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荣昌生物连跌4天

7月2日,荣昌生物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11.06%。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由王威东先生领导的烟台荣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留美科学家房健民博士于2008年共同创立。

财报显示,易方达基金旗下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进入荣昌生物前十大股东,且为今年一季度新进。今年以来收益率-12.19%,同类排名3218(总4125)。

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基金经理为杨桢霄。

简历显示,杨桢霄先生:理学博士。现任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曾任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

资料显示,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董事长为詹余引,总经理为刘晓艳。目前,易方达基金共有11名股东,盈峰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2.65%、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持股22.65%、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2.65%、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5.10%、广州市广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7.55%、珠海聚莱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76%、珠海祺泰宝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62%、珠海聚弘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54%、珠海祺丰宝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53%、珠海祺荣宝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51%、珠海聚宁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44%。


一年半亏15亿,管理费收3亿!顶流基金经理能靠得住吗?

作者 | 韩紫竹

编辑| 付影

随着2022年基金四季报揭晓,面对无情的市场,多位老牌基金经理惨遭“翻车”。 虽说基金有赚有亏,本是人之常情,但令基民们气愤的,是背后“坐享其成”的现象:一些基金产品没见赚到多少甚至还亏损,但高额的管理费却让基金经理们“躺赚”。

比如8年为基民赚了17亿的富国基金经理朱少醒,期间管理费反收18亿;“临危受命”的民生加银基金经理孙伟,一只基金一年半就亏了15亿,公司“躺赚”3亿管理费;甚至连稳坐在管规模第一把“交椅”的中欧基金经理葛兰,也因百亿基金亏损从葛“女神”变成了“葛大妈”,此前管理的9只基金仅半年就收了7亿管理费......

富国基金“常青树”神话能否继续?

曾经创造15年20倍投资神话的朱少醒,最近三年管理的基金收益率表现一落千丈。 不少基民表示:拿了3年还亏10%,朱少醒还是没有“醒”过来。

2000年朱少醒入职 富国基金 ,2005年开始担任富国天惠成长基金经理,掌管了18年的富国天惠成长混合(分为A/B和C两只)是他手中唯一的基金。 截至目前, 朱少醒管理的基金规模总计为327.04亿元,与2022年6月底370.57亿元的规模相比,不到8个月的时间缩水已经超过43亿。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A/B(LOF)近一年收益率为-9.18%,富国天惠成长混合C收益率则为-9.9%,两只基金均低于同类平均的-6.96%。

图源:天天基金网

值得一提的是,富国天惠成长混合是朱少醒一手带出来的十倍基金,他任职期间富国天惠成长混合A/B(LOF)的最佳基金回报为1674.74%。 也就是说,如果你18年前花10万买了这只基金,今天收益已经变成了167.47万。

从富国天惠成长混合A/B(LOF)的历年业绩情况来看,2005年—2014年期间,该基金累计净收益约37亿元,平均每年盈利4亿元左右。 其中,2007年盈利最多为34.1亿元,累计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达382.9%。

而2015年—2022年期间,该基金累计净收益只有17亿元,平均每年只有2亿元的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2015年净利润为21.45亿元,2015年度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9.23%,但 2022年,该基金累计亏损90.74亿元,净值增长率降至23.9%。

与盈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富国天惠成长混合收取的高额管理费。 2007—2014年期间,该基金的管理费约为11.08亿元,低于当时37亿元的净收益;而2015—2022年期间,该基金累计管理费为17.86亿元,高于17亿元的净收益。 即使在业绩亏损最惨重的2021和2022年,富国也收取了超过11亿元的管理费,但这两年这只基金却累计亏损了94亿元。

由此看来,朱少醒近8年为基民赚的还没有收的管理费多。 不过即便如此,他凭借1674.74%的最佳基金回报率仍被一众基民信赖,其管理的富国天惠成长混合A/B(LOF)基金,从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个人投资者规模仍呈现上升趋势。

但 截 止 2022年年中,富国天惠成长混合的累计持有人数为250万户,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5%。

一年半亏15亿,管理费3亿照收

除了朱少醒的富国天惠成长混合外,还有不少基金一边持续亏损,一边拿着高额的管理费。

在天天基金网民生加银成长优选股票吧里,基民们吐槽称,“以后民生加银的基金坚决不碰”、“换经理!”、“两年多了,亏百分之31。”

其中,金牛奖常客基金经理孙伟被这样吐槽,“孙伟管理的基金,绿油油啊。 ”、“买你的基金给基民没有一点希望,这也是你的不称职”等言论层出不穷。

据天天基金网显示,孙伟现在管理基金总规模为78.99亿元,近一年来其管理的7只股票型基金全面陷入亏损状态,其同类基金排名均处于靠后的位置。

其中, 在管规模最大的是民生加银成长优选股票达33.68亿元 。 但其业绩也不是很理想, 近一年来收益率-19.29%, 同类排名也处于行业中下游水平。 该只基金在2021—2022年6月期间 ,净利润为-15亿元,而同期 管理费为3亿元,远高于净利润。

