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美丽中部 绿色崛起

(原标题:推动美丽中部“绿色崛起”)

这里既分布着我国第一和第二大淡水湖,也有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既有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的省份,也有全国荒漠化监测与防治重点地区……

新时代以来,生态禀赋各异的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中部六省,奔向共同目标——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部。

长江黄河岸阔水清,太行罗霄绿意盎然,鄱阳洞庭鸢飞鱼跃……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辽阔中部风景如画,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中部篇|推动美丽中部“绿色崛起”

生态修复:治愈“伤疤”,绿妆重染好山水

这是在山西省平顺县玉峡关镇拍摄的太行山风光(2021年9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中部六省位于长江、黄河、淮河等重要流域的关键区域,分布有鄱阳湖、洞庭湖等众多湖泊和太行山、大别山、罗霄山等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地位举足轻重。由于能源和金属矿产富集,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成为我国能源开采、化工冶炼聚集区。长时间粗放开采和污染排放,导致不少区域生态被破坏,留下一道道“伤疤”。

在江西省南昌市,一群黑尾塍鹬在鄱阳湖畔的五星白鹤保护小区上空飞翔(2023年3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站在江西省德兴市直径2公里多长、500多米深的巨大铜矿采区前,原本岩石裸露、寸草不生的边坡,如今正在分区恢复花草繁盛、绿树成荫的景象。

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露天铜矿之一,年铜产量近16万吨。长期的矿石开采、废石堆放,在连绵崇山间留下一块块巨大“伤疤”。2019年,德兴铜矿和华南师范大学束文圣教授团队合作,探索引入微生物改良土壤,成功破解了有色金属矿坑和废石堆修复这一难题。

这是湖北宜昌市滨江公园灯塔广场(2024年5月24日摄)。该广场是在实施岸线复绿等综合措施后,由老旧码头改造而成。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矿上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尝试边坡播种复绿。但因为没有土只剩下几棵松树,2003年尝试移土种树。后来又因雨水冲刷只留下几片灌木。直到和束教授合作才找到了治本的修复方法。”江铜集团德兴铜矿矿长吴启明说。

这是江西德兴铜矿采矿场生态创新示范园景色(2023年11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伟峰 摄)

德兴铜矿近年来投入5亿多元,完成复绿面积800多公顷,让废石堆场成为“矿山公园”,尾矿库变成天鹅栖息地和游客拍照的“打卡点”。

住在矿山脚下的德兴市泗洲镇祝家社区49岁居民吴长根说,过去流经矿区的大坞河浑浊不堪,空气中粉尘弥漫,“如今村里变干净,河里都能看到鱼了”。

这是在河南省济源市拍摄的黄河三峡景色(2024年5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近年来,中部地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中部地区“绿色含量”不断增加:2023年长江干流、黄河干流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完成植树造林4769万亩、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1210万亩。

能源转型:“煤海”里“种太阳”,报废电池循环利用

这是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熊猫光伏电站(2021年8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山西大同,中国“煤都”。一片4.96万亩的采煤沉陷区被郁郁葱葱的绿植所覆盖,大大小小的山梁上分布着一排排光伏板。

2015年之前,这里一度黄沙漫天,植被覆盖率仅有10%左右。大同市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伟介绍,利用电网接入条件好、太阳能资源丰富等优势,当地因地制宜转型发展光伏产业。截至今年3月底,不到8年时间这里已累计发电124亿千瓦时。

“挖煤开采的是数亿年前储存在植物里的太阳能,挖完就没了。现在我们在沉陷区里‘种太阳’,绿色电力源源不断。”王志伟感慨说。

让“煤海”变“光海”,荒废的土地“重生”。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数据显示,2023年,山西发电量达4376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25.2%。

绿色低碳是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中部六省坚定不移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着力构建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行走在中部,绿色发展的新故事越来越多:

工作人员在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的豪鹏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作业(2024年6月30日摄)。新华社发(胡江涛 摄)

电池包外壳经过拆解,分类为废铝、废铁、塑料等外售;负极材料被回收为铜、碳粉;正极材料则循环再生为电池镍、钴、锂等材料……在江西赣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块块废旧动力电池实现再利用。

