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大军 扎堆港股上市 赴港IPO风起

证监会

[ 网约车出行企业,为何在此时集体冲刺香港上市?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连年亏损之后,一级市场资金面紧张,只能尽早上市寻求融资,尽快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是这些出行股集体“踩油门”的重要原因。 ]

继嘀嗒出行(02559.HK)在港交所上市之后,如祺出行也于日前公开招股,即将于7月10日登陆港交所。今年5月,曹操出行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出行大军”齐集港股上市。

三年前,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增发融资数百亿元,奠定了其行业龙头地位,也掀起了持续三年的产业链融资热潮。进入2024年,主要融资对象则轮到网约车平台。这些平台纷纷奔赴香港上市。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连年亏损之后,一级市场资金紧张,迫使这些公司尽早上市寻求融资。

加速赴港的并非只有出行企业。仅6月以来,就有泰德医药、上海卓越睿新、元光科技集团、上海凌凯科技、北京第四范式等8家企业提交了境外上市备案申请,目标为港交所。

“我们投的一家公司最近拿到‘路条’了。已经报了挺长时间了,最近批下来的。”一家大型创投机构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表示,证监会最近对赴港上市非常支持,企业流程节奏也在加快。在他看来,企业境外上市对企业而言可以获得融资,对国家而言可以更好利用外资。同时,在相关规定出台之后,企业在数据安全方面一般也会提前进行隔离,规则上已经没有很大障碍。

出行股为何集体“踩油门”

网约车出行企业,为何在此时集体冲刺香港上市?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连年亏损之后,一级市场资金面紧张,只能尽早上市寻求融资,尽快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是这些出行股集体“踩油门”的重要原因。

6月28日,嘀嗒出行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定为每股6港元,上市后连续两天大幅下跌,最新报收3.6港元,嘀嗒出行主要股东是李斌和蔚来等。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公司收入分别是7.8亿元、5.7亿元及8.2亿元。经调整利润净额分别为2.4亿元、0.84亿元及2.3亿元。

同日,如祺出行启动港股IPO公开招股,全球发售新股约3000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约300万股,国际发售约2700万股,每股发行价预计在34港元到45.4港元,并拟于7月10日上市。2021年到2023年,如祺出行的交易额分别为13.1亿元、17.57亿元和27.14亿元,对应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14亿、13.68亿和21.61亿元,对应净亏损分别约为6.85亿、6.27亿和6.93亿元。

此前,曹操出行于5月3日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并申请主板上市,主要股东是吉利汽车实际控制人李书福。2021年至2023年,曹操出行分别实现收入71.53亿元、76.31亿元、106.68亿元;年度亏损分别是30.07亿元、20.07亿元、19.8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70亿元。

另外,享道出行也计划于下半年赴港上市,目前尚未披露招股书。天眼查资料显示,其股东是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宁德时代等;T3出行尚未提出上市时间表,主要股东是东风汽车、长安汽车、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

“门槛并不高,只能一直‘卷’。”玄甲金融总经理林佳义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些网约车公司护城河并不深,对消费者很难提价,公司也都遭遇盈利难题;目前一级市场投资资金趋于紧张,能投的钱都投得差不多了,迫使这些企业转向二级市场寻求资金。网约车企业的集体上市,也反映了当前共享经济模式面临的资金压力和盈利挑战。

一级市场

对于网约车这些新上市公司,安信国际分析师王婷表示,除行业第一(滴滴出行)之外的其他玩家份额差距小,行业竞争将维持激烈,在用户侧及司机侧的份额争夺将持续白热化;尚无扭亏为盈的财务前景,预计到2027年某些公司仍将持续亏损,考虑到市场情绪偏弱,建议投资者谨慎认购。

有汽车行业分析师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这些出行平台来说,用户通常被迫在优质搭乘体验及价格之间作出选择。对价格高度敏感,即使在相同的价格范围内,搭乘体验也往往参差不齐,有时会因缺乏服务及车辆标准化而导致服务质量不达标;另一方面,司机也抱怨收入并不高,但也要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而平台本身也暂时难以盈利。

境外上市新格局

经过美股中概风波、境外上市备案新规出台、A股全面提高上市门槛之后,企业上市格局较疫情前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从A股来看,上市门槛全面提升,科创板对科创属性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此前一批排队企业因不达新上市条件已经撤回申请。上市新规生效之后,6月20日IPO新受理破冰,沪深各新增受理1家上市申请。随后北交所密集申报了28家,不过上半年A股IPO申报总数依然只有32家。从发行上市情况来看,上半年A股仅有44只新股,募资总额同比降八成。同期有287家企业终止了上市进程。截至6月30日,还有400多家拟上市企业处于排队状态。