此外,近一年收益率为-20.3%的民生加银新动能一年定开混合A基金,在经历了多位经理“轮岗”后依旧没能顺利走出阴霾,近一周收益率仍为-1.3%,该基金自成立以来业绩较差,亏损25.56%。

就连坐拥基金在管规模第一把交椅的中欧基金葛兰也逃不过“滑铁卢”的命运。

图源:罐头图库

据天天基金网显示,目前,葛兰共管理五只基金,分别是中欧医疗健康、中欧明睿新起点、中欧阿尔法、中欧医疗创新和中欧研究精选基金。 而近一年这五只基金也毫无意外的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三季度到四季度,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持续加仓的药明康德出现持续下跌,但葛兰依旧执行加仓。 业内人士表示,从葛兰近年来的对几大重仓股的操作来看,逆势加仓不仅放大了账面损失,也让投资者更加质疑葛兰的风控能力。

因此,随着近年来葛兰重仓的CXO(医药外包)不断走低,当年的“医药女神”也被基民们吐槽成了“大妈”。

但这并没有耽误葛兰收管理费, 据中欧基金2022年中报,葛兰当时管理的9只基金收取的管理费合计超7亿。

基金经理接连道歉“安抚”基民

随着近几年基金的大幅亏损,一些基金经理出来公开道歉了。 基金亏了基民们无力回天,似乎骂基金经理,已经成了常规的“泄愤”操作。 更有不少基民表示:“挨骂是基金经理年终奖的组成部分”。

从2021开始,越来越多的基金大佬加入公开道歉队伍,百亿私募机构慎知资产执行事务合伙人、投资经理余海丰、和谐汇一董事长林鹏以及千亿私募淡水泉创始人赵军、景顺长城基金经理杨锐文、以及梁浩、焦巍等公私募圈“顶流大佬”,都开启了自己的道歉之路。

不过,基金经理们的道歉,似乎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不少基民表示:“道歉有用的话用警察干嘛”、“别道歉了赶紧研究怎么回本吧”。

与此同时,“追星”失败的基民们,也纷纷通过最新基金经理在管规模排名,研究未来的“新方向”。

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共有152位百亿元级别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其中7位在管规模超过500亿元,不过“千亿级”的基金经理却并未出现。 具体来看,中欧基金经理葛兰最新管理规模为906.53亿元,在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中排名榜首。 其次是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葛兰、张坤两人的在管规模最高均超过千亿元。

另外,顶流基金经理们的调仓也牵动着基民们的心弦。 根据 2022年四季报显示,对比2022年三季报,葛兰在四季度增持了药明康德、迈瑞医疗、恒瑞医药、同仁堂、片仔癀,减持了爱尔眼科、泰格医药、凯莱英。 整体调仓幅度不大,并且在2022年四季度没有新晋重仓股。

葛兰还在四季报中表示,展望2023年一季度,相关公司将会回到长期增长的趋势中。 医药行业的长期增长逻辑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从2023年近两个月的表现来看,除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亏损之外,其他基金均获得了正收益。

而 朱少醒在四季度也同样增持了药明康德,此外他还增持了贵州茅台,并减持了五粮液、宁德时代、宁波银行和迈瑞医疗。 他表示:当下权益市场处在较好的风险收益区间。 从近三月数据表现来看,朱少醒管理的基金呈现盈利趋势。

孙伟在去年四季度加仓了生物医药类个股。 据近期披露的2022年四季报显示,民生加银创新成长混合A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康方生物、荣昌生物、星环科技、海利尔、科华数据、瑞丰新材、诺诚健华、葵花药业、华熙生物、臻镭科技。 不过,该基金在近三月仍旧出现了4.24%的亏损。

医药股迎来反弹疫苗龙头近期大涨近两倍却遭股东七度减持

医药股再成“香饽饽”?

近期,在吸入式疫苗再获关注的催化下,疫苗龙头康希诺迎来强势大涨,尤其是其港股走出了一波凌厉上涨的趋势,11月2日港股股价上涨超60%,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股价已上涨近2倍。

此前,康希诺重启回购,11月1日回购约17.01万股A股股份,回购价格为193.38元-200元/股,共耗资约3345.09万元。 不过,港股方面,有股东近期减持,据港交所最新数据,美国资本集团(TheCapitalGroupCompanies,Inc.)11月3日继续减持康希诺生物H股,这已是其近半年里第7次减持;持股比例由25.11%降至19.53%,降低了5.58个百分点;持股数由约3331万股降至约2591万股,累计减持740万股。 尤其在康希诺生物近期的强力反弹后加大了减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医药股整体呈上涨趋势,各路资金亦在密集布局。 数据显示,10月12日以来,医药生物指数(申万)上涨15.03%,成交量明显放大。 多数医药基金净值也在近期大幅反弹,嘉实互融精选净值、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长盛医疗行业、红土创新医疗保健、长盛养老健康产业、北信瑞丰健康生活主题、长盛竞争优势、易方达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南方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华夏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等净值增长均超25%。