“资源有限,而循环无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公晓钦介绍,2023年行业下行压力较大,但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2亿元,持续保持盈利,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挖掘隐藏的“城市矿山”,推动资源集约高效利用。2023年,江西9大类再生资源回收量同比增长超52%。

包装车间里空无一人,上下翻飞的机械手臂将一袋袋沉重的化肥码放整齐——这是记者在位于“中国古铜都”铜陵的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看到的景象。

“之前包装车间需要工人24小时倒班,运用工业互联网打造自动化产品包装线后,可做到人歇机器不歇。”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管吴昊说,这个应用系统可以让公司磷酸萃取率平均提升0.79%,每年可节约磷矿石资源6000余吨,减少磷石膏固废约1万吨。

绿色转型中,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势头好、动力强。

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的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拍摄的汽车生产流水线(2023年7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今年一季度,江西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55.7%,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40.5%,充电桩产量同比增长49.9%;湖南省规模工业光电子器件、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1.7%、35.1%;湖北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5%,比上年全年加快15.8个百分点。

向新求变:“矿老板”改当“茶老板”,农民工转做民宿管家

“过去挖矿,吃‘有水快流’的‘子孙饭’;现在种茶,发‘细水长流’的‘生态财’。”湖南省花垣县民乐镇企业家麻兴刚说。

这是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拍摄的由中国科学院设计的大通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水末端强化处理设施(2023年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大通湖地处洞庭湖腹地,被称作“洞庭之心”。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地处武陵山脉的花垣县锰矿资源丰富,40多年采矿让麻兴刚“发锰财、猛发财”。然而,锰矿乱采滥挖,矿渣污水直排,安全事故不断,让麻兴刚觉得“钱是赚了,但山被挖得千疮百孔,日子过得心惊胆战”。

2021年花垣县整合锰矿资源,麻兴刚第一个签字退出采矿,1000多万元退出补偿资金用来种出2000亩生态茶园。选种优质黄金茶,采购茶叶加工设备,向农技专家取经,他种出的生态有机茶,每斤能卖600元到1400元。

“一座百万吨锰矿,最多开采10年;一座生态茶园,不翻种也能采茶50年。”麻兴刚说。

像麻兴刚这样从“矿老板”变身“茶老板”“果老板”“牛老板”的,在中部地区并不鲜见。过去10多年,仅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就累计有上百名“矿老板”转行生态农业。弃矿转农的当地企业家朱明言说,以前毁山采矿,终究会“坐吃山空”;如今种枣酿酒,能延绵不绝。

这是江西省武宁县修河畔“一渡一山海”民宿群,一些返乡农民在这里受聘为民宿管家(2024年6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梁振堂 摄)

好山好水也为农民家门口就业创造新职业。江西省武宁县新宁镇渡头村60岁村民尹兵,在工地上做水电工30多年。去年他将自家农房出租改造成民宿,被聘为民宿管家,负责保洁绿化、果园养护、菜品采购。现在,他的工资加上房屋租金年收入超过10万元,比外出务工高两万多元。

今年元旦民宿开业后,假期预订爆满,平时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尹兵说,没想到家门口的山水,对武汉、长沙等外地客人竟有如此大吸引力,“村里还有40多套农房也将改造”。

“富硒大米”“按摩牛肉”等特色农产品售价翻番,“好空气”通过碳汇交易能卖出“好价钱”,一座山和一湖水都能“估价”获得银行贷款……过去隐藏在中部地区好山好水中的生态产品,正在被“看见”、被开发、受追捧。

绿色生态正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中部各地通过价值核算、生态补偿、资源交易等多种渠道,探索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价值逐步转化成经济价值。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新画卷,正在美丽中部徐徐铺展。