A股上市端可能还将面临进一步改革。近期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带队,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展调研。据吴清介绍,证监会正在深入开展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将抓紧研究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一揽子举措。其中他提到,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加快推进“科创板八条”落实落地,加快完善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并购重组等基础制度。

与A股市场相比,香港市场的劣势是估值偏低、流动性较差,但优点是监管大力支持,上市可预见性强、速度快。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司司长吴萌近日回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于去年3月实施,截至6月21日,一共有158家企业赴境外上市完成备案,其中85家在中国香港上市,73家在美国上市。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近日也曾明确表达对境外上市尤其是到香港上市的支持态度。他表示,证监会的态度是要加快备案,现在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一些,但是速度还不够快,还要继续加快。特别是对融资额比较大、科技创新实力强的企业到境外上市,证监会将“尽快予以备案”。

相对港股市场,赴美上市也有较清晰的上市预期,但地缘风险和国际投资者态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当前很多公司都在排队到纳斯达克上市,政策上也没有什么障碍。但是实际上要想发出去,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前述投资人对记者表示,一方面,最近几年国际投资者对中概股的投资收益不是很理想,很多公司持续下跌;另一方面,国际投资者很多资金正在分配到更多地方,比如印度资产。同时,美国利率保持在高位,很多资金也倾向于留在美国。


中国中免赴港上市,会有哪些影响

中国中免赴港上市,会有哪些影响

中国中免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旅游零售商。 近年来,随着免税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疫情影响等,中国中免的毛利率持续下降。 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中国中免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港股年内最大IPO上市

月25日下午,中国中免正式登陆港交所。

中国中免在当日午间发布公告称,根据香港联交所台风、极端情况及黑色暴雨期间的交易安排,港股8月25日上午停止交易,公司H股预计于8月25日下午交易时段开始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交易。

当日下午,中国中免H股开盘即破发,其开盘价报120港元/股,较发行价大跌24.05%,但此后其股价被迅速拉回,维持在157港元/股附近,最终收盘价与发行价持平,报158港元/股。

有投资人表示,中国中免盘中破发在预料之中,毕竟今年港股市场上市后的新股,大部分都已破发。

中国中免在其上市前夜的暗盘交易中也出现破发。 据富途软件显示,8月24日,中国中免H股在暗盘交易中股价较发行价跌幅最高超过7%,最终收盘下跌4.81%,报收150.4港元/股,不计手续费,每手约亏760港元。

谌戈对我们表示:“中国中免在香港上市,对于公司自身来说,是其国际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港股上市让其有一个海外融资平台,与中国中免的走出去战略息息相关。 从长线战略目标来看,通过这次港股IPO,可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 ”

港交所

招股书显示,中国中免拥有全国最多的免税店。 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向境内及境外旅客销售免税和有税商品。

根据中国中免8月24日的公告,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未行使超额配股权)约为158.92亿港元。

这一融资额超越今年7月登陆港交所的锂业巨头天齐锂业(),刷新2022年港股融资净额纪录,后者融资净额为130.62亿港元。

不过,其158港元/股(约合人民币137元/股)的发行价较中国中免A股存在大幅折价。 截至8月24日收盘,中国中免A股报收189.8元/股,当日下跌1.65%。 据此计算,其H股较A股折价约30%。

在二级市场上遭遇破发之前,中国中免获得多家基石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认购。

根据招股书,中国中免此次IPO引入了9家基石投资者,认购约62.38亿港元股份。

9家基石投资者中,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认购11.77亿港元股份;韩国知名化妆品公司爱茉莉太平洋集团(Amorepacific)、中远海运与融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各认购7.85亿港元;上海机场()认购7.77亿港元;泸州老窖()认购6.22亿港元;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认购6亿港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管理认购3.92亿港元;美国橡树资本认购3.14亿港元。

招银国际称,公司此次发行基石投资者阵容庞大,其总认购规模达7.95亿美元,约占绿鞋前发售股份总数的38.4%。

此外,其公开发行也受到机构投资者支持。 其国际配售部分获得约4.7倍超额认购,香港公开发售获得约1.1倍超额认购。

扎堆港股上市

倚重离岛免税的喜与忧

自从2020年海南自贸区的免税政策推出后,中国中免越来越倚重离岛免税的收入。 2019年时,对中国中免贡献最大的还是机场、陆路边境等口岸免税店,在整体业务中的占比高达66.3%,当时离岛免税店的占比仅27.6%;到了2021年,两者地位完成了一个翻转——离岛免税店在整体业务中的占比高达69.5%,口岸免税店的占比仅25.1%。

