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 ,在我们的生活里,
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飞机、汽车的燃料烧掉,
大概是它最不起眼的功能了。
回看历史,
我国是如何一步一步
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时至今日,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 等中央企业
又如何通过石油
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增光添色?
今天带来《 国家工业密码 》有声故事
第五十一集
《没有ta,世界将会怎样?》
听音频更精彩
衣食住行,离不开石油
从起床一睁眼,
我们就开始“使用”石油了——
你穿的拖鞋、洗漱用的牙刷、
喝水时随手拧开的矿泉水瓶等等,
只要是 塑料制品 ,
99%都提炼自石油;
接着,你去做早餐,
燃气炉上扑扑跳动的蓝色小火苗,
就是 天然气 或者液化石油气 ,
它们是石油开采的伴生气;
吃完早饭以后,
你挑选了今天出门穿的衣服,
除了棉、麻、蚕丝等天然的原料以外,
用 合成纤维制成的衣服 ,
基本上也都是以石油为原料;
女孩子出门前用的化妆品和香水,
也离不开石油精炼出来的 石蜡和香精。
石油中分离出的化学成分吲哚,
在浓度较低时,
可以散发出茉莉花的香气,
在人们发现这一石油成分之前,
制造1盎司香水
至少需要上万朵茉莉花;
出门以后,就更离不开石油了
——汽车的“粮食” 汽油 、
轮胎的主要原料 合成橡胶 、
铺公路用的 沥青 ,
这些东西都源于石油。
可以说,如果没有石油,
世界上将缺少很多动力、色彩和生气。
据测算,
人的一生要“吃”掉半吨石油!
小小油砂,击碎了“无油论”
石油,这种“工业血液”,
曾经狠狠卡住了新中国的发展命脉。
19世纪60年代,
中国开始进口石油,
到20世纪50年代,
中国一直戴着“贫油国”的帽子,
度过了长达80余年的“洋油时代”。
为了改写历史、撑起工业脊梁,
中国石油工业人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相继发现了多座大油田,
打了一口又一口“争气井”。
今天,中国不仅成为了
世界第五大产油国、第一大炼油国 ,
而且形成了一套 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 。
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与东营市景色同框
宏大画卷,
往往起笔于小小的一点墨。
1961年3月5日,
一粒褐黑色的油砂,
连夜坐着列车紧急送往北京。
在那个早春的茫茫夜色中,
这块来自山东省东营市地层深处的油砂,
如同一道曙光,
牵动人心,照耀前方。
运送小小的一粒油砂,
为什么这么隆重?
因为它代表着,
华北平原有石油!
1956年起,华1井到华8井的勘探历程。从1956年的华一井到1960年的华七井,老一辈石油人从北打到南、再从南打到北,数年间转战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经历了曲折的找油历程,直到华八井取得重大突破,终于打破了“华北无油论”
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在一片破碎中苏醒,
产油量少得可怜,
公共汽车都没有汽油用,
背着“煤气包”满街跑。
国外地质学界
不停唱衰新中国的资源禀赋,
中国贫油论、华北无油论,
此起彼伏。
全国的石油工人专心埋头苦干,
如大海捞针一般为国找油。
找到这粒油砂的,
是一支 编号为32 120的钻井队 ,
他们已经在华北平原转战了整整五年,
从华一井打到华六井,都没有油。
他们不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还承受着三年困难时期带来的煎熬。
1961—1963年,物探工作全面展开,打探井15口,进一步证明东营地区地下油气资源丰富,具备开展石油会战的资源基础。1964年1月25日,中央决定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石油工业部迅速从大庆、玉门、青海、新疆、四川等地调集会战队伍。到1966年,参加会战的人员已由会战前的4600多人,增加到26400多人。一时间,万马奔腾黄河口,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石油大会战就此展开
在贫瘠荒凉的旷野上,
大家住帐篷、住地窝子,
粮食不够吃,
就挖野菜、草籽和谷糠来充饥。
上工前,
哪个不是用腰带在腰上勒了又勒,
把每一分力气留给井场。
又饿又累的时候,
只能几个人一起合力摇绞车,
几尺高的汉子摇着摇着就晕倒了。
1965年5月,会战指挥部组织干部职工居住的地窝子
终于,在1961年的春季,
每个人用尽全力,
打出了一口改变这片土地命运的井
—— 华八井 。
1961年3月5日,
当华八井钻至井深1194米中途起钻时,
突然发现了卡在牙轮钻头上的一粒油砂。
当天,一封报喜电报先到了中南海,
一粒油砂也从黄河入海处的荒滩,
被火速送到了首都北京。
这粒油砂带来的希望没有落空,
4月16日,
一条黑色油龙在华八井喷薄而出,
这是华北平原首次获得工业油流!