中部“新蓝图”下的河南机遇

近年来,郑州城市框架急速拉大,人口已经突破千万从“中部地区崛起”到“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发后,5月7日,河南省已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落实。 这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后,第一个区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中部地区崛起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这对河南全省、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今起,河南商报推出《中部加速跑河南勇争先》专题报道,共同探讨:在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背景下,国家的这次重大决策意味着什么?将给中部地区带来哪些重大利好?河南应抓住哪些机遇,应对哪些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已于日前发布。 这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后第一个区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迎来了一系列新的目标,这些新目标将给河南带来哪些改变,又蕴含哪些机遇?城镇化目标:到2025年,中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到2025年将突破60%城镇化率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通行指标,包括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指的是在城镇居住了半年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提升,意味着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河南省统计部门公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保持了较高增长: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71%,比2017年末提高1.5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增幅位居全国第一。 而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21%,比2015年提高6.36个百分点,这几年来的增幅居全国第2位。 但整体上,河南省还是农村人口大省,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意味着什么?根据2019年的数据推算,到2025年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很可能达到或超过60%。 而这一目标,也恰与《河南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0%”相吻合。 截至2019年末,河南全省常住人口9640万人,以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推算,大概每年将有约100万人转变为城镇常住人口。 在具体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以县域为单元统筹城乡发展。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河南省县域面积占比近九成、常住人口占比超七成、经济总量占比超六成,在全省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 “这种思路与‘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相契合。 ”河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高亚宾说。 科技创新目标: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到2025年,中部地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研发投入强度,增幅达到了十年来最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投入对科技创新也起到关键性作用。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河南省研发经费投入达到793亿元,比上年的671.5亿元增长121.5亿元。 数据显示,2019年河南省研发投入增速达到18.1%,比全国平均增速高5.6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三年保持15%以上的高增速。 在全国研发投入总量超过500亿元的省份中,河南省研发投入增速仅次于北京市、四川省、湖南省。 同时,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与生产总值之比)增幅达到了十年来最高。 河南省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1.46%。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作用凸显。 河南商报记者从河南省科技厅了解到,郑洛新三片区研发投入占全省的50%,郑洛新三市是全省仅有的三个研发投入强度超过2%的省辖市,其中郑州市研发投入经费占全省的29.9%,增幅达28%;洛阳市研发投入强度达2.37%,明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新乡市研发投入强度连年超过2%。 放眼全国,河南仍存在很大差距。 根据相关统计,2019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6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2.23%,河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 此外,河南省研发投入面临竞争压力依然巨大,河南省研发投入排在全国第9位、中部第2位,但研发投入强度在全国排第18位、中部第5位。 高亚宾认为,高校是创新最好的载体之一,河南应该持续打造好创新环境、人才培育环境。 消费需求在升级,会迫使企业家自身更加重视研发投入。 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西三看来,科技创新的投入是经济活动,要符合经济规律。 政府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企业打造好良好的投资生态环境,鼓励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投入热情。 “河南有不少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企业。 ”赵西三介绍,例如郑州的奥特科技,在“智能润滑”领域就是国内的行业冠军。 河南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具有创新潜力的中小企业。 这样就能以点带面,逐步在河南省内形成科技创新投入的氛围,也有助于围绕相关优势行业打造上下游产业链。 绿色崛起目标: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降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普遍建立。 应该在规范市场中下大力气,淘汰落后产能“作为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大省,在绿色发展推进过程中河南将面临压力,因为相关投入巨大。 ”赵西三举例,安钢的绿色化改造就投入了十几亿元。 有机构预测,按照我国相关计划,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这一目标,绿色环保技术相关产业将有100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赵西三分析,目前各种产业的绿色化发展主要障碍还是成本高。 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河南能够在绿色环保方面实现相关技术的突破,则能将“压力”转化为巨大机遇。 此外,他建议政府应该在规范市场中下大力气,淘汰落后产能。 “防止‘高能耗’、落后产能产品冲击市场。 ”赵西三向河南商报记者解释,在现实中因为采用绿色生产技术会导致产品成本升高,如果市场管控不严,就导致落后产能的产品对“绿色产品”造成冲击,影响企业绿色化改造的积极性。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内容如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 。

《方案》提出,要努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成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创新区、生态扶贫共享发展示范区。

《方案》指出,要通过改革创新和制度探索,到2018年,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河湖保护与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扶贫、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到2020年,建成具有江西特色、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造一批典型经验和成熟模式,在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内容如何?

1.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 2. 方案旨在将江西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具体目标包括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创新区以及生态扶贫共享发展示范区。 3. 方案强调通过改革创新和制度探索,到2018年,在生态保护补偿、河湖保护与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扶贫、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4. 方案提出到2020年,江西将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全国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典型经验和成熟模式,并在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位于全国前列。 5. 江西的绿色生态是其最大的财富、优势和品牌,方案强调必须保护好这些资源,通过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措施,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的道路,以此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39474.html
最新筹码集中股出炉!
暂无