目前,消费者在海南买免税品,普遍感受到两个最明显的不足:第一,热门商品断货;第二,四大顶级奢侈品的精品店始终没有出现。

中国中免此次上市募资的用途,接近一半是用来巩固国内渠道,在这部分资金中,又有超过八成是用来投资离岛店和市内免税店。

中国中免在海南正推进两个大项目,一个是海口市新海港的国际免税城项目。 这个免税城位于海口西海岸,预计销售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是当前三亚国际免税城的两倍,将成为全球最大单体市内免税店。 中免方面曾表示,海口新海港免税城将于2022年开业,能接待更多顾客,是促进增收最直接的方式。

第二个是中国中免投资了36.9亿元建设的三亚国际免税城一期2号地项目,将成为集免税商业与高端酒店为一体的旅游零售综合体项目。

免税行业竞争加剧

亏损

尽管已经成为国内免税行业龙头,但未来,中国中免依然面临着免税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疫情困扰等风险。

股东

中国中免是一家主营免税品销售的国有专营公司,供应链和销售渠道是它经营的两大关键要素。 从供应链方面,到2022年3月,中免覆盖了1200个品牌,包括香化、时尚品及配饰、烟酒以及食品等。

从销售渠道来看,目前中免经营着193家店铺,其中在中国内地有184家,另外7家在境外,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柬埔寨的免税店,以及2家邮轮免税店。

中国中免是国内九个具有中国免税品经营资质的主体之一,还是唯一一家覆盖全免税销售渠道的零售运营商,涵盖口岸店、离岛店、市内店、邮轮店、机上店和外轮供应店。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照销售收入计算,中国中免在2020年及2021年位列全球第一。

疫情发生后,得益于消费回流,中国中免的营收大幅上升,从2019年的480亿元增至2021年676.76亿元,增速也逐年增高;净利润从2019年到2021年翻了一番。

陈国强在2022年4月接受我们专访时表示:“很多同行问我,中免拿到全球免税第一的位置,是不是因为疫情?没有疫情就做不到第一?我可以明确地说,疫情只是加速中免攀升到这个位置。 在我们原先的预测和规划里,没有疫情,到2023年、2024年的时候,也一定能做到第一。 ”

不过,疫情红利只限于国内能够自由流动时。 疫情严重时,不仅国内旅游停滞,中国中免不少店铺不得不暂停营业,从而令业绩下滑。 中国中免的招股书披露,新冠疫情后暂时关闭的门店中,目前只有26%恢复了正常运营,11%减少容量以恢复运营,而高达63%的门店依然处于暂时关闭状态。 2022年上半年,中免的收入同比跌22%至276.5亿元,净利润同比跌30%至45.5亿元。

除了新冠疫情可能带来的影响,中国中免还需面对免税行业日渐激烈的竞争局面。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际免税巨头也开始进军中国。 如2020年10月,来自瑞士的免税零售巨头杜福瑞(Dufry)宣布将与阿里巴巴组建中国合资公司,推进国内的旅游零售业务。 今年7月,韩国三星集团旗下的新罗免税店在中国开设网上免税店,该店的300多种化妆品和保健食品在当月登陆中国购物网站。

★免税茅”赴港上市是好时机吗?

★本土EDA龙头华大九天上市对哪些个股有影响?

为什么很多有名的企业都在港股上市?

因为香港的融资环境就比较宽松,上市较为容易。 况且,为了迎接内地互联网企业,香港特意修改上市规则允许AB股模式。

对于目前的A股来说,其上市规则是有盈利性要求的,而对于大多数互联网科技公司来说,因为早期发展阶段资金投入量大,所以很难在上市之初就获得足够的利润。 况且国内的IPO排队上市的企业众多,上市过程时间过长,不能尽快获得市场融资。

扩展资料

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近年来,随着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提速,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不断加深。 “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举措相继出台,既发挥了香港优势,提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也促进了内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随着全球货币政策加速转向,全球投资重心转向实体经济,优质的新经济企业成为各国资本市场争夺的焦点。 香港市场通过上市制度改革,主动迈出了融入中国资本市场整体发展的关键一步,将在四个层面活化中国金融的“一池春水”。

『赤水丹霞酒店代订』中国文旅二度冲击IPO,能否借行业复苏敲开港股大门?

