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旅游业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旅游业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新华社日内瓦6月21日电 专访|旅游业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访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莉娅·辛普森

新华社记者陈斌杰 郭爽 玛蒂娜·福斯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莉娅·辛普森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专访时表示,中国旅游业欣欣向荣,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当前,中国正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辛普森说,预计旅游业将占今年中国经济总量的近10%。未来10年,旅游业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将接近14%,并提供超过1.07亿个工作岗位。

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近期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今年中国境内游支出将创新高,为中国经济贡献6.79万亿元人民币产值。

今年以来,中国各假期出游人次同比均出现显著增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随着航线恢复、入境便利化措施的落地以及互免签证国家数量的增多,入出境旅游快速恢复。文旅部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入出境游客合计达367.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77.5万人次,出境游客189.7万人次。

中国经济发展

辛普森呼吁,相关国家和地区应为中国游客出行提供更多便利,包括简化签证申请流程等。“我们需要确保中国游客能够便利地获得签证,这有助于他们到世界各地旅行。”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致力于增进人们对旅游业及旅行的了解,总部位于伦敦,成员包括全球约100家主要旅游企业的高管。


朱莉娅·辛普森

中国旅游业带来的影响

旅游业的经济的影响是:一,直接作用——换取外汇,回笼货币,1,国际旅游接待是一种就地“出口贸易”,2,发展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有效途径。 二,间接作用——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行业的发展,1,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促进建筑业的发展,3,促进工商业、农副产品、手工业等行业的发掌,4,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水平。 三,旅游业的发展对深灰经济的消极影响。 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是:1,旅游业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教育和旅游科研的异军突起,各种旅游专业教材、专著、统计年鉴等的大量需求业大大地刺激了图书出版业和音像出版业的发展。 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是:一,有助于改变传统观念和社会意识,二,有助于文明的传播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消极影响是:随着大量的国际旅游者的到来,他们不可避免的会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带到旅游接待地,其中既有文明健康,有利于接待的人民学习和仿效的积极因素,也会有一些颓废的思想意识、低级庸俗的趣味和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接待地产生消极的影响。 旅游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一,旅游业的发展促进自然环境的美化和保护,任何一个旅游地都必须致力于环境的整治、修缮和美化。 二,旅游业的发展加速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旅游者的大量到来,会不同程度的破坏风景、文物资源。

旅游业对大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世界旅游经济实践表明,各国在旅游发展方式上,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超前型发展战略;另一种是滞后型发展战略。 超前型发展战略是旅游经济超越了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阶段,通过率先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发展。 滞后型发展战略是旅游经济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水平,即在国民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基础设施已形成较强体系后,自行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超前型和滞后型发展战略,是不同经济条件下的世界各国在旅游发展道路上的两种选择,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与此同时,两种发展战略的运行环境和经济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 超前型发展战略的适应条件是:旅游的自然和环境条件较好,旅游资源拥有量大且旅游产品吸引力强。 适应范围主要是:经济基础较好的沿海地区和旅游资源丰厚且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 由于超前型发展战略是建立在国民经济较低水平之上的,因此,该战略追求的不是本行业内在的经济效益而是旅游经济的波及效益,即利用旅游经济的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旅游业的高强度投入,全面带动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发展。 旅游业发展的兴衰,已经不是旅游业本身的问题,而是国民经济全行业发展的问题。 旅游业的作用不仅是获取外汇和回笼货币,而且已成为经济腾飞的突破口。 我们常说的“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就是这种战略下旅游业功能的形象化说明。 我国旅游业是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 从产业运行环境来看,这种产业是建立在较弱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要使旅游业在短期内形成较强的产业体系,就要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 因此,从短期效益分析,产业的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业本身所具有的“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经济特性难以充分体现。 如果仅从旅游产业自身效益分析,在国民经济基础较弱的条件下,旅游产业的投入,似乎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如果从旅游产业的宏观功能去分析,以下三点是值得思考的:首先,从1978年以后,我国逐渐改变对外封闭的政策,打开国门,向全世界开放。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必须寻找一个开放的“切入点”,而这个“切入点”就是旅游业。 旅游业是一个具有特殊优势的外向型国际性产业,它的运行依赖于世界范围的客源不断的注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广泛地吸引世界各国的旅游者,向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 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旅游者通过旅游这个对外窗口,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以及投资的各种有利环境,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 其次,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 旅游产业体系的形成,涉及众多的相关产业,对旅游业高强度的资金投入,可以带动一定区域范围内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尤其对那些拥有较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更为显著。 最后,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历史时期里,需要借助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从国外引进技术与设备,就必须建立一大批创汇能力大、见效快的产业,以满足技术与设备引进对外汇资金的需要。 与其它产业相比较,作为外向型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在获取外汇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外汇流入,对于急需外汇,又缺乏强有力创汇产业的国家,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举措。 综上所述,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使得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必须采取超前型发展战略,按照这种发展战略,在评价中国旅游产业运行质量时,不能就其产业内在效益去评价,而应从旅游产业外部效益,特别是从波及与连带效益去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国旅游业发展作出客观的评价,提高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 还有发不出来

旅游业 专访 首席执行官

旅游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 可以有效催你和带动包括建筑工程及相关行业、航空运输业、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和农副业...的发展。 2011年的十一中秋黄金周,7天的旅游收入就达3008亿元,有力的带动了民航、铁路交通、城市出租车、餐饮和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一、二、三产业互相渗透合作,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我国旅游业是从接待入境旅游者起步的,早期的旅游形式是观光旅游,最早利用的是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奇山异水等传统旅游资源。 随着我国入境旅游规模的急剧扩大,特别是国内旅游的崛起,旅游资源的概念大大扩宽。 没有进过城的农村居民,视高楼大厦、商场马路为旅游资源;没有下过乡的城市居民,视农村风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为旅游资源。 人们对旅游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入,不断有新的突破,加上休闲、度假、修学、探险考察等一系列新的旅游形式的出现,使旅游经济覆盖面急剧扩大到许多没有传统旅游资源的地区,这就为一、二、三产业互相渗透合作,调整产业结构,谋求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五,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优势如下,无形贸易;就地创汇;创汇便利;现汇收入;汇率高,成本低。 六,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加速社会货币流通。 财政回笼,即通过征税回笼;信用回笼,即通过吸收存款,收回贷款,发放国债等方式;商务回笼即销售商品回笼货币;服务回笼,即服务收费回笼货币。 旅游是高消费,是回笼货币较好的办法。 七,旅游业可以扩大市场需求,刺激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带动需求,从而间接的带动和刺激经济的发展。 八,旅游业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国内财产的地区间转移和再分配。 收入高地区的居民通过旅游把钱流向收入地的地区。 九,旅游业可以推进对外开放和扩大经济交流。 旅游业可以扩大本国和外国的经济文化等层面的深度交流,加强国际交往和合作。 十,旅游业有利于消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经济差距。 十一,旅游业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并行。 经济发展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带动了强大的环境保护。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5241.html
知情人士 夸迪前品牌总怒告老东家 不止控诉那么简单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