1961年4月16日华八井获日产原油8.1吨,首次在华北平原获得工业油流,这是中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大发现,也是发现胜利油田的重要标志,揭开了华北地区大规模勘探的序幕
后来的1965年,石油人又在这里打出了
新中国第一口千吨井,
也是从这时起,这一片荒原有了名字
—— 中国石化 胜利油田 。
1965年1月31日,胜利村构造上的坨11井试油放喷,日产原油1134吨,这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千吨井
小小油砂,击碎了“无油论”。
1974年9月29日,
新中国成立25周年前夕,
新华社发布报道:
《我国建成又一大油田——胜利油田》,
世人震惊,举国欢腾。
1974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前夕,新华社以《我国建成又一大油田——胜利油田》为题,第一次向全世界报道了胜利油田。9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予以刊登。世人震惊,举国欢腾
小小豆子,撬动了大油田
同年,
就在胜利油田
向全世界自我介绍的几个月前,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 长庆油田 ,
上上下下几乎所有石油工人和家属
正在忙着一件事,
不是打井,而是剥豆子。
早在1970年,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
就成立了油田开发的会战指挥部,
随着甘肃庆一井喷出高产油流,
全国五万多石油工人汇集长庆。
可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烦恼:
这里肯定有油,却打不出来。
因为长庆油田的地质非常致密,
储层致密堪比家里用的“磨刀石”,
要从不到头发丝1/30的地下孔隙里
压出油来,
难度可想而知。
1974年春节,
科研人员为了配置优质压裂液,
尝试用当地长满山坡的槐树豆做原料,
消息传遍整个油区,
全体干部职工都发动起来,
在吃年夜饭时
每人为实验剥一碗槐树豆。
通过研究多种配方,
长庆研究所终于试验成功了
水基冻胶压裂液 ,
当年就累计压裂了 419口井 ,
压裂后平均单井产量增加了 5倍多 。
小小豆子,撬动了大油田。
1989年6月,
长庆油田陕参1井
获得日产28万立方米的高产气流,
鄂尔多斯盆地底下的大规模天然气
被找到了!
后来,作为国内重要的气源,
长庆油田自1997年
开始向京津冀地区供气。
长庆油田全景图
2008年8月8日晚,
在万众瞩目的北京 奥运会 开幕式上,
来自长庆的天然气
点燃了奥运会主火炬。
从点燃奥运圣火,
到举办20国领导人峰会,
再到普通居民做饭、取暖、
乘坐天然气出租车等等,
首都北京步入天然气时代的每一个步伐,
都有长庆油田作为后盾。
54年来,长庆油田稳中有升为国再“加油”
2024年9月3日,中国石油宣布,
长庆油田累计生产油气当量
历史性突破 10亿吨 ,
相当于80个西湖的原油储量。
巡线路上力保万家温暖
国家建设能够用上油、用好油,
家家户户能用上充足的天然气,
这份踏实感来自祖国各地的油田。
在我国,
东北有 大庆油田、辽河油田 ,
西北有 玉门油田、克拉玛依油田 ,
海湾上有 渤海油田、大港油田 ,等等。
正是这一个个墨点,
共同组成了新中国石油工业
绚烂无比的鸿篇画卷。
75载岁月峥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今天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千千万万国有企业建设者用智慧和血汗筑就了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富国之源。如今,国有企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出一大批领跑全球的重大成果,推动我国工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历史性变革。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新华网、云听APP、喜马拉雅APP、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 《国家工业密码》——有声故事网络互动传播活动 ,以 国有企业工业文化遗产 为起点,回顾国资央企打造工业体系的生动故事,解析宝贵经验的奋斗密码,展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光明前景。
《国家工业密码》持续更新中……
欢迎扫码订阅专辑
云听专辑 喜马拉雅专辑
(点击下方链接逐集收听)
撰稿丨王典 魏琪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