首战港股IPO失效后,中国文旅10月23日再度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不同于4月中旬的首次递交招股书的动作,中国文旅此次显然是有备而来的。 据悉,随着整体防控形势向好,国庆黄金周成为了文旅行业强有力的恢复推进器:国庆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此背景下,中国文旅相关项目也呈一片复苏之势——例如其奥园英德巧克力王国总接待10.2万人次,恩平泉林项目总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那金谷景区则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 就目前而言,虽然中国文旅仍然避不开负债高企、盈利下滑等缺陷,但逐渐复苏的文旅业务也相当于一剂“强心针”,一定程度上抚平了外界的忧虑。 下面不妨从中国文旅的招股书出发,看看该公司成色究竟如何?土地储备面积150万㎡,规模小而美据了解,中国文旅的前身为恩平金辉煌,早在2006年就已经成立,后通过在广东省恩平市收购了首个地块发展泉林黄金小镇得以进入房地产行业,直到2018年才开始向第三方的文化旅游胜地提供相关的服务。 算起来,中国文旅真正入局文旅行业也不到2年的时间。 直至今日,中国文旅的主要业务涵盖住宅物业(包括度假物业)、景点咨询服务以及景点管理服务、酒店咨询及管理服务以及旅游代理服务,其中,销售度假物业和文化旅游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背靠中国奥园这棵大树——中国文旅单一最大股东为中国奥园旗下的悦景(持股28%),中国文旅发展起来比较迅速。 据仲量联行行业报告显示,按2019年住宅物业(包括度假物业)的合约销售总额计,中国文旅于广东省江门市的公司中排名第二,已经成为一家于江门住宅物业企业中具有领先市场地位的企业。 不过,从中国文旅的开发项目、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来看,可以窥出该公司的实际规模仍比较小。 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国文旅在广东恩平及国内其他地区拥有18个度假物业发展项目组合,其中8个项目为已竣工、5个项目为发展中及5个项目作为发展储备。 同期,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米,包括已竣工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发展中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持作未来发展或持作投资的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分别占总土地储备约4.9%、28.2%及66.9%。 (图片来源:中国文旅招股书)负债率上升,需赴港“补血”虽然中国文旅目前土地储备建筑面积规模较小,但其近几年的业绩增速还是比较迅猛的。 据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19年,中国文旅收益分别为1.86亿元、3.35亿元、7.3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8.9%;而期内溢利则分别为4454.7万元、6735.7万元、1.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2.9%。 需要指出的是,受今年年初的公共卫生事件影响,2020年前5个月,中国文旅的业绩增速则有所下滑。 报告期内,其实现收益为5221万元,同比下降26.87%;期内净亏损为1555.4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幅度同比扩大,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业绩下滑,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图片来源:中国文旅招股书)不过,比起短期的业绩下滑,中国文旅目前让外界比较担忧的点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如下:一是,盈利能力呈下滑之势。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2017年至2019年,其净利率不断下滑,分别为23.9%、20.1%、14.1%,截至2020年5月底,其净亏损率为29.8%。 另外,其毛利率也表现较为波动,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 35.3%、44.8%、43.3%,至2020年5月底毛利率为39%。 二是,负债率居高不下。 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前5个月,中国文旅净流动负债分别为1.77亿元、0.20亿元及0.47亿元;同期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32%、272.2%、299.4%。 此外,截至2019年底,中国文旅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5.78亿元,而截至同年末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89亿元。 基于上可知,虽然近几年中国文旅业绩增长较为迅速,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资金营运压力,而在此背景下,赴港上市的动作变得尤为重要了,即可以通过上市之举对接资本市场,进一步打开融资渠道,从而解决财务问题。 万亿文旅市场助一臂之力?从中国文旅所处的文旅行业来看,该公司似乎有望呈文旅复苏之风走出当前盈利状态不佳的处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增长,中国旅游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国旅游业收益已从2012年的2.27万亿增长至2019年的6.63万亿。 其中身处大湾区的江门及清远等城市成为热门旅游城市,2018年,江门的旅游业总收入约587亿元,游客同比增长13.4%。 这一点,也被看做为中国文旅的一大竞争优势。 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指出,由于公司大部分的度假物业及土地储备均策略性地位于江门恩平(属大湾区的一部分),故其就相当于处于有利位置,未来将受惠于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国家策略。 今年年初,受公共卫生事件这一“黑天鹅”影响,全国旅游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但随着国内整体防控形势向好,国内外的旅游度假需求逐渐回归国内市场,前文的国庆黄金周旅游复苏之势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此背景下,文旅产业也迎来了相应的复苏机遇。 就拿中国文旅在国庆中秋假期的表现来说,其也算得上表现不俗。 据悉,国庆八天假期期间,奥园英德巧克力王国总接待10.2万人次,其中英德泉林水世界接待游客达2.5万人次。 此外,恩平泉林项目总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其中酒店住宿接待游客7000多人次;那金谷景区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今年第三季度,恩平泉林项目酒店接待住宿人数7万多人次。 整体而言,虽然万亿级别的文旅市场有望助中国文旅发展一臂之力,但在盈利能力下滑、负债率居高不下等“拦路石”阻拦之下,其能否顺利IPO,还需静待时间的检验。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38897.html
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鹏都农牧连跌6天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