载地址:小鞋子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3198.html
2024年7月28日 老黄历看日子生肖运势查询
浮雕散乐图 五代 看凝固在曲阳石雕中的历史瞬间 领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