疫苗龙头近期大涨近两倍

11月4日,疫苗龙头康希诺再度大涨,A股收涨4.08%,报258元/股,H股收涨5%,报117.6港元/股,最新合计总市值达440亿元。 近来,康希诺股价走势强劲,尤其是11月2日当天,康希诺A、H股同时大涨,A股20%涨停,港股大涨63%,港股股价一度达147.5港元/股,较10月12日年内低点上涨超2倍。

康希诺这一轮股价上涨的背后原因,是吸入式疫苗再获关注。

9月4日,康希诺发布公告称,其研发的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同意作为加强针纳入紧急使用。 10月25日,上海启动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加强免疫预约登记,自26日起启动加强免疫。 11月1日,康希诺生物发布消息,继上海之后,江苏省十三个城市也已开展吸入用新冠疫苗的部署工作。 其中,无锡市共设9个吸入用新冠疫苗接种点,11月中旬开始可在门诊进行接种,淮安市有18个接种点。

对于吸入式疫苗推广的消息,瑞银发表研究报告,指未来吸入式新冠疫苗料成主流,因其直接在上呼吸道产生抗体,预计逐渐取代注射式疫苗,因较少副作用及管理过程较为简单。 容许接种吸入式新冠疫苗,意味内地或短期重新启动大规模接种运动,为未来后新冠逐渐正常化做好准备。

此外,康希诺重启回购,也进一步提振了股价。

11月1日,康希诺在港交所公告,于11月1日回购约17.01万股A股股份,回购价格为193.38元-200元/股,共耗资约3345.09万元。

不过,也有股东开始减持。 据港交所最新数据,美国资本集团(TheCapitalGroupCompanies,Inc.)11月3日继续减持康希诺生物H股,这已是其近半年里第7次减持;持股比例由25.11%降至19.53%,降低了5.58个百分点;持股数由约3331万股降至约2591万股,累计减持740万股。 尤其在康希诺生物近期的强力反弹后加大了减持力度。

医药股迎来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康希诺,近期医药股都迎来大反弹。 10月12日至11月7日期间,医药生物指数(申万)上涨15.03%,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居前。

具体到个股层面,从事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行业的北交所上市股中科美菱在同一区间涨幅达275.87%,从事化学药、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华森制药涨幅达143.19%,微电生理-U、众生药业、荣昌生物、诺诚健华-U、海创药业-U、戴维医疗、双成药业等均涨超60%。

多数医药基金净值也在近期大幅反弹。 10月12日以来,全市场净值增长幅度最高的前三只基金均是主要投资医药行业,其中,嘉实互融精选净值增长31.62%,截至三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均为医药股,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长盛医疗行业净值增长分别为29.06%、29.03%。 另外,红土创新医疗保健、长盛养老健康产业、北信瑞丰健康生活主题、长盛竞争优势、易方达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南方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华夏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净值增长均超25%。

对于近期医药股反弹的原因,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管理部总监、大摩健康产业混合基金经理王大鹏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因素:

政策面上,近期集采方面的细则陆续出台,整体的设计框架比较科学合理,预期的价格降幅也比之前预期的有所缓和,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大家对于集采偏负面的印象。

基本面上,从前段时间披露的三季报业绩来看,多数医药公司尤其是头部公司的业绩仍然比较稳健,呈现边际改善的状态,反映了医药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为整个医药板块构成了支撑。

资金面上,截至今年9月底,医药生物板块的机构持仓达到了历史相对低位,因此用较少的筹码就可以撬动较大的涨幅。

医药板块已进入中长期价值区间

展望后市,王大鹏表示,对于医药板块看好的核心逻辑没有变化。 首先,当前国内面临着巨大的医疗需求释放,行业整体增速依然可期。 其次,创新升级、制造升级一直是医药产业长期发展的主线。 此外,医药板块经历了长时间的调整,估值已经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性价比较为突出,目前已经进入布局中长期价值区间。 具体到细分赛道,主要看好CXO、医疗器械、疫苗等方向。

“当下,我对医药仍然抱有坚定的信心,在行业基本面没有变化的前提下,便宜是硬道理。 我也不清楚行业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迎来催化剂,但是目前是相对底部区域。 ”融通健康产业基金经理万民远在10月底时曾对券商中国记者如是表示。

万民远分析,在当前背景下,医药行业更多的是结构性机会,看好具有中长期逻辑的细分赛道,具体包括:CXO、零售药房、高端器械进口替代、消费医疗以及原料药,以及中药。 随着需求、客流底部回升,叠加处方外流及集中度提升,零售药店发展空间大;受制于医保控费,未来两年,国产替代是大趋势,国产高端器械也是布局方向;消费医疗是兼具“消费”与“医疗”的优质赛道,如眼科、口腔医疗将受益于疫后修复。 过去由于疫情防控导致部分消费场景缺失,但消费医疗需求相对刚性,未来消费者大概率会消费回补,同时消费医疗的客单价高且不受医保控费影响,竞争格局好;近2年来,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下游需求相对比较低,原料药业绩受损,股价处于相对比较低的位置。 原料药具有周期属性,从周期的角度看,在业绩不佳时买入,跟踪上下游两大制约因素,改善时股价也会有所反应。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新闻,欢迎关注我们。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38126.html
中东火药桶燃起 选择了赶尽杀绝 伊朗又添